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目中透出仇恨。他是他的弟弟,难道就因为这个就可以抢了他的女人还抢他的权力吗?

锦曦慢慢醒来,身上无力,想起师傅说过用一次裁云剑就会大病一场,会折寿。折寿又如何,十七的死还抵不过几年寿命?她动了动,勉强撑起身体。

“躺下!”李景隆回过头,手轻轻用力,制止了锦曦的举动。

“你,你放我走!”

“......”

“你杀了我吧!”

李景隆默默地看着她,长叹一声:“是,我很多时候都想杀了你,除了我的心魔。可是锦曦,我做不到,我做不到看你死在我面前。我,下不了手!”

“可是你却下得了手去杀我的孩子!你的箭是射向高炽,他若死了,你和杀我有什么不同!”锦曦大喊道。

“那是朱棣的儿子,我为什么不能杀他?!”李景隆怒意上涌。

“他也是我的儿子!你,你还杀了,十七!”锦曦痛哭失声,恨自己武功不济还落在李景隆手上,想起李景隆会以自己要胁高炽攻破北平城,想起朱棣,锦曦咬破舌尖含了口血便想喷在裁云剑上横剑自尽。

嘴瞬间被堵上,李景隆疯狂的吮吸着她嘴里的血腥。“我不准,我不会准你自尽!你恨我一世我也不会再让你动用裁云剑!”

锦曦拼命的挣扎也抵不过李景隆的力气。眼睁睁瞧着他用绳子将她反绑起来。

李景隆小心用布将她手腕上的裁云剑缠裹好。

“你休想用我去攻破北平城,也休想用我去威胁朱棣,我就是死也不会让你如愿!”

“你再敢咬舌我就把你的嘴堵上。”李景隆狠狠地说道,见锦曦怒目圆瞪,想起多年前送兰与她,隔了窗户见她露着如梦般的迷离眼神,带着天真与羞涩恍如仙子。怒气一丝丝从心里抽掉,随即泛起无奈。

“为什么,锦曦,为什么我们之间会这样?”他无力地坐在锦曦身旁,喃喃说道。

“因为你心术不正,你权欲太强!你没有事非观念,只凭一己喜好做事!你帮着朱允炆削藩何尝不是为了自己将来独揽大权?你做的哪一件事没有目的?”锦曦不屑道,手悄悄的挣扎着,她希望紧缚的绳索能磨破手腕的皮肤,让裁云剑喝到她的血。

“你若再挣扎,我就把你吊在战车上威胁你儿子开城门。”李景隆目光冷冷地看着锦曦。看她微喘着气苍白着脸,还想用裁云剑的模样就难受。

他霍然站起身道:“朱棣大军已到城东二十里的郑家坝。战争,不需要女人。我送你回去。”

锦曦一呆心里狂喜,她强忍着生怕李景隆发现端倪。垂眸安静不再说话。李景隆抖开披风裹好她,抱了她走出营帐,跃上马直奔北平城。

马蹄得得踏在结着薄冰的路上。锦曦身体发软,手被反绑着无力靠在他怀中。

“锦曦,你肯定不知道,我在玉棠春船上抱起你时,你就这么温驯。”

“哼!”锦曦正要开口大骂,李景隆轻笑道:“你若不怕所有人知道燕王妃如此模样,你就最好闭嘴!”

锦曦气结,转头望向夜色苍茫的大地。

“你瞧,有月亮呢。”李景隆放慢了马缓慢的往北平城走,他知道这是他能拥着锦曦在怀中的最后一段路。真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四周黑黢黢的,安静的像走在黄泉路上。如果能黄泉是这般阴郁,所有的鬼魅都在如荒原的路上行走,锦曦,能与你一起,这条路就是飞往仙境的天路了。

