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姑奶奶,一直都是这样的?”

“你不在这阵子,晚上几乎都难以哄她睡觉,爹爹常常亲自上阵带着她,久而久之就成了这样子。”

沈悦似笑非笑地斜睨了徐勋一眼,对女儿的折腾脾气也是又爱又恨,然而,听到徐宁在徐良手中叫了两声断断续续不成词的爷爷过后,又是两声娘,她仍旧不由得眉开眼笑。等和徐勋一块进屋的时候,她突然感到一只手抓了过来,一抬头看见徐勋面上一本正经目不斜视,她忍不住想到了从以前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这么会装爱装,也不知道蒙骗了多少人。

进了屋子,虽说徐良原本不肯,但徐勋还是重新向父亲行了礼。等到站起身来,他便先到里间去洗了脸,又脱下身上刚刚在文华殿中服用的侯爵冠服,换上了一件家常旧衣,黑色布履,连束发也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布巾,恍若寻常尚未及冠的少年。闲适地在椅子上坐下之后,他便仿佛闲话家常似的说道:“爹,悦儿,估摸着过个一阵子残局都收拾好了之后,我又要晋升了。”

刚刚那一番天伦之乐让徐良和沈悦都是满心轻松,因而,当徐勋如此闲适自如地说话时,他们本以为是什么不要紧的事。然而,听明白这话的意思,不但沈悦吓了一跳,就连徐良也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

“又要晋升?你已经是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了,这再升就是中军都督府,保国公势必要被你赶下去……对了,我差点忘了,就算你这回平叛迅速,但总还是军功,难免要进爵,你总不成要晋为国公吧?这一回再因父及子就不可能了,否则咱们一家子总不成出两个国公?”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46章 大隐隐于朝

国公!

大明朝的国公有多稀罕,从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太祖封公二十二人,但最终爵位保住的却只有魏国公徐家这一系,就连常遇春那样的大功,子孙依旧停了爵。而太宗朱棣则是比其父朱元璋实在多了,追封之外总共先后封了英国公淇国公定国公成国公黔国公五个,只有淇国公丘福因为北征大败而被除爵。至于后头历朝历代,封了公爵的陆陆续续也有好几个,但除了追封,忠国公石亨被杀,昌国公张峦是孝宗追赠老岳父,算来算去就添了保国公朱晖这一个。所以,整个大明朝现如今的国公,也就是一加四加一……总共六家!

现如今,这区区六位的国公谱系当中,竟然要添一位大明朝最年轻的,也恐怕是史上最年轻的?至少在徐良的印象中,他还真没听说过有比自己儿子更年轻的例子。

“这事情可是已成定局?”饶是徐良甚是光棍的性格,此时也有些头皮发麻,“要是现在就封了,你这将来怎么办?升无可升赏无可赏,这是……”

他硬生生把功高盖主四个字吞了回去,沈悦也跟着说道:“倘若是皇上提的,能不能请皇上收回成命?或者找借口说,回头封咱们的孩子也行。”

“皇上倒是无所谓,但那些今天吃了个大亏铩羽而归的老大人们,恐怕会千方百计促成此事,把我高高供起来。”徐勋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面上露出了一丝奇妙的笑容,“有道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二十岁就退休,这日子还真的是神仙似的。”

扑哧——

尽管心里头原本尽是担忧,但听到徐勋竟是事不关己地如此调侃自己,沈悦仍是忍不住笑了一声,随即才竭力板起脸道:“别说得这么轻巧,你才二十,不是四十六十八十,这接下来几十年总不成全都窝在家里吧?”

“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原本就是庸人最大的追求,实话实说,我原本就是庸人。”

尽管老婆这两个字着实新鲜,但和孩子连在一块,沈悦还不至于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待到徐勋自诩为庸人,她这简直是哭笑不得。而徐良终究活了一大把年纪,隐隐约约明白徐勋并不是开玩笑,当即若有所思地开口说道:“政事上头你一个勋贵,原本也就是在幕后拨一拨算盘珠子,大不了日后拨一拨算盘珠子,不显山不露水,但若是打仗……”

“打仗的事情……”徐勋嘴角微微一挑,带着几分冷酷说道,“虽说那位达延汗也是从孩童继承汗位的,和当今皇上一样,但很可惜,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的儿子们也好,他的部将们也好,心里都有各自的算盘。而那些臣服于他治下的部落也好,因为他想学当年的元朝那样,让草原上的牧民部落,都听从大汗的号令,撇开那些部落的首领,他注定不会长久。而咱们眼下要做的,不过是让他那不能长久再加速一些。我又不是战无不胜的名将,用不着老是我出马。一旦蒙元不能成事,防着女真做大,在东南渐渐重新开口岸和市舶司,然后仿效永乐年间宝船下西洋的壮举,一个盛世便能渐渐成形。”

“皇上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徐勋用这短短一句话结束了前头仿佛是描绘蓝图一般的宏图,而徐良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追问起了今日文华殿议事的情景。当得知小皇帝竟是做出了那样少有的措置,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甚至连声音都有几分嘶哑。

“如此是不是太激进了?倘若那些官员挂冠求去……”

“爹你恐怕忘了,今年的会试五六天内就要开始了。”

想着三月的会试和殿试,徐勋便似笑非笑地说道:“能够千辛万苦杀到这一关的,纵使有不学无术之辈,但也想必有限。说起来,吏部铨选一向是只愁官缺不够,不愁没有人。倘若真的这么多人愿意挂冠,那么,今科会试或者殿试多取一些人,并不是不可以,更何况等缺的人还多着。甚至只要是传出如此一个消息出去,想必那些捶胸顿足的同时想要拼一拼用致仕来威胁的人,会有个明白一些的选择。毕竟,刘瑾还是已经死了!”

历史上嘉靖皇帝以旁支入嗣,闹出了大礼仪那样的风暴,多少人落马,结果还不是最终胜利,更何况朱厚照这个小皇帝如今稳稳掐着大义和皇权?

徐勋既然打算接下那个国公爵位,徐良想想当年徐家人抢破头的那个兴安伯,一时不禁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而沈悦在起初的忧心过后,却是有意插科打诨地思量起了该用个什么字为封号。毕竟,平北二字听着威风,但毕竟北地未平,而且和通行的封号并不相符。可还不等她数落出七八个备选来,徐良就突然开了口。

“其实,兴安两个字,拆开来无论哪一个,都是用作国公的最好字眼。兴者,兴邦,中兴,兴利除弊,都是最好的意思。至于安者,定国安邦,最是昭显军功的。”

徐勋压根就还没来得及去想这封号字眼的事,可此时此刻听徐良这么一说,他也不禁觉得这二字确实都是难得的美字,不禁仔细沉吟了起来。良久,他才抬起头说道:“爹这么一说,主意我定了,便是一个兴字。安邦不如兴邦,要安定不如兴利除弊,回头我会支使人去提,部议廷议的时候,就把这个字作为首选报上去,皇上必然也会认同的!”

