如今,他的笑容依旧温暖,青衫一角随风扬起,淡淡融在这深禅古寺之中。元夕突然觉得有些东西已经变了,那些错过的情思与执念,就在这一笑中泯然而逝。她于是扬起下巴,眼神清亮,盈盈笑道:“在我心里,小夫子一直是我最为尊敬和信任之人。”

骆渊眸光一动,唇角依旧轻扬,道:“那能不能告诉夫子,你今日是因何事想不透,要在佛前跪问,看我能否为你解答一二。”

元夕沉吟一番,终是决定不再隐瞒,将萧渡与爹爹之间的纠葛,她所有的矛盾与担忧,全部和盘托出。这些日子,这些事一直在她心中反复盘桓,此刻终于能有人倾诉,令她长长舒了口气,胸口的郁结也纾解了不少。

骆渊静静听她说完,才叹了口气道:“夏氏与萧家军的恩怨由来已久,根本不是你一人可能解开的。更何况,侯爷所面对的困境又何止你父亲一族。”

元夕听他语气中饱含忧虑,她从不懂这些朝政纷争之事,但她相信小夫子的见识和判断,此刻,不由得在心中为那人所要面对的处境而担忧了起来。

骆渊观她神色变化,也猜到几分她心中所想,他回过头将目光投向远方,突然道:“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的身世。”

元夕歪头回想一番,道:“小夫子只说过你的家乡,说过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外游历,其他的并未多提。”

骆渊低头笑道:“说是游历,其实不过是因为穷困无依,不得不四处流离。我出生在边陲的一个小城里,从小就受尽战乱之苦。八岁的那年,父母都在战乱中死去,后来我便只能靠亲戚的接济度日。当年我有一门族亲膝下无子,想要让我过继到他名下,愿意将家产田地都赠与我,只要我能帮他养老送终。可我不想将余生都耗费在这村落和田地之间,我想要考科举,想要出人头地,想做一些对家国更有用的事。于是我顶着所有亲戚的白眼,坚持考上了秀才。后来,我就离开了家乡,一边四处做工游历,一边继续苦读应试,直到意外结识柳先生这位恩师,才有机会去你家学堂教书,这才有了几年的安宁日子。”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在外流落的那些日子,也曾经凄苦彷徨,也有承受不了,重负难堪之时,可我从来不曾后悔过我的选择。因为这是我毕生的志愿,也因此遇见了许多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事。无论人生长短,至少我能问心无愧地说,这一生从未曾虚度。”

他突然转过头盯着她,道:“婉婉,人生在世只需对自己负责,要做你想做得那个人,去做你最想做得事。”他说到动情处,竟一时忘了避讳称呼,这令他稍有些失神,随后便掩下情绪,继续问道:“告诉小夫子,不要去想什么侯府还是相府,也不要去想什么应不应当,你心里现在最想做得是什么事?”

元夕感到心神一阵激荡,几乎忍不住要脱口而出:她最想回到那人身边,不顾一切投入他的怀抱!但她从小学习礼数、教养,怎能因这份任性轻易就将家族人伦全抛在脑后。

骆渊走到她身边,嗓音柔和而坚定:“礼法和人伦拴不住你自己的心,你问问你的心:你真得甘愿因为所谓的亲情,因为你的姓氏,就将余生全部埋葬在那个几乎从未让你真心快乐过的地方,你真得不会后悔吗?”

元夕从未听过这样的言语,此刻只觉得内心触动却又充满勇气,这些日子深埋在内心中,一直让她不敢面对的那个念头,终于渐渐清晰起来。

她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抬手抹去眼角滑落的一滴泪水,咬唇点头道:“谢谢小夫子,我想我明白了。”

骆渊知道她已想通,心中顿觉欣慰,但他仍又继续追问道:“你可真得想明白了,侯爷与相爷如果真走到剑拔弩张的那一日,你又该如何选择。”

元夕仰起头,含泪笑道:“我会求他无论如何留我父亲一命,也许他做不到,而我会怨他恨他。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后悔我今日做得选择。”

骆渊凝神看着她,她的脸上已经隐有坚韧之色,她再也不是那个跟在他屁股后面问东问西,稚嫩而小心翼翼的小女孩了。他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而这成长,却不是因为他。

庙宇内有诵经声传来,“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偈声声,绕树不散,骆渊负起双手,遥望远山流云,轻轻吐出一口气,道:“很好,我想你以后也不再需要小夫子为你指点了。”他突然两袖一掸,微微鞠身,面对元夕郑重道:“惟愿夫人日后平安喜乐,再无可忧可愁之事。珍重!”

