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一看到他不禁一愣,连忙让进屋里给他倒水。刘双喜满脸是汗,憨憨地笑着,一双乌黑的眼睛不安的观察着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呆在东次间绣花的秋宁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方宁看着两人的神态,顿时心生疑窦。她细想了想,记得自家三姐跟刘双喜并没有说上什么话,秋宁寡言少语,刘双喜每次来了也是埋头干活,方宁听他说得最多的也就是诸如“放着我来,三伯你去歇着,我不累”等等此类的话。几乎没见过他们单独说过话。方宁随即一想,也许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刘双喜连饭都没吃,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刘家庄了。

次日上午,杜朝南和方氏都在新房子那边忙活,宋家的仆人来福提着东西来了。方宁早听姐姐说这人已经送了三回肉了,不收都不行。

方宁笑问道:“来福,我娘不是说不让你送了吗?”

来福一脸作难:“是我家少爷临走时嘱咐的,我若是送不到,回来不好交待。他还说了,你这肉可不是为自已吃的,请别推辞。”方宁忍着笑接了过来。

来福临走时又别有深意地提醒了方宁一句:“最近很多姑娘都去陪我家小姐说话,你有空也来看看吧。”方宁点头应了。

方宁脚步轻快地走进厨房,心头情不自禁的涌上一丝甜蜜和欢喜。这个书呆子走了有一个多月了吧,不知那边的事情处理得怎样了?

晚上,方宁就着油灯翻看《诗经》,她瞧着宋乔那俊秀的字体,笑容从心底浮上来,在脸上微漾开来。

这晚,宋乔第一次出现在了方宁的梦里:他身着一袭青衫,站在奔涌不息的河边,漫声吟诵着那首《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还有他的批注,在水一方意为就在河边住。

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格洒进房中,照在那那带着甜蜜笑意的脸上。

次日,又是一个艳阳天。与往日不同的,他小叔杜朝栋屈尊纡贵来她家了。

杜朝栋用审视挑剔的目光打量着方宁,勉为其难的点点头:“表面上看倒挺文静的,以后把那尖牙利齿都给收了,好好做些女红,多看看《女诫》之类的书,倒也不算辱没咱们杜家的名头。”

方宁对他敬谢不敏,淡淡应了一声转身进屋了。

杜朝栋又对方氏说道:“三嫂我先回了,一会儿你们去老宅吃饭,你和我三哥再加上方宁就行了。”

方氏心生狐疑,但是杜朝栋专门来请,他们又不好不去,就“嗯”了一声答应了。

三人稍稍拾掇一下就准备出门,临去时静宁悄悄对方宁耳语:“四姐,你可要小心,我总觉得这是黄鼠狼跟鸡拜年没安好心。”方宁默默点头,看来不止她一个人这么想。

今日他们三人得到了上宾的礼遇,陆氏热情得像一团火似的,就连何氏也一改往日作派,方宁第一次从她身上看到了长辈该有的神情。

何氏笑得十分慈祥,连连招呼方宁,嘴里还夸道:“方宁这孩子就是孝顺,针线做得也好,八月节给我做的鞋穿着可舒坦。”方宁扯扯嘴角,那鞋可是她娘做的。

孙氏和王氏也随声附和,把方宁从里到外夸了一遍。她们越夸,方氏脸上的笑意就越僵硬,在她看来,这就跟狼夸羊肥一样让人心生不安。方宁低头只顾着吃饭,她跟宋老财学了一招,能吃的饭先吃了再说,等到兑现什么时再另作打算。

79第七十九章争执和回归

三口人吃完饭应付着坐了一会儿便回来了,杜朝南也觉出不对劲了,他悄悄跟方氏使了个眼色,让她去跟闺女打听打听,有些话,当爹的毕竟不好问。

方氏一回到家就把方宁叫进房里,委婉的询问这几日可是见着了什么人?方宁思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王清举了,她就把那天在菜园的偶遇告诉了方氏。

方氏惊呼道:“这帮黑心的,竟想让你当填房,想得美!即便你跟宋家不成,那也是要留家里招上门女婿的!”

