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祉往前走了两步,回头见威远将军府的大公子吕江淮仍站在廊下一动不动,提醒道:“江淮。”

吕江淮回过神来,脸上一热,好在皮肤因常年习武而晒成了深麦色,不明显,看也看不出来。他上前故作镇定道:“苏二哥想跟我比试什么?”

苏祉语调平淡:“你定。”

*

后院,苏禧跟吕惠姝说了一会儿话。

苏禧正准备邀请吕惠姝去花露天香小坐时,她却开口道:“我刚才听哥哥说他要跟苏二哥比武,禧妹妹想不想去看看?我听说苏二哥武艺精湛,战场上一人能对抗十人,不知道他跟我哥哥谁更厉害一些?”

苏禧见吕惠姝一脸希冀,想必不是说服自己看,而是她想看罢了。苏禧没有点破她,正好自己也许久没见过二哥练武了。以前小时候常常是苏祉在院里练武,她坐在廊下观看,偶尔还会拍掌给二哥打气,只不过自打她重生后就再也没做过这种事了。

苏禧欣然道:“好啊,咱们去看看。”

遂举步去了秋堂居。刚到秋堂居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兵刃相碰的声音,苏禧和吕惠姝对视一眼,牵裙上了台阶,往院内走去。

果见院子里东南角站着两个人,均持着一把剑。苏祉穿一袭天青色纻丝锦袍,长身玉立,眉目疏朗,吕江淮站在他的对面,身穿深青色柿蒂纹长袍,高大挺拔,猿臂蜂腰,分明比苏祉还小了两岁,仔细一瞧竟然比苏祉还高了一点点。

苏禧与吕惠姝站在廊下,看向院子里两个人。

吕江淮视线一转,落在苏禧身上,心跳一快,手下的动作就有些慢了。恰好此时苏祉持剑上前,他匆匆忙忙地后退两步,险险避开了苏祉的攻击。忍不住再看向廊下的小姑娘,见她脸上露出一丝欢快,想必是替她哥哥高兴,心里便有些闷闷的。

吕江淮不想在苏禧面前丢了面子,很快整理好情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苏祉。两人交战了十几个回合,剑刃相撞,竟是谁也不输给谁。

吕惠姝也会武功,这会儿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出声给吕江淮大声鼓劲儿。

又过了二十几个回合,两人不分上下。吕江淮一心想在苏禧面前表现,用了十二分的功力,手臂一转挑开了苏祉的剑,剑尖一指,便划在了苏祉的胸口。

只不过这一下没控制好力道,下手有些重了,只见苏祉胸口洇出了一抹血色。

吕江淮忙收回长剑,心里“咯噔”一声,便知道不好。

果不其然,那厢廊下苏禧小脸一白,叫道:“二哥!”赶忙往这边跑了过来。

“二哥,你没事吧?”苏禧上前查看苏祉的伤势,见那伤口不断地流血,脸色更加白了,忙让听雁、听鹤去请郝大夫。

苏祉握住她不住轻颤的小手,安抚道:“一点小伤而已,不碍事的。”

苏祉说的是实话,吕江淮下手有分寸,虽然伤口流的血多,但是他自己清楚,并未伤到什么筋骨,只是皮外伤罢了。可是苏禧哪知道呢,她一见苏祉流血就慌了,一时又想起二哥是怎么受伤的,扭头朝身后的吕江淮看去,抿着粉唇,漂亮的杏眼里明晃晃地含着怒意。

吕江淮握着剑,开始后悔跟苏祉比武这回事了,他把小姑娘给得罪了,上前一步道:“我…”

苏禧瞪了他一会儿,然后又一言不发地扭回头,掏出帕子给苏祉止血,明显是不愿意理他。

第32章 非亲非故

不多时郝大夫过来了,给苏祉止住血后,又用纱布包扎了一番,并道:“伤口不深,这几日二爷尽量不要碰水,每日换两回药,不出几日便无大碍了。”

苏祉坐在檀木藤面罗汉床上,身上披了一件玄色织金锦袍,道:“有劳郝大夫了。”

丫鬟送郝大夫离开后,屋里便只剩下苏祉、苏禧和吕江淮三人。

吕惠姝因身份不便,只能在屋外等候。

苏禧听大夫说二哥伤得不重时才松了一口气,不放心道:“二哥这几天也不要练武了,好好在屋里歇着吧,若是伤口撕裂了就不好了。”

苏祉见她一本正经,虽然觉得她小题大做,这点小伤跟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不想让她担心,还是依言点了点头道:“好。”说罢转头对吕江淮道:“江淮也不必太自责。”

