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不可,便是不可,这是规矩。还请姑娘不要坏了规矩才好。”

傅新桐拿着糕点跟傅毓敏对看了一眼,傅毓敏可没有这么好脾气,对那喜婆子大声道:“不过是吃一块糕点,有什么不行的,若是饿坏了你们三少夫人,你担待的起吗?”

这便是动怒的口吻了,然而依旧无效,喜婆子态度十分坚决:“若三少夫人饿出好歹,咱们宋家自然会担待的,此事无须再说,不可。”

傅毓敏还要再说什么,被傅新桐早一步按住了手背,傅新桐摇了摇头,轻声对喜帕中的傅灵珊轻声说道:

“等她出去了,待会儿我悄悄给你递个果子。”

傅灵珊低若蚊蝇的声音传出:“算了吧,还是别惹事了,别管我,我不吃了。”

声音虚弱,听着确实没什么精神,傅新桐叹了口气,在那喜婆子的注视下,两人将糕点和茶水又拿走放到一边,回头望那喜婆子,直接就站到了傅灵珊身旁,俨然一副誓死盯着不让人给傅灵珊送东西吃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那看犯人的狱卒,不近人情到令人心寒的地步。

喜帕中的傅灵珊感受最为直接,想起之前都龙和傅音渺成亲,她去送嫁时,瞧着都龙悄悄的给傅音渺塞东西吃,当时她还瞧不起都家,觉得都家没规矩,可是真当她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过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都龙把傅音渺宠上了天,能为她坏了规矩,可到了她傅灵珊这里,宋三公子连面都没露一下,别说做些暖心的事了,还由着喜婆子在这里欺负她。成亲第一天就有点心堵,大喜的日子,傅灵珊心中不安,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晚了,但还有更。等我。

ps:姑娘嫁人,一定要选那个对自己好的。

第139章

第139章

傅新桐想的挺好,等到喜婆子看不见的时候给傅灵珊送点东西吃吃,然而那喜婆子似乎早就洞悉了她的想法,寸步不离傅灵珊身边,让傅新桐和傅毓敏想钻空子都钻不到。

一个下午的时间,喜房里偶尔来两个宋家的嫂子媳妇的,但也不与傅新桐她们多言,攀谈几句便出去了,不敢多留,房外乐声四起,房内却冷清至极,要不是房里各处披红,墙上贴着大大的喜字,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个喜房,然而宋家留下伺候的人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她们一个个不苟言笑,标尺一般站在那里,迎风不动,可真够无趣的。

中午的席面,傅新桐和傅毓敏没赶上坐席,因为要送新娘子来洞房,后来宋家送来了八糕点,十六道小菜,送嫁之人,每人一碗早生贵子汤,让傅新桐、傅毓敏和喜娘她们对付的吃了点,好不容易等到了傍晚,终于有人来请她们出去吃席面了。

走出喜房的那一刻,傅新桐和傅毓敏同时呼出一口气,傅毓敏看了她一眼,傅新桐笑道:

“憋坏了吧。二姐姐今后在这里生活,可得收收性子啊。”

性子太放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可真活不下去啊。

傅毓敏虽然今天也见识了宋家的厉害,心生不满,但也不想在傅新桐面前失了颜面,仍旧硬着头皮说道:

“这便是侯府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你懂…你马上也要嫁去承恩侯府了,到时候还不是一样。”

本来傅毓敏是想对傅新桐说‘你懂什么’的,但一想,傅新桐五月里也是要嫁去侯府的,这才改了口。

傅新桐还真被傅毓敏说的愣住了,她虽然一直都知道顾歙是承恩侯世子,她马上也要嫁去承恩侯府了,可是她对承恩侯府一无所知,如果那里也和宋家一样可怎么办?

回想那日见着承恩侯的情况,承恩侯的确很有威严,侯夫人傅新桐没见过,承恩侯府是什么样子她也不知道,现在想想,还真有点拿不准,傅毓敏看她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警告起了作用,得以的勾起了嘴角,抿唇一笑。

两人跟着宋家的下人来到了喜宴,在都家的时候,傅新桐和傅灵珊作为附加送嫁的人是被安排坐在主家席的,但是在这归宁侯府中,傅新桐和傅毓敏就没有这样受重视了,安排坐在了宋家小一辈的姑娘小姐桌上。