方宁安慰道:“娘,你也别着急上火。你和我爹如今可是今非昔比,只要你们不吐口,我奶和小叔他们也拿你们没辙。”

方氏心事重重地叹了口气,他们家咋就那么多事呢?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就有事端,唉…

夫妻两人私下里商量好,若是老宅的人提起这事,坚决不能答应。

又隔了两天,刘大同夫妇带着刘双喜一起来了。

胡氏比起上次,气色好了许多,人也变胖了。她见了方氏有些窘迫不安,犹豫了几次最终还是开了口:“嫂子,我真张不开这个口,我也知道咱们两家差得远,可是孩子非求着我来试试。…我是个粗人,不会拐弯抹角,嫂子你也不用顾忌咱两家的交情,亲戚不成咱情份还在。你看双喜和秋宁这两孩子…”胡氏吞吞吐吐地将来意说了,方氏先前心里多有些猜疑,倒也不显得惊讶,只是委婉地回话说,她要跟杜朝南商量商量。

胡氏忙道:“这可是大事,那是应该的。”

这日晚上,夫妻两人关起门商量三女儿的婚事,杜朝南早就觉得双喜不错,以前要给方宁招婿时就考虑过他。他生怕方氏嫌弃刘家太穷,忙替他们说话:“他家虽然穷些,但大同老口子都能干,双喜双庆都大了,我听说,双庆也在刘家庄那边找了个活干。双喜更不用说,他在饭铺子里一个能顶俩,里里外外的啥都干。牛子还说要给他和栓子涨工钱呢。”

方氏笑道:“我是那嫌贫爱富的人吗?咱家不也将将好过起来吗?你觉得行就成。”

隔天,方氏又抽空进城去看看香草,送些东西过去,顺便把秋宁的事提了提。吴氏和香草都说双喜人不错,再者秋宁人太老实,嫁到不知根底的家总不放心。一家人商量完毕,方氏就跟胡氏回了准话,刘大同一家人自然是喜出望外。两家都是熟人,刘家也没请媒人,刘家请了证人,合了八字就先了聘礼。刘双喜心愿达成,干起活来越发卖力。

这期间,杜朝南又被老宅的人叫去吃了几次饭,他向老杜头和何氏说了秋宁订亲的事情。何氏对于这门亲事是嗤之以鼻,觉得刘家太穷了。但因着她心里有更大的谋算,也没就没多说什么。

饭吃到一半,何氏眼珠一转,关切地问三儿子:“秋宁订下了,下一个就该轮到方宁了吧?”

杜朝南心中警惕,点点了头道:“是呢,也快订了。”

何氏笑吟吟地道:“这孩子跟别的女孩子不大一样,我原本不想揽这档事,可又怕她错过好亲事。这不,他小叔费了好大的劲才为她寻着一门合适的亲事。”

杜朝南脸色一僵,忙道:“方宁还小,有好亲事还是先紧着大些的吧。”方宁上头还有冬宁呢。

孙氏在旁边笑道:“哟,他三叔,你这会倒知道让人了。咱娘可是方宁的奶奶,难道就做不得主了?”

杜朝栋正容说道:“三哥,这门亲事,我说出来吓你一跳,咱们镇上的王举人你知道吗?这人就是他弟弟。而且方宁还不是当妾,是当正房!”

杜朝南无奈接道:“那可是填房。”

何氏把眼一瞪,冷笑道:“填房咋了?要不是填房能轮到你闺女?你当她是天仙呢?一个又犟又倔的乡下丫头,论聪明灵巧还不如圆宁呢?人家能看得上她,那是抬举咱杜家,你还捏着撇着,瞧你那样儿,稍稍发了点小财,尾巴就翘起来了。”

老杜头眉头一皱,敲敲桌子:“有话好好说,吵吵啥。”

杜家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向杜朝南发起攻势,恨不得他此刻就答应这门亲事。杜朝南被逼得无法,只好假装喝醉酒听不懂话。何氏再逼他,他干脆心一横就按方宁临来时告诉他的法子,手指往嗓子里一抠,在堂屋里哇哇呕吐起来。把杜家众人气了个倒仰,何氏只得让二儿子把他送走。

方氏带着几个女儿正在家等着杜朝南,一见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秋宁忙去做醒酒汤。一家人折腾了好一阵子才服侍着杜朝南睡下。

此后几天,杜家老宅的人轮着番的来劝杜朝南夫妻俩,见两人不答应,何氏又开始大哭大闹,骂三房夫妻俩不孝顺。夫妇俩被逼得干脆每日早出晚归,进城给弟弟帮忙去了。

转眼间,八月过去了。九月初二这日,宋老财父子俩终于回村了。宋老财这次还带回了一个面上有伤疤的中年妇人玉嫂回来。这是他在玉城给妹妹买下人时,砍价作添头讨来的。

宋老财一行人路过村中的打谷场时,就见一堆人正围在那儿唠闲嗑,王氏也在其中,众人一看到他们三人纷纷笑着上前打招呼。

王氏眯着眼笑着说道:“大兄弟你们回来了,俺们家快有喜事了,你们正好能赶上。”

宋老财出于礼貌,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家啥喜事啊?”

