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妃懒得理会她,还有一儿一女等着自己团圆,侧首看了看凤鸾,“你等下给你婆婆请了安,要是不急,就来我宫里坐坐。”言毕,便领着宫人先走了。

凤鸾在她身后福了福,没有多话,转身去追蒋恭嫔和端王妃她们。目光一掠而过,好像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忍不住驻足回头看去,却只看到梁贵人的一个背影,已经跟着别的嫔妃走了。

前世里,梁贵人有宫嬷嬷在一旁扶持着,生了皇子,一路最后升到丽嫔,成为皇帝晚年的宠妃。今生因为得罪了自己,被郦邑长公主折辱一番不说,还失去了皇帝的欢心,加上宫嬷嬷也被端王妃要走了。

到现在,她仍然只是一个小小贵人。

仔细回想,前世的这一年,她应该已经是梁婕妤了吧?不过那时候自己是宫女,不关心这些嫔妃们,更到不了这儿来,也就不知道前世的今天是何光景。

心下有一缕模模糊糊的不安,似乎…,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

等到了蒋恭嫔的宫里说话,心下还在琢磨。

蒋恭嫔这边,有皇帝震慑着,有郦邑长公主跟着压场,还有儿子护着凤氏,重点是连秦太后都消停了,她一个嫔又敢怎样?虽然不喜欢凤鸾,但是明面上,还是做出一幅好婆婆的样子,温和道:“今儿是昊哥儿的一周岁生辰,本宫去不了,给他们兄妹准备了点小东西。”

宫女捧了托盘上来,红缎上面躺着两对带铃铛的小金手镯。

凤鸾心里有事,话不多,微笑道:“多谢恭嫔娘娘赏赐。”

蒋恭嫔见她没有别的话了,心下不喜。自己就算不喜欢她,昊哥儿也是自己的亲孙子,难道还舍不得东西?凤氏就不想想,孩子们还小,是经不起太贵重的东西的,她这样,好像是在嫌弃礼物轻薄似的。

正在不悦,就见凤鸾忽地站了起来,“娘娘,妾身先去玉粹宫一趟。”

端王妃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这么急?好歹也等这边说完话再去啊。

凤氏真是张狂!蒋恭嫔的脸色很不好看,这话还没有说两句,就急着走,不就仗着她有个做妃子的姑姑吗?可又不好不让她去,想着眼不见心不烦,挥手道:“去罢。”

凤鸾福了福,便就转身急匆匆走了。

蒋恭嫔在她身后冷笑,“我这宫里可是呆不得了,留不住贵客!”

☆、150 宫闱深深

端王妃虽然乐意看到表妹被训,但这种时候,是不宜去落井下石的。当然了,她肯定也不会为凤鸾打圆场,只是保持微笑不语。

蒋恭嫔觉得两个儿媳,一个讨人嫌,一个木呆呆,偏生女儿升平公主又在怀孕,胎像还不太稳,没有进宫来。不免想起听话乖巧的侄女蒋侧妃,问道:“柔儿现在怎么样了?你可有让人去瞧过?”

端王妃其实并不清楚北小院的事,但不敢说,回道:“挺好的。平日的一应供给并没有短缺,照顾周到,还是和从前是一样的。”

这能和从前一样吗?蒋恭嫔心下恼火,可自己和侄女算计凤氏被抓了把柄,不好替侄女分辩,只能忍了这口恶气。然而忍一时之气不算什么,着急的是,侄女明显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又没有留下孩子,蒋家将来可要怎么办才好?

孩子,要是侄女有个孩子就好了。

蒋恭嫔脑海里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好主意。

侄女没有机会再生孩子,但是王府里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自己可以抱一个啊。然后记在侄女的名下,她不能养,自己养,天天给小东西好吃好喝,疼着爱着,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亲近自己和蒋家了。

皇帝还算宽仁,上了年纪的宫妃养育孙子已有好几例。自己只要先把孩子的人选给敲定了,儿子那边说通,然后找个机会到皇帝面前求情,应该可以办成。

蒋恭嫔复又高兴起来。

端王妃见婆婆先是气呼呼,后来又是沉默,继而眼里闪出得意的光芒,不由猜测,婆婆这是不是又恨上了表妹,准备想法子整治她吧?反正自己地位岌岌可危,不插手,但婆婆要算计自己也不拦着,乐得坐享其成。

