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气终于放晴。阳光普照大地,地上的积水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微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孔,空气湿润而清新。

杜朝南早就起来到菜园排水去了,方氏和春宁正在灶房做早饭。

宋乔在院里站了一会儿,四下打量着,方宁家的院子留得很大,正中央是一条鹅卵石甬道,一直通到堂屋前。西边是青石砌成的花圃,里头种满了乡下人家常见的花木,像是月月戏、菊花、鸡冠花之类,还有一些他叫不上名字的其他花木,东边是小巧精致的菜园,用石子路分割成一片片,灶房旁边还有一个葡萄架子,下面放着石桌石凳。整个院子布局合理方便又干净整洁,跟一般乡下人家鸡粪遍地的院子全然不同。

至于鸡鸭鹅和四头猪全在原来的土房子里。新房和老房子紧挨着,那边有什么动静,这边都能听到,杜朝南又将那院墙加了一丈多高,另外又抱了几只狗崽看门。再加夫妻两人的房间也在最东头那间,上边还开了一个窗户,可以随时那到那边的情况,倒也算是万无一失。这些都是方宁再三跟父母沟通做出的决定,跟牲畜家禽住一起,即便是打扫勤快,那味道也着实让人不敢恭维,以前是没条件讲究,如今有了条件,她自然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宋乔在屋里踱了一会儿就朝灶房走去,方氏则在做饭,春宁在帮着烧火,娘俩边做边聊。

春宁笑道:“我原本怕宋乔看不上四妹,昨晚一见他那样儿,我也就放心了。他对四妹不是一般的上心。”

方氏略有些得意的笑道:“可不是嘛,原先你姥就瞧上他了,我跟你爹没敢想,哪想到最后还是成了…我实说跟你说,你爹最满意的女婿是双喜,你舅最喜欢的是栓子,我呀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宋乔…”

宋乔心里一阵欣喜,他还以为方氏最满意钱正清呢,原来是自己!不愧是方宁的娘亲,就是有眼光。

两人说得高兴,宋乔听得更高兴。方氏不经意往外一看,一眼就瞧见了宋乔,她怔了一下,连忙招呼道:“荷生,这么早就起了?”

春宁一看到宋乔,敛了笑容,说道:“哎呀,方宁她平常都是早起的,今日我忘了叫她了。”一般的男人哪有不喜欢妻子勤快的,她生怕宋乔见方宁没起来对她有看法,才解释了这么一通。

宋乔一听到方宁的名字,脸上不自觉地浮着一丝笑意:“没事,不用叫她,让她多睡会儿吧。”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东次间的房门吱嘎一声开了。

夏宁边打哈欠边说道:“方宁,我去瞧瞧灶房有热水没,你这时候不能用凉水。”

夏宁一看到宋乔,自觉失言,忙捂着嘴,尴尬地朝他一笑。她还以为这个书呆子早起回家了呢。宋乔心里疑惑,方宁怎么了?为什么不能用凉水?他猛地又想起昨日看见她时,她的脸色也不好。难道是生病了?可瞧着她家人的神色又不太像。他越想越迷惑。

就在这时,杜朝南扛着铁锹回来了。

他看宋乔还在,就憨憨一笑:“你吃了早饭再回家吧。”

宋乔呵呵一笑,他本来就打算吃了饭再走的。

接着静宁和方宁以及两个孩子也推门出来。夏宁端了热水倒到井边的木盆里让两人洗漱。那边方氏和春宁也把早饭摆上了桌。

早饭跟平常一样,清粥、咸菜、咸鸭蛋和花卷,因为宋乔在,方氏又另外炒了两盘青菜。吃过饭,宋乔又陪着方氏夫妻两人拉了会家常,便告辞回家。

“…柳柳说让你有空去找她玩。”宋乔还做不到面不改色的撒谎,他说话时几乎不敢正视他的目光。

方宁爽快地答应道:“好,我过两天就去。”

宋乔看看没人注意他们两人,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你要是去,就、就让狗蛋去报个信儿。”他好留在家里。

方宁扑哧一笑,扭身回屋去了。

宋乔回到家时,宋老财正和小木头宋柳坐在桌前等着他。

宋老财漫不经心地问道:“吃过了?”