月亮在大地上洒下清辉,将云朵的暗影映在雪地上,远方地平线上的北平城墙隐隐现出一道暗影。

“以前,每次找你的时候总是找有月亮的时候,点灯会让人看见房间内的情况,而月夜却让我能清楚的看着你……每次我进来,你都似乎在等着我,瞪着明亮的眼睛,像夜里最亮的星子。你又是气恼又是无奈的模样,我没有一天能够忘记……锦曦,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想杀了你。在松坡岗,我对自己说,若是不能杀了你,我必定除不掉心里的影子,会因为你放弃我的野心和报负。那一箭我亲手射出的。然后瞧着你被燕七拽着跳下了山崖。”李景隆拢了拢裹住锦曦的披风,紧搂住她,怕她虚弱中又受凉。

锦曦没有作声。往事随着李景隆的话泛滥,她有点茫然,初时的心动,尔后的畏惧,如今的仇恨,他的情感如此怪异。

“……我从水里捞起你的时候,你都没什么气息了。我很怕,心里就空了。我恨自己为何要亲手射出那一箭,为何要用最毒的附骨箭……我一直都想杀你的,在韭山也是,真的想要杀了你……过了这么多年,我只有你一个女人。我都想重新见着你,会不会不再想你,不再思念你,不再对你心动心软……你瞧,我堂堂征虏大元帅,还是不忍擒了你用你去赢这场战争。”李景隆看着北平城墙的阴影越来越大,终于停了下来。

他双手一紧,将锦曦嵌入了怀里。多年前第一次搂她入怀后,就忘不了她温软的身躯。李景隆低头看去,锦曦目光淡然的看向远方,似乎一句话也没有听他说。他自嘲地笑了笑。

“锦曦,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我会倾力与朱棣一战,他兵少,从大宁急奔到北平又是疲乏之师。我想你也不愿意他为你分心。所以,你最好回到王府好好养病。”李景隆贪恋地伸手抚摸着她的长发,声音突然转冷,“以后,莫要再让我瞧见你用裁云剑。否则,我不会明枪明剑地与朱棣斗,我会下了兰花令,让他防不甚防,昼夜不得安宁!”

锦曦一抖,紧咬着嘴唇不答。

李景隆翻过她的身体解开了绑绳,跃下马望着她:“你,多保重!”

“今日你放过我,他日我会杀了你为十七报仇!”

“随你。”

李景隆头也不回施展轻功离开。锦曦回头,看他的身影如一抹青烟越去越远,心里不知是何滋味。想起与朱棣定下的计谋,城中众人此时必定急得上火,赶紧催马走近叫开城门。

朱高炽一夜不敢阖眼,亲迎至城下,扶锦曦下了马便抹眼泪:“娘,你没事吧?”

“哭什么!我没事。”锦曦轻斥一声,疲惫地摆了摆手吩咐道:“把马放回去,你父王已到城东二十里外,随时准备里应外合。”

进了王府,锦曦沐浴后换上了白色的深衣。独自走进燕十七停灵的偏殿。

灵幡飘动,燕十七安静地躺着。两枝附骨箭已经取下放在一旁。白衣的媳妇哭得双眼红肿。

燕十七已换上干净的锦袍。锦曦心头一酸,自己竟没能为他换衣,十七必定是喜欢她为他打扮的。

锦曦打散十七的发髻,上面还有血污和灰尘。

“嫂子,嘱人打盆热水来。”

洗净头发,用干布擦了。锦曦掏出蓖子认认真真的给十七梳头。

“王妃,你别这样……”

“你让我和十七单独呆会儿成么?”锦曦静静的哀求。

细细地梳好,挽起,再用发簪固定。十七的脸上似乎带着满足的笑容,锦曦柔声道:“十七,我知道你从小就没了家人。白衣找到你时,你都和狼群一起生活了七八年。从来没人帮你梳过头……你,要是娶个媳妇也好啊!”

泪水再一次蒙住了眼睛。想起燕十七这一生,幼时孤独,遇上她还是孤单一人。锦曦就忍不住流泪:“今天我帮你梳头,我不是不喜欢你,我们遇错了时间,也遇错了人。我不能抛弃父母随你远走天涯,等我想明白其实可以的时候,我心里已经有了朱棣……对不起,十七……这么多年你就守着我,我没办法赶走你,我舍不得让你不瞧着我。一直就想,能这样让你满足也好……可是你怎么就失言了呢?为什么不活着一直守着我?”