大殿内,蒋恭嫔和端王妃各有心思,而凤鸾,一路风急火燎赶到玉粹宫。

宫人见是她,赶紧进去通报,“仪妃娘娘,凤侧妃过来请安。”

凤仪妃正在和女儿说笑,听得这个,稍稍有点诧异,自己说让侄女过来说话,不过是一句客套话罢了。今儿是中秋家人团圆的时节,自己正在等着前头儿子回来,侄女也应该等着端王回来,然后赶紧回端王府团聚才对啊。

莫非有事?心下猜疑不定,遂道:“让她进来。”

凤鸾脚不沾地匆匆进来,行了礼,“见过仪妃娘娘,六公主。”然后四下里环顾了一圈儿,没有看到白美人,心下微惊,难道自己来晚了不成?可是又不好无缘无故问起白美人,不由欲言又止。

“怎么了?”凤仪妃不解的看着她,“有事?”思量了下,朝女儿道:“你先去外厅玩一会儿,我和阿鸾说说话。”

六公主今年十四岁,已经是一个十分懂事的明丽少女,笑着道了一句,“行,我去十二回来没有。”冲着凤鸾笑笑,便出去了。

“阿鸾,有事你说。”

凤鸾赶忙开口,“是有关…”

外面又有宫女禀道:“仪妃娘娘,白美人过来请安。”

凤鸾顿时松了一口气,来不及多说,朝着姑姑递了一个眼色,摆摆手,示意暂时没事,然后坐在含笑坐下。

外面进来一个身量娇小的嫔妃,正是之前踩了凤仪妃裙子的白美人,她行了礼,“给仪妃娘娘请安。”一抬眼,发现凤鸾也在,又福了福,“见过凤侧妃。”

凤仪妃今儿只想跟儿女们团聚,然后晚上宴席聚会见见皇帝,就连侄女都不是很有耐心招待,何况是一个小小美人?更不用说,白美人还踩了她的新裙子,本来就有三分恼火,不过是看在节庆日才没有发作罢了。

因而不耐道:“今儿的事本宫不计较,你回去罢。”

白美人一脸战战兢兢,“娘娘,嫔妾是过来赔罪的,还有…”看了看凤鸾,觉得不太方便说,但是又没有胆气让她出去,更怕仪妃不耐烦,只得咬牙道:“其实今儿是梁贵人故意推了嫔妾一把,所以…,所以才会踩到娘娘的裙子。”

凤仪妃脸色猛地一沉,“白美人,无凭无据的话就不要说了!”不是虐的白美人撒谎,她肯定没胆子故意踩自己。多半真的是梁贵人推了一下。

但是这种说辞是虚的,证据呢?

“娘娘,你就不管了?”白美人不甘心的分辨道:“梁贵人分明就是故意要陷害嫔妾,好让娘娘厌恶嫔妾,然后…”

凤仪妃心下厌恶,这白美人是真天真还是别有用心?只管一味的为她分辨,怎么就不想想,凡事得讲一个证据,没证据说破天也没用!若自己真的凭着一面之词,就去找梁贵人的茬儿,倒好像专门和梁贵人过意不去,故意欺负人位分低似的。

因而把茶碗往桌子上狠狠一墩,“你闭嘴!退下。”

“可…”白美人最终还是没敢再说,委委屈屈的起身,咬了唇,“嫔妾告退。”然后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出去了。

凤仪妃向侄女抱怨道:“真是的!一个个的简直是没脑子。”又问:“你刚才过来不是有事吗?到底是…”

“姑姑。”凤鸾急急道:“先别说了,快让人悄悄跟着白美人!”

凤仪妃还怒气未平,皱眉道:“什么意思…?”她浸淫后宫十几年,旋即体会到侄女眼神代表危险,赶忙叫了一个心腹太监进来,细细吩咐,“快去。”

“是。”那太监应了,飞快出去安排人。

而外面,白美人一脸忿忿的出了玉粹宫的主殿,她也在这儿住,只不过是后面比较偏远的配殿,一路往自己的住所回去。心中有气,忍不住跟宫女抱怨道:“合着我今儿被人陷害,白白出丑,却连个做主的人都没有。”

宫女在她后面,小声道:“美人,你少说两句罢。”