王氏扫了一眼宋乔,意味深长地说道:“还不是俺三弟家的方宁嘛,这次有大福了,男主还是镇上数得着的体面人家呢…哟,我还有事先走了。”王氏故意把话只说半截,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宋乔心里一咯噔,镇上有名望的人家,他立即把可能的人选在心里过了一遍,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宋乔脸色十分不好,他再看看父亲,宋老财仍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虽然满面风尘精神却极好。

宋柳带着小木头和来福听到动静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宋老财满脸笑容的拉着一儿一女问寒问暖,宋乔心不在焉的唤过来福给自己打洗脸水,他趁着这当儿低声问道:“来福,这是怎么回事?”

来福简洁地答道:“杜朝栋想把方宁姑娘嫁到王家,杜三家不同意,这不杜家正闹腾呢。”宋乔随意呼噜了把脸,用袖子一抹,转身就往河洼跑去。谁知到了方宁家后,却发现只有静宁和夏宁在家,方宁随她父母去城里舅舅家了。

宋乔悻悻而归,心里像揣了二十五只耗子似的,百爪挠心。那王家是本镇的大族,王清举的哥哥又中了举人,他们宋家可比不上。自己虽有所表示,可是方宁对自己始终清清淡淡的,不知道她到底喜不喜欢自己,还有她以前老骂自己迂腐,她甚至从没像别的女孩子那样见了自己就脸色绯红…宋乔越想心里越没底。

回到家里,宋乔随便巴拉了几口饭,又开始在屋里踟蹰徘徊起来,在屋里转烦了,他索性披衣在院里继续徘徊,他恨不得此时再去河洼看看她回来没有。

宋老财跟两个小儿女说完话又让来福将带回来的玉嫂安顿好,回来一看大儿子还在院里像没头苍蝇似的乱转。他不禁摇摇头,再一看大儿子这种长吁短叹、六神无主的可怜样儿,不由得心里一软,温声骂道:“瞧你那点出息,跟没娶过媳妇似的。”

宋乔正在心烦,一听这话,梗着脖子顶嘴:“我本来就没娶过媳妇。”

宋老财实在看不惯他这副样子,唉了一声,语重心长的开导道:“你就是没出息,你想想当年我娶你娘那会儿,那差距有多大?好家伙,我当年除了一件长满虱子的衣裳再没有身外之物。可结果咋样?你娘最后还不成了你娘吗?那个一年四季扇扇子的什么夏才子还不是得甘拜下风!你再瞧瞧你什么条件?你可是年轻有为的快跳上龙门的鲜鱼,那个王清举是什么玩意!”

宋乔低声道:“他也是一条大鱼。”

宋老财不以为然:“再大也是条被腌过的咸鱼,能有你好吗?他前头可是死过浑家,咱老家有句俗话说,这死了婆娘的男人就跟死过人的宅子一样,再好再大住进去心里也膈应。这姓王的忒不是东西,婆娘才死了多久就惦记新人了。稍好些的女方谁愿意嫁这样的人家?我不信那杜家那丫头想不到这个。不信我明个儿去她家提亲你看看。”

宋乔一听到提亲,不禁喜出望外,忙激动地问道:“爹,你真的要去提亲吗?你不是看不上她吗?”

宋老财背着双手,慢悠悠说道:“开始是不喜欢,我一向都不大喜欢心眼太多的女孩子,怕你将来被算计,可我又想想,没心眼的也不行,我怕将来被别人算计了。你这家伙,有时太呆。…就她吧。”

宋乔高兴劲过了,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可是,她要是不喜欢我怎么办?”

宋老财真想敲儿子的榆木脑袋:“嘶,她不喜欢你?你咋这么笨呢?人家手里捏着钩子等你咬呢?这女孩子家家的就得端着,她要是像别的女孩子那样,上赶子来,咱家会瞧得上?”

