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娘,妹妹的字写得很好,爹爹都夸奖呢!还有,她很聪明,我教一次她就会认了。”蔡圭很得意的跟蔡夫人显白。把白天蔡琰在书房的字帖也拿给蔡夫人看,蔡夫人可不像蔡圭那么好骗,怔怔的看着蔡琰第一天的习作,横是横,竖是竖的。后面竟然还有正式的字。即使是简单的字,可是也可看得出字写得很工整。

蔡琰有些为难,其实她已经刻意的往挫了写了,在后面写字时,她就想到,她不可以表现得太过突出,不然会出事的,可是她忘记了蔡琰此时的年龄,才三岁,她不可能这样稳定的拿笔的。

“都认识?”蔡夫人盯着蔡琰。

“不!”蔡琰摇头。

“认识,认识,我都教过了,当时妹妹都认识。”蔡圭不依起来,这可是她白天的劳动成果。

“现在忘了。”蔡琰说得理直气壮,蔡夫人想了想,把蔡琰拉到身边。

“把认识的字指给娘看。”

蔡琰看了蔡夫人一眼,看来这人不好骗,想想也是,好骗能把蔡邕牢牢的捏在手心?低头看着纸页,把最简单的一、二、三…等数字都指了出来,还指了‘人’字,顺便认错了‘牛’字,但这样蔡夫人已经很惊哑了。

“都是姐姐教的?”

“嗯!”蔡琰点头,看蔡夫人似乎相信了,也是,不相信还能怎么着?

蔡夫人不再说话了,但是晚上她和蔡邕独处时便兴奋的告诉丈夫,他们生了一位神童,就像当年蔡邕说的,这孩子天赋异禀,难怪从小就显得与从不同,原来是这样。喋喋不休的兴奋了一整晚。

蔡邕看夫人高兴自然也高兴,其实白天看蔡琰拿笔就已经看出她与蔡圭不同了。当时教蔡圭怎么握笔都用了半天,即使这样,还是弄得全身上下的墨汁,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里,蔡圭都用拿筷子的方式来拿毛笔。更不要说写字了,那时蔡圭写的就只能用鬼画符来形容。

而蔡琰却没有,当他只是示范了一下之后,蔡琰却已经正式的握了笔,并且还知道手心空置,以腕力运笔,而那是他没有教过的。看看夫人带回了蔡琰的习作,即使笔画间还是显得有些生涩,但便是蔡圭的字中也没有这份从容的气度。真的是神童吗?

因为有了神童的认知,蔡邕可比夫人理智,经过了一段时间默默的考查之后,觉得蔡琰也许不是神童,只是因为心静,又不贪玩,于是比其它孩子有更多时间用来学习罢了。于是也就不再管她,想看书,抄书由她自己,每周蔡邕亲自指点一下书法和琴艺就是了。于是蔡琰每日就在书房里自己翻书看,自己拿着笔抄书玩。时间倒也过得飞快,转眼蔡琰就五岁了。

“你抄书做什么?”蔡琰工整的在硝好的羊皮上抄录着父亲的藏书,却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耳边出现。

自从觉得麻纸不好后,蔡琰又找了好几种坊间流通的纸张,而她也无奈的发现,蔡伦已经出现了,因为改良了造纸术还封了侯,可是他用麻头、鱼网做的蔡侯纸倒是廉价了,可比蔡家用的麻纸更不堪使用,让蔡琰很是气馁。

练字用什么纸不行啊,可是蔡琰并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完全的东汉人,她总结了一下,自己不会化学,估计中造不出玻璃、火药什么的,所以技术革新应该是没指望了;她也不会做生意,她工作后连自己每月工资的具体数字都不太清楚,所以开店赚钱的可能性也不大…想了千百种独立自主的办法之后,她不得不承认,陆判说得对,她的确不学无术!

她不是乐观的人,特别是,她现在所处的时代可不是很太平,她总得做点什么让自己安心,于是,她把目光投向了蔡家的藏书。她记得《文姬归汉》的故事里,文姬把她老爹藏书中的四百篇背出来给曹操,就换了她老公的一条命。就知道,此时一本书的价值是多少了,蔡邕和蔡文姬的老爸一样,也拥有大批珍贵的藏书,所以她敏锐的感觉到,她这辈子能傍身的也许就只有蔡邕这四千卷藏书了,要知道这种书简,可全是手工版,丢一卷就少一卷,而且一丢就真的绝版,没地买去,现在即使他们蔡家在流亡时期,蔡家叔侄竟然还把这些书都带着,就可看出这些书的价值,但也表明他们其实对自己的状态还是没有正确的认知。她可不一样,她一定要自己保留备份。