白美人却恨恨道:“本来就不关我的事!是…”到底没敢说出梁贵人的姓名,“有人作弄我,偏偏…”偏偏凤仪妃也不管事儿,还喝斥自己,心里真是说不尽的委屈,没地方吐啊。

她自己忍了一回气,郁闷道:“罢了,算我倒霉。”

忽地发觉身边有点过于安静,扭头一看,跟着自己的宫女居然不见了!不由吓得大惊失色,赶忙四下环顾,大活人怎么能突然凭空消失?这…,这是怎么回事?往假山后头瞅了瞅,喊道:“珠儿、珠儿你在哪儿?珠儿…”

有人猛地从后面冲了上来,一瞬间,便紧紧捂住了她的嘴。

“唔…”白美人拼命挣扎,却喊不出来,那人狠狠的掐住了她的脖子,就连呼吸都是困难的,心下惊骇不定,有人要谋害自己!她拼命的踢腾起来,可惜对方人高马大的,力气沉稳,根本就挣扎不脱。

她眼睁睁的看着,被那人拖到了一个小院子里,最后停在一口水井边!

白美人简直吓得魂飞魄散,这歹人…,要把自己投井!到底…,到底是谁要这么歹毒的害自己?不不,救命啊!自己还年轻,还不想死啊。

那人一声儿不吭,手上换了个姿势,就要把她给扔进井里面。

白美人身子摇晃不定,都已经恍惚看到井口沿儿了,正在绝望之际,忽地听见远处有人大喊,“是谁在哪边?”然后便感觉被人狠狠往地上一推,面朝地磕下,眼冒金星,头晕眼花,然后便是不知人事。

等她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躺在了床上,顾不上额头上的疼痛,慌忙朝宫女问道:“我怎么回来了?”

宫女脸色紧张,回道:“是仪妃娘娘跟前的公公送美人回来的。说是当时仪妃娘娘见美人受了委屈,准备赏赐点东西,不料发现有人掳走了珠儿和美人,就赶紧追了上去,看见一个太监要把美人投井,赶紧喝了一声,这才救下美人。”

“珠儿呢?”

“在湖里被人找到了,呛了水,躺在床上呢。”

“落水?”白美人脸色惨白,有人要把自己投井,还顺手把珠儿也一起溺毙?一阵说不出来的害怕,心乱跳,半晌缓过神来,忽地尖叫,“凶手呢?凶手抓住没有?!”

宫女摇摇头,“没有。”

而此刻,玉粹宫里像凤仪妃回话的太监,又是另外一番说辞。

“你看清楚了,真的是刘二贵?”凤仪妃凌厉问道。

下面的太监回道:“奴才情知追不上他,便绕了路,然后隔在花窗后头看了,人的确是刘二贵没错。珠儿被人堵了嘴,然后扔到了假山后头的湖里,不知道是刘二贵做的,还是这混帐另有帮手,好在被捞上来捡了一条命。”

凤仪妃脸色沉沉的,挥手道:“你先下去。”

凤鸾思量了一下,说道:“姑姑,虽然有人看到是刘二贵下的黑手,可是没有当场抓住他,没有证据,人是不好处置的。而且闹开了,也是姑姑宫里的太监歹毒,残害白美人和珠儿,姑姑脸上一样不好看的。”

凤仪妃眼中寒芒四射,“没想到,我这宫里居然出了内奸!”

“依侄女的意思。”凤鸾建议道:“刘二贵不好处置,也不知道有没有同伙,不如暂且隐忍不发,等找个机会,以便把这些祸害一网打尽。”顿了顿,“毕竟今天这种欢欢喜喜的日子,实在不宜闹出晦气的事,以免…”以免酿成重蹈前世的覆辙。

前世里凤家覆灭以后,姑姑在宫中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就战战兢兢的,结果在中秋节闹出“辱骂刻薄嫔妃以至自杀”的祸事。皇帝不仅褫夺了她的封号“仪”字,还将其贬为婕妤,可谓无妄之灾。

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做了宫女,满心都恨姑姑为什么不救援凤家女眷,为什么和穆夫人一样凉薄?听说了这个消息也不关注,以至于记忆十分淡薄,加上重生以后又过了几年,差一点就忘了这件事!亏得阻止及时。

凤鸾沉思了下,回去以后,得趁着记忆还在,把要紧事都写在纸上做个记号,能回忆多少是多少,免得将来遗忘了。

“阿鸾。”凤仪妃脸上的怒气已经散去,缓和了神色,“今儿的事多亏你了。”

