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天气越发沉闷起来,外头的雨缠缠绵绵的下了一整日,竟还不见停。

皇上从暗道中出来时,靴子底下尽是泥,叫白莹进来拿了收在这处的鞋换上,这才进了屋子里头。

“还没到秋日呢,怎么这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了呢?”柳蔓月皱着眉头,拿着湿帕子给皇上背上擦着,天气闷得紧,这一路走过来竟又叫他出了一身汗。

“过几日便好了,下吧,下透了自然就晴了。”皇上抬眼朝着窗外扫了一眼,站起身来转了过来,叫她拭着前头。

给他身上拭了一遍,二人这才上床歇息,如此闷的天,没哪个有兴致再行那档子事儿。一夜睡到次日早上,外头听着还稀稀拉拉的下个不停呢。

宏心殿正殿之上,群臣顶雨上朝。自打皇上摆明了要把这鹤临园当成行宫来用,这上朝之事也由京中搬到了园子里头。只是由打原本的十日一休沐改为了五日一休,能叫朝臣们多少有个歇息的功夫。

好在,鹤临园虽远了点子,可好歹众朝臣们在这左近倒都是有着别院的,比起京中并不甚远,除了早上忙了点子,平素还能顺便消暑降温。

大殿之上,众臣子叩拜完毕,便一一奏报。稍过一阵,何邝侧迈一步,站出队列,手持奏折。

此事早先便暗中通过气了,何邝奏报,邓思附议,皇上先收上章程,再观观众臣子的反应。

却不成想,何邝报罢了兴科举之事,一时间竟无人接口。

皇上神色一动,眼睛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儿,下头那些个老狐狸一个个的低着头,半声不哼。

此事朝中早有了点子消息传出,今日方是头回当众提出,也不知这些人是何思量。

“这分科取士之事,不知众卿有何见地?”

朝廷上下依旧沉默一片,邓思左右瞧了瞧,只觉着气氛诡异,咬牙刚想上前一步附议,忽见前头刘丞相出列,垂头道:“皇上,此事需集全国之力方能办得一二,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若真个兴起此举,只怕会有些歹人趁机流入京中,恐于治理不安呐。”

另一人亦上前一步,道:“回皇上的话,此举原本是好意,可只怕另那些心怀歹意之人趁机参举与其间。如今咱们朝廷上下用的都是世家子弟,其家世清白,根底清楚,若要那些个不知哪何处瞧过几眼书的人,取巧走这路子…只怕事会适得其反呐!”

许思承站在队中,原本低着头,这会儿听了这话脸色变了几变。早先他们众人合计之时,虽知朝中定会有人反对,可只当他们会用那些个前朝旧历之事来说项,故此亦有准备。可这会儿他们说的这些个由头,尽另辟蹊径,全然非是那一回事,直打了自己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邓思暗中抬头,朝许思承那里瞧了一眼,见他脸色难看,心中暗叹了一声,知道今日这事,怕是难以再言了,怪道皇上会嘱咐那些个话呢…

皇上微垂着眼帘,脸上不动神色,见下头又站出二人,所说所言亦是如丞相等人一般,便哼了一声,开口道:“如此,那便暂且留下,日后再议。”

不说不允,只说再议,朝廷上下心中皆明镜似的,知道皇上对此举已是动心,只是时候不大合适。

众人归位,又一人上前一步道:“臣、有本要奏。”

“讲。”

“昨日雨起,连绵至今日,鹤临园外道路泥泞,车马多有陷入泥坑之事,众多大臣上朝之前都备着两身衣衫,亦有几人今日到后咳嗽不止,没能上朝面见皇上。还望皇上能早日归京…”

这人还未曾说完,那边又出来一位六、七十岁,走路颤微微的大臣:“皇上,京中皇宫不可长久无君!长此以往,京中之人必将人心涣散!一国之中,唯京城方是众人所往之处,唯皇宫方是臣子景仰膜拜之所。行宫别院只能做消暑休闲之所在,万万不能久居不归啊!

“皇上,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啊!”说着,又颤微的跪拜于地,“皇上年纪尚轻,喜这山野之趣,可老臣身为先帝托孤之臣,不得不劝!京中久无圣驾,日久失德,这天下文人学子会如何看待皇上?

“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是路途再远上三千里,爬也要爬去上朝奏报,可却万万不愿见皇上为天下人之笑柄啊!”

