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刚愎自用,此时一心想败周军,根本听不进去其它意见,命东军首先进攻。张元徽号称北汉第一勇将,接令后,率领千余精骑直扑大周右军。大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就怯战,见张元徽进攻,下令部将带两千人出击。两军相遇,北汉军从高地冲下,气势逼人,张元徽手持点钢枪,和大周军相接后,枪枪夺命,大周将领不敢与之交锋,张元徽紧追不舍。周军主将樊爱能指挥骑兵,列于前阵,见张元徽勇猛,掉转马头就逃。骑兵一乱,后面的步军阵形被冲乱,张元徽带领北汉骑兵围住了上千大周步兵,大周步军居然在阵前解甲投降。

侯大勇见张元徽勇悍无比,回头对跟在身后的十名强弓手道:“若此人到射程内,务必射杀他。”柴荣看到战事紧急,大周军右翼已败,左军、中军将士面露俱色,带着马仁禹等左右亲兵,不顾矢石,列马出阵督战。同时,令侯大勇率黑雕军从中路、张永德率二千人从左翼、赵匡胤率二千人从右翼,进行反冲锋。

大周军将士见陛下亲自出击,士气重振。

三支军队猛扑北汉军,黑雕军按照平时训练,冲锋之时,已拿出弓箭,奔驰入箭程后,黑雕军全军同时在马上举箭,近二千支铁箭全部射入北汉军,对阵的北汉军倒下一片。内殿直马仁禹是大周有名的神箭手,他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柴荣见黑雕军训练极为有素,马上奔驰射箭,比辽人还要娴熟,又见马仁禹神勇,不禁大声叫好。柴荣身后诸军,齐声大呼。

北汉三万军马,竟挡不住三支突击队,柴荣见敌军有败退之势,又令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

柴荣出阵之后,被眼尖的北汉将军认出,马上报告给刘崇,刘崇此时才知柴荣亲征。北汉军在经受一阵猛攻后,后退几百米后,也把阵脚渐渐稳住。张元徽从左军回来,与刘崇全合。

两军经第一阵撕杀,各有胜负。

刘崇见张元徽,大喜,传嘉奖张元徽,为部队打气。同时,令张元徽率四千精骑,直扑大周中军,击杀柴荣。张元徽带领北汉军精锐,气势汹汹朝中军而来。面对北汉第一勇将张元徽的冲击,大周军士脸上又显惧色。侯大勇见张元徽冲在前面,正是开展“斩首行动”的大好时机,命令十名强弓手张弓搭箭,只等张元徽进入射程后,一击致命,同时命令黑雕军各营准备冲锋。

张元徽刚一冲进箭程,十支铁箭迎面而来,张元徽甚是了得,用枪格开五箭,闪过三箭,大腿上中了一箭,战马头部也中一箭。战马中箭后,倒地毙命,张元徽被甩下马来。黑雕军全军迅速冲锋,石虎冲到队伍前面,来到张元徽落地之处,张元徽正在试图爬起,石虎的战马踩在他身上,石虎俯身举刀,一刀斩下张元徽首级,再用长刀挑起,纵马狂奔。

大周军见此,士气更加高涨,赵匡胤、马仁禹等勇将各自率兵猛击北汉军。这时,南风越来越大,北汉军大败。刘崇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大周军骁勇异常,不敢救援,又恨刘崇不听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

第十六章 郑州任职

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当遇到后军将领刘词时,樊爱能、何徽竟企图阻止后军刘词前进。刘词为柴荣心腹,杀掉传播谣言的两名部将,率军继续前进,在黄昏时与柴荣会合。

当时北汉兵尚有兵力万余人,隔山涧布阵做最后抵抗。大周军得到增援后,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大将张晖、副枢密使王延嗣先后被杀,北汉军终于彻底崩溃了。大周军一路追杀,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大战结束后,满山遍野的尸体,残肢断臂,血流成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血腥味。

巴公原决战大周军取得全胜。此役,北汉军主力被全歼,数千北汉兵投降,刘崇只带着少数亲兵从江猪岭逃脱。

十九日激战一天,黑雕军在决战中,射杀北汉头号战将张元徽,将士人人奋勇争先,斩获颇丰。侯大勇受了三处小伤,砍杀两名北汉将军,杀兵士无数。天黑后,侯大勇在帐中练习天遁功,天遁功在《天遁剑法》一书中,只是作为入门基础,没有名字,侯大勇依照《天遁剑法》为所练功法取名天遁功。侯大勇练功已成习惯,每日不练,身体反而不舒服。当进入空明状态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惨叫声。

侯大勇不知何事,听声音并不远,连忙叫上何五郎、杜刚、陈猛,带上一队亲卫,循着惨叫声而去。到了一个山谷,一群伺卫司军士簇拥着李重进,三千伺卫司军士正围住手无寸铁的北汉降军,箭射刀砍,北汉降军无力反抗,刀锋过后,鲜血横飞。

侯大勇见是李重进在指挥杀俘虏,率亲卫过去。还未近身边,李重进身后冲出两骑,挡住了侯大勇。侯大勇吃惊地看到,挡住他的两骑中,其中一人竟是赵武。原来赵武被侯大勇痛打之后,觉得在沧州无法立足,听赵文说晋王柴荣在召募武士,就到了开封府,因其武艺高强,被柴荣选中,柴荣称帝后,赵武被选进侍卫司,成为李重进亲卫。

赵武喝斥道:“此为军机重地,等闲之人不得靠近。”说完话,赵武抽出长刀,刀尖对准侯大勇脸部,满脸挑衅。侯大勇亲卫见赵武无礼,纷纷怒斥。杜刚知侯大勇与赵武的过节,笑嬉嬉道:“赵武,又想用尿来洗澡吗?”侯大勇见到赵武有意挑衅,并不上当,知无法劝说李重进,一提马,带着军士直到柴荣驻地。