说完便转过身子,头也不回地大步走远,院内松柏仍缀了些翠色,将他的身姿衬得越发从容挺拔。元夕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走远,又在菩提树下站立良久,终是轻轻勾起唇角,在心中默念道:“再见。”

禅钟声再度响起,转眼已经过了一个时辰。元夕伴着佛偈在院中随意走着,因心中已有决定,只感到难得的轻松与恬静。

终于走回到禅房中,李嬷嬷和安荷见她这趟回来,眉间的忧虑之色竟都淡去了不少,只当她是因为在佛前有所参悟,都暗自在心里松了口气,替她欢喜起来。

几人于是坐着吃了些茶果聊了几句闲话,一直到将近正午之时,一个夏明远身边的小厮跑进来,恭声道:“小姐,相爷说他还有些事要办,请小姐先行回府用饭。”

元夕觉得有些奇怪,爹爹说是带她来散心,一进寺内却再也没露面,只让她自己在禅房中等候。现在又让她先回府,也不知到底是有什么要紧之事要办。

但这个念头她也不过想想而已,并未太过深究,于是吩咐李嬷嬷随她一起出门上了马车,其余丫鬟们则坐上另外一辆马车,马蹄声哒哒,沿着寺门前的山径慢慢朝相府驶去。

而绕过寺内的院墙,众僧的早课已经结束,骆渊穿过寂静的禅院,慢慢走到一处僻静的禅房之外,房内有人背对他而立,紫袍蟒带映在淡淡的烟雾之内。骆渊站在门外,恭敬地躬下身子,道:“骆渊幸不辱命。”

那人沉默了一会儿,道:“很好,我一向喜欢像你这样聪明的年轻人,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也必定会做到。”

骆渊微微一笑,连声对那人道谢,随后才转过身子朝外走去,脸上的笑容却在那一刻变作冷笑。

而随马车而颠簸赶路的元夕却不知这一切,她无暇欣赏一路的山色,只在心中不断想着:该如何对爹爹说明自己的决定?爹爹会愿意放她回去吗?

就在这时,她感觉正在疾驰中马车陡然停下,差点让她和李嬷嬷撞在车厢之上。外面传来马匹凄厉的啾鸣声,还有叫嚷和嘈杂声。

“怎么赶车得!”李嬷嬷气得咒骂一声,正要推门出去兴师问罪,元夕却猛地将她手一拉,不知为何生出一些不祥的预感。

这时,外面的嘈杂声慢慢淡了,静得令人有些发慌。突然有脚步声越来越近,好像有人正朝车厢走来。元夕心中狂跳起来,连忙将李嬷嬷拉到身前,小声道:“外面可能出了事,只怕他们是为了爹爹而来。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想办法偷偷跑回去报信让爹爹带救兵来!”

李嬷嬷露出惊恐神色,就在这时车门已经被掀开,元夕双手死死攥住衣角,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但当她看清探入的那张脸时还是不由得愣了愣。

只见那人虽生得豹头环目、魁梧雄壮,但却已经是一名白须白眉的老者,他的目光朝内扫视一周,最后死死盯住元夕,问道:“你就是夏明远的女儿。”

元夕在这目光的逼视下,竟忍不住有些发抖,却仍是鼓起勇气梗起脖子,道:“你是何人,可知半路劫持官府家眷可是重罪!相府的护卫就在后面,你们若是现在离开,我可以当什么都没看见。”

那人听得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白须都发颤起来,道:“小女娃倒是有几分胆色,不过不管了,先给我带回去再说!”