凤鸾却道:“是我记不太清了,倒是差点耽误了姑姑。”

凤仪妃摇了摇头,“这怎么能怪你?一个梦而已,记不清也是难免的。”

凤鸾看着她,想起她听说自己奇怪的梦时,那种平静的神色,其实姑姑是早就知情的吧?大伯父肯定把计划告诉了她,所以她才会待自己和前世不一样,不再像前世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和侄女特别投缘”。

心下轻笑,这一圈儿的人都把自己蒙在鼓里。

罢了,已经这样了,还是好好的谋划为自己争取更多吧。

*

凤鸾复又去了蒋恭嫔的宫殿,坐了一会儿冷板凳,终于等到萧铎从前面回来,蒋恭嫔跟儿子说了一会儿家常话,眼看都快晌午了,才让人走。

回到王府,门上的人急急回报,“郦邑长公主殿下来了,说是在暖香坞等着凤侧妃说话,还道,让王爷和王妃只管先去忙,不用过去请安。”

端王妃心下轻笑,长公主这哪里是让自己先去忙?分明是没兴趣见到自己,倒是奇怪,今儿郦邑长公主连宫里都没去,怎地巴巴的来找表妹了?罢了,自己不会上赶着去讨人嫌的。

萧铎看了看凤鸾,笑道:“看来是大皇姑有体己话要跟你说,去罢。”

凤鸾微笑道:“好,王爷和王妃先去忙。”

等他们俩先走了,自己领着丫头往暖香坞去。心下明白,不可能一辈子躲着郦邑长公主,再说了,自己并没打算躲着她。

回了院子,让丫头们都在外面候着,然后微笑进去了。

“阿鸾。”郦邑长公主脸色有点憔悴,像是昨夜没有睡好,她毕竟上了年纪,稍微有点憔悴便显出老态,不复平时的保养得宜。而她在凤鸾面前,也散去了那种跋扈凌厉的气势,叹气道:“你心里一定还在恨我。”

“没有。”凤鸾微笑坐下。

郦邑长公主摇摇头,“你不必哄我。”她苦涩笑了笑,“我这一辈子,看着辉煌闪耀的很,其实…,一点都不快活。”相爱的人不能嫁,被拆散,然后强行送去霍连和亲,等到十几年后再度返回中原,再度遇到那人,他却已经遁入空门了。

半生纠葛,物是人非,最终不过是一段孽缘。

想起从小被养在甄家的女儿,想起外孙女,心里深处自然是说不尽的愧疚。可惜自己的心已经被分割太多,给了他,给了在霍连的儿子塔司图,给了兄弟们,更多的是给了自己,…以及权力。

郦邑长公主叹道:“我的确对不住你和你母亲,你要恨,也是应该的。”只是想把话说清楚,“本来先帝这个皇位,就应该英亲王的,被夺走也罢了,最终却叫他因为皇帝忌讳送了性命。襄亲王忍气吞声不作为,我…,却是不甘心的!”

她恨声道:“凭什么用我去和亲换取的边境太平,要用大弟东征西战保下的江山安定,苦头都让我们吃了,好处却都让范家的人摘走了!不仅如此,皇帝还连大弟的性命都不放过!我的心里,全都是恨…”

被范家人抢走的东西,全都要拿回来!

凤鸾在旁边静静的听着,不置一词。

郦邑长公主说完了,苦笑道:“阿鸾,我就是这么一个满心恨意的人,陷在里面不能自拔,只想复仇,所以对不起你…”

“不用再说了。”凤鸾摇摇头,“不能改变的事多说无益,就那样罢。”

自己没有那么多力气去恨,再说就算恨,又如何呢?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对位高权重的长公主怎样,况且她虽然算计了自己,但也不能抹去她是自己外祖母的事实,所以恨是没有必要的,不用再纠结了。

心下轻嘲,或许将来还有让她帮忙的时候呢?他们不就是这样对待亲人的吗?物尽其用,自己也有样学样好了。

现如今,打起精神,经营好将来的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郦邑长公主抬头道:“阿鸾,你恨我、怨我都是应该的,我这样的外祖母,也不指望你能够原谅。”她的声音不是很有底气,“你能把那串佛珠再给我吗?我只有这一个要求。”

