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着,目露寒光,冰冷如剑。

屋里的人俱是一愣。

这个时候,她能说出口的每一句都是有用意的。

什么叫“若是婆婆和小叔来京城”?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太太才会和裴绯来京城?

那自然是杨家和裴家要联姻啰!

大太太作为杨家的女儿,裴家的长媳妇,肯定是要到场的。

宗房若是没有适龄的儿女,还得在其他房头里挑选,这其中挑选、相看……还有很多思商,具体定下谁家的儿女还是个未知数。

大太太肯定也会出面。

顾曦这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杨家和裴家联姻,她就离开京城,回临安去服侍老安人吗?

郁棠讶然地望着顾曦。

她……这是要和裴彤各过各的吗——如果裴彤选择帮杨家。

郁棠望朝裴宴望去。

裴宴眼中还残留着没有消散的诧异。

郁棠就轻轻地咳了一声,眨了眨眼睛。

裴宴太熟悉郁棠的小动作了,他朝着郁棠摇了摇头,示意她别管不说,自己也坐在那里垂了眼睑,一副思虑重重,在想事情的样子。

郁棠也跟着安静下来,再看裴彤,裴彤已胀得满脸通红。

看样子,大家都听明白了顾曦的意思。

裴彤感觉很丢脸的样子。

难道他们来之前没有达成一致?

这不像顾曦的为人。

她前世在李家的时候,总是先说服了李端再去林氏那里说这说那的,林氏因此吃了好几次亏,郁棠也在顾曦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做事的办法的。

不可能重生一次她就没了这些生存的技能。

郁棠脑中一闪,突然明白过来,不是顾曦没有和裴彤商量,而是裴彤根本不愿意和顾曦商量,所以顾曦才根本不知道裴彤的决定。顾曦才会不管不顾,在裴彤做出决定之前说出自己的打算。

她这样,就不怕得罪了裴彤吗?

又或者,顾曦根本就不再顾忌裴彤了。

郁棠想到顾曦昨天和裴宴说话时那防备的姿势,和前世顾曦决定对付她、收拾李端的表情重合到了一起。

郁棠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顾曦已笑道:“两位叔父、叔母,不是我不帮阿彤,是,是我有了身孕,我想,我还是回临安养胎更好一些。”

她又丢下了一个惊天响雷,炸得屋里的人都四分五裂。

二太太第一个回过神来,惊喜地拉了顾曦的手,道:“这,这是真的吗?这可太好了!我们家有好多年都没有添丁了。什么时候知道的?大夫是怎么说的?有没有特别想吃的?你身边有有经验的婆子吗?要不要给娘家写封信去?要是你觉得麻烦,我把我身边照顾过我的婆子先拨两个给你用吧?”

她一句接着一句的,满心都是迎接新生儿的喜悦。

顾曦看了裴彤一眼,轻声道:“本来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说的,还没有三个月。可我实在是太高兴了,没能忍住……”

裴彤的脸色已经由红转白,不仅没有即将做父亲的喜悦,反而还显得有些震惊和失望。

难道他不知道顾曦怀孕了?

郁棠又朝裴宴望去。

裴宴锁着眉头,面色冷峻。

裴宣虽觉得意外,却和二太太一样,觉得这是件喜事,只是怀孕这种事是妇人的事,他一个做叔父的,不好过问,但还是高兴地吩咐二太太:“弟妹年纪还小,这些事恐怕也不懂,照顾大少奶奶的事,你多担待些。我这就去给姆妈写信,看看她老人家是怎么安排。这段时间就辛苦你了!”

二太太连连点头,道:“老爷放心。”随后欢喜地感慨,“我们家现在可谓是双喜临门了!”

郁棠愕然,道:“还有什么喜事吗?”

二太太欢天喜地道:“秦家请了媒人,明天正式提亲。”她眼角眉梢都是藏不住的笑意,“我一早就想跟你说的了,结果你和三老爷出了门。秦家的人今天一早就过来了,我也和阿丹说了,阿丹也同意。这门亲事,可真是天作之合。谁知道我们两家在杭州的时候没打交道,到了京城,反而结了亲家,说起来真有缘啊!”

