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珍劝道:“王爷不必羡慕成王殿下,只要能得皇上信任,都是一样的。”

石应崇也跟着附和,“是啊,皇上最近越来越信任王爷了。”

“信任?”萧铎勾了勾嘴角,父皇是想把自己和萧湛打磨成两柄剑,一文一武,然后替他震慑朝堂,压制太子,所以自己为了博得父皇的信任,只能他想要自己是什么样,就的做出什么样。

但现如今,自己给父皇当剑使没有关系。

一旦太子登基,就会先把自己和萧湛给折断了!所以那件大事一定要图谋成功,否则不是太子亡,就是自己死!

转头看看身边的幕僚手下们,只怕他们还没想这么远,想得都是,自己要如何得到皇帝的信任,争夺实权,以便封个亲王,叫太子将来登基以后亦是忌惮。然而不管是按他们所想,还是按自己所想,文臣能有多大的实权?还得像萧湛一样,慢慢的手握兵权才行,自己不握,也要自己信得过的人握!

或许,可以收买萧湛?不,他只怕不肯屈居自己之下。

萧铎一阵头疼,一阵叹气,“好了,大家以后行事小心谨慎一些。眼下得了亲王双俸是喜事,大家都高兴一点,不必忧心忡忡的,回头本王有赏。”撵了众人,只留下张自珍单独说话,“南边的那几个人,还要你去跑一趟,不论用什么法子,都得给本王把人收罗回来。”

张自珍点了点头,又道:“王爷上次去查的事儿呢?皇上就这么打住了?”

萧铎嘴角一勾,“不然还能怎样?父皇现在只是忌惮太子,并没有打算动储君,眼下用亲王双俸抬高本王的地位,便是削减太子的势力,这种事以后只怕还有。但只要父皇没有废储的心,太子就还是太子,父皇都隐忍了,咱们也得跟着一起忍了。”

要做一把剑,首要的就是绝对听命于主人!

不着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太子一点一点的在父皇心中变得糟糕,只要保持这个势头下去,就终会有彻底溃败的那一天。

自己有这个耐心慢慢等待。

*

晌午吉时到,端王府里准时开了周岁宴席。

因为龙凤胎的生辰不赶巧,赶在中秋,正是各家各户忙的时候,因而诸如太子妃等贵客都是吃了饭,连戏都没有听,就匆匆辞别回去了。这还是给凤鸾和凤家的面子,不然换个侧妃的孩子做周岁,根本就不可能亲自过来。

凤鸾觉得早点散席更好,孩子还小,又是看戏,又是歌舞的,越是热闹越怕出点什么岔子。宴席应酬完了,龙凤胎也睡午觉去了,只留下母亲甄氏在屋里说话,让人拿了好茶出来招待,“母亲喝茶,消消食。”

甄氏撵了丫头们下去,问道:“长公主上午过来了?”

“嗯。”凤鸾笑容微敛,“她说了几句话,然后把那串佛珠拿走了。”

甄氏皱眉道:“长公主逼着你要的?”

郦邑长公主是她的生母不假,但是她从小养在甄家,和长公主见面次数有限,其实并没有多少母女情分。倒是女儿是心头肉,除了小时候不爱抱她,没有哪一样是亏待过她的,天天眼珠子似的看着长大,当然更亲近女儿一些。

凤鸾笑道:“不是,我自己给她的。”

甄氏闻言一阵沉默。

和当初自己反抗不了生母一样,女儿也是无奈向权势妥协吗?抬眸看去,却发现女儿面色平静如水,并无任何怨怼,反倒是在嘴角挂起一抹淡淡嘲讽笑意。

心情本来就不好,一回家,凤二老爷就找了过来,说道:“我看王爷对阿鸾爱重的很,如今贞娘小产了,在肃王府的日子不好过,你得空,记得叫阿鸾多帮衬着贞娘,拉她一把…”

话音未落,甄氏便已柳眉倒竖,一叠声质问道:“拉一把?贞娘怎么不说拉阿鸾一把?她平时给了阿鸾什么好处了?阿鸾凭什么要帮她?我劝老爷一句,还是少琢磨这些异想天开的念头!”

“话不是这么说的。”凤二老爷不悦,“她们好歹是姐妹,一个好了,另一个帮衬不是应该的吗?难道还要收了好处才帮?再说…”他嘀嘀咕咕,“贞娘是因为回来给你拜寿,才会遇到萧宁,是因为萧宁要扎阿鸾,所以才会被推倒小产的。追本溯源,都是因为你们母女而起…”

甄氏气得冷笑不已,喊了丫头,“把龚姨娘叫过来!”

