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子冰冰凉凉的,覆在额头上很是舒服,苏禧的头痛立即缓解了不少。她满足地“唔”了一声,模样看起来乖极了,像是被人顺毛顺舒服了的小猫,道:“听鹤姐姐,外面的龙舟比赛结束了吗?”

听雁没回答。

过了一会儿。

苏禧这才感觉到不对劲,缓缓睁开眼睛,两排小扇子一样的睫毛轻轻颤了颤,看向身旁的人。

就见卫沨泰然自若地坐在榻边的鼓牙绣墩上,薄唇噙着一丝笑,手边放着苏禧喝剩下的那半杯茶。他见苏禧的小脸又惊又愕,抬了抬眉,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还有半个时辰才结束,你可以再睡一会儿。”

苏禧猛地坐直身体,抱着软枕往美人榻里面挪了挪,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你怎么在这儿…听鹤呢?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卫沨道:“没多久,两刻钟前来的。”却不回答她上一个问题。

苏禧统共才睡了两刻钟多一点点,也就是说,她刚睡下他就过来了?苏禧警惕地看着他,绷着小脸,“我上回已经说过了,你不许再来找我,你难道忘了吗?”

卫沨低声笑了笑:“没忘。”

“那你怎么还——”苏禧刚想斥责,可是一想到这儿是大庭广众,虽然有碧纱橱隔开,但是根本不隔音,旁边一有点什么动静就听得清清楚楚。她闭了闭嘴,小声地,生气地问:“那你怎么还过来?”

卫沨道:“幼幼,我来拿我的东西。”

苏禧莫名其妙地眨眨眼,她身上有什么他的东西么?

只见卫沨伸手,朝她身上探去。兴许是前两次给苏禧的阴影太严重,她下意识以为卫沨想抱她,想也不想地举起猩红软枕朝他身上砸去,道:“你不许碰我!”

卫世子被砸了个正着,往后退了退,正好也已经拿到了她身上的东西。他把软枕拿下,好整以暇地看着苏禧:“上回打了我一巴掌还不够,今日又要拿东西砸我么?”

苏禧往后缩了缩,咕哝道:“那是你活该。”

说罢看到了卫沨手里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她腰上的蓝色绣月兔衔枝纹的荷包。她眼里闪过一抹困惑,卫沨拿她的荷包干什么?然后便见卫沨打开了荷包,从里面取出一条五色锦线编成的长命缕,她睁大眼,下意识伸出手:“这是我的,不是你的,还给我。”

长命缕送给男子是什么意思,苏禧心情十分清楚,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拼命想要回来。这条长命缕她是编着玩儿的,因为是第一次编这个,所以编的不好,别的姑娘会在上面串珍珠、红豆、铃铛什么的,唯有她这条,光秃秃的一根绳儿,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而且就算拿得出手,苏禧也不想送给卫沨。

他怎么好意思说这是他的东西?他要她的长命缕干什么?苏禧半跪在床榻上,伸手便要夺卫沨手里的长命缕。

卫沨把手往后举了举,他手臂长,这么一举苏禧根本够不到。他垂眸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只见她酥颊莹润,含羞带恼,一张如花似玉的小脸,漂亮的不像话。他想起萧三说的话,姑娘家是要哄、要捧在手心儿里的,便另一只手摸了摸她的额头,问道:“还有哪里难受么?”

他一碰触她,她立马缩了回去。苏禧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不要你管。”

卫沨弯了弯薄唇,动作自然地把长命缕缠到了自己的手腕上,见她气得脸颊鼓鼓的,洇出一层胭脂色的薄怒,既娇俏又娇憨。他拿起她掉在榻上的帕子,起身去一旁重新用冷水洗了,道:“既然病了就好好躺着,听话,一会儿我就离开了。”

苏禧扭头躲开他的手,不肯让他为自己敷帕子,不忘问道:“你为什么拿我的长命缕?”

卫沨的手顿了顿,不答反问道:“你编了打算送给谁?”

苏禧道:“反正不是你。”

过了半响,没听见任何回应。苏禧转回头,就见卫沨定定地看着她,乌眸漆黑,不动声色。她害怕他又像上回那样强迫自己,蜷起身子,把脑袋埋进膝盖里,瓮声瓮气地说:“你快走吧,我娘一会儿就会过来了,要是被她看见你在这儿…”

卫沨没有动,默默地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前两回想必真把他吓坏了,如今见着他就一阵抵触,分明前阵儿见着他还会笑盈盈地叫他“庭舟表哥”。

苏禧等了半天也不见卫沨离开,她抬头,咬咬牙,爬向另一头准备自己下床。

他不走,她自己走还不成吗?

