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孺人听了这话,十分欢喜,道:“你果然又有了?”康孺人红着脸道:“媳妇这个月月信已然迟了十日,只想着等把妹子礼都送出去了再请大夫来瞧,也不敢说就是喜。”老孺人听了这话,便笑说:“我原就说兆麒一个孩子怪寂寞,你老爷那些姨娘生儿子女儿,个个都同他们娘一般,上不得台面,见了我就跟避猫鼠一般,我哪里就吃了他们。我只纳闷,一般都是姨娘生,你们姑娘怎么行事处处稳重大方,最惹人怜。”

康孺人笑道:“妹子怎么同呢。媳妇听说,妹子生母卢姨娘是母亲一手调~教出来,自然气度就不一样,妹子七八岁上又跟在了母亲身边,得了母亲教诲,虽是庶出,只怕气度涵养比别人家嫡出小姐都胜过百倍呢。”

老孺人听了康孺人这些奉承话儿,哪得不高兴,康孺人见婆母高兴,更又陪着说了些热闹事,直等到老孺人说倦了才退了出去,回自己房中歇息。又过了一个多时辰,金鹤龄方从刑部办完公事回来。

康孺人见丈夫回房,忙过来服侍他脱了官服,口中问道:“老爷可曾去见过母亲了?”金鹤龄便道:“杏烟说母亲歇下了,又说你哄得她老人家十分欢喜,你倒是说我知道,你都说什么了?”这金鹤龄同金氏乃是异母兄妹,金氏容貌大半像着她生母卢氏,颇是美貌;这金鹤龄倒是活脱脱像着父亲,面方而眼大,颌下生着浓须,骤眼一瞧,果然有几分执掌刑狱凛然风范。

康孺人笑道:“妾能说什么,不过是些吉祥话罢了。”说了,珠兰丫鬟早捧了热水上来,康孺人亲手绞了面巾给金鹤龄洗脸净手,又服侍着穿了家常衣袍,康孺人方问道:“明儿就是吉日,老爷可曾想好叫谁走这一趟差事?”金鹤龄在椅上坐了,道:“论理倒是该着金昌押送,他是我们家管家,由他亲送了方显得我们家重视,也好叫我那个重色轻德妹夫不敢轻忽妹子,只是这一来一回怕不是要一个多月,这一整个家又要叫你一个人料理,你身子怕受不住。”

康孺人听了金鹤龄这话,心中盘算,他必是想叫金昌走一回,我若是有迟疑,回头姑娘他们夫妇和睦便没什么,若是有些不睦,便是我罪过,罢罢,横竖还不一定是喜,若是真是喜,他看我为了他妹子才这样操劳,必是更念我好处。想必了,脸上笑道:“老爷这话就差了,姑爷是我们家娇客,妹子又是母亲心爱孩子,好容易他们有亲生骨肉,这催生礼必定要金昌亲去方显得郑重。妾这里能有什么事,家中上下都是有例,且还有赵姨娘,王姨娘她们也能帮衬着妾。老爷断不可为着妾反轻忽了兄妹情谊,反叫妾不安。”

金鹤龄听了这话,果然欢喜,当下便着人将金昌叫了进来,如此这般吩咐了,金昌领命回去,同自家娘子说了,打点了行装,第二日来同老孺人同康孺人辞行,老孺人又吩咐了许多话方放了金昌去。

金昌从金府出来,八个壮仆抬着四箱催生礼,有有几只笼子,装着活羊活鹿,另有两车预备给羊同鹿吃稻谷草料等物,并同个吹笙乐手一路浩荡就到了码头,上了官船,扬帆而下,就向着富阳县来。

一路无话,金昌等人到得富阳县时,已是三月末了,官船在码头靠了,果然亏得多备了羊鹿,这路上竟是死了一头羊同两头鹿,金昌便命羊和鹿各牵一头,其余,依旧留在船上,一行人下了船,抬了催生礼,金昌又命乐师吹了笙,意同生,一路赫赫扬扬就向着苏府去了。

路上有人识得这是金府管家,瞧着这阵势自然是金府给苏府送催生礼了,且说金昌来前,老孺人特特吩咐了,务必要将那些银盆锦缎红筷彩蛋等物显了人瞧,故此箱子盖故意都开着,那银盆口竟有两尺大小,足以盛得下一个足月孩儿,上头蒙锦缎里织着金银线,映着日头闪闪发光,直瞧得路人咋舌,都道:“这苏府大奶奶到底是官家小姐,这催生礼儿都比别人体面许多,只说那只银盆,若是化成银锭,怕不就有有百十来两。” 更有一则,那活羊活鹿头上都绑着红绸,一路牵着,那羊儿咩咩,鹿鸣呦呦,十分热闹好看。是以一路上都有人跟着瞧。

那金昌更命人开了一只箱子,里头都装了拆散铜钱,一路就撒了过去。

老孺人这一番做作,倒不是为着显富,只是她到底是积年老人,想着苏员外已有一宠妾生下一子,金氏这胎尚不知男女,若是男子自是大喜事,若是一双女儿,那苏员外只怕要偏宠那个小妾些,她爱金氏犹如亲生,自不肯叫她受委屈,金昌临来前,便如此这般嘱咐了,全是为着给金氏挣脸面,其意要告诉这富阳县上人等,苏员外家大少奶奶如何得母家宠爱,苏家虽称一县首富,他家大奶奶金氏父兄两代皆为官宦,家中也称富有,金氏出身比之苏氏只高不低,也好叫苏员外不敢有轻忽之心。这母亲爱女拳拳之心,真可谓细到极处。

问仆 探子

且说金昌押着催生礼一路就往苏府去,早有人腿飞快去报了在铺子上苏员外知道。苏员外正同人盘着去年不平帐,听了金府送了催生礼来,押送正是管家金昌,不敢怠慢,丢了账簿就走,又怕轿子走得慢叫催生礼在门外等了,叫金昌看着倒像是他轻狂,就叫人牵了马来,自己翻身上马,一溜烟先去了,扔下长随宝泉慢慢走回去。

