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侯大勇沉吟道:“水灾之后,山上避难的百姓必然缺粮食,让军士们把大船上的粮食卸一部分到山上,以解燃眉之急。”

当军士们对负着粮食出现在九龙山时,一万多名忍饥挨饿的百姓顿时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在封沙的组织之下,百姓各自回到原处,十几名水师幕僚开始登记山上百姓地姓名。

侯大勇上山后,没有看到刺史王成德和司马郑有林出现在灾民中,正准备询问百姓,山腰传来一阵吆喝,“你们闹什么,惊扰了大人,想挨吃鞭子吗?”

山上下来了几个衙吏模样的汉子他们突然间看到如此多军士出现在山上,就愣在了当地。

第二百六十四章鹿死谁手(二十七)

九龙山,就和黄河岸边许多的大土堆一样,也取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好名字,可是和真正的高山峻岭相比,只是一个地势略高的大土堆而已。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大土堆,却挽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封沙等人留在半山腰,他让灾民们各自坐回原地,然后由军士们按照百人分为一队,每队指定一个队长,很快,乱成一团的灾民就井然有序了,粮食也就很快就发到了灾民手中,半山腰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侯大勇、时英等人则快步奔向王成德、郑有林所占据的山顶,刚才还在耀武扬威的衙吏们,全都哑了口,他们不认识侯大勇,却见一位大将军毕恭毕敬地跟在了一名他身后,都知道侯大勇必定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们跟着耸拉着脑察,跟在几个恶狠狠的军士后面。

山顶上,刺史王战德坐一个大木箱上,这个大木箱里全是装着宝贝,一半是钱物,另一半则是他收集了一辈子的字画,坐在了木箱之上,他稍觉安稳,他表情仍然有些呆滞,前几日破城而入的洪水,给了他太大的震撼。

“怎么会这样?”王成德望着昏沉沉的天空,嘴里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

侯大勇走到他面前的时候,王成德仍然有些痴呆地坐在木箱子上,他手下的师爷、衙吏们早已瞧见事情不对,都知趣地避到了一边。

在侯大勇心目中,王成德定然是一幅奸滑模样,没有料到眼前的王成德就如一位穷困潦倒的老童生,眼光空洞也不知望在何处,侯大勇不由自主地想起另一个世界的孔乙已,暗道:真是腐儒误事。

“王刺史,你可知罪?”想到城内之百姓的惨态,侯大勇心中的那一丝怜悯又无影无踪,就冷冷地道。

王战德收回不知看往何处的目光。目光定定地着着侯大勇,有气无力地道:“别挡着我,走开。”

时英刚满三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他怒骂道:“王成德,你瞎了眼了。”时英正准备报出侯大勇的名号,只见侯大勇对着他摆摆手,就住口不言。

王成德对于时英的辱骂没有任何反应。仍然把眼光对着远处。

侯大勇右手习惯性地抚着刀牺,冷冷地道:“王成德,澶州城一共十六万五千八百七个四人,这些人如今在何处?”

此语一出,王成德神游天外的心神突然回到了他的身上,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恢复了正常的思维,他站起身来,道:“在下是澶州刺史王成德,请问是那位大人。”话未说完。王成德已经认出当面之人是谁。年初他曾经在大殿上远远见过的侯大勇,他从木箱上滚下地来,跪在侯大勇身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侯相,黄河决堤了,城里老百姓都被水冲走了,真是太惨了。”王成德一边痛哭,一边以头撞地。

侯大勇看了一眼王成德,脸无表情地看着道:“郑有林在哪里?”

从衙吏群中走出来了一位大胖子,他跪在地上行过大礼,道:“在下是澶州司马郑有林。”郑有林和王成德的气质明显不同,王成德是明显的儒生,而郑有林身上有着浓浓的市井味道。

侯大勇抱着手臂看着澶州城里两位官员。一时打不定主意如何处置他们,他地眼光落在了先前王战德坐着的木箱之上,就对身后的亲卫道:“把木箱打开,我要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王成德原本是跪在地上,立刻露出可怜巴巴的神情,道:“侯相,这木箱是下官的,都是一些圣贤之物。”

一个中年女人眼见着几位军士走向了木箱,便扑向木箱。道:“这木箱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你们不准动它。”罗青松眼中向来只有侯大勇,其他人向来都不放在眼里,他抓起这位连骂带哭女人的手臂,稍稍用力,将她推向一边,罗青松习武之人,臂力极强,他原本只是想把那女子推开,不料那女子受不住这股大力,一屁股坐在地上。

