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这才小声问了一句:“什么底细?”

福安来神儿了,抬头瞧了眼长春宫的匾额,低声道:“说起这长春宫,可了不得,住过好几位得宠的娘娘呢,远的不说,就说先帝那会儿可是贵妃娘娘的寝宫,整修了七八回,外头还不大瞧得出,进去里头你们就知道了,比皇后娘娘住的坤宁宫也不差什么。”

晓晓虽刚进宫,这个八卦也听说了,这档子事儿,想来天下没有不知道的,死了的先帝如今被称肃宗的那位,在位三十一年,先头十年不说,后头二十一年就喜欢郑贵妃一个,据说这郑贵妃狐狸精转世投胎,生的妖娆貌美,善弹唱,精歌舞,把先帝迷得,什么皇后嫔妃都顾不上了,就宠着她一个,只郑贵妃说的话,就百依百顺,抬举了郑贵妃的兄弟在朝堂作威作福不说,把先帝的三个皇子,毒杀的毒杀,赐死的赐死,祸害了多少忠臣数都数不清了。

总之,大夏朝到了肃宗这一代,简直就是毁天灭地的灾难,弄到肃宗临死才开始发愁,自己的皇子一个个都死了,他晏驾之后,这大夏的江山托与何人之手。

郑贵妃便提议从近支宗室中过继一个来当太子,肃宗虽心里不愿,却事到如今,也无他法儿,病榻前招来群臣说起此事,慕容丞相忽道:“万岁怎忘了,尚有一位皇子,十年前长春宫白姓宫女所出。”

肃宗这才记起来当年的旧事,浴后见伺浴的宫女白氏,生的白净温婉,一时兴起幸了她,过后怕被郑贵妃知晓此事,闹起来不得安宁,便把那宫女发落到冷宫里去服侍废后,不想那宫女却有了身孕,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个皇子,养到了二岁自己才知晓此事,自然也瞒不过郑贵妃,为此郑贵妃寻死觅活闹了一场,肃宗烦不胜烦,正想如何处置白氏母子,不想没几日一场大火,烧了冷宫,废后连带宫女母子葬身火海,才算了了。

记起此事,肃宗不免悔道:“夭寿的孩子,卿家提他有甚用。”慕容丞相才道:“想来有神仙庇护,当年殿下被宫人救出,流落民间,前日方被臣下寻回。”说着将一物呈与肃宗病榻之上。

肃宗勉力睁眼一瞧,正是当日自己赠与宫女的青龙佩,遂传小皇子觐见,封了太子,三日后肃宗崩,遗旨贵妃殉葬,郑贵妃一死,风光了二十年的郑氏一族瞬间分崩离析,现如今大夏朝真正掌权的人便是扳倒郑氏一族的丞相慕容兰舟。

晓晓听着这些都能想象其中的险恶,更何况当事人了,只不过无论多险恶都已是过眼云烟,原来这长春宫竟是郑贵妃的寝宫,怪不得刚分她跟槐花来长春宫的时候,那些宫女太监的目光那般怪异,想来都明白,郑贵妃是小皇上的杀母仇人,小皇上既登了基,这长春宫既是郑贵妃生前寝宫,又是小皇上生母当宫女的地方,自然是小皇上最厌弃的地儿,怪不得这长春宫看上去如此萧瑟,想来自打郑贵妃一死,这里就跟冷宫无异了。

想着这些,晓晓都没听清福安说的什么,这会儿回过神儿来,见他唾沫横飞说的正起劲,不防长春宫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个没什么表情的嬷嬷,年纪秦嬷嬷赵嬷嬷差不多,瞧那眉眼儿年轻的时候姿色定然不差,便如今仍可瞧出当年的影儿。

福安显然吓了一条,打了个激灵拍了拍胸脯:“哎呦喂,成嬷嬷不带您老人家这么吓人的,险些把小的尿都吓出来。”

那嬷嬷并未理会他,只目光扫过自己跟槐花说了一句:“这两个宫女是分到长春宫的?”福安忙点头,跟晓晓槐花说:“这是长春宫的管事成嬷嬷,两位姐姐以后听嬷嬷的吩咐就是了,小的身上还有差事,得赶紧回去。”撂下话转头跑了,溜的比兔子还快。

晓晓槐花跟着成嬷嬷进了长春宫,真像福安说的,虽有些破败,仍可看出以往的奢华,处处透着精致,地儿也大,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明间开门,隔扇风门,竹纹裙板,次、梢间均为槛窗,步步锦支窗。明间设地屏宝座,左右有帘帐与次间相隔,梢间靠北设落地罩炕,为寝室。东西配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南面的抱厦是院内的戏台,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屏门一道,与后殿相通。

