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上一章:第 45 章
  • 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下一章:第 47 章

嬷嬷们连忙一叠声劝阻,孟巧曼不肯听,挣扎着下了炕,仅着罗袜的双脚直接踩在地上,神情间有些微癫狂:“带我去见侯爷!“

吴嬷嬷怕她踩在碎片上扎伤脚心,连忙让丫头进来收拾地上的残渣碎片,自己扶着孟巧曼,软语安慰:“夫人别急,老奴这就去请侯爷来,夫人先到静室里坐坐,侯爷一会儿就来了。“

好说歹说,总算把孟巧曼送到静室安坐,这才抽出空来,去东院找崔泠。

崔泠到院子里时,丫头们已经把地上的碎渣收拾干净了。

孟巧曼云鬓高耸,着一件大红缕金绣缠枝花卉琵琶襟氅衣,倚坐在熏笼旁,看到他进门,抬起脸,柔声道:“表哥,为什么不让宝晴来见我?你是不是把她软禁起来了?“

虽然是质问,因为语气柔婉,神情凄凉,更像是在诉委屈。

她从小体弱多病,脸色蜡黄,穿一身大红,愈发衬得脸色不自然,即使搽脂抹粉,静心装饰过,依然能看出几分病容。

崔泠看着墙角的莲花滴漏,默默计算着时辰,淡淡道:“你身体虚弱,安心养病就好,其他的,不要多管。“

房里的丫鬟婆子听到这句话,不约而同低下头,蹑手蹑脚关上房门,不敢留下听两人吵嘴。

孟巧曼眼中浮起一阵白雾,声音愈发凄婉:“宝晴从小和我亲近,我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这几年多亏了她照顾我,让我不至于孤苦伶仃,侯爷就这么狠心,连她都容不下?“

“你真的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崔泠淡淡笑了一声,眼底隐隐可见一丝不屑之意:“巧曼,你撺掇宝晴进宫,让她去试探周皇后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孟巧曼眼眸低垂,“侯爷错怪我了,我没有撺掇宝晴去暗害周皇后。“

崔泠走到糊着樱桃红窗纱的西窗下,雪白的衣袍拂过低垂的水晶帘,“做没做过,你我都心知肚明。先帝一心想成仙,孟家人投其所好,花费了很多精力钻研咒巫之术,你和孟太妃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微微侧身,瞥一眼孟巧曼,目光冰冷,“你哄骗宝晴,让她把荷包带进宫,和孟太妃里应外合,意图谋害周皇后,这就是你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

“没错,我确实让宝晴帮我带一只旧荷包入宫。“孟巧曼看着崔泠清瘦萧疏的侧影,咬牙道,“那只是一个旧荷包而已,如果周皇后和薛寄素没有关系,那么对她一点妨碍都没有。“

她停顿半刻,阴侧侧道:“或者,和我猜测的一样,周皇后不是南吴公主,而是薛寄素的游魂,那她才会被术法影响,在一天之内魂飞魄散,永世不能为人!“

作者有话要说:笔记本罢工了,我特意下载好的几百部电视剧,我的存稿,我的动画片呜呜呜

只能用平板码字了😭

第76章76

“只可惜功亏一篑,周氏虽然发了场急病,但却大难不死,有人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了,她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孟巧曼叹了口气,目光落在自己瘦得只剩一层皮肉的十指上,忽然莞尔一笑:“不过我也不算做白功,周氏会生病,至少说明她确实和薛寄素关系匪浅。“

她直直看向崔泠,“表哥这时候应该很高兴吧?薛寄素没有死透,你又可以和她再续前缘了。现在老国公和先帝都已经作古,我叔叔自顾不暇,压制不了你,孟太妃更不中用,表哥终于可以无所顾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那是我的事。“崔泠脸上平静无波,淡淡道:“我早就说过,周氏的事,谁都不要插手,交给我处理。“

“可她不是什么周氏,她就是薛寄素!“孟巧曼冷笑一声,手指紧紧攥在熏笼上,指节白得近乎透明,“薛寄素的事,表哥一个人,怕是应付不来。当年要不是我和崔滟推你一把,表哥说不定会酿成大错。“

崔泠依旧站得笔直,背影沉静而寥落,金色的日光透过窗纱,罩在他的脸上,目光融在光晕中,晦暗不明:“不管周氏是什么人,你都不该利用宝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真的得手了,皇上会怎么处置宝晴?别看他吊儿郎当,无所事事,就以为他和先帝一样好打发,他可不是什么好性子。“

