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玥大惊:“怎么这么快?!”

不应该这么快呀, 融雪季节并不适宜大军出行, 且西河王才理顺江南, 不是该紧着趁机休整一下吗?

她预计着,最快怎么也得一两个月以后的事,这么一下子,她骤不及防。

樊岳说:“淮阳王遣使,已至邓州城下,此讯一出,西河王立即提前渡河, 同时遣出使者。”

邓州北望,并不是只有宁王一家。

虽淮阳赵周三王遭遇重挫后, 又此消彼长, 实力现已逊于宁王, 但到底还是在的,目前就盘踞在东边沿海。

淮阳王争雄之心不死,突如其来遣使邓州, 就是他的一步棋。

在这种局势下,他当然知道邓州选择投自己的可能性不大, 但没关系,淮阳王的目的是提早搅浑局面, 促使西河军和宁王仓促大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楚玥心一提:“然后呢?”

樊岳手一摊:“还不知。”

他今日领的巡防任务,没留在刺史府, 暂不知详情。

“你赶紧回去看看!”

楚玥心急如焚,向樊岳道了一声谢,问准方向,立即策马往刺史府急奔。

……

元州刺史府。

这件事,书房内第一阶段的商议已经结束了。

“邓州可守可攻,水陆交通便捷,为南北之枢纽,北军伐南之关键节点。既西河王已遣使,我们也应该立即遣出使者赴邓州。”

贾泗捋须,他所说的出使争取,其实是目前己方的最佳策略,只他语气也没见多激昂,平平叙述点出后,就不语了。

但凡是宁王身边的老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傅缙和继母及楚家那点破事。傅缙可不是一般的谋臣战将,大军主帅灵魂人物,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贾泗将利弊提到台面上就罢,至于如何抉择,他就不管了。

宁王沉吟,若问傅缙和邓州哪个重要?毫无疑问是前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只不过目前这战况,一旦邓州为西河王所得,他们会吃力非常之多。暂时落后还无妨,怕的是一步落后会步步落后。

照理说,在大义大军利益跟前,个人恩怨得失应是后退一射之地的,但宁王总不能冷了心腹功臣的心。

且宁王和傅缙之间,有的不仅仅是主臣关系,两代人的情谊,多年共苦不离不弃,爱将最大的心结就是这个,宁王感在情感上其实也很不愿意为难和伤害他。

所以宁王真很为难,贾泗话罢后,他迟迟未肯应声。

倒是傅缙沉默片刻,主动道:“仲祈说得不错,既如此,我们应当尽快遣使。”

公和私,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他要复仇,但却不会牺牲大面利益和将士性命以达到目的。

傅缙目光很清明,并不是勉强之言,“殿下,事不宜迟。”

宁王重吐了一口气,“好!”

他拍拍傅缙的肩膀,“承渊放心,不管如何,那楚姒必由你来处置。”

至于楚源这些,后续再行商议不迟。

人心都是偏的,宁王也不例外。

派遣使者争取邓州的基调已定,事不宜迟,宁王立即道:“冯登,把人都招齐,我们去议事厅。”

……

除了必要驻防的,得讯的诸幕僚和战将齐齐赶往刺史府新理出来的议事大厅。

楚玥陈御等人入城不迟不早,恰好赶得上。

楚玥入门,得讯要遣使,“怦怦”狂跳的心脏才缓和了些,她长长吐了一口气,抹了一把额上沁出的细汗,才落座。

她看长案上首那边的傅缙,傅缙朝她微微点了点头。

这里人多,并不适合眼神交流,夫妻俩对视一眼,便很快移开视线。

人也到齐了,议事开始,楚玥便专心听宁王说话。

“诸位,如今淮阳王西河王俱已遣使邓州,邓州位置关键,孤亦欲遣使劝投。”

宁王环视一圈:“诸位以为,该遣谁为使?”

宁王此言一出,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楚玥。一个时辰足够了解清楚不少事情了,楚玥是邓州楚氏女,邓州刺史楚源的亲孙女,还有谁比她更合适呢?

“玥娘如何?”