王成德的娘子出自世家大族,是三省使张美的堂妹,她比张美小一岁,自幼就和张美相熟,她向来是颐指气使,如今被一名军汉推倒在地,顿时来了泼性,从地上爬起来,竟然披头散发的朝着罗青松撞过去。

罗青松根本不吃这一套,抬头一脚将王成德娘子踢翻在地,王战德娘子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她此时知道来人地历害,不敢再扑上来,就在地上骂天呛地。王成德娘子对下人向来动辄就打骂,素来不为人所喜,此人遇到更加强横之人,手下人虽然表情严肃,却没有一人肯站出来援手,心底都有些幸灾乐祸。

王成德对着侯大勇不断作揖,道:“侯相,张美张大人是在下娘子地哥哥,不君僧面着佛面,就高抬贵手吧。”

张美是大周朝老臣,也是柴荣的心腹之一,一直担任着三司使这个重要职务。

三司使源自唐代:唐末,唐昭宗命令朱全忠为三司都制置使管理财政,三司开始合并为一个使职,朱梁建国,理财不属三司,而由建昌宫替代。

后唐代梁以后,以租庸使掌理财政、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隶属之,后唐明宗继位以后,诛杀了不听话的租庸使孔谦,复置三司,委宰相一人专剖;长兴三年,唐明宗令许州节度使张延郎行工部尚书,充三司使,自此,“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作为掌握国家的财政机构,三司使作为其长官,才最后确定下来。

大周朝建国以来,张美任过多年的三司使,掌管着大周朝的财政,深得柴荣信任,在显德六年北伐之际,柴荣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权东京留守,剖开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调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此三人,都是留守大梁帝都的重臣,可见三司使张美也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柴宗训继位之时,张美仍然为三司使。他在大周三朝都任三司使,可谓是树大根深,也正因为此,柴荣一直没有让其成为宰相,这也是变相地对张美的制约。

侯大勇听到张美之名,心道:“这是飞鹰堂失职,王成德和张美的关系,居然没有打探出来。”他脑筋快速地转了转。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王德战和郑有林,一定要成为得民心的祭奠品,至于张美,或许这还是收服或除掉的机会。

想通了这个关节,侯大勇便没有理睬王德成,任由罗青松去开箱。

木箱上挂着大大的铜锁,罗青松用刀柄敲了数次,铜锁纹盟不动,罗青松也不找王德成拿钥匙。回过头去。

对身后地一名亲卫道:“张草,看你的本事了。”、

张草投军之前,是著名的大盗。爬屋上树、开锁探窗,正是他的拿手好戏,听到罗青松招呼,他笑嘻嘻地走了过去,蹲在木箱前,也不知他使用什么手法,大大的铜锁轻松地就被张草取了下来。

木箱一开,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木箱里。

露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和和的字画,侯大勇见罗青松正欲把画和往地上扔,就道:“别扔。打开看看是什么画。”罗青松随手拿了几个画和来到侯大勇身边,依次打开画轴。

侯大勇虽然名为宰相,但是对文人墨客喜欢地书法、绘画并没有研究,他回头看了看时英,只见时英双目放光,嘴里念着:“宫乐图、内人双陆图、簪花仕女、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今天可真是开了眼界,一次君了这么多地大唐名画,这个王德成。还真有些本事,在何处寻了这许多大唐名画。”

王德成见到自己爱若性命的画和落在了侯大勇的手中,他全身禁不住开始发抖,虽然在心中对了数遍孟子也不能用浩然正气来停止身体的抖动,他听到侯大勇说了一句:“全部充公。”只觉得天旋地转,软倒在地。

侯大勇见山顶上还有三个箱子,就平静地下令:“把这些箱子全部打开,我要看着刺史大人和司马大人从大水中到底运了些什么出来?”

亲卫把三个箱子搬到了侯大勇面前,张草施展绝技,不一会,三个箱子全部打开了,第一个箱子里全是上好的绸缎,第二箱子是一些女人用的首饰和杂七杂八的玩意,第三个箱子稍小一些,但是里面全部都是周元通宝和一些银锭。

“这几个箱子是谁的?”