龚姨娘生平最怕过来见主母,心慌慌的,但是又不敢不来,只得硬着头皮进门,低头行礼,“妾身见过老爷、夫人。”

刚一抬头,甄氏便抬手给她一耳光,“你居然赶在老爷面前搬弄嘴舌,说主母的不是!龚氏,谁给你的胆子?!”

凤二老爷急了,“你这人,好好说话便说话,怎么又打人?”赶忙辩道:“你别打龚氏,她没有说过你和阿鸾的是非,我是听丫头说的。”

“呸!”甄氏啐了一口,看着丈夫,手却指着龚姨娘骂道:“我还不知道她?成天恨不得整个人粘在你身上,哪有离开过的时候?哪个丫头敢越过她,在你面前嚼舌根儿?”扭头看向龚姨娘,“跪下,自己扇二十嘴巴子!”

龚姨娘只得赶紧跪下,心里暗暗叫苦。

前段贞娘小产了,自己伤心难过,忍不住在老爷面前哭了几回,哪知老爷居然又在主母这边惹事。每次他们两个不和了,不好动手,挨打的都是自己,抬手“啪啪”的扇自己嘴巴,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凤二老爷气道:“停下!别打了!”

甄氏冷笑,“有种的停下试试!”

龚姨娘是知道老爷和主母的,一个软蛋,一个泼妇,老爷这会儿未必就是多心疼自己,不过是被主母扫了面子罢了。自己赶紧利落的打完二十个嘴巴,做老实状,赶紧让主母消停,免得惹出更大的乱子。只在心里恨恨骂道:“叫你嘴贱!明知道上头那个男人靠不住,多说什么?往后就是憋屈伤心死了,也都烂在肠子里!”

凤二老爷在妻子面前颜面扫地,妾室也只听她的,不由气得肝疼,恨声道:“你这个目无丈夫嚣张跋扈的泼妇!”

甄氏冷冷回道:“哦?那刚才是谁找我这个泼妇商量事儿?是谁求着我这个泼妇生的女儿?”狠狠啐了一口,“你这个不像男人、没有骨头、只会买怨别人的窝囊废!往后别到我的海棠春坞来,滚远点儿!”

“反了,反了。”凤二老爷一口气上不来,气晕过去。

*

凤鸾知道父母吵架是几天后的事儿了。

今儿忙得不行,上午进宫在玉粹宫遇事儿,回来见了郦邑长公主,中午龙凤胎的周岁宴,然后陪着母亲说话,下午只堪堪得空休息了一会儿,就天黑了。

晚上是正儿八经的中秋团圆宴,还得盛装出席。

因为孩子们都大了,萧铎让把几个小的都抱了出来,在贤姐儿和惠姐儿的桌子上加了几个位置,让奶娘们抱着小家伙一起赏月。

这原本是他当父亲的一番慈爱,却不想惹出一起小小乱子。

凤鸾今儿累得慌,只想赶紧吃完晚宴然后散席,自己回去舒舒服服泡个澡,便可以享受休息时光了。反正今儿十五,萧铎得去端王妃那边给嫡妻做脸面,自己乐得一个人清净,因而对宴席根本没啥兴趣。

在座的,苗夫人一心只紧张自己的大肚子,根本没空打量别人。

魏夫人则是老老实实的吃菜,腼腆微笑。

端王妃笑盈盈给萧铎斟酒,“恭喜王爷今儿得了亲王双俸的喜事,就连我们脸上也跟着王爷沾光了。”自己举杯饮了,“妾身敬王爷一杯。”

凤鸾等人都跟着道:“恭喜王爷。”

萧铎笑道:“好,好,大家同喜同乐。”

正在一屋子妻妾和睦其乐融融,内屋里的惠姐儿忽然一声尖叫,“哎哟!”她哭了起来,“呜呜,疼死我了。”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

萧铎、凤鸾和端王妃,都是急匆匆冲了进去。苗夫人和魏夫人互相看了一眼,前者怕人多太乱碰着了自己的肚子,后者不想惹麻烦,谁都没有挪步。

而里面,已经乱作了一团儿。

惠姐儿捂着耳朵放声大哭,婥姐儿吓着了,也哇哇大哭,接着吓得崇哥儿和年哥儿也哭了起来,就剩下昊哥儿一个愣小子,呆呆看着大家。

端王妃细细一看,惊呼道:“天哪,惠姐儿的耳朵出血了!”