也亏得苏员外骑了马回去,等他到家下马,还不及换衣裳,就听得路口传来笙曲之声,忙命人去看,果然是催生礼到了。

苏员外就急急进去,只在书房候着人传进来,果然还不等他吃一口茶就听得外头一叠声地报进来,说是奶奶母家送催生礼来了,请员外去接。苏员外便理了理衣冠,命人大开中门,自己一路就到了门前。

金昌带着乐师家人等在门前侯了不到半刻,就见中门大开,苏员外带着笑疾步出来。金昌上前跪倒,口中道:“小人给姑爷磕头。我家老孺人命小人送催生礼来,老孺人说了,姑奶奶必定能顺顺利利产下麟儿。”苏员外忙上来双手扶起。金昌便将礼单送在了苏员外手上,苏员外双手接了礼单,口中道:“谢岳母厚赐。”说了,便命抬进去。自己引了金昌去见金氏。

却说金氏这里也早有人来报了信,金氏思念母兄,听得京城来人了,又喜又悲,便叫绣云同冬竹服侍她梳洗艳妆了,就在正厅坐了,只一会儿便见苏员外引着金昌进来。金昌见了金氏也一般跪下问好,金氏命人搀起来,先母亲冯老孺人近况,又问嫂子康孺人,哥哥金鹤龄,侄子金兆麒各人好,金昌一一答了。

这时外头已备好了酒菜,苏贵过来陪着金昌出去用了酒饭,其余跟着金昌来人等自是另有酒席招呼。

苏员外便把礼单拿了出来,同金氏两人瞧了,金氏便道:“母亲这般厚赐,我怎么敢当,连嫂子也有厚赐,这怕是要动了她私房了,我更不敢当。”苏员外便笑道:“这有什么?你母亲兄长疼你,你嫂子自然也不能落在后面。再则,我们岂能叫金昌空了手回去。”金氏听了,便道:“话虽如此,我心上只不安乐。”苏员外就道:“你是要生产人了,何苦操这些心,你只好好歇着,一切我去打点,管保你称心。”说了就叫了绣云道:“你好生服侍奶奶,我去去就回。”说了,提脚出去。

绣云见苏员外出去,便道:“奶奶,你素来聪明,怎么这会子倒糊涂了?老孺人那边礼越重,员外这边承意也越厚,这都是老孺人疼你。”金氏红了眼圈道:“我如何不明白?母亲是担忧着前头先有个庶出长子,我这一胎不知道男女,她只怕我若是生了女孩子要受气。只是她老人家待我越是这样,我心上越过不去。”

冬竹在旁道:“奶奶,婢子说句不好听。要真是老天没眼,叫奶奶生是小姐,那个小少爷我们就抱了养,只叫丁姨娘摸不着边,横竖小少爷也是管奶奶叫母亲,我们养也是天经地义。”金氏听了只不做声。

这时苏员外也回来了,手上一般拿了个单子,原是他出去打点叫金昌带回京东西,金氏就在员外手上看了,计算有参茸虫苓等物是给老孺人补身子,倒是论斤。金氏便笑了,道:“相公这可是叫母亲开药铺子呢。”苏员外抖一抖袍子在金氏左侧坐了,在她脸上闻了一闻,笑道:“你个调皮,我就知道你要笑我。 我也是怕礼薄了,你又伤心。你倒是再瞧瞧下头。”

金氏微红了脸,睨了苏员外一眼道:“丫鬟们都在呢。”说了就瞧下去,就见上头列了几本古籍善本,知道那必是是给哥哥金鹤龄,又计有锦缎,宫绸,素绢等共计二十匹,想是给嫂子康孺人,又有湖笔端砚宣纸徽墨等物,明白这是给侄子兆麒写字,就是连金鹤龄两房妾侍同她们孩子,苏员外也想到了,各人也有一份礼。金氏看了,脸上就笑了,眼中却含着泪道:“相公如此周到,妾感佩在心。妾原该谢谢相公,只是妾如今身子沉重,待得妾生产后,再向相公道谢罢。”

苏员外握着金氏素手道:“自家夫妇,你又说这些,岳母待你这样好,我做人女婿若不知好歹,可也妄为人子了。”

绣云见苏员外同金氏话说得入港,就拉了冬竹,两人悄悄退到门外 ,只余苏员外同金氏说些私情话儿不提。

又说金昌用完了饭,就过来谢赏,又要辞行,绣云就传了进去,金氏便叫了金昌进去,红着眼圈又道:“你这一路来去也要不少时日,我也不虚留你了。你回去告诉母亲,只说女儿在这里都好,请她老人家不要以女儿为念,好生保养身体,她老人家长命百岁,还要看着兆麟金榜题名呢。”

金昌道:“姑奶奶也保重身子,老孺人巴望着抱外孙子呢。就是老爷孺人也日夜挂念姑奶奶,小人临出京前,老爷吩咐小人转告姑爷,只请姑爷好生照料着我们姑奶奶,我们老孺人同老爷也就安心了。”说了磕头出来,苏员外早备了两盘银子打赏跟着金昌来人等,金昌另有打赏,并不在这些里。

金府这般张扬送了催生礼来,满富阳县谁不知道,团圆儿身在苏府,更不可能不晓得,她也真叫她娘王氏娇养坏了,并不知道进退体统,凡事皆以自己为尊,视他人为贱,嫁进苏府以来,虽吃了不少苦头,已明白嫡室终究是嫡室,做小妾到底不能和嫡室抗衡,只是究竟拗不过养成脾气来,又因她是早产,娘家连催生礼也未及送来,此时见金氏母家送了这许多东西来,她不认作那是金氏嫡母疼爱女儿缘故,只认作那是金氏故意给她难堪,羞辱她娘家连催生礼也没送里来,心中气愤难平,偏苏员外依旧绝足不来她这里,更是添了几重怨,只是没得人说。

团圆儿心中抱怨,又想起自己好歹有个儿子,金氏如今虽得意,只要生下是女儿,这苏家早晚还是要落在平安手上,心中气愤就稍平,便要去瞧平安,就带了素梅一路到了轩竹堂,进去一瞧,只不见平安人影,便问铃儿:“小少爷呢?”