孟巧曼眼眸低垂:“我没有利用宝晴!是宝晴她自己……“

“所有事情都是她自己自告奋勇,和你没有关系。“崔泠支起窗屉子,看着廊檐底下蓊郁的花草,语气里像掺了冰水湃过的烈酒,泛着丝丝辛辣之意,“就像从前一样,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躲在房里掉眼泪,我母亲和崔滟马上和你同仇敌忾,为难薛氏。从头到尾,你没有说过一句委屈,还反过来安慰薛氏。薛氏把你当成亲姐姐一样,直到她死之前,她还惦记着你的病,想托人去北齐国探访名医。“

孟巧曼的脸色愈发苍白,连上好的脂粉都失去鲜亮的色泽。

崔泠伸出手,掐断窗下一根顺着矮墙攀缘而上的喇叭花,“冯尧不是崔滟,也不是薛氏,他不会容忍你一而再再而三煽动宝晴。这一次他不会多说什么,如果还有下一次,你这辈子都别想见到宝晴。“

他过转身,随手把绯红色喇叭花掷在孟巧曼脚下,“你以为你和孟太妃的里应外合真的就□□无缝?周氏这几天正在收拢人手,你和孟太妃勾连,不仅不会有任何作用,还会把孟家的最后几张底牌彻底暴露于人前,等周氏朝太妃下手的时候,但愿你不要牵涉太深。“

“暴露又怎样?我不欠孟家什么!“孟巧曼淡褐色的瞳孔急剧收缩,嘴角轻轻上扬,雪白脸上绽出一个甜美的笑容,然而她腮边已经不知不觉滚下两道清泪,“为了孟家的壮大,为了姑姑的大计,为了表哥你,我苦苦熬了那么多年,终于熬到先太子倒台,本来以为终于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结果却是输得一败涂地……“

表哥原本应该是她的丈夫,薛寄素占了她的位置,她恨不得薛寄素死!只有薛寄素死了,她才能光明正大地入住永宁侯府,成为崔泠的正室夫人。

薛寄素和崔泠成亲以后,她一直未嫁,她苦苦守着自己的真心,只为了少年时的一个承诺。姑姑亲口答应过她,会让崔泠娶她进门做媳妇。那时她含羞带怯,当着一屋子人的面,问崔泠愿不愿意做他的夫婿,崔泠虽然没有开口许诺过什么,但却对她点了头。

只需要那一个点头,她可以等崔泠一辈子!

如果不是薛寄素横空出现……

那几年,姑姑时常带薛寄素回孟家省亲。她总听孟家的堂姐妹们交口夸赞薛寄素如何贤良,崔泠和薛寄素如何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那时她总是盈盈浅笑,和薛寄素谈笑风生,心头却无时不刻不在淌血!

她恨薛寄素!恨到必须紧紧攥住自己的手指,直到把掌心掐破,鲜血一滴一滴渗入指甲里,把指间染得通红。唯有如此,她才能压抑住心里的愤恨和不甘,才不会当场撕破薛寄素那张虚伪的脸皮!

白天,她是温柔可亲的孟家大小姐,夜里,她孤枕难眠,以泪洗面,只能在梦中一遍又一遍重温少年时和崔泠在一块玩耍的幸福时光。也唯有在梦中,她不必再掩藏自己的心事,不必再隐忍对崔泠的感情,在梦里,她可以把薛寄素踩在脚下,任意□□!

柔肠断尽,不人不鬼,短短十年,她却好像煎熬了一辈子。

终于等到先太子倒台,薛寄素和整个薛家都做了先太子的陪葬,再没有人能挡在崔泠和她之间,她梳起妇人法式,穿上十二岁时亲手为自己缝制的大红嫁衣,欢欢喜喜嫁进永宁侯府。

震耳欲聋的欢笑声中,崔泠掀开大红盖头,那一刻,她欣喜若狂,喜极而泣。

她委屈了那么多年,哭了那么多年,终于不用再为近在咫尺却不能相守相依的情郎哭泣,她流下的,不再是辛酸的眼泪,而是幸福的泪水。

然而,崔泠并没有和她一道欢笑,烛光摇曳间,他只是淡淡地看她一眼,眼睫低垂,墨黑的眼底,没有一丝喜意。

只那一眼,恰似漫天飞雪倾洒而下,让孟巧曼如坠深渊,一颗原本满溢着欢喜雀跃的心,跌在冰冷的泥沼中,划出一道道鲜血淋漓的伤口,越沉越深,伤口日复一日溃烂再愈合,愈合再溃烂,终于彻底粉碎,再没有愈合的可能。