这一晚上,兴安侯府厨房少不得精心炮制了几道徐勋最爱吃的菜,然而,沈九娘和女儿桃笙一块过来,须臾匆匆回来的唐寅又拉了正好上京应考的徐经过来,然后又是康海等几个,就连张敷华林俊谢铎都亲自过来了一趟,徐家这三口人的团圆饭虽说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却也是让徐勋头大不已,带着几分醉意送人之际,他便把退休两个字撂了出来。

小别胜新婚,这一夜夫妻之间自然少不得缠绵,直到下半夜方才收拾干净了相拥而眠。然而,原本是因为没有早朝,五府点卯也管不着自己这个即将离任的,再加上朱厚照这个天子还准了自己十天假期,徐勋打算至少睡到午时三刻,但睡眼惺忪的他却硬生生被人推搡着醒了过来。他没好气地揉着眼睛,可当看清楚面前那气急败坏的人是谁时,他那睡意立时被吓成一身冷汗出了。

“皇上?”

活见鬼,小皇帝怎么直接跑他家里来了?他旁边还躺着个人呢,这像什么话,传扬出去这都成什么了!

徐勋叫了一声后,藏在被窝里的手少不得往旁边探去,想让妻子别慌别紧张,可结果伸过去却摸了个空,一侧头方才发现,枕边空空如也,沈悦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不见了。然而,他只是这么迟疑了片刻,就只见朱厚照的脑袋探了过来。

“听说,你要致仕?”

“致仕?什么致仕?”

徐勋本能地答了一句,紧跟着就看到朱厚照那脸色几乎和黑炭似的:“你还敢和朕装糊涂?昨晚上你不是对张敷华林俊康海他们几个人亲口说了?害得他们愤愤不平四处抱怨,王九思还找了好几个曾经附和了弹劾你的人吵架,现在是宣扬得人尽皆知了!”

昨晚上多喝了几杯说过些什么话,徐勋早就都差不多忘干净了。此时此刻,他只能干咳一声,随即便理直气壮地瞎扯道:“臣就算说过这话,也决计说的是退休,不是致仕……致仕是从此之后挂着个爵位不当官,可退休是说臣担着个比如都督之类的名义在家里休养,随时听候皇上召唤。皇上哪时候不想当皇帝打算当太上皇了,臣再考虑致仕不迟。”

徐勋是第一个敢肆无忌惮开诸如太上皇这种玩笑的人,但朱厚照却反而信了。歪头想想,徐勋要真的是二十岁致仕,估摸着还真得吓死一堆人,他便轻轻舒了一口气道:“嗯,算你还知道念旧情,否则朕这会儿就把你打发到那些最苦的地方转一圈!朕都还得辛辛苦苦当皇帝呢,你居然这么快就想撂挑子!”

朱厚照环视一圈,见屋子里再没别人,显见是人家都被自己这个天子吓跑了,于是便站起身来,撂下一句你继续睡,也不管徐勋还是不是能躺下,他就头也不回地大步出了屋子。待到了明间,见徐良和沈悦都在那儿,还有一个同样睡眼惺忪的徐宁在,他便笑吟吟摆了摆手示意免礼,随即饶有兴致地上前抓住了小家伙那软乎乎的小手。

“小琼华,你这小字是朕给你取的呢,想不到才几个月没见,就长这么大了!”他捏着手还不够,又玩性大起地拽着微微晃了两下,随即便扭头看着徐良说道,“兴安侯,琼华可会叫人了?”

“只会几个简单的字。”徐良正在琢磨是不是该告诉小皇帝,徐宁现如今除了娘和不甚完整的爷爷,还不会说别的,下一刻,他就听到了孩子甚是清脆的声音。

“大……嗲……爹……”

里屋正认命地飞快往身上套衣裳的徐勋听到外头女儿吐出来的那几个字,一瞬间只觉得心中涌过了一股暖流。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能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女儿叫爹的那种感动相比拟。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但愿老天能够遂他心愿,让他将来能够拥有更多的儿女,把这偌大的府邸填得满满当当!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47章 乱世当用重典!

中午时分,一匹累得半死的马载着马背上同样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信使驰进了京城的宣武门。这信使直奔礼部,却是来自湖广益藩的信使,所言消息让素来沉稳的礼部尚书谢铎险些握不住手中的杯子。

好书史,爱民如子的益王祐槟遇刺,差之毫厘保住了命,而其两个嫡子为了保护父亲,却是有一个丢了性命,而一个尚在襁褓的庶子则是遭了毒杀!

这是大明朝开国以来极其少见的亲藩郡王遇袭事件,谢铎自然不敢怠慢,慌忙草拟奏折预备往上呈报。当消息抵达内阁之际,如今独领内阁的李东阳同样是大为震惊,少不得立时派人去宫中报信,然后方才思忖起了这事情的来由。可尽管这算是惊天大案,但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不得不暂且放下这一桩。等到了这天傍晚,朱厚照终于命人传下了御札来,甚为震怒的他直接命刑部尚书屠勋为钦差,调集精锐捕快前往湖北彻查此事。

然而,屠勋尚未出京,接二连三的噩耗惊讯便抵达了京城。衡王、雍王、寿王、汝王、泾王、兴王,这些宪宗成化皇帝所出诸王竟是接二连三遭了毒手,其中也有如同益王一般命好的险险保住了性命,但也有命不好的如兴王,手法更是从火烧地裂箭射毒杀行刺等等各不相同,时间纵使有的些出入,但刑部的老手们把这些时间一一罗列起来一看,面面相觑之余,便有人提出了一个想头。

怎么这些案子,虽说报上来因为地方官及时或不及时的缘故有早有晚,怎么全都是宁王谋反事发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内?

等到颇有贤名的英宗之孙崇王祐樒派人送来八百里加急的密报,原本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的内阁部院各大衙门方才恍然大悟。崇王很少扰民,极少出王府,一日发现送饮食的侍儿举止有异,遂拿下人严加查问,最后得知是受命行刺,当即紧闭王府,又密请汝宁知府全城大索,最终拿到了一可疑人,供述乃是宁藩支使,并吐露宁王欲杀尽天下宗室,以使血脉和当今天子已经颇为遥远的他谋反之后,能够名正言顺即位。

不消说,这名正言顺四个字,无疑是和当年靖难之后登基的永乐皇帝朱棣学的!只是相比朱棣的天然优势,宁王这一招简直是又狠毒又愚蠢!

面对这么一个消息,上上下下顿时都意识到了严重性。朱厚照遂立时挑出了一应精干人等往各处亲藩郡王及镇国奉国将军等处查看探视,又行文各地官府严查,即便如此,陆陆续续的宗室讣闻仍然接踵而来,塞满了礼部。倘若最初群臣们还觉得宁藩之乱是个笑话,那么现如今面对几个亲藩郡王相继拿住的那些人所供事实,更多的人都是不寒而栗。

这宁王朱宸濠简直是疯了!大明朝立国到现在,亲藩郡王到将军等等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大臣们也不是不想裁抑,可谁也没想到去用这么激烈可怕的方法。而且崇王拿到的那人所供出的赏格是亲王五千贯郡王两千贯,将军等等都是一千贯,预先都付了三成,而且事成之后都是从龙功臣,这么算下来倘若人都杀光了,宁王得赔出去多少钱?

“都已经死了,还要给朕添这么多麻烦!”