铃儿早叫团圆儿打怕了,见她发问,脸上就有些白,足下不由自主往后退去,团圆儿见了她这个,格外有气,过来揪着她耳朵道:“我又不是老虎,就吃了你!从前我来这里,你见了我就躲,我也不同你理论,今儿不过问你一句话,你就这样,可是许久不叫我打了,你竟忘了你是我花钱买。”

素梅见她这样,少不得过来劝解几句,又叫铃儿快说,铃儿方道:“郑妈妈同朱娘子抱了小少爷去瞧鹿了。”说了,只见团圆儿脸色骤变,只怕又要挨打,便又向后退了几步,却见团圆儿脸色神色变幻,好一会才宁静下来,道:“这鹿可是个稀罕玩意儿,我可也没瞧过,倒是关了在哪?我也瞧瞧去,许是路上还能遇见你们小少爷呢。”

铃儿只求不挨打,见团圆儿这样,不疑有它,就把关了鹿地方说了,原是关在了后院角门外一片竹林里。

团圆儿听了,笑问素梅:“我来这家一年多了,可是还没去那呢,你倒是引了我去瞧瞧。”素梅心上也想去看,听了团圆儿这话,忙道:“那里婢子知道。”说了,就引着团圆儿过去,路上果然遇见朱娘子同郑妈妈抱着平安看了鹿回来。平安如今已经有七个月了,因身子不比别孩子康健,故此瞧着孱弱些,模样有七八分似苏员外,此时小脸上红扑扑,眼儿也笑得弯弯,显见得十分欢喜。

团圆儿见了儿子,就要过去抱,哪知平安见了团圆儿倒是要哭模样,团圆儿见了他这样,自是生气,口中道:“你爹甩了我不理,你也要不理我吗?”说了,伸了手过去要强抱。平安反哭了出来,朱娘子忙道:“姨娘快别错怪了小少爷,原是他玩得累了,想睡呢,他想是吃惯了我奶,睡觉时只要我,倒不是不亲近姨娘。”

郑妈妈冷笑道:“姨娘一会子笑一会子恼,小少爷还是吃奶孩子,如何惊吓得起。”说了就推朱娘子快走,素梅也怕团圆儿闹起来,自己也要落埋怨,也道:“姨娘不是要去瞧鹿吗?就在前头,绕过这太湖石就到了。”说了拉去团圆儿就要走。

这团圆儿这回倒也不狠闹了,只跟了素梅到了养着那头鹿竹林前,但见围了一圈半人高竹篱笆,里头正圈了头羊还有那只鹿,那鹿只不过比羊略高些,身上棕色皮毛,满布着梅花状白点,便不怕人,见有人来,反走来了,湿漉漉大眼瞧着团圆儿同素梅,又用鼻子来拱,仿佛讨食吃样子。

团圆儿来前一肚子闷气,见了这鹿倒也欢喜起来,就推素梅折了竹枝来逗引小鹿。那鹿果然温驯,只叫了几声,就在素梅手上去吃那竹叶,团圆儿见了这样,也就笑了,道:“这玩意儿果然有趣。”也同那鹿玩了一回,就同素梅回去了。

却说平安州虽是大洲,富阳县也是富县,只是离着山林远,竟没人见过活鹿,故此金氏母家送催生礼来那头鹿就成了稀罕玩意儿,苏家那些下人,没事就过去瞧一眼,摸上一摸,这才过了三日,就出了大事,那头鹿同羊竟都死了。

第 60 章

这鹿和羊是大奶奶母家送来催生礼,只为这两个活物都是讨口彩,这一死了,那还了得。下人不敢隐瞒,急急就来禀告金氏,绣云虽拦得快,还是叫金氏知道了。

金氏听闻这信,心直往下沉,便认作是个不祥之兆,想她已是临近九个月身孕,行将临盆,受了这个惊,身上就不好了,腰酸腹痛,一口饮食也吃不进去。

绣云自己是生产过,见了这样,便知道金氏怕是要生了,也亏得有她,一面着秋月快去二门上叫小厮去请员外回来;一面又叫篆儿告诉管家快去接稳婆,又命冬竹到厨下去煮参汤,只叫她亲自看着,寸步不许离开,煮得了自己端回来,再不许假手于人,冬竹答应了,两只小脚也迈得飞快就往厨房里去。

绣云自己回来在床边陪着金氏,又说些话来宽慰她,金氏只是忧心忡忡,抓着绣云手道:“好好儿,那羊和鹿怎么就死了!我心上很不安,只怕不妥当。”说了就落下泪来。绣云见她这样,少不得宽慰道:“奶奶想多了,那羊同鹿,婢子瞧着死了才是好,它们既是老孺人送来吉祥东西,怕就该着替我们两个小员外挡晦气。你倒是别多想,闭着眼养一养神,一会子参汤来了喝几口。你可是双生子,比别人都费神。”

金氏听了,也就笑道:“亏得有你在呢。”说了只觉腹中抽痛,不由哎哟了声,脸上颜色就白了。绣云握着金氏手道:“奶奶忍耐些,婢子已经叫管家接稳婆来了。”金氏点头,只觉得腹中揪着似疼,过了一会就好些,一会子就又开始疼,金氏便道:“有句话我想着现时不说,怕就来不及了。若是,若是真不好了,你同你们员外说,千万保住孩子,有他们活在世上,就譬如我活着一样。”

绣云听了这话,不由急了啐道:“奶奶,你素日那样一个冷静聪明人,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说这样混账话,可不是剜人心吗?这话儿我是不会同员外说,一会子员外回来了,你自己同他说去。”说了,眼中就落下泪来。

金氏此时痛得好些,张开眼见绣云哭,就笑她:“你平日那样严厉一个人,这会子这样哭,仔细小丫头们瞧见了,回头不怕你。”绣云拭泪道:“都是奶奶招我。”

这里说话冬竹已熬了参汤回来,一看绣云同金氏眼圈儿都红红模样,她到底是女孩子,不由慌了扑了过来道:“奶奶,奶奶,婢子熬了参汤来了,你喝一点子。”说了也要哭,绣云忙啐她:“轻声些儿,奶奶如今可经不得你这样大声。”说了接过了冬竹手上参汤,叫冬竹扶了金氏靠起来,自己吹了吹,就喂金氏,金氏腹中疼痛,胸中涨满,哪里喝得下,只是也经过团圆儿生平安 ,知道要熬许久,好歹要吃点子东西,勉强张口喝了。冬竹又扶着金氏躺好。