侯大勇的声音虽然很平静,一旁面心如猫抓地郑有林却觉得侯大勇的声音就如一把利剑,正在慢慢的桶向自己的心窝,他本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胆子比王德成要大得多,稳了稳心神道:“这几个箱子是下官地。”

“不错,不错,郑有林不愧是澶州司马,城中个几万百姓都没有能够逃脱大水,郑司马的三口箱子却能够安然抵达九龙山,真有本事啊。”听到侯大勇嘲讽的话语,郑有林知道自己这三箱宝贝已经易主了,他虽然心痛万分,却知道自己在侯大勇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就老老实实地闭嘴不言,听凭侯大勇发落。

“周青听令,山上所有的男人,全部递到城内搬运尸体,等到城内尸体清除干净以后,再押到九龙山来受审。”

周青以前是狮营的骨干,他和武家强两人搭挡,数次立有大功,侯大勇到大梁以后,郭炯千方百计又把他从军情营调回到黑雕军,这些五千黑雕军来到大梁,周青就成为新龙威军左厢副都指挥使。

周青看到澶州城的惨象,又询问了肖青黄河决堤的前后经过,早就对王德成和郑有林两人深恶痛觉,听到侯大勇这个命令,只觉得痛快无比,大声道:“接令。”

侯大勇又历声道:“不服从命令者,先斩后奏。”

第二百六十五章鹿死谁手(二十八)

在明晃晃军刀的威胁下,刺史王德战、司马郑有林和一百多名衙吏、家丁被押进了遍布尸体的澶州城,这一群人虽然意识到澶州城肯定被淹得极惨,可是也没有想到澶州城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白从进入城门的那一刻起,呕吐声音就持续不断。

一位面容娇好、举止文雅的少年人,跟在队伍中向城内走去,当从南城门进入以后,见到好几个满是蛆虫的身体,顿时双眼睁得大大的,死活都不肯往里再走,此人是刺史王德战的侄子,黄河发大水之前恰好游历到王府,他没有料到在叔叔府上短暂的盘恒,竟然会遇到这百年难遇的惨事。

一名军士上前猛踢了少年人两脚,那名少年人抱着头蹲在满是泥泞的街道上,忍受着军士的踢打,就是不肯站起来往前走。

周青闻声过来,他怒道:“起来,不要命了。”

少年人从小没有受过这种折磨,更没有见识过军队中令行禁止的作风,只道是在蹲在地上耍赖,就可以逃过搬死尸的差事。

周青见少年人仍然不听从命令,痛快地下令道:“斩了。”

王德成位于队伍的最前面,而少年人位于队伍的中间,当他着到一名军士冷冷地抽出了腰刀,意识到大事不好,他大喊道:“小三,快起来。”又叫道:“军爷,手下留情。”

军士是黑雕军的老军,他只听从黑雕军军官的命令,刺史的喊话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周青下令之后,他手中长刀已如一道闪电向着少年人的脖子斩去。

军士手中的长刀都是最新出品的“侯家刀”,远较一般的腰刀锋利,刀光一闪,血光就高高迸起,少年人的一颗头颅已落在了泥土中。

军士按照军中惯例。他用腰刀挑起了少年人犹在滴血的头颅,对着目瞪口呆地一群汉子道:“谁敢违令,这就是下场。”

王德成看着军士刀尖上侄子的首级,大张着嘴巴,一时之间,只觉得世事荒诞莫过于此,侄子是大哥的儿子,也是王氏家族最有才华的一位才子。就在黄河发大水有前夜,侄子还和他一边喝酒一边纵论天下大事,意气风发之神态就如仍在眼前,可是仅仅相隔数天,侄子就命丧在澶州城下,杀死他的军士或许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夫。

王德成慢慢地软倒在地。

虽然侯大勇下达的命令是“违令者斩”,周青却明白眼前这位刺史并不能擅杀,可是见过城内惨状的周青,也不想轻易地放过王德成,下令道:“找块门板。把王德成放在上面。”汴河水师地军士们和澶州府的衙吏们。整整清理了三天,才初步把城内的尸体清运出城,水师又运来数船石灰。在城内四处消毒,十天之后,九龙山上的上万名百姓这才陆续下山,开始重建家园。

等到侯大勇进入澶州城以后,这才再一次召见澶州刺史王德成和司马郑有林。

王德成不过是四十岁的样子,侯大勇在九龙山上和他第一次相见的时候,他虽然失魂落魄,却仍然保持着一幅儒者的模样,可是时隔个天,王德成已经变得垂垂老矣。头发、胡须花白而蓬乱,脸上皮肤松弛,目光涣散,就如一位年愈古稀的老者。

侯大勇对他没有一点怜悯之心,这个天来,他对这位兴趣高雅的王德成有了深刻的认识。

“王刺史,有几个问题需要你来答复。”

“请侯相明示。”王德成垂头丧气地坐在侯大勇的对面,虽然侯大勇态度平和,可是王德成眼中始终有一牺明晃晃地长刀和血淋淋的头颅在晃动。而侯大勇嘴角若隐若无的笑容更如夺命地令牌。

“今年春天,户部拔了多少钱粮来修整河堤?”