乾清宫中,脸色沉得和锅底似的朱厚照恶狠狠把一摞各式各样的奏报统统砸在了面前的御案上,继而就恼火地看着徐勋问道:“徐勋,你说怎么办……徐勋!”

徐勋的注意力还在那些倒霉的死者头上。蝴蝶振翅,历史就会发生偏移,再加上他自己便亲自主导了好几次这样的改变,当然有自信历史上那位忘恩负义疑神疑鬼的嘉靖皇帝可以靠边站了。即便如此,听到兴王以及其尚在襁褓的嫡长子的死讯,他仍然有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也就是说,那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就这么默默无闻地走了?

因而,直到朱厚照提高声音又叫嚷了好几声,他方才回过神来。见小皇帝恼火地瞪着自己,他想到刚刚完全听漏的问题,只能涎着脸道:“皇上刚刚说什么?”

“朕在和你说话,你居然走神!”朱厚照气咻咻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这才气急败坏地说道,“那些个攻击刘瑾当初复宁王中护卫的事情又抬头了,这些该死的家伙,他们还嫌弃如今的时局不够乱是不是!”

对于无辜受累死伤惨重的宗室,徐勋自然表示同情,但也仅限于同情,尤其是那些素有贤名做事有分寸的。而对于不少生吃人脑欺男霸女,死了之后满城放鞭炮以示庆祝的宗室,他是完全觉得咎由自取。但此时此刻,更要紧的是让朱厚照大为不悦的刘瑾问题。

因而,思量片刻之后,他便开口说道:“皇上,老刘人都已经不在了,那些呼吁追究的,更多的是怕皇上之前所公布的考察官员之事,如今的上书只是为了恶心人,皇上如果觉得难办,只要把之前的加恩老刘家眷缓一缓,先把人安置南京。”

“嗯?”朱厚照原本有些犹疑,可听到是安置南京,他立刻心领神会,当即点了点头道,“也好,他那些兄弟子侄就没个能干的,送去南京,朕回头送他们一场富贵就罢了。”

“至于这一次宗室死伤众多的事情……恕臣斗胆,宗室难免群情激愤,再加上老刘的事,皇上若是一力保全,只怕得委屈自个一下了。”

“朕委屈?”朱厚照在江西亲历了宁王造反,这心志也好阅历也好,都不再是从前憋在京城最远都没到过通州的小皇帝,因而反问了一句后,他就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是说,即便是朱宸濠捅出来的篓子,朕也得担责,这是要下罪己诏?”

说到罪己诏这三个字,小皇帝不禁有些咬牙切齿。然而,看着徐勋那无奈的表情,想起这一回死人无数,他自然知道这是不得已的法子。即便如此,心中憋着一团火的他实在是忍不住,当即一屁股坐下后就气恼地说道:“咱们沿漕河一路南下,就没听到过多少宗室是有好名声的,如益王这样名声好的也就罢了,可那些平日就胡作非为的,死了活该,凭什么朕要担责!”

小皇帝的如是抱怨,徐勋只是静静听着,并没有再说什么。最要紧的建言他已经出了,接下来就该是那些大臣的事,纵使他再有主意,在背后给人点两句可以,越俎代庖就免了。当这一天回到家里,他想着此番大明朝大有可能断绝世系的亲王和郡王,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

真是……死了不少人啊!

次日的文华殿朝议上,从李东阳这个内阁首辅到六部都察院七卿以及侍郎等要紧官员,直接吵翻了天,最后饿着肚子一直争执到了下午申时,这才勉强达成了一个让朱厚照能够接受的意见。

皇帝下罪己诏,这是此前众人以为最难劝说,但朱厚照却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的事。但接下来的那一条,却是拉锯战的焦点。那些亲王郡王的爵位,倘若直系断绝,那么便从三代以内的旁支中选人过继,而不是从前的亲王许子及弟,郡王则庶子不能袭爵,更不消说旁支了,但袭爵人等身故后则降等袭爵。

这降等两个字是吏部侍郎柴升提出来的,虽则是一度遭到了大多数人以旧例成法等等反对,但朱厚照力排众议答应了下来。至于死伤的奉国将军镇国将军等等这一溜,无后则除爵,伤者朝廷则三年内两倍俸禄安抚。另外,派出以刑部尚书屠勋为首,礼部侍郎朱恩为副的查案探访团,深入探访各藩王爵将军,传达皇帝的亲切慰问,另外则是全权负责此番袭爵事宜。

而在这一系列的措置最后,方才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宁王朱宸濠罪大恶极,戮尸,于南京太平堤刑场曝尸三日,以儆效尤。其子嗣尚年幼,一律禁锢凤阳。从逆的瑞昌王和宜春王斩首示众,其子嗣年十五以上一律处死,年十五以下禁锢凤阳。宁王府藏抄没之后,拨其中一部分抚恤各方死难。宁王府先前侵占官府民间官田私田等等,令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俊前往主持发还。其余王府庄田一律抄没。从逆盗匪一律处斩,年十五以下遣戍琼州府。

得知消息的徐勋却是没心没肺地和沈悦算起了账:“当初宁王府的财产造册是我亲自过目的,即便没清点完,却也知道个大概,单单历代宁王搜刮的庄田就有不下一万顷,一百万亩。而府中那些各方搜刮来的财物,也不下二三十万两,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法估值的古董等等,可以说这么一票吃下去,无论是此次的抚恤,畿南的剿匪,哪怕是杨一清造边墙和打仗的钱就都有了!虽说不能多抄这么一两个,而且不太厚道,但那些既然没人承继后嗣的宗室,把王府庄田之中整理出一部分超规,分润一部分给那些当地守法的宗室,剩余的收回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沈悦知道徐勋便是这么个极其会算账的性子,此刻也懒得笑话他,然而,想到那些曝尸,处死,处斩,遣戍,即便她从来不是同情心泛滥的性子,仍是忍不住问道:“皇上这般所为,会不会被人指责说是处置太重,而且锱铢必较?”

“乱世当用重典。这些年来盗匪横行,两王造反,北边小王子虎视眈眈,倘若还说是盛世,岂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皇上的罪己诏上就自陈说接下来会励精图治,复盛世太平,要现在就是盛世,还复什么?比起虚名,实际的东西更要紧!”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48章 取士之典,天子之心

正德三年的会试又是一次士子云集的大典。白发老翁,莘莘年少,攒眉沉思的中年人,高谈阔论的江南学子……当原本云集于街头巷尾,议论着刘瑾之死宁王之死,以及此前那众多宗室之死的这些读书人全都一股脑儿关进了贡院之后,就连酒楼饭庄茶馆里头的伙计们也都觉得有些寂寞如雪。毕竟,耳边那些聒噪一下子全都没了,这种萧条清净还真是不习惯。

这一科主持会试的,正如同徐勋对张彩承诺,而刘瑾又对张彩承诺的一样,正主考不是别人,正是以吏部尚书挂着国子监祭酒衔的张彩,副主考则是翰林院一位学士。可在张彩的强势面前,那人不可避免地只能在旁边打打下手。尤其是三场中的最后一场,当张彩起身巡视全场的时候,他非但没跟出去,反而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位煞星实在是威压太强大了!张彩仅仅在两年前还只是吏部的五品郎中,如今骤然二品,却非但没有寻常官员从低品骤然拔擢高官时的惶恐和不安,反而安之若素,仿佛已经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吏部堂官生涯似的。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吏部上下的属官全都唯张彩马首是瞻,这种主官实在太耀眼了,那种居高临下的目光一看,就能把人逼得自惭形秽!