“皇上,元大人所言甚是,鹤临园乃消暑行宫,臣子皆明白皇上惦念先帝,方不愿离去,可京中皇宫乃是一国之中,久久不归,亦是有违祖制啊!先帝于地下,怕亦是不安啊!”

“皇上。”

“皇上!”

“皇上…”

下面跪了一大片,不少不明就理的都被这翻情景唬了一跳,见众人皆跪了,自己亦不好不跪。

便是皇上暗中通过气的,也尽量缩着脖子垂着头,心中只是诧异。

被下头众人这一跪一拜,这会子朝廷上下只听着悲切乎声,又有几个更是哭得痛哭流涕,就似皇上做了何大逆不道之事一般。皇上先是愕然,随即眯起了眼睛,强压下心中怒火,仔细琢磨今日这事。

早先虽也有人上奏,说是想叫自己回京理事,可不过一二本奏折罢了,自己拿出惦念先帝之因由来,再没听着他们说什么。

可今日到底是怎么一回子事儿?难怪只因着外头下了场雨不成?

心中越想火气越旺,虽知他们是故意如此,自己亦未曾想通,可旁事尤可,此事却万万不能!

细细盯了下头跪的有哪些、哭的有哪些、闷不作声的又有哪些,方冷笑一声站起身来:“既众卿如此爱跪着,那便跪着吧!”说罢,一甩袖子,转身离去。

以忠孝祖制为由,以跪拜胁迫,这便是这些个“忠臣”的好把戏!

皇上怒气冲冲离去,把那元大人唬的一愣,本是以此明志立节之意,哪成想…皇上竟真能叫自己一直跪着?

刘丞相暗中抬眼朝皇上离去那处扫了一眼,心中暗暗一松——不过是个少年皇帝罢了,这会子被人一激,便恼羞成怒了,既如此…那便好办得多了。

----------

“大臣们都在宏心殿里头跪着?”柳蔓月愣了愣,转头朝那边的白莹瞧去。今日下着雨,白萱自不好出去找人聊天,这消息是白莹打听来的。

白莹点了点头,低声道:“皇上似是气着了,回了听雨阁便没再出来。”

垂了垂眼睛思索了下子,按理说,皇上这会儿正生气呢,聪明的应该离远点儿,等他气消了再找他,可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跟他说话帮他消气?想必白莹告诉自己这话,也是有此意思在内。

“一会儿随我过去一遭。”

见柳蔓月如此说,白莹心中松了口气,她是得了小安子的信儿才故意告诉了柳蔓月。皇上那里回了听雨阁后,连午膳都不曾用,一个人闷在房中,这会儿怕是只能叫这位帮着劝劝了。

二人从秘道中一路走到听雨阁,脚下果积了不少的泥泞,所幸白莹带了个小包袱,里头装着鞋袜,一会儿人到了便能换了。

见柳蔓月过来了,一层守着的小安子这才松了口气儿,一脸笑意的上前打了个稽首:“柳美人可是来了,皇上…今儿个连午膳都没用呢!”

柳蔓月挑了挑眉毛,转头朝楼梯上头看了一眼,又回头对他道:“拿些吃食来,我上去瞧瞧。”

手里托了个盘子,一步步上了楼梯,小珠子小刘子守在二楼门口正各自愁眉苦脸的呢,见柳蔓月上来,二人眼睛一亮,忙轻推开门儿请她进去。

“谁让你们进…”话里头气可不小,转头瞧见进来的人是柳蔓月后,皇上后头的话才生生咽了回去。

见他见自己进来,脸上虽有些惊诧,却没跟自己带上气,柳蔓月这才嫣然一笑,手里头托着那盘子往里头走去:“妾饿了。”

皇上愣了愣,似是没想明白她怎么就来了,今日雨水不停,早上走的那会子还吩咐过她,叫她下午不必过来了…

“饿了?你晌午没用膳?”没回过味儿来,却听清了她的话,见她还托着那盘子呢,忙上前几步接了过来。

“这两日腻腻的,没胃口,可适才又饿了,想着,皇上这里的吃食定是比妾那里的好些,这便过来了。”抬起眼睛似笑非笑的瞧着他,皇上挑了挑眉毛,这才回过味儿来,脸上亦笑了起来,“好,那朕便同你一遭用。”

里头叫茶,外头的小太监们这才松了口气,小珠子拍了拍胸口:“还是这位的话管用啊。”

小刘子抬手放到小安子肩膀:“还是你小子机灵。”

小安子笑嘻嘻的道:“万岁爷叫茶呢,快点儿拿水来。”

第92章

二人用罢了膳,皇上这才躺在临窗的大床上面,脑袋枕在柳蔓月的腿上,半合着眼睛,把早上那事捡着些个说了。

“朕只是纳闷,他们今天说这个做甚?到底图的是什么。”

“那位元大人也是阁中之人?”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竟也会是阁中的人?柳蔓月皱了皱眉头,那这位藏的未免也太久了些吧?