五代各朝帝王多出自藩帅。全以亲军(牙兵)拥立攫取皇位,故非常注重亲自控制亲军,强化对中央禁军的统御。后梁沿袭旧制,以六军诸卫为中央禁军。后晋将侍卫马步 军都指挥使升为最高统兵官,统领全部禁军,大周又增设“殿前都点检”,统领殿前马步军,与侍卫马步军平列,形成殿前与侍卫两司分享中央禁军的体制。

李重进作为禁军统领,一向自大,与张永德关系恶劣。侯大勇初到侍卫司,后被调到殿前司。调动之事侯大勇丝毫不知,但李重进对侯大勇调走之事颇为不满,因此,李重进见侯大勇来,就让亲卫出去挡住侯大勇。赵武知道殿前司和侍卫司不和,趁机挑衅,侯大勇没有上当,带领亲卫走了。

到了柴荣驻地,侯大勇见警卫森严,想到自己官职卑微,不知能否见到柴荣,但还是大着胆子通报姓名。等了一会,有人出来,领侯大勇进帐。侯大勇见柴荣正在和王朴交谈。

行罢礼,柴荣回过头对侯大勇道:“有何紧急之事?”

侯大勇道:“今夜见侍卫军杀掉北汉降军,我有一计,当可胜过杀俘。”

“何计?”

“陛下在泽州时,曾大赦天下,由此天下归心。刘崇部下,均为陛下的臣民,与王师对抗,是为刘崇所迫,实非其本意。臣认为杀之不如放之,好处有二,一是显示陛下的仁慈。这些军士回去后,必将谢陛下不杀之恩,一传十,十传百,则太原百姓都知陛下圣明,到是大军所至,不战而胜;二是可动摇刘崇军心,减弱军士抵抗的意志,为征伐刘崇打下基础。”

听了侯大勇一席话,柴荣没有回答,只用眼睛盯着侯大勇,半响才道:“此言有理。”说完四个字,柴荣又不说话,似有所思的看着侯大勇。

侯大勇和柴荣接触并不多,摸不准柴荣脾气,见其不语。刚才见李重进杀俘,一时激动,跑来找柴荣,此时柴荣的态度让侯大勇心中直犯嘀咕,不知如此进谏是否恰当。正在侯大勇忐忑之时,柴荣突然道:“侯郎可有家室。”侯大勇初来大周时,为应付他人盘查,编了一段家世,柴荣问起家事,侯大勇松了口气,不管柴荣接不接受意见,自己不会被怪罪,否则不会问起家事。侯大勇道:“臣是幽州人,本有妻室儿女,臣得罪了契丹人,全家被杀,一人没有留下。臣因此回到大周,等有机会,再报此大仇。”

柴荣语重心长地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朕为你选一位大家闰秀,早日成婚。”侯大勇心中一直觉得自己是有妻室,从未想过要重新成亲,可刚才已说没有家人了,柴荣有心成全,侯大勇只有谢恩。出了柴荣的大帐,侯大勇想到不知要和那位女子成亲,家庭、姓名、相貌、脾气一概不知,又想到另一个世界的妻女,郁闷万分。

第二天,大军到了高平,侯大勇得知刘崇自江猪岭逃脱后,只有暗自叹息,虽然明知刘崇要从江猪岭逃跑,可被调到殿前司,无法去守江猪岭,白白放跑了刘崇。最令人难受的是,明明知道真相,却谁也不能说,只有憋在心里,否则侯大勇今后只能冒充半仙了。石虎却对侯大勇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

黑雕军射杀了张元徽,顿时扭转了战局,“我影响了历史吗? 为何历史上所有关于高平之战的记录,只见赵匡胤、马仁禹,却没有侯大勇和黑雕军?”这个问题盘旋在侯大勇头脑中,挥之不去。

大周军陆续押回许多俘虏。柴荣下诏:“赐河东降军二千余人各绢二匹,并给其衣装,乡兵各给绢一匹,放还本部。”侯大勇得知此诏,发出感慨:“难怪太祖郭威在选继任者时,选了养子柴荣,而不选外甥李重进,柴荣心怀宽广,李重进如何能及。”

高平大战后不久,柴荣对此战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以侍卫马步都虞候李重进为许州节度使,宣徽南院使向训为滑州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为武信军节度使,职并如故。以滑州节度使白重赞为鄜州节度使,郑州防御使史彦超为华州节度使,以天雄军副指挥使侯大勇为郑州防御使兼刺史,以赵匡胤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作为高平之战立功的奖赏。同时,柴荣到了潞州后,将樊爱能何徽及偏裨七十余人,全部斩首,何徽本有守平阳的大功,且多位重臣说情,柴荣为明纪律,还是将何徽斩首。(注:1)

听到柴荣的职务安排,侯大勇略为失望,他本想留在柴荣身边,却被任命为郑州防御使兼刺史职位,但又想到郑州紧靠大梁,是卫戍大梁的重要关口,柴荣以此任命,应是大有深意,也就心平气顺。

高平之战打完后,大周军继续北上,兵锋所至,望风披靡,先后攻取了汾州、辽州、石州、沁州、忻州、代州,在六月,大周军把刘崇围在了太原城。但久攻太原不下,连降大雨后,大周军被迫撒军,被北汉军尾追,损失惨重。(注:2)至此,高平大战才最后结束。

黑雕军经过了新的改组,豹营的强弓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给柴荣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加强亲卫的力量,柴荣把黑雕军豹营、熊营留在了殿前司。石虎升为都指挥使,统领黑雕军。新的黑雕军包括虎营、狼营、狮营和豺营,总计一千人。

在长达四个月的连续战斗中,侯大勇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紧张,战事一完,着实疲惫。从太原回来后,侯大勇就带着一千黑雕军军士赴郑州任职。