张彩缓缓踱着步子,目光从一间间号舍中的举子脸上扫过。这不是他第一次巡视考场了,不少曾经逗留过的举子面前,他这一次也停留了不少时间。尤其是当走到江阴徐经面前时,更是驻足看着那字迹端秀的卷子许久,见那第三道题答得极其漂亮,他方才满意地越过人往前走。尽管徐勋不曾提过,但他心里却自有一本账。

这种会试大典,那些老大人们子侄门生故旧极多,徐勋就这么一个私人,而且历经大变的徐经确实文采斐然,他即便不能把人拔擢为会元,给人一个前十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三场九天的会试终于告一段落,蓬头垢面的举子们从里头出来时,有的垂头丧气,有的痛哭流涕,有的呼朋唤友,有的志得意满……在贡院街接人的亲朋好友更是直接把这儿给堵得严严实实。此时正值一场难得的春雨降临,几乎塞了整条街的亲朋好友团全都打着各式各样的油纸雨伞,彼此推搡刮蹭下,不少人半边身子都是湿的。然而,在这拥挤的人群之中,却唯有一处的几个人鹤立鸡群,非但没有人往那儿借一借地方,反而全都恨不得躲远远的。

在众多的油纸雨伞中,那银浮屠顶的油纸雨伞格外醒目,两京之中,唯有公侯驸马伯以及一二品官员可以有这等待遇。而在今天会试结束的这等大好日子里,会纡尊降贵跑到贡院街来,而且那等年轻的,那人的名字自然就呼之欲出了——不是平北侯徐勋还有谁?

撑开油纸伞从贡院里头出来的徐经第一眼就看到了那边的徐勋。他先是愣了一愣,等醒悟到徐勋在等的人应该是自己时,他只觉脸上一下子就红了。那不是尴尬的红,而是激动的红。挎着唐寅亲自预备考篮的他在无数人的注目礼中匆匆来到徐勋跟前,正要施礼之际,就被徐勋拉到了那宽大的银浮屠顶油纸伞下。

“伯虎早说了要来迎你,我如今是闲人一个,既然没事,索性也来接你一接。”徐勋旁若无人地笑了笑,又看着徐经问道,“如何,这次可有把握。”

徐经强忍心中重回贡院的激动,声音沙哑地说道:“三场的文章我都写得不错,应该题名有望。”

“废话,谁问你题名有望,我是问你是否前十有望?”徐勋顾忌着四周还有其他人,声音压住了,并不响亮,但见徐经先是愣了许久,随即便露出了有些说不准的尴尬,他便笑吟吟地说道,“没事,既然已经重回科场,那这一回必然会有好运,走吧,我在家里备了一桌贺你出贡院,等回头会试发榜之际,还有更多人来凑趣!”

徐经一面答应着道谢不迭,一面又去瞥唐寅,见其确实丝毫没有遗憾,仿佛是真的就此绝了科举的念头,他不禁暗自替好友惋惜。等到了徐家,见是康海等好些科场达人正等在那里,他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待见众人都是围着徐勋七嘴八舌问所谓退休的事,他才松了一口气,心中却也在伸量着此次的名次。

回乡温书数年,八股时务策这等敲门砖已经都捡起来了,只要不曾发挥失常,没有人因为他的来历而黜落他,这一次……应该能中!

会试过后的数日阅卷乃是最紧张的,比后世的高考阅卷更紧张。糊名之后,区区十几名读卷官就要评判多达数千张试卷,要说怎么个仔细看文章自然绝不可能。这其中,一手好书法的总会占了天然的优势,而其次则是在糊名时悄悄做了手脚的卷子。因而,当徐经的卷子被当房的考官毫无疑问地画了个圆圈之后当成荐卷送上来到了主考官张彩的案头,这位吏部主管铨选的尚书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非翰林不得主考会试,这是多年的老规矩了,但这种规矩却不适合他!

三日后,会试杏榜终于在贡院街放出。等着看那榜单的学子们摩肩接踵,彼此之间你推我搡,看到自己名字不是大叫大嚷喜出望外,就是痛哭流涕难以自已,当然,更多的是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三遍榜单,最后却黯然神伤的落榜人。

徐经本想从后头往前头找,但被唐寅强压着,他不得不怀揣着战战兢兢的心情从前往后看,岂料没看几个人,他就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难以置信的他使劲吞了口唾沫重新数了数,见自己竟是会试杏榜第四名,顿时双膝一软险些站立不稳。一旁的老苍头亦是激动得无以复加,连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真是老天有眼,老天有眼……要是老奶奶和娘子知道了,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唐寅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见徐经面色煞白,他想起这位友人素来身体不好,如今乍闻喜讯恐怕吃不消,连忙招呼了那老藏头慌忙架了人出来。待到了外头闻风而动摆出茶摊的小贩那儿扶着徐经坐下,又是一碗滚热的茶让人慢慢喝了下去,他这才看到徐经缓过神来。

“衡父,你真是险些把我吓死了!”

“是我一时激动,伯虎兄,对不住,对不住!”徐经连忙拱了拱手,随即长长吁了一口气,“我只以为这一生是再无希望,万万想不到还有这东山再起的这一天,总算对得起天上的祖父和父亲……说来说去,是我当年碰到了贵人!”

“好了,侯爷若知道了必然更高兴,你且好好预备预备,殿试那一日若是能得一个状元回来,那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见唐寅把殿试状元竟是说成探囊取物一般轻易,徐经不禁苦笑,可想想自己连那般绝境亦是挺了过来,如今万万不能丢脸,少不得打起了精神。就在这时候,就只见两个大约同样是高中了的贡士从外头进来,高高兴兴地说着话。

“今科主考可不是别人,是吏部尚书张大人,有这等座师在,我们将来可是方便多了!”

“是啊,明日去拜见座师,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徐经想起自己和张彩本就见过,可如今张彩和徐勋已然陌路,此时顿时犯起了踌躇。然而当日回了兴安侯府好一番庆祝之后,次日一大早,他还是和其他会试题名的贡士一起造访了张府,谁知道和众人一样吃了个闭门羹。门上张家管家笑吟吟出来团团一揖,说出来的话却毫不通融。

“各位,我家老爷说了,座主门生,原本诸位拜见,他不该辞。我家老爷得皇上信赖点了今科主考,必得尽心竭力,但他还是此次殿试的读卷官之一,如今不敢以好恶评判门生。等到殿试发榜之后,诸位分了三甲,到时候再见诸位,便可相谈甚欢了。”

此话一出,原本还有些懊恼尴尬的门生们顿时如释重负,一一行过礼后便告辞离去,徐经更是松了一口气。等到了三月十五殿试的这一天,百官云集奉天殿前如朝会仪,行礼之后贡士入殿拜了天子,朱厚照便大手一挥让人颁下了殿试时务策的考题。