她趴在十七身上放声痛哭。

那个有着比星子还亮的眼眸,笑容灿烂胜过阳光的燕十七永远不会在她身边了。他不仅护着她,他甚至为了她的儿子而死,锦曦觉得心口的那种痛一直在噬咬她,一口一口,把一颗心咬得血肉模糊。

“娘!父王与李景隆在郑家坝打起来了!”朱高炽的声音把锦曦拉回了现实。

她站直身体,抚摸了下戴在手指上的兰花戒指,恨意升起。她戴上它,它会时时提醒她为十七报仇。锦曦贪恋的看了十七一眼柔声道:“我要去做我该做的事了,十七,我知道你会一直护着我的。”

锦曦沉声下令:“点齐兵马,出城内外夹击!”

战罢沙场天地寒

朱棣的大军星夜兼辰从大宁赶回,扎营城东二十里郑家坝。

这里地势开阔,正适合大军对阵。

黑色的燕色大旗在寒风中烈烈作响。对面李景隆的主力也已到达。

“多年未见,景隆别来无恙啊!”朱棣笑呵呵的骑在马上打招呼。

他一身白衣银甲,雍容华贵,似平时邀约李景隆骑马喝酒一般自在。

李景隆有些嫉妒地瞧着朱棣,目光落在朱棣身后的朱高熙身上。他的儿子都这般大了,少年英俊,面容依稀与锦曦相似。朱棣三十多岁,同儿子在一起并不显老,眉宇间更多了几分成熟。

他轻叹一声:“王爷风采依旧,景隆却是不再风流!”

“哈哈!景隆真会说话,若不风流,我那妹妹怎么痴情至今?”朱棣与李景隆轻松寒喧,片语只言不问北平城情况。

儿时的玩伴,如今的敌人。李景隆终于堂皇露出他的另一面,这让朱棣有种噬血的激情,想起他的所作所为,凤目已渐渐变冷。

“王爷,如今我领圣旨讨伐于你。束手就擒的话就不用说了,这里地势开阔,我军二十万,围攻北平损失一些。您的燕军却只有十万,且长途奔劳,这一仗你真有把握赢么?”李景隆淡淡地说道。

“试试便知道了。从小我就想你若会军事,定是个强劲的对手,今日能与你一战,也遂了心愿!”朱棣冷声答道。

两边阵式排开。战马嗅到了味道,激动不安的趵着前蹄。

朱棣和李景隆对望着,一个眼里带着锐利和寒意似乎可以看穿人的心。一个目光炯炯燃着嫉妒的烈焰像要烧毁世间的一切。

静默的风呜咽吹过。空气变得凝重,压力从两人身上散开,弥漫了整个平原。

片刻之后两人同时掉转马头奔回阵地。

鼓声骤然响起。雄浑的进军鼓随着鼓锤重重落下,每一下都击在人心中,激起血液中的勇气和力量。

喊杀声随着鼓声冲突了方才的沉重,杀戮与血腥透过云层,大地不安地震动。不管什么地方,随时能看到扭曲红眼的士兵。

几十万人在这块平原上用最原始的力气和最直接的方式短兵作战。李景隆目中只有银甲的朱棣和他身后飘扬的黑色燕字大旗。

仗着武功卓越他一步步逼进了朱棣。擒贼先擒王,李景隆明白,擒下朱棣,战争就宣告完结。而只要接近朱棣,以他的武功,朱棣必不是对手。

这时从北平方向传来一阵轻雷声,低沉闷响似带着魔力滚滚而来。浅雪覆盖的平原远方飘起一线黑影。

李景隆有点疑惑地望向后方,北平守城连妇儒都上了城墙,怎么还会有军队?