注:1、《东都事略》:世宗谓张永德曰:“樊爱能及偏裨七十余人,吾欲尽按军法,何如?”对曰:“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世宗善其言,悉诛爱能等以徇,军声始振。

2、《旧五代史》:六月癸卯朔,诏班师,车驾发离太原。时大集兵赋,及征山东、怀、孟、蒲、陕丁夫数万,急攻其城,旦夕之间,期于必取。会大雨时行,军士劳苦,复以忻口之师不振,帝遂决旋师之意。指麾之间,颇伤匆遽,部伍纷乱,无复严整,不逞之徒讹言相恐,随军资用颇有遗失者,贼城之下,粮草数十万,悉焚弃之。

(第二卷完)

第三卷 郑州岁月

第一章 救济难民

从大梁到郑州的路上,侯大勇见沿途灾民甚多,想来是高平大战留下的后遗症。到了郑州,侯大勇做的第一件事是开设粥场。侯大勇叫来司仓参军事,令其开仓放粮设粥场。

司空参军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心地解释道:“郑州库粮是军粮,虽在郑州,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是不准开仓的。”

侯大勇想到近期内应无大战,道:“军粮存放不宜太久,放久了军马都不吃,用了多少军粮你如实登记就行,这个你不用担心,出不了大问题,况且你只是遵命而行,出事也怪不到你头上。但是,你要检查各地粥场,若有人贪占救命粮,莫怪我三尽青锋无情。”

开粥场救济难民,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五代以来,战火连绵,难民司空见惯,很少有地方专门设粥场救济难民。郑州设粥场的消息很快在附近传遍,难民蜂拥而来。

侯大勇敢于开库还有一个原因,通过和柴荣的接触,侯大勇对其心性也比较了解,这个出身不高的平民陛下,对百姓生计是极为重视的,通俗的话来说,柴荣是个亲民陛下,自已开库救人,料来不会受到责难,或许还能投其所好。

侯大勇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派郭炯带人到沧州,把富巩、春兰、秋菊接到郑州。侯大勇准备以郑州为基地,在南北通商,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开铁匠营等一些实业,打造更为锋利的兵器。

从沧州一走近半年,这一段时间里,杜刚、陈猛一直跟随在侯大勇身边,两人虽说忠心耿耿,但论到照顾人,就远远不如春兰、秋菊了。想到秋菊的好菜,春兰的按摩,更想到两女的温柔激情,侯大勇心驰神往。

侯大勇做的第三件事就是了解郑州总体情况。不论现代还是在古代,侯大勇都一直在军队里,对地方事务并不熟悉,作为郑州最高长官,侯大勇对如何治理郑州摸不着头绪,用句俗语来说,就是狗咬乌龟---找不到地方下口。

开设粥场后,侯大勇把从七品以上官员分别召至府上,要求所有官员写出条陈,写清楚所管之事的基本情况,下一步具体工作,同时,提出困难或疑问,字不要多,但三方面内容都要有。侯大勇提出的要求,众官员从未遇到,众官绞尽脑汁,做出一些花团绵秀的文章,却大都空洞无物。好在郑州官员不多,用了七八天的时间,侯大勇对于郑州的情况总算有了基本了解。

郑州地处中原地区中部黄河南岸,黄河中下游临界处,西依嵩山,东南连黄淮平原,辖管城、汜水、荥阳、荥泽、密、中牟、新郑、阳武等县。有八万多户人口,属于上州。侯大勇作为防御使领刺史,从二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

了解了基本情况,侯大勇把具体事务让录事参军事梁守恒处理,换上便装,带着杜刚、陈猛和十个狮营亲卫,到郑州各地实际走走看看。在其位,谋其政,侯大勇想尽已所能,为郑州老百姓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郑州城比沧州城繁华得多,来往人流也大,商铺里南来北往的货物较为充足,店铺里有缭绫、轻容、轻绢、红线毯,有景德镇的瓷器,有各种纸张,用于糊窗的纸,包茶叶纸,和做纸钱的纸各有不同,还有牦牛尾、珍珠、金、银、钱、铁等物品。

在一片繁华中,大量流落街头的难民,格外刺眼。

侯大勇、杜刚、陈猛三人在前面,十名狮营亲卫在一百米后跟随。侯大勇没有骑马,在街上随意闲逛。侯大勇惊奇地发现一种用蔗糖作的糖块,忍不住一人买了一块,侯大勇正在品尝这种绿色食品,还没有吃一半,杜刚、陈猛已全部吃进肚里。他俩和侯大勇在一起时间长了,知道侯大勇在带兵之时非常严肃,来不得半点马虎,平日里却很是随和,经常和他俩开玩笑,杜刚道:“再来一块,味道都没有尝出来。”侯大勇见两人三下五除二把糖块吃了下去,知道钱包又不能幸免,道:“一人再来三块,下不为例。”一人三块,十二人就是三十六块,卖糖人一下卖出这许多,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说道:“明天糖块里加了芝麻,更好吃,明天来吧。”

一行人来到一座寺庙,寺庙前有一座塔,此寺庙规模颇大,名字也叫开元寺,寺旁塔名舍利塔,自从见了万寿寺的龌龊之事,侯大勇对寺庙没有多少好感,本想走开,见到寺旁设有粥场,便带着人走近粥场。

粥场难民很多,闹哄哄,围住棚子。忽然,人群分开,一人七八岁的小孩子跑出来,紧接着传来一声斥喝:“这个小王巴羔子,吃了又来。”一个差人模样的中年人紧追出来。小孩极为灵活,中年人抓了几次没抓到,又出来一名差人。两个人把小孩抓住,小孩子手里捧着粥,只顾用嘴喝,中年人一掌把小孩手里的粥打掉。小孩手里的粥被打掉,就用手往中年人身上一推,在中年人的衣服上留下一个黑掌印。中年人衣着甚为整洁,被弄脏后,大怒,一脚把小孩踢倒在地,然后用脚猛踢,小孩很是倔强,并不求饶,嘴里还道:“打你大人,打你大人。”中年人听小孩子不服软,气恼之下,拿出鞭子,对着小孩子猛抽,旁边的人看不过去,有个老人出来说情,被中年人一脚踢开。