元夕吓得浑身发颤,但明白车内只有两名女眷,根本无法反抗,索性挺直背脊,自己走下车来,同时朝缩在车内颤颤发抖的李嬷嬷悄悄使了个眼色。

那白须老者露出欣赏神色,正准备跟着元夕往外走,突然转头,盯住正准备偷偷溜走的李嬷嬷,道:“你,也一起跟上!”

第58章 056

“奴婢罪大恶极,愧对老爷与公主,唯有一死方能赎罪。”

泛黄的纸笺上,简单的一行字迹,却如同最艰深的词句,令人难以参透。

萧渡放下纸笺,烦躁地揉了揉眉心,这几日他将纸上这二十一个字翻来覆去拆解许久,却始终不得其解。他站起身来,慢慢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想借冷风让自己清醒一些。

此刻秋意已深,正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场雨,那棵曾经花叶香馥的栀子树,如今只剩几片孤零零的枯叶挂在树尖儿上,正被冷雨打得摇摇欲坠,看起来颇有几分凄凉。而那个坐在树下看书的人究竟何时才能回来。

雨滴自檐下哒哒而落,溅在地上砸下一个个小水坑,萧渡将目光无意识地扫过这些水坑,突然猛地一个激灵,水坑…墨印…蔡姨娘为何要在纸上空白处留下那么多墨印,他曾以为那是她心慌意乱涂抹造成,可如果这封遗信是她刻意留下的讯息,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写下,她怎么会允许上面留有任何污迹。

萧渡伸手扶住窗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起来:也许蔡姨娘想说得,并没有藏在文字里,而是在这些墨印之中。

他猛地转身,再度拿起那张纸笺细看,果然发现那些看似随意点上的墨迹,竟好像是按某种顺序而排列,可到底该从何处来解?

熏香燃了又灭,萧渡却依旧陷入沉思之中,纸笺在手中捏出皱痕,口中不由喃喃念道:“你到底要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微微皱眉,还未开口就听门外的小厮喊道:“侯爷吩咐过,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许进去,喂!你…”

话音未落,房门已经被一把推开,萧渡满腹的怒气却在看见闯入之人的那一刻化作了惊喜,他连忙将纸笺收好,笑着起身迎道:“冯叔!你什么时候回来得!”

只见门口那人身材魁梧,红面白须,此刻正好似赶一只苍蝇一般将旁边叫嚷阻拦的小厮推开。那小厮早急得面红耳赤,正准备告状,却看见侯爷对这莽夫竟是如此态度,只得将满腹的怨气压下,低声嘟囔着关门走了出去。

那人进门大剌剌撩袍坐下,道:“你们府里的规矩可真多,一个个都硬说侯爷不见客,若是等他们通传,还不知道得等几个时辰,所以我干脆自己进来了。”萧渡却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亲自上前为他斟了杯茶,道:“早听爹说您要到京城来一趟,想不到这么快就来了,怎么也没先通知我们一声。”

那人端起茶盏一口饮尽,环目一瞥,道:“怎么?不欢迎我来?”

萧渡笑着摇头,一边为他添茶一边道:“当年在怒江谷,若不是冯叔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忆起当年的铁马金戈,那人顿时也生出许多感慨,他放下茶盏,一拍桌案喊道:“什么鬼茶,淡得出鸟味儿来,让他们去弄壶好酒来,你我好好再喝上几杯叙叙旧。”

这人名为冯焱,是萧家军一名都尉,年轻时便随老侯爷萧云敬四处征战,萧渡入了军营后,便由他来教习磨练,几乎算得上是萧渡的半个师父。前些日子他已向朝廷请求卸甲回乡,此次是特地回京城来见一见故人。他出身乡野,全靠战功与老侯爷的赏识才得以擢升,又因常年呆在边关,说话行事粗鲁肆意惯了,眼里从没有什么礼数品阶。因此萧渡也不介意,反而觉得有些亲切,当即吩咐下人准备了些酒菜来,两人边喝边聊,好似又回到军营中的时光。