朱棣也瞧见了,凤目中涌出激动之色,他哈哈大笑:“李景隆,你上当了!本王看似大军去大宁,实则精兵早留下设伏,以空虚的北平城引你上勾,如你所说,这里地势开阔,正好让你尝尝本王轻骑的厉害!”

草原轻骑!李景隆心往下一沉,朱棣北征收服咬住乃尔不花时太祖将元兵残部尽归燕王帐下。这支骑兵竟然留在北平!而且看轻骑的来势已远超以往,看来是朱棣下了血本在轻骑上,还扩大了原有的规模。

他开始后悔与锦曦的十年之约,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破坏,他刻意减少了北平的暗桩。李景隆终于明白太祖临去之前的怒气从何而来。连自己,锦曦不仅定下十年之约,还隐瞒了他的耳目。

李景隆眼睁睁瞧着轻骑飞驰而来,急声下令后卫抵抗。他咬牙切齿地想,她宁可叫妇儒上城楼抵抗,也舍不得用这支骑兵。她被擒后宁可自杀也不肯透露半点与朱棣定下内外夹攻的计谋!

悔恨在心里翻江倒海,每次碰到锦曦他就忘记她的心机和算计。他居然还对她怜惜,对她心软!

转眼之眼三万多人的轻骑像支利箭狠狠的刺进了李景隆的后防。

这是草原上最厉害的军队。轻易撕破李军步兵的抵抗。

“战车列阵!”李景隆大吼道。

轻骑快速,而战车掉头却难。他本来是把战车排在前锋,以防燕军冲锋,如今却成了累赘。

如果从高处望下,便会清楚地看到在地面看似缓慢的人马胶着时,草原轻骑的迅猛和锐利。

轻骑似白色的蛟龙张牙舞爪在李军后防翻滚,撕咬。前方燕军在令旗挥动下迅速与轻骑夹击。李军像只巨大的黑色爬行动物,从中部起在慢慢的缩小体积。

轮番冲击下,轻骑已突破李景隆后方防线,燕军如潮水般涌入,似钱塘垮堤,海浪掀起高高的浪头一波又一波的狠狠砸下,将地面上的一切事物都拍成齑粉。

李景隆恨恨然回头,看到万马奔腾中锦曦白衣宽袍随风翻飞,带着种娇艳的美丽出现在战场。每一次矫健地避开士兵的砍杀,剑光落处,点点鲜血溅上她的白袍,黑发如墨在寒风中飞扬。

这一刻,他和朱棣同时想起多年前郊外比箭初识锦曦的时候。她站在马上,带着阳光,顾盼神飞。

“该死的,居然还敢上战场!不知道会要命吗?”李景隆脑中飞快的闪过这个念头。

锦曦已破开一条血路,冲去与朱棣汇合。李景隆意识到北平的守军和轻骑已倾城而出与朱棣形成了完美的合围。

他一剑砍翻向他袭来的燕军,抬头时看到前方朱棣眼中闪动着惊喜。“你笑吧,你敢再让她这样,你会哭不出来!”李景隆咒骂着,见大势已去便想迅速结束这场战斗。帅字令旗摆动。队伍向南撤退。

燕军军鼓再击,燕军趁胜追击,朝廷兵马溃不成军。

李景隆并未随大军主力撤走,而是断后与追上来的燕军拼杀。

手起剑落,剑上似长了眼睛一般。而他的目光却贪恋地望着远方那道白色的衣影。

“公子!”银蝶急得大吼。都什么时候了,他还看着燕王妃。

锦曦的白袍像面旗帜,所到披靡,黑发在空中飞舞,美丽得像仙子。朱棣凤目中盈满相思,银枪一摆,拍拍墨影喊道:“快!”