想来当初那位郑贵妃在此看戏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这里会如此萧瑟,偌大的一个宫苑,算上自己跟槐花一共才五个人,成嬷嬷带着两个老宫女,连个太监都不见,大约知道她们心里想什么,成嬷嬷没什么表情的道:“这长春宫是个什么所在,想来你们俩心里头也明白,不用我再多说了,以往倒是有几个人,死的死走的走,就剩下我跟碧荷碧莲三个守在这里,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你们俩跟着碧荷碧莲分成两班儿,每日把正殿跟东西配殿打扫一遍。”

吩咐过后就把自己跟槐花交给了后面两个大宫女,碧莲碧荷两位姑姑先带着她们住处安置下,又说了宫里的规矩,交代完后也到了晚饭时候,太监送了饭来,比晓晓料想的要好,荤素各一,配上白饭就算没什么滋味,至少能吃饱。晓晓刚还琢磨,瞧长春宫这破败的样儿额,能不能吃饱饭真是个问题,现在看来,运气不差。

总而言之,晓晓在这长春宫算安置下了,过了半个月,晓晓渐渐适应了长春宫的生活,越发觉得这里合自己心意,人不多是非自然也少,活儿更轻松,每天把正殿配殿洒扫一遍,至多也就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就没事儿了,就算不出去,这偌大的长春宫四处逛逛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时候,晓晓觉着自己运气也不算太差,要是在现代,想来这里逛得买门票不说,还到处都是游客,现在倒好,就她一个,想怎么逛怎么逛,前头逛完了逛后头,这天过了晌午,跑后头的戏台上,逛了半天,累了就坐在戏台边儿上,瞧着下头空落落的庭院发呆。

忽想起现代时去杭州西湖的时候,听得昆曲儿,隔着水颇有味道,自己不大喜欢听戏的,却因那戏词儿太美记住了两句,貌似是这么唱的,想着便把那词儿念了出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念完了,晓晓自己不禁摸摸脸笑了起来,谁说古人保守来着,杜丽娘这几句,她光念着都觉春情荡漾的。

笑了几声,又坐了一会儿,估摸时候不早,晓晓站起来下了戏台,等她走远了,旁侧的屏门处转出两个人来…

第 9 章

头先走出一男子,身穿明紫色团领衫儿,头戴窄翅乌纱帽,帽下长眉墨染,斜斜插入鬓边,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完美的鼻子下,削薄两片唇,一张俊颜配上颀长挺拔的身姿,立在重楼之下,威严之中却又透出几分倜傥。

男子不是旁人,正是大夏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慕容兰舟,慕容兰舟今天进宫是来探皇上的病。

自去年冬至宫宴之后,皇上就病了,太医院请了脉只说偶感风寒,这偶感风寒一拖却拖到了今年开春,仍不见痊愈,于情于理,慕容兰舟这个丞相都该来问安,也不过走个过场罢了。

莫说君臣之间,几百年过去了,这偌大的紫禁城里何曾有过半点儿真情,兄弟,姐妹,夫妻,乃至父子,无一不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殿宇下藏着多少龌龊,恐怕数都数不清。

慕容兰舟一向不喜欢进宫,当年先帝在时,不得不进来,如今大权揽在自己手里,一应政事便挪到了丞相府,皇上住的乾清宫正殿已经成了摆设,便每年三大节的宫宴,皇上也不过露个头罢了,满朝文武番邦各国,谁不知大夏朝掌权的是他慕容兰舟,他已经站在了顶峰,只差一步就够着天了。

便如此,他也未觉着欢喜,每次进宫,仍觉心里那股郁闷之气无处发泄,今儿从乾清宫出来,本想出宫回府,经过长春宫后殿,忽听见有人说话,便在屏门处住了脚,侧耳听了一阵儿,念的是南曲牡丹亭里里的几句,倒是应景,听声儿颇为稚嫩,像个小丫头,想来是今年新进宫的小宫女,只才十二的丫头便有这般心思了不成,倒勾起了慕容兰舟的好奇之心。

进了屏门,往戏台上瞧了瞧,只见一个穿着绿色的衣裳小宫女,坐在戏台边儿上,两条腿垂在戏台下,两只小手摸着脸傻笑呢,慕容兰舟的角度瞧不清小丫头的正脸,只看见她身后的大辫子,辫稍儿系着红绸绳,因她摇晃着小脑袋,鞭稍儿也随着一荡一荡的,慕容兰舟不觉想起涤荡在水边的柳枝。

