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去山上逛逛吗?”俞氏看眼山上,问道。

顾兰芝脑海里全是贺山的那双眼睛,没心情去逛,便叫兄嫂一家四口去游玩,她去庙里听经。

顾崇严、俞氏夫妻又怎会丢下妹妹,一行人一起下山去了。

他们走后不久,人群之后,一身常服的赵夔朝连理树扬扬下巴,吩咐随从:“去把四姑娘的带子摘来。”

有隆庆帝的特殊偏爱,赵夔是目前宫里唯一可自由出入宫门的皇子。

今日赵夔来凤凰山,只是随便走走,未料竟撞见了顾崇严与顾鸾,还目睹了顾鸾丢出一条红带子,捡起再挂到连理树的全过程,当然,距离太远,赵夔没听见父女俩的谈话。但赵夔觉得有趣,想知道一个五岁的女娃娃向月老求了什么。

随从找了好久,才找到了顾鸾的带子,带子落款是个“鸾”字。

“殿下。”随从双手捧起带子,递给主子。

赵夔接过红带子,就见上面写着两行方方正正的小字:愿得一夫君,怜我如家父待家母。

赵夔失笑,五岁的女娃娃就惦记嫁人了?

他倒要留着这红带子,等她长大了,他再去逗一逗那丫头,看她会不会羞哭。

作者有话要说:

顾鸾:说好的有求必应呢!

月老:不怪我啊,我根本没看到姑娘的带子,叫赵夔抢去啦。

顾鸾:你不是神仙吗,赶紧去抢回来!

月老:阎王爷都怕二殿下,更何况我这个区区小仙。

顾鸾:那现在怎么办?

月老:不怕,我已经把你的红绳系在他身上了,你有一辈子可以近身教训他!

顾鸾:……

赵夔:放马过来吧。

第15章

月老灵不灵验,顾鸾还不知道,她也不着急,她刚五岁,月老有十来年的时间替她相看呢。

顾兰芝连红带子都忘了挂,月老灵不灵都与她无关了,不过顾兰芝并未遗憾什么,回府之后,反而不时想起与贺山的那一照面。顾兰芝总觉得贺山对她似乎有某种……可,贺山小她整整五岁,怎么可能?

胡思乱想了几日,顾兰芝就把这事忘了。

贺家那边,贺月没有白去月老庙,很快就遇到了她的好姻缘。

贺山如今是禁军步军里的一个小兵,顶头上司是韩都头。韩都头今年二十二岁,之前定过一门婚事,眼看快到成亲的日子了,女方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两眼一闭去了西天。父母定下的婚事,韩都头都没见过女方几面,自然没有多伤心的情绪,白日当差时训练手下的一百小兵,下了值就与交好的朋友饮酒作乐,十分豪爽。

贺山高大魁梧,勤于练武,颇有上进心,很快就被韩都头注意到了,韩都头很欣赏贺山,这日傍晚,韩都头叫贺山一块儿去饮酒,酒水喝到一半,老天爷突然下起雨来。贺山想趁雨小时回家,韩都头笑道:“不急不急,喝完我送你回去。”

韩都头的骡车就停在外头。

这般,两人吃吃喝喝的,酒足饭饱才出了酒楼。

韩都头有点醉了,坐在车里与贺山东扯西扯,贺山晚归,担心家中的妹妹着急,骡车快到柳家村了,他挑开帘子往外望,大雨瓢泼,村头土路上站着一个撑伞的身影,看不清是男是女。待离得近了,贺山光看伞下女子的衣裤,就认出那是他的妹妹了。

“小月!”贺山大声叫道。

贺月抬起伞,见到哥哥,她笑着跑了过去。

贺山示意车夫停车,然后对一旁的韩都头道:“我家就在近前,既然妹妹来接我了,我就在这里下吧,大人也赶紧回家,免得二老着急。”

韩都头粗枝大叶的,微醺着应了。

贺山挑起车帘,韩都头无意往外瞧了眼,就见车旁站着一个穿青衣的农家小妹,十五六岁的年纪,白脸蛋红嘴唇,小手高高举着伞接兄长。大雨如注,伞下的姑娘眉眼清秀,虽不是十分美艳,但也清纯可人。

韩都头的酒一下子醒了,想再看看,车帘落了下来。

车夫也急着送都头回家,调转马头就往回走,韩都头的魂都被贺月勾去了,不知走出多远,韩都头猛地一拍大腿,吩咐车夫:“回柳家村!”