“奶娘怎么要生了,这日子可没到呢。”说话间团圆儿急急就进来了,身后正跟着夏荷。金氏哪里愿意见她,只闭了眼不做声,绣云便道:“丁香,你在外头呆站着做什么?怎么随意就叫人进来了!”那个换做丁香小丫鬟,忙道:“绣云姐姐,婢子说了姨娘不能进来,丁姨娘要往里闯,婢子拦不住呢。”

绣云就放了碗下来,到了团圆儿跟前,笑道:“丁姨娘好良心,也知道来看看我们奶奶,只是我们奶奶如今不想见外人,丁姨娘还是在外头守着好。”说了又叱夏荷,“夏荷,你离了奶奶这里才几日,怎么连规矩也忘了?这那有姨娘直闯奶奶卧房理?你个做丫鬟竟还跟着,可是昏头了,还不扶着姨娘出去!”

那丁香也过来道:“姨娘,如何我说你老不能进来罢,还带累我被骂。你老且在外面等着,也是你老孝心。”说了,就拿着手去推团圆儿,团圆儿叫绣云一番话抢白得脸色发白,只是做不得声,又看了夏荷一眼,却见夏荷两眼都含着泪,便道:“你如今可不是这里丫头了,这里也没你站地,快不用你假惺惺了。”说了也不用夏荷扶,自己甩了手出去。

夏荷听了团圆儿那些话,脸上就很不好看,又瞧了金氏一眼道:“奶奶,婢子。婢子也不想。”说了拿着帕子捂着脸出去了。

只说团圆儿在金氏门外站了,见夏荷出来,又冷笑道:“怨不得你们奶奶不要你呢,我瞧着你这假惺惺样儿也怕。”夏荷听见这几句,竟是一句也不敢辩驳,只是低了头拭泪。团圆儿便叱喝丁香:“小丫头,我虽进不得你们奶奶香闺金地,可没坐不得椅子罢!害不搬了椅子来我坐!”

丁香正要去搬,就听苏员外道:“她不爱站久叫她回去,哪里来这么多事。”说了,一眼也不瞅团圆儿,径直从她身边过去,进了房。

绣云见苏员外来了,忙从金氏身边立起身来,道:“员外。”苏员外摆了一摆手,过来在金氏身侧坐了。握着她手道:“前儿胡大夫来说,还有一个来月呢,怎么就要生了。我在外头听了这话,真真吓煞。”

金氏此时又痛了,额上都是汗,只咬着牙不出声。苏员外见她一头汗,不由就慌,叫了绣云问:“你们奶奶怎么出这么多汗,还不替她擦擦,站那里做什么。”绣云忙过来给金氏擦汗,口中道:“员外,老孺人送了来鹿同羊忽然就死了,奶奶受了惊吓,这才动了胎气。”

金氏此时痛过了,才开得出口道:“相公进来坐什么?这女子生产血房不祥,你快些出去。一会子稳婆来了就好了。”苏员外见金氏推他,反不忍就这样出去,道:“那不是稳婆还没来,我再陪你一会子。”说了,就道:“你也不用怕,那鹿本来就是个稀罕玩意,想必是我们不会养,没什么,你可饿不饿?要吃些什么?叫厨房里现做去。”

金氏只是勉强笑道:“相公那样说了,妾也放心了。只是妾胸中涨满,吃不下。”正说着,稳婆就请了来,却不是从前给团圆儿接生那个,这一个年俗稍涨,一脸笑容,个子却瘦高,瞧着倒像是精明能干模样。

苏员外见了人不由诧异,便问怎么不是从前那个,篆儿到底年纪小,不知轻重,便道:“员外,管家爷爷说了,从前那个替姨娘收生稳婆龙氏,替邻县一监生小妾收生时,收了正房银子,故意害得那小妾难产而死,一尸两命,叫监生捆了送在衙门里,一顿板子给打死了。如今这个行包,管家爷爷打听过了,最稳重干净。”

金氏在床上听得那个龙氏害死人命叫打死了,这一唬还了得,只觉得下腹一阵挣痛,只叫得一声就晕了过去。苏员外见了金氏这样,也吓得手脚都软了,险些跌在地上,亏得绣云手快给扶住了。

那稳婆包氏见了这样,忙过来看了金氏,回身道:“请员外避一避,奶奶怕是就要生了。”说了就要热水,烫过剪刀等物,自己回过身来,在金氏人中上掐了,金氏方悠悠醒转,此时已痛得不分日夜黑白,只是哭喊叫痛。

苏员外已叫绣云扶在了门外,看着一盆盆热水送了进去,不由就在房前打转,口中只道:“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保佑得我娘子母子平安,小人必定给你重起庙宇,再造金身。”又听着房内传来金氏哭叫声,这三月天,苏员外额间汗水也涔涔而下。也知过了多久,这中间就有下人两次来请员外过去用饭,苏员外听得金氏在里头叫疼,忧心着孩子怎么还不生下来,又想着金氏素来孱弱,怕她顶不住,哪里觉得饿,只是挥手叫人退下。

团圆儿见了员外为金氏这样挂心,心中酸妒,脸上却也做个关切模样道:“观世音菩萨保佑,只要保佑得我家奶奶母子平安,小女愿吃三个月斋。”说了,也闭眼做个祈福样儿。

苏员外见了团圆儿这样,也就有些欢喜,只道:“你这样才对,如何从前就那样不懂事,处处同你奶奶过不去。”团圆儿听得苏员外这句,险些把银牙都咬碎了,脸上却笑道:“是,妾从前不懂事。如今妾叫奶奶用《女戒》《女则》教诲了,妾已明白了些道理。”

苏员外还要再说,就听得房中传来一声婴儿啼哭,苏员外听了,人就有些怔,旋即又抓了团圆儿手道:“你们奶奶生了,生了。”说了就哈哈大笑。团圆儿心上更似倒翻了五味瓶,嘴上却道:“恭喜员外,贺喜员外,只不知道是小少爷还是小姐。”

却见门一开,绣云走了出来笑道:“恭喜员外,贺喜员外,奶奶生了一位小姐。”说了依旧返身进去。苏员外听了是个女孩子,脸上笑就有些淡,口上却道:“女儿也好,女儿也好。”

团圆儿正在酸妒,听得金氏生得是个女儿,心花怒放,这一会倒是真真笑了,拉着苏员外手道:“奶奶是个美人儿,小姐像奶奶,必定也是个美人儿,就凭我们家家事,待得长大了,怕不是千人求万家聘,什么样人家攀不上,员外欢欢喜喜就等着做老岳丈罢。”

苏员外口上虽曾说过女儿也是一样,到底盼望着金氏生乃是嫡子,此时听得是女儿,本就有一些不快,再叫团圆儿那几句话一激,也就翻成了三分,冷着脸道:“你当我们家跟你那个糊涂娘一样么?生个女儿就当是神仙下凡?”