“吃了,他们硬要留饭,推辞不得。”宋老财眨眨眼睛不予置评。

宋乔十分想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就将在灶房前所听的对话含蓄而又清晰的复述了一遍。

三人反应各异,宋老财仍是那副神情,他声称,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杜朝南两口子喜欢宋乔是理所当然,不喜欢他才不正常。

小木头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不能吧?方宁一家都该喜欢我才对。我每回去他们都夸我。”

宋柳饶有兴趣地问道:“都夸你什么了?”

小木头如数家珍:“可多了,像是夸我会捉蚯蚓会捉小鱼,夸我会帮鸡鸭下蛋。”自夸完毕,小木头一脸嫌弃的看着自家大哥:“你肯定是想多了,他们说丈母娘都不喜欢女婿,就像外婆对爹爹那样,没对你吼就是好的了。”

其余三人谁也没说话,半晌,宋老财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威严地命令道:“吃饭。”

88第八十八章书呆子的逆袭

宋乔的心情也跟着天气一起放晴,又开始跟以前一样,每日去县学读书,有时还会写写诗作作文什么,一得了空他就抄书,一是为了巩固所学,顺便还可以拿来卖给书铺。宋乔的字端庄工整,态度认真,鲜有错字,书铺的掌柜每次都会优先收他的书。另外他还会画几笔画,像宋家堂屋里挂的几幅画都是宋乔画的。有时他也会挣来一些润笔费。平常挣的钱他全攒起来,父亲给的零用钱也尽量节省着花。他早就盘算好钱的用处了,自然都是给方宁花。

宋乔最近开始悄悄寻找关于女人的书,可惜的是他家的藏书大部分是外公留下来,一部分是自己购得的,全部是经史子集之类的正经书,没一本是眼下最需要的。

这日下学后,宋乔踌躇再三还是进了一家比较偏僻的书坊,他不敢进熟店生怕伙计认出自己。他在书架前翻啊翻,还是找不到最想要的。那小伙计抄着手热情地问他:“这位公子,你想要什么书,小的帮你找。”

宋乔心虚地别过脸去,故作淡定地说道:“我想要一本关于、关于佳人的书。”然后他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补充一句:“是帮别人买的。”

那伙计对他这种人见多了,憋着笑,一本正经的点头附和:“对啊,很多人都是帮同窗买的。”说着,伙计熟练的弯腰在架子底下摸出一本书递给宋乔,“这本卖得最快,过不几天又有新的了。”

宋乔的脸腾地一下红了,他飞快地付了钱,把书揣进怀里,逃也似的跑出书坊。那伙计待他走后,笑得直不起腰来。

宋乔气喘吁吁地跑到僻静处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览,一看到那上面精美逼真的插图,还有那艳而不淫的词句,心咚咚跳起来。这哪里是一本讲女人的书,这是一本讲男女的书。血一下子全涌到脸上,红得快发紫了。

他胡乱翻了几页,又心虚的看看四周,生怕被人发现,把书揣进怀里往县学走去,回到学堂后,心仍砰砰跳个不停。

下午先生有事不在,这些学子有的约好开诗社有的去野游,学里的几个纨绔子弟邀请他和好友关志鹏去酒楼吃饭。要搁以前,宋乔根本不屑于跟这些人来往,可是今天,他很想去,因为他知道这几个人对女人很了解。他曾经推辞不过,跟着去了一回,结果这些人一喝了酒就满嘴跑马谈女人并吹嘘自己厉害。宋乔当时十分厌恶,气得拂袖离去。

今日这些人一邀请,他心里就肯了,但为了保持往日的清高自持形象,他脸上仍流露出一副盛情难却的矜持表情,故意迟疑了一会儿才答应了。

哪知这帮人因为上次口无遮拦得罪了宋乔,这次便私下里一商量决定收敛收敛。酒桌上只谈学业不谈风月了。宋乔暗暗着急,默默腹诽这些人不识时务。但他又不能明说,思量半晌,他最后想了一招,没用人劝,他连惯了几杯酒,佯装醉倒,伏在桌上呼呼睡着了。这几个人开始还端着,不多一会儿就开始故态复萌,说着说着就扯到女人身上了。不管有没有经验,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吹嘘自己多厉害,多有见识。

宋乔支着耳朵认真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宋乔连听带自己钻研,自认为对女人的认识提高不少。他暗暗算计着抽个时间要实践一回。