王德成低着头,想了好一会,才道:“三月,户部搜了四十万贯和三万石粮食,用来修整河堤。”

侯大勇见他没有抵赖,微微点头道:“既然有这么一回事情,那你说说,这些钱用在了什么地方?”

王德成脸上又露出空洞的表情,“今年春天,钱粮下来的时候,正好有个南唐画师在澶州城来,下官别无好爱,平生就受给画这一道,那一段时间,我天天跟着南唐画师喝酒、作画,这修堤之事,就全部交给司马郑有林去办。”侯大勇见王德成言顾左右,冷“哼”一声,道:“不要把自己说得这么干净,你那木箱,半是画和,半是钱财,画和之费远远超出半箱通宝,有两幅画更是价值边城,你一个刺史,哪里有如此多的钱财?”

“下官家有薄田,家中所有田产收入都换作了这些画和,至于修堤专款,确实是由郑有林经手,下官没有沾上一点,若是侯相不信,可向录事参军肖青核实。

“空口无凭,如何算得了数,若你拿得出凭证,证明修堤专款是由郑有林经办,或许你还能逃得性命,可惜一场大水冲坏了衙门,所有帐册都毁于水中,王刺史之贪污罪名恐怕将要被坐实,你不仅性命难保,而且还连累家人为奴为娼,可惜啊。”

录事参军肖青所言和王德成所言极为接近,侯大勇其实已信了八分,只是要把这涉及朝中诸位大臣的重案查清楚,单靠一个人的口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王德成开口,或者提供确实可靠的证据。

在王德成眼中,侯大勇根本不是大肚能容天下事的宰相,而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在在城内一面被迫搬运尸体,一面用能够想到地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侯大勇,可是面对杀人魔鬼侯大勇之时,他禁不住脚跟发软,如今听到侯大勇赤裸裸的威胁,更是心胆俱丧,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郑有林和他身后的势力了。

王德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侯相,我寄情于山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郑有林来头太大,行为太恶,我这个刺史当得窝囊。”

“继续说。”

“下官当上刺史一职,出身正途,虽然经常把三司使张美的名头挂在嘴边,但是三司使张美并没有把我看上眼,我每次到大梁城,总是巴巴地给张美递上一份厚礼,他只是不冷不淡地陪我说些话就算是完事,我那个娘子,仗着是张美的堂妹,自幼相熟,就不把我放在眼里,家中河东狮吼,让老夫苦不堪言。”王德成此时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一肚子苦水痛痛快快地倒了出来。

侯大勇有些可怜的看了他一眼,心道:好歹是个刺史,却窝囊到如此地步,男人到了这个地步,也真是没有味道。

王德成泣不成声,早已没有了儒者风范,“这个司马郑有林也是一个狠角色,他不学无术,靠着当朝宰相范相的提携,由一位京兆府无赖泼皮,当上了朝廷的命官。”

侯大勇道:“你休得胡说,这郑有林是军官出身,如何是无赖泼皮。”

“郑有林的母亲当年是范家地奶妈,仗着这个势头,他当年在洛阳和韩伦等人一起时常祸害街头,不知为何就进了禁军,当上禁军也并未上过战场,不过两年时间,就成了澶州司马。”

侯大勇知道王德成说的是真话。

洛阳城里住着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就是柴荣的亲生父亲柴守礼,柴荣称帝以后,命柴守礼居住在洛阳,不许他到大梁来,柴守礼是一个粗俗之人,纠集了十个当朝重臣的父辈,在洛阳城里纵情嬉戏,被人称为“洛阳十老”。

柴荣不许其父出洛阳,但是对其父亲的行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约束。

“洛阳十老”里面就有大将韩令坤的父亲、原庆州团练使韩伦,郑有林当然称不了十老,可是他时常和柴守礼、韩伦等人混在一起,也算是臭味相投。

侯大勇着着老泪纵横的王德成,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急,道:“你毕竟是澶州刺史,为何由着郑有林胡来?就算你没有贪污,这样做也是渎职。”