酒过三巡,见冯焱眸中已有了醉意,萧渡边为他斟酒边问道:“冯叔此次回乡,可有什么打算?”冯焱常说从军之人过了今天不知有没有来日,不愿连累人家好好的大姑娘,因此这些年竟连一房妻室都没有娶。是以萧渡常担心他有一日离开战场,会失了归宿,连个念想都寻不着。

冯焱抬起头,舌头已经有些捋不直,道:“我孤家寡人一个,能有什么打算。用这些年攒下的银子在老家置办了一处庄子,以后就请些人打理,再放放租,好好过几年安稳日子。”他端起酒杯,眼神已有些朦胧:“惟愿此生再无战事,我这大半辈子,也算没有白白耗费。”

萧渡的鼻头突然有些发酸:多少老将在边关耗尽了一生,用血肉守护着这个国家的百姓和疆土,他们或战死沙场,或带着一身伤痛回到故园,最后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

他于是端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眼眶微红,道:“敬冯叔!是萧家军亏欠了你们!”冯焱带着醉意摆了摆头,突然目光炯炯得盯着萧渡,道:“崇江,你真得甘愿一直憋屈在这京城里,再也不回战场了?从你十六岁进军营开始,我就知道你天生就该属于那里,所以才会故意对你刁难折磨,只盼你能早些扬名扬名立威,想不到你做得比我想得更好。”

萧渡想起当年旧事,也觉得有些好笑,笑着笑着却又觉得眼角有些发酸,只摇了摇头低声道:“不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他没有再说下去,冯焱也没有再问,屋内浓郁的酒气盖过了熏香,若再加些烤肉和马奶的香气,那便是塞外的味道。萧渡的双眸在这气味中变得深邃起来,而冯焱好似已经醉了。

他双目微眯,手已经有些握不住酒杯,大着舌头道:“方才…去见了老侯爷,他说你小子最近因为跑了媳妇儿,成天萎靡不振地躲在房里。”他突然将酒杯往案上一砸,大声道:“男子汉大丈夫…一军统领,为了个娘们儿要死不活得,像什么话!真是枉费冯叔那么教你…”

萧渡心想:你自己都没个娘们儿,当然不懂。但脸上却仍是赔笑安抚道:“爹说得夸张了,哪是为了什么女人,不过是有些事想不通才要好好想想。”

冯焱却贼贼一笑,道:“冯叔这次来可不是空手来得,我给你小子带了个礼物,就放在你房里,赶紧回去看看。到时候,你有什么不通的也全都能通了。”

萧渡觉得有些奇怪,却只当他是说醉话,并未放在心上。冯焱却突然激动起来,不断催促他赶紧回房去看,萧渡拗不过他,只得吩咐下人为冯焱安排一间客房,等他喝够了再扶他过去休息。

当萧渡走回自己院子,发现里守在那里的丫鬟小厮们表情都有些奇怪,一个个本在窃窃私语,一见到他来又拿眼神往房里瞥着,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萧渡顿时对冯叔的这件“礼物”好奇起来,他上前一把推开房门,就在这时,房门前守着的小厮们立即散开,就留他站在那里对着看起来并无任何异常的卧房发愣。

萧渡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大步走进去,环顾一圈并未找到什么所谓的礼物,正在奇怪时,突然发现床上的锦被高高拱起,正轻微地上下起伏。

床上有人!萧渡顿时一惊,随后又皱起眉头:想不到冯叔一个老光棍,竟还玩得出这种花样。真当他是没了女人就不能活,以为随便塞个女人过来就能了他的心事。

他不禁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最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朝门外大声喊道:“小春!”

小春正在门外与丫鬟们眉飞色舞地聊天,一听侯爷这时竟然还喊他进去,顿时怔住,随后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进来,一边偷偷往床上瞥,一边试探地问道:“侯爷,有什么吩咐?”

萧渡冷着脸指着锦被道:“把里面这人给我抬出去。”

小春吓得面无人色,连忙支吾着摆手道:“这…不能抬,不能抬啊!”