可是苏禧显然高估了自己,她中了暑了,浑身乏力,双脚刚一踩到地上,就软绵绵地跌坐在了脚踏上,摔着了屁股,疼得眼泪立即滚了出来。

卫沨赶忙把她从地上打横抱起来,放回榻上,语气无奈:“不是叫你好好躺着么?摔得疼不疼?”

疼死了。后背刮蹭道了榻沿,疼的要命。

只不过苏禧才不会告诉卫沨,那个地方靠近腰窝,再往下一点就是臀。她抿着唇,硬生生地憋着,一个字都不说。

卫沨瞧着她倔强的小模样,又是好笑又是无奈,末了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道:“幼幼。”

苏禧眼里包了一包泪,看着卫沨的时候是模糊的,所以不知道他是什么表情,只能从他的声音中听出了些许妥协的意思。

卫沨弯起食指拭了拭她眼角掉落的泪珠,慢悠悠道:“我并非随意玷污旁人清白的登徒子。你若是不喜欢我那样对你,下回我会询问你的意见的。”

还有下回?

苏禧用手指擦擦眼泪,想问问他为什么亲她,只不过刚一张开口,就听见外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然后是殷氏的声音——

“幼幼,你好些了吗?”

第45章 荷叶凉茶

苏禧脑子一懵。

只听殷氏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眼瞅着就要走进碧纱橱内。苏禧霍地坐起,急中生智,把卫沨推到一扇百宝嵌花鸟纹曲屏后面,急急道:“你站在这里,不许出来。”

卫沨还想说什么:“幼幼…”

“嘘。”苏禧赶忙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唇边,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屏风较小,这么一来他们两人就贴得很近,就见苏禧又长又翘的睫毛差点儿扫到卫沨的脸上,那双清亮干净的杏眼仿佛阳光下的湖泊,微波粼粼,熠熠生辉,能让人沉溺进去。

卫沨停住,看着她。

眼见殷氏就要进来了,苏禧匆匆回到美人榻上躺着,拿起冷帕子覆在额头上,做出刚刚睡醒的模样,睁开眼睛似醒非醒地叫了一声“娘”。

殷氏走到榻沿坐下,扶着她坐起来,见她小脸泛着薄薄一层红,气色比起之前好多了,稍微放心了一些,道:“还难受吗?我进来的时候见听鹤在外头睡着了,这个丫头,也太不上心了,主子病了她还在睡觉。都是你将她们宠成这个样子的。”

苏禧不吭声。听鹤是不会做出这种事的,她心知一定是卫沨的人把她弄晕的,见殷氏说着说着就要罚听鹤了,便替听鹤求情道:“娘,听鹤姐姐一直在伺候我,我见她身子也有些不舒服,所以才叫她去外面歇会儿的,您就别怪她了。”

殷氏听罢,脸色这才缓和一些,让大丫鬟丹雾把手上的剔红食盒拿过来,道:“好了,瞧把你急的,我也没说要把她怎么,过来先把这一碗荷叶凉茶喝了吧。”说着从食盒里取出一个甜白瓷的小碗,里面盛着清清莹莹的凉茶,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苏禧坐直身体,从殷氏手里接过小碗,低头喝了一口,凉茶里加了些许冰糖,清甜可口。她随口一问:“这凉茶是哪里来的?”

苏将军府距离这儿有半个时辰的车程,所以不可能是从府上做好送到这儿的。

殷氏见她喜欢,便说道:“是你少昀表哥从御和楼买来的。他听说你中暑了,关心你的病情,又听说御和楼的荷叶凉茶对解暑有奇效,就亲自去买了这一碗回来。”

苏禧正喝着,听到这话猛地呛住了,咳嗽得脸蛋通红。

殷氏赶忙给她拍背顺气,道:“慢点儿喝,怎么毛毛躁躁的,又没人与你抢。”

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苏禧下意识往屏风后面瞥了一眼,见那里安安静静的,稍微有些放心了。她不敢再问什么,低头默默地喝凉茶,很快一碗凉茶就见底了。

殷氏取出帕子给她擦了擦嘴角,斟酌道:“幼幼,少昀说他知道一种消暑的法子,想过来看看你,你可要见他?”