侯大勇见中年人有些过分了,上前,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腕,中年人手腕被抓住,抬头见是一个陌生人。此人平日称王称霸惯了,今日见有人强出头,也不管对方什么身份,手被抓住,挣了一下,没有挣脱,就抬脚向侯大勇踢来。侯大勇一个背摔,把那中年人摔了一个跟头。

见中年人被打,从粥棚里冲出一群人,过来把侯大勇等人围在中间,杜刚、陈猛和狮营军士都是久经杀场之人,并未把这些耀武扬威的差人放在眼里,只等侯大勇发话。

侯大勇对着中年人道:“我是刺史府上的,叫管事的出来。”众差人都是老油条,见来人气度不凡,随从剽悍,一名差人赶紧跑去向头报告。侯大勇把小孩子拉起来,问:“这粥棚发的粥,你吃不饱吗?”

小孩一脸鄙夷:“这粥比米汤还清,怎么能吃饱。我们还不如那些人喂的猪。”

听到此言,侯大勇知里面有问题。正在此时,里面出来一个小头目模样之人,道:“你们是谁,为何在这闹事,这可是防御使亲自下令开的粥场,在这闹事,是不是不想活了。”侯大勇不理他,径直到大锅台边,几个大锅正热腾腾冒着气,侯大勇见粥甚清,拿起瓢,盛了一碗,只见碗里只有稀稀的米粒。

侯大勇本来没有多大火气,因为军中常有打架斗殴之事,只是摔了中年人一跤,略作惩罚,但见到粥棚的粥如此之清,侯大勇沉下了脸。小头目见侯大勇查粥,急忙对差人喊道:“把这人打出去。”侯大勇对杜刚说,“你去把司仓参军事叫来。”又对陈猛道:“不要打出人命,给我狠狠地教训。”

陈猛等亲卫得令,立即上前对众差人拳打脚踢,众差人如何是陈猛等人的对手,三拳两脚之后,众差人都倒在地上,起不来了。陈猛还不过瘾,道:“怎么这么不禁打。”

打倒了众差人,侯大勇叫来那个小孩子,问道:“你刚才说喂猪是什么意思。”

那小孩子见侯大勇等人把众差人打倒,崇拜地看着侯大勇,道:“听别人说,这里当官的把米拿回家去喂他家的猪。”

“谁说的。”

那小孩指着一个难民,“他帮着挑米到当官的家里去。”

侯大勇叫过那人难民,问他小孩子说的事。那难民四十多岁年纪,道:“我们有点稀粥喝就不错了,这点稀粥可救了全家人的命,好汉莫要问,快点走吧,惹怒了他们,我们这点稀粥也喝不到。”

“我是郑州防御使侯大勇,你不要怕,给我说实话。”

那难民并不相信侯大勇,看了他一眼,嘴里嘀咕着回到人群中。

这时,杜刚带着司仓参军事来到粥场。司仓参军事参到侯大勇,连忙行礼,众差人此时才知道侯大勇身份,挣扎着起来,跪成一片。粥场的难民知道侯大勇身份,全部跪下谢恩。

侯大勇把司仓参军事带到大锅旁,司仓参军事看见如米汤一般的粥,想起侯大勇说话,脸色煞白。侯大勇道:“现在先不究根源,你作为司仓参军事,脱不了管理不良的责任,今天给你留个面子,把粥厂事情处理好后,自己到军帐去领十鞭。”司仓参军事连忙谢恩。

侯大勇初来郑州,不想太过为难郑州大小官员,毕竟以后还要靠他们做事,吏治问题是个千年难题,很难彻底治理好,只有一步一步来。所以侯大勇没有深究司仓参军事,但对于粥场的小头目,却要当场处罚。侯大勇下令让小头目当众趴在地上,让亲卫打了三十鞭子,亲卫下手极重,三十鞭后,小头目屁股已血肉模糊。

打完小头目,侯大勇令粥棚重新煮粥,然后,坐在棚下等粥煮好。侯大勇叫过小孩,才知小孩父母双亡,由爷爷带着他和妹妹逃难,爷爷在路上也死了,他刚才分到一碗粥,全让妹妹喝了,自己饿得紧,就趁人不备,顾不得烫,偷偷在大锅里捧了一捧粥,被差人发现,追了出来,恰巧遇到了侯大勇。侯大勇见小孩子甚为机灵,有心收留他俩,让小孩把妹妹叫出。当小孩把妹妹叫出来时,侯大勇见小女孩不过四五岁,怯生生的,神态极象自已的小女儿,想到女儿,侯大勇不禁心中一酸,叫陈猛把两个小孩子带到府上。

当粥重新做好后,侯大勇见此锅粥十分浓稠,没有问题,便带着众亲卫和两个小孩离开。难民只顾着等待分粥,并未注意侯大勇一行人离开,等有人醒悟时,早已不见侯大勇。

第二章 开办实业

从粥场回来,侯大勇一路在想,粥场只能解一时之困,不是长久之策,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要让老百姓有饭吃、有事做,正所谓:有恒产才有恒心。郑州地处中央腹地,荒地不如其它地方多,这么多的难民无法安置,要做到有恒产谈何容易。

