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上一章:第 46 章
  • 奸臣之女/大家认为爹太抢戏下一章:第 48 章

“一路上还顺利么?”

“都好的,就是天冷了些。有些雪,明年会有好收成的。”

“你这回是任太仆,六郎先前在太仆呆过,知道些内情,等会儿我叫他跟你说说。”

“哎。”

“家眷全都带来了?”

“是,老婆子带着几个儿女。”

郑靖业道:“一块儿吃个饭吧。”

“哎!哎!”郑安国忙不迭地答应了。

正好,杜氏遣阿成来问:“夫人问还要聊到什么时候,要一块儿开饭呢。”

郑靖业笑道:“巧了!夫人那里可好?”

阿成亦笑:“聊得可投缘了呢,咱们七娘逼着人家小娘子认她做姑姑呢。”

郑靖业开心地对郑安国道:“这样才好嘛。”

一路走,郑靖业一路问阿成夫人会面的情况。阿成也事无巨细地一一汇报。

杜氏事前通知郑琰把这一天给空出来,专门见留下来见郑安国一家,当然这一天郑家大小全数到齐——池脩之这个“没过门的”除外。

郑安国夫人王氏是个相貌也不特别出众的人,据杜氏说,这里面还是有一个缘故的,郑安国的继母长得挺好,迷得他生父五迷三道的,直把他也给弄出来卖了。从此他便对漂亮女人有阴影了,娶媳妇儿的时候郑靖业已经给他弄到了个官身,也说了,大户人家的漂亮女儿是甭想了,但是如果看上了哪个小家碧玉,郑靖业还是可以帮他弄到手的。郑安国死活不肯要漂亮女人,最后娶了个忠厚老实的农家女。

也是王氏的福份到了,郑安国一路跟着他家相公往上升官,直做到一州刺史,封疆大吏。王氏也成了诰命夫人,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王氏一身灰鼠皮的袍子,头上也是珠翠,倒不像暴发户,只是略有些地主婆的样子。过来先带着孩子叩头,杜氏让她坐,她也不肯与杜氏对坐,还是阿成把她拖到榻上的。

她的几个儿女,除了郑文博也都跟着来了。郑文博跟着他爹去上班,他爹面君,他有假期,就在大正宫外等着接他爹。

老太太喜欢胖小子,杜氏一看小胖子郑文渊就喜欢上了:“哎哟,我看看,这是二郎吧?好福相。瞧瞧这体型儿,长大必是威严丈夫!”说得小胖子不好意思了,红着张苹果脸,被王氏催着方扭捏着让杜氏把他那张胖脸给捏了个遍。杜氏抱着他就不撒手了,一个劲儿地说:“这个好这个好。”说完,又把手放到郑文渊衣裳的毛领子上,摸啊摸啊摸。

郑琰满脸黑线:“阿娘,不要累三郎久等啊。”

郑文奇还眼巴巴等接见呢,郑文奇也生得喜庆,那双大大的招风声颇具喜感,杜氏更是合不拢嘴,对王氏道:“我看你这几个孩子都是有福气的。”

王氏道:“您说有福气,那就是必有的。”

杜氏一手一个,抱着人家的小孩子不肯放手,眼睛还看着郑悦姐妹仨呢。王氏又伸手点着女儿介绍:“这是大丫头,这是二丫头,这是三丫头。”三个小姑娘一齐上前磕头。

第一百六十章 姑姑

郑琰跑下来一一拉起,对杜氏道:“可惜了,阿娘只生了两只手,拉不过来了。”这绝对不是因为被淑女教程压得炸毛了才开的嘲讽模式,绝对是真心喜欢这三个小姑娘。拉着就站住了不肯挪脚。

杜氏却是开了嘲讽模式的,最近压榨女儿压榨得顺口了:“你也只有两只手,有本事你全拉了来!”

赵氏抿嘴看着婆婆和小姑子斗嘴,此时上来解围,见郑琰拉拉这个又拉拉那个,上来携着郑悦的手:“这不结了么?”

杜氏道:“都坐吧,三娘和七娘招呼小娘子们。”王氏连说不敢:“哪称得上招呼啊。”杜氏道:“怎么就不能呢?叫她们玩吧,投缘呢。”

甭管是不是貌若天仙,年轻或者说年幼,看起来总是可爱的,杜氏更喜欢。这也与出身有关,杜氏这人吧,年轻时是中下层普通民众,接触到的人都是相貌不那么出众的。后来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尤其是世家,多少代基因改良下来,俊男美女的比例是很高的,即使是长相一般的,洗得白白净净,又会打扮又会保养的,看起来美貌度瞬间提高八档。

这会儿一看郑安国仨闺女,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还是这样好,我也喜欢。”