傅少昀对苏禧的心思,殷氏多少能看出来一些。说实话,傅少昀确实是不错,相貌堂堂且不说,为人处事都很讨人喜欢,要紧的是他对幼幼颇为上心,这不,一听说幼幼病了,大热天里巴巴地就去了御和楼买凉茶,这份心思确实没得说的。

只不过傅少昀有梅氏那样的娘,苏禧要是真嫁过去了,指不定还怎么受委屈。殷氏心疼女儿,纵然觉得可惜,也一直没怎么往傅少昀身上考虑过。

可若是幼幼自己对傅少昀有情意呢?

殷氏拿捏不准女儿的心思,所以才用刚才的那句话试探了一下,想知道女儿对傅少昀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苏禧哪里知道自己的娘想了这么多,她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屏风后面的卫沨不能被人发现了,多一个人进来,就多一分危险。她道:“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姑娘,少昀表哥进来有些不妥当,还是算了吧,我已经好多了。娘,咱们可以回去了吗?”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殷氏便也没有勉强,道:“可以了,等马车过来,咱们就能回府了。”

赛龙舟已经结束了,帝后二人也已摆驾回宫,重兰楼外面尽是往回走的马车。

苏禧扶着听鹤的上了马车,忍不住回头往重兰楼内望了一眼,见李鸿就站在碧纱橱外,好像在等什么人似的,做贼心虚一般又飞快地回过头,钻进了马车里。

*

回府后,苏禧休息了两日,身子便完全好了。

今儿天气出奇的热。苏禧只穿了一件娇绿色的绣蝶恋花纹抹胸,外边罩了一件薄薄的罗衫,下面穿着一条散花绫的撒脚裤。她趴在凉榻上看琴谱,翘着双腿,裤子从脚踝处滑下来,露出一截又白又腻的肌肤,腰背若隐若现。她微微垂着眸,娇容含唇,米分唇喃喃,一张一合慢悠悠地背着琴谱,模样专心致志。

听鹤进来看到这一幕,硬是愣了好半天没回神。

听鹤有些荒唐地想,便是天上的仙女儿下凡了,恐怕也没有她家的姑娘好看。

苏禧抬头,见她呆愣楞地站在那儿,展颜一笑道:“听鹤姐姐,你想什么呢?”

听鹤回过神,脸红了红道:“姑娘,小厨房有个叫金桂的丫鬟想要见您,说是有话想对您说。”

苏禧正一心一意地背着琴谱,闻言道:“金桂?以前似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听鹤道:“她是前不久王管事从外头买回来的,入府才没几个月,姑娘自然不认得她。不过她行事规矩,又老实稳重,还做得一手好菜,大伙儿对她的印象都不错。”

苏禧翻琴谱的手顿了一下。她想起卫沨曾说过他在将军府安插了一两个丫鬟,那时候自己就想把这几个丫鬟找出来,无奈将军府的下人太多,找起来很不容易,后来只好暂时搁下了。

难不成这金桂就是卫沨的人?

苏禧稳了稳道:“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一个穿着丁香色襦裙的丫鬟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朱漆锦纹的托盘,走到苏禧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金桂见过九姑娘。”

苏禧不想被听鹤发现什么,遂道:“听鹤姐姐,你先出去吧。”

听鹤应声退出内室。

苏禧叫金桂起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问道:“听说你想见我,有什么事么?”

金桂把托盘放到一旁的小桌上,端起上面的斗彩小盖钟递到苏禧面前,道:“这是奴婢熬煮的荷叶甘草凉茶,有清热解暑之效,听说姑娘的身子不耐热,不妨试一试这种茶。”

苏禧从榻上坐起来,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茶,声音有点冷,“你从哪里听说的?”

金桂低头不语。

便是她不说,苏禧也猜到了怎么回事。除了卫沨还能有谁?

她重新躺回榻上,后背对着金桂,一副没得商量的口吻:“我不喝,你退下吧。”

金桂有些为难,抬头看了苏禧的背影半响,见她一动不动,只好把茶放回去,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件道:“姑娘,奴婢这里还有一封信…”

苏禧霍地重新坐起来,有点生气地看着金桂,道:“你好大的胆子,公然给我传递外人的信物,就不怕我把你杖责一顿赶出去府去吗?你究竟是谁家的丫鬟?”

金桂微微一滞,然后道:“奴婢只听世子爷一人之命。”

倒是诚实得很。苏禧一言不发地盯着她看了片刻,然后接过她手里的那封信。金桂眼神露出些许松然,就见下一瞬,苏禧走到条案边上,看也不看信上的内容,就把信封放在油灯上,一点不剩地全烧了。

金桂惊道:“姑娘,您不能…”

苏禧把信烧完了,心里也痛快了,回身看着她道:“不能什么?”