她的声音虽稚嫩却软糯清甜,只是念出来,慕容兰舟都觉异常好听,一刹那,心里那股郁闷之气倒冲散了不少。

慕容兰舟并未进去,等晓晓站起来跑了,才走出来,瞧着那绿色的身影隐没在长廊一头,不禁摇头道:“这丫头倒是心大,分到这长春宫来,还能这般自在。”

身后的元忠道:“相爷,要不要属下…”

元忠没说完,慕容兰舟摇摇头:“你没瞧见她自己乐着呢吗,何必我多此一举,没准倒讨嫌了,走吧,该回府了。”转头步出屏门出宫去了。

晓晓哪知自己难得发回骚,还给人听了去,从后殿回来,刚进屋就看见春桃跟新巧来了,想起来,晓晓都觉的好笑,路上新桥跟槐花吵了那般厉害,进了宫都没说一句话,可自打自己跟槐花分到长春宫,新巧跟春桃得了闲,便来找她们说话儿,才半个月都来三趟了,槐花性子虽有些闷,她们来的多了倒也有说有笑了。

春桃分到了针工局,新巧分在了乾清宫,春桃还好,心眼多却不多话,每次来都是新巧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她只是在一边儿要不笑,要不附和两句。

而新巧说的内容,不外乎就是显摆她分的差事多好,多清闲等等,晓晓进来的时候,正听见她拉着槐花说慕容丞相进宫的事儿。

一见晓晓进来,新巧站起来,过来挽住她的胳膊:“你这丫头跑哪儿去了,我跟春桃都来半天了,你再不回来都要走了呢。”

晓晓在那边儿铜盆里洗了手,也不用帕子,甩了甩手上的水道:“走便走了,反正你的差事清闲,得空再来也一样。”

新巧嘟了嘟嘴,不乐意的道:“是谁说,进了宫我们老乡该彼此照顾多亲近的,你这是嫌我来找你了不成。”

新巧小性儿,吃不得话儿,晓晓知道她要恼,想来在宫里各自活着已不易,何必让她不痛快,便道:“我不过说说罢了,这不回来了吗,你刚说慕容丞相进宫了,想来一个老头子罢了,有什么可说的。”

新巧一听慕容丞相,便忘了恼,眼睛发亮,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什么啊,谁说是老头子了,瞧着跟我大哥差不多大,长得可好看了。”说着小脸都红了起来,手指头上的帕子绕来绕去,一副少女怀春的样儿。

晓晓忍不住失笑,便逗她道:“你怎瞧见他了?”

新巧红着脸道:“慕容丞相来的时候,我正在前殿院子里浇花呢,远远瞧见他从廊子里过去的。”

晓晓眨眨眼跟春桃槐花道:“不成想咱们新巧倒是个千里眼,那乾清宫的院子多老大,她在院子里浇花,慕容丞相从一头的廊子上过,新巧都能瞧出人家长得好看来。”

晓晓一句话,引的槐花跟春桃都笑了起来,新巧恼起来:“我早知道你这张嘴厉害,我是说不过你的,这便回去了。”说着要走,给春桃一把拽了回来:“不过玩笑罢了,新巧姐怎就真恼了,正事儿没说呢,你走了哪成。”

晓晓也倒了一碗水塞到新巧手里:“呶,我们这里比不得你乾清宫,有敞着口的好茶供着,喝碗白水润润嗓子吧。”

新巧瞪了晓晓一眼,也觉自己有些小心眼,噗嗤一声笑了,接过去喝了一口道:“今儿来却真有事儿呢,前儿翠儿来寻我,说过后儿十六是秦嬷嬷的生日,旁人不管,只咱们一车的六个,既是一起来的,又是邻村,都蒙了秦嬷嬷照顾,若单个置办东西给秦嬷嬷上寿,不说咱们没那些钱,就是置办了,恐秦嬷嬷也不收,倒不如每人拿出些几个钱来凑在一起,置办一桌酒菜与嬷嬷上寿,也是咱们个心意,正巧翠儿在御膳房当差,做这些也不难,她不便来你们这儿,就托我跟春桃来询你们的意思。”