本以为苦尽甘来,她从此可以和崔泠双宿双栖,那一个眼神,让她蓦然发现,崔泠的心,早已经不属于她了。

薛寄素就算死了,也不放过她。

孟巧曼潸然泪下,十指扭曲,几乎在熏笼上攥出道道抓痕。

崔泠叹了口气,眼神依旧冷淡如初,但语气却有些异样的柔和,“我答应和舅舅联手的时候,和你说过,我会娶薛氏过门,你是孟氏嫡女,钦慕你的好儿郎多不胜数,你不该为我浪费自己的青春。“

孟巧曼讥笑一声,泪水渐渐干涸在脸颊上,在胭脂和铅粉中冲出两条浅浅的泪沟:“表哥,你有没有真心爱过一个人?如果你爱过,就应该知道,就算是要等一辈子,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等下去。“

崔泠不语,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孟巧曼脸上:“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别再执迷不悟、自取烦恼。至于爱……“

他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迷惘之色,这让他看起来茫然得近乎无辜,“我给不了薛氏,也给不了你。“

雪色袍衫划过珠帘,渐行渐远。

走到月洞门前时,身后忽然传出一阵大笑声。

笑声苍凉而放肆。

孟巧曼披头散发,光着脚,一直追赶到院子门口:“表哥,你说你给不了,我和薛寄素,哪一个是给不了,哪一个是你不想给!“

一声声凄厉的质问中,崔泠的脚步没有一丝迟疑,大踏步离开西跨院。

既然给不了,又何必在意想不想给。

出了西院,元英已经等在转角的穿堂前,恭敬道:“侯爷,皇上有请。“

崔泠抚平衣袖上的一个皱褶:“什么事?“

元英道:“世家们联名弹劾永乐侯张安鸿,据说证据确凿,连张侯爷的私人书信都被人翻出来了,皇上请您去景春殿一同会审永乐侯爷。“

崔泠眉峰微蹙,财帛动人心,张安鸿只是第一个,接下来,还不知会有多少个。

景春殿前和往常一样风平浪静,并没有多少人值守,太监、侍卫们往来行走,步履从容。

崔泠和冯尧一路畅通无阻,直到进入内殿,都没听到什么闲言碎语,冯尧忍不住道:“宫里气氛不怎么对劲啊!小皇帝要处置一个世代袭爵的侯爷,又不是处置一个小奴才,怎么外边一点动静都听不见?“

崔泠默然不语,一身黑色宽袍大袖官服,映衬得他脸色愈发肃穆沉静。

两人到了暖阁书房前,侍郎曹平笑嘻嘻过来相迎:“侯爷总算来了,皇上正头疼呢!就等着侯爷来拿主意了!“

崔泠瞥一眼曹平,神色冷淡。

冯尧道:“众位大臣呢?“

曹平恭敬道:“大臣们在九华殿抄录永乐侯的七十大罪状。“

“九华殿?!“

曹平和崔泠对视一眼,景春殿是皇帝起居和批阅奏章的地方,卫泽平时有事召见群臣,都是在景春殿。而九华殿,是举行正式大朝会的殿宇,只有每年年初和年尾,才会在九华殿上朝。

张安鸿被群臣们提溜到九华殿去了,一来,说明他的罪责委实不轻,二来,说明他的罪责已经基本落实了。

世家们何等心急,崔泠还没现身,他们已经急着给张安鸿定罪,好排除掉张褚云,推举他们的女儿接认婕妤之位,当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独占怪石沟的银矿。

“皇上呢?“

曹平朝紧闭的书房努努嘴:“不瞒侯爷,皇上刚才和孟丞相闹了些不愉快,一个人在里头闷着呢。奴才们也不敢进去,只能等侯爷来了。“

“孟丞相也在九华殿?“

冯尧忍不住笑了一声,难怪世家们急着给张安鸿定罪,孟丞相如果出手的话,那银矿百分百会落到孟家人手里。世家们生怕夜长梦多,想趁着把张安鸿拉下马的时候,顺便把怪石沟的分配名额定下来。孟丞相肯定不会答应,两方扯起皮来,小皇帝哪边都压制不住,一气之下,可不是只能躲在书房里生闷气么!