“我也觉得不错。”

傅缙眉心登时一蹙:“玥娘养于深闺,旧日在娘家并不涉及外头事务。如今身在军中,也未曾告知。这贸贸然的,若为使者,恐另生波澜。”

这邓州城暗流汹涌的,还有楚姒那毒妇在,双方已撕破脸面,无论如何他也不放心楚玥回邓州去。

况且最重要的,“邓州刺史楚源久经官场,何去何从当出自利益权衡,所谓祖孙亲情,恐怕不足令其动容。”

傅缙肯定,到了关键时刻,所谓亲情完全不是楚源这类人的参考因素。

“承渊所言不错。”

宁王其实也不打算遣楚玥为使,除去傅缙的意见外,最重要是如今楚玥的赵氏商号在后勤方面已颇具分量,派她离开己方势力范围就是在冒险。

宁王一开口,一锤定音了。

楚玥大失所望,她是想争取自己去的,可惜现在没办法了。

最后陈御站起:“殿下,在下愿意一试。”

陈御挺合适的,口才不错,位置也属中上,宁王思索片刻,颔首:“好,此事就交给季平。”

主使已定。

楚玥忙道:“禀殿下,我手下有几个熟悉邓州的人,不妨此次一起前往?”

她是确实不能去了,唯有努力争取青木赵扬等人,他们最知她的心思,忠心耿耿和父亲也熟悉。

“可。”

宁王正有此意,楚玥不好去,但她父亲在邓州,遣了亲信去能省许多力气。

事不宜迟,立即散了,陈御等人匆匆下午准备,今日就出发。

楚玥连忙唤了青木赵扬等人来,“此事就托于你们之手!”

长话短说,千言万语汇成这么一句,楚玥神色郑重,青木赵扬等人肃然拱手:“属下等不负主子所托!”

说是不负所托,青木等人的决心她自不疑,但楚玥却很明白,宁王偏弱,傅缙这边又有旧仇,能否成功真真是未知之数。

她深吸一口气:“你们尽力而为就是,切切保存自身。”

“若能成最好,倘若不成,务必尽一切努力,将我父母兄弟接出来!”

母亲必是愿意带弟弟和她汇合,楚玥只怕父亲。父亲不但是她的父亲,还是祖父的儿子,慈父孝子。

楚温赞同送赵氏母子离开,这点楚玥是十分有把握的,怕就怕他未必愿意与父亲和家族割舍。

一时心乱如麻,只得嘱咐青木等人随机应变,让青木各自去点得用的人,楚玥匆匆回去一趟,快速写下一封书信,里面说明白了她已投在宁王麾下,且位置不低的事实。

这是给父亲说服祖父增添筹码的。

至此,所有事情都基本说全了,她能做的也都做了。

将书信交给青木,登上城头看使团车马匆匆走远,楚玥重重呼出一口气。

希望能成。

……

在陈御率使团匆匆南下之时,西河王遣出的使者已渡了江,快速往邓州而去。

“三爷,约莫还有两日路程,就抵达邓州城了。”

章夙身披白狐大氅,正斜倚车厢榻上,他两眼不离炕几上的墨色棋盘,随意“嗯”一声,手一伸,白玉棋子“啪”一声被吸附在棋盘之上。

此次西河遣出的使者正是章夙。

是他自动请缨的。

一来,西河军最近一段时间会在休整和渡江,无甚难事,他并不乐意和那世子嫡兄为点子琐碎事针锋相对。

二来,也是最重要一个,他手里有个筹码,很利于这次招邓州,于是乎,便请命来了。

摇摇晃晃的车厢,章夙始终不紧不慢地下着棋,至半下午时,心腹韩吉忽呈上一报。

“主子,刚得讯,宁王也遣使南下邓州!”

据讯报推断路程,他们也就比宁王使者早到几日,这么点时间,并不足以成功说服邓州刺史楚源。

“宁军大都督傅缙乃楚源孙女婿,且楚源孙女,据报也在宁王军中。”

韩吉眉心紧蹙,章夙未见变色,他挑了挑唇:“可惜,两者之间有旧仇。”

这事他早在京城时知道了,当时跟他潜伏吴王府的心腹也知道,只不过想起折在京郊的韩恩等人,他眉目登时一冷。

这笔债他早晚得讨回来。

从身后小多宝阁取了一个檀木匣子,章夙淡淡道:“此物命人拿着,先行前往邓州。待我们入城后,就交到楚姒手上。”

当时想着有备无患,现在却用上了。

……

最近的邓州,明面不平静,底下也是暗流汹涌。

先是淮阳王遣使至,昨日又到了西河王使团,据闻,还有一个宁王使团在路上快要抵达。

不要说邓州官吏,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敏感察觉些不对劲来了。连日来,市井上战争话题让人惶惶,得官府大力安抚,这好了一些,未出现多少百姓逃城的现象。