☆、152 小包子们

现场挺混乱的,一大三小四个娃都在哭啊。惠姐儿是抽抽搭搭,“我的耳朵,好痛,好痛啊…,呜呜…”另外三个小的各自乱哭,你哭一声,我也学一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萧铎看着一阵头疼,喝斥道:“赶紧抱到旁边哄好了。”又沉声问道:“惠姐儿的耳朵怎么回事?”

婥姐儿的乳母小朱氏,“扑通”一下跪了,拼命磕头,“都怪我,都怪我没有抱好婥姐儿,都怪我…”因为嘴笨,又害怕,吓得哆哆嗦嗦的不停磕头。

还是一旁贤姐儿年纪最大,懂事些,赶紧解释,“刚才惠姐儿逗婥姐儿玩儿,因为她耳朵上的红宝石坠子漂亮,又靠得近,婥姐儿忽然抓了一把,就把惠姐儿的耳朵给扯了。”心疼的看了看妹妹,“疼得厉害吧?”

原来如此。

屋里一阵静默无声。

端王妃微微蹙眉,要说婥姐儿吧,太小,可要是不说吧,女儿的耳朵不是白白被弄出血了?她咬了咬唇,转头看向丈夫,意思是就等着你公平处置了。

萧铎看着两个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那个受了伤他都心疼。可是小女儿今儿才一岁,就算是她动手的,也不能训啊。于是上前看了看惠姐儿的耳朵,那帕子捂了捂血迹,稍稍放心,“还好没有把耳朵拉破,养几天就好了。”

端王妃一听这话就生气,什么意思?得拉破才算受伤啊?就算婥姐儿不懂事,她的乳母呢?连个小丫头都看不好,难道不是过错?!

凤鸾一看她的脸色不好,忙道:“都是婥姐儿淘气,不老实。”赶紧埋汰女儿,试图把萧铎的偏袒给找补回来,又喝斥小朱氏,“你怎么看着姐儿的?嗯,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小朱氏紧紧咬了唇,心里委屈,是惠姐儿自己非要靠过来的,而且还…

惠姐儿原本哭哭啼啼的,闻言抬头,瓮声道:“不怪妹妹。”孩子的世界比大人们单纯得多,她替婥姐儿分辨,“是我问她耳坠子好不好看的,我不该招她的。”

萧铎松了一口气,端王妃一阵胸闷气短。

凤鸾忙道:“还是婥姐儿淘气,回头我替你好好教训她的乳母,也教导婥姐儿,让她以后手脚老实一点儿。”

正说着,昊哥儿朝惠姐儿伸手,“姐姐,姐姐…”他奶声奶气的,摊开小爪子,露出一小块沾满口水的月饼,“…姐姐,吃。”

惠姐儿看了看,蹙眉道:“我才不要,全都是你的口水。”

昊哥儿年纪太小,被姐姐嫌弃也听不懂,忽地小鼻子抽了抽,“阿嚏!”,打出一个大大的鼻涕泡儿,挂在下面,然后呆呆的望着大家。

“扑!”惠姐儿一下子就笑了,眼圈儿还红红的,却笑个不停,“你看你,简直就是个小呆头鹅,快把鼻涕泡擦一擦,丑死了。”

昊哥儿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见姐姐笑,还以为是夸他,乐呵呵的也笑了。

“呆头鹅,呆头鹅。”惠姐儿哼哼道:“你这个小呆头鹅。”

昊哥儿乐呵呵,“鹅,呃呃…”

惠姐儿笑得更厉害了,“鹅鹅鹅,还曲脖向天歌呢。”

而旁边的婥姐儿,本来是被姐姐的惊呼声给吓哭的,现在看姐姐跟兄弟玩儿,两人笑闹,也跟着起哄笑了起来,“咯咯…”

屋里紧绷绷的气氛陡然一变。

萧铎放下心来,王妃和阿鸾的争斗就够头疼的,可不想再延续到儿女们身上,因而趁势笑道:“好了,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才好。”又看向惠姐儿,“你是姐姐,肯护着弟弟妹妹很好,回头父王送一套文房四宝给你。”

凤鸾又道:“惠姐儿,我替婥姐儿给你赔个不是,你担待妹妹不懂事。”然后朝小朱氏训斥,“今儿中秋节不兴责罚人,明儿你自己去惠姐儿屋子前跪着,跪她气消了为止!”