四千卷,听着吓人,其实只是因为一卷里竹简能刻上的字并不多,但因为太重,怕散落,于是一卷里便只有那么几十条,所以看着堆积如山,其实内容却少得可怜。再就是太重,不好搬运保存,不然当年东方朔写个奏折也不用两个人抬着上殿了。

蔡琰知道,现在是十常侍当政,十常侍之后就是董卓,再后来他也被自己的义子给砍了脑袋,再后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了!乱世即将来临,如此乱世之中,难不成要把这些压死人的东西带着逃命?怎么算都觉得靠不住,所以开始蔡琰就没打算再用竹简来做,可是此时的纸质实在太差,根本就没法装订保存。

正在蔡琰无限烦恼,被蔡圭拉着去看厨房杀羊时,她有了灵感。是啊,早在西伯来时,就有古老的羊皮卷,这会羊皮对这些贵族来说是顶顶不值钱的东西了,于是央了蔡夫人去派人收集一些羊皮回来,剪去羊毛,硝制一下,弄得两面光的让她习字。

蔡夫人觉得难得孩子喜欢,再就是也真不值什么钱,于是也就答应了。等做好了回来,和蔡琰在探索频道里看到了那种羊皮纸不太一样,比较厚,但两面都可以写字,比她现在用的麻纸要好一些,于是也就将就的用了。

现在蔡琰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在书房里抄书。大家都知道二小姐是书呆子,于是也都不打扰她,只是没想到这会竟然还有人会进来问自己在干什么?蔡琰那页快写完了,于是根本就不抬头,小心的写完最后一字,吹干,再看一眼,没什么错漏了,才放到自己的小箱子里锁上,再才回头看向问话的人。

一个五六岁的小正太,长得倒是唇红齿白的,腰间竟然还绑了一柄木剑,蔡琰一直不怎么喜欢小孩子,现在一看,这孩子不是蔡家的亲族也就更不用废话了,于是她也没心情哄他玩,拿出一张新的羊皮,铺好,准备继续工作。

“这是什么纸?”小正太伸手抢过了那张羊皮还用手扯了扯,蔡琰真是烦死,抢回羊皮。

“人呢?哪来的孩子?”她不想理小正太,对着书房外喊了一声。一般自己的丫头素儿会在门外做点针线,晒太阳。等自己叫了,她才会进来。

“我不是孩子,在下陈留董祀与小姐见礼。”小屁孩吸吸鼻子,正正衣冠,与蔡琰做了一揖。蔡琰才懒得理呢,小屁孩子就喜欢装小大人,她早过了那时候,等一下。

“你叫什么?”

“陈留董祀!”小屁孩还特傲慢,头快仰到天上了。

蔡琰斜睨着他,她记忆中只有一个叫董祀的,而且还是个贱人,娶了蔡文姬竟然还敢嫌弃她,结果自己犯了罪,还得靠老婆来救,什么烂人啊?会是这个小东西吗?看那傲慢的样子就有点了,管他的,叫这个名字就不成。

“木剑给我。”蔡琰看了看,书房里没有趁手的兵器,最后目光落到了董祀身上的那柄木剑上,她伸出了手。

董祀以为她想看,还挺高兴,忙取了下来双手奉给蔡琰。

蔡琰接过,掂量了一下,还有点重量。拉开,做得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想到这时代管他是不是会武,是个人都往身上绑把剑,连这么点孩子也不能免俗,看来还是蔡老爹好,他只抱琴。

“很像是真的对不对?曹大哥说了,待我长大了就赐予真剑。”小正太忽闪着长着长长捷毛的大黑眼睛,倒是很漂亮的一个孩子。

蔡琰想想,这家伙长大了应该会是帅哥一枚,只是他是帅哥也不能当负心汉啊!于是蔡琰双手拿起木剑,像挥高尔夫球杆一样向董祀打去。

这天蔡邕的小院里很热闹,仆役们都傻眼了,除了看书写字,从不多言多语的二小姐,竟然举着柄木剑追打比她高大半个头的小男孩。那孩子边哭边跑,冠倒了,头发也散了,可是就是没想着要回头去抢木剑。

蔡邕正和曹操在外房谈论诗话,听到外头吵闹,也不介意,拉着曹操一起出来看,原本以为是孩子们之间在玩笑,却不曾想文静的蔡琰会追打董祀,吓得蔡邕忙喝了一声。

“琰儿!”