不得不说,宋家子嗣确实兴旺,老侯爷膝下就有七子八女,七子都已成家,傅灵珊嫁的这位宋三公子,是长房嫡孙,虽不是长孙,但听说老侯爷最看重的孙子辈便是他了。

送嫁的喜宴是男宾,女宾分席的,和傅新桐她们坐在一桌的是宋家大房和二房的小姐,还有两个嫂子媳妇,傅毓敏和其中一个宋家的姑娘认识,两人笑着打着招呼就坐到了一起,傅新桐则跟一个看起来有些冷的姑娘坐在一起,这是宋家的五姑娘,素有才名在外,跟谁都一副淡淡的样子。

傅新桐与她打了招呼,她也只是勾唇笑了笑算是回应,傅新桐便没了与她说话了,四处打量起周围的布置,然后喝水等吃饭。

“这位姐姐是傅家的哪位姑娘?”傅毓敏身旁那位相熟的姑娘指着傅新桐对傅毓敏问道。

傅毓敏看了一眼傅新桐,回道:“是我二伯家的三姐姐。”

那姑娘点头,对傅新桐露出一抹笑,傅新桐也回她一笑,就听那姑娘旁边的年轻妇人又问:“哎,我听说你们家有位姑娘与承恩侯府世子订了亲,不知是哪位呀?”

桌上做的大多都是未出阁的姑娘,这种话题是不敢轻易问出口的,但不敢问不代表她们心里不好奇,所以那年轻妇人一开口,就引起桌上好几个姑娘的兴趣,不等傅毓敏开口回答,就有姑娘开始追问了。

“那位姑娘是不是生的很美?”一人发问。

“是不是很有才学?”两人发问。

“才学比蓉姐姐如何?”三人发问。

话里的蓉姐姐指的就是傅新桐身旁坐的那位冷傲女子宋芷蓉,只见她垂下眼睑,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对那些姑娘的夸赞既不评价,也不阻拦。

“我觉得肯定没有,蓉姐姐的才学在京城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可敏姐儿的那位叔伯家的姐姐却在京城里默默无闻,从未听说显出什么才名。”

“说的没错,我也没听说过什么傅三姑娘的才名,唉,遥知公子才高学渊,书画一绝,大学士都亲口夸赞过他的才名,如今却被定了这样一门亲事,也不知顾家是怎么想的。”

傅新桐一开始还觉得她们是不是对她有什么误会,听到这里才知道,哪里是什么误会,这些话根本就是当面说给她听的,傅毓敏倒是在一旁听的有点尴尬,但这些姑娘说了这么多,现在她才告诉她们傅三姑娘就在她们面前,肯定要遭埋怨,再看傅新桐并没什么激烈反应,嘴角甚至还挂着微笑,傅新桐这个当事人都能听得下去,她着什么急呢。

所以,傅毓敏便决定什么都不说,静观其变好了。

“哎,你们是有所不知。敏姐儿的二伯是个厉害的,前几年中了状元,深受皇恩,今年也回京述职了,看样子是要大展拳脚的,也许这门亲事遥知公子并不满意呢,然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可奈何啊。”

“这么一说,遥知公子真可怜啊。无奈摊上了这么一个才名不显的平庸之辈做妻子。”

又是几句话过后,这些姑娘们自娱自乐,就像是听了什么很好笑的笑话,发出一阵阵愉悦的笑声,傅新桐什么话也不说,一边吃干果蜜饯,一边听这些闲言碎语,仿佛这些人话里说的对象并不是她一般。

傅新桐身旁那冷傲女子终于开口,声音请冷冷的,空灵又遥远,真把自己当成云端的仙女了。

“遥知公子谪仙一般的人物,对这凡尘俗世本就无意,醉心书画,寄情山水,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所以对他来说,娶不娶妻或娶的是谁,根本一点都不重要。”

这姑娘一开口,就让傅新桐感觉到了一股仙风扑面,总觉得她是不是对顾歙有什么误会?对凡尘俗世无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接下来她不会要说,顾歙修仙成道,要白日飞升了吧?

桌上的姑娘们又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成为女眷宾客席间一处靓丽的风景。

“哎,说了这么多,敏姐儿你还没告诉我们,你家三姐姐是哪位呢。”有个小姑娘,眼神儿一直往傅新桐身上瞥,却还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傅毓敏现在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些姑娘分明就是知道傅新桐的身份,却还故意说这些话来,冷笑一声,指了指傅新桐,说道:

“这便是我三姐姐,诸位说的话,她可都全听见了。”

真是丢人。傅毓敏心里暗暗说了一句,便端起了茶杯,决定不再插嘴这件事,让傅新桐自己去和她们解决好了,反正傅新桐和宋家的姑娘,都没一个是好人,无论哪方输了,她都喜闻乐见。