“这个郑有林好生恶毒,来到澶州以后,初时还老老实实,一日邀我到其府上,将我灌醉之后,让其小妾钻入我的床上,第二天,郑有林却翻脸不认人,指责我污了他的小妾,我明知上当却是有苦自己吞,随后,他又千方百计寻了些唐人画和给我,向我示好。”

“郑有林朝中有人,办事比我灵光,好多次我办不成的事情,郑有林出面就办成了,兼之郑有林喜欢拉帮结派,澶州城除了肖青以外,多数官吏都和郑有林一个鼻孔出气,渐渐地,我在澶州说话也就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听了,他们都唯郑有林马首是瞻。”

“我曾经想过办活想离开澶州,可是钱花了不少,事情却没有办成,这郑有林在范相面前是一只狗,范相也被他蒙骗了。”

侯大勇常年在军中,向来瞧不起有事无事就哭鼻子的男人,更由于澶州惨事,因此他并不同情王德成,“王德成,你说这么多都上不得台面,你是澶州刺史,这修堤钱粮之事还是得由你说清楚,若你说不清楚,主犯就必然是你。”王德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眼中闪出一丝凶狠,道:“我也不是傻子,帐房师爷表面听郑有林的,实际上是我的心腹,修堤钱粮一笔笔都有帐,还有郑有林的条子,这些东西全部都存在城外,东西可以证明我的清白。”

第二百六十六章鹿死谁手(二十九)

暴雨过后,老天爷立刻变脸,连续的高温让修筑河堤的数万老百姓吃尽了苦头,雨天盼晴,久晴则盼雨,就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决堤的河岸渐渐地合拢了。

侯大勇光着膀子,挑着一筐泥土上了河堤,他身体虽然强健,可是很少做这种体力活,挑着担子远不如普通百姓来得自在,他认认真真的干了一上午了,浑身是汗水,大颗大颗的汗滴顺着结实的后对不断地往下流着。

这已是他在河堤上的第三天。

此次黄河澶州段决堤,主要原因是持续暴雨迅速提高了水位,正好冲跨了澶州段河堤,等到大水退去后,人们这才发现,造成巨大伤亡的河水,不过是从一道并不十分宽阔的缺口涌出来的。

望着这一道缺口,人们都是扼腕长叹:

如果在春天筑坝之时,再多加几块石头,多打几个桩,这个堤坝也许就能抗住猛涨的河水;

如果当时有人在河堤上巡视,能够及时发现河堤的细小变化,及时加固,这个堤坝也许能够抗住汹涌的河水;如果在洪水暴发之时,能有人及时报警,澶州衙门示占据南门,或许就有更多的人能够逃出澶州城;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如果”,让侯大勇更觉得王德战和郑有林的可恨,两人的渎职行为,使个数万澶洲百姓遭受了灭顶之灾。

录事参军肖青没有受到牵连,此时他是澶州衙门的最高长官,负责组织澶州百姓抗灾自救。

侯大勇上了河堤,肖青自然也不能落后,他也是大汗淋漓,看到侯相又上了河堤,就急步上前,恭敬地道:“侯相,大堤基本补上来。石碑也运上来了,大家等着您给石碑添上第一锹土。

侯大勇仰着脖子,猛喝一口水,挥了挥手道:“走吧。”

看着侯大勇站在河堤的高处,把第一锹土盖向了无字石碑,录事参军肖青眼中不知不觉地涌上了泪水,他望着结实精悍的侯大勇,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肖青身后身旁的衙吏们也跟着跪了下来。就如多骨诺骨牌一样,沿着河堤分布的数万百姓陆续地跪向河堤最高处的石碑。

数万百姓黑压压地跪成一片,河岸只听见了河水拍岸声。

侯大勇提着铁锹站在河堤最高处,当数万人皆跪下之后,侯大勇这才把铁锹丢在了一边,走到无字石碑的正面,规矩地跪上,郑重地行过大礼。侯大勇起身以后,对着肖青道:“这河堤还需要整治,你大家起来吧。”

也不知何处传来一声“青天”的大喊。很快。数万百姓四处都响起了“青天”、“侯青天”“长命百岁”“大富大贵”地喊声,这些喊声被江风一吹,远远地随着江面向着下游飘去。

侯大勇在江边随着百姓们劳动。颇有作秀之意,可是数万老百姓面对着石碑跪下,这一场景深深震憾了侯大勇,在这世界,除了官场的勾心斗角、相到欺诈,还是有热血和真情,只要良心未全部抿灭,也能够体会到这种感情。