董祀看到曹操了,直接扑入了曹操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曹操真是哭笑不得,一手搂着董祀,一边过来看蔡琰。蔡琰因为只是披着长发倒不觉得有多乱,但因为跑累了,脸涨得通红,用剑撑在地上,直喘着粗气。

“琰儿,为何追打董祀。”蔡邕可舍不得打孩子,蹲下柔声问道。

蔡琰可是早就想好了,自己追打客人,必然是要受罚的,总不能说因为听他的名字不顺耳吧!所以,她愤然的说道,“他撕我的羊皮。”

蔡邕明白,蔡琰的怪癖他也听夫人说了,竟然用羊皮习字,虽然略有些奢侈,但也不是不能容忍,而且她也用得很珍惜,别人都不许碰的,所以现在说因为董祀碰了她的羊皮,她自然是要恼怒的。

“孟德,真是抱歉,小女以习字读书为乐,想是董祀弄乱了她的东西,一时气愤难奈吧!”

第5章 声名雀起

蔡琰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孟德?曹操、曹孟德?抬头上下打量,和蔡老爹一样矮,但看上去很年轻,二十岁上下的样子,说不上相貌堂堂,但目光闪闪,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在里面;暗红色的直裾衣合体的衬托着他匀称的躯干。他的腰间也有一柄长剑,但看上去倒是比木剑顺眼多了。只是,他怎么到吴地来了?这儿不是孙权的地方吗?现在是孙权当家吗?不知道!蔡琰觉得一脑子浆糊,再次后悔,为啥没多念点书?对了,三国时代似乎是董卓开始时,现在那位大人还不知道在哪呢!

曹操没想到这五岁的孩子会这么大胆的打量自己,不禁大笑了起来,“这位便是先生常说起的二小姐吗?”

“琰儿,快向曹先生行礼!”蔡邕拉拉蔡琰,蔡琰把木剑递给已经不哭的董祀,悠然的施了一道万福,但并没有开口说话。

蔡邕已经满足了,蔡夫人觉得曹操出身过于低贱,于是不曾出来见客,若不是蔡琰追打董祀,只怕也没机会介绍给他们认识。

“孟德,琰儿一向话少,切勿见怪。”

“哪里,二小姐为何对羊皮如此紧张?”

“她写字,这孩子怪,说外面的纸粗,韧性不够,于是喜欢用羊皮来习字。”蔡邕笑道。

“哦,知道了,二小姐莫怪董祀,改日,曹某替他赔给小姐。”曹操了然的一笑,向蔡琰拱拱手。

“为什么让你替他赔?”蔡琰抬头看着曹操的眼睛,如果这次董祀是曹操带来的,那么是不是表示曹操和董家关系一直不错?那为什么将来还要杀他?

“孟德与董祀之兄为莫逆之交,董祀之兄不在之后,董祀便跟随孟德了。”蔡邕柔声向女儿解释着。

“算了,他没弄坏,不用赔了。”蔡琰点点头,决定给曹操面子不追究了,但还是指着董祀的鼻子说道,“不过以后不要进我书房。”

曹操大笑起来,董祀又抽咽了一下。

蔡琰又向曹操施了一礼,退回了书房,还有好些事做呢!浪费时间。

远远的听到父亲的琴声,想来是他今天心情很不错,于是又跟人显白了,蔡琰摇头,磨了墨,专心的又开始抄录,正写着,突听到琴声断了。想想,拿了根琴弦让人给父亲送去。过了一会,竟然又断了,虽然是远远的在听,却也破坏心情,蔡琰有些烦了,“爹是怎么拉?刚断第一弦,现在又断第四弦?”

“小姐,你听得出?”素儿吓了一跳。

蔡琰白了她一眼,素儿知道蔡琰不爱多说,忙取了新的琴弦退出去了。结果没一会儿,蔡邕曹操还有董祀都涌进来了,董祀看蔡琰瞪自己,忙一脚退出门去,老实的站在门槛外。

“琰儿,你分辩得出是哪根弦断?”蔡邕巴巴的问道,就好像蔡琰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一般。

蔡琰险些晕倒,多大点事儿,还特意都过来,早知道不说了。但看曹操的面子,省得一烦把他们一家都杀了。但实在懒得说话,侧边的长条几上有蔡邕给他们姐妹做的小琴,她也跟着学了不少的时日,刚刚的蔡邕弹的那首正好她学过的,于是弹了起来。

在刚刚第一次琴声断时停了下来,她的手指正好停在第一根弦上,意思很明确,因为在这儿停的,自然断的就是那根了;她继续弹,到第二次停止时,手指停留的地方正好是第四根琴弦。