朕闻人君所当取法者,惟天惟祖宗。唐虞三代之君,皆法天法祖以成盛治,载诸经可考也。其有曰代天,曰宪天,曰格天;有曰率祖,曰视祖,曰念祖,同乎异乎?抑所谓法祖为守成而言也,彼创业垂统者又将何所法乎?汉唐宋以降,法天之道殆有末,易言者何以能成其治乎?抑亦有自法其祖者矣,何治之?终不古。若乎朕自嗣位以来兢兢焉惟天命是度,祖训是式,顾犹有不易尽者。天之道广矣大矣,不知今日所当法何者为切?传有谓刑罚以类天震曜,慈惠以效天生育者,果可用乎?我太祖高皇帝之创业,太宗文皇帝之垂统,列圣之所当法以为治者,布在典册播之天下,不可悉举。不知今日所当法何者为先?且急史有谓,正身励己,尊道德,进忠直,以与祖宗合德者,果可行乎?兹欲弘道行政以仰承眷佑,延亿万载隆长之祚,子大夫,应期向用,宜有以佐朕者,其敬陈之,毋忽。

当舒舒服服回家继续休息的徐勋拿着这么一份时务策的主题时,脸上便露出了几分笑容。因知道考题是朱厚照叫了康海这个状元,以及翰林院几个老翰林去,苦心拟出来的,他只觉得朱厚照那浓重的反讽扑面而来。

所谓的法祖也就是效法先祖,遵守祖宗成法,可创业打下江山的又往哪儿去效法先祖?至于什么皇帝嗣位以来战战兢兢诸如此类的话,说是反话还差不多,朱厚照哪里是敬天法祖的人?要说起来,记得他对徐经说过,引经据典不能少,但最好少些生僻晦涩,排比等等也不用太多,最好把文章写得简单易懂,煽动性强,也不知道徐经记住了没有。

前十的卷子,朱厚照可是要亲自看的!

……

PS:会试的题目是我从明实录上拷贝下来的,不算字数。但是……这个断句是我自己断的,因为原文根本木有标点,加错了大家包涵,我的古文根底就是高中学的那些了,大学里头完全木有接触过……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49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倘若不是刘宇骤然倒台,这一科会试原本是有刘宇之子刘仁参加的。但父亲都倒台了,当儿子的哪里还有工夫参加会试,自然不得不放弃了。于是殿试读卷官中,除了内阁首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尚有都察院掌院事太子太傅兼左都御史张敷华、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张彩、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谢铎,兵部尚书韩福以及其他尚书以及通政使和大理寺卿等等,林林总总共有十人。

尽管他们的任务比此前的会试读卷要轻,总共也就是两百多份卷子,但因为这名次极有可能要决定进士的一生,因而每个人都极其仔细小心。而又是今科会试主考,殿试又再次成了读卷官的张彩因为认得徐经的字迹,在最初分卷子的时候就多了个心眼。因刘瑾已死,外头官员固然大多数附在了他的门下,就连宫中党羽也都对他表示善意,因而他把徐经的卷子放在自己名下也不费吹灰之力。然而,等到他开始细细研读这份时务策的时候,却比之前看那三道四书题时更加惊喜,到最后突然想起了什么,继而便若有所思地笑了。

既然有十个读卷官,前十的荐卷自然是每人挑出一份,然后呈送圣览恭请圣裁。然而,往日并不是一定这样的规矩,而是每人拿出两三卷来,彼此权衡评定,这前十是商量出来的。但李东阳对张彩其人极其不感冒,张敷华和谢铎也都是各执己见,到最后竟是各送各的,十张卷子在一张黄杨木条盘上整整齐齐摆了一排,送到朱厚照面前的时候,李东阳甚至轻轻咳嗽了一声:“皇上,今科贡士所试时务策全都颇为精到,臣等难判先后,因而名次恭请圣裁。”

朱厚照也听说过殿试的规矩,往日皇帝只判前三,今儿个前十却都要自己来断,他顿时兴致勃勃。毕竟,这是他登基之后自己主持的第一次殿试。于是,当着那十个读卷官的面,他便拆了一卷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可不过片刻,他就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字写得不错,下头哪个读卷官的评点是引经据典经史扎实,可他不知道引得是哪句,这就有些头痛了。于是,他只能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大约明白了其人的态度在于得效法为人称道,民称便利之法,而弃民所言不便之法,间中摆事实讲道理颇为翔实,他最终便点点头搁在了一边。如是又是四五卷过后,虽说以他的眼光也能看出确是颇为不错的文章,但因为一直没看到自己想要的,脸上不免露出了几分失望。直到手中再次展开一张卷子,不经意地扫见中间一句话时,他才一下子提起了精神。

“今日所当法者,非天理,非民意,而时势也!”

这么一句话立时激起了他的兴趣,当即从头到尾仔细看来,略过起初的泛泛之论后,他便看到了自己真正想看的内容:“太祖创业定法,诸王建藩,各领精兵,以备鞑虏;太宗垂统更法,诸藩塞王内迁者众,所领护卫有全削,有半削,实领者寡。而宣德以后,诸藩非奉诏不得入朝。至弘治八年,皇太后思见崇王,孝庙仁孝,特敕召之。然群臣进谏,亲王入朝,虽有故事,自宣德来,已鲜举行。英宗复辟,襄王奉诏来朝,虽笃敦叙之恩,实塞疑谗之隙,非故事也。然洪武永乐年间,亲藩入朝屡见不鲜,此旧法不行,新法成例也!”

“太祖以降百四十年矣,今天下宗室者,数千数万人,固有亲亲之谊,然朱寘鐇朱宸濠者先后大逆谋反,民间百姓屡受荼毒而官府不能治,则又当变宗法之时。”

这一段明白易懂的话之后,朱厚照看着接下来一段小小的总结,待又看了几段其他例子,他若有所思地轻轻用手指敲了敲扶手,这才移目继续往下看。

“故一法治一乡可行,治一县未必可行;一法于如今可行,于百年后则未必可行。故秦汉之法,唐宋不行;唐宋之法,我朝不行;而唐初宋初之法,至唐末宋末亦荡然矣!天下无不变之人,何以天下有不变之法?言必称祖宗成法不可变者,非敬天法祖,实故步自封耳!”

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话,朱厚照对于最后还有几段总结陈词已经无心再看下去了。尽管这已经是他看到的所有文章中,最容易懂最容易明白的了,但终究还是瞧着费劲,因而他不假思索地捏着手中那份卷子说道:“就是这个,此卷第一!”

等旁边的太监小心翼翼把自己挑出的卷子捧了下去,又用一根红绸扎了起来,他随手翻了剩下的几卷,从中挑出一份指为第二,接下来又从前头那些里头挑了一张第三。如是之后,读卷官们少不得在剩下的七卷之中定出二甲第一传胪以及其他名次来。对于自己挑选出来的卷子没入一甲,几位大佬面上少不得有些流露。当发现一甲前三的卷子分别是张彩韩福和谢铎所荐的时候,李东阳不动声色地轻轻吸了一口气。

张彩此人……刘瑾死了竟是更加难制!刘宇曹元固然完了,可昔日投效刘瑾的那些侍郎等等,甚至连以苛刻著称的韩福,竟然都愿意唯其马首是瞻!