宋乔名为县学生,其实只是挂个名而已,不必每日都去。有些家境差些的学子中了秀才后一般会开蒙馆教书。宋老财自然不会让儿子从事这行当,他比宋乔本人更渴望功名,不过他也知道举业可不是随都能考的,想当年他的先祖可是考到三十多岁才中,本镇的王举人也是三十五岁中的举。宋乔还年轻,他也不急,也不愿逼他过甚。

买了一匹素色锻子,一件镶兔毛边的红色披风,还有胭脂水粉等等,自然他也没忘了妹妹,依着宋柳的喜好买了好几样。

宋柳接过东西,同时又扫一眼大哥手中的包袱,云淡风轻地说道:“这些东西,你肯定捎带着买的吧?”

宋乔连忙否认:“才不是。”

宋乔歪歪头,鼻头一皱,感慨道:“你应该庆幸有我这样豁达大度的妹妹,换了别人早就不搭理你了。”

宋乔笑着附和:“我一直十分庆幸。”

宋柳摊摊手:“大哥,你越来越聪明了。”

宋乔瞅准时机开始拉拢妹妹,“柳柳,这些事,你可别告诉爹。”

宋柳正要接话,突然眼睛一眨,看着宋乔的身后意味深长地一笑,宋乔觉得气氛不对,急忙回头察看,就见父亲不知时候竟站到了门口,正皱着眉头不悦地看着他。

“爹――”

宋老财的目光锐利的扫向他怀里鼓囊囊的包袱,脸皮不禁一阵抽搐,有了媳妇忘了爹,白眼狼!

宋老财决定好好敲打敲打儿子,他背着手,一脸严肃的教诲儿子:“你爹我可不是小气,我没说没让你送礼,可你也不能天天送不是?这两个月你送的有半头猪了吧?”

宋乔低着头沉默半晌,稍一酝酿便开始跟父亲据理力争:“爹你不是喜欢胖媳妇吗?方宁吃胖是为了咱家挣面子。这、这俗话说,舍不得肉就套不了媳妇,对不对?”

宋老财轻哼一声:“你还套媳妇呢?是把自己给套进去了吧。”

宋乔生怕父亲不让自己送去,低了头作认真聆听状。宋老财絮絮叨叨了一阵子就自动停下了。

宋乔等父亲说完,又恭敬地站了一会儿才抱着包袱开溜。

宋老财看着大儿子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孩子虽呆倒也知道疼人,将来找一个这样的女婿倒也行…”

宋柳眸光流转,慢慢起身,临走时摞下一句:“爹,你轻看了我。”

宋老财:“…”

宋柳仍嫌不过瘾,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方宁看上大哥哪里了,好歹也是本村第二聪明人。”

宋老财实在无话可说。

此时已是初冬时分,乡下进入了猫冬时期,男人们或是外出打短工,或是修补农具,做点杂活。女人们一般在家里做针线活。

方宁家里早早地烧了炕,母女六个脱了鞋坐在炕上,围着被子边做针线边唠家常。子锦和云儿挤在大人堆里扭来扭去的,时不时地被人捏一下脸,亲一下。两人格格的笑着,屋里时不时的传出一阵欢声笑语。方宁此时正在跟夏宁秋宁一起用绵线织手套和围巾,这个时候自然没有毛线,她只是用粗些棉线织几双给自家戴。

宋乔一来,姐妹几个说笑声戛然而止,一个个时不时偷偷瞄他一眼,宋乔被看得发窘,且这么多在跟前他和方宁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宋乔把东西递给方氏,方氏推辞了一下也就收下了。

方宁下炕进屋提了一个篮子出来回送给宋乔:“我是我织的手套,做的护耳还有帽子,天冷了,出去戴上可以防风。”

然后又拿出一包用干净的青布包着的东西:“这是我自已捣鼓出来的牙刷,用马尾巴上的毛制成的,这盒里是牙粉,用皂角、荷叶、青盐和薄荷煅烧研熬的,只有一点点。给你和柳柳用吧。”

这里的人一般都有杨柳枝擦牙,条件好些的用青盐漱口,乡下人家哪里舍得用盐,只用清水漱漱

口就算了。方宁初来时十分不习惯,她先用后过猪毛驴毛做牙刷,都不大理想,最后用马尾巴上的毛才算勉强可用。他们村里连马都没有,这马尾巴毛还是栓子在城里偷着剪了拿回来的,据说差点被马踢了。因为原料难找,方宁只做了几柄牙刷。

宋乔一看到牙刷,不由得浮想联翩,他朝方宁赧然一笑:“我可不可以试一试?”