蔡邕明白了,女儿是因为很熟悉曲调于是才知道是哪根弦断,于是有些讪讪起来,但曹操却不这样看,大加的赞扬了一番,大约的意思是五岁就能听琴辩音,非常人所及,夸得蔡邕都有些飘飘然来。也觉得是因为自己教导有方,于是才能教出这等才女出来。

蔡琰因此一炮而红,而且越传越离谱,弄得蔡琰都不知道在说自己了。但也从那天起,常有人来拜访蔡邕,然后都会顺便要求见见会听琴的小姐。而蔡琰可不是好相与的,她最多出来给大家行个礼,便退了出来。可是这样也让她烦透了,她又不是展品,供人观瞻的,心里连大嘴巴的曹操都骂了个半死,但却不敢让父亲得罪,别人不知道,曹操后来可是著名的魏文帝,当然他是一天皇上也没当就是了,但掌控朝局数十年,绝对的枭雄,要跟也得跟强者,这似乎是每一位现代人都有的通病,就想借点光,少奋斗三十年。

蔡琰不经意间对曹操表现出的好感,让蔡邕很受鼓舞,要知道,蔡夫人可是因为曹操的父亲为了一个太监的爵位而背祖忘宗,去给那位太监当养子。所以即使有了爵位,曹操在朝中也是受尽白眼,像蔡家这位的世勋家族是不屑与之交往的。但蔡邕却真的觉得曹操是有大智大才之人,很爱与之聊天,也愿意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但无论他多么努力,可是蔡家人的冷淡把他对曹操所有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但这一次,蔡琰温和的表现,让曹操难得的露出了笑意,他觉得曹操开始真心的与自己交往起来了。

也因为蔡琰这样,蔡邕回到后院跟夫人提了一下,夫人也觉得好奇起来,曹操再次来访时,蔡夫人隆重接待,弄得曹操都不好意思起来。蔡夫人见过曹操之后,也不再歧视曹操了,鼓励蔡邕与曹操交好,曹操终于融入了蔡邕的家庭。于是董祀小朋友也就更加频繁的出现在蔡家的小院里,虽然仍旧惧怕蔡琰,只敢老实的站在书房外偷偷的看她,时日久了,蔡琰也就没那么讨厌他了,扔他卷书就不再管他。

董祀是认识字的,但念书却结结巴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吵得蔡琰很烦,抬头看他摇头晃脑的结结巴巴的念书,难不成此时的先生就这么教念书?

董祀感觉到了蔡琰在看盯着自己,忙吓得住了嘴。考虑到也许将来会造成人家的心理阴影,蔡琰决定和蔼一些,“读慢一些,别结巴。”

董祀慌忙点头,坐直身子,慢慢的读着,尽量不让自己结巴,但念几句,就偷看一眼蔡琰,偷看时,就仍旧忍不住打个嗑巴。

蔡琰却没时间去看他,她抄录了一年,但毕竟还是小孩子,时间和精力有限,又力求工整,所抄的还不到五分之一,这让蔡琰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曹操出现了,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江苏?谁知道还会出什么事,为什么《三国志》自己那会没好好的看看?现在朝堂是什么形式?虽然现在老爹在江苏赋闲,可是谁知道朝堂之上的你争我夺,会不会影响到傻乐天派的蔡邕!

“你为什么抄书?”董祀看着紧锁着眉头,却仍旧不停书写的蔡琰,还是没忍住的问道。

“跟你念书一样,我顺便练字。”蔡琰给的是标准答案,即使父母问她也这么说,谁也不知道她把这些羊皮都收得好好的,暂时也不知道是应该把它们装订成册还是怎么着。

羊皮被硝得很好,跟厚纸一般,比起书简体积小了很多,重量也减轻了大半。但并不是没有重量,在后世,四千本纸书也能装满一个房间,压垮几个书架了,更何况是羊皮了。当然她知道,这些羊皮没有后世四千本纸书的内容多,可是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内容,她也搬不动啊!她现在还着急的是,如果说真的全部抄录完了,这些羊皮卷也不见得容易带走,只能说,比书简容易些罢了。其实蔡琰不知道的是,西方的羊皮纸其实硝得半透明的样子,比纸还薄,但那样造价也就不同了,怎么可能让她现在随手可及呢?