郁棠连声道着“恭喜”。

二老爷却说二太太:“你稳着点!不过是桩儿女亲事,你看你!”

二太太头次在众人面前反驳二老爷:“我又没有当着外人说什么!我实在是太高兴了。阿丹的婚事一直是我心头大事,要知道,女孩子不像男孩子,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要是女婿不好,女儿跟着受罪,我就是死一百次都没有用啊!”她说着,眼眶都红了。

郁棠忙安慰她:“这事也是要靠缘分的。你看,阿丹不就找了门好亲事,可见阿丹是个有福气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所以我的话才多了一点啊!”二太太道,“你们也别笑话我!”

“怎么会!”顾曦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反应过来,也忙向二太太道喜。

一时间大家都欢欢喜喜地说着阿丹的事,把裴彤的事忘在了旁边,气氛变得非常的融洽。

郁棠则有点小小的郁闷。

她还在顾曦前头成的亲,顾曦都要做母亲了,她还没有什么动静。

不过,如果顾曦的孩子比她的孩子大,顾曦的孩子还是得敬她的孩子一声“姑姑”或是“叔叔”,想想那场面,也挺有意思的。

她自我宽慰,觉得心情好了很多,看见二太太意犹未尽的继续说着五小姐的婚事,她准备继续附和几句,不曾想一抬头,却看见裴宴不知道什么时候提了个茶壶进来,给她续了杯茶。

他平时可是吃个水果都要人剥好了才吃的。

郁棠不解。

裴宴已坐回了自己的座位,茶壶也被他随手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

他不准备给其他人续茶吗?

郁棠想着,就听见裴宴冷冷地开了口,打断了二太太的喜悦:“家里这段时间还挺热闹的。阿彤,你是怎么想的?你就直说了吧!以后的事怎么安排,以后再说。”

也就是说,他让裴彤快点表态,而顾曦回不回临安,就看裴彤是怎么打算的了!

话题重新回到了裴彤身上,屋里其他的人都安静下来。

裴彤面无表情地看了顾曦一眼,低声道:“我听二位叔父的安排。我是晚辈,杨家的事原本就不应该由我插手,舅母来家里相求,我已经帮她说了话,能不能成,理应由家中主事的长辈们决定。”

这就是说,他不会帮杨家了!

顾曦明显的松了口气,看着裴彤露出了欢快的笑容。

裴彤却没有看她,而是看着自己的两位叔父。

裴宴依旧是冷冰冰的样子,裴宣却是欣慰,温声道:“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了。阿彤,你放心,杨家毕竟是你外祖家,我们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也不会让你为难的。”

裴彤很是相信他这位二叔父,他起身,恭敬地给裴宣和裴宴行了个大礼。

气氛很是肃穆。

二太太看着就忙笑着道:“阿彤快起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和和气气的,齐心协力了,这家里就能什么也不怕。”

裴彤笑着应了一声“是”。

大家都松懈下来。

二太太就提议:“今晚天气不错,我们去外院凉亭里坐吧!”随后又说起了阿丹的婚事,“她出嫁的时候,还得你这个做大堂兄的帮着背着出门呢!”

难得气氛这样的和谐。

裴彤忙笑着应诺,还道:“二叔母放心,姑爷要是不诚心,我绝对不放他进门。”

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郁棠也很喜欢这样的氛围,跟着抿了嘴笑,只有裴宴,从头到尾没有再说话,脸也绷得紧紧的。

回来的路上她不免劝裴宴:“我知道裴彤的话还是让你不太高兴。不过,二伯和二嫂都高高兴兴的,你也别太扫兴了。”还感叹“二伯和二嫂都真是好脾气,看你这个样子也没有芥蒂,有这样的兄嫂也算是我们前世修的福份了。”

谁知道裴宴却冷“哼”一声,答非所问地道:“你也别伤心,我看那顾氏未必就是真的怀了身孕,说不定是为了挟制裴彤的。哪有那么巧,前脚我们逼着裴彤选择,后脚她就怀孕了。也就只有你会相信!”

郁棠想到那杯续了的茶。

他这是在安抚她吗?