郑州虽是相对富裕的州,但大部分费用都花在军费上,郑州共有驻军六千人,每天花费极大。五代制度多承唐制,安史之乱发生以前,唐朝的军队大致包括禁军、边军、地方武装(如团结兵)等。前两种虽任务有别,但都是职业兵,后一种则具有民兵性质,其中禁军、边军属于中央军,是国家武装的主力,安史之乱前,这些武装的费用大部分由中央支付。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军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央军队逐步转变成为地方军队,转变开端于节度使兵制的形成,完成于两税三分的确立,至于平叛过程中刚刚组建的军队,组建之初即已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随着军队地方化的完成,军队成为由当地人组成的驻守于当地,并由当地赋税供养的地方军队。在郑州六千人的军队,成为巨大的销钱机器,郑州的税收大部分用在这上面,而税收以农税为主,造成农民负担极重,生活贫困。

当时军器价值相当昂贵的,在大周显德元年时期,一枝弩,钱一贯五百文,一张弓,钱七百至八百文。一副全装甲价值三十八贯二百文,一副马甲四十贯一百文,一张弓二贯八百文,一把提刀三贯三百文,一枝弓箭,七十四文,一枝弩箭六十五文,造弓一万张,需要牛筋六千七百四十五斤,牛角一万一千只。米价,平均米价是在每石五百文左右浮动,绢价,每匹五百文至一千文之间,马价,每匹三十至五十贯,名马达到七十、八十贯乃至一百贯。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盔甲装备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其余的装备也绝对不便宜,一把提刀至少能换一石米或者一匹绢。战马的价值更高。

侯大勇仔细盘算价格清单,深感当时兵器之贵,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开设几个铁器铺,把有体力、有技术的难民安置到里面,不仅可解决难民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等产量提高后,还可以做武器生意,这可是利润丰厚的好事。如此一来,可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侯大勇在沧州时,曾为窦田画了风箱样式,提高了冶炼温度,窦田等工匠原本技艺高超,有了风箱后,如虎添翼,应是可以造出超强的武器。只要富巩把沧州的资金、人员带来,就可以开办铁匠铺。

侯大勇把铁匠铺分成三种,一是郑州官府出钱出力的铁匠铺,主要制造大周制式兵器,用作装备军队所用;二是由侯大勇私人出钱,以他人名义建起的铁匠铺,主要经营铁制农具,满足当地的农业需要;三是由侯大勇出钱修建精品店,集中一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用最先进的设备,造出一些精品,比如锋利无比的宝剑、宝刀,精制的生活用品等,价格要高,数量要少,仅供上层人物消费,作为身份的标志。同时,此精品店还要为侯大勇制作用来装备亲卫部队的特殊武器。

侯大勇理好思路后,叫来录事参军事梁守恒,把扩大官营铁匠铺生产规模的计划说出来,看如何在实际中操作。

梁守恒想了想,道:“现在郑州官府有铁匠铺三个,主要生产军队的刀、剑、箭等兵器,还能生产床弩、云梯等大型武器,军中所需基本够了。”

听梁守恒话中意思,侯大勇知道他对扩大生产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没有利益作为强大的驱动力。当时,军用武器属于违禁品,不能买卖,多生产武器,除了加重负担外,没有任何好处。侯大勇决定把郑州打造成武器制作基地,争取中央订单,同时,可用官方渠道向其它军队卖武器,这就是侯大勇作为官商的优势。

侯大勇道:“事在人为,多生产武器,可以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成本降低后,可用较低的价格卖给其他各军,只要价钱足够低,完全可以取代其它军队的自给自足,成为专供武器装备的铁匠铺,到时,银两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

侯大勇说得前景一片美好,而梁守恒一头雾水,不知防御使在说些什么。侯大勇见到梁守恒的表情,知道是对牛弹琴,于是不和他说了,以后事实会给他最好的教育。下令道:“给你三十天的时间,要想办法把铁匠铺的规模扩大,需要人则到难民中去招。”

虽然梁守恒对侯大勇扩大规模的想法不能理解,但是防御使下了令,梁守恒还是显现出良好的才干,很快,从难民中挑选了近一百名身强力壮的男子,到铁匠铺做工,把三个铁匠铺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按照侯大勇的要求,每天难民收入不低于三十文,还要管一顿饭。

这一来,意味着有一百个家庭暂时不会被饿死,但是这仍是杯水车薪,大部分难民仍需要粥棚来救济。

扩大了官营铁匠铺规模后,侯大勇也为私人铁匠铺选好了地方,以富巩的名义买下城内一块地,在难民中找了一些人进行基础工程,同进,在郑州广招工匠。只等富巩一到,就购置相应设备和原材料,正式开工。

当基础设施基本做完的时侯,富巩、窦田、郭宝义、春兰、秋菊等一行人来到了郑州。依侯大勇安排,富巩把沧州的农庄、店铺等事务交给欧阳誉管理,另外指定了一人记帐,春兰秋菊从密室里取出了一半财物,交给富巩。富巩见两女拿出许多钱财,才知道侯大勇原来是个深藏不露的大富翁,难怪敢在黑雕军身上大手大脚花钱。

富巩到后,侯大勇把铁匠铺的规划告诉富巩,让他立即着手去办,技术上的事情直接由窦田、郭宝义负责。交待完铁匠铺的事情,安顿好沧州来人。已是下午时分,侯大勇吩咐有事找录事参军事梁守恒,非有紧急军情,不许任何人来打扰,然后,回到了官衙后面的院子里。

院子并不大,环境不错,几棵古树树冠很大,院子都在树荫下,幽静、凉快。

春兰秋菊已在院子里等候,侯大勇进来,两女连忙行礼。侯大勇走后,两女盼星星盼月亮,在梦中无数次和侯大勇相聚,一行人到郑州郊外后,两女就开始激动,虽尽量克制,不表现出来,但两人似乎都能听到对方 “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见到侯大勇,两女反而不知说什么好,行过礼,眼圈全红了。

三人面对面站着,侯大勇见两女都瘦了,但成熟了许多。春兰抬头看着自己,而秋菊则低着头。

侯大勇见两女不说话,笑道:“半年没吃到你们做的饭菜,快点做给我吃,我可饿坏了。”