曹平把九华殿上的争端一一道来:“依皇上的意思,既然赐婚圣旨都颁布了,还是照着之前的人选嘉奖世家,只把永乐侯府原本的那一份拿出来,收入国库便可,张小姐依旧要以婕妤的名义嫁入南吴国。孟丞相坚决不同意,说永乐侯罪不可恕,张小姐是罪人之女,不配和代表西宁国和南吴国联姻。“

崔泠脸上浮起一丝冷笑,能够让舅舅抛下娇艳美人,入宫和世家们周旋,孟家所谋的利益肯定不小,开采银矿的管理权哪里够,舅舅想要的,应该是独占整座银矿。

书房里没有焚香,窗前多宝阁上供着鎏金铜佛手,卫泽着一件石青色织金盘龙圆领窄袖常服,站在多宝阁前,手指在佛手上一下一下敲打着,眉头紧锁,神情焦躁。

曹平站在槅窗外,轻声道:“皇上,永宁侯爷和冯将军求见。“

“宣。“

崔泠和冯尧一前一后走进书房。

卫泽转过身来,指着书案前翻开的一本奏章:“八大世家联名举报永乐侯私通外夷、泄露军机、渎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强霸民产、治下不严等数条罪状,孟丞相想要定死罪,永宁侯和冯将军怎么看?“

两人算得上是辅助卫泽登基的大功臣,虽然崔泠之后消极应对卫泽的所有举措,但表面上还是对卫泽顺从恭敬,卫泽对他二人一向很客气。

曹平把奏章送到崔泠和冯尧跟前,崔泠只匆匆扫了一眼,没有多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看来看去,都是一样的套路。

冯尧倒是把奏章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暗暗道:狠,真够狠的!多少陈年往事,全部写在奏章里,连张夫人图谋田产,和当地县官合谋,逼死平民百姓的芝麻小事都写得事无巨细,活灵活现,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甚至连张安鸿他爷爷犯的罪都被人挖出来了,一股脑全扣在张安鸿头上,一桩桩罪责加下来,确实足够盼个削爵流放了。

崔泠不动声色,从容道:“如果证据确凿的话,自当秉公办理。“

冯尧连忙附和:“臣附议。“

卫泽嘴角微挑,和周瑛华猜的不错,孟家想独吞银矿,而崔泠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他很冷静,大概是觉得这把火只会烧到孟家身上,和他没有什么相干。

“既然两位爱卿都没有意见,看来朕只能同意孟丞相的强烈奏议。“卫泽顿了一下,若有所思,“那联姻人选可就难办了……朕恍惚记得,冯将军膝下有一女,正值妙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坐着电动三轮车去市里,冷风飕飕地吹,不过乡下空气真好啊

第77章77

冯尧没想到卫泽会忽然朝自己发难,打了个激灵,连忙道:“小女性情顽劣,不甚合皇后娘娘的心意。依微臣看,孟家几位千金,德才兼备,温柔和顺,是替代张氏担当婕妤的最佳人选。“

卫泽不置可否,勾唇一笑,翻开一本奏折,匆匆看了几眼,漫不经心道:“朕见过令爱,她不像是性情顽劣之人。“

冯尧冷汗涔涔,“让皇上见笑了。“

他就知道,宝晴偷偷帮孟氏暗害周皇后的事,瞒不了小皇帝!现在有他这个大功臣老爹顶着,小皇帝不会动真格,但是以后呢?小皇帝和周皇后,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小皇帝,特别记仇,宝晴在这对小夫妻心里埋了颗钉子,总会有□□的那一天!

等回了将军府,他要马上给宝晴订亲!

冯尧心里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然而卫泽似乎只是偶然想起冯宝晴,问了两句,轻轻揭过,不再提起,接着说起张安鸿的诸多罪状。

冯尧悄悄松了口气,他膝下儿女众多,每到年节,庶子们排成队向他请安,队伍能从堂屋一直排到外边院子。直到现在,他都不记得自己到底有多少个儿子,可女儿却只有冯宝晴这么一个,真正的万绿从中一点红,捧在手心里娇养长大,是将军府和侯府的宝贝疙瘩,皇上既然没有直接追究,应该还有弥补的可能……

说到底,都怪孟氏,看着是个娇柔的病美人,没想到着实可恶,宝晴一向对她那么孝顺亲近,她竟然狠心利用宝晴的单纯无知,让宝晴去做那种腌臜事!