她停下了脚步,望着裴宴完美无瑕的侧颜,眼前突然有点模糊。

☆、第三百六十九章 达成

郁棠脚步微顿。

裴宴已经走到前面去了。

郁棠望着裴宴修长身躯,宽宽的肩膀,如渊渟岳峙,你不需要他的时候,他默默的让人看不见,到了关键的时候,他却从来都是最可靠的。

而且,从来没有让她失望过!

郁棠一笑,上前几步,突然就趴到了裴宴的背上。

裴宴身上有淡淡香味传来。

乍闻有点像檀香,仔细闻闻又有点像沉香。

非常的清淡。

如果不是贴得近了,根本就闻不到。

这让她想到他紧紧抱着自己在暖暖的被窝里时的情景。

身边萦绕的全是这样的香味。

从有最初的窘然到后来的习惯、喜欢、极爱……一晃眼,好像走过了一辈子似的。

“遐光!”郁棠第一次这样轻声地喊着裴宴,“我走不动了!”

想就这样挂在他的身上,一辈子都驮着她。

“这么热的天!”煞风景的永远是裴宴,他嚷道,“快下来!你不热我还热呢!”

郁棠偷偷地笑。

她就知道,这家伙不会惯着她。

这么说好像也不对。

他一直都很惯着她的。

从最初相遇她狐假虎威,打着裴府的旗号行事,到顾曦在她之前怀了孩子。

只是他的“惯”总是在不经意间,总是在她最伤心的时候,让她心里如涌动着有一眼温泉,潺潺不歇。

“可我想你背着我。”郁棠道,声音里透着她自己都不知道的娇俏,像个撒娇的孩子。

裴宴微愣,道:“外面这么多人看着!回去我背你好了!”

声音有些迟疑。

郁棠是个有点阳光就灿烂的,何况裴宴自己也犹豫不绝。

她立刻道:“哪里有人?你身边的人你不知道,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裴宴左右看看,刚刚还一窝蜂似的跟在他们身边的人还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算这些家伙有点眼头!

裴宴在心里想着,只觉得背上那团暖玉像唐僧肉似的,香得让人心里像岩浆在翻滚。

他在心里得意地笑。

这可是她自己送上门来的,怪不得他要大开杀戒了。

“搂紧了!”裴宴道,双手托着她就把人背在了背上,“等会要是掉下来了可别怪我。”

郁棠伏在他的背上,面颊边是他又粗又黑的头发。

老一辈的人都说,头发粗黑的人品行也耿直。

裴宴与“耿”沾不上半点关系,却是个很“直接“的人。

虽然有时候说话不好听。

可不好听,也是他的性子啊!

郁棠用面颊蹭了蹭裴宴的头发,有点硬,可也让她从心底里喜欢。

这就是钟情一个人的感觉吧?

不管是好是坏,在她眼里,都是那么的喜欢。

郁棠忍不住就在他耳边喊了声“遐光”,亲了亲他的鬓角。

*

杨家很快就知道了裴彤的选择。

杨大太太破口大骂,道:“早知道就不应该让他们回临安去的。裴彤还是大的,与我们交往的多,裴绯离开京城的时候还那么小,再过几年,恐怕都不记得我们这外祖父和舅舅们了。姑爷怎么就去的那么早!要不然,哪有他裴宣什么事!”

当初,裴宥要出仕,裴老太爷不答应,族中的其他人也不赞同,裴宥因此和裴家有了罅隙,加之又娶了裴老安人不喜欢的杨氏,与裴家渐行渐远,在官场上更多的是和杨家相互守望,当初还曾为杨大老爷谋划,什么时候去六部,什么时候做主薄,什么时候做侍郎。

如今,裴宥不在了,杨家失去了肩膀,杨家二老爷和三老爷眼看着就要永不录用了,裴宣却借着裴家之势做了侍郎。

就裴宣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人,凭什么做侍郎?