宋乔略有所悟,最后被宋老财连骂带哄的给推进屋睡觉去了。

一夜无眠,第二日一大早,宋乔就一骨碌爬起来先找了一件新衣裳,他看了看屋里竟没有镜子,只好悄悄溜到宋柳房里对着镜子照了一番才放下心来,快步朝村南头走去。小木头一脸忧郁的看着大哥的背影,昨晚,他听见爹和大哥的对话了。大哥为什么看上的不是方宁的姐姐呢?他该怎么对大哥说呢?真愁人。

今日方宁是和小舅一起回来的,杜朝栋一反平日的懒惰,今日也早早起来。三哥一家这么不识时务,让他十分恼火,他决定今日要下一副重药,亲自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女。方宁一看到杜朝栋,就径直走了过来说道:“小叔,我正好也想找你,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杜朝栋还以为她想通了,脸上露出一种“我早就知道”的先知神态,跟着方宁施施然进了屋后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里。

方宁站定了,抬脸看向杜朝栋,面色平静,掷地有声地说道:“小叔,我不同意这门亲事。”

杜朝栋先是一怔,接着冷哼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门亲事轮得着你说同不同意?”

方宁耐着性子继续道:“我爹娘也不同意,你还有什么话说?”

杜朝栋恼羞成怒,义正词严的教训她道:“你还拿乔呢?你以为你是什么人,你不过就是一个土里刨食的村姑,你圆宁都比不上,更别提跟别人比,若不是看在我的面上,那王公子会看上你?你不但不知感恩,反倒推三阻四。我看你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方宁牙咬得格格作响,冷笑一声:“我不知道原来我竟然还沾了小叔的光。你是在怪我被卖了没帮你数钱吗?我今日就明白的告诉你,我这人是土里刨食的村姑没错,可我却一直自食其力,我不像某些人那样恬不知耻的当着吸血蚂蝗,完了还怪被吸血的人不好。我不贤惠不会拍马,哪怕我一无是处,可我也有自己的自尊——我哪怕嫁一个村夫也不想当填房,不接管别人留下的东西,不想找一个喝花酒卖风流装深情假道学的相公!”说到这里,方宁特别想恶意的讽刺这个小叔,她直视着杜朝栋的目光,脸上带着冷冽的笑意,一字一顿地说道:“小叔,我真的做不到像你这样,——你是苍蝇头上顶着绿豆壳,专挑绿帽子戴!请你留好看家本领,等待传人吧。”

杜朝栋猝不及防被人揭出伤疤,当即气得五窍生烟,浑身颤抖。方宁生怕他动粗,扭身就走。

杜朝栋在身后扬声讽刺道:“我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你不就是盯上了宋乔吗?你别自不量力了,人家怎么会看得上你!”

方宁头也不回的反击道:“这个不劳费心,你继续去寻觅传人吧。南山村的绿化就靠你们了。”杜朝栋虽不明白了绿化的意思,但他好歹知道结合上下文,知道这个“绿化”肯定跟绿帽子有关,顿时一口老血梗在喉头,咽不下吐不出,憋得十分难受。

方宁一推开栅栏就与宋乔迎面相逢。

方宁先是一怔,旋即冲他微微一笑,才几个月不见,他比以前更高更黑瘦些,估计在玉城没少奔波。宋乔激动地看着她,动了动唇,满肚子的话像茶壶里的饺子似的干着急倒不出来。

方宁悄声道:“你跟我来吧。”宋乔叠声应着,忙提步跟了上去,

80第八十章表白、请客

宋乔跟在方宁身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你小叔…”

方宁一提起杜朝栋就忍不住直皱眉头,宋乔方才在外面,只听见了隐隐约约的争吵声,对详情并不了解。方宁平复了一下心情,领着宋乔走进一处僻静的灌木林躲开了那个讨厌的小叔,然后用低缓地语气将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宋乔一听不禁勃然大怒:“这人太可无耻了,他就是想用你来攀附王家!”

方宁苦笑一声,无奈摊手:“你瞧,有这么一家子,我不厉害些能行吗?只是我这性子一形成,想改是改不了的。以后…”她说这话多少有些试探宋乔的意思。

宋乔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她的话中之话。脸微微一红低声道:“咱们一个村的,我还不知道你嘛。说实话我先前对你是有一点点…不满意,可后来不知怎地就没了。”

方宁脸上漾出笑意,问道:“为什么没了?”