晓晓一听,暗道自己倒真是个穷命儿,昨儿晌午才放了月钱,她跟槐花刚进宫的宫女,每月三两银子,说实话,晓晓觉着这工资算挺高了,在宫里吃穿住行都不用花钱,这钱等于干落下的,倒是前两天,新巧来的时候跟她说,她们这样刚进宫的宫女,发了月钱一大半都要孝敬上头的管事嬷嬷,晓晓琢磨大概就是古代的职场贿赂,自己既来了也该入乡随俗。

昨儿放了月钱,跟槐花两人商量着一人拿出二两来,交给碧莲姑姑,碧莲姑姑倒是没说什么,拿着银子出去,不一会儿又回来还给她们道:“嬷嬷说了,你们也不容易,统共就这俩眼珠子,以后出了宫还指望这钱活命呢,你们孝敬了她,她拿着也不落忍,自己存着吧,莫乱花。”

晓晓自然欢喜,心说那成嬷嬷瞧着终日冷着一张脸,一副不好相与的样儿,心眼儿倒好,这才有了三两的存项,还没捂热乎呢,今儿春桃跟新巧就来讨了。

晓晓还没说什么,槐花先开口道:“翠儿说咱们一人凑多少份子?”

新巧道:“这个翠儿倒是跟我提了,她跟御膳房的小太监福贵说的上话儿,问了福贵,福贵说,切几个冷盘,再抄几个热菜,弄只鸡一条鱼,加上酒怎么也要五两银子,一总算下来,咱们六个人一人拿一两银子足够了。”

“这么多啊!”槐花有些舍不得,晓晓倒是松了口气,她还真怕新巧都要了去,自己又成了一穷二白。

就听槐花小声道:“什么酒菜这样贵,用得了六两银子,当初我哥娶媳妇摆了好几桌也没使这么多呢。”

槐花一句话说的的新巧恼了,蹭一下站起来道:“你当宫里还是你们村呢,宰只猪就能娶媳妇儿了,秦嬷嬷在宫里这么些年,什么没见过,寻常的席面哪入得了她的眼,咱们扣扣索索置办一桌,回头人家瞧不上,这脸我可丢不起,再说,人家御膳房的人就白使唤了,跟咱们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凭啥白给咱们忙活,不得给人家几个跑腿儿钱,你不想出拉倒,不算你这份,我们几个凑也一样。”

槐花听了忙道:“我,我也没说不出,不过唠叨一句罢了,你倒数落了我一车话。”晓晓见这俩又要吵,忙道:“行了,行了,本来是好事儿,回头吵起来,却成了坏事。”说着去炕上翻出自己的包袱,拿出二两银子来塞给新巧:“这是我跟槐花的,你先拿去,回头在哪儿摆席,你再来知会我们一声。”

新巧收了银子道:“我这也是多事儿,倒惹了嫌,当你们这长春宫我多乐意来呢,我们宫里的姑姑都跟我说,让我少来这儿呢,省得沾惹了晦气,只我瞧着咱们都是老乡,想着这番趁着秦嬷嬷生日,你们俩好好央求央求她,给你们换个旁的差事,总好过在这里头待着,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好,好,我跟槐花都知道你是好意,我们领情,回头真得了好差事,必不忘新巧姐今儿这番大恩。”晓晓几句好话说的新巧脸色缓下来,拿着银子跟春桃走了。

晓晓回头看着槐花,槐花低下头,半晌拿出一两银子塞给晓晓,闷声道:“我,我也不是舍不得银子,我娘病了一年了,选宫女的信儿一出来,我娘强挣着起来,给我做了一身棉袄棉裤,就怕我在宫里冷着,我是想着,多攒几个钱,得机会捎回家去给我娘治病。”

她这么一说,晓晓倒想起乔家爹来,只自己毕竟不是他们亲生女儿,总觉着把自己换了五两银子留下就仁至义尽了,或许有些自私,但让她把自己这点儿月钱捎回去,她还真不乐意,这可是她的保命钱,在宫里混到二十五出宫后,就指望这个呢。

乔家爹娘的日子艰难,自己在宫里也不易,不定那会儿小命就没了,这银子是自己的后路,她不能断了自己的后路,先把自己顾好,再去顾别人吧…

第 10 章

转过天儿,新巧送了信儿来道:“旁处也不便利,秦嬷嬷住的尚宫局西边儿的留翠亭倒清净,离着御膳房也近,咱们过去也便利,我一早跟姑姑告了假,明儿不等天黑就先过去,帮着翠儿收拾,春桃哪儿也说好了,可儿跟春桃分在一处,也不难出来,倒是你们这长春宫,怕就怕姑姑刁难,到时可怎么好?”