春兰见侯大勇胡子没有理干净,头发也有点乱,就道:“阿郎头发乱了,奴家帮阿郎理理。”

“春兰烧水,我要洗个澡,好久没洗了,身上已酸酸的。”

“今天早上让人买了一些菜,秋菊要做两个拿手好菜,我们三人好好喝一杯。”

侯大勇吩咐做事,两女连忙分头去做。侯大勇本想来个热烈的拥抱,见两女娇羞,可能不习惯这种热烈的方式,就把拥抱的念头打消了,改用更为含蓄的方法。半年没有接触女人,侯大勇体内荷尔蒙狂增,昨夜想到两女要来,翻来覆去没有睡好。

春兰去烧水,见澡房里有一个新的大木桶,不禁心神一荡。

秋菊到厨房做饭。侯大勇知秋菊腼腆,到院子后,一直没有说话,见她进了厨房,就跟了进去。

八月初,天气已热,秋菊站在灶台,正在查看有什么菜,没有察觉侯大勇进来了。侯大勇从背后轻轻抱住了秋菊,秋菊全身一震,手中的菜落了一地,轻声道:“阿郎,可想死我了。”

侯大勇搂抱住秋菊,紧贴着秋菊的后背,用嘴唇轻吻秋菊雪白的脖颈。秋菊头往后仰,靠着侯大勇。侯大勇双手抚摸秋菊的小腹,然后上下滑动,当碰到秋菊的胸部时,秋菊“啊”了一声。侯大勇把手伸进秋菊的衣服,抚到双峰,用手指轻揉乳头,秋菊站立不稳,全身靠住侯大勇。侯大勇也把持不住,硬硬地顶住了秋菊。

秋菊回过身,抱住了侯大勇,泪水满面。侯大勇抱起秋菊,直接到了房间。侯大勇把秋菊放在床上,此时秋菊衣衫已乱,双乳时隐时现,侯大勇亲吻乳尖,同时,用手把秋菊的衣服慢慢褪了下去,秋菊玲珑的身体全露了出来。侯大勇从上到下用亲吻秋菊。忽然,秋菊翻身起来,迅速脱掉侯大勇的衣服,两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春兰烧好了洗澡水,当走到房间时,听到里面秋菊的呻吟声,脸色一红,想退回澡房,可迈不出步子,听了一会,回到澡房。来到木桶边,把手伸到水里,无意识地揽动,等着侯大勇过来。

云雨之后,侯大勇和秋菊躺在床上休息。侯大勇平躺着,秋菊把头枕在侯大勇手臂上,满目含情看着侯大勇。休息一会,秋菊欲起身为侯大勇端茶,刚撑起身,不料侯大勇伸手一拉,秋菊又倒在侯大勇怀中。侯大勇抱着秋菊,抚摸其细腻的皮肤,秋菊眼光慢慢又开始迷离。

秋菊出去端茶,见春兰烧好了水,还在等侯大勇,想到自己大白天如此荒唐,不禁羞红了脸,端茶进屋,轻声道:“春兰早把水烧好了。”

春兰把水重新烧好,才等到侯大勇进来。见到侯大勇,春兰象一个受委屈的孩子,似嗔似怨,楚楚动人。侯大勇亲了亲春兰,进了木桶,温水一泡,实在舒服,道:“还是你和秋菊好,杜刚、陈猛都是粗心汉子,哪会照顾人。”

“谁是杜刚、陈猛?”

听到此问,侯大勇才想到两名小校的名字是自己在去德州的路上,为他俩取的,春兰却不知道,就把一路上有趣的事讲给春兰听。春兰一边听故事,一边帮着侯大勇洗头,揉肩膀,侯大勇头靠在木桶上,享受着春兰的按摩,心情彻底放松,不知不觉中竟睡着了。

春兰见侯大勇在木桶中睡着,想必是近段时间累坏了,就拿起盆子,为木桶里续上温水,守在侯大勇身边。

侯大勇醒来时,见春兰正在续水,便握住春兰的手,取下木盆,道:“到桶里来吧。”春兰红着脸,去掉衣衫,也进到木桶。春兰比秋菊更为丰满,也更为主动,双脚把侯大勇环住,贴着侯大勇。侯大勇用手托住了春兰圆润的屁股,紧紧搂住了她。

正在精心做菜的秋菊,听到间隔两个房间的澡房传来一声长长的呻吟,分神间,手被烫了一下,急忙定下神,专心做菜。秋菊因地取材,用骨头汤、猪肉丝和菜叶做料,制作一道荞麦拨面。侯大勇洗罢澡来,揭来大碗,见里面拨面洁白无暇,条细如丝,清香扑鼻,食欲大开,连吃两碗还意犹未尽。

第三章 符家说客

第二天,侯大勇出现在官衙时,大家都眼前一亮。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胡子也剃得干净。平日里侯大勇总穿军服,今日却穿了一身紫色常服,圆领大袖,下裾加横襴,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子。侯大勇在选择衣服时,颇费了一些神,平日穿惯军服,穿常服极不方便,但在衙门里,不能总是以武将身份出现,毕竟是一方大员,而不是单纯的武官。

杜刚、陈猛见侯大勇如此打扮,总觉得别扭。

侯大勇召来录事参军事梁守恒,谈论铁匠铺生产弩箭、长刀等具体问题,又提出如何安置难民的问题。录事参军事梁守恒建议让难民去修河堤,侯大勇想到此主意不错,马上同意。梁守恒见侯大勇肯听意见,好相处,十分高兴。

正在此时,郑州长史符彦辉来拜见侯大勇。按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长史、司马等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况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这类官又被称为“送老官”。

长史符彦辉是魏王符彦卿的隔房兄弟,符家多武将,符彦辉是少有的文人,侯大勇到郑州后,他一直在大名府,今日一回郑州,就急性赶来见过侯大勇。侯大勇听说过符彦辉大名,他是汉、周两朝老臣,因多病,被派到郑州作长史,平时并不做具体事务。对于符彦辉这种称得上皇亲的老臣,侯大勇相当客气,侯大勇把符彦辉请到书房,安座后,泡上好茶一杯。