下了河堤,侯大勇就如英雄一般从人群中走过,当河岸和人群终于远去之时。侯大勇这才平静下来。

侯大勇暗自道:“河道决堤,澶州地方官员渎职一罪是逃不掉的,自己从大梁而来,带来了救灾粮食,清理了城内尸体,组织百姓修缮了河堤,这三件事,本质上不过是中央政府替地方政府处理后事而已,而老百姓却把自己当成了救苦救命的大青天。”侯大勇想到这。思路突然转回了另一个世界,“别说现在,就算是在科学、民主的二个一世纪,中国仍然有着强烈的清官意识,也有许多官员喜欢扮演着救民于水火的清官。”

在澶州城,经历了一场大灾,人们都从内心深处盼望着一个清官的出现,结果,侯大勇及时地出现了,而且他做了百姓最盼望的事情,于是,侯大勇顺理成章也就成了一位青天大老爷。

侯大勇没有想到,他的“青天大老爷”的名声传播速度之快,就如黄河之水一样,很快就遍及了大江南北,传言所到之处,人们提起侯大勇,均不由自主地露出敬仰之情,经过了澶州之事,侯大勇,就如另一个世界的宋江一样,成了人见人拜的“及时雨”。当然,澶州事件对于大周政局发生的影响,也是侯大勇没有预断到的。

侯大勇用囚车押着王德成和郑有林回到大梁之时,时间已经是九月,中书门下早已收到了此次潜州灾情的详细报告,大梁天牢里,已为王德成和郑有林留下了合适的位置。

到了大梁城,侯大勇反而变得超然了,澶州渎职案就是一条线,线后必然牵着许多或粗或细地手臂,因此,他告辞了众官,带着帐册和口供,安安静静的带着亲卫们回到了府上。

刚刚拐到南城区,就看到十几骑从自己府上出来。这十几骑全是精进健马,骑手们是精一色地纸甲,君上去精神抖擞,极为威武。侯大勇对禁军颇为熟悉,看到纸甲,就知道不是禁军,也不是黑雕军,十有八九是岳丈-魏王符彦卿。

果然,老远就听到符彦卿洪亮的声音:“侯郎,你可回来了。”

符彦卿是资深将领,受封为魏王,镇守大名府十余年,在大周朝军界素有威名,而且,符彦卿两个女儿嫁给了柴荣,一个小外孙成为了当今陛下,他在大周朝身份之尊贵,极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侯大勇早就翻身下马,来到了符彦卿的马前。

符彦卿挽着侯大勇的胳膊,翁婿两人亲密无间地回到了侯府。酒过三巡,符彦卿对站在一旁侍候的下人道:“你们全都下去。”

符彦卿眉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些酡红,很欣慰地道:“此次侯郎到澶州救灾,事情办得好,大名府的百姓都在传颂着侯青天的事儿。”

符彦卿是一方节度使,没有得到圣命不能轻易离开驻地,几句话一说,侯大勇心中已是隐隐知道了他的来意。

侯大勇咬牙切齿道:“此次黄河决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十数万的百姓冤死在澶州城内,就算活剐了王德成和郑有林,也难解我心头之恨。”

符彦卿见侯大勇提起这两人是如此深恶痛绝,放下酒杯,道:“王德成是澶州刺史,黄河水淹了澶州城,他死罪难逃。至于司马郑有林,大家都明白,他不过是一个养老官,这一次罪不至死,削职为民也就算是惩戒了。”

“原来是为郑有林做说客。”侯大勇已经明白了岳父的来意,符彦卿还没有交出底牌,他也就要公事公办,笑道:“郑有林这个司马可不是一般的司马,听说澶州不少事情都由他说了算,这一次恐怕脱不了干系。”符彦卿经历了数朝,阅人无数,如何不明白女婿的心思,微笑道:“这个郑有林本是一个市井之徒,他能当上澶州司马,凭了两个关系,一是他母亲是范家的奶妈,二是洛阳十老地关系,郑有林在洛阳之时,天天和洛阳十老混在一起,关系非同一般,此次我到大梁来,也是受了洛阳十老所托,留郑有林一条命。”

“范相是什么态度?”

符彦卿“嘿、嘿”笑道:“据说范相要依律惩处郑有林。”

范质是首席宰相,是侯大勇夺权的障碍之一,如何迈过范质,是侯大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澶州事件,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

“澶州决堤的前后情况我已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递到了中书门下,各位阁老都应着到了这份报告,郑有林之事我一个人不好说。”

符彦卿见侯大勇说话仍然滴水不漏,道:“洛阳十老可以说是神通广大,若是范相和侯郎都有心留郑有林一条小命,我相信其他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侯大勇突然抬起头,盯着符彦卿道:“如此为郑有林说情,魏王能有什么好处?”