团圆儿听了这几句,真又气又羞,无可答言,暗恨员外说话刻薄,专踩着人心窝上,只是不敢辩驳。

夏荷在旁看员外讥讽团圆儿,十分称意。就过来笑道:“恭喜员外,贺喜员外,奶奶这是先开花后结果哩。奶奶先生个小姐,再生个小少爷,这才是凑成一个好字,龙凤呈祥呢。”

苏员外听了这句,脸上也就笑开了,指着夏荷道:“若是应了你吉言,我定好好赏你。”团圆儿叫夏荷这几句气得脸都有些红,把个银牙咬得紧紧。

又过得片刻,房中又传了来一声婴儿啼哭,倒仿佛比方才那个更响亮些,苏员外听了,十分喜欢,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这哭声儿多响亮,必是个儿子!”他这话音才落,房门又开了,绣云脸上都是汗,脸上却是笑盈盈,福了福道:“恭喜员外好事成双,奶奶这回生是个小少爷,真真是龙凤呈祥,凑成个好字。”

苏员外听了这句,欢喜得那还了得,只搓着手转圈,好一会才转头问:“你们奶奶如何?”

行房 探主

却说金氏生下龙凤双生,苏员外欢喜至极,又问绣云金氏如何,绣云笑道:“员外放心罢,奶奶没大碍,只是累极了,已睡了。员外也不饿在这里站着了,都快一更天了,员外倒是先去歇一歇。”

苏员外原担心金氏生产不顺,没想着吃东西,这回绣云一提,方觉得饿了,他倒也仔细,又问:“你们奶奶可吃了没有?”绣云笑道:“奶奶若是没吃过,怎么顶得下这一整天呢。白日里婢子就服侍奶奶喝过两次参汤,又吃了一点燕窝粥,如今奶奶已睡了。这一页婢子同冬竹必然守着,奶奶要饿,有我们呢,员外只放心去歇着罢。”说了,自己又退回房去。

团圆儿听得金氏生了龙凤双生,又见苏员外欢喜成那样,不住口问金氏如何,早打翻了一缸子醋在哪里,正要赌气走开,转眼一想,倒是欢喜起来,就过来拉着苏员外道:“员外可听见绣云姐姐话了?奶奶才生产,正累呢,我们倒是别站着这里说话,倒啰嗦得她不能好睡,你也一天没吃东西,奶奶知道了,可不要心疼呢。”说了,就拉苏员外走。

苏员外此时满心欢喜,听着团圆儿话也是有理,就跟着团圆儿到了她房中,团圆儿便命人备了酒菜来,只说要给苏员外贺喜,撒娇撒痴地灌酒,原想灌得苏员外有些酒意了,就拉着他进卧房,想金氏身子不便,他禁~~欲必已有些时日,又喝醉了,必定经不住撩拨,说不得能重拾往日恩爱。

想那苏员外饿了大半日,腹中空空,这几杯下去就上了头,两眼朦胧,说话舌头也大了,只点着团圆儿道:“你就是个糊涂,白长了张聪明脸孔。一点不知道进退。你奶奶是什么人?她父兄都是做官,她是赫赫扬扬官家小姐,论起门阀来,我倒是高攀了,也难得她从来不拿着架子我瞧。倒是你,你不过就是个卖油女儿,别以为你娘梦见了月亮,你就真是嫦娥托生,就敢挑唆着我休你奶奶。我只告诉你从今而后老老实实就罢了,但凡再不老实,我就休了你,连着平安我也不要了,横竖你们奶奶已给我生了嫡子了。”

团圆儿听了这些话,即恨又凉:我只当着你同你们奶奶好,原也是为着她是官家小姐,我是小户女儿。说什么梦兆非常,嫦娥托生,原来都比不过一个好娘家。只是既然进了这个门,说不得也只能咬牙认了,金氏出身我是比不了了,倒不如趁她现在生产,再把员外哄着是正理。

想到这里,团圆儿咬定了牙关将泪珠都忍住了,过来扶苏员外,口中道:“员外,你醉了,妾扶你去歇歇。”说了,又叫素梅进来,两人合力就将苏员外扶进了卧室,团圆儿只叫素梅退下,自己过来替员外宽衣解带。

那苏员外已有五六分酒意,头昏眼花,忽然见个柔软女体捱过来,一双素手在胸前拨~弄,鼻尖是脂粉香气,就觉着底下一股热气直冲上来,顾不得灯全点着,只一把把团圆儿按在身下,扯了衣衫,也温存也不及就**起来。团圆儿虽是有意勾引,也经不住苏员外这般孟浪,只得咬牙忍受,少时云收雨住。团圆儿见苏员外翻身下去,便想勾着他说几句情话,趁这时说说委屈,哄得他心软,便伸出一只素手去推苏员外,口中道:“员外,员外,你可睡了么?”