比武本就如此,有胜有负,见点血算不得什么。

吕江淮知道这点伤对于苏祉来说不算什么,可是他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苏禧的态度。一想起方才苏禧动怒责怪的眼神,他便觉得心情沉闷,强打起精神道:“苏二哥好好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

从苏祉屋里出来,苏禧走在前头,吕江淮跟在后面。

走了几步,苏禧头也不回,没有要跟他说话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吕江淮出声道:“九姑娘。”

苏禧这才停住脚步,回身看去,就见吕江淮站在几步之外,纹丝不动地瞧着自己。她抿着唇,又大又亮的眼睛骨溜溜地转了转,没什么好气道:“吕公子有事么?”

呃。其实没什么事,吕江淮也不知方才为何脱口就叫住了她,兴许是想为自己解释,可一对上她的视线,他便不太会说话了。他顿了顿道:“错伤了苏二哥,我向你赔罪,希望九姑娘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苏禧小扇子一般的长睫毛扇了扇,继续看着吕江淮,没说话。

吕江淮以为她不原谅自己,一时有些慌乱,上前一步道:“九姑娘若是气不过,可以往我身上也划一道伤口,我绝对不会反抗。”

一边说一边取下自己腰上的佩剑,手握着剑柄递到苏禧面前,剑柄对着苏禧,剑尖对着他自己。

吕江淮本就生得高大俊挺,一看便是常年习武的武夫,此刻站在苏禧跟前儿,轻轻松松就把娇娇小小的苏禧全部罩住了,阳光从后面照来,地板上只留下他一个人的影子。他有些紧张地盯着面前的小姑娘,拿捏不准她会是什么反应,若是能让她消气儿,那他就是被刺一剑也心甘情愿。怕的就是他都这么说了,她还不肯原谅他,那他就什么法子也没有了。

苏禧看了吕江淮一会儿,抬起手握住他的剑柄,仰头道:“你为什么怕我生气?”

他们两个今日才第二次见面,便是自己生气了,他也不用这么巴巴地紧张吧?

吕江淮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干咳一声,道:“九姑娘是苏二哥的妹妹,此事本来就是我不对,况且上回马场又害得你受惊了…”

“罢了。”苏禧见他说话没头没脑的,听也听不出重点,出声打断了他,把剑重新递回他手里,唇角一弯,眼里不再充斥着怒意,好说话地道:“大夫也说了伤得不深,二哥体魄强壮,应当过几日就能好了,这件事我就不与你计较了。”

吕江淮毫不掩饰面上的喜色,方才沉闷的心情一扫而空,一下子云破日出。他笑道:“多谢九姑娘宽宏大量。”

*

两日后吕江淮再次登门拜访将军府,带了药材来看望苏祉。

苏禧正在花露天香观看绣春居送来的衣裳,这些年她偶尔会给绣春居画一两个衣裳的款式,每一件都能成为时兴的热款。

岑氏将苏禧奉若知己,对她也很大方,每回绣春居新出什么款式的衣裳,必定先送一套给她。

这两年多下来,苏禧的衣橱都添了三四个了,占了房间许多地方。后来她想了个法子,让人单独辟出一间房专门放衣裳,如此便能省下来许多地方。

今年绣春居的春衫统共只做了十件,岑氏送了苏禧四件,都是根据苏禧的尺寸量身做的。绣春居的衣裳自然是没话说,只不过前几日殷氏让府里绣娘做的几套新衣服还没穿完,苏禧便让听雁先放进了衣橱里。

苏禧换上一条月白合天蓝绉纱小袖衫,让听鹂挽了一个双鬟髻,头上戴一支水晶碧玉簪,既简单素净,又显出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娇俏。

收拾完毕后,苏禧便领着听鹂和听鹭出门了,今日是她去青水山学琴的日子。

刚走出二门,遇见二哥苏祉送吕江淮出门,苏禧停下脚步,朝两人道:“二哥,吕公子。”

苏祉的伤已经好了大半,明日就能摘下纱布了。

吕江淮见着苏禧脚步一顿,低声道:“九姑娘。”眼睛落在苏禧身上,有一瞬间的痴愣,很快回过神来此举不妥,又慌张地移开了。

苏禧见苏祉神色凝重,眉心深蹙,忍不住问:“二哥,你的脸色不太好,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苏祉看着她道:“幼幼,你要去哪?”

苏禧含笑答道:“自然是去青水山找谷先生学琴,二哥怎么了,忽然问这个?”