 

☆、151 夺嫡路上

凤鸾静默了一阵。

然后起身进去拿出了佛珠盒子,递给她,“拿去罢。”自己已经过了最初气愤痛恨的那一瞬,冷静下来以后,细想想,自己跟郦邑长公主赌气太幼稚了。且不说这种行为并无实际意义,只说自己为了将来打算,也要和郦邑长公主维持关系,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况且她是自己的外祖母,虽然有算计,但也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自己何必做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自己要是真的和郦邑长公主杠上,那还不叫蒋恭嫔和端王妃心里乐开了花?呵呵,自己再也不会犯傻气了。

“你拿去罢。”凤鸾沉淀下起伏的心绪,淡淡道:“我不要了。”

“阿鸾…”郦邑长公主有点吃惊。

原本以为外孙女会跟自己怄气,恨自己,不知道要怎样求情才能打动她,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把佛珠还给自己了。凝目看过去,她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面,有着和之前不一样的冷静光芒,没有任何波澜起伏。

是长大了吗?和当年被父皇母妃宠爱的自己一样,再甜蜜的宠爱之后,父皇毅然的把自己送去霍连和亲,那一刻,亲人的伤害让自己转瞬长大。

郦邑长公主静默无言,半晌了,才轻轻叹息离开。

*

萧铎不会真的傻到让郦邑长公主自己来,自己走,一直让人哨探着暖香坞,一听说郦邑长公主出来,就赶忙亲自上前相送。却见大皇姑脸色很是不好,不由诧异,难道是阿鸾顶撞她了?因而送了人,脚步匆匆赶忙来到暖香坞。

“出什么事儿了?”他问。

从昨天离开郦邑长公主府,阿鸾要求急回凤家,后面的一系列情况都不对。凤二夫人变得怪怪的,阿鸾也变了个人似的,今儿郦邑长公主又行为诡异,她们三个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不明白。

“没事。”凤鸾微笑道:“就是昨儿我跟母亲拌了几句嘴,把母亲气着了,去给郦邑长公主送月饼的时候,道了几句烦恼。郦邑长公主今儿便来劝我,叫我不要跟长辈怄气,让我改天回去给母亲赔个不是。”

听起来倒也合乎逻辑和情理,萧铎又问:“到底什么事?不如跟我说说,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你总闷在心里也不是个事儿。”

凤鸾如何能说自己的母亲是个私生女?只是他是一番关心自己的好意,不好冷冰冰不理会,只含混道:“是我爹和我娘的一些事,乱糟糟的。”

萧铎眉头一皱,如果是涉及到岳父岳母的隐秘事,就不好问了。况且为尊者讳,她不好说父母的*也是常理,因此没再勉强,而是道:“行,不说也没关系,或者你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沉吟了下,“下个休沐日我陪你回凤家,让你和岳母两个好好说和说和,母女俩,哪有隔夜仇呢。”

“嗯。”凤鸾不想再在这上面纠缠不休,转而道:“今儿玉粹宫出了点事儿。”

“出事?”萧铎目光一凌,先是仔仔细细的打量了她一番,确认没事儿,然后才问道:“有人为难你了?怎么回事?”

“有姑姑在呢,没人为难我。”凤鸾摇摇头,然后把玉粹宫的事儿说了。当然不能说自己未卜先知,只用了太监对白美人宫女的说辞,“多亏姑姑心地良善,想着打赏东西安抚白美人,才吓走了歹人,不然今儿岂不糟糕?白美人可就变成白死人了。”

“吓着没有?”萧铎担心问道。

凤鸾目光盈盈的看着他,那幽深乌黑的眸子里,关切的光芒掩都掩不住,像是蛛网一样将自己笼罩其中,心头微微一暖。声调不知不觉放柔了一些,“没有,我现在好好儿的呢。”

“那就好。”萧铎坐下来,轻轻摸了摸她的额头,转了话题笑道:“好了,先别去想这些烦心事儿。等下是昊哥儿他们的周岁大喜,你育嗣有功,回头好生谢你,今儿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王爷!”高进忠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急道:“宫中来人传旨!”

传旨?萧铎顿时收敛笑容,不知道是福是祸,赶紧出去。

凤鸾亦是收起心思快速跟上。

好在王府门上的人都是机灵的,一见宫中内监来传旨,便有人跑得飞快禀报。

等他们俩在暖香坞的院子站好,传旨太监刚刚走到门口,手持圣旨,然后站到正中台阶上,高声宣唱道:“端王萧铎接旨!”