墨影长嘶,扬开四蹄奔向锦曦。

只是一口气撑着她,要击败李景隆,要为十七报仇,要见朱棣。锦曦斗志前所未有的强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这种信念能支撑着人用最难以想象的意志突破极限。

跨下驭剑嗅到了墨影的味道,兴奋的直往前冲。锦曦被它带着离朱棣越来越近,一抹笑容在脸上绽开。

一色的神驹如墨,一色的白衣飘飘。

李景隆怔怔的瞧着,剑凭着直觉拼杀。他看着锦曦挥剑如雨,朱棣银枪挑飞挡路的士兵,两人越靠越近。像两颗闪亮的流星蓦地撞在一处,激起耀眼夺目的光。

锦曦飞身跃起,宽袍舞开,像一朵怒放的白菊。

他看着朱棣大笑着伸开双臂接着她。看她绽出最灿烂的笑脸,仿佛这里不是战场,没有两军对垒,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朱棣。

为了他是吗?为了他你连命都可以不要!嘴里冒着苦水,恨意从心底扭曲着身体钻进了脑子。“朱棣!我必将集结大军再同你一战!”

他的声音愤怒而阴骘。策马回头,长剑如镰,所到之处燕军如割草般纷纷倒下。这般诡异的场面让燕军胆寒,他的话像重乌云死死地压在众人头顶。

“哈哈!景隆可要快点!别等本王杀过来你的大军还在路上!”朱棣爽朗的笑声击碎了这层阴云。

燕军狂追四十里,歼敌十万多人,取得了北平保护战的完全胜利。

锦曦靠在朱棣怀中看着这一幕。兴奋得说:“朱棣,咱们以少胜多,实力又增强了,你看,缴获多少锚重,还有归降的士兵!”

“怎么甲胄不穿就上战场?”朱棣眉却皱着,沉着脸责备道。

锦曦招起头看他,眼睛慢慢浮上一层水气,张口正要告诉他十七没了。一口血就喷在朱棣银甲上。胸口椎心的痛像无数的竹签□去,□时还带着细竹丝戳在柔嫩的肉里,轻轻动一下都痛得吸气。她听到朱棣惊恐地连声喊她,却再无力回答。

“王爷,王妃是忧思过度,且脱力疲惫所致!”大夫把过脉后这样回答。

朱棣眉心紧皱,目光深沉。他望着窗外没有说话。

大夫有点忐忑不安,不知该留该走。

朱高炽告诉他锦曦曾与李景隆相斗一场,场面血腥之极。第二日回转脸色便不好看。是李景隆又对她做了什么手脚吗?不会,朱棣肯定李景隆再狡猾再心狠也不会伤了锦曦。他望着锦曦手上的兰戒出神。他没有取下它,他知道,锦曦的用意。“锦曦,我满足你的愿望,你便再不会戴它,带着这仇恨了吧。”

朱棣想起燕十七,轻叹一声,或者是锦曦太过伤心,又没休息好才会这样。他回转身对众人道:“你们都先下去吧,白衣,你留下。”

尹白衣低声答道:“是,王爷!”

“我俩去喝一杯怎样?”

尹白衣抬起头,目光闪过一丝惊异,他不知道燕王叫他留下只为了喝杯酒。“好。”

朱棣走到床前为锦曦捻了捻棉被,叮嘱侍女和三个儿子小心看护锦曦,目光温柔掠过她没有血色的脸,那排黑凤翎一样的长睫在她眼脸处形成一道暗青,动也不动。朱棣黯然站起了身。

琴音水榭里火盆烧得正旺。酒烫得正是时候。朱棣慢慢饮下。

尹白衣也没有说话,陪着朱棣喝。

“很多年前,我与景隆也是这样喝酒,那时,我就感觉他不是常人,又格外亲切。”朱棣沉浸在往事中。

“有时候,我觉得特别亏欠锦曦。看上去我似待她极好,可是她为了我总是面临着危险。在凤阳时我逼着她做我护卫,她却是以命相救。大婚的时候,我还故意捉弄她,结果中毒呕血的是她。父王召回病重的魏国公,结果锦曦难产,她生高炽的时候可顺了,还自己拎起高炽给了他一巴掌。如今我在北平起兵靖难,病倒在床上的还是她。我……我定下的计谋再好,还是置锦曦于危险之中。我凭什么以为万事无忧,她就没有危险……是我把锦曦扔在这里,让城中无大将,让她独自面对,还让十七……”朱棣凤目含泪,他转开头仰头饮下一大口酒。