苏祉如实道:“我听江淮说京城近日流入了一批难民,就住在青水山下,你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

苏禧不知事态的严重性,笑道:“这有什么,若是遇到那些难民,我让听鹭、听鹂给他们些银钱就是了。若是再不行,就多带几个家丁,总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她见苏祉仍旧眉头不展,补充道:“二哥别担心,我会尽量避开他们,不会叫自己有事的。”

苏禧养在深闺,不清楚这些事情,可苏祉知道,人一旦饿得狠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这些难民是从西南流入京城的,大约有数百人,朝廷正在想法子安顿他们,只不过他们人数太多,一时难以想出个万全之策,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苏祉思忖片刻,决定道:“罢了,还是我送你过去更妥善一些。”说着就让人备马。

苏禧忙拦住他:“二哥身上的伤还没好,怎么能骑马?若是伤口裂了怎么办?”

“不碍事。”苏祉坚持。便是伤口裂了也不能让他的妹妹有事。

这厢一个坚持送,一个不让送,吕江淮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提议道:“不如在下去送九姑娘?苏二哥是因我而受的伤,我将九姑娘安全送到青水山,也算是向苏二哥赔罪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吕江淮此人武功高强,又恪守礼数,是个信得过的人。

苏祉斟酌了一番,没有推脱,“那就有劳江淮了。”

苏禧也不好一推再推,何况谷先生上课的时辰就快到了,若是她迟到了一会,谷先生的脾气可不是开玩笑的。她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出发前苏祉又多安排了几个家丁跟着。

苏禧坐上黑漆朱轮马车,听鹂掀开绣金暗纹帘子对外头的吕江淮道:“吕公子,可以出发了。”

吕江淮骑着高头骏马,闻言收回看向马车的目光,喊了一声“驾”,往青水山而去。

虽说前方有难民,但吕江淮的心情却无比愉悦,佳人就在马车里。他护着她,这一刻他仿佛能为她遮风挡雨,又是难得独处的机会,他只希望这条路更长一些,再长一些,倘若没有尽头就更好了。

只不过再长的路还是会走完的。

他们运气不错,这一路都没遇上什么难民,安全地抵达了青水山山顶。苏禧掀开帘子踩着脚蹬从马车上下来,朝吕江淮道:“多谢吕公子护送,我已经到了,吕公子回去的路上小心。”

吕江淮看着苏禧,本来想说他在这儿等她学完琴再送她回去,来的时候没事,谁知道回去会不会有事呢。可是冷静一想,他跟她非亲非故,送她过来已经够了,若是再等她回去,岂不让人多想么?

吕江淮只好把话咽回肚子里,改口道:“九姑娘进去吧,我在这站一会就走。”

苏禧说好,再次向他道了谢,这才抱着琴走进了谷先生的竹园。

直到苏禧进去了好一阵,吕江淮才收回目光,重新翻身上马,往山下去。

只见远处一个高坡上,卫沨骑着枣红色的骏马,身披墨色镶边缠枝莲纹披风,将这一幕远远地看了一会,脸上瞧不出什么表情。

第33章 荒郊野岭

卫沨停留了许久,面色淡淡的,直到竹园里传来一阵阵琴声,他才握住缰绳,骑马往前走了两步。

李鸿跟在一旁问道:“世子爷,咱们现在去哪儿?”

昭元帝将这次难民一事交给了卫沨处置,让他想法子安顿这些人,既是为了考察他的能力,也是给这些百姓一个交代。卫沨今日上山便是为了此事,他调转马头,声音有如古井微澜:“去山下看看。”

李鸿打马跟上,紧随其后。

这头苏禧跟着谷先生练琴,练了半日,心中始终想着二哥说山上有难民的事,刚过未时,便提前向谷先生告了假,打算早点回府。

谷先生想必也知晓难民一事,没有多说什么就准了,还让小童送她到半山腰。

苏禧向小童道了别,吩咐车夫继续赶路。

前一段路走得很顺畅,几乎没什么阻碍。快到山脚下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乱,车夫不得已将马车停在路边。听鹂掀起帘子问道:“怎么回事?为何忽然停下来了?”