传胪的这一日风和日丽,当朱厚照于华盖殿升座,读卷官行礼后拆了糊名的封条,一时念出了第一名时,这些大佬们中间顿时一片震动。

“一甲第一名江阴徐经!”

注意到下头的骚动,朱厚照顿时有些纳闷,但那种耳熟的感觉却有些挥之不去。直到身边的瑞生用沙哑的声音低低提醒了一句后,他方才恍然大悟,好容易才憋下了那种眉飞色舞的感觉。待到重新入御奉天殿,见一甲三名进士于殿外一一引见,看着自己选出来的这些天子门生,此前因为宗室被杀的案子而又是罪己诏,又是清理此前宁王叛党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不但如此,他更是想起了唐太宗那句经典的自负之语。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然而,当冗长的传胪仪式结束,一甲被送了出去跨马游街时,朱厚照却拉着才刚养好嗓子的瑞生溜出了宫,这一回却是饶有兴致地和那些百姓一路跟着看热闹,瞧着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围观这鼎甲三人。然而,尽管徐经仪表堂堂,榜眼和探花亦是风度翩翩,可三人之中最年轻的徐经也已经是将近四十的人了,另两个都是四十开外,因而想抢进士女婿的自然只能唉声叹气。尤其是看着披红戴花的徐经被送到了一处客栈,而客栈门前竟是护卫云集,打听得知是平北侯正等着徐经的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地砸巴嘴。

朱厚照在徐家出入多了,在为首的护卫面前一晃便和瑞生以及几个跟人溜进了客栈。眼见得众人纷纷起身要行礼,他便没好气地摆了摆手,却是笑眯眯地看着徐经说道:“徐经,那篇文章做得不错,是不是徐勋给你透过风声?”

如今和金殿传胪不同,徐经此前又是见过天子的,畏怯之心也就少了些。而面对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他立时毫不犹豫地说道:“回禀皇上,平北侯确实提醒过臣一句话,那就是文字简单些,生僻的典故和字都少用,力求道理浅显易懂。”

噗——

正端了茶在手中喝的朱厚照立时就喷了,茶水溅了一地。而别人还好,徐经那件衣裳的前襟下摆却倒了霉。见徐勋满脸无辜地看着自己,小皇帝顿时气急败坏地叫道:“徐勋,你,你这是嘲讽朕不学无术?”

“皇上,臣哪敢嘲讽您,您至少是自幼师从东宫诸名师,臣才是真正不学无术,虽侥幸得了南都四君子抬爱,可到如今连四书五经都没记得齐全。只不过……能浅显却非得高深,这种卖弄文字的事,想来皇上是最深恶痛绝的,臣只是教导衡父如何趋利避害,投皇上所好。”

“哼!”朱厚照终究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可思前想后,他还是平复了心情,当下对徐经说道,“你之前那一千多字的时务策似乎还没展开完全,现在朕就在你面前,你给朕好好说了听听。”

徐勋向唐寅打了个眼色,两人悄悄来到了后院。听到前头隐隐约约传来了徐经的声音,徐勋便看着唐寅笑道:“怎样,看了今日衡父的风光,伯虎你可后悔么?”

“我只庆幸侯爷麾下又多了个状元,至于我自己,呵呵,写写戏文画画美人,吟诗作赋皮里阳秋,比在官场厮混更轻松。”唐寅笑着展开了手中的折扇,旋即怡然自得地说道,“更何况,做官劳心劳力,哪里有我背靠大树好乘凉清闲自在?他日等九娘这一胎生下儿子,若他自己不肯走举业,我也不想勉强!”

说到这里,唐寅的脸上便浮现出了一丝冷笑:“天下最光鲜的,是读书人;天下最龌龊的,还是读书人!因而,这官场怎能不污浊,怎能不贪腐横生?我当年在江南落拓时,曾有遭了官司冤屈的人在闹市街头扬言,道是天下当官的杀了一半,必然还有漏网之鱼;而若是全杀了,倒兴许有个把无辜,于是可见一斑。衡父即便得皇上赏识,但他此番出头太甚,就怕为人所忌。”

“不招人嫉是庸才。”

徐勋淡淡一笑,继而便若无其事地说道:“况且,此前吃了那么大的亏,衡父要是还不知道如何方才能在朝堂存身,那他也枉费这些年的磨砺!他虽是靠我得回了功名,但可是张西麓的门生!”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50章 首辅接次辅,侯府闻喜讯

杨一清先有督理陕西马政的功勋在前,再有屡次抗击小王子修筑边墙的战功在后,因而,尽管他是皇帝在廷推之前就已经授意的入阁人选,这本不合规矩,但在廷推之时,大九卿们的意见竟是惊人的一致。无论是中立派也好,和徐勋走得近的张敷华谢铎屠勋也好,甚至是刘瑾那一派的张彩韩福也罢,每个人荐的人选都是杨一清第一。当然,李东阳的苦心也没有白费,杨廷和的名字吊在杨一清之后,一块呈送到了御前。

于是,满意于杨一清回朝之事已成定局的小皇帝,对于杨廷和这个名字的再次出现亦是大为高兴,大笔一挥便准了此事。可本该是萧敬把东西送回去,可萧敬拿着那御札,却是提出了请辞,这时候,朱厚照不禁皱了皱眉:“此次朕不在京城,多亏了有萧伴伴在司礼监坐镇,如今刘瑾不在,高凤病重,萧伴伴就不能在司礼监助朕一臂之力么?”

“皇上,虽说如今刘瑾不在,高凤病重,但宫中尚有张永谷大用等人……”

萧敬这话还没说完,朱厚照就打断了他:“张永和谷大用对朕说了,他们两个才能有限,这司礼监掌管批红,他们及不上你多年执掌沉着可靠。至于其他人……他们更没这个能耐!所以,萧伴伴你给朕好好挑几个稳妥的人,等到新人可以独当一面了,朕一定送你养老。”

想到自己之前急流勇退,这退着退着,如今竟是又被赶鸭子上架,萧敬只觉得百感交集。见侍立在朱厚照身侧的瑞生笑吟吟地冲着自己眨眼睛,想起小家伙差点丢了性命,若不是皇后苦求了张太后暂时留手,而瑞生在朱厚照回京的第一时间便自己用教坊司秘药倒了嗓子……他只觉脑海中闪过了一个早就想过的念头。

“皇上既然如此说,奴婢敢不从命?只是,皇上恕奴婢直言,经过此前一事,瑞生不适合在乾清宫再呆下去了。他虽没上过内书堂,但奴婢教过他读书识字,此前也让他管过司礼监文书,倘若皇上能够割爱,奴婢想让他好生在司礼监打磨打磨。毕竟,司礼监要用皇上能够信赖的可靠人,奴婢栽培出来的人,怎比得上皇上早就首肯的人?”

此话一出,朱厚照立时轻轻拍了拍扶手,侧头去看瑞生时,想起他此前那些日子在乾清宫窝着一步不能出,而且要不是自己回来及时,母后兴许真的会把人杀了灭口!于是,他只犹豫了片刻,便点了点头道:“好,就依你。瑞生,从今儿个开始,你回司礼监,朕升你……”小皇帝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便一锤定音地说道,“就做个随堂吧,你当得起,不会的和萧伴伴学,若是谁敢小瞧了你,朕给你撑腰!”