槐花眼巴巴瞅了晓晓一眼,晓晓道:“我们宫里的两个姑姑性子好呢,更何况,秦嬷嬷是宫里的老人,逢着嬷嬷的好日子,想来这点情面还是有的,你放心,天一黑我跟槐花就过去。”

新巧这才去了,等她走了,晓晓心里也不免有些敲鼓,长春宫如今冷清的连点儿人气都没有,统共就成嬷嬷跟碧莲碧荷两个大宫女,再就是自己跟槐花,虽说前儿自己跟槐花的月钱银子成嬷嬷没收,这出长春宫的事儿却没谱。

可自己的大话都说出去了,也只能赶鸭子上架,到了晚上,等碧莲碧荷两人回屋,晓晓是又倒茶又端洗脸水,殷勤的不行。

碧莲平日不大爱说话儿,也就诧异的瞧了晓晓一眼,碧荷倒是笑了一声道:“你这丫头今儿怎这般殷勤上了,赶是有什么事儿要求我们不成?”

晓晓嘿嘿笑了笑,就着话头忙道:“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明儿是秦嬷嬷的生日,我们几个这一路蒙嬷嬷照顾,便想着尽些心儿,凑份子弄了些酒菜,只当给嬷嬷上寿了。”

碧荷道:“真就让我猜着了,得了,这也是你们的一番心意,我们若拦着,倒显得不近人情,去吧,早去早回。”

晓晓跟槐花一听,高兴的不行,谢了两位姑姑,转过天瞅着天黑了,两人提着一个灯笼,从后殿的屏门处出去。

碧荷还怕她们不认得路,特意嘱咐她们从后殿出去沿着廊子前边过去四个门,往南一拐直着走就是尚宫局了。

两人就照着碧荷说的沿着廊子往前走,数着过了四个门,立在廊子口,晓晓左边瞧瞧,右边看看,侧头问身边儿的槐花:“哪边儿是南?”

却发现槐花从刚出长春宫就一直抓着自己的手没放开,东张西望不知道望什么,这会儿晓晓一问,忙摇了摇脑袋:“我,,我也不知道。”

晓晓傻了,自己一个现代人不辩东南西北还说得过去,怎么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也不认得方向了,这可咋办,而且,她抓自己这么紧做什么,都有些疼了。

忽的一阵风吹过,廊上的宫灯摇晃了两下,噗一下灭了,槐花啊的尖叫出来,晓晓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捂住她的嘴:“你叫什么,回头把值班的太监叫出来,说不准把咱俩当贼抓了。”

槐花哆哆嗦嗦的道:“我,我怕,筱筱你瞧见没,那边儿是不是个人?”

晓晓给她说的,后脖颈子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说实话,她也挺怕的,大约因为人少的缘故,入了夜的皇宫静的跟一座死城差不多,那些重重叠叠望不到边儿的的内廷宫苑,如今都是空的。

晓晓听宫女们私下说,先皇殡天的时候除贵妃殉葬,剩下的嫔妃都给慕容丞相发到了城外的祈福寺去当尼姑,要说这也没什么,老皇上殡天后宫清空,等新皇即位,原先那些妻妾一一封了位份,也就填了原先的地儿,便新皇妻妾不多,也会广选秀女充实后宫,用来绵延皇家子嗣。

总之一句话,历朝历代皇上的理想都是多子多孙,自然,想多子多孙,老婆就必须多,所以后宫的佳丽三千,就是这么来的吧!不过这条现在却不适用,小皇上太小,不过十岁的孩子,就算再早熟,十岁也不可能滚床单,老婆都没一个,就更别奢望子孙了。

正是因为皇上太小,不能选秀,致使后宫空空如也,没有嫔妃的后宫,还叫什么后宫,不禁没有后宫,因为皇上滚床单而衍生出的好多部门,也变得冷冷清清的,想来这也是慕容丞相急选宫女的原因,毕竟皇宫太空了也不像话。

不过皇宫多老大,就算填进来七百多小宫女,也照样热闹不起来,白天还好,入了夜,越发阴森,加上进长春宫之前,听那些无聊的大宫女,说了好多闹鬼的事儿,这会儿槐花一说有人,晓晓也怕的手心冒汗。

可她到底是个崇信科学的现代人,闹鬼这种事儿太不科学,根本不可能,晓晓给自己壮了壮胆儿,手里的灯笼往上提了提,顺着槐花指的方向望去,不禁松了口气,哪是什么人,根本就是树影儿,被风一吹,映在墙上的影子左右摆动,猛一看有些像人走动。