车夫指指前方,为难道:“前面难民太多,挡住了去路,这条路没法儿走了,只能改另一条路。”

只不过那条路崎岖难行,路的另一边就是山崖,容易出事,一般没人愿意往那儿走。

苏禧透过帘子往外看去,见前方不远处乌泱泱地挤了一群人,各个面目黧黑,衣衫褴褛,一看便是好些日子没有吃过饭的。其中有几人瞧见了将军府的马车,拖着步子往这边走来。苏禧赶忙放下帘子,对车夫道:“给他们一点银子,别为难他们。”

车夫应是,从怀里摸索出几个铜板扔了过去。

几个难民赶忙冲到跟前拾铜板。车夫扬起鞭子正要调转车头,却见他们涌到跟前,伸手向他讨要吃的。车夫摇头说没有,这些难民们就伸出手要抢夺他手里的缰绳。

车夫大声呼喝,可惜效果不大,仍旧有难民挡在马车前。

听鹂从马车里钻出来,扔给了他们一点碎银子,以及来时路上带的几块糕点。本以为这下他们就该走了,未料人却越来越多,远处难民见这头有人施舍,也纷纷围了上来。

听鹂被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拉拉扯扯,掉到了马车下。苏禧听着外头的动静,心里又慌又乱,她这会儿总算知道难民有多可怕了,二哥没有骗她,是她想得太天真了,府里带出来的几个家丁根本挡不住这些人。

车夫把听鹂从下面拉上来,重重地抽了马背一下,不管不顾地从人群里冲出去。灾民们受到惊吓赶忙往后退,直到马车走远了,他们才蹒跚地离开。

马车走上另一条路,山上的积雪未化,加上这条路本来就陡峭,车夫走得很是小心翼翼。山路湿滑,刚刚走到一半,头顶的石头松动,扑簌簌从上头滚下来,其中一块大石头砸中马背,马受了惊,扬了扬马蹄,不受控制地往前冲去。

前方正好是一处转弯,这条路本就窄,那马转弯时脚底一打滑,忽然就往一旁倒去。

连带着后头的车厢也整个儿摔出悬崖,车夫赶忙死死地抱住了崖边的一颗树,一手拽住听鹂,回头一看,就见车厢连着马一块儿掉进了悬崖下。

听鹂大惊失色,叫道:“姑娘——”

*

山下,卫沨清点完难民的数目,让附近的县令将难民们的名字逐个登记在册,他夹紧马腹,正准备往回走。

李鸿骑马从远处奔来,停在卫沨跟前道:“世子爷,山上有马车掉进了悬崖,车夫求您帮着找人。”

卫沨看过去,道:“下山的道路平坦,怎么会掉进悬崖里?”

李鸿道:“听说是路上有难民围堵马车,车夫只好改走了另一条道,那条路不好走,近日又赶上积雪融化,山路又湿又滑,想必这才摔下去的。”

卫沨听罢安排了十几个人,让他们帮着过去找人,又问道:“掉下去的是什么人?”

李鸿摇头道:“属下也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这边难民都安排完了,卫沨正准备打道回府,远远瞧见一个人,穿着湖绿色的襦裙,正是苏禧身边的大丫鬟之一听鹂。他眉心一拧,心头有股不好的预感,催马上前,道:“苏九姑娘呢?你为何不在她身边伺候?”

听鹂急得都要哭了,车夫回去将军府通传了,这会儿将军府人的还没赶过来。她一人之力没法营救九姑娘,只能求助这些人,为着九姑娘的名誉着想又不能说出她的身份,可这些人的动作实在太慢了,这都过去一个时辰了,他们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此时见着卫沨,听鹂仿佛见着了救星,哭求道:“求世子爷救救我家姑娘…”

卫沨听听鹂说完了事情经过,握着缰绳的手紧了紧,回身冷声吩咐李鸿:“立即调遣五十人,跟我一起去悬崖下。”

李鸿这才晓得掉进悬崖底下的是苏家的九姑娘,赶忙打起精神,叫上五十人,跟在卫沨身后骑马往悬崖下冲去。

*

这厢将军府很快也得了消息。

老太太一听说小孙女掉进悬崖下了,两眼一闭便晕厥了过去。

那青水山虽然不高,可悬崖也颇陡峭,掉进去便是不死,也会摔成重伤。

殷氏脸色煞白,跌坐回罗汉榻上,惊愕道:“你说什么?”

大丫鬟丹露也是极震惊,重复了一遍道:“车夫说九姑娘的马车掉进了山崖,至今还没找到九姑娘的下落…”

殷氏脑中“轰”地一声,还没说话也昏倒了。

将军府上上下下都乱成一团,大老爷苏振从官场上回来,路上已经听人说了大概,赶忙理清了头绪先安排人去青水山找人,又着人把郝大夫请来,给老太天和殷氏诊脉。

苏振一回头,见苏祉正外走,大声叫住他道:“祉哥儿,你去哪?”