瑞生没想到突然会有这样的变化,愣了一愣后方才急忙上前磕头,一时却是喉头哽咽说不出话来。起身之际,他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这才沙哑着声音道:“奴婢一定不负皇上信赖!”

尽管召杨一清回京入阁的急信四月初就已经到了陕西,但交割完一应事务,又分派了种种将官调派事宜,杨一清真正赶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三十了。这还是因为他一路紧赶慢赶驰驿回京,每日两百里,一路上大半个月方才抵达了京城。因为家中下人提早回京报信,来迎接他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不在少数,甚至连内阁首辅李东阳都特意告假前往迎宾亭。等到杨家车马抵达之际,尽管迎接的人全都是便袍青衣,但好事的细数其间,大多是朱紫人物!

杨一清早一天晚上歇宿驿站的时候,就得了徐勋派人送信,知道今日徐勋不会来。因而敷衍这些来意不一的官员,他只是笑呵呵地打着太极,竟是应付裕如。直到李东阳邀请他同车而行,他答应之后上了车,听到李东阳第一句话,面上那使人如沐春风的笑容方才消失了。

“邃庵,刘瑾虽已死,朝中却是暗流更加汹涌,此次你回京可是身负众望。”

“什么身负众望,不就是指望皇上再有什么别出心裁的主意时,我在前头挡着一点劝着一点?”杨一清哂然一笑,见李东阳神色一紧,他便若有所思地说道,“当然,还指望着我能抗衡张西麓……我倒是有些不解,旁人也就算了,西涯兄你何至于忌惮其如此?”

李东阳的信上简直是将张彩形容为洪水猛兽,杨一清虽也大略知道京城动态,但毕竟不是身临其境,这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却是没有的。此时此刻,李东阳沉默片刻,便苦笑说道:“张西麓此人精明强干,却又能屈能伸,能忍能断,如今再加上皇上信赖……他现在是三五天一个条陈,闻者无不胆战心惊,偏偏下头一帮人摇旗呐喊,要辩驳少人能敌得过,我又不可能亲身上阵!就连林俊和他此前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林大炮竟然输了?”

杨一清顿时大为意外,见李东阳苦笑点头,明白这确实是事实,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张彩他是认得的,不但认得,当初因为徐勋的关系,甚至探讨过不少从军略到政务上的事,一向觉得这是难得的人才,只是此前时运不济。而林俊这南都四君子之中那一尊最年轻也是最犀利的大炮他也并不陌生,毕竟林俊成名更早。如今林大炮败给了张西麓,这代表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平北侯就不曾说过什么?须知张西麓可是变换门庭!”

说到徐勋,李东阳顿时脸色发青:“平北侯?呵呵,再过两天,他就该是兴国公了!他早早放话说,说什么这几年来南征北战浑身是伤,要隐退个一年半载,如今不见外客专心在家陪着媳妇孩子!”说到这里,李东阳简直有些咬牙切齿。想当初徐勋逼着他定下城下之盟,迫使他答应让杨一清继任首辅的时候,怎么没见这么云淡风轻?偏偏现如今,他即便把杨廷和一块弄了回来,那曾经的交易也不敢废黜不作数。

不说他和杨一清多少年交情,绝不想闹僵了。就说徐勋那狠辣个性,他若是食言,那小子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既如此,西涯你让马车直接到武安侯胡同的兴安侯府,我直接去见他。”

此前有过林瀚张敷华林俊的旧例,杨一清此次人尚未到京城,这宅子小皇帝就已经大笔一挥给赐下了,却是不太吉利。因为这宅子的原主人原内阁次辅刘宇,现如今坐除名回乡,却是早已凄凄惨惨戚戚离开了京城。就连本要应今科会试的儿子刘仁,也是一并受到了牵累,从前那些劣迹被人翻了出来,革了功名和父亲一块被赶了出京城。如今刘府换成了杨府,甚至不少屋子连家具都没换,只是三间五架的正门重新整修了一遍,看上去更加气派。

然而,品出苗头预备好好奉承一下这位如今的新次辅,将来极可能升任首辅的杨邃庵公的文武官员们,大热天在小时雍坊武功胡同里头等得汗流浃背,最后等来的却只有杨一清的车马行李,甚至连此前有人报信说的杨一清和李东阳同车而行,那辆车也没见着,传闻中杨一清要带来的那位学生也同样不见踪影。直到有人小心翼翼地上前打听,这才获知了事情始末——杨一清上徐家拜访去了!

兴安侯府的大门已经关了好些天,虽偶尔也有人能冲开阻碍进去,但绝不是寻常想要巴结攀高枝的人能够企及的。于是,瞧见那辆寻常马车停在侯府大门口,继而便被人从西角门接了进去,一时间不禁有人议论纷纷,眼热的不在少数。可当打探得知来者是谁,苦苦在外头等着机会的人就偃旗息鼓了。

竟是李东阳和杨一清联袂来见!堂堂内阁首辅和次辅也只能走西角门,这徐家的门槛实在是高得没边了!

“对不住对不住,皇上刚从后门走,再说这前门我好一阵子没开了,只能拿二位当个靶子,绝了某些人的念想。”出现在李东阳和杨一清面前的徐勋手上抱着自家的宝贝闺女,见李东阳和杨一清险些没看直了眼睛,他这才微微笑道,“内子今早刚诊出又有了喜,如今需得仔细养着,未免顾不过琼华,我横竖闲着也是闲着,就抱着孩子四处转转。没事,琼华乖得很。”

徐勋家里的宝贝闺女是小皇帝亲自给起的小字,且是以宫中琼华岛而来,这是人尽皆知的,因而徐勋宠孩子不足为奇,可堂堂就要晋封公爵的平北侯,竟是和奶妈一样抱着孩子,这实在让他们没法接受。轻轻咳嗽了一声之后,杨一清便给了身侧的夏言一个眼色。

“学生拜见侯爷。”

“嗯?”徐勋一眯眼睛就认出了夏言,当即笑道,“原来是夏公瑾,听说你在邃庵公幕府参赞,多有建言,后来又拜在了邃庵公门下?好好,我当初没看错人,你起来吧!”他边说边笑着拿捏着徐宁的手轻轻挥了挥,“琼华,可得把人认好了,这二位年纪大的是如今的内阁首辅次辅,那次辅也是日后要当首辅的,至于这位年轻公子,兴许是十年二十年后的首辅,你运气不错,兴许一日之内见三位首辅!”