“可是你明明在抄录,不是在念!”董祀胆大了一些,难得看到蔡琰今天肯答自己的话了,有点小小的得意忘形。当然看到蔡琰凶狠的目光之后,他老实的低头念书去了。

蔡琰晚上去饭厅吃饭时,父母都在坐,她行了礼,坐在蔡圭的下首,想快点吃完,晚上还可以把羊皮卷再整理一下。反正父母他们习惯了自己的不言不语,她默默的低头吃饭。

“琰儿,明儿跟娘出门拜望羊夫人可好?”蔡夫人笑盈盈的给蔡琰挟了一块炙肉,而蔡琰本就不耐烦吃肉,转头把肉挟给了蔡圭,才抬头看了母亲一眼。

“为何?”

“羊夫人听说你小小年纪能听琴辩音,还听说你的琴艺也很是了得,特意想请咱们去府里做客,一块去的还有很多夫人和小姐呢!”蔡夫人喜滋滋的说道,虽然蔡邕声名在外,只是对没儿子的女人来说,如果能生个才女的女儿也足以自傲,如果因此而结一权贵之家,更是锦上添花了。

蔡琰哪有那个美国时间去陪那些夫人聊天哈屁?再说羊夫人看着有点严厉,向来不为蔡琰所以喜,还是少理为妙。

“我不去,我劝娘也找个由头推了算了。”蔡琰思虑之后缓缓说道。

“为何?”

“爹隐居到此,您好好的相夫教子,不理世事最好。”厅里还有佣人,她也不能说得太直白,淡然的说了一声便放下筷子,真是太难吃了。施了一礼,悠然的回自己屋里看羊皮卷去了。

第6章 吃饭有规矩

蔡夫人何曾受过这种委曲,酝酿了一下感情之后,看向了蔡邕,“老爷!”

“明儿就称病吧!琰儿说得对,那些夫人们那儿还是少去,东家长西家短的,谁知道会出什么事。”蔡邕哄着夫人,但却坚定的站在蔡琰一边。

蔡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从蔡邕的言语之中似乎听出了什么,马上收回了委曲的表情,像没事人一样给丈夫女儿挟菜、端羹,“圭儿,肉肉好吃吗?”

“好吃!”蔡圭答得铿锵有力。

“那为什么妹妹跟吃毒药一样,老爷您看到没,琰儿每次吃饭那表情?”蔡夫人头痛的跟蔡邕控诉着。

“可能不爱吃吧?你问问她想吃什么,天天这样怎么办?”蔡邕看夫人马上转向很是欣喜,忙说道。却不知道夫人跟自己控诉的不是担心蔡琰不吃饭,而是在说蔡琰挑食。

“怪孩子,已经天天在换菜了,她都不吃,我怎么办?”蔡夫人有些置气,吼了一声。

“是啊,那我问问?”蔡邕还没意识到妻子为何发火,他也正在纳闷,平时妻子不说不觉得,现在想想也是,从蔡琰会吃饭来以来,似乎每次吃饭都苦着一张脸,筷子绝少有主动挟菜的时候,即使是流亡时期,但他也不觉得自己家的伙食差,可是为什么每次女儿吃饭就跟完成任务一样?

“行了,明天不让她念书了,女孩子还是要持家有道,明儿开始让她学厨艺和女红,总不能手帕子都让丫头帮着做吧,那是会被人笑的。”蔡夫人没力气再跟丈夫兜圈子了,断然说道。她越想越觉得女儿怪都是念书念的,决定明天做点有用的事。

蔡邕一听觉得有点问题,可是又不敢说不,只好默默的捧着碗吃饭。他有点怀疑一向有主意的蔡琰会听蔡夫人的话。而下首的蔡圭也偷偷跟父亲做了一个鬼脸,看来,她也很怀疑母亲的决定。但两人都很默契的决定保持沉默,决不让蔡夫人的怒火在自己身上找到发泄口。

第二天早饭时,蔡琰喝了一碗也不知道是面汤还是疙瘩汤的东西,就准备去书房时,蔡夫人清清嗓子。蔡琰知道,这表示蔡夫人有话说,她默默的站好,等着吩咐。

“你书念得很好了,我想了想,觉得还是教你做饭好了,你天天吃饭跟吃药一样,所以,我决定让你自己学习,自己做的总能吃吧!”