百姓不安。

楚姒也是。

只她的不安,来得要更早一些,也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早在年前,她就隐隐觉得似乎有人在窥视她。

第一次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是她正城西别院园子赏景的时候,仿佛有人正隐于暗处盯着她,头皮一麻,她心脏登时就“咯噔”了一下。

她几乎是立刻,就想起先前疑似傅缙遣人来查楚温的事。

那小崽子既然能腾地出人手来查楚温。

那岂不是也……

心头一凛。

楚姒也是给自己备了好些护卫的,甚至还特地求了她爹,每次出门都配备足够的家卫。

本来是认为足够的。

但眼下这种芒针在背的感觉,让她立即就下了决定,马上返回刺史府,并且自此轻易不出府门。若遇上偶尔一次非出不可的,带足人手,专选大路走,僻静处包括城西别院,她一步再不肯踏足。

如此,安安稳稳过了一个年,又一直到了今日。

昨日,母亲任氏告诉她,让她今日陪着去城东报安寺烧香,祭奠她去世外祖母。

楚姒其实并不想去,一来是那暗窥者也不知还在不在;二来,西河使团昨日傍晚抵达邓州,主使她看得分明,正是那该死的章夙。他还冲她微微一笑。

楚姒心绪阴沉,毫无祭奠外祖母的心思,但奈何她如今居于娘家,母亲任氏是她头一等大靠山,只得佯作轻松去了。

好在刺史夫人出行,府卫前后簇拥,到了地方还清了一个大殿,团团守护,并不需要怎么担心安全问题。

烧了香,跪伏叩拜,听前头的任氏喃喃祈祷,此次邓州一切顺利,家中人口身体康健,另外,她两个可怜的外孙子,希望也能尽快找回来。

楚姒心烦意乱。

添了香油,续了长明灯,终于能走了,楚姒扶了母亲上轿,绕到后面一抬轿子正要登上,被围开的人群忽钻出一个小孩子来。

“有个大哥哥让给你的!”

匣子直接往楚姒这边一扔,小孩子一溜烟钻回去不见踪影。

乍眼看光泽,应是个檀木小匣,雕花甚精致,普通富户都用不起。

那匣子直直丢往她面前,楚姒心中一动,伸手接住,“无事,起轿吧。”

她状似不悦,将匣子往杨嬷嬷怀里一扔,吩咐处理了,钻了进轿子。

只杨嬷嬷却看懂了主子的眼神,这个被她“扔掉”的檀木小匣,归府后出现在楚姒手里。

春风和畅,拂面而来已悄悄褪去寒意,楚姒端坐在妆台前,有一缕阳光穿过半敞的隔扇窗,投在她的脸上身上。

她脸沉沉的,端详妆台上的檀木小匣片刻。

“啪嗒”一声,小铜扣被板起,匣盖缓缓打开。

“啊!”

楚姒短促惊呼一声,站起连连倒退两步,脸色煞白。

杨嬷嬷探头一看,只见那个匣子内装了小半匣石灰,里头端端正正放了一个大脚趾头,惨白,断口带着一丝干涸的褐红,被石灰制过,没有腐化。

这个惨白没有血色的脚趾头,正被一根皮扣稳稳固定在匣里,外侧朝上,一个前大后小、呈不规则形状的胎记,正清晰映入眼帘。

杨嬷嬷吓得面无人色,颤着声道:“这,这,这是我们三郎君的脚指头啊!”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还差个尾巴,撸好就发哈!

第120章

楚姒脸色铁青, 死死瞪着那个匣子。

其实匣盖内, 还黏一个信封, 看到脚指头就不可能看不见它。

楚姒重重喘息着,将那封信取下。

“一别年余,不想竟真如夫人当日所言,夙有需夫人助力之处。

夫人且放心,邓州成功归附西河之时,即是夫人母子相聚之日。令郎康健,夫人勿念。唯母子之缘不易, 望夫人珍之重之。”

语气缓和,文质彬彬, 一句露骨之言都没有, 但那只惨白的脚趾头表明, 这章夙是一个多么心狠手辣的人。

杨嬷嬷颤声:“……他,他真会放了咱们三郎君吗?”