“我能有什么好处,尽故人之情吧。”符彦卿收敛了笑容,道:“杀掉郑有林如捻死一只蚂蚁,只是杀他一人,或许要给你结下无数或明或暗的敌人,这太不值得了。”

“容我考虑考虑再说。”送走了符彦卿,侯大勇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里。

“放掉郑有林,毁掉帐册,王德成就成了替死鬼,这是一个权贵们皆大欢喜的结局。”

“杀掉郑有林,顺藤摸瓜,把祸事引到范质身上去,只是范质与郑有林并没有多少牵连,如何弄倒范质,是一个难题。”

在书房里坐了一个时辰,侯大勇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走出了书房,封沙早已有门外等候,见侯大勇出来,迎上去道:“符娘子刚刚从宫中回来,正在主院等着侯相。”

第二百六十七章鹿死谁手(三十)

阳光明媚,主院更是一片温馨,使女小梅推着小小的婴儿在浓浓的树荫之下,小柳则带着侯宗林规矩地坐在院角,小柳识得几个字,就拿着一本薄薄的册子给侯宗林读着什么。

侯大勇跨进院子之时,小柳有些慌乱地站了起来,在这等权贵之家,没有主人的允许,下人们是不能随便做小主人的师傅,侯大勇来到大周朝已有好几年了,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他明白小柳为什么会显出慌乱之色。

“这是娘子让我读的。”小柳低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侯大勇倒没有怪罪小柳的意思,他随手取过薄薄的小册子,翻了翻,里面全是简单的唐人绝句,就笑道:“我可没有怪你,这些唐人绝句浓缩的都是人生精华,尽管去给宗林读,没有问题的。”侯大勇把小册子递还给小柳,小柳面色微红,接过小册子,仍然看着脚尖。

侯宗林已经见着父亲,就攀着父亲的大腿,道:“大人(大周时对父亲的尊称。而并非指官场上的大人),我会对诗了。”

“那你对给我听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侯宗林对此诗时,奶声奶气,摇头晃脑,满脸严肃。

正在此时。门外有一个小孩子跑了进来,他悄悄地拐进院子,猛然间发现父亲侯大勇在院中,吓了一跳,就极为机灵的钻进了一丛极为茂密的花丛后面,这个小孩子正是满院里淘气,惹得鸡飞狗跳的侯虎。

侯虎在花丛中偷眼着着父亲,见父亲抱着侯宗林走到树荫下,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常在房中抹泪地母亲。心中酸溜溜的满不是滋味。就低头往地下看,寻起一小块石头,就往父亲所在的方向扔去。

侯大勇刚把侯宗林放在地上。弯腰抱起刚刚醒来的小儿子,突然,从草丛中飞来一块石块,侯大勇看到石块飞来,他手中抱着婴儿,就用脚踢向石块,石块并不太快,侯大勇出脚极为利索,已把飞来石块踢到了一边。

侯大勇眼尖,已见到花丛中是一个小小的身影。立刻猜到是让自己头疼又暗中喜欢的儿子侯虎,正准备出声喊破,花丛中飞过来好几块石头。

一块河中的小印石不偏不倚地碰在了侯宗林的额头之上,侯虎人小,力量不大,可是小印石质地坚硬,碰在侯宗林地额头之上,硬普碰硬,侯宗林的额头立刻青了一块。他是符娘子的儿子,府中众人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几乎从来没有被石块碰过,此时只觉一阵钻心的疼痛传来,就“哇”地哭了出来。

符英从宫中回来以后,感觉有些乏,就在屋里坐了一会,让小柳把浓妆卸掉,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等着侯大勇回来,听到侯大勇的声音出现在院子里,她心情有些郁郁,懒懒的就没有到院中去。

忽然听到院中传来儿子淋漓的哭声,符英从来没有听到儿子哭得如此大声,就赶紧走出了院子。

俗语说: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符英看见了侯宗林额头上的青肿,饶是她是女中豪杰,眼泪水也迅速灌满了眼眶,她抱着侯宗林,却不敢用手去摸青肿处,只是用嘴去吹。

阎祸的侯虎已在侯大勇的呵斥之下,来到了院子中间,侯虎一身大梁贵公子地打扮,只是那一身颇为昂贵的行头已是尘土满地。侯大勇小时候,也一向以调皮而闻名,如果加上在另一个世界的女儿,他已有七个子女,目前看来,只有侯虎和他小时候地性格最为相似。