那苏员外在金氏门前站了半日,早累了,又喝了酒行了男女之事,哪还有神说话,只嗯嗯啊啊了几声,便鼾声如雷。

团圆儿这一回才是真正心凉,扯了被子来也不给苏员外盖,自己捂着脸哭了半晌,直到三更了方才朦胧睡去。素梅因听见团圆儿哭声,便在门口瞧了一眼,却见苏员外衣衫不整模样,她是女儿家,不由红了脸,自己就悄悄退了出去。

夏荷正在外头,见素梅头脸张红模样,便问她缘由,素梅哪里开得出口来,只把手向内点了一点,夏荷便也来瞧了,她心中原有病,见了苏员外这样,更比素梅害臊些,又想着如今才是暮春天气,员外这样晾一夜,必然生病,只得咬牙过来,扯了另一条锦被来给苏员外盖上,自己红涨了脸匆匆出去。

又说苏员外虽醉了,因到底心上记挂着金氏生产了就有许多事要忙,倒也早早醒了,一张眼,就见自己卧在团圆儿房中,要细想一想才晓得昨儿做了什么,他也不怪自家酒后失控,反怨着团圆儿趁机勾搭,哪里有心再留,开了门就叫人。

那夏荷一夜没睡,听得苏员外叫唤忙跑了过来道:“员外可是要水?”苏员外道:“我记得我有衣裳留在你们姨娘这里,你寻了出来我换。”

夏荷听了,就有些为难,因她是才来,苏员外绝足不来丁姨娘这里倒有大半年,员外就是有衣裳留着,收拾在哪个箱子里,她如何能知道。

苏员外见她迟疑,只当她同团圆儿一,故意拖着他,也不再开口,抬脚就走,自己一路到了书房,宝泉也才气,见员外衣衫不整来了,他也十分乖觉,什么都不问,忙取了员外从前留在书房衣裳与他换了。苏员外方坐下,细想着要做些什么。

去年团圆儿生产之际,都是金氏一人张罗,苏员外连问也不曾问,此时要他自己张罗,便觉得千头万绪,一时也无从下手,忽然就想起金氏曾说,待得她生产了,就把妹子接回来帮着料理几日,忙叫了管家苏贵来,叫他去何姑爷家报喜,再求一求何家老太太,放姑奶奶回家几个月,待得这里大奶奶孩子满百日了再回去。苏贵答应了,就去何府报喜接人不提。

又说苏员外因想着,上回团圆儿产下平安之时,他施了一日粥,平安是庶子尚且这样,金氏这回不独生是嫡子,且是龙凤双生,何等吉祥之事,更不好马虎了,就叫了管事苏祥来,便命在富阳县东西两条大街上都设粥场,连施三日粥,又命这粥必要熬得稠稠,立筷不倒,不要怕用米多。苏祥听了,也领命去办。

苏员外又提笔给岳父舅兄写信报喜,又命着家人往各处亲眷好友处报喜,一一打点完了,已日上三竿,他还未曾吃早饭,就在书房马虎用了些。吃完早饭,又去瞧金氏,因进不得血房,就在门外说话,由着篆儿传进去告诉了金氏,金氏再说给篆儿知道,篆儿依言来回员外,冬竹同秋月见了这样,都悄悄掩着嘴笑。

绣云便过来道:“员外,奶奶昨儿才生了少爷小姐,你倒是让她多歇歇,有什么话,洗三那日说也不晚。”苏员外便笑道:“你不知道,我今儿早上只为着向各处报喜事,就搅得我焦头烂额,比算了一日帐都累人,我算是知道你奶奶好处了。家里日日都有那么多事,也亏得她一个弱女子,和风细雨得就挡了下来,从来不要我操半点子心。”

绣云听了就笑道:“员外现在知道也不晚。这当家主事奶奶可不好做。”这里正说话,就见二门上婆子来报说,何管事家春梅少奶奶,从前是服侍过奶奶,听得奶奶生了少爷小姐,过来给员外奶奶磕头道喜。

苏员外听了,就笑道:“你们奶奶果然会调理人,从她身边出去,依旧个个念着她,你这样,春梅也这样。”说了,就让春梅进来,他因在留云禅寺菩萨前许过愿心,若是金氏得子,必布施两百里纹银给菩萨重塑金身,这个不好耽搁,也不能委了下人去做,便自去了。

一会子春梅也就来了。她出嫁这些日子,比之在金氏跟前时倒是丰腴了些,眼角眉梢添了些俏丽,只是眼圈儿有些红,手上提了个包裹,见了绣云,脸上在笑,眼中却落下泪来,绣云见了她那样,便笑道:“傻丫头,奶奶生了少爷小姐,可是大喜事,你哭甚。”说了,自己眼圈儿倒也红了。

春梅道:“你如何也哭呢,倒说我。我昨儿听见府里接稳婆,便知道奶奶要生了,心上又是欢喜又是难过,这也算老天有眼呢,不叫那个小蹄子一个人占了风光去。”

绣云道:“你这么早来,你丈夫可知道不知道?”春梅脸上微微红了红,笑道:“他倒是也催着我来呢,说奶奶做大媒,这恩情他一辈子不能忘。”说话间两人就进了房,春梅过来就给金氏磕头,口中道:“婢子给奶奶磕头,奶奶待婢子有天造地设之恩,奶奶昨儿生产,婢子竟不能在奶娘跟前伺候,婢子想起来,就心如刀割。”

抬眼一瞧金氏,但见她挽着素髻,脸色雪白,半靠在大靠枕上模样,又是欢喜又是难过,眼泪扑簌簌掉下来,又想着金氏昨儿生产,今日哭实在是太不吉利,就忍了泪,笑道:“奶奶,婢子在家整日闲着无事,给少爷小姐做了几身衣裳,只是料子不太好,奶奶瞧着能穿就穿,不能穿就搁一边。”说了,就打开了包裹,捧在金氏跟前给金氏瞧。

金氏昨儿因鹿羊之死本就动了胎气,再听得那个稳婆龙氏叫打死了,因她也托着龙氏动过手脚,格外震动,这两下一激,倒是因祸得福,反倒使得产程顺利许多,只是龙氏之死一直搁在她心上,叫她不得安宁,此时见春梅来了,就有话要说,碍着绣云,秋月,冬竹都在,只是不好开口。

龙氏 何府

原是金氏替团圆儿找稳婆,虽是苏贵去找,买通了她对团圆儿下手绝育,却是春梅去说通,也是金氏假托有事,叫人送了东西出来,在里头夹了纸片儿同银票,春梅看了,自照着吩咐去做。。这一回龙氏因害死人命,叫县衙活活打死一事富阳县中传得沸沸扬扬,春梅在外头自然听说了。她心中也有些病,知道了这个,格外就打听明白了。