“…反正就没了。”连他自己都想不清楚这种转变到底是从哪天开始的。

说到这里,又冷场了。宋乔不禁暗骂自己嘴拙,绞尽脑汁的寻找合适的话说。

方宁看他那副窘迫的样子,不禁笑了笑转而问他在玉城的事情,宋乔终于找到了话题,就简明扼要的叙述了一遍帮程宋氏母女争夺家产的经过。这事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末了宋乔又叹道:“我原以为程家人是仗势欺人,去了才知道,原来姑妈当年的确曾做过对不住他们兄妹的事情。特别是最后程老爷子有些神智不清…这事不提也罢。总之我姑妈分了一栋在等宅院一间铺子和十几亩地,她们本来还不满足,我就劝我爹还是算了,差不多就行了。我爹又跟给表姐备了一份嫁妆。她以后应该会留在玉城。”

说完姑妈的事,宋乔觉得自己必须要说点正事了。他像做文章一亲,先在心里打了一遍腹稿,最后才鼓足勇气说道:“我有正事想跟你说:我今年十六了,家里的情形你也该清楚了。有人说我是书呆子,可我觉得自己不呆,我也并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中不了举人,也可以教书还可以种地可以…反正总能养活妻儿。就是家里有一个弟弟,你也知道的,以后可能得一直跟着我过。最后一点,我爹…也同意了,你看…”

方宁垂下脸没说话。宋乔不禁有些紧张,先前的担忧又重新浮上了心头。吞吞吐吐地问道:“你到底是、怎么看我的?我很想知道。”

方宁眸光流转,笑意盈盈,她徐徐吐出一句话:“你真是个呆子。”然后转身走了。

宋乔有些气馁,一着急,连忙追上去问个究竟,方宁走着走着,猛然转身想再补充一句,两人一个向前跑,一个向后转,就这么撞在了一起。这是他第一次碰触到女子的躯体,是那么温体,似乎还带着隐隐的馨香。宋乔先是被雷击了一下木呆呆站在原地,待一回过神来,他从脸开始再到耳根再到脖子就这么一路红下去,整个人像刚出锅的虾子一样红通通的。

方宁低声说道:“我很喜欢《诗经》的《木瓜》,你可明白?”

宋乔满脑子里都是木瓜,他目光呆滞,脸上带着傻笑似的笑空,轻飘飘地飘了回家,路上还撞了两棵树一个人踢了一条狗。

宋老财一看儿子这番模样,扬声唤道:“荷生?”

宋乔应了一声:“嗯。”

宋乔心里暗骂一句没出息,眉毛一挑,淡淡说了声:“我的主意又变了。”

宋乔从立即呆滞转变为大惊失色:“爹,你怎能说变就变?”

宋老财不置可否,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

宋乔急不择言:“爹,我们已经…为她的名声着想,我一定要娶她!”

这次轮到宋老财大惊失色:“你到底是呆还是不呆啊?”

宋乔垂着头低声道:“方才我撞到了她。”

宋老财松了一口气,忍不住横了儿子一眼。

宋乔一鼓作气,向父亲请求道:“爹,你找媒人去提亲吧。惦记她的可不止咱们一家。爹你不是自己最果断聪明吗?为什么这次总是犹豫不决?”

宋老财见他怀疑自己的果断聪明,十分不乐意,摆摆手,咂咂嘴:“好了,我去杜三家一趟。”

宋乔强抑着笑意,连送几记高帽。宋老财对儿子这种拙劣的拍马水平实在不想评价,总是事到临头才拍。宋老财背着手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出门去了。

宋乔在屋里一边转悠一边焦急地等待父亲的归来。

小木头这会儿也想好了说次,他本来想向大哥挑明,可一进来就听见了他和父亲的对话,心里不禁一阵伤心。他撅着嘴问宋乔:“大哥大哥,你要娶方宁吗?”

宋乔别过脸,有些心虚的答道:“你问这些干什么,我都听爹的。”

小木头脸上露出一副“你哄傻子呢“的表情,撇撇嘴说道:“你说你听爹的,爹让你娶程表姐你咋不娶哩?”