楚姒捏着信笺,慢慢坐在梳妆台前的矮凳上, “他会。”

一旦邓州投了西河王,那就是自己人, 傅涣也没用处了,为安抚为展示仁厚, 大几率是能的,且西河王应当还会呵斥章夙一番,表明这事乃后者自作主张。

作态一番,这事就圆过去了。

楚姒并不是什么胆怯的深闺贵妇, 她手上人命不止一条,骤惊过后,她很快就稳住心神,垂眸思索。

“夫人,那咱们要听他的吗?”

是啊。

要听章夙的吗?

楚姒是母亲,虎毒不食儿,她确实是真心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尤其幼子。只不过,在这种紧要关头,母性并没有让她毫不犹豫就下决定。

她这一辈子,最爱的还是自己。

她想救儿子不假,但二者选一,她不得不先考虑一番自己的前路。

淮阳连败,小朝廷不成气候,毫不犹豫就剔除了。

剩下宁王和西河王。

宁王?

傅缙?

那小崽子不知何时投了宁王,如今竟成了宁军大都督,一军主帅,最要紧的股肱。

楚姒深知她和傅缙之间的大仇,不死不休,绝无半点侥幸。一旦邓州投了宁王,她必是案板上的肉。

必死无疑。

楚姒左脸颊微微跳动,神色有几分狰狞,如此一来,她确实只是西河王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子,她必须全力以赴。

“听,为何不听。”

楚姒的声音沙哑,如同被砂石磨砺过一般,落在杨嬷嬷耳朵里,她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

陈御一行,日夜兼程,在三日后抵达邓州。

邓州刺史楚源,如同先前两次一样,亲自迎出了府门,客客气气将人请了进来。

陈御打量一眼,楚源精神矍铄,腰背还板直,行动利索,除了已染霜白的须发,一点看不出是年过六旬之人。

楚源身侧,站了两个三旬多的男子,一个清隽儒雅,一个健壮雄武,想来就是他膝下二子,楚温楚雄。

陈御是了解过的,知道楚温是楚玥的父亲。

略略打量,便到正厅,双方分宾主坐下,客套寒暄一番,陈御也不废话,拱拱手,直入主题。

“楚公也知,如今大梁嫡脉断绝,战事频频,不日将决一新主矣。邓州位于南军北军之间,何去何从,楚公该早日决断。”

楚源客套的笑略略收敛,凝眉不语。

“如今看着,西河军势大,然不知楚公可曾听闻,盘水畔一战?”

陈御毫不忌讳己方的弱点,一语问罢,也不用楚源回答,击案朗声道:“我大宁军能大败其一次,必然能第二次!”

“今西河王强于我方不假,只可曾有昔日之悬殊乎?!”

陈御昂首挺胸,一句话掷地有声,让厅内诸人心中一震。

盘水一战宁军绝境反杀,区区九万兵马大败二十五万西河大军,大都督傅缙一鸣天下知,此一战足可以载入史册成为经典。

“宁王殿下贤德,仁主也,另楚公之嫡孙女亦在我营中助力,望楚公三思!”

陈御并无赘言,三点关键陈出,立即拱手告辞:“在下静候楚公佳音。”

大步而入,利索而出,陈御率着宁王使团,出了刺史府,于城西驿舍下榻。

“陈先生,西河王使者和淮阳王使,分别驻于城东和城南的驿舍。”

一方居一边,大家都很沉得住气。

“唔。”

陈御点点头,己方的劣势对方也很清楚,这种事情,死缠烂打并没有用,他能做的都做了,现在只看青木那边。

未进城,青木赵扬就早早和使团分开,换了寻常服饰,分头进城直奔刺史府寻楚温去了。

……

刺史府,东院。

青木在外书房等了半个时辰,从前厅脱身的楚温才匆匆折返,他还得赶得去父亲外书房议事,长话短说,青木立即呈上楚玥的亲笔信。

“主子说,父女骨肉可否团聚,只看如今。”

楚温肃然点头:“我知。”

他立即拆信。

青木接着说:“主子道,世子爷宏量,应承并不会因他人罪孽迁怒无辜。”

他顿了顿:“宁王殿下也是极宽仁的,厚待相投之臣。”

这句话,楚玥和青木也是斟酌过好一阵。

直接说傅缙已答应揭过不迁怒无辜,只惩责亲身参与的罪魁,其中包括楚源和楚雄的话,必然会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