因此,贺山兄妹刚回家不久,贺山正要把他打包回来的一只鸡腿送给妹妹,自家门口就停了一辆骡车。

兄妹俩站在灶房,好奇地往外看。

韩都头冒雨冲进院子,然后拐个弯,直奔贺家的茅房去了。

贺山忍不住笑了出来,向妹妹解释道:“都头喝多了酒,憋不住了。”

贺月既觉得好笑,又觉得这位都头也够讲究,这么大的雨,路上基本没人,他挑开窗帘往外撒一泡,谁又知道?还巴巴地赶来自家上茅房。

“我去煮姜汤,大哥跟都头都喝一碗吧。”兄妹俩相依为命,贺月幼时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现在更是温柔贤惠,处处周到。

韩都头放完水跑过来时,贺月正在切姜。

贺山随口道:“小月,来见过大人。”

贺月哎了声,放下菜刀,两手往围裙上擦了擦,笑盈盈地过来见礼。

韩都头浑身都在往下滴水,落汤鸡似的,他回来就是为了看贺月,现在人就在眼前,比那匆匆一瞥更清秀更水灵,韩都头咽咽口水,眼睛再也无法从贺月脸上移开。这就是文人与武夫的区别,文人讲究体面,武夫更容易率性而为,想看就看!

贺月被他看得小脸通红!

贺山忙请韩都头去屋里换衣服,两人身形相仿,他的也能给韩都头穿。

韩都头换完衣裳,瞅眼门帘,犹豫片刻,问了出来:“贺山啊,你这妹妹,可许了人家?”

贺山心里一激灵,呆呆地看着韩都头,忘了将手里的巾子递过来。

韩都头摸摸脑袋,咧嘴笑道:“我是粗人,不喜绕弯子,小月若是还没许配人家,你看我如何?”

他嗓门不小,也没想藏着掖着,外面烧火的贺月都听见了,登时心如鹿撞。

韩都头豪爽洒脱,手下遇到麻烦,他也乐意帮忙,贺山挑不出韩都头的任何错。而在贺月眼中,韩都头五官周正,高大魁梧,还是个官爷,她也是乐意嫁的。

郎有情妾有意,韩家托媒人来了几趟,两人的婚期就定在了今年的九月。

八月里,兄妹俩拟定请帖时,贺月吞吞吐吐地对兄长道:“哥哥,我想请陆夫人,不,我想请大小姐来喝我的喜酒。”

遇到顾兰芝那年,贺月才十岁,半大孩子,是顾兰芝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救了她与哥哥,贺月从此就把顾兰芝当再生父母看了。女子出嫁是大事,贺月没有亲爹亲娘,她就想请顾兰芝过来,见证她的婚事。

提到顾兰芝,贺山心里一热,真能请到人家,他当然乐意,但,看眼妹妹,贺山苦笑道:“她那样的身份,怎会来咱们家。”准妹婿韩都头见到承恩侯,都没有他说话的份,两家的地位相差就是这么悬殊。

贺月急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咱们先把帖子送过去,大小姐来最好,她不来,我也认了。”

贺山也是希望顾兰芝会来的,抱着一丝丝不为人知的奢望,他亲自去承恩侯府送帖子了。

门房听完他的自报身份,见贺山五官俊朗不似混混,便派人去兰园通知大小姐。

传话丫鬟走到半路,遇见了刚从兰园回来的顾凤、顾鸾,她笑着行礼:“三姑娘,四姑娘。”

顾凤没多想,顾鸾见丫鬟似乎要去兰园,多嘴问了句:“有人要见姑姑吗?”