“哦,到做饭时,娘遣人来书房叫女儿吧!”蔡琰想想点点头,这是好主意,虽然她在现代不会做饭,可是怎么着也看过几场美食节目吧,说不定她也能做做看的。

蔡邕下巴掉了,蔡圭也怔住了,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其实蔡夫人自己也吓了一跳的,她本已经做好了与蔡琰斗争的准备的,没想到她这么轻易的答应了,她又气了个半死。

昨晚她偷偷的跟蔡邕谈及朝中之事时,蔡邕已经明白的告诉了她,现在站在哪边都是错,还是老实的装聋作哑最好,反正他在隐居之中,政事与他无关,不与这些人交往最好。

蔡夫人听了一边是松了一口气,幸亏当时想到蔡琰可能不会轻易听话,话回得活,去不去倒也全在自己,现在一听便可以推了;但又有些不自在了,五岁完全不出院门的小女儿都能想明白的事,自己怎么就不知道真没面子。她就昨晚想好了,只要今天蔡琰敢反对,她就拿出母亲的威严来好好的教训她一下,让她知道什么叫娘。现在竟然又没用上,她觉得自己迟早会被蔡琰气死,为什么她就不能让自己痛痛快快的发一顿脾气呢?

午饭时间,蔡琰被叫到了厨房,案头上放着预备的食材。倒是有菜有肉,还有很新鲜的豆腐,蔡琰才想起来,是啊,西汉时就有了豆腐,为什么自己这些年来愣是就没吃过?怔了怔,原以为是因为食材不够,可是现在看来,竟然还有很多青菜是她见都没见过的。有这么多菜,为什么饭做成那样?蔡圭也跟在边上,兴奋的看着这看着那,什么也不知道。

蔡夫人一一指给她们看,蔡琰发现自己还真是小看蔡夫人了,原来夫人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这还是他们自己的小厨房,如果每年过年的时候,去大府共宴时,作为长媳妇的蔡夫人就得从头忙到尾,还真是不容易。

“琰儿,有没想好要吃什么?”蔡夫人更关心这挑嘴的孩子,做什么给她,她都不肯吃,虽然早上气过,但此时却仍旧更关心她想吃什么,怎么说都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还是问问师傅打算做什么吧。”她又不会做,只能问问再说吧。

“做什么?”蔡夫人看着大师傅。

“看小姐喜欢吃什么了,炙肉好不好?今天的肉很新鲜。”大师傅也知道二小姐不爱吃饭,蔡夫人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却一点改善也没有,让大师傅非常气馁。

“这么多菜,您打算怎么做?”蔡琰懒得废话了,以前是不知道,她忍了,她好歹也是看过无数穿越小说的主啊,当然知道每一位穿越者到异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一般都是从厨房开始。可是她不是,她是转世投胎的,她没权利改变,所以她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主要是她也清楚的知道,她是谁?五岁的小丫头,她改个屁啊!谁听她的,能命令人去给她去南美洲找辣椒回来吗?不能!所以还是老实点,给什么吃什么就是了。可现在到了厨房,看到了这么多东西,却没东西给她吃,她就已经不是一个痛苦可以形容的了。

“您想吃豆粥吗?配菜就得吃豆粥,那是穷人吃的。”厨子问得有些没礼貌。

“为什么?”蔡琰看厨子没眼力劲儿,她也就没心情装平等的跟下人说话了,转头看蔡夫人。

蔡夫人笑了笑轻轻的说道:“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吃饭也是要规矩有礼数的,怎么可以乱吃?”

蔡夫人边说,边上的厨子忙不迭的点着头,就好像他也听得懂。

蔡琰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厨房这么多吃的,可是端上去的就成那样了,她忘记了,东汉刘秀之后,吸取王莽的失败经验,对儒家学说有了更专业的传述,于是也就更严格的守‘礼’起来,吃饭的规矩在贵族之家更是烦索到连哪个位置放汤,哪个位置放肉都有明文的规定,所以作为六世为勋的家族成员,就得牺牲掉放肆的权利,现在蔡琰真的想哭。

“好吃不就好了,我又不是君子。”蔡圭才懒得管呢,指着梅花鹿肉说道,“我要吃那个。”

“琰儿,别担心,在家里,只要你想吃,不用管规矩,让大师傅做就是了。”蔡夫人看蔡琰苦着的脸笑了起来,蔡圭说得没错,只要想吃就好,总不能让真的女儿饿死吧!

大师傅一听虽不敢真把蔡夫人怎么样,但多少有些不自在的。蔡夫人似乎已经违反了管理的权限。他可是大府老夫人身边嬷嬷的男人,蔡家就算倒霉了,他们这些家奴也是追随到底,有脸面的,平时蔡夫人也是要给他几分面子,厨房的事他是说一不二的,没想到此时蔡夫人竟然对女儿说这个,把他置于何地?