萧渡浓眉一挑,道:“怎么还反了你,我让你抬你敢不抬。”

小春的脸快皱成苦瓜,在心中嘀咕着:谁让我抬我也不敢抬啊,连忙赔着笑走近道:“侯爷你听我说,这人真得不能抬走!她是…”

萧渡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他的话头,冷声道:“我管她是谁,都快给我弄出去!你要舍不得,就抬你房里去。”

小春张大了嘴,差点哇地哭出来,他吓得快要跪下,结结巴巴道:“小的不敢…不敢啊。侯爷您倒是看看那里面是谁啊。”

萧渡狐疑地盯着他,伸手一把掀开锦被,刚往床上一瞥,顿时瞪大了眼僵在那里,心中突突直跳。

只见元夕正满脸怒气地躺在里面,恶狠狠地瞪着他,目光中好似含了刀剑。萧渡大惊过后,又有些狂喜,脑中空空如也,连手脚都不知该怎么摆了。待他回过神来,连忙先将锦被放下,脚尖朝小春一踢,狠狠道:“你怎么早不告诉我!”

小春终于松了口气,抹了把汗,在心中腹诽道:“早告诉您也得早听啊”脸上却赔笑道:“都怪小的们不好,想让侯爷自己来看,好给侯爷一个惊喜。”他想到方才侯爷说得什么抬到他房里的话,顿时又吓出一身冷汗,下次可再不能随便玩儿什么惊喜了,弄不好就把自己的小命都玩儿进去了。

萧渡此刻却来不及和他计较,他只顾盯着眼前那张思念许久的面孔,又随意朝身后挥手道:“还不快滚出去!”小春觉得如获大赦,连忙躬身溜出,又替他们将房门关严。

萧渡温柔凝视着躺在床上那人,却见她眼中怒意更盛,好似要说什么却开不了口。这才反应过来她好像被人点了穴道!连忙俯身过去将她的穴道解开。

元夕莫名其妙被劫,本来已经吓得不行,然后又被无辜被仍在这里,方才又听他说什么抬出去的话,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怒气,此刻终于解脱,气得坐起身大声骂道:“萧渡你这个无耻大混蛋,简直和你送来那只蠢鸟一样不可理喻!”

萧渡本来攒了一肚子话想和她说,也练习过无数次两人再度相见的情形,此刻却被她的一连串怒骂弄得愣住,过了一会儿才抓到她的话头,怔怔回道:“鸟?什么鸟?”

第59章 059

床榻内外,四目交接处,有火花有凝重有又夹杂着一丝隐隐甜蜜。

萧渡问完那句话才清醒过来,脑子勉强转了转,才试探着问道:“你说得是那只绯月云歌?”

元夕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可置信地脱口道:“你说那只的蠢鸟的名字叫绯月云歌…”

萧渡委屈地望着她道:“什么蠢鸟。那可是西域进贡来得稀罕物,我花了好多心思才替你找来,为了教它说那句话都用了一整晚,教得我嗓子都哑了。”

元夕本有满腹的怒气要发,此刻见他一本正经解释得模样,又些想到那只起了个灵气十足名字的蠢鹦鹉,实在是憋不住,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萧渡却当她是在嘲笑自己,皱着眉正要再争辩几句,突然发现他们夫妻二人久别重逢,竟然坐在床上认真地讨论一只鹦鹉,只觉得这件事十分荒谬,忍不住也低头笑了起来。而屋内原本有些尴尬的气氛,终于在这对视轻笑之间,慢慢消散开来。

元夕过了一阵才止住笑意,这才发现两人此刻正面对面在床榻之上,已经不由自主地贴得极近,气氛颇有些暧昧,她却再也发不出脾气来,只得故以板起脸,扭过头不再搭理他。

萧渡见那张日思夜想脸庞就在自己眼前,闪亮的眼眸中还藏着笑意未褪,此情此景,好似两人从未分离过一般。他心中悸动,忍不住一把握住她的手,柔声道:“我发誓,今天这件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都是冯叔自作主张做得。”

元夕抬眸看他,突然又有些赌气,作势要起身,道:“既然你是无意,就赶紧派人再把我送回去好了。”

萧渡心中一慌,连忙拦腰将她抱住,将脸贴在她耳边道:“不送!到嘴的鸭子,哪有送回去的道理!”