原是邻县有个姓沈商户,因家中有钱就捐了一个监生。沈监生娶妻云氏,这云氏进门六七年,只生得一个女儿,沈监生也曾纳过几房妾,都被云氏寻了错处打发了。去年年中,沈监生瞧上了一个叫做柳翠雏儿,就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回来。这柳翠虽出身烟花,人倒是伶俐谨慎,并不敢同云氏顶撞,处处都守着本分,沈监生到她房中过夜也不敢就伺候,都推着沈监生回云氏那里,沈监生去得十回,也就伺候个一两回样子,云氏虽悍妒,见了她这样,只得罢了。转过年来,这柳翠也就有了身孕,那云氏竟是一改往时脾性,对着柳翠殷勤照拂,嘘寒问暖,沈监生只当着云氏改过了。

哪知云氏心肠歹毒,模样上虽做得贤德,暗里却使人找人去找稳婆,必要她趁着接生之际,除去柳翠母子,这便寻到了稳婆龙氏。

龙氏今年三十余岁,闺名一个旦字,龙氏做稳婆这行当也有七八年了,家中本来也无人做这行当。因她,做女儿时,不甚检点,同着一个戏班子伶人有苟且之事,竟叫人撞破了,便被她爹赶了出门,无处投奔,若是要去吃暗门子这口饭,她又无颜色,正好有个姓胡老稳婆,因年老了,想找个女人来打下手,就找了她去,在胡氏手下做得几年,龙氏便也学会了这一套活。后来胡氏年老不做了,龙氏便自己做,这几年一过,在稳婆这行当里。富阳县中龙氏虽算不得第一,却也差不到哪去。

话说云氏许了龙氏三十两银子要害死柳翠母子性命,哪料这柳翠本身就是横生倒养难产,这龙氏下手格外简便,不过两个时辰,柳翠同她腹中孩子便一同归了西,后扯出死孩子一瞧,果然是个男胎,那沈监生格外伤痛,哭儿子哭个昏天黑地。

这云氏也是即毒且蠢,想着柳翠即是横生倒养,死了便不干龙氏事,原许好三十两银子,只给了十两。龙氏是个贪财,她若不贪财也不会做下这伤天害理之事,龙氏便不肯答应,趁着沈监生出门,就去找云氏说话,两人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也是柳翠死冤,那沈监生忘了一样东西,半路折了回来,就将事情听明白了,这一气还了得,一脚踢开门,就闯了进去。

那龙氏见沈监生闯进来,知道大祸临头,正要溜,沈监生就叫了家丁过来,先在家打个半死,用一根粗绳子捆了,送在县衙里,这龙氏知道若招了,必是个死,故此咬了牙不说,县太爷恼了,就命打二十板子,那龙氏虽黑心歹毒,到底是个女流,原先就叫沈监生打个半死,哪还挨得住刑,二十板子没打完就死了。

春梅打听得这样,方舒了一口气,便想着金氏在里头不知道详情,可别吓着她,可巧府里出来接稳婆,她便知道金氏要生了,就同丈夫说了一声,只说是主仆情深,要一早去见金氏贺喜。那小何管事同春梅两个年貌相当,春梅又是顶伶俐一个人,夫妇间颇为相得,故此,小何管事格外就念着金氏恩情,听了春梅要去,不独不拦,倒是一早亲去雇了车来,扶了春梅上车,又说,若是金氏那里要人服侍,只管留着,捎个信回家就是。

又说春梅见了金氏,先问了安,便想说龙氏那事。只是金氏做事素来稳重仔细,这事儿竟也就金氏,她,还有死了龙氏知道,旁人一概不知。又因金氏刚生产,房中服侍人甚多,这一时倒也不好开口,也不知道知道不知道,别金氏不知道,她倒糊里糊涂说了,反惊着她,也亏得她聪明,只想一想就有了主意,因笑道:“奶奶如今可去了心病了,从今往后再没什么忧虑了。只待得少爷小姐长大了,奶奶更有享不尽福呢。”

金氏听了这话,心中一动,转眼去瞧春梅,却见她一脸是笑,见金氏看她,又眨了眨眼,金氏何等样人,听了春梅这话,再瞧了她神情,也就明白了,心上石头就落了地。她自昨儿听了龙氏那事,一颗心一直吊着,虽疲累已极,总睡不稳,此时方觉得眼也睁不开,转眼就沉沉睡去。

绣云等人见金氏睡了,都悄悄退出来,各自说些别后闲话,春梅听得夏荷说那些话,倒是柳眉都立了起来,骂道:“这个小贱人!奶奶一早知道她心思,不过念在她从前也算谨慎,不肯计较罢了,如何就把自己也当姨娘了,竟说出那样不害臊话。奶奶果然打发好,若是我还在,早撕了她嘴!“

冬竹接了口道:“可不是,若是依旧留在奶奶身边,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来呢,奶奶怕也不能安心生产休养,如今就叫她同那个丁姨娘一处闹去,闹出笑话才好呢。”

绣云就叹道:“我出去时瞧她倒还好,只不料竟是个糊涂极了。她若是从此知错也就罢了,若是依旧那样糊涂,说不得只好卖了她去。”

且不说金氏这里,只说苏员外嫡亲妹子苏氏,嫁在了本县何姓秀才何占奎家中。这何秀才二十岁上中秀才,同年娶苏氏为妻,之后连着三回靠举人都不中,那何秀才不怨自己文采不逮,反怨着苏氏命薄带累自己不中,更兼苏氏一直不孕,故此何秀才母子瞧着苏氏格外不喜欢。若要休了苏氏,也找不出理来,更兼苏氏原是本地首富,当年苏氏过门时嫁妆也算得十里红妆,真要休了她,可有饥荒打了,再则,苏氏嫂子金氏极会做人,一年四时,没事也寻出事来送些子老人家喜欢东西来,哄得何老太太十分喜欢,就是瞧在金氏面上也不好做绝。