蔡琰看到了大师傅的不自在,也知道这是家生的奴才,有体面的,也不想让母亲为难,轻言细证语的说道,“女儿是来学厨的,当然要向大师傅好好学习,也好孝敬父母。”

蔡夫人笑了起来,她知道蔡琰不苟言笑,没想到在这儿也这么认真,自己让她进来说是学厨,其实只是让她学学管家,认识一下厨房的家伙事儿,像他们这样的出身,是不必亲自下厨的。但当着众人,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点头让大师傅开始,让蔡圭和蔡琰好坐在一边观看。

可能是因为蔡琰一直不肯吃饭,于是大师傅觉得自尊心受损,现在蔡琰亲自来,他也就更加卖弄起来,想让蔡琰知道,自己并不浪得虚名。

蔡琰也真的认真的在看,煎炒烹炸在这儿似乎只有煎和蒸,因为还没有植物油,所以还没有炸的食物。而现代热炒似乎做得很少,他们喜欢慢慢煎熟,放水煮到留下一点点水都叫做熬了。生姜、大葱、大蒜已经都有了,只是姜似乎是用来做生鱼片和生肉片的,那叫脍。也有很复杂的做菜方法,只是看着就过于卖弄技艺,却忽略了菜的本味了。

看完了,菜端了出去,蔡夫人倒是觉得不错,看来厨子今天特别用心,可是转头看蔡琰,她还是一脸淡漠。不禁皱起眉头来,这样都还不吃,那她真不知道她想吃什么了。

“琰儿,还是不想吃?”

蔡琰是无话可说,如果新鲜的蔬菜也要做几种技法来弄的话,把好好的鲜菜弄得不鲜了,她还能说什么?而大师傅说的豆粥竟然是淘米水煮豆子,看了这么一场表演之后,能吃得下去的就是神人了。

蔡琰刚刚就看到了新鲜的黄瓜,去拿了一根,放到盆里舀些水略一冲洗,这会也没农药,她就不费事去找刀削皮了,从中间撇开,分一半给蔡圭,自己咬了一口,头也不回的去书房了。

第7章 不仅仅是厨房厨事

厨子此时羞愤的要撞墙,这是红果果对自己完全的无视。学厨这么多年以来,从来就没人这么羞辱过自己,他怒视着蔡夫人。小厨房里的二厨,帮工们也觉得有些受到了污辱,怎么说大家伙的忙了一中午。

在汉,平民一天只吃两顿,只有贵族才能吃三顿,皇宫里吃四顿,这也是礼。所以身为贵族家的小姐,在饭菜做好的情况下,无视做饭人的辛苦,本就失礼了,还学平民一般这般生嚼,烈性点的,只怕都有想切腹的心了。

蔡圭却没那种感受力,厨房的氛围她才懒得理呢,看蔡琰那么吃了,她还从没试过这么吃黄瓜,也小小的咬了一口,很快喜笑颜开,“娘,好吃。”

“娘一点也不好吃!”蔡夫人也气得要死,她现在觉得蔡琰是老天给自己派下来冤家了,蔡琰怎么对厨子她其实不太介意,即使是大院老夫人派的,怎么说也是下人。想吃什么直接说,可是坐这儿半天,什么话也不说,看完了竟然连应付也不应付一下了,直接拿根黄瓜就对付了,真是太不给自己面子,这让她怎么安抚后厨的情绪?以后她还怎么管人?现在她知道,什么叫‘无冤不成夫妻,无仇不成父子’了。安抚完了后厨,她气愤难平的又找蔡邕评理,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怎么跟后娘一样了。

蔡邕听说蔡琰还是不肯吃,正在头痛,孩子不吃饭,多大的事啊,怎么夫人还在说后厨?这和后厨有什么关系?不对,也许是要换个厨子,或者跟蔡琰好好谈谈,挖挖根源,总得知道她为什么不吃才行啊。正着急呢,却不想,下人来报,老夫人叫他们夫妇带着蔡琰去前面见她。

老夫人是蔡质的夫人,蔡邕的婶娘,也是蔡府内院的最高决策人。蔡琰很不喜欢这位叔祖母,可是也知道大家同住屋檐下,既然搬不走,就只能受着了。

老夫人屋里还有那位厨子,正一脸委曲的跪在那儿等着呢。蔡琰突然想到陆判跟自己说的话了,人总是在同人的交集中出现命运的分岔,原来只是自己进一次厨房,于是人生就出现在一次分岔口?