晓晓翻了个白眼:“槐花你别一惊一乍的成不,差点儿给你吓死,你仔细瞅瞅那是树影。”

槐花大着胆子确定了才松开晓晓,解决了鬼影儿,下面就是到底往哪儿边儿走的问题,晓晓问槐花,槐花摇摇头,晓晓没辙,从腰上的荷包里掏出一枚铜钱来,跟槐花说:“要不咱们正反面吧!正面往左边走,反面往右边走。”

槐花自来没什么主意,虽心里头觉着晓晓的法子不大靠谱,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点点头,晓晓把铜钱往上一扔,铜钱落在地上,晓晓提着灯笼一照,是反面,两人于是往右边去了。

走了一会儿,前头出现一个角门,晓晓四下看了看啥都看不出来,抬头望了望,只能望见重重琉璃瓦上的瑞兽。

晓晓是觉着,皇宫里的院子啊廊子啊,甚至殿角的瑞兽都差不多,白天尚且不能辨认,更何况晚上了。

晓晓心里嘀咕,难道走错了,好歹也得进去看看,不行再原路返回来呗!这么想着,拽着槐花推开角门走了进去。

是个冷清清的小院儿,小院角落一间屋里有灯光透出来,晓晓刚想过去瞧瞧究竟,忽从侧面廊子里传来脚步声,听着不像一个人,槐花吓的浑身抖成了一个:“筱,筱筱,有,有人来了。”

晓晓当机立断探头吹熄手上的灯,拉着槐花躲到一边儿的柱子后头,刚躲好了,廊上的人已进了院子,就听一个有些稚嫩却虚弱的男声道:“你们在外头候着,我自己进去。”然后就听仿佛是太监应的声儿。

晓晓好奇的探出半个头看了看,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从廊子直接进了亮灯的屋子,等他进去,见外头的人并未跟进来,晓晓忙扯着槐花从角门退了出去,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

刚走到刚才的岔口,就看见有人过来,近了,是新巧跟春桃,新巧见了她们倆急的直跺脚:“我们几个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见,只说你们俩出不来了,亏了秦嬷嬷没说什么,反让我们俩来迎着你们,谁知都迎到长春宫了,也不见你们的影儿,又忙着往回走,到了这儿才迎见你们,两位姑奶奶到底跑哪儿去了?”

晓晓指了指后头的廊子道:“我们俩走差了,往那边儿去了,见有一个小院,也不知是哪个宫,稀里糊涂的又走了回来。”

新巧一听脸色都变了:“你们俩真真糊涂,沿着这廊子过去是乾清宫后殿,你们莫不是去了西南角的小院,我进乾清宫的时候,姑姑头一件就跟我说,绝不能靠近西南角的小院,说皇上一早下了谕旨,擅入者杖毙,你们俩这是活腻了不成,亏了没人瞧见,若给人瞧见,还要不要命。”

新巧一句话说的晓晓出了一身白毛汗,春桃忙打圆场:“行了,好在他们俩命大,没让人知道,快着走吧,秦嬷嬷还等着呢。”

说着四人去了尚宫局,留翠亭是个八角小凉亭,四周围着帐帘,虽春天夜里有些寒气,倒也不觉着冷,除了她们六个小宫女,就是秦嬷嬷跟赵嬷嬷。

秦嬷嬷上首坐了,也没问晓晓跟槐花走去哪儿了,只说:“难为你们这般尽心,给老婆子置办了寿酒。”

一边的赵嬷嬷道:“这几个是有心的,知道孝敬姐姐,比前头那几拨进来的强,闲话少说,且吃一杯寿酒,也沾沾喜气,愿姐姐福寿绵长。”

秦嬷嬷叹道:“偏你会说话儿,如今土都埋半截了,哪还敢奢望什么福寿绵长,没病没灾的活着就是造化了。”

一句话说的晓晓几个沉默下来,秦嬷嬷瞧了她们几个一遭,笑道:“倒是老婆子不理事,你们本是好意,老婆子来煞风景真真不该,自罚一杯酒吧!”