小朱氏闯了大祸,已经吓得魂飞魄散,听说只是这般从轻处罚,连连磕头,答应的干干脆脆的,“是,奴婢知错了。”

惠姐儿捂着耳朵哼哼,“父王,我不要文房四宝,我想要凤侧妃屋里的那盆红珊瑚树,又大又红又漂亮,她还在下面放了四颗坠角的夜明珠,天一黑,可好看了。”自己馋了好久了,今儿婥姐儿弄伤了自己的耳朵,应该能要过来吧。

端王妃不料事情瞬间转变成这样,心下郁郁,又不好说,斥道:“你什么时候晚上去过暖香坞了?不要胡说。”

凤鸾笑着解释道:“是下午来的,惠姐儿听说夜明珠映着好看,我让丫头拿棉被封了窗户,让她看了一回。”

惠姐儿连声道:“就是,特别特别好看。”

“行,明儿就让人给你搬过去。”凤鸾笑盈盈道。

原本立在门口准备看好戏的魏夫人,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原本想着婥姐儿太小,不好处罚,但是王妃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处罚了婥姐儿乳母也不错。孩子谁带谁亲,小朱氏一走,婥姐儿肯定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安生。

这么小的年纪,谁知道有个什么风险呢?天天哭闹也烦人不是。

更不用说,凤侧妃和王妃肯定会因此接下梁子,惠姐儿也会讨厌妹妹,这就形成两边对峙的情势了。大人们闹,小孩儿们不和,方才显出自己和年哥儿安分老实,不给王爷添麻烦。

但没想到,芥蒂居然就这么被化解了。

魏夫人失望之余,心中复又升起一点点光芒。不对,今儿王爷这么偏袒凤氏和她的女儿,王妃心里肯定会记恨的,看王妃现在的表情就知道了。

这就好,她们斗得越厉害越好,最好两败俱伤。

*

等到散了,回了暖香坞,凤鸾搂着昊哥儿亲了又亲,“好宝贝,今儿多亏你的那个鼻涕泡了。”当时气氛紧绷绷的,王妃明显不会善罢甘休,要是惠姐儿再跟着一哭一闹,事情只会越扯越大。

昊哥儿也亲了亲母亲,亲了一脸口水。

凤鸾拿拍子擦脸,好笑道:“你这家伙,真是一点都不讲究。”

“亲亲,亲亲。”婥姐儿扑了过来,觉得哥哥占了母亲老大便宜,自己也要占一占,搂着亲了更多,亲了更久,然后…,亲了一大团口水。

凤鸾嗔道:“行了,你们俩糊墙呢?”因时辰不早,陪着儿女们玩了一小会儿,便道:“不早了,带着哥儿姐儿下去先歇着。”原本想训斥小朱氏几句的,不想破坏中秋节的喜庆气氛,暂且忍住了,要训人什么时候不是训,不必赶在眼前。

等人走了,姜妈妈一脸庆幸说道:“亏得昊哥儿那么一打岔,再加上惠姐儿性子比较爽朗,总算没有闹起来,不然可就麻烦了。”

顾莲收敛笑容,轻叹道:“是啊。”

眼下还不是和王妃撕破脸的时候,消停点的好。

而葳蕤堂内,端王妃正看着人给女儿上药膏,因萧铎也在旁边,满腔的话实在是不好说出来。只得忍气送了两个女儿回去睡觉,沉色道:“早点睡。”紧紧捏了帕子,回去在萧铎面前强作大度,“没事了,惠姐儿是个粗糙的性子,虎头虎脑的,这会儿满嘴都在说红珊瑚树呢。”

萧铎颔首道:“嗯,惠姐儿性子很是爽朗。”

端王妃笑了笑,“是啊,一定是随了王爷。”

爽朗?那叫冒傻气。

可是自己还能怎样?惠姐儿的胳膊肘往外拐,婥姐儿又小,偏偏表妹还是一个惯会哄人的,一棵红珊瑚树就把女儿给哄住了。早知道,自己就该把娘家的珊瑚树要走,省得女儿眼馋别人的东西!