再想想,这厨子倒是怪得很,怎么会到老夫人这儿告状?不知道越级告状是职场大忌吗?小眼睛扫视了一下老夫人身边的人,才注意到一位嬷嬷也斜眼愤恨的盯着蔡夫人和自己。蔡琰有些明白了,只怕厨子是老夫人派到小院去的,此时自然要来投奔主子了。

那么老夫人的态度也就有些奇怪了,怎么会为了一个下人来为难侄子一家?他们叔侄遭人陷害,被迫隐居至此,应该比一般的人要亲近才是,为什么还要惹事?

“婶娘,叫侄儿前来有何吩咐?”蔡邕自然知道和蔡琰不吃饭有关了,但还是装做不知,笑盈盈的施了一礼。

“听说琰儿不肯吃饭?”蔡老夫人盯着蔡邕身后的蔡琰,“难怪这么瘦小,邕儿,你年近半百之数,才有这么两个女儿,且不说愧对祖宗,现在连女儿都娇惯得不肯吃饭,我真不知道你内宅是如何管事的。”

蔡琰有点想笑了,老夫人这句话真是妙,连削带打,看着是在说自己不吃饭,其实也说了,蔡夫人没儿子,连女儿都照顾不好,真是没什么用处了。所以老夫人也是活成精了,厨子是小,打压府里的嫡长媳妇才是最重要的。

蔡琰再次无语,这些女人没事做吗?现在什么环境?蔡质与蔡邕是被流放的人,朝中还有一把刀没落下呢?身在异乡为异客时,老夫人还有心情玩宅斗?真是亏了她们了。难不成真的是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果然,蔡夫人一下子就涨红了脸,蔡琰轻轻的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蔡夫人捏到蔡琰柔软的小手,心里一暖,险些掉下泪来。再怎么着也是亲生的女儿,再淡薄也知道心疼自己的亲娘,刚刚在蔡邕那儿发的脾气一下子化作了满腔的柔情。有女儿的支持,她也有力气认错了,正想躬身解释一下,却不想蔡琰先开口了。

“我要吃饭。”蔡琰奶声奶气的张口说道,要斗也问问她这个当事人吧!

“那厨子说你刚只拿了半根黄瓜,还学外面的粗人一般生嚼,真是羞死人了。你不想想你什么身份?你娘是怎么教你的?”老夫人厉声说道,话中还是带着蔡夫人的不是,蔡邕都觉得有些不自在起来。

此时如果说蔡琰是普通的五岁女孩,看到这般的凶神恶煞,就算是不被吓得哭,也会被喝住心神,不敢再造次了,可问题是蔡琰不是普通的五岁小孩,老太太的威吓对她没用。

“我只是不要吃他做的饭。奶奶既说咱们有身份,孙女的性命自是高他一等,孙女儿现在不要吃他做的饭,奶奶是不是应该以孙女儿的性命为念呢?”蔡琰从生下来就没说过这么长一段话,说完了,自己都喘了一口气,看上去真是娇弱无比,再多说两句似乎就能断气,所以再不给饭吃,她真的会死的。

中午她本就只吃了半根黄瓜,肚里没食,本就火气旺,现在看厨子还敢恶人先告状,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老夫人她对付不了,可是厨子她还是能压住的,瞟了厨子一眼,弱不禁风的靠向了蔡夫人,可怜巴巴的看着老夫人。

蔡邕夫妇傻眼了,一向不言不语的女儿竟然有这么犀利的时候,而且让人辩无可辩,偷看老夫人,她果然一下子噎住了,恨恨的看了厨子一眼。再怎么说蔡琰是蔡家的孙小姐,本就比厨子贵重,厨子饭做得不好,小姐不肯吃,怎么都不能算是小姐的错,更何况,蔡琰已经把事情上升到性命二字了,‘你不换人,我饿死我自己,你能怎么着。’

厨子正想辩解什么,却又咽了回去,蔡琰一直注意着他们的表情,厨子倒不简单了,此时得罪了蔡夫人,即使回到小厨房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了,于是还是决定放弃?

其实厨子饭后就是跑来跟嬷嬷抱怨一下,是嬷嬷马上想到借力打力上去了。派厨子到蔡邕房里本就是老夫人不得已为之的事,送了几次丫头去,都被蔡夫人软硬兼施的退了回来,牢狱之灾刚过,正是大家休养生息的时候,怎么会想着让蔡邕纳妾这种事上去,蔡夫人也是对老夫人一肚子气,却不敢发。老夫人就更加不满了,借着这事在老夫人面前告蔡夫人教女无方,让本来就不满意蔡夫人的老夫人发上一顿脾气,甚至于顺势给蔡邕配上个小,老夫人自然会念在他们的功劳,给予他们更大的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