桌上众人将目光落到傅新桐身上,只见傅新桐莞尔一笑:“是我是我。失敬失敬。”

看样子,可是一点都没有恼羞成怒的样子,这种反应,似乎让宋家的姑娘们觉得很是意外,她们以前听说这傅三姑娘很厉害的,小小年纪就抛头露面开设商铺,在与韩家较量这件事上,她也是占尽了上风,但现在看来,原来也是个欺软怕硬的,知道这里是宋家的地盘儿,就算被人当面说了什么,也不敢站起来反抗。

“原来是三姑娘啊,我们先前不知道是你,说了什么得罪你的话,你可千万别见怪啊。”

那个最先起头说话的年轻妇人用帕子掩唇一笑,语气不甚诚恳的对傅新桐说道。

傅新桐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不见怪不见怪。早就听闻宋家的姑娘们知书达理,才名远播,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远胜京城其他府邸的平庸之女,今日得见,果真是不同凡响,个个出口成章,佩服佩服。”

宋家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哪里听不出傅新桐话里的讽刺,可是偏偏她字里行间没有半点冒犯之意,叫人挑不出错漏来,连反驳都无从下手。

“我们再如何,也及不上傅三姑娘的伶牙俐齿和好运气啊。有些人天生不知道深浅。”

一个妹子说话酸溜溜的。

傅新桐听后就笑了起来:“哪里哪里,若论伶牙俐齿,我甘拜下风,不过若论运气,我确实还不错啦。”

这话一出,就令桌上所有姑娘都忍不住嗤笑起来,蹬鼻子上脸,说的就是这种了。

姑娘们正想着怎么反击傅新桐,女眷宾客席的入口处就引发了骚动,顺着那动静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浅蓝底墨竹长衫的俊逸男子缓缓走入女宾席,他眉目如画,行走如风,全身上下都写满冷漠两个字,在女眷席间回望两回后,便眼前一亮,来到傅新桐她们这一桌前站定。

来的正是被宋家姑娘们评价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的遥知公子,顾歙。

只见他冷着的脸在对上傅新桐时,便全然破功,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令人惊艳又如沐春风的微笑:

“随我一同去那边坐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昨天欠的一章。天气太冷了,打字的手都要麻木了,刚开了空调,果然好多了。O(∩_∩)O哈哈~

第140章

第140章

傅新桐看着顾歙,问道:“为何?”

顾歙来到她身旁,对她伸出一只手,笑道:“温覃他们单独在南边花园里一桌,给咱们留了位置,咱们去跟我爹打个招呼,就去南边的花园里跟温覃他们汇合。”

傅新桐伸手握过顾歙的,站起身来,对周围几个看见顾歙之后,就一直瞪大眼睛的几个姑娘说道:“诸位,我先走了。”

其他便没有多说一句,跟着顾歙离开了原来的席面。正要出去的时候,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呼喊:

“大哥,等等我。”

顾歙与傅新桐回头,只见顾如月从宾客席上站起,对他们走来,目光落在顾歙与傅新桐牵着的手上,走到面前时,才收起了目光,娇俏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

“大哥与傅姐姐是去父亲那里吗?”

顾歙看着她,没有说话,只是点头‘嗯’了一声,冷淡之意明显,但顾如月却好像没听出来似的,仍旧对顾歙笑道:“正好,我也要去,都好些天没瞧见父亲了。哦对了,母亲在哪里。”

顾如月说完之后,指了指先前她走出来的席,顾歙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侯夫人周氏是个相当美貌的女人,虽然已经三四十岁,但仍旧美的惊人,顾如月长得虽然漂亮,却不如这位侯夫人美貌,她一身清雅端庄的衣裳穿在身上,眉眼俱笑,纯良的就像是一朵开在空谷中的菟丝花,任谁都会被她的温婉柔顺所动,此刻,她正对着顾歙和傅新桐露出慈爱的微笑,然而顾歙瞧着她的目光却十分冷淡,兀自对顾如月道:

“夫人那里我便不去了,父亲那里我也改主意了,你自己去吧。”

说完就要离开,但顾如月却上前拉住了傅新桐,说道:

“既然大哥来了,那便一起去嘛,父亲见了你们,定然很高兴,你说是不是,傅姐姐?”顾如月生的娇俏,声音又好听,软软糯糯,跟她的小白兔形象特别贴切,让人只是听声音就会对她产生无限的好感。

如果她上回没有和清华,清平郡主去傅家见过她的话,傅新桐真的会以为这个小姑娘是个单纯善良又天真可爱的。

傅新桐对她笑了笑,看了一眼顾歙,而后对顾如月说道:

“侯爷高兴与否,我如何得知,县主问错人了。”

语气生疏,神情隔阂,完全一副并不想与顾如月亲近的样子,傅新桐感觉到顾如月抓着自己胳膊的手指缓缓收紧,低头看了她一眼,便伸手将她的手从胳膊上拉下,与顾歙对视一眼后,两人便离开了女眷宾客区。

顾如月站在那里,嘟着嘴,面上露出失望,俨然一副被哥哥厌弃的可怜模样,令在场不少夫人都对她产生了同情,顾如月低着头回到侯夫人身边,侯夫人抽出袖中的帕子,递给顾如月,顾如月用帕子掩着面,像是难过的想哭。

一位夫人忍不住替她抱不平:“世子这样是有些过分了。”

侯夫人周氏无奈一笑,她这个年纪,两个孩子的母亲,看起来却仍与少女无异,又比少女多了几分妇人的风韵,令人心生羡慕。

“世子也是无意的。”

另一个夫人听周氏这样说,不免又道:“我瞧着可不像是无意。世子分明是看见了侯夫人,却不来见面行礼,反而这样对县主,唉,确实做得不对。也亏得侯夫人脾气好。”

周氏情绪低落的叹息,顾如月从帕子中抬起了头,两只眼睛红通通的,看着就像是一只楚楚可怜的小兔子,声音还带着明显的哭腔:“诸位夫人不要说我大哥,他从来就是这样,我和母亲都已经习惯了。”

有些话从一个弱者的口中说出来,比从强势的人口中说出来,杀伤力要大很多,顾如月深谙这个道理。

周氏对顾如月轻喝:“不能这样说你大哥,世子这么做定有他的原由。”

说完之后,周氏母女就相依长叹,顾如月虽然不再开口说什么,但是母女俩想要传递给大家的讯息已经一丝不差的传达出去了,顾歙顾世子是个有才学,有抱负,有身份的好郎君,但是却不尊嫡母,不友弟妹,令人印象大打折扣。

而在女眷宾客区的一角,宋家的小娘子们还没从顾歙亲自来接傅新桐的冲击中缓过神来,这个不顾规矩,直接闯入女眷宾客区来找傅新桐的男人,真的是她们一直以为的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遥知公子吗?

京城里多少女子对遥知公子倾心一片,为了他茶饭不思,然而不管怎么样,遥知公子对谁都是冷冷淡淡的,从未听说过他与哪家姑娘相熟,或是对哪家姑娘另眼相看,她们都以为,他与傅家三姑娘定亲,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万般不愿意的,可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她们想的那回事嘛,前后的反差也太大了,太叫人绝望了。

姑娘们震惊的同时,也在心中对傅新桐懊恼艳羡不已。

***********

傅新桐与顾歙走出女眷宾客区,在归宁侯府的花园中手牵手并肩而行,此时已经是中午,宾客们全都去了宴席上,所以,归宁侯府的园林中很是冷清。

顾歙走出来之后,并没有说话,感觉到傅新桐的目光,转过头去看了她一眼:“怎么盯着我?”

傅新桐呼出一口气,笑道:“看你怎么了?不能看吗?”

顾歙失笑:“当然可以。想怎么看都行。”

语调平缓,并不像是生气的样子,不过有些话,傅新桐憋了一路,不说不快,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对他说出了心中的看法。

“我觉得你对侯夫人与如月县主的态度不对。”

顾歙挑眉不解:“那我该如何对她们?笑脸相迎,好言好语?”

傅新桐想了想,摇头:“不是单单指今日,我是说你对她们的方式,这样耿直,很容易吃亏,会让别人觉得一切都是你的错,她们反而是无辜的。”

想也知道顾歙不喜欢如今这位侯夫人的原因,这个周氏是妾扶正,能够让承恩侯在众多妾侍中,选了她做继室,除了美貌定然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有此可见,这个周氏不简单,顾歙瞧不上她很正常,毕竟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抢了自己娘亲位置的女人,但就算是厌恶,也不能完全表现在脸上,这个世道的人,只会看表面事情,并不会设身处地去为你着想,替你分析这件事你这么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在别人看来,顾歙就是对嫡母不尊,对妹妹不友善的人,一次两次也许还没什么问题,但是若是次数多了,不好的印象积累到了一定的境界,那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傅新桐想到他上一世的结局,如今见了周氏母女的做派,心中大概也能明白一二,顾歙与承恩侯的关系,到最后,为什么会到那样不可挽回的地步,相信这其中周氏功不可没吧。

顾歙闻言,转过头对傅新桐笑问:“你没和她们相处过,怎会断定她们有错,而非我有错呢?”