又湿又热的气息吹入耳中,元夕怕痒,连忙扭头躲开,却没有挣开他放在腰间的手,只嗔怒着道:“总是只会使这些无赖的招数。”

萧渡察觉出她的温顺和话中的妥协之意,只觉得心中欢喜得开出花来,趁她不备,轻轻咬上她的耳垂,含糊道:“反正更无赖的事都做过了,也不差这一桩。”

元夕被他亲得全身又酥又麻,想起那晚之事,脸顿时红得发烫,随后又低声带了怨气道:“如果没有今天这件事,是不是你就再也不会去找我了。只怕再过些日子,你连新妇都娶进门了。”

萧渡顿时感到十分委屈,连忙认真解释道:“那天可是你骂我无耻,说要给你时间想清楚。我心里再怎么舍不得,也不敢再偷偷跑去找你,生怕你会气得再也不理我。”他顿了顿,又懊恼地嘟囔道:“都怪骆渊,都是他出主意让我给你写信送礼,说要用君子的方法让你回心转意。就知道那小子靠不住,我真不该随便听信了他!”

元夕觉得奇怪,连忙回头问道:“小夫子?你为何会让他给你出主意。”

萧渡自知失言,又不满地瞪大了眼道:“这种时候,不准再提别人。”元夕正想争辩:明明是你先提的,却立即被堵住了双唇。

积攒了许久的激情一旦迸发,眼前这人简直像被关了许久的恶狼,几乎是发了狠地在她唇齿间肆虐。直至两人都快喘不上气来,萧渡才不舍地放开她,只见她双颊绯红,眼神迷蒙,软软瘫倒在自己怀里,心中又满足又欣喜,轻声笑道:“原来娘子还是喜欢我无耻一点,早知如此,我也不必去费心做什么君子了。”

元夕觉得舌尖都被他缠得有些生疼,转过头气喘吁吁地啐骂道:“真不要脸。亏你…”余下的话却全被他堵在口中,衣襟不知何时衣襟松散开来,随着他不断的攻城略地,化作了一声声难耐的呻吟,伴着一室旖旎春光朝窗外飘散,让满院的枯枝竟好似都重又焕发出生机。

日头渐渐西移,屋外的丫鬟小厮几次想进屋来侍奉,都被里面传来的声音弄得脸红耳热,连忙转身跑远。而屋内的一场鏖战,也终于以元夕的求饶而告终。

袅袅熏香下,衣衫层层叠叠落了一地,榻上铺的云罗丝锦被汗水和爱液浸得湿透,紧紧贴在因撞击而不断颤抖的肌肤上。萧渡赤裸的胸膛不断起伏着,以指腹轻轻摩挲着怀中那人已经染上点点红痕的脖颈,听着她渐渐平稳的呼吸声,只觉得此生所求均不及她回到自己怀中这一刻。他将下巴轻轻抵在她发顶上,声音有些暗哑,道:“还走吗?”

元夕正迷迷糊糊窝在他怀中,听见他沉沉的嗓音响在耳畔,觉得一颗心妥帖又安宁,她懒懒睁开双目,伸手环住上他结实的腰腹,突然狭促心起,在他腹肌上轻轻咬了一口,才闷声道:“不走了,你说了要赖我一辈子的。”

萧渡眸色一沉,只觉得被她咬得又痒又酥,腹中好不容易压下的那团火又猛地窜起,于是一把将她捞起狠狠吻下,咬牙道:“看来你真是不怕死。”

元夕连忙笑着推开他不安分的双手,偎在他怀中用央求的语调撒娇道:“不要了,我肚子好饿,我们先去吃饭好不好。”

萧渡被她撩拨得邪火乱窜,却又拗不过她软软的央求,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压下将她再度拆解入腹的冲动,这时才发现她眼角闪过狡黠的笑意,于是恨恨捏住她的下巴道:“回去一趟也不知又看了什么书,竟学得这么坏,总有一日为夫要把你房里那些歪书全扔了。”