萧铎和凤鸾一起跪下,王府下人也齐刷刷跪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第六子…”那太监展开圣旨,念了一大篇辞藻冗长的官面话,最后道:“…特旨恩赏,享亲王双俸。”

享受亲王双俸?萧铎抬起宽大的衣袖,大步流星上前双手举起,“儿臣接旨。”

那内监把圣旨放到他的手里,笑道:“恭喜端王殿下了。”

“辛苦公公。”萧铎道谢的同时,高进忠就已经把红包给拿了上来,那内监道了一句多谢,便欠身回宫复命去了。

暖香坞的人顿时一阵欢呼。

萧铎笑道:“有赏,都有赏。”心情并没有下人们那么愉悦,更多的是凝重,然后跟凤鸾说了一声,“我去梧竹幽居一趟,午饭宴席再过来。”

他急匆匆走了。

凤鸾目送他出了院子,回到屋子,不由坐下来细细思量,亲王双俸?虽然不是真的封为亲王,但双俸这等恩赏,前世里萧铎是没有享受到的,似乎…,今生的朝局变幻得更快了。

“娘,娘…”昊哥儿被奶娘抱了过来。

虽然已经学会了喊母妃,但是娘是一个字,昊哥儿更愿意喊娘。

大朱氏不好意思道:“奴婢给哥儿穿新衣服,哥儿不愿意,就哄他说穿好了,侧妃会陪他玩儿,所以非要闹着过来。”

“来就来罢。”凤鸾对儿女肯定是有耐心的,微笑朝儿子招手,“乖乖,你自己走过来好不好?”想起母亲说的,这样多做引导,会让孩子更快学会走路。

昊哥儿说话没有妹妹利索,走路倒是稳当,十几步都稳稳的走了过去了。跟小鸭子似的,一摆一摆,然后到了终点,高兴的扑到母亲怀里,“娘…”他咯咯的笑,得意的露出两排小牙,和粉红色牙床。

凤鸾拿帕子给他擦了擦口水,笑着夸道:“昊哥儿好厉害。”

不一会儿,婥姐儿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过来。

两个小家伙争着要母亲抱,凤鸾忙着给他们上兄友妹恭的早教课,又有奶娘丫头们在旁边凑趣说笑,暂时顾不上多想朝局,只能先陪儿女们玩耍了。

而东宫里,太子萧瑛将一杯茶拂在地上,砸了个粉碎!

亲王双俸?父皇居然赏了老六亲王双俸!还有在南边打仗的老七萧湛,只怕回来也得大加封赏了吧?父皇这么做,分明就是明着捧其他成年兄弟,暗地里贬自己这个太子储君,…好,很好。

天家果然没有父子情。

呵呵,若是自己这个太子人人称颂,权倾天下,父皇的龙椅坐做起来又有何滋味儿呢?因为父皇他要平衡朝局,要掌控天下,所以就不能容许自己太过出挑,所以才会如此作为。

只要皇帝一天没有死,自己就是臣子。

太子是储君,而储君,始终都脱不了一个“储”字啊。

说起来,都怪上次妹妹口出狂言闯出来的祸!父皇一直隐忍不发,今儿就明升暗降的一番平衡,将自己这个太子的权利给削弱了。心下苦笑,老二肃王跑得快,急急的去训斥妹妹,还摔了一跤,倒是把他给撇清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哪怕是亲兄弟也难保是全心全意尽忠,自己可以理解,却忍不住感到一阵阵心中寒凉。

看来自己还没有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就得先当孤家寡人了。

而此刻,萧铎早已到了梧竹幽居。

正在对幕僚们说道:“本王得了亲王双俸,是皇子里面的头一份儿,这是喜事,不过也是一把双刃剑,往后更叫太子忌讳了。”

由凤鸾推荐出来的张自珍,已然成了幕僚头头,说道:“虽然有风险,但是好处还是更大一些。再说了,皇上只怕还有意提携成王,不然南边的事儿,皇上不会派成王殿下出征,这都是有深意的啊。”

“本王知道。”萧铎点点头,又道:“老七在南边捷报不断,等他回来,少说得捞一个大将军当当,回头真是风光的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