“那倒应该不是。”皇上舒了口气,“那元槐荫乃是四朝的老臣了,一向以忠臣、直臣为标榜,平素也是那个德行,指不定是听之前那刘恩说了‘回京’二字便开始抽风。”

“皇上是觉着,他们突然说这些个是因些什么?”柳蔓月皱皱眉头,低头看着他道,“那今日早朝上可还有旁的事?别是他们拿着这个当靶子,转移话题吧?”

皇上双眼忽的一下睁开,眼中神采一闪,随即又眯了起来。抬手成拳,在自己额上敲了几敲:“怪道呢,早先朕想偏了,还当是他们想以此要挟朕回去,好方便行事…”

冷哼一声,皇上盯着外头檐上正滴着雨水的角落恨声道:“今日一提分科取士之事,他们便立时拿此事做靶,应是叫朕只想着这事,无暇再想那事之意!那元老头儿也是个老糊涂,必是有人跟他说了,朕现下入住行宫不是个好事儿,还是回京住着才是正途,叫他只管听着,要是朝上一有人提起回宫之事,便说那些个话…

“他是最爱做这事的,听说年轻之时,动不动的便在宫中跪了数十次之多,直言劝谏…呵,不过是拿这个要挟皇上,谁不听他的,就叫谁被文人戳脊梁骨罢了!便是死于谏,也能落个好名声。”

抬头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柳蔓月皱了皱眉头:“这法子倒是讨巧…他就不怕皇上一怒之下把他给砍了?”

“他怕什么?”皇上挑了挑眉毛,冷哼一声,“他元家乃是京中三大世家之一,门下门生遍布天南海北,唾沫都能把朕给淹死!”

“那皇上还叫他跪着?”柳蔓月愣了下,纳闷问道。

“跪吧,跪病了才好呢,这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直臣’,只别立时死了,病病更好。”皇上又是冷哼了一声。

“那…皇上要怎么办?”那些朝臣摆明了是拿此事当幌子想叫他焦头烂额呢。

“他们会另立靶子…朕又哪能不会呢?”不知想着了什么,皇上那里忽又笑了起来,抬手在她脸上捏了一把,“朕可越发离不开你了呢。”

想通了便好,柳蔓月也懒得理会他打的什么主意,他既有了主意,那便随他去,自己这里好吃好喝的看热闹,岂不快哉?

-----------

“怎么?还没叫人起来?”太后斜靠在榻上,一个宫女在下头锤腿,一个在身后打着扇子。

“是,已经跪了多时了,几位老大人年岁已经高,太后…”郑安垂首站在一边儿,他刚打听雨阁那处过来,无奈皇上连见都不见自己一面儿,只得来太后处诉苦了。那殿上跪着满朝的文武,特别是那几位岁数大的,要是出个好歹…想着,身上打了个哆嗦,不敢再想下去。

“哼,合该叫他吃点子苦头。”太后淡淡一哼,眼皮似抬不抬的道,“你去给众位大人置些个垫子跪着,再备点子糖水儿姜汤什么的,莫要叫他们真个再病倒几个。”

“这…”郑安那头一时变成了两个大,抬了抬眼皮,见太后那里已经把眼睛全合上了,无奈,只得领命退下。

“这朝廷上头,可没哪个会哄着他玩儿,哪能由着性子胡来?”待郑安离去,太后才微微抬眼,又是冷笑一声,“摔两个跟头就知道进退了,国政大事哪可说风就是雨?”

红绡几个微微垂首不敢应声,这和颐殿中寂静一片。

--------

外头那雨又生生下了一日一夜,才逐渐歇了。众大臣们在堂上跪了多半日,最后都是被抬出去的,只不知里头真晕的有几个,假晕的又有几个?