符彦辉客气道:“侯使君到郑州后,我一直未在家,今天才来拜见,实在抱歉。”

“在下初来郑州,不熟政务,还望长史多多帮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客气的废话。不过,人一生说的绝大多数都是废话,废话给了我们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若人人只说有意义的话,那患心理疾病的人必将大增。

侯大勇只道符彦辉是作礼节性拜访,闲聊一会,符彦辉突然道:“我从大名府回来时,听人说起,符家四女符英和使君有多面之缘,使君并无妻室,不知有何打算。”

听到此话,侯大勇想起了柴荣问过的话,心道:“符英曾与何家有婚约,何徽被斩,婚事不知还算不算数,难道符彦辉在暗示于我。”

侯大勇对符英印象颇好,但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更主要的是,侯大勇始终认为自己是有妻室之人,从未想过要重新结婚。当日柴荣顺口提起此事,后来不见动静,侯大勇以为柴荣是随便说说,现在看来,柴荣当时是有所指。

符彦辉此行,正是专为此事而来。当日寿州节度使何徽向符家提亲,符彦卿同意了婚事。符皇后悄悄派人打听,探知何松是个浪荡公子,十分不满,符氏本人就有惨痛的教训,她的第一位丈夫是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此人有些疯癫,让符氏吃了不少苦头,符氏不想让妹妹重蹈覆辙,带信劝说父亲退掉这门婚事。

正在此时,高平之战爆发,紧接着,何徽被诛杀,婚事自然也就作罢。受皇后所托,柴荣一直在为符英找一位合适的丈夫,选来选去,没有中意的。

侯大勇来到侍卫司以来,经常跟在柴荣身边。侯大勇指挥黑雕军屡立功劳,更为难得的是,侯大勇头脑清醒,多次提出有有价值的建议,在围攻太原时,符彦卿、侯大勇分别提出了时机不成熟,早日退兵的建议。当时,太原随时可破,柴荣坚持多攻几天就能破城,不巧的是,遇到连绵大雨,导致太原兵败。

在沧州之战后,柴荣已令人调查了侯大勇的身世,知其从北地回来,和朝中权贵没有纠葛,家中亲人全部死于兵灾。经过高平大战后,柴荣有意将符英嫁与侯大勇,所以,才有当日的一问。

符母知道侯大勇的情况,各方面都较为满意,但符氏的母亲是个死脑筋,当日符氏从乱军中逃生,她竟然要符氏出家当尼姑,此次,她希望侯大勇能主动来女方来提亲,这样更合礼仪。因此,她把符彦辉叫到了大名府,当面交待清楚,委其来作说客。

符彦辉把前前后后的经过一一道来,包括柴荣态度。侯大勇知此事无法变更,同意选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向符家提亲。

送走符彦辉,侯大勇心乱如麻,无心办公,把政事交给梁守恒,回到院子,“历史上,赵匡义娶的是符家六女,柴荣娶的是符家长女,现在符家四女嫁与我,如不出意外,我就要和两朝帝王成为连襟,伴君如伴虎,对我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当柴荣驾崩以后,我会不会成为赵匡胤铲除的目标?今后该何去何从,投靠赵匡胤吗?”

春兰秋菊见侯大勇脸色极为不好,回来后也不和两人说笑,知侯大勇遇到为难之事,连忙端茶送水,忙完后,各自做事去。

侯大勇把自己关在屋里,拿出手机,妻子女儿出现在面前,侯大勇觉得接受婚事是对妻子的背叛,反复听妻子的嘱咐:“老公,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少喝点酒,要想我和妹妹。”一人在屋里呆了很久,侯大勇才出门。

侯大勇在屋里反复思考,最后下定决心,“不管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那句老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自己有实力,则可进可退。成为了柴荣连襟,行事一定要低调,官营铁匠铺规模须缩小,否则易引起他人注意。但是,丝、茶等其它生意可以通过富巩等人代理。”

下定了决心,侯大勇把常服脱掉,换上便服,决定到富巩开的铁匠铺里去,查看他们的生产情况。侯大勇令富巩把最好的工匠集中在一起,进行新技术实验、制造高品质武器,其它的铁匠铺只生产一般的农具。侯大勇把这家铁匠铺取名富家铁铺,对外均称是富巩的产业,富巩从沧州而来,不为外人所识,侯大勇让他对外自立门户,专为侯大勇经营各项生意,成为侯大勇的代理人。

富家铁铺使用了超时代工具——活塞式风箱后,炉温大大提高。杜宝义把生铁和柔铁片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入炉冶炼,获得质量较好的灌钢。侯大勇在旁边观察,想到小时侯在二叔家见到的工艺,似乎在这里可用,于是把窦田、杜宝义等高手叫来,把想法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去实践。

“我知一法,不知是否可行,我曾见人先把熟铁料放到炉里鼓风加热,后把生铁的一端斜放到炉口里加热。当炉温很高时,熟铁料软化,生铁将不断熔滴,用钳子钳住生铁块,使铁水均匀地浇淋到熟铁料上。浇淋完毕后,停止鼓风,夹出钢团,砧上锤击,如此两次,可得好钢。”

窦田、杜宝义受过侯大勇指点,均把侯大勇视为天人,见侯大勇说出此法,虽不知效果,想来不会错。但凡一个人对某事痴迷,长期钻研,只要智商正常,多半会成为此道高手。窦田、杜宝义两人均痴迷此道,是当时顶尖的工匠,他俩的杰作----沧州铁狮子,到了现代,还是古代科技的典范。两人聚精会神听侯大勇讲完要点,反复询问后,急忙去试验。