苏祉握了握拳道:“我去找幼幼。”

都是他不应该,明知青水山上有危险,却还是让幼幼一个人出门,若是幼幼出了什么事,他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苏振叫不住他,只好任由他去了。

二房西斛园,郭氏也听说了这消息,只不过她不像老太太和殷氏那般惊慌失措,反倒淡定地重新躺回床榻上,幸灾乐祸地轻轻笑了笑。活该。郭氏如是想道,殷氏擅自做主把她的蓉姐儿嫁给一个声名狼藉的公子哥儿,老天爷都来惩罚她了,让她也尝尝失去儿女的痛苦。

*

天色渐黑,夜幕低垂,山谷一片寂静。

苏禧只觉得身上很疼,哪儿都疼,身子好像被十几辆马车碾过了似的,疼得她小小的身子蜷缩成一团,半天不动。

马车摔下来的时候先是掉到了一棵百年老树上,缓和了冲力,这才掉到地上。苏禧就在马车里,因身下还垫着几块大迎枕,所以没受什么重伤。可是跟她一块儿掉下来的听鹭就没这么幸运了,半路上被甩出了马车,这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呢。

马车摔成了一块块木板,自然是不能再用了。苏禧躺了一会儿,等身子不那么疼后,才慢吞吞地从地上坐起来。

她看了看四周,身后是峭壁,身前有一片阴森森的树林。此时太阳快落山了,树林里显得很是安静,又阴森黑暗。她顺着林子往上看了看,发现若想从这儿出去,好像只能沿着树林往上走。

苏禧犹豫了很久,还是不敢踏进林子里。天已经黑了,谁知道里面会有什么?若是遇上豺狼虎豹,别说回家,她的小命恐怕都保不住了。

苏禧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找到自己,她垂着两手站在空荡荡的山谷里,孤立无援的,模样颇惨兮兮。站了片刻,她低头用手指擦了擦眼泪,转身往后头走去。

苏禧摔下来的时候头发乱了,水晶碧玉簪斜斜地挂在一边,她索性把簪子拔下来,把一头浓稠的黑发用绢丝帕子绑在一侧,紧紧地握着簪子,以防遇上什么危险。

小腿和后背都疼得厉害,尤其是后背,火辣辣的,大抵是摔下来的时候擦伤了。但是这会儿苏禧却没工夫查看,周围黑漆漆的,便是看也看不出什么,她在附近找了找,想试着能不能找到听鹭,只是喊了好几声,也没得到任何回应。

苏禧害怕极了,她从没在荒郊野岭度过夜,何况还是自己一个人。越是害怕,眼泪就流得越凶,到最后把视线都模糊成了一片了,再也走不下去,蹲下来默默地哭了一会儿。又不敢哭得太大声,生怕把什么野兽吸引过来,她侧头在袖子上蹭了蹭眼泪,忍得眼睛、鼻子红通通的。

爹娘和哥哥们知道她在这里吗,明天能不能找到她呢?若是找不到,她一个人该怎么回去?

苏禧一边想着,一边站起来继续走路,这回不打算找听鹭了,当务之急是先找个能落脚的地方。

走了一会儿,前方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洞口被稻草掩盖住了。苏禧抱着稻草一点点搬开,把里面清理干净后,才坐了进去。

山洞很小,大约只能容纳两个人,只是对于苏禧来说却足够了,她身材娇小,一个人抱着膝盖坐在那儿根本占不了多少地方。苏禧把刚才搬走的稻草垫在身下,下巴搁在膝盖上,乌溜溜的眼睛警惕地盯着洞口。

饶是刚才走路消耗了不少体力,浑身又酸又疼,可是她现在也不敢睡觉。

过了一会儿,苏禧撑不住了,上下眼皮子打架,终于扛不住瞌睡地闭上了眼睛。

睡没多久,只听洞口传来一阵声响。苏禧身子一僵,飞快地睁开了眼睛,定定地往外看去。

见一道修长的人影翻下马背,朝这边走来。她拿起身边的水晶碧玉簪握在手中,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若是来寻她的就好了,可她今儿被山上的难民吓坏了,不敢再随便相信什么人。万一是歹人,她…想到这儿,苏禧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

当对方走到洞口时,苏禧屏住了呼吸,睁着大大的眼睛,不敢吭声。

下一瞬,就见对方吹亮了火折子,一手扶着洞口,一手拿着火折子,俯下身,朝她看来。

苏禧看清他的脸后,吃惊地张开了小嘴,不可思议道:“庭…”

卫沨乌黑瞳仁锁定她的小脸,俊容在黑暗中看不大清楚,只能听到他嗓音沉沉的,略有些沙哑:“总算找到你了。”

第34章 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