次日早朝,众臣尚未奏报,皇上便开口言道,近最阴雨连绵,已经有几处上水势太大,堤坝惟恐不牢。

大恒国内,虽面积似没有柳蔓月穿来前的中国境内面积大,可却也是不小的,其中南面澜河年年雨季皆有水患,只水患若大或小,偏久治久患,再没去过根儿。

小皇帝这一手倒打了众人个措手不及,几位大臣暗中对视几眼,便有一人奏报,道:“澜河水患常年如此,一旦洪灾,两岸将民不聊生,应请朝中重臣前去治水才是。”

皇上微微点头,双眼在下头群臣中缓缓扫过,今日早朝中有几个人没来的,应是昨日跪得抱了恙。“众位卿家,可有人愿往?”

下头众人愣了愣,刘丞相皱起眉头,心中不住琢磨起来,澜河那边年年治年年涝,就没一年安生过的,这个事儿谁去也讨不了好处。小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莫非他想支使走自己这边的人不成?

不止刘丞相一人,旁人也在暗中琢磨利弊,这治理水患,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啊…这会子哪个出头哪个就是傻子了。

许思承皱琢磨了会子,忽的想起,前些日子皇上不是说过,想兴分科取士之举,必要让人朝中重臣出马?自己身上现无功劳,不好出头。可如今这水患…不正是个天大的好机会送到了眼前?!

心中一动,人便立时抬腿迈出,后头邓思见许思承站了出去,心中一惊,想抬手拉他,却已晚了半步。

只见那许思承双手抱拳,朗声道:“臣,愿往!”

皇上一愣,他适才已经暗中同这几人对视过了,那是安抚之意,叫他们稍安勿躁莫要轻举妄动之意,可如今这许思承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么自己倒跳出来了?!

双眼微眯了眯,闪过一丝寒光:“哦?许卿家可有何治水的注意?”

许思承愣了一愣,压着心头的窃喜,咬牙道:“还需臣去那澜河两岸看过才知,澜河常年治、常年涝,只怕非只是天灾,亦有人祸!臣欲前往,寸土寸草一一验清,查验两岸堤坝。”

刘丞相忽道:“刘大人,水患之事可非寻常,如此一去,若今年汛期仍水患泛滥呢?”

“臣…愿立军令状!”许思承再一咬牙,高声道。

“果然是初生牛犊,少年可畏啊!皇上,许大人既已如此说了,不如便让他试上一试?”

“正是如此,往年监察两岸的都是些持重的老臣,如今说不准许大人反倒能立上一功呢。”

“确是如此。”

本以为群臣定会反对自己此取,却不料他们竟如此支持?许思承听了,心中又是一喜,忙抬头朝皇上瞧去,此时才觉出,上头皇上面色竟带着几分愠怒。

“既如此,那许卿家便走上一遭吧。”

“臣,领旨!”

“许大人!”离开鹤临园,邓思的车马便赶上了前头许思承的。

“邓贤弟。”离了那宏心殿,又领了圣旨,许思承只觉着身上轻了几分,见邓思赶来,忙停车请他上来。

“许兄今日何以如此?”邓思皱着眉头急声问道。

“澜河水患不止,皇上基业不稳,为兄不过是为皇上分忧罢了,邓贤弟为何有此一问?”

邓思愣了愣,诧异道:“莫非许兄没瞧见皇上给咱们使的眼色?”

“眼色?”许思承一愣,皱眉想了想,说那水患之事前,皇上确是向他看了一眼,可在他想来,既然皇上早先许过自己,这会子又提了此事,那事前瞧自己,指的不就是叫自己出头么?“瞧见了,此事正是皇上示意啊。”

邓思愕然起来,心中更是诧异不止,一时犹豫了起来,莫非真是皇上授意?“那澜河年年如此,许兄又未曾治过水,如何能断定此事能成?”

许思承冷笑一声:“年年治年年涝,定是有贪官污吏从中作祟!思承此事,一查堤坝、二查贪官定能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对了,贤弟可要一同前往?不如用罢了膳,咱们下午一同去皇上处请命?”

邓思张口结舌,好半晌方道:“许兄可知,今日朝堂上的那些个话,只怕…只怕会将那满朝文武给得罪光了?此次南下,恐生事端啊!”

“那又如何?”许思承冷笑一声,“咱们兴那分科取士之事,不就因这朝廷上下处处勾结一体,有志学子出不得头么?本就要同他们翻脸,且今日说的不过是水患之事,思承之言句句在理,便是刘丞相也不得不出言附和!”