最叫她无可奈何和解不开心结的是,丈夫的偏袒。

居然说“还好没有拉破”,难道非要女儿的耳朵被扯烂了,婥姐儿才算犯错?可即便就是那样,也会说婥姐儿小,不懂事吧。

端王妃觉得心中闷了一口气,出不来。

次日一早,凤鸾请安时便把红珊瑚树给带了过来,又到后面,再次给惠姐儿赔了不是,然后小朱氏跪在门口受罚。惠姐儿得了红珊瑚树,正稀罕,乐呵呵大方道:“别跪了,凤侧妃教训她一顿就是了。总跪在我的院子里,叫人战战兢兢的,我可不是那种小气的人。”

凤鸾却道:“那就让她跪在后院的角落里面。”她可以大度,自己却不能不让王妃消气,陪着说了会儿话,辞别而去。

贤姐儿看着虎里虎气的妹妹,嗔道:“你这个虎姑娘,耳朵都扯坏了还乐呵呢?”

“哪有烂?”惠姐儿撇嘴道:“是你们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拉破了一个小口子么?养几天就好了。”

贤姐儿抬杠道:“昨儿是谁哭天喊地的?”

“当时是很痛啊。”惠姐儿瞪了姐姐一眼,“既然痛,难道还不许我哭一回?这会儿我能忍住了。”围着那株红珊瑚打转儿,吩咐丫头,“你们快把窗户封上,我要看看夜明珠闪光照着的样子。”

正说着,端王妃从外面进来,撵了丫头,沉色道:“你耳朵不痛了?不说好好儿的去歇着,还在这儿淘气。”

惠姐儿抬头道:“不是很痛啊,不摸,能忍的。”

端王妃一阵气噎,“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冒傻气的姑娘?你被人抓了,反倒替别人辩解,叫母妃想替你出口气都不成,真是…,傻姑娘。”

惠姐儿怔了怔,“婥姐儿是有点手欠,可是…,是我先招她的啊。我指了耳朵上的红宝石问她好不好看,她又不懂事,当然想抢过去玩儿了。”不解的看着母亲,“婥姐儿的乳母已经在后院跪着,不然还要怎么处罚?”

端王妃觉得女儿蠢得没救了,表妹平时拿点小东西哄她,就哄傻了。心下盘算着,或者自己也该像甄氏那样养女儿,只管跟暴发户似的,什么好的、金贵的,都往女儿屋里搬,见多了好东西免得再被人哄着!

不行,得给两个女儿安置好一点的教养嬷嬷,现如今的太纯良老实了。

当初自己是怕忙不过来,教养嬷嬷有别样心思带坏女儿,所以专门挑了老实的,现在看来却是不行,得换两个厉害的才妥当。不然女儿往后也是这般傻乎乎的,郡主又不是公主能分府,嫁去婆家,还不被婆婆和妯娌欺负死啊。

贤姐儿见母亲的脸色渐渐严厉,有点紧张,“母妃…,你别生惠姐儿的气。”

惠姐儿根本没看,早就蹲身下去拨弄夜明珠了。

端王妃冷声道:“不知天高地厚,回头找两个厉害的教养嬷嬷管教你们!”她一拂袖,气闷不已的出去了。

贤姐儿追出去送到院子门口,方才回来。

想起气色大作的母亲,似乎…,有点过于偏激。当时的确是惠姐儿不老成,指着耳朵逗婥姐儿的,小孩子不懂事,手上哪里会有个轻重?一母同胞的弟弟崇哥儿,小时候还抓人呢。

可是妹妹也的确傻乎乎的,凤侧妃丢块糖,她就像小狗似的乐得摇尾巴。

还有父亲的偏袒,昨儿明显是想着凤侧妃和婥姐儿的,就算不责备婥姐儿,也不该说什么没有拉破就好啊。

贤姐儿忧心忡忡的,不合年纪的老气横秋叹了口气。

*

中秋节的风波过去以后,大约过了十来天,凤鸾便听说王妃给两个女儿各添了一个教养嬷嬷,专门负责礼仪规矩之类。因为玳瑁比较老实不灵活,现如今打听消息的事儿都交给了红缨,她细细道:“奴婢觉得,这事儿和中秋节脱不了影子。”

凤鸾微微一笑,“大约是王妃觉得惠姐儿太傻气罢。”

红缨摇头,对王妃的做法并不赞同,“太着急了。”便是王妃有这个想法,也该过个一年半载的,找个合适的机会,再给女儿们添教养嬷嬷。这么急,不是傻子都看得出她在针对暖香坞,心里明显没有消气。

不知道是说她雷厉风行的好呢,还是说她傻好呢。

晚上萧铎回来,听说了这事儿果然不悦,但他没有当着姬妾说嫡妻不是的习惯,而当着端王妃也不会说姬妾不好。因为那样,只会加剧王府的妻妾争斗,一般都是以两边安抚为主,因而只是颔首,“知道了。”

凤鸾见他心事重重,随口问了一句,“朝堂上有事儿?”