方宁抿所嘴笑道:“你去试吧。”

宋乔朝方宁深深地看了一眼,挪到她身边悄然说道:“里头的胭脂水粉,她们每人一盒,剩下的都是你的。”然后拿着牙刷牙粉颠颠地跑到厨房端水试牙刷去了。他左刷右刷上下刷,一边刷一边笑。他一离开堂屋,姐妹几个再次说笑起来。

方宁将包袱打开,将胭脂和香粉分给姐妹们。

夏宁和春宁笑道:“妹妹多了就是好,面脂还没用完呢,又有胭脂了。”

子锦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本正经地点头接道:“姨夫多了好,有好吃的。”这孩子脱离了黄家的环境后,性格越来越开朗,说话比以前利落多了。方宁揉揉子锦的肉包子脸,吧唧亲了一下。正好被试完牙刷的宋乔看了正着,他略有些妒忌的看了子锦一眼又飞快地转过头去,方氏忙让他坐下,宋乔只一心想跟方宁单独呆一起,见坐下去也没什么机会,跟方氏闲谈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方宁,客气地说道:“你们都别送了。”

众人:“…”谁也没打算送他啊。

静宁最先反应过来,笑嘻嘻地捅捅方宁:“四姐,你就送送人家呗。”

方宁没理会姐妹们地偷笑,默默起身跟在他身后。

此时天近黄昏,冬风凛冽。外边可不是说话的好去处,方宁手里攥着老房的钥匙,对宋乔说道:“我去喂鸭子,你要不要来?”

宋乔不假思索地答道:“要来要来。”

两人并肩站在鸭圈前,宋乔侧过脸目不转睛地盯着方宁看,一边手上不停的往圈里撒谷子,说道:“你的牙刷很好,我刷了觉得口齿清香。”

“嗯。我家人也这么说。”

“…那你要不要闻一闻?”

方宁:“…”

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头顶闪过一片乌云,宋乔的身子挡在了她面前。接着她的腰被他搂住了。

89第八十九章丰年

饶是宋乔做了好几天的思想建设,此时仍不免有些紧张。紧张归紧张,他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尝过上次那种令人难忘的滋味后,只要不傻都会想有二次的。

他这个时候还不忘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想看看你吃胖了没有。”

方宁惊讶过后,也没怎么挣扎,低笑一声,顺从地靠在他怀中。宋乔双手环抱着她的腰,整个人骨松筋软,说话的声音都变了,他一手抱着她的腰,一手托着她的头部,循着上一次的记忆和这几日的辛勤苦学。急切地伸出不甚灵活的舌头积极探索。宋乔的性格是一旦做起某事来就十分勤勉认真忘我,读书如此,接吻也是如此。

天色越来越暗,沉沉暮霭笼罩着大地,冷风时而呼啸而过。

宋乔红着脸抱着方宁挪到原来的灶房,继续锲而不舍的进行他和探索之旅。

方宁不得不推开他,出声提醒他该停止行动了,哪知道宋乔一点也不肯闲着,她刚一推开他,他又厚着脸皮往上凑,还试图用唇去堵住她的抗议,于是悲剧发生了。唇被咬破了,是她咬了他的!

发生了事故,两人不得不停下来。

宋乔沮丧地说道:“怎么办?我明天怎么见人?”

方宁:“你别急,会有办法的。”

宋乔的小气劲上来了:“都是你害的!”

方宁:“我不是故意的。”

宋乔终于精明了一回,学成了宋老财的砍价本领:“那你得赔偿我――让我多抱一会儿。”

“…”

良久以后,方宁再次推开他:“你真的得快回去了。”

宋乔神情恍惚,万分不舍的松开了手。

回到家里,宋乔生怕家人看出什么,先声夺人地解释说自己因为天黑没看清路摔破嘴唇了。这又引来了小木头的嫌弃:“我自打五岁以后就没摔过跟头了。”

宋乔狐疑的目光在儿子身上巡视了半晌,似笑非笑的轻哼了一声,随即又不自觉的皱皱眉头。这丫头怎么什么都占上风,他得让儿子强势些,省得进门以后总压他一头。

宋老财想了想,用手捶着腿,语重心长地说道:“荷生哪,你可是男人,这女人嘛就得以夫为天,你以后得强量些,威严些。懂不懂?”