此时何老太太听得金氏产育了一对龙凤胎,倒也喜欢,向着儿子道:“你去账房里支一百两银子,打些金银锁片给你舅奶奶送去,这也算你做姑丈一片心。”何占奎听了,满口答应自己就去办了。

却说那登云也在,听得金氏产育了,来接嫡母去,便缠着老太太,说要一起去瞧瞧弟弟妹妹,老太太就笑道:“还是个血孩子呢,你去瞧什么,等洗三那日,苏府定要大摆筵席,必然请了我们去,到时你再瞧去。”登云听了,方罢了。

何老太太又嘱咐了苏氏几句,无非是你是出嫁女儿,你哥哥接你回去帮着料理是瞧得去何家,并不是瞧得起你,你凡事要谨慎,不可给何家丢人等语。苏氏听了,心中委屈,口中却不敢辩驳,只是满口答应。

老太太又道:“你那嫂子,到底是读书人家小姐,虽是庶出,可真真是挑不出一丝毛病来,论人品,真真跟天上仙女一样,论性情,又稳重又大方又孝顺,我看着她就喜欢得不得了。从前只是惋惜她不能生育,到底不算个女人,如今竟是生了龙凤双生,可见得这都是她从来敬老怜小好报。她是你嫂子,你比她还小一岁呢,竟就是怀不上,可见得你平日孝顺都是假。“

苏氏听了,心中跟刺扎一般,那何占奎经年不入她房,她便是有天大本事,也怀不上身子,只是若拿这话去辩驳,那老太太势必说她一心只想着男人,不象是正经人家小姐,抑或是留不住丈夫是她没本事,来来去去都是她错,总不会又好话,故此也不说话,只低了头。

老太太又说了回,方道:“你娘家管家还等着呢,你这就收拾了跟了去罢,见了你嫂子,带我一句话,只叫她好好休养,我洗三那日去瞧她。”

苏氏听了这话,如奉纶音,自是满口答应,立了起来告退,也不敢走快了,只怕走急了那老太太又有话说,待得到了自己房中,才落下泪来,苏氏从家里带来丫鬟含香见了苏氏这样,便道:“口口声声夸着舅奶奶,谁不知道当年她还嫌着舅奶奶是庶出,不配做他们何家舅奶奶呢。还不是舅奶奶哥哥点了翰林,老太太才转过脸皮来,如今倒是没口子夸,我听了都要笑。”

苏氏忙握了她嘴道:“你轻声些,仔细叫人听见了,就是一顿打,到时我也护不住你!”

这里正说,就听得登云道:“母亲。”

苏氏这一吓,惊出了一身冷汗,却见登云一人站在门口,猛一瞧那眉眼颇似罗姨娘,想起罗姨娘得意嘴脸来,心上就不快,只是何占奎只得登云一个儿子,老太太把这个独孙瞧得比眼珠子还宝贝,苏氏也不敢太冷淡了,又怕叫他听了什么去学给罗姨娘乃至老太太,就是了不得事,只得堆了笑道:“登云不上学吗?”

登云道:“母亲要去瞧舅母,就替登云说,等洗三那日,登云就去给舅母磕头。母亲别忘了。”苏氏听了,方放了心,没口子答应,又抓了果子给登云吃,哄得他去了,自己回来看着含香收拾了一个箱子,命仆妇进来抬了,到二门上见了苏贵。

苏贵见苏氏出来,先给姑奶奶磕了头, 方请苏氏上轿,一行人回了苏府。

洗三 打子

且说苏贵接了苏氏到家,先见了苏员外。

苏员外见了妹子,因笑道:“好妹妹,你嫂子同我说了,都是你送送子观音灵验。哥哥竟欠了你老大一个情分,日后再补报罢。只是这几个月说不得还要劳动妹妹了。你不要嫌辛苦才好。”

苏氏便笑道:“哥哥说哪里话来,我难道不是苏家女儿?嫂子要做月子,我帮衬着嫂子也是应该。我还没恭喜哥哥,如今可有了嫡子了。”说了就福了福。苏员外听了这话,格外高兴,笑道: “我也知道你们姑嫂好,也不留你说话了,见了你嫂子,只替我带个话儿给她,就说她为我们苏家立了大功,我记得她好,绝不委屈她。”

苏氏听了苏员外这话,想及自己在何家日子,婆婆不喜,丈夫冷淡,心中不由感伤,只是这是哥哥得子大好日子,脸上就不敢露出痕迹来,笑着答应,就去看望金氏。

又说苏氏到了金氏房中,但见金氏在大靠枕上靠了,脸如白纸,比之往常明艳模样,可算得十分憔悴,又喜又悲,疾步过来就在金氏床边坐了,又是笑又是哭,道:“嫂子,你如今可算是出头了。你不知道,自从那个姨娘给我哥哥生了长子,我只替你担忧。如今我可是我也就放心了。”

金氏见苏氏身上,脸上都是艳装,脸色依旧有些憔悴,知道她在何家必不顺心,就拉了她手道:“劳你记挂我,我心上也感激。如今且不说这些,你如今回来了,就长长住上一段,也好休养休养,我瞧着你竟比正月了还瘦了。”说了,只是叹息。

绣云等人都是见过苏氏了,见她同金氏说了话,就一个个过来磕头问安,苏氏正月里见过绣云,倒不惊讶,只是因不见了夏荷,不免随口就问一句,金氏听了,脸上倒有些红,她素来要强,自诩着会调理人,不料自己一手提拔丫头竟是心心念念得要做姨娘,这话如何说得出口。只是苏氏这回要住上几个月,怕也瞒不住,倒是为难。

还是冬竹道:“姑奶奶快别问了,可是我们没脸说呢。”苏氏听了这话,又瞧了金氏那样,心中也就明白了几分,便笑问:“我侄子侄女呢,怎么还不抱了来我瞧?”金氏就命绣云叫了奶妈子进来。

一会子前后就进来两个妇人,前头一个脸做银盘,眉眼疏朗,怀中抱着襁褓做翠色,后头那个妇人,瓜子脸儿,长眉俊目,怀中襁褓做红色,两人一起到了金氏床前,双双屈膝道:“奶奶。”

金氏指了苏氏与她们瞧,“这是姑奶奶,你们见过了。”两个奶妈子都过来见了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