李东阳的脸都黑了,杨一清也好不到哪儿去,唯有夏言被徐勋这话撩拨得心中激荡,慌忙借着低头掩饰了下来。

第八卷 会当凌绝顶 第651章 人各有志,无限风光在险峰

李东阳今日来见徐勋,原本就是想看看徐勋所称在家将养是不是属实,可现如今面对这么一个面上装傻心里敞亮的主儿,他只觉得自己若是再留在这儿听人排揎,那便是吃饱了撑着。因而,小坐片刻之后,他便借口内阁还有要事等着处置,站起身告辞出门。徐勋只是象征性地送其到了书房门口就站住了。

目送李东阳在视线之中消失,徐勋方才头也不回地问道:“邃庵,元辅大人对你说了些什么?可是哭诉张西麓无人可制,让你一定要知道肩膀上的责任之深重,团结广大同仁的力量,同仇敌忾,把张西麓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

夏言只见过徐勋智珠在握的一面,却没见过他这般随意散漫的样子,一时间大为吃惊。愣了片刻,他就知道这会儿自己留着也不妥当,慌忙也告退辞了出去。等到这关门弟子走人,杨一清看着那脑袋搁在徐勋肩膀上,黑亮的眼睛正好奇打量着自己的徐宁,一时间竟有些无可奈何,随即方才应道:“没错,而且我对他实说,我实在无法相信,侯爷竟然会放任张彩投靠刘瑾,如今又让其自成一派。”

“哦,原来邃庵竟也这么认为。”徐勋徐徐转过身来,却是轻轻在玩兴大发揪起了自己头发的女儿屁股上拍了两巴掌,旋即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西麓不是个寻常人,他胸中自有沟壑,对于如今朝中贪腐横生无能之人窃居其位,毫无优胜劣汰的情况忍无可忍,而刘瑾的激进作风却入了他的眼。既然和我一言不合闹翻了,刘瑾又招揽,他本着做事的打算靠了过去,那也无可厚非。要知道他跟着刘瑾那些日子,但凡涉及我的事不曾出过只言片语,我也不能这么没器量。更何况,闹翻归闹翻,他那大刀阔斧的性子和手段,我也是欣赏的。”

也就是说,徐勋其实是赞同张彩的那些政见?

杨一清心中一动,当即问道:“侯爷这些天闭门谢客,又放出风声去说是身心俱疲要将养,不知道究竟是……”

“你以为我是装的?”徐勋笑着露出了那一口雪白的牙齿,又爱怜地掐了掐徐宁那婴儿肥的粉嫩面颊,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那些只知道揣测的外人,我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但既然是对邃庵公你,我不妨说一句实话。刘瑾已经死了,但张西麓整合了他那些人手,无刘瑾之弊而有刘瑾之利。而你既然回朝,就凭你的人望名声做派,自然而然也有同样多的人会投靠到你这边。至于我么……累了这好几年,歇一歇闲一闲,这是人之常情吧?”

此时此刻,倘若再听不懂徐勋的言下之意,杨一清就枉为多年人精了。他可不是南都四君子这样一心求正道的清流,某些手腕他不但熟悉,而且精通。于是,他几乎是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急流勇退,倘若是年迈的老人不足为奇,但侯爷如今不过二十出头,不嫌太早了么?”

“谁说我是急流勇退了?哪一天真的要我捋袖子上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我冲锋陷阵,但那时候恐怕就是情势最危险的时候了。”

徐勋懒洋洋打了个呵欠,这才含笑说道:“另外,好教邃庵公得知,你和李西涯虽是相交莫逆,但因为你和我有些交情,早先李西涯在那思量接班人的时候,想到的是杨石斋而不是你。可一来杨石斋对我总有些莫名敌意,二来他兜来转去都在京城,未曾经历外任磨砺,所以我自然一力顶了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提防李西涯诸如此类,我只是想说,历来这些内阁阁老,多数都是从京官任上擢升上来的,我只希望你这个在陕西这种西北边地呆了多年,看过更多民生,经历过更多战事的能够比他们看得更远些,权术少一些!”

当杨一清从兴安侯府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恰是一副合家欢欣的样子。想起之前徐宁在徐勋的百般哄骗下,有些口齿不清地叫了自己一声杨伯伯,而徐勋赫然兴高采烈的样子,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许黯然。

他宦海多年,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登顶首辅,成就文官的最高峰,但身后没有嫡亲的子嗣,却永远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些被人嘲笑的面白无须等等闲话他面上不在乎,心里何尝不曾纠结过?可入仕这些年,在陕西的日子最长,以至于夫妻常常分离,如今老妻已经年迈,他又不想纳妾,怎么可能生得出儿子来?徐勋尚年少便知道留些时间多陪陪家中妻儿,别人却还疑神疑鬼,岂知道大明朝从外官到京官,有多少无后人,又有多少欲养欲教而子女英年早逝,以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其中,便有李东阳一个……

夜深时分,张彩方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从吏部郎官到六部之长的天官,他经历的时间远远比其他人短,但他却是安之若素。从四人大轿上下来的他扫了一眼胡同中那一溜车马,以及门房中纷纷点头哈腰抢出来的各色人等,他连头都不点一下,就这么背着手往里走。等到了书房之中坐下,听老管家禀报了今日求见的各色人等,以及挑出来的那些各式拜帖,他匆匆浏览了一遍就都搁下了。

“你出去说,今日我没工夫见外客,让他们都回去。”

每日门庭若市,每日张彩顶多只见一二人,而且都是他当初在吏部文选司就留意的人,但外人却并不知道,仍是一日日苦苦守候在外头。老管家虽说心知肚明,但自然不会点破,当即答应一声告退而去。直到屋子里没了外人,张彩方才从桌子上另一个匣子里拿出一摞不曾开封的信。这些之中有的是他铨选时挑选的人才,有的是他的同乡同年,总共不过十数人,相比他接收的刘党那些人物,这些方才是他真正的中坚力量,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过四品这道坎的京官,而外官过四品便是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要调回京就得大费周章。

看了三五封之后,他按着鼻梁闭目养神休息了片刻,又取了一封裁开封口一看,却是当即就愣住了。熟悉的笔迹并不是那些含含糊糊意味不明,需要别用机关才能看明白的内容,而是直接写着时间地点。倘若是别人邀约,他自然会思量再三,但此时却须臾便做出了决定。

次日六月初一,杨一清一大早面圣入阁之际,朝阳门外二里处的东岳庙正是香客云集的时节。除却那些顶礼膜拜的虔诚信徒之外,好些年轻媳妇正捏着手中铜子儿往东岳帝妃面前的硕大金钱投掷,但凡中者无不欢呼雀跃喜笑颜开。面对这一情景,一身便服的张彩看着那金钱旁边一个劲蛊惑妇人们的那个道士,忍不住哂然一笑。

“求财小计!”

“西麓还是这样愤世嫉俗。”

听到背后传来的声音,张彩连忙回头,见徐勋同样是孤身一人,他连忙微微颔首,正要说话之际,见徐勋微微摆手指了一个方向,他心领神会,立时悄悄跟上。在这等龙蛇混杂的地方,徐勋又显然极其熟悉地形似的在前头东拐西绕,不一会儿,便把他带到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只见这院子中央一颗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下头设着石桌石凳,上头茶具一应俱全,一旁的铜风炉上还烧着一壶水,瞧着极其清雅。

“坐吧,外头我都布置好了人,不虞泄露出去。今次之后,应该再无如此面谈机会了。”

尽管在之前钱宁事败之后,张彩已经猜到了徐勋的打算,但此刻听到这清清楚楚的明示,他仍是忍不住心中一跳。想到自己当初决心自污声名去投靠刘瑾时,早就打算好日后极有可能再无出头之日,如今这等局势却是从来没想过的,他忍不住开口说道:“我只想问一件事,刘公公行刺宁王的事,是否是侯爷……”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