还不是因为裴三帮着周旋想办法谋得的。

杨大太太恨极了有时候会想,如果裴宥活着,裴宣的位置肯定是她丈夫的。

她急得嘴角都上了火,又怕把杨家老太爷气出个三长两短来,杨家在官场上失了主力,只能和杨大老爷私底下商量:“这件事怎么办?难道还真的去告发裴家不成?”

杨大老爷直皱眉,道:“这个时候去告发裴家有什么用?到时把我们家给牵扯进去不说,万一皇三子继位了,他们家倒还有从龙之功了。要告,我们家也不能出面,最好是从中拐个弯,看谁想对付裴三,让他们去干去!没有了裴三,裴二何足惧!”

杨大太太直点头。

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她甚至认为,裴三之所以能这么被人抬举,那也是因为裴宥不在了。

“可也不能就这样放过裴三。”杨大老爷想到裴宥在世时在裴宴那里受的气,他心里就非常的不舒服,沉着脸道,“我是觉得这件事得跟我们那位好外孙说说,让他知道,他们裴家人都做了些什么?”

杨大太太眼睛珠子直转,道:“你是说?”

“这件事我亲自出马。”杨大老爷咬着牙道,“你就不要管了。至于老二和老三那里,既然裴家答应帮忙,就等裴家出手了再说。”

这是要又吃又拿啊!

杨家在裴宥在的时候又吃又拿惯了,因此而恶心恶心裴家人,他们觉得也挺好。

杨大老爷冷笑了几声,亲自上门去给裴彤道歉,自责地说是自己没有管好内院的事,让他大舅母在他面前说了一番不合时宜的话,他已经狠狠地教训过杨大太太了,还让杨大太太去了寺里吃斋,好好的修养些时候。杨家的两位舅舅,就要靠裴家出力了,能保住两人的性命就已经是天高地厚了,其他,既不敢想,也不敢强求了。

还在他面前感慨,早知道这样,他就应该在裴彤父亲去世之后就致仕的,也免得好好的两家人,闹到今天都不好看。

裴彤听了心里不免有些内疚。

但他已经做了选择,就只能这么走下去了。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伤,和他大舅舅寒暄了半天,知道从此以后杨裴两家就算有了裂痕,再也难以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了。

裴彤在心底暗暗叹气,不知道回临安后,怎么向母亲交待。

也许,母亲真的会带着裴绯旅居京城。

他苦笑着送走了杨大老爷,转身去了顾曦那里。

顾曦叫了绸缎庄的人过来,正要和乳娘一起挑选适合给小孩子做衣衫的布料。看见他笑盈盈地站了起来,温柔地向他问好:“您回来了!”热情地吩咐小丫鬟去上茶。

乳娘忙带着绸缎庄的人退了下去。

那天他们沉默地回到家里,彼此都没有说一句关于怀孕和杨家的事。

裴彤也以为顾曦所谓的怀孕是为了要挟他,可看她刚才一副高高兴兴地做小衣裳的样儿,又觉得自己好像误会顾曦了。

他不由踌躇道:“你还好吧?”

“挺好!”顾曦笑盈盈的,手不禁放到了肚子上,笑道,“我也没有想到。”

孩子来得这样快吗?

裴彤毕竟是第一次做父亲,有点不好意思,笑道:“你,想吃什么喝什么就告诉乳娘,或者是告诉二叔母,二叔父叮嘱过二叔母,你不必客气。”

“我知道!”顾曦笑得满脸幸福,道,“相公好好读书就是了。我会保重身体的。”

裴彤“嗯”了一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顾曦倒大方,关心地问起跟殷明远读书的事:“适应吗?要是不适应,让阿兄再给你找一个?或者是请二叔父出面也行啊!”

“还好!”裴彤有了个自己能发挥的话题,松了口气,想着这样也好,他去二叔父那里之前是打定主意要帮杨家的,知道顾曦反对,事前就没有和她商量;顾曦不想他帮杨家,抛出了怀孕的事。两人各有不对。到了今天,也算是两清了。就当从前的事没有发生过好了。

他心不在焉地,本能地说起读书的事来。

顾曦笑容满面地听着。

她的乳母却急得直跳脚。

顾曦“怀”的可是裴家的长孙,到时候要是生不出来,可怎么向裴家的长辈交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