“你为什幺要拿石头打弟弟?”侯大勇板着脸,教训着儿子侯虎。

侯虎有些惊异地看着父亲,在粟末部落中,凡是出了这种事,肯定会被父亲一阵痛打,他已经做好的挨打的准备,可是威严的父亲却并没有打他,而只是略带责备地询问。

侯虎回答不了父亲的问题,扔完石头也有些后悔,他又不愿意认错,就梗着脖子不说话。

符英看着儿子额头上的青肿,虽然心疼万分,可是见儿子只有些皮内之伤,并无大碍,也就放下心来,她站起身来,走到侯虎身边,平和却不失严历的道:“侯虎,这几天你惹了多少事,前几天把小妹妹弄哭了,把前院的厨房的水缸打破了,还有,你人小,开不了弓却要逞强,差点伤了白己,今天看来不教训是不行了。”说完,又顺口加了一句,“也不知你的母亲是如何管教地。”

侯虎虽小,却也知道选符娘子在府中地位尊贵,自己向来是敬而远之,今天鬼使神差地溜到了主院来闯下了祸事,他原本低着头接受符英的教训,可是听到最后一句话,小小年纪的他突然怒气上涌,就抬起头歪着脖子道:“不许说我阿娘。”

符英说了最后一句话,也知失言,就闭口不语,扭头看了侯大勇一眼。

阿济格回到主院以后,符英也是生了两天闷气,两天过后,选才接受了这个事实,亲自为阿济格张罗小院,她要求管家秦家河不准怠慢阿济格,阿济格要按照秋菊的标准来供给,侯大勇也默许了符英的选种做法。

阿济格颠簸流离数千里,总算安定了下来。在她心里,不管是粟末部的男人还是大周的男人,只要是贵人,总是许多的女人,自从北下之时,她已经猜到了今天的结果。到了大梁之后,从杜刚的只言片语中,她已径知道了符英高贵的身分。因此默默地接受了如此安排,只是,她来到大梁不久,侯大勇就为了救灾匆匆出了大梁,两人真正在一起地时候屈指可数,有时想到伤心处,也是暗自落泪。

侯大勇不愿意符英和侯虎出现争执,就和颜悦色地道:“侯虎,你打了弟弟,就是做了错事。是好男儿做了错事就必须道歉。敢做敢为才是好汉子,要和突地稽大叔一样。”

侯虎原本是歪着脖子君着符英,听到父亲如此说。就学着大人们的姿态,对着仍然骂啼的侯宗林拱了拱手,道:“弟弟,是哥哥不对,给你陪罪了。”侯大勇蹲在侯宗林面前,道:“哥哥不小心打到你,已径赔礼道歉了,你们哥俩拉拉手,就算和好了。”

侯大勇让两兄弟的手拉在一起,又让他们摇了摇。这才让他们分开。

小柳把侯虎递回院子,侯大勇和符英回到了房内。关了房门,符英默默地抱着侯大勇,把脸贴在侯大勇的胸前,符英如今还在哺乳,身体颇为丰腴,侯大勇见她神情有些落寞,就伸手在符英腰间捏了捏,开玩笑道:“娘子。好软和的小蛮腰。”符英幽幽地叹道:“阿济格的腰倒是很细。”

侯大勇笑着拍了拍符英的后对,道:“娘子是在吃醋吗。”

“我才懒得吃醋,你们男人都是这样。”说到这里,符英用手绕着侯大勇结实地腰身,漂漂地感受到自己男人熟悉的味道。

“小孩子调皮,没轻没重的,你也别往心里去。”

“阿郎,放心吧,我知道怎幺办。”符英虽然如此说,可是侯虎歪着脖子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里。在侯虎没有来到大梁之前,侯宗林一直是侯家长子,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长子侯虎,虽然是庶出,可是此子有着长子身份,又极为聪明,选对侯宗林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符英对侯虎有着莫名的排斥。

两人相拥着说了一会话,符英选才觉得心中好受一些。

“我今天进了宫,六妹见到我,就如见到靠山一样,看到她那十样子,我心里真是不好受,六妹贵为皇太后,却终日惶惶,今日父亲进了大梁,也是她的意思,她给我说,她想让大名府派一万军士进入大梁。”

“原来魏王不仅仅是当说客。”

“想到六妹和宗训,我心里就乱得很,陛下去得太早太突然,留下没有根基的孤儿寡母,我们本是他们的依靠,可如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