金桂噎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苏禧本来想问问卫沨在将军府安插了几个像她这样的人,都分别在什么地方,不过想了想,就是金桂知道也未必会告诉自己,只得歇了这个心思。苏禧叫她退下了,当天下午随便寻了一个理由,把她打发了出府去。

花露天香的丫鬟都是苏禧自己管的,殷氏很少过问,所以这回她要打发一个丫鬟,殷氏也没有多想,很快又寻了一个丫鬟补上了金桂的空缺。

*

苏禧今日族学下学早,便去春晖堂陪老太爷说话散步。

老太爷身子骨好,即便中风了也比旁人恢复得快。苏禧陪他绕着春晖堂走了两圈,他仍不尽兴,又叫苏禧陪着去后院走一走。

老太爷性子倔强,不喜欢人扶,自己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慢慢走。到了后院,他问:“幼幼,这阵子可曾收到过祉哥儿的家书?”

苏禧晓得他担心爹爹和二哥,戎马峥嵘了一辈子的人,猛地清闲下来,应该是很不习惯的。“收到了,二哥前儿还写了一封家书回来,说他和爹爹一切顺利,让您不用担心,他们兴许能赶在中秋节前回来。祖父,咱们都走了这么久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老太爷看了看天儿,道:“回吧。只是回去就坐在屋里,委实没什么意思,我这一把老骨头再不动动,只怕会老得更快喽。”

苏禧笑容乖顺:“祖父若是觉得没意思,我陪您下下棋吧。”

老太爷想了想也好,总比干坐着强,便答应了下来。

走到一半,见二老爷苏扬迎面走来,走到跟前后,他道:“爹,您出来散步?”

老太爷对待几个儿子都很严肃,不像对待孙子辈那般和颜悦色,只点了点头道:“去哪儿了,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苏扬眼神闪烁了一下,旋即笑道:“路上有点事情耽搁了,这才回来得晚了些。”

老太爷没再多问,道:“回去吧。”

苏扬颔首应是,从苏禧身边走了过去。苏禧从苏扬身上闻到了一种香料味儿,淡淡的,像是桂花的香味。二夫人郭氏惯用的香料是蔷薇花香,比这个浓郁一些。不过鉴于她这个二叔父经常花天酒地,倚翠偎红,隔三岔五就要去玩弄外头的女人,苏禧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早些年还听说二叔父还在罗锅胡同养了一个外室,郭氏为着这事没少跟他吵闹。只是郭氏好歹是正妻,不可能真去罗锅胡同把那个外室揪出来,平白丢了苏家的脸面,所以这事儿就相安无事地过了好几年。

苏禧把老太爷送回春晖堂后,又陪老太爷下了半个时辰的棋,这才回到花露天香。

自从上回苏禧把金桂赶出府后,卫沨就没再让人给她传过任何信件了。

转眼到了三伏天,天气热得不像话。苏禧在闺阁里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罗衫儿,热得蔫蔫儿的,饶是屋里放着冰盆也没什么用。所以当大哥苏礼问她是否想去西郊别院避暑时,她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西郊别院位于山上,周围有树荫环绕,山前还有湖泊,可比京城里凉快多了。

每到盛夏的时候,那些个豪门望族就喜欢躲到西郊隆安山避暑。

到了出发这一日,苏礼带着苏柏羽,苏禧领着几个丫鬟,二房的六姑娘苏凌芸和三房的六爷苏祤也一块儿跟来了。

人数不少,马车分成了两辆,很快便到了西郊别院。

傍晚的晚风徐徐吹来,拂去了身上不少热意。一到别院,苏禧便觉得重新活了过来。

第46章 萤火之森

苏禧用别院后面的溪水洗了个澡,只觉得浑身清爽沁凉,又站在廊下吹了会风。本文由首发大哥说一会儿要带他们去院后的溪边烤鱼,她赶忙换了一身月白色绉纱衣裳,让听雁给自己烘干了头发,又随意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

刚收拾好,那厢大哥的人就过来了。

一起出门的还有苏凌芸和六堂哥苏祤。

他们一行人前往溪边,因就在别院后面,没多久就到了。

苏礼和苏祤下河捕鱼,听雁与听鹤负责拾柴生火,苏禧和苏凌芸不必做事情,擎等着就行了。

苏禧坐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见苏柏羽一脸跃跃欲试地盯着下河捕鱼的苏礼,笑问道:“柏哥儿也想捕鱼吗?”