这丫鬟是专门负责往内院传话的,顾鸾认得她,就担心是不是前姑父陆维扬又来纠缠姑姑了。

传话丫鬟道:“有位贺公子曾经受过大小姐的恩惠,现在他妹妹要出嫁了,他来向大小姐道谢。”

贺公子?

这下子,顾凤、顾鸾姐妹俩的眼睛都亮了,大姑娘听到男女见面会往浪漫了想,小女娃也会!

于是,本来要回正院的姐妹俩,手牵手又去找姑姑了。

顾鸾撒娇地靠在姑姑怀里,仰着小脑袋,密切的观察姑姑,当丫鬟提及贺公子时,顾鸾就看见姑姑目光闪烁了下,似乎藏着什么隐情。

顾兰芝哪知道怀里的小侄女其实是个人精?

她满心都在贺山身上了,月老庙一别后,顾兰芝就没想过她与贺山还有再见的一天。

贺月都要出嫁了吗?

几个念头闪过,顾兰芝吩咐丫鬟将贺山请到兰园的厅堂,再叫身边的大丫鬟去准备几样陪嫁礼物。

“姑姑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顾凤好奇问。

顾兰芝摸摸顾鸾的脑袋瓜,笑着给侄女们解释道:“六年前我帮了他们一把,算是一段善缘,难得他们还记得我,出嫁这等喜事,我送点礼物应当的。”说完,顾兰芝叫姐妹俩在这边吃糕,她要去前面见客了。

“我也去!”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说,一人拉住了姑姑的一只手,就像两块儿牛皮糖。

顾兰芝一个头两个大,但侄女们太可爱了,她舍不得硬甩!

一大两小来到前厅,坐了一会儿,丫鬟领着贺山出现了。

顾兰芝面露微笑,美丽雍容,尽量用看晚辈的眼神看待贺山。

顾鸾被贺山的出场小小地惊艳了一把。论容貌,贺山肯定比不上父亲、哥哥俊美,但姑姑说贺山是农家孩子,顾鸾脑海里就冒出一个五大三粗、黝黑皮肤的种地汉,未料眼前的贺山,黑是黑了点,却剑眉星目,很是俊朗。

贺山不敢直视顾兰芝,低头看两个女娃娃,却发现女娃娃们看他的眼神异样火热,好像他多长了一只眼睛似的。贺山越发不自在了,只敢看地面,然后跪下去,朝顾兰芝叩首道:“如果没有大小姐,我们兄妹早已饿死,开春月老庙一见,大小姐走得匆忙,我们兄妹来不及拜谢,今日,请大小姐受我一拜。”

高大的男人说跪就跪,顾兰芝急了,攥着帕子道:“你,你快起来!”

贺山就不起,虔诚地磕了三个头。

顾凤呆住了,顾鸾想的却是,月老庙姑姑见过贺山兄妹了?那怎么一个字都没提?

“你再不起来,我要生气了!”眼看贺山磕完头还跪着,顾兰芝怒声道。

贺山这才起身。

顾兰芝气得不想再看他,垂眸问:“小月要出嫁了?男方是谁?”

贺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顾兰芝惊讶,看着他问:“你们怎么认识的韩都头?”

贺山脸上微红,低声道:“我,我两年前入选禁军,分在韩都头手下。”

顾兰芝明白了,再看贺山那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身躯,确实符合禁军选兵的标准,甚至远超。

“不错,你好好练武,争取将来多立军功,也不枉我救你一回。”顾兰芝鼓励道。

贺山点点头,然后拿出请帖,道:“妹妹九月十二出嫁,大小姐若有空,来寒舍喝杯喜酒罢。”

丫鬟将喜帖送到顾兰芝手里,顾兰芝看了看,含糊地道:“好,若有空,我会去的。”

贺山再无别的事,低头告辞。

丫鬟送他离去,两人刚走,顾鸾就起哄道:“姑姑,我想让他当我的新姑父!”