宋乔:“…”

“我不跟你说了,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

小木头赶紧抓住他的袖子,“大哥,我跟你说,你别娶方宁了?”

“为什么?”宋乔惊讶地问道。

“为啥?你们不一样大,又玩不到一块。你该娶跟你一起玩的。”在小木头眼里,找媳妇跟找伙伴一样就该找一样大的能玩得来的,像狗蛋跟二妞,虎子和小花,还有他和方宁。至于跟大哥一起玩的,他觉得应该有很多的。宋乔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小木头黝黑的圆脸上现出一丝羞赧,继续说道:“大哥,我、我想娶她啦,我跟她最好了。”

宋乔除了惊讶没有别的反应,小木头昂着脑袋,鼓着腮帮子,自言自语道:“你以前吃东西都让着我的,这次娶媳妇也得让着我。”说完,他一溜烟跑了。

宋乔呆站在原地不动,他的心里无比复杂,他一直都把小木头当小孩子看,事实他的脑子也一直像小孩子。他仿佛永远长不大似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关心哪个沟里的田螺比较多,哪段河里的鱼比较大。他没想到他也有自己的绮思,这可怎么办?要是他真对方宁有这心思,以后可就麻烦了,他们又不能像其兄弟那样分家。唉…真是新愁未去,旧愁又来。

宋乔正在这厢纠结,小木头跑进屋去找宋柳诉苦:“你不觉得大哥没有以前好了吗?他不让着我了。”

宋柳忙问为什么,小木头扁扁嘴,将方才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倒了出来,宋柳眨眨眼睛,笑道:“二哥,你傻啊,大哥娶了她就是咱们的嫂子了,照样天天跟我们在一起了。”

小木头:“可是…”宋柳接着又给他描述了媳妇的可怕处:“我听有的人说,有了媳妇男人就有人管了,还有丈母娘管呢,你忘了咱外婆了。咱爹一见了她就躲。”小木头对自家外婆多少有一点印象,不禁抖了一下。丈母娘太可怕了!不过,他觉得方宁的娘挺好的呀,宋柳又道:“你这会儿看着好,一等她成了丈母娘就不好了。”

“大哥是长兄,他就应该担当最难办的事。以后你有了哥嫂一起带你玩,过不多久还有小侄女小侄子。多好的事啊,只要不傻都会高兴的。”

小木头立即否认:“我才不傻!”反正方宁最后还是要到自己家来的,都差不了多少。

小木头一想通,立即又找大哥说了自己的最新想法,宋乔还没纠结完呢,没想到对方主动坦白了。宋乔一高兴主动承诺,以后一定会加倍对小木头好,除了娶媳妇别的方面都让着他,小木头激动坏了。宋乔也被感染得心情奇好,索性放下兄长的架子跟弟弟妹妹打成一片。

宋老财到了河洼后,把杜朝南家的鱼塘菜园果园全都用相儿媳妇的目光给相了一遍,越相越满意,觉得这一家人很勤劳会动脑子。

杜朝南也看到了他,就让了一让:“宋兄弟,你进屋歇会儿吧。”

宋老财矜持地回道:“我路过你家,顺便来看看,你这么热情请我,我自然不能驳你面子。”挺胸凸肚的跟着杜朝南进了院子。

今日方牛子正好也在,两人一见面,彼此笑了笑,方牛子客气地说道:“今日真是凑巧,宋大哥就留下来陪我喝两杯怎么样?”方氏和杜朝南也赶紧留客。

宋老财心说,我终于等到你们这顿饭了。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宋老财稍一推辞,就留了下来。方氏带着三个女儿忙着备酒备菜。

方氏又吩咐静宁去宋家报信儿,这活本来以前都是方宁干的,如今再去就有些不适合,于是就改派了静宁。

静宁笑嘻嘻的接了这个任务,快步朝宋家走去。

宋乔一边陪弟妹玩耍一边侧耳倾听,此刻一听见脚步声,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忙起身去迎。哪知小木头比他跑得还快,像只兔子似的窜了出去。

小木头一看是静宁,倒也十分欢喜,静宁把来意说了:“宋大叔今日在我家吃饭,不回来了。我来报个信儿。”

小木头一听说吃饭,立即兴高采烈地问道:“静宁静宁,你是不是来叫我一起去吃饭?”

静宁:“…”她娘临走时没说啊。

但她又不能实话实说,只好笑道:“你去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