说着干了一杯,气氛渐次热络起来,一顿寿酒吃到月上中天,赵嬷嬷先醉了,扶着桌子立都立不住,秦嬷嬷伸手搀住她道:“我过生日,你倒先吃醉了,得了,不早了,也该散了,明儿你们还要当差呢。”

目光落在晓晓身上:“筱筱帮我扶着赵嬷嬷进去。”

晓晓一愣,转头交代槐花在外头等她,搀着赵嬷嬷进了屋,到了屋扶着赵嬷嬷躺下,接过小宫女打的水,伺候秦嬷嬷洗了手脸,在炕上坐下,刚要告辞出去,秦嬷嬷忽道:“你且站站,我有话说与你。”

晓晓立住,秦嬷嬷道:“那日你说不去针工局,我是有些恼的,后来想想,你这般直接说出来倒比你去了让人为难的好,终是没瞧错你,是个聪明丫头,若是搁在前些年还好些,只可惜如今…”

说着顿了顿才道:“虽如此,总也要往好里走,虽说难,也不一定就出不得头,旁的我也帮不到你,略进些力,过后如何还要看你自己的造化。”

说到这儿,忽又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上月里番邦来进贡,那进贡的使者只去了相府,就回去了。”说着看了晓晓一眼道:“相爷是贵人,更是个大忙人,平日里进宫的时候不多,半月一月的才进来一趟,从乾清门进来,待不一会儿就走,来去匆匆的。”

晓晓出了尚宫局,还在想秦嬷嬷这些话儿究竟什么意思,晓晓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也不知是自己傻,还是这些人太精,有什么话儿不直接说,非要这么拐弯抹角的累人,再来这么几回自,己非未老先衰不可。

直到三天后,成嬷嬷告诉她挪去乾清宫,晓晓才隐约明白了一些,秦嬷嬷的意思,莫不是让她攀那个什么慕容丞相的高枝儿,这太高难度了吧!

就算那个丞相是个好色的老头子,也瞧不上自己这样儿的啊,不是晓晓妄自菲薄,实在的,自己这副竹竿一般发育不良的样儿,估摸就是自己脱光了衣服跳艳舞也没用,更何况,人家是丞相,还是个挟天子以令天下的丞相,听新巧说,长得还帅,年纪也不老,这样的人,府里什么美人没有,除非神志不清,看上自己的几率绝对为零。

如果说秦嬷嬷的意思不是让自己色诱,那是什么意思,晓晓百思不得其解,却听成嬷嬷幽幽地道:“这么些年秦霜还是个那个好强的脾气,倒不防她倒瞧上了你,依我瞧,你这丫头是有几分聪明,心机到底差了些,没心没肺的,在我这长春宫里混日子成,乾清宫却是御前,一不小心你这条小命可就搭进去了。”

其实晓晓也是一万个不乐意,这会儿,她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自己穷表现个什么劲儿啊,这倒好,本来秦嬷嬷都放弃自己了,那天在尚宫局自己一殷勤,又勾了回来,而且,这么高难度的攀高枝,她绝对肯定的没戏。

可惜她不乐意也没用,进了宫她的命运就交给了老天,去哪儿,在哪儿,甚至生死都身不由己。

晓晓收拾好了,跟槐花说了几句话就去了乾清宫,来领她过去的还是那日送她来的小太监福安,一路上嘴就没拾闲儿,看着他张张合合的嘴,晓晓琢磨着,要是给他缝上,这小子会不会憋死,简直就是个话痨。

福安却仍不停嘴的道:“那天送姐姐来长春宫的时候,我就瞧出姐姐在那儿待不长。”

晓晓侧头看着他:“你怎么知道我待不长,莫非你是神仙能未卜先知?”

福安嘿嘿笑了:“姐姐说笑呢,小的哪是神仙,是瞧着姐姐有福气,不瞒姐姐,小的进宫都一年多了,费了多少力气就甭提了,前儿才谋得个乾清宫的差事儿,姐姐这才来了半个多月就进了乾清宫,可见姐姐的福气大。”

晓晓这才明白,怪不得是他来领自己,原来他也在乾清宫当差,可见这小子是个能钻营的,这样的人倒该多套套交情,有没有好处不知道,至少没坏处,有个事儿提点自己一句,说不准就能救自己一命。

想到此,晓晓一反常态的冲福安笑了笑:“福安公公今年贵庚?”

福安道:“跟姐姐们一样,属鼠的,今年十二,生日小些,腊月里的生日,姐姐呢?”