对于具体操作,侯大勇无心去管,也管不了,把要点说完后,带着杜刚、陈猛离开铁匠铺。

第四章 西军风波

郑州防御使史彦超走后不久,郑州防御副使另有任用,也离开了郑州。在侯大勇大力推荐下,石虎被任命为郑州防御副使。石虎跟随侯大勇,在沧州城外击杀沧州军主将刘海后,从此官运亨通,不到一年时间,从校尉作到果毅将军,现在又成为防御副使。

郑州驻军原有六千人,分为东军、西军和亲卫三营。史彦超走后,带走了亲卫一千人,黑雕军又带来一千人,现在驻军仍有六千人,分成了东军、西军和黑雕军三营,东军三千人驻在郑州到开封之间,西军二千人驻扎在郑州西郊七里地,郑州城内原是由史彦超亲卫驻守,黑雕军来到郑州后,就代替史彦超亲卫,驻扎在城内。

石虎作为防御副使,统辖东军三千人,狼营校尉山宗元到西军中统领一千人马。黑雕军由匡操具体指挥兼虎营校尉,郭炯为副手兼任狼营校尉,何五郎为豺营校尉。黑雕军人数减少,但装备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每位军士配备战马一匹,长刀、腰刀各一把,黄桦手弩、弓箭各一张。装备之精良,其他各军远远不及。

黑雕军建军以来,屡立大功,军士得到赏赐很多,打仗受伤或战死,还有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平日里伙食也很好,军士都为身在黑雕军中深感自豪。

黑雕军待遇好,军纪却比其他军队严格,特别是侯大勇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触犯必被惩处。黑雕军到了郑州后,郑州城内老百姓见黑雕军军纪甚严、不扰民,惊奇不已。黑雕军还请当地有名望的大户到军中作客,参观军队训练,大户受到军队礼遇,礼尚往来,不时送些粮、肉到黑雕军军中,很快,军地关系相处极为融洽。

大周沿袭唐制,兵员制度主要实行募兵制。凡招募士兵,“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口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成为士兵后,允许家属随军居住,士兵可得到衣、粮和酱菜钱,另外,应募、征战、捉贼等皆有赏赐。

高平大战后,侯大勇对当时大周各军有了直接了解,发现各军军士普遍训练不够,士气不高,遇到弱小对手,又凶又狠,遇到强敌,则一哄而散。在巴公原大战中,居然出现了右军主力步军千人阵前投敌之事。

侯大勇先后到东、西两军进行了视察,见两军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和黑雕军相比,差得太远,便决定在郑州军中开展练兵活动。侯大勇从黑雕军中选出军容军姿好的军士,组成一个训练队,然后,令东、西两军的各级军校轮流到训练队来集训。

对于集训之事,西军统领向东阳不以为然,多次在私下场合鄙视侯大勇这新贵之人。西军统领向东阳曾在侍卫司任过散员都指挥使,是宣徽南院向训的族人,世家子弟。他和李重进长期不和,李重进本是一个傲慢且心胸狭窄之人,在高平之战时,找了向东阳的小错,本欲治罪,宣徽南院向训在柴荣身边说情,向东阳于是被排挤出了侍卫司,降职到郑州统领西军。

向东阳从侍卫司带来的几个心腹,担任着各队校尉,见统领如此态度,纷纷称病不来,明里暗里对山宗元多有排挤。

侯大勇得知此事,并未当时发作,立即令山宗元到西军中悄悄调查,知道了事情原委,拿到了向东阳心腹的名册。第二次发出命令后,仍有四人称病不来。侯大勇绝对不充许军队中发生抗令不遵、阴奉阳违之事,决定用雷霆手段收服众军,以后再加以安抚。

侯大勇检查了一直舍不得用的手枪,带着何五郎、杜刚、陈猛等二十五名亲卫到了西军营地,二十人进营地,五人在营地外守候,若营地有异常,随时通知紧随在后的黑雕军。

向东阳见到侯大勇带着二十名亲卫到了西军,知是为了集训之事,大大咧咧地行过军礼,满不在乎。侯大勇见向东阳衣甲鲜亮,军服上佩带的小饰物颇为精致,显出了世家子弟和其他将领的不同。

侯大勇没有和向东阳啰嗦,开门见山问道:“向指挥,为何西军军校不遵将令,称病不来集训。”

向东阳道:“不是不遵将令,确实是生病不能去。我已同意他们养病。”

听到向东阳把事情揽到自己头上,侯大勇道:“我带了一些上好补药,一起去看看生病的校尉。”

向东阳道:“不劳防御使费心。”说完后并不移步。

侯大勇不等向东阳,转头向山宗元道:“你带我去。”然后,一行人径直朝营帐走去,向东阳只有跟在后面。到营帐要先经过操练场,操场上许多军士在打拳、练刀、射箭。

山宗元指着正在活动的几人道:“那就是称病的几个人。”

侯大勇转头盯着向东阳,缓缓到:“这怎么讲。”向东阳见事已无法遮掩,并不畏惧,也不解释,手习惯性地放在佩剑上。

侯大勇道:“升帐,所有军官全部到营帐。”

击鼓三遍后,西军军官陆续赶到营帐。侯大勇令亲卫守住帐门,不准任何人靠近。向东阳见侯大勇脸色铁青,心知侯大勇摆明了要给他下马威,向东阳是一个愣头青,仗家族势力,又在自己的营帐里,根本不怕侯大勇。

山宗元点点头,侯大勇知人来齐了,命令四位称病不到集训队的校尉出列。侯大勇道:“我看四位身体好得很,为何抗令不来集训?”

四人纷纷看着向东阳,向东阳一脸木然。

侯大勇“啪”地一拍桌子,历声道:“不听军令,该当何罪。”

向东阳站了出来,道:“那是我的命令,有本事冲某来。”

侯大勇狞笑一声,“好,那就怪不得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