王氏欢喜无限:“那就好,那就好。”

郑琰已经与三个女孩子聊上了,郑悦姐妹称郑琰为“七娘”。郑琰拍手道:“你们来了,我们就又多了几个伴儿了,京里一处玩得好的也有几个人呢,大家年纪相仿,倒能说得来。过两日你们安顿好了,咱们一处聚聚,也都认识认识。有极投缘的呢,你们得空也可自己邀着玩,都是很方便的。”

郑悦道:“有劳七娘了,我们姐妹对京中也不熟,总跟着七娘罢。旁的人见不见的,并没有什么的,年下忙呢,七娘事情更多。”

郑琰道:“我今年就忙这个啦。”又问她们姐妹路上见闻。

郑怡道:“路上怪冷的,我们都在车里呢,也没见着多少新景,大寒天的,外面树也落叶了、草也黄了,看着肃杀呢。”

郑琰叹道:“真是天地广阔啊!”

郑惟最小,对她们的谈话并不能全懂,听得郑悦道:“那天我倒下来走了一走,是在驿站…”

郑惟想起来了,坏了,当时是她好奇乱跑,惹得全家来找,急道:“我不是故意乱跑的!”就是看到了只兔子,好奇嘛。眨巴着眼睛看着郑琰,快急哭了。

郑悦好笑地看着妹妹,呆子,我没说这个啊,你自己倒全招了。

郑琰见这情形,如何猜不出来?放柔了声音问她:“那你是有意的啊?”郑惟大力点头,又觉不对,郑琰已经笑了:“你为什么跑出去啊?外面很冷的。”郑惟知道摆了乌龙,小声回答:“有兔子嘛!”

“长什么样儿的?”

“灰色的!”

“逮着没有啊?”

“木…”好委屈的声音。回答的时候还会看一眼姐姐,她还是童声,听起来软软糯糯,郑琰瞅了她的脑袋好几眼,才忍住了没去扑楞。

郑悦只得无奈地扫了妹妹一眼,向郑琰道歉:“她太小了,听说今天就能看京城了,昨夜高兴得半宿没睡,今天就有些迷迷糊糊的。”郑琰看着郑悦的两条眉毛非常羡慕:“生得真好看。”郑悦一抿嘴:“七娘才生得好看呢。”一旁郭氏听得发笑:“七娘赞人家,是勾得大娘再赞你回来吧?”

郑琰道:“我是说着实话呢,我看着她们就觉得了不得的亲切,能叫人看着顺眼,就是好相貌。看看她们眉间自有沉静之气,再可亲不过了呢,”摸着自己的脸,低声道,“我就觉得奇怪了,怎么阿娘这两天总训我,难道是越长越讨厌了?”郭氏是知道内情的,捧着肚子道:“慢着慢着,你少说两句,我现在不能大笑的,怪道他们总说见着你就心情好。”合着一开口就戳笑点。

杜氏对王氏道:“她们笑成这样,又是七娘在促狭了,”扬声问,“说什么呢?”

郑琰也回答:“说话呢。”

萧氏捶桌。

杜氏对郑琰道:“你别欺负人家。人家是老实孩子,不像你,猴儿一样的。记住了,你是她们长辈,可不许耍无赖了。”

郑琰道:“阿娘说的是,她们就叫我…呃,该叫姑姑吧?”

杜氏点头:“这才对呢。”

王氏已经从位子上站起来了,连连摆手:“这怎么使得?”杜氏说郑琰是“长辈”,王氏是无异意的,本身就有主仆的渊源,很多人家仆役、尤其是年少的仆役管主人叫爷娘当敬称的。等说到叫“姑姑”时,算是半个认亲了,王氏就坐不住了。

杜氏果断地道:“就这么定了。”佐以手掌下劈的手势,王氏被这气势震住了,反驳的话再没说出来。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杜氏又催郑琰给见面礼,郑琰道:“正好,我那里正有新打的首饰,她们的首饰还是外地的样子,豫州的总没有京里的新鲜时兴。”

王氏还要推辞,郑琰那边已经拉着仨姑娘去她那里坐了。郑文博跟着郑靖业、郑安国回来,两个大人要说话,他就被打发去杜氏那里,到了一看,妹妹们统统不见了,只有弟弟在,他那俩弟弟浑身的毛都被揉乱了,好不可怜,看得郑文博也想伸爪子扑楞两下子了。

王氏道:“你发什么呆呢?”