晓晓道:“我是十月初八的生日,比你大,你若不嫌弃,咱们俩认个姐弟如何?在宫里无亲无故的,有个亲人也好彼此照顾。”

福安听了,一张脸笑得跟朵花儿似的:“可是呢,我刚还这么想,姐姐就先说了,从今儿起,咱们就是姐弟了,只当亲的一般。”

说话儿就到了乾清宫,像晓晓这样的低等宫女,连首领太监的面儿都见不着,一个老嬷嬷把她交给个大宫女就完事了。

大宫女叫丁香,是乾清宫的奉茶宫女,下个月就满二十五了,故此自己过来正好替她的差事,说是奉茶宫女,其实就是烧火丫头。

耳房里的小灶归她管,烧水泡茶,往皇上跟前奉茶的是御前太监,就这么个烧火丫头,还惹的人眼红呢,尤其新巧。

作为低等宫女,晓晓跟新巧加上另外两个住一屋,一开始新巧见了她别提多亲热了,拉着手说了半天话儿,后来听说她分在耳房奉茶,脸色便有些讪讪,话也酸起来:“就知道秦嬷嬷偏着你,到底是沾着亲的,跟我们不同。”说完一甩脸子出去了,半日不见回来,到了晚上回来仍跟自己有说有笑,白日的事儿只当没发生,晓晓知道她小性,也不理会。

其实晓晓觉着新巧嫉妒自己纯属多余,一个烧火的丫头有什么值得嫉妒的,再说,就算真是个御前奉茶的,伺候个十岁的小皇上,能怎么着。

总之,晓晓在乾清宫开始了她烧火丫头的生活,待遇跟长春宫一样,却远没过去悠闲,最难过还得上夜班,这简直能要了晓晓的命。

其实夜里皇上一般不叫茶,可皇上不叫归不叫,该守着还是得守着,虽说两天轮一回,晓晓也觉难捱的紧,而且到了晚上,耳房里就剩下她一个,连个说话儿就伴儿的人都没有,四周一片寂静,从耳房的窗户望出去,偌大的皇宫仿佛一个能吞噬一切的巨兽,阴森森的,令晓晓不禁想起现代去十三陵旅游时看到镇墓兽,狰狞可怖。

所以,一轮到晓晓值夜班,晓晓就睡觉,实在睡不着的时候,就小声哼歌儿,想起来什么哼什么,用来驱散心里的恐惧,有时候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哼的什么东西。

这夜当慕容兰舟步出东暖阁,从侧面耳房边儿上经过的时候,忽就听见隐隐约约的声音,忽觉有些耳熟,仿佛哪里听过一般。

慕容兰舟之所以晚上进宫,是总管太监李进忠遣了小太监去相府报信,说皇上的病不大好,烧的都说胡话了,恐有闪失。

慕容兰舟这才急匆匆进了宫,到东暖阁的时候,龙榻上的皇上闭着眼一张脸烧的通红,嘴里喃喃呓语着什么。

慕容兰舟凑过去底细听了听,是大妮,颠来倒去的就是这两个字,大妮这个名字,慕容兰舟并不陌生,乾清宫西南角小院的屋里供着个牌位,牌位刻的就是这个名字,大妮,乔大妮…

第 11 章

乔大妮的事儿朱子毓回京后,元良跟自己回了,是乔家村一个小丫头,后来乔家村遭了天火,乔大妮葬身火海,朱子毓就在这乾清宫西南角的小院里设了个牌位,日日过去上香洒扫,那个小院也成了禁地。

李进忠把这些事回给自己的时候,慕容兰舟只是笑了笑,倒是不曾想孤僻寡言的朱子毓,能这般想着一个人,还是个死人。

到底是没长大的孩子,有些幼稚呢,人都死了,便再想着念着有什么,朱子毓心里想什么,慕容兰舟并不关心,他要的只是个活着的皇上,至于其他,慕容兰舟唇角勾起个隐隐的冷笑,他不在意。

慕容兰舟侧头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医院院使张陆,开口道:“一个小小的偶感风寒,治了小半年不见好,倒越发重起来,莫不是你们心存懈怠,不用心医治的之故。”

语气虽不紧不慢,字字句句透出的冷厉如刀一般,令张陆不禁打了个冷战,汗都下来了,张陆心里知道,赶上这事儿,自己这个太医院的院使肯定当不长。

他是真没懈怠,从皇上一病,日日都来亲自问脉,可皇上的病就是不见好,依着他多年的经验,皇上这是心病,俗话说的好,心病难医,莫说自己就,算华佗再世也医不好心病啊,皇上自己不想着好,这病自然越发沉。

至于皇上的心病,张陆自然不敢提,他又不是活腻了,跟自己的脑袋过不去,事到如今,能保住这条老命就算烧高香了。

想到此,张陆低声道:“微臣罪该万死。”跟在他后头跪着的两个院判也忙跟着他请罪,慕容兰舟哼了一声:“你倒刁滑,一条命何来万死之说,本相倒是听说,你府里添了丁,张大人好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