后宫中,但凡是涉及到巫蛊咒术,往往牵连甚广,甚至会波及到朝堂,幸好小皇帝似乎有些忌讳魂魄之说,没有把周皇后的真正病因公之于众,除了他们这几个为数不多的知情人,连周皇后自己都蒙在鼓里。

冯尧心有余悸,暗暗道:只希望周皇后永远不要发现宝晴对她做过什么。

卫泽当着崔泠和冯尧的面,在孟谦义的奏章上盖下戳印,“永乐侯到底是几朝老臣,虽然罪不可恕,毕竟是功勋之后,就判个流放戍边吧。“

崔泠眼眸低垂,轻声道:“皇上英明。“

卫泽看着书案上的印章,自嘲道:“孟丞相心意已决,朕也无能为力,只能给永乐侯留一份体面。“

言罢,他冷笑一声,把奏章摔在金砖地上,发出“啪嗒“一声巨响。

曹平连忙赔笑上前,收拾走散乱的奏折,命小太监速去沏茶。

卫泽仍然铁青着脸,郁郁不乐。

曹平眼珠一转,笑道:“园子里的几棵枣树结了一树的大枣子,宫人们预备今天打枣子,好酿成醉枣,皇上不如去瞧瞧热闹?“

卫泽的玩心依旧很重,听说有热闹可看,立即忘了张安鸿还在九华殿受审,抚掌笑道:“有这样好玩的事,怎么不先告诉朕?让他们别动手,朕要亲自打枣子!“

说罢,丢下冯尧和崔泠两人,一掀袍袖,径自走了。

崔泠默然不语,冯尧两眼一翻,做了个鬼脸。

出了暖阁书房,冯尧悄声道:“其他世家联合起来扳倒张安鸿,无非是为了抢占银矿,这是周皇后早先布好的局,侯爷觉得,皇上他知不知晓?“

按理小皇帝应该是知情的,可看小皇帝刚才的态度,又好像没有参与其中。

崔泠抬头看一眼天色,侧脸俊秀,让他看起来比原本的年纪年轻许多:“知晓不知晓不重要,周氏做的一切,都有利于他。“

冯尧点了点头,又道:“孟丞相重回朝堂就给皇上脸色看,皇上年轻气盛,时日久了,难免生事,侯爷要不要劝劝?“

崔泠淡淡瞥冯尧一眼:“舅舅年纪大了,我的话,他未必听得进去。“

冯尧心领神会,没再多问。他也只是顺嘴一提,他们和孟家虽然是同盟,但是孟家非要自取灭亡,和他关系不大,倒了一个孟家,还有其他世家,反正朝堂之上总会有人愿意和他们合作。

微风吹起玉石台阶前值守侍卫身上的淄色衣袍,崔泠和冯尧拾级而下,身后忽然传来曹平的挽留声:

“侯爷留步。“

崔泠的脚步微微一顿,皂靴踩在玉阶地上一条篆刻的青龙之间。

曹平略一欠身,含笑道:“皇上想起一件事要问侯爷,请侯爷先随奴才去御花园,皇上在绛雪轩等着呢。“

崔泠问询的眼神从曹平脸上划过。

曹平一脸憨笑,等着他答话。

崔泠道:“曹侍郎带路吧。“

冯尧想也没想,抬脚就要跟上,曹平微微一笑,挡在他身前,一字一句道:“皇上只传召侯爷一人,冯将军请自便。“

冯尧眉头一皱,“我们还要赶着去九华殿,皇上到底有什么要紧事?“

曹平拉下脸:“皇上的事,件件都要紧。“

冯尧冷哼一声,还想说什么,崔泠扫了他一眼,他立刻噤声,转身走了。

御花园里遍植奇花异草,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庭前廊间,浓荫匝地。

曹平在前面领路,崔泠跟在他身后,步履从容。

两人一路分花拂柳,到了绛雪轩前,迎面便见一座琉璃花坛,坛内修筑数座假山,层峦叠嶂,秀丽别致。院中植有几株劲瘦挺拔的海棠树,不是花季,海棠树略显寂寥,满身苍翠,亭亭玉立。这几棵海棠树十分名贵,每当海棠花开时,一树树雪白花朵次第盛开,犹如堆云砌雪,花朵飘落时,就像一片片洁白雪花无声坠落,所以这座殿宇才会取名绛雪轩。

曹平把崔泠引到绛雪轩的廊檐底下,“侯爷在此处稍等片刻。“

言罢,匆匆离去。

崔泠站在楠木福寿万字支窗前,举目四望,并没看到一棵枣树,也没听见人声耳语。

微风拂动海棠花树,枝叶飒飒作响,粗听之下,仿佛是在落雨。

远远听见几声隐隐约约的笑语,崔泠心中一动,越过四面镶嵌大玻璃窗的抱厦,沿着铺设青白两色卵石的甬道,走进内院。

凤尾森森,绿竹猗猗,微风中听得一阵龙吟细细,到竹林深处时,翠色最浓处,遽然横着一道曲栏,眼前豁然开朗,曲栏围着一座小小的花厅,朱柱丹楹,一明两暗。

廊下两名绿衣红裳的清秀宫女,正在嬉笑打闹,笑声清脆,一如细细溪流猛然下坠,敲打在青石上,又清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