元夕终于能扳回一城,笑得十分开心,见他一脸欲求不满的郁闷表情,便攀上他的脖子,贴在他的耳边轻声道:“我这次不明不白就不见了,爹爹一定会气得不再认我,左相府我只怕是回不去了。”她低了低头,语气温柔又带了几分坚定道:“以后,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萧渡身子猛地一震,转过头与她对视,只见她虽是笑着,眼中却隐有波光闪动。他明白她已经孤注一掷,要将自己托付与他,眼角顿时也有些发热,伸出手与她十指交握,一字一句道:“不止是我,还会有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自己的家,谁也拆不散。”

元夕怔了怔,忍不住伸手轻轻抚着自己的小腹,周身涌动着一种奇异的暖意。是啊她有了相公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她再也不是那个会在冬夜孤单数着冰柱的女孩了,老天对她总算是不薄。

##

琼楼玉台,轻歌曼舞,屋外是一片靡靡景象,屋内却又两人伴着满室茶香默然对弈。

其中执黑子那人明显处于劣势,眼看有一片就要被白子围死,他却不急不躁,只是端起茶盏掩去唇角那一抹笑意。

坐在他对面之人落下一子后抬头见他这般神情,也浮起笑意,道:“看来骆某需要向侯爷倒一声恭喜,想必夫人是已经回府了吧。”

萧渡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喉结滚了滚,终究是说不出向他道谢的话,只在心中默默记下这桩事。

他突然想起一事,面色陡然一沉,道:“上次你在寺里见到他了?他有没有疑心?”

骆渊道:“他没有疑心,只说我办得不错,日后会想办法提拔我。”

萧渡冷笑道:“很好,你想办法跟在他身边,看看他到底在自己的亲生女儿身上安了什么心。当初明明执意要带她走,却又暗地默许你去劝她回来。”

骆渊摩挲着手中的棋子,眉心微蹙道:“这件事我也一直觉得奇怪,从当初我在相府教书之时就隐隐觉得夏相对夫人的态度有些奇怪,好像在刻意隐瞒着什么事。”

萧渡突然抬眸深深望了他一眼,道:“说起来,我倒是一直没有想通,你为什么要帮我。论情谊,夏相好歹曾是你的雇主,也算有几分交情。轮权势前程,他更是胜我百倍,更何况…”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骆渊却已经懂了,更何况还有元夕这层关系在,他本应怨恨他才是,为何会毫无芥蒂地来帮他。

骆渊但笑不语,只轻轻衔起一枚棋子,待白子落下才淡淡道:“那侯爷到底是信我还是不信我。”

萧渡的右手在膝上轻叩,眼神在棋盘上犹疑许久,终于轻轻吐出一口气道:“事到如今,我当然不会不信你。”

骆渊抬起头,淡然笑得道:“既然信我又何必要问我。”

萧渡眯起眼,终是随他一起笑了起来,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两人都未在开口,只是低头落子,一直到这盘棋胜负已定,萧渡才掸了掸袍角,抬眸似是随意道:“文谦,你也到了这般年纪,总该考虑娶一房妻室了吧。”

第60章 056

“文谦,你也到了这般年纪,总该考虑娶一房妻室了吧。”

这样的劝说他已听过许多次,却都不及这次令他有心惊之感。骆渊正在拾起棋子的手轻轻一抖,脑中快速思索着萧渡说出这句话到底有何含义,又该如何应对才合适。

萧渡见他脸色煞白,顿时心情很好地笑了出来,又轻松道:“我不过随口一问,文歉又何须像这般如临大敌。”

骆渊忙掩去脸上那一抹尴尬之色,低头笑道:“多谢侯爷关心,只是骆某初入仕途,既无家底也无功绩,实在没资格妄谈什么娶亲之事。”说完便收拾好棋子,起身告辞。

萧渡的目光落在他的背脊之上,突然又开口道:“你现在也算是前途无量,又何必如此自谦,这样吧,改日若遇上合适的,我便想办法为你替做个媒如何?”

骆渊脚步一滞,随后才转过身揖手,道:“如此,便劳烦侯爷费心了。”

##

当萧渡回到侯府之时,元夕正让李嬷嬷和安荷她们整理着从相府中抬回来的箱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