宋乔骄傲地挺挺胸脯,他觉得自己今天就很强势,占据了主动权!下次还这样。

于是宋乔很有气势的答应道:“爹,我听你老的。我一定会的。”

宋老财见儿子竟没跟自己顶嘴,十分听话,心里很受用。一高兴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小木头的眼睛时不时往大哥带回来的包袱上扫一眼,大哥怎么还不分东西?肯定会有自己一份。

父子俩融洽地会谈一阵,宋乔才满脸笑容的打开包袱给众人分礼物。四个人每人都有,宋老财的是一副手套,一顶棉帽子和一双护膝。宋柳的东西稍多些,既有手套帽子还有牙刷牙粉。小木头自然也有。

宋乔像个推销员似的,大力称赞方宁:“你们看,这村里哪有这么孝顺的、贤惠的,还没过门就天天想着你家。是不是爹、小木头、柳柳?”

三人面面相觑,宋老财拖长声调应了一声:“是――”这孩子就是太着急,他本来打算表示几句的。

宋柳和小木头也点头附议:“是的。”

宋老财看着牙刷,眼睛不禁一亮,把自己那份收了起来道:“这个倒可以卖钱。”

宋乔一听也是十分高兴,随即又道:“爹,这次你可不能赖帐,赚了钱得分给方宁。”

宋老财喷了一个响鼻,一脸不满:“你到底是哪家人啊?胳膊肘子净外拐?”宋老财怕大儿子犯犟,大方的挥挥手:“行了行了,以后真卖了钱,我多给你些零用钱,好让你往你丈母娘家送猪肉。放眼整个村里,哪有这么好的公公,儿媳妇还没过门呢,整天送肉去。你说是不是,荷生、小木头、柳柳?”

这次只有宋乔不得不附议,小木头和柳柳用一声笑代替了回答。

宋乔虽觉得不甘但也只能这样了。他悄悄将卖牙刷的事情告知了方宁,方宁对此也没异议:“做牙刷的毛发太难找,挺麻烦的,宋叔愿意就做吧。”宋乔暗暗决定,决定以后要多攒私房钱,到时拿出来给方宁添妆。

这日,宋乔又提一坛酒去看方牛子。方牛子见到他自然十分高兴,嘴里调侃道:“你来就来了,拿东西做啥?你爹又该心疼得咧嘴了。”

宋乔尴尬地一笑,这个小舅跟自家老爹相处总是不那么融洽,时不时喜欢挤兑对方两句。

香草挺着大肚子笑着将宋乔迎了进去,等店里闲下来,栓子做了几个菜,众人围在一起吃了起来。

宋乔趁着方牛子夫妻不在时,连忙跟刘双喜套近乎:“双喜,咱俩以后也是亲戚了。”

刘双喜憨憨一笑:“那是那是。”

宋乔脸上露出一副“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表情劝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成亲了?”

刘双喜一头雾水,他摇摇头认真回答:“这个交给我爹娘和杜伯父他们就是了。再说秋宁上面还有姐姐呢。”

宋乔继续怂恿:“那你见了钱正清别忘了提醒他一句,呵呵,咱们都是亲戚嘛。”

刘双喜越发迷惑了,这个将来的亲戚难道是专门来提醒这个的。

栓子的脑子转得比刘双喜稍快些,他很快就明白了宋乔的真正意图――他自己想赶快成亲呗。

他冲刘双喜眨眨眼睛,笑嘻嘻地说道:“好的,钱正清和汪小叔时常来这儿,我见了他提醒一句。就说你催他成亲。”

宋乔欲盖弥彰,连连摆手:“不不,我没催他,只是随便聊聊。”

天气越来越冷,十一月的时候,杜朝南和李三顺刘大同一起又做了两次粉条和宽粉,晒干后送到方牛子的饭铺里。冬天一来,饭铺里的火锅很受欢迎。冬日菜少,粉条宽粉就成了不可缺少的。方宁家秋天时晒的大量干菜此时也派上了用场,干豆角、茄子干、各种野菜干也小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