说不清为什么,顾鸾就是觉得姑姑与这个贺山有戏。六年前美人救少年,六年后美人被夫君辜负怒而和离,瘦弱的少年则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两人偏偏在月老庙重逢,不正是天作的良缘?看来凤凰山的月老庙真的很灵啊。

顾鸾美滋滋地想。

顾兰芝伸手捏了捏小侄女的嘴,红着脸斥道:“胡说什么,我的年纪,给他当姐姐还差不多。”

顾鸾认真地看看姑姑,道:“可姑姑看着并不像他的姐姐。”

是吗?

顾兰芝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她这一摸,顾鸾立即有数了,姑姑果然也对贺山动心了!

傍晚,顾鸾去找父亲说悄悄话了。

翌日,承恩侯顾崇严去禁军溜达了一圈,还随便挑了几个小兵考较功夫,其中就包括贺山。

五招后,顾崇严看着被他狠狠摔在地上的贺山,眉头微皱。

这么弱,妹妹看上他什么了?

好在,与陆维扬那个小白脸比,妹妹的眼光还是有进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赵夔:岳父威武,不如咱们俩过过招?

顾崇严:好啊,正愁没机会揍你……等等,你刚刚喊我什么?

赵夔:表叔。

顾崇严摸摸耳朵,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第16章

曾经救助的兄妹,一个入了禁军,一个要出嫁了,顾兰芝很替他们高兴,但她没想去喝贺月的喜酒。她是个和离的妇人,出门必定会遭人议论,贺家喜宴肯定请了众多乡邻,顾兰芝不想成为村民议论的对象。

顾鸾偷偷地替姑姑着急,姑姑明明对贺山有意,却不主动靠近,贺山那样的身份,没有什么契机,贺山大概也不敢主动来深受皇恩的侯府提亲,如此这般,姑姑天赐的姻缘岂不是要飞了?连父亲都夸过贺山是可造之材了,顾鸾不想姑姑错过。

“姑姑,后日贺姑娘就要出嫁了,你去不去啊?”

秋日的阳光暖融融的,姐姐、哥哥跟着表哥去花园玩了,顾鸾推脱不想动,留在了姑姑身边。顾兰芝坐在藤椅上,面朝满园兰花,顾鸾仗着年幼,撒娇地依靠在姑姑怀里,认真地问道。

顾兰芝摇摇头,叹道:“姑姑去了,会被人指指点点。”

顾鸾愣了愣,见姑姑神色惆怅,顾鸾就特别心疼,原来姑姑不是不想去,而是忌惮非议。

“姑姑可以提前一天去!”低着脑袋想了想,顾鸾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跪坐起来,她兴奋地道:“贺姑娘那么敬重您,她肯定希望姑姑去的。到时候姑姑换身普通点的衣裳,提前一天去,那时贺家没有客人,只要姑姑不说,村民就猜不到姑姑是谁,只当是贺家的亲戚呢。”

顾兰芝心中一动,小侄女的办法似乎不错啊!

“姑姑带我一起去,我还没去过村里。”就在顾兰芝犹豫的时候,顾鸾摇着她的袖子,嘿嘿地求道。

顾兰芝无奈地笑了,怪不得侄女这么费心替她出主意,敢情是想自己出去玩。

“姑姑,你带我去吧,听说村里养猪养鸭,我还没见过鸭子呢!”顾鸾锲而不舍地撒着娇。

顾兰芝抱住不停摇她袖子的侄女,笑道:“行行行,只要你娘同意,明天姑姑就带你去。”