“这还不明显吗?若她们是好人,你又怎会这样对她们。”傅新桐说的这个逻辑有问题,但是顾歙听在耳中却很舒服,无论何时,被心爱的人肯定和信任,都是令人高兴的。

“我不喜欢周氏那个女人,从来就没有掩饰过。从十岁那年我娘死了之后,我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也不会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改变对周氏的态度。”顾歙说。

傅新桐看着这样的顾歙,心中泛起了同情,世人只道他出身显赫,是两府世子,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去思考,一个十岁便失去了娘亲的孩子,父亲很快将美艳妾侍扶正顶替他母亲地位,这件事对孩子的心里冲击有多大,仿佛一下子,他不仅失去了娘亲,还失去了父亲。更别说,在顾歙的心里,一只觉得他娘亲会死,除了本身软弱之外,还有他父亲的无情所致。

父子俩的关系本就有了裂痕,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裂痕不仅没有得到修复,反而因为周氏的关系,越来越僵,以至于后来京城中人都知道,承恩侯父子关系不睦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深想这是为什么,一品侯府不是市井宅邸,侯府里发生的事情,外人如何知晓,若非有人故意传出,外界又如何得知承恩侯父子不睦的消息呢?

“在想什么?”顾歙见傅新桐一路失神,遂问:“是担心以后嫁到承恩侯府要面对周氏吗?放心吧,她虽是侯夫人,却奈何不了你我,咱们有自己的院子,生活上不相干的,你也无须去她那里伺候应对,一切有我呢。”

傅新桐听着顾歙的话,抿唇一笑,忽而停下了脚步,两手牵过顾歙的,两两交握,对面而立,傅新桐仰头看着顾歙,认真的说道:

“我才不怕她,你也不用怕,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与你共进退,同生死,你再不是一个人,我不会让她伤害你一分一毫。”

傅新桐说的这些话若是被旁人听到,也许会笑掉大牙,她是这样的身份,却妄言说要保护顾歙,不让他受一分一毫伤害,简直是痴人说梦,螳臂当车的感觉,然而这一刻,听在顾歙的耳中,却是直达心底的温暖,尽管他现在已经很强大,已经不需要被人保护了,但这么多年以来,傅新桐是第一个察觉出他曾经的不安与害怕,并说要保护他的人。

笑意浸染了双目,顾歙将傅新桐搂在怀中,在她头顶秀发上落下一吻,轻柔说道:

“咱们同生死,共进退。”

作者有话要说:年底事情好多,灌香肠,腌猪肉,买年货等等,这些事情虽然不需要我单独完成,但还是要跟着做做小工的,差不多都弄完了,所以我今天六点就起来了,好冷好冷,先上一章,然后吃早饭后继续。

第141章

第141章

傅新桐和顾歙去了归宁侯府南边的花园里参加宴会,园子里摆了两桌,都是华服美眷的年轻公子,年轻夫人,与顾歙相熟,顾歙将傅新桐带到了一位美貌少妇面前,那少妇笑着打量了一圈傅新桐,便站起来,牵过傅新桐的手,说道:

“这便是新桐吗?瞧这模样生的可真漂亮,眼睛像是会说话儿似的呢。”

顾歙闻言笑了起来:“堂姐真有眼光。”转而对傅新桐说道:“这是我三堂姐,如今是崇敬侯夫人,你无须拘谨。”

傅新桐看着那笑吟吟的少妇,娇羞一笑,微微福身行礼:“夫人好,我叫傅新桐。”

那少妇掩唇一笑:“太客气了,就跟云雁一般,喊我堂姐便是,我与他从小一起长大,没那么多礼的。”

说着便拉着傅新桐往座位上去,顾歙与她们坐了一会儿后,就被温覃喊到一旁去了,但那少妇却一直陪伴在傅新桐身边,像是怕她一个人孤单,从这点就能看出来,顾歙与她关系确实不错。

三堂姐是国公府二房的姑奶奶,出嫁前是二房三姑娘,闺名叫做顾婉,人如其名,的确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无论是谈吐还是举止,都叫人如沐春风般舒服。两人坐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全都毫无隐瞒,掏心掏肺的说实话,所以很快就熟络起来。

“之前没有想到,云雁那等石头性子,无趣的很,以为他要打一辈子光棍儿做和尚,却不想忽然就定亲了,总想见见到底是什么样的姑娘能让他开窍,如今见了新桐你,我便算是明白一些了,都是性情中人,做事不顾一切,比一般人都活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