“不是。”萧铎看着灯光下的她,有一种特有的柔和宁谧光晕,让人心生柔软,不知不自觉就想跟她说说烦恼,“母妃想在王府里面抱个孩子去养。”

凤鸾大惊失色,站了起来,“不行!不管是昊哥儿还是婥姐儿,我都不让!”

“看你。”萧铎笑了,“本王能在你身边抱孩子走吗?”拉她坐下,“放心,是在苗夫人和魏夫人中间选一个。”

凤鸾抚着胸口坐了下来,稍稍放心,又觉得蒋恭嫔真是会折腾,会烦人,只是当着他不好说出来。因问道:“那娘娘是相中了年哥儿,还是苗夫人肚子里的哪个?”

萧铎对她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再说已经开头,也没有说半截的道理,“母妃的意思当时苗夫人的孩子更好,毕竟苗夫人出身良家,虽说娘家不怎样,好歹也算是个芝麻绿豆官儿。可是又担心她这次生女儿,要是苗氏这次不是男胎,那就还是先抱魏夫人的年哥儿。”

凤鸾琢磨了下,前世因为蒋侧妃还算比较受宠,又有儿子,蒋恭嫔自然不用如此为蒋家打算。今生蒋侧妃倒了,再也没有生儿子的机会,所以蒋恭嫔打算迂回路线,自己为蒋家养一个听话的孙子。

心下一动,问道:“娘娘的意思,是不是抱走的孩子记在蒋侧妃名下?”

萧铎颔首道:“正是这个意思。”

凤鸾抿嘴不语。

倒不是跟已经完全失宠的蒋侧妃计较,而是…,实在被蒋恭嫔闹得心烦,再说还有另外一层隐忧。不管是抱走魏夫人和苗夫人哪个的孩子,既然夺了人家的孩子,就得补一个吧?那么,萧铎势必会常去吃亏的那个身边,力图让她再重新怀一个。

就算自己不吃醋,那也绝对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形。

蒋恭嫔还真是会折腾啊。

萧铎眼下还没有想到她这一层,只是拍了拍她的手,“好了,我就是觉得这事儿一办,必定会叫王府不消停一阵,有点心烦,所以跟你说说。”安慰她道:“你放心,肯定不会把昊哥儿给送走的。”

凤鸾笑了,“我当然是信得过王爷的。”

当然信得过了,刚才不过是自己猛地听说想多了。依照自己的身份和娘家势力,萧铎还想往那个位置上爬,便是他私心不偏宠自己,也不可能在爬上皇帝宝座前和凤家翻脸,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昊哥儿会被抱走。

所担心的,仍旧是刚才想到的那个问题罢了。

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够化解?或者拖延几年也好啊。

至少,到时候昊哥儿他们都大一点了。

☆、153 风云变幻

景合宫里,蒋恭嫔正在和蒋夫人说着体己话儿。

“本宫已经跟老六说了。”她在娘家大嫂面前,显得比较亲切随意没有架子,而且笑容可掬,“到时候,就在苗氏和魏氏的孩子里抱一个,记在柔儿名下,然后养在本宫的身边,这样可就两全其美了。”

蒋夫人陪笑道:“是啊,多谢娘娘体恤。”

心下却高兴不起来,女儿不仅失去了王爷的宠爱,还毁了容颜,而且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翻盘,即便寄一个孩子在她的名下,连养都不能养,又有何乐趣和盼头?不过是死了以后,有个可以摔盆的罢了。

但这番悲凉心思,却是不敢当着恭嫔的面说出来。

蒋恭嫔又道:“你别急,我细细想过了。”拨了拨茶盏,“二房的五丫头今年不是十一了吗?再等个几年够出阁了,就想法子送她进王府做个夫人。她若生的出儿子当然最好,若是不行,好歹还有本宫养的这一个,双保险,总有一处不会落空。”

什么?!蒋夫人闻言大惊,借着拨茶的动作,迅速的低垂下了眼帘,强笑道:“是啊,这主意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