顾鸾高兴地亲了姑姑一口。

俞氏与顾崇严一样,都盼着小姑子与贺山能成,因此女儿这个小功臣有所要求,俞氏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顾鸾佯装不舒服没去读书,然后偷偷地跟着姑姑出了门,这事不能张扬啊,否则其他小姐妹也吵着要出门怎么办?侯府大院,孩子们最喜欢出门玩了。

马车没有挂承恩侯府的牌子,在城门排了一会儿队,顺利地出城了。

顾兰芝望着窗外,想着见了贺月要说什么,同时也忍不住紧张,不知道贺山今日在不在家。

顾鸾趴在窗口,土路旁边的田地基本都光秃秃的了,有的苞谷收回家了,苞谷秧子还留在地中,农家孩子们在里面钻来钻去,好像很好玩的样子。顾鸾前世很少出门,所以现在看见什么,她都觉得新鲜有趣。

慢慢地,马车驶进了柳家村。

家养的土狗趴在干枯的柳树下睡懒觉,一只大花猫站在墙头,弓着背像是在伸懒腰,顾鸾盯着猫看,大花猫眯着眼睛看看她,突地跳到地上,跑了。

就在此时,马车也停了。

顾鸾收回心思,随姑姑一块儿下了车。

今天贺家没有待客,只有几个关系好的邻里在帮忙收拾明日宴席要用的碗筷桌椅,贺山去赶集买东西了,贺月自己在屋里待着。顾兰芝的丫鬟先进去交待她别声张,故,等贺月出来时,她只是开心地将顾兰芝迎了进去,没在称呼上露什么破绽。

“大小姐,您怎么今日来了?”贵客登门,贺月毫无准备,飞快擦了擦其实挺干净的炕席,再请顾兰芝坐。

顾兰芝没看到贺山,人就放松了,坐下道:“明日客多,我不便来,就今日过来道声喜。”说完,她让丫鬟送上她准备的礼物。

贺月红着脸,说什么都不肯要。

两人客气来客气去,顾鸾也将这间农家小屋打量完了,简简单单的陈设,再干净整齐,都透着一股子寒酸。

亲眼目睹农家的院子,顾鸾才真正意识到姑姑与贺山的家境区别,如果姑姑嫁给了贺山,难道要住到这里来?父亲说贺山是可造之才,但没有战事,贺山就没有立功的机会,何年何月才能有钱买大宅子?姑姑在京城有产业,然,男人住女人的宅子,太不体面。

“四姑娘吃枣。”注意到女娃娃一直在打量自家,贺月有些尴尬,端了一盘她刚打下来的红枣过来,拘束道:“家里备了些喜糖,但都是农家人吃的便宜货,我不敢给四姑娘吃,这枣是我们家树上结的,很甜,四姑娘您尝尝?”

顾鸾低头,就见粗瓷盘里的枣又红又大,偶尔几颗带着一点青。

“谢谢。”顾鸾笑着道谢,捏起一颗放进嘴里,贝齿咬破薄薄的枣皮,一股清甜就蔓到了舌尖。

顾鸾眼睛一亮,对姑姑道:“真的很甜,姑姑也尝尝。”

顾兰芝摸了摸侄女脑袋:“小馋猫。”有好吃的就不嫌弃贺家穷了。

既然顾鸾爱吃枣,贺月就带顾鸾去后院打枣了,顾鸾一边围着枣树跑来跑去捡枣,一边盼着贺山快点回来,可惜,顾兰芝没有给女娃娃拖延时间的机会,等顾鸾捡了快两斤的枣,她便提出告辞。

贺月恋恋不舍地送她们出门。

马车驶出柳家村,顾鸾抱着自己的枣,小声问道:“姑姑,你觉得贺家怎么样?”

顾兰芝点点头:“挺好的啊。”简单温馨,没有大宅里的弯弯绕绕。

顾鸾瞅瞅姑姑,笑道:“姑姑喜欢贺山,所以也喜欢他们家,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