虽知他平素行事说话便容易钻了牛角尖,这会儿想想,皇上今日瞧自己几人时,应确无激励几人出头之意,可见定是他想偏了!且这会儿听他此言,便知此事再劝不得,邓思不由得一时间心灰意冷,万不知该如何劝他了。

等回了自己那车上,前头随从乎低声道:“适才有人传信过来,皇上请大人下午过去一回。”

“知道了。”邓思长叹一声,只怕此事…皇上亦会被他气着了吧?

第93章

“蠢货!”恨恨的摔了个杯子,本想着挤兑着他们那里出个人去接这烫手山芋,好叫他们一时分神,顾及不得自己这处的动作,哪成想,那个贪功冒进的许思承,竟连军令状都敢立?!

“皇上,柳美人过来了。”见下头暗道处出来两个人,小珠子忙低声道。

“哦。”皇上这才想起,早上走时曾叫她中午过来,同自己一处用膳的,这会子想必人已过来了。

昨儿个脸色不好,是被那些个大臣们给气的,今儿个又是怎么了?

见他面色不好,柳蔓月也不提,笑盈盈的随他下去用膳,用罢了午膳这才换上太监衣衫,再转出来时,见他面色已好了许多。

“墨汁子洗干净了?”

“什么墨汁子?”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叫皇上那里愣了愣。

“脸上的啊。”柳蔓月笑着抬手在他脸颊上轻点了一下儿,“适才用膳时,妾都怕皇上把那脸上的墨汁子滴到碗里去呢!”

这才理会她竟打趣自己,笑着在她头上敲了一下:“捉狭。”

“妾不知道什么朝政大事,只知道…”说着,乌黑的眼珠儿转了几转,桃花眼眯了起来,“有的事儿呢,看着虽说是坏处多,可要是想想它有没有好处呢?若是换个法子想出来了,指不定那坏事便能成好事呢。”

“好处?”皇上眉头再紧了几分,双眼微微闭了起来,他这会子只想把那许思承揪过来好好骂上一通,若行得通,打上几十板子叫他一年半载下不得地也是好的。

可叫他去,能有何好处呢?

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由头,见时辰差不多了,便起身带着柳蔓月等人一总的朝那宏心殿走去。

路上还边走边想,好处没想着,可坏处倒是不少。他若去,自己这回决计会失了一员能用之人,虽说那许思承性子冲动,脑子有时转不过弯来,且又目光短浅,可好歹得用…

可若说得用之人,那邓思脑子倒是更好些个,且也知道进退。何邝此人虽脑子转不太过来,却老实听用,踏实得紧,反倒合适。

那兴建学院之事此时已有了眉目,本还想着叫那许思承去兼着,这会儿却不成了,今年水患过后,指不定便会…

等等!

脑中忽的一亮,走着的脚步也停了下来,思绪越发的清明起来。那许思承因近日得自己启用,性子愈发的跳脱起来,且与同僚交际亦是没轻没重的。正想着,待自己稳住了朝廷上下的大小事宜,此人便要慢慢削下去,万不能久用。

如今人人都知道他许思承是自己的心腹,这回就叫他当这个靶子,命邓思几人暗中行事岂不更便宜?!

与其找个他们的人,让他们手忙脚乱一番,事后他们还是能回过味儿来。还不如就让那个愣头青许思承当这出头鸟,叫他们瞧着、乐着,自己反倒便宜行事。

皇上走着走着,忽的停了下来,众人虽不敢抬头,心中却也纳闷不止。

柳蔓月先是挑眼朝四周瞧去,想看看附近哪有那出来“偶遇”的妃嫔?这才往皇上那里看去。

这会儿,皇上已经是想通,眼中嘴角上头带着笑意,微微侧头,斜着眼睛冲她得意一笑,只笑得她心里头莫名其妙,不知小皇帝抽得又是哪门子的疯。

邓思再到了宏心殿门口,心中隐隐担忧着,人进去候着,不一会儿何邝也过来了。二人眼中皆是忧色,对视了一眼,听着里面传二人进去,这才垂头跟着小太监的身后,一路朝着御书房行去。

“那青山学院已建得了,朕本叫许思承担着院长之职,这会子他既接下南下之事,那便由你二人打理。”

皇上声中没半丝气恼之意,更没一上来就责骂二人,反倒把这等好事扣到二人头,直把二人打蒙了。

“臣等,定不辱命!”

又细细吩咐了半晌,竟支字未提过许思承南下治水之事,二人心中疑惑,却也不敢乱言乱语。

待离了园子之后,才凑到一处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