热辣辣的火从喉间烧到胸腹。那团火是愧疚是心痛,是强烈的自责。

尹白衣目中已落下泪来:“王爷大恩,白衣和十七没齿难忘。他,能为救世子而死,也尽忠了。”

“不是这样的,”朱棣苦笑,燕十七暗恋锦曦的事他一直都清楚。他从没有道破,不代表他心中对十七没有芥蒂。他也曾经讨厌十七脸上灿比阳光的笑容,亮若星辰的双眸。也曾嫉妒着他。想起当年看到十七牵着马和锦曦漫步在草原上的情景,他就嫉妒。

“如果不是因为我,或许,锦曦会与十七浪迹江湖,不用成天担惊受怕,不会积劳成疾。她吐出的血溅到衣袍上的瞬间,我就想,是我,是我害了她!”

朱棣激动起来。做了他多年的燕影,也跟随他多年,尹白衣从没见过这般坦诚激动的朱棣,心中感动,他正色道:“王爷你就错了。锦曦从来没有对十七有男女之情。在她想有的时候,她的心就已经给了你。王爷若因为十七而冷淡锦曦,那便真正的对她不住了。”

“我,怎么会冷淡她……我更怕失去她。知道么,白衣,我似乎又回到大婚那晚。心里全是恐惧害怕。抱着她,身上沾满她的血,我是真怕啊。”朱棣闭上眼剑眉紧蹙。

尹白衣闷声不响的拿过朱棣的酒劝道:“我把过脉了,无事。只不过,她似乎很虚弱。我只觉得奇怪,像哪种失血过多的症状。可是锦曦没有呕血的痨疾啊!”

朱棣蓦然睁开眼,沉吟道:“我就是感觉哪不对劲,不像是因为伤心过度,她毕竟是习武之人。白衣,我要找她的师傅,道衍法师。她师傅一定知道。”

“王爷,眼下战事吃紧,我怎能离开?”

“赢了战争又如何?没有锦曦……”朱棣没有说下去,他坚定地看着白衣,目光中带了一丝求恳。

白衣情不自禁点了点头。

锦曦足足病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床。让朱棣更加奇怪的事,她能下床之后,竟慢慢和从前一样精神,看不出才大病一场的模样。

李景隆北平大败后退回德州,同时集结兵马打算再次攻击。这些日子,双方都在休养生息。朱棣的时间除了在军中布置,便在府中陪着锦曦。

“看剑!”锦曦轻盈一跃,足尖在朱棣枪尖一点,疾如流星般刺向朱棣。

朱棣只能扔掉枪,却避无可避。瞪着锦曦瞧着她刺来。

锦曦调皮的撒手,剑哐啷落地,人却扑进了朱棣的怀里。

“多大的人了?还像孩子?!”朱棣无奈的接住她,凤目中盈满笑意。

锦曦嘿嘿笑了:“我是让你瞧着放心,这不是没事了吗?”

朱棣沉下了脸:“从今往后,你不准再上战场!你去我会担心,一担心就会分心,一分心就……”

锦曦温柔地按住了他的嘴,认真地说:“十七不在了,朱棣,我在府中总觉得不习惯。一回身就想着他还站在身后,在水榭里坐着,一偏头,就以为他还站在门口……我只跟着你,我不动刀枪好吗?你让我,让我这般守在府中……”

眸子里水光点点。朱棣动容的抱着她,唇温柔地印在她眼角,吮掉快要滴落的眼泪。“好,我们一起,生死都在一起。看不着我你会担心,你也要想,若是你有什么,叫我如何?当我无情无义没有心么?”

“杀了李景隆!”锦曦捏起拳头突然喊了一声。

两人“扑哧”笑了起来。朱棣的额头抵住她的,梭角分明的嘴溢出笑意,“你真坏!”

建文二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自德州分兵两路,大举北伐。

消息传来。空气骤然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