苏柏羽点点头,说着弯腰学苏礼的模样,把袍子和裤脚都挽了起来,迈着嫩白嫩白的小腿就往河里冲去了。

苏禧担心他摔着,便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后面,道:“柏哥儿,你慢着点儿…”

苏柏羽今日心情不错,皮得很,根本不听苏禧的话,“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溪水里,朝着苏礼奔过去:“爹爹,我帮你捉鱼。我要捉一条大鲤鱼,给姑姑吃。”

苏禧被他溅了一身的水,又气又无奈,好在只湿了裙摆,回去火边烤烤就没事了。

两刻钟后,苏礼和苏祤分别捉了三四条鲤鱼,剖开鱼腹洗干净了以后,抹上调料,便用铁签串起来架在烤架上开始烤。

苏禧不太喜欢吃鱼,唯一爱吃的就是鲥鱼,只不过鲥鱼珍贵,又是朝廷贡品,统共就没多少,哪能常吃,只能偶尔吃一吃饱饱口福罢了。苏礼烤的鱼也很好吃,外面一层皮烤得脆香,里面的鱼肉又嫩又入味儿,她吃了几口,忽然就停了下来。

不为别的,只是想起那天晚上在山洞里,卫沨也这么给她烤过鱼。

那时候卫沨表现的多么君子啊,她要看腿上的伤势,他二话不说就走了出去,还给她找了一种止血的草药。

苏禧当时怎么都没有想到,卫沨的另一面是那么“恶劣”…

苏禧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苏禧至今都不明白卫沨为何无缘无故地亲了她。上回本来想问他的,可是自己的娘一过来,她的脑子就乱成了浆糊,哪里还有时间问这种问题。

且不说卫沨日后是要当皇上的人,上辈子先后跟他定过亲的两个姑娘都死了,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苏禧很珍惜自己的小命,她不想跟卫沨有太多牵扯大部分也是因为这个,万一自己的命不如卫沨硬,被他克死了怎么办?

她这辈子还没活够呢。

“咦,苏大哥,苏六哥和禧姐儿都在这儿呢?”一道声音打断了苏禧的思绪。

苏禧回身看去,见殷萋萋和殷芃芃朝这边走来,说话的正是殷萋萋。

殷萋萋笑道:“远远地就瞧见这里亮着火,我看是苏家别院的方向,就领着芃芃过来了,没想到真是你们在这儿。”

殷芃芃也向众人打了招呼,面容含笑。

苏礼道:“既然来了,就一起坐下吧。”

殷萋萋和殷芃芃没有客气,各自挑了一个地方坐下了。殷萋萋坐在苏禧左边,殷芃芃坐在苏禧的右手边,殷芃芃的另一边正好是苏柏羽,再过去就是苏礼。

殷芃芃见苏柏羽吃鱼不会吐鱼刺,就从一旁的小方桌上取了一碟子,把鱼肉分成一块一块的,再细心地慢慢把鱼肉里的刺挑了出来,然后放回他面前,道:“柏哥儿吃这里的鱼肉吧,这里的没有刺,就不怕卡着喉咙了。”

苏柏羽看了殷芃芃一眼,再扭头看了看苏礼,似乎在询问爹爹的意见。

苏礼摸摸他的头道:“芃芃表姨给你的,你就吃吧。”

苏柏羽低着头说:“谢谢芃芃表姨。”

殷芃芃弯眸一笑。

这头,殷萋萋眼神复杂地看了她一眼。

大伙儿一边吃烤鱼一边闲话,因为两家是表亲,所以说起话来也没什么拘束。

殷萋萋问道:“听说禧姐儿最近一直跟着谷桐先生学琴?我听人说过这个名字,听说他琴艺一流,当年还给皇上弹奏过曲子,皇上想把他留在宫里当御用琴师。只不过这位谷桐先生的脾性古怪,没有答应,反而离开皇宫去别处隐居了。”

苏禧也听过这件事,她笑道:“先生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他说宫里不适合他。”

殷萋萋还听说谷桐先生一生只收过三个徒弟,这三人后来在琴艺上各有造诣,随便站出来一个都让人望尘莫及。所以苏禧能被谷桐先生看上,并收为徒,殷萋萋不是不羡慕的,“禧姐儿能被谷先生看上,想必定有过人之处。只可惜没听过你琴声,不知改日能否弹一曲让我听一听?”

殷萋萋这般要求,苏禧自然不好拒绝,道:“萋姐姐别这么说…你若想听,我改日弹给你听便是,只不过你可千万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