郑文博肃容上前:“见过夫人,相公已经回来了,与我父亲在书房说话,让我先来禀夫人一声。”

郑安国一家到了京里,也是有宅子的,哪怕皇帝想不起来,郑靖业也要提醒皇帝给他一处宅院。郑文博也搬了回来,依着郑安国是想让长子继续在郑靖业身边侍奉的,无奈郑靖业却说:“快过年了,一家团聚才是正经。”

郑安国一家人到了京里,先是收拾行李、安排家当、立规矩,再四处送土仪。等三位郑小娘子能有空社交了,也到新年了,正赶上郑党新团拜会。

大正月里,小姑娘们统统一身红。有身份的都爱在红袄裙上绣上闪闪的金纹,金红二色,鲜明亮眼。郑琰翻出去年打的一套如意云头簪子,对着脑袋比划了许久,很是郁闷地道:“我头发也算多了,怎么还是插戴不下?这得到什么时候才能用啊?”那一套簪子有N支,是配套插的,单戴一两根倒是使得,只是这发型又不对了。

阿肖把她因为试戴簪子而弄乱的头发又拢好:“这一套都是新的呢,七娘既喜欢,归到嫁妆里,带着过门就是了。”

郑琰恨恨地道:“我要再打一套小号的来戴!今年就戴!”

最后寻了只小凤钗并几根叶子样的簪子插戴了,对着镜子一照,倒真有几分光彩照人。

郑党团拜会开在郑家,郑靖业与党徒们一拔在前厅,杜氏与诰命们一处在后厅,郑琰就招待小姑娘们在小花厅。一屋子的大红衫裙,满屋的叽叽喳喳。屋里烧着几个大炭盆,用的是上好的银霜炭,放在屋里也不生烟。

郑琰为大家介绍了郑悦姐妹,又恐她们不认识人,一直带着三个人的,尤其是郑惟,这丫头还小呢。李莞娘道:“七娘有了新人就不要旧人了,好狠的心呐,”以袖掩面,“奴家好命苦呢。”被于薇笑着一掌拍到背上:“泼皮,别吓着了小娘子。”满屋子都在笑。

郑琰道:“这样不拘束才好呢,大家都是玩的,弄得跟朝上奏对似的,还有什么味道啊?”

唐乙秀道:“快别提朝上奏对了,信不信朝上比咱们这里热闹多了?”她爹八卦,她好像也有那么一点儿,“听我爹说,这朝上就没有哪一年没有大臣当面打架的。”

女孩子们嘻嘻哈哈,说着趣闻,郑琰为郑悦姐妹解释道:“这话哪儿说哪儿了,朝上有些事儿看法不一样,就是吵。吵不出结果了就闹,有砸笏板的,有动拳脚的。那一回两位为了谁出使,还划过拳。”最后都被丞相暴力镇压了就是了。

林蓉忽然道:“百戏来了。”

大家一起看百戏,小姑娘们看着变魔术一声一声地叹惊奇。郑琰更喜欢杂技,魔术什么的,在信息发达的时代,被解秘得太多了。眼见得于薇已经热心地向郑惟解说:“这个好,他等会子还会变出只鸟儿来呢。”

李莞娘与郑悦在做进一步沟通,郑怡跟徐欣在八卦。徐欣与郑怡的身份差不多,也心生亲近之感,郑怡姐妹生得不够美艳,没有侵略性,女人最喜欢这样的闺蜜了。李莞娘居然放下了跟郑悦的醋酸,又姐姐妹妹叫得亲热了。

郑琰看看徐欣身边的位子。

看到徐少君,郑琰就叹气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她对着徐少君就觉得有些违和。想着,又抿了一口果酒,郑府不缺酒,小姑娘们却只能喝果酒,杯子还给得小,两口就没了。

郑悦跟李莞娘沟通着:“阿李说的很是呢,这些我都不知道,多谢告诉我,以后跟七娘一处,我也知道些喜恶了。”李莞娘:“…”她明明是在炫耀来着,顺便让竞争对手知难而退,现在为什么弄成指点对方了?

郑悦已经抽空对郑琰道:“七娘,少饮些儿,喜欢那个味儿,也先垫点儿点心再饮。”

郑琰点点头:“有点儿渴了,我换茶吧。”又喝了一杯茶,却想上厕所了。悄悄起身,郑悦、李莞娘也跟着出来了:“七娘有事?”

郑琰摆手:“我去方便一下,你们别都几天来了,叫人看见我们都不在,不好。”两人看郑琰有人陪伴,这才散去。

厕所并不远,装修也是豪华的,附带火盆,还有温水洗手。出来还有熏香,保证不带秽气。

郑琰放完水,收拾妥当出来,在门廊下看到了徐少君。徐少君一身大红,外分显眼,郑琰想当看不到也不行,想了想,迎了上去。她不知道徐家发生过什么,让徐少君在小姑娘的社交圈子里消失了一顿时间,只是觉得,既然徐家是跟着自家混的,那么徐家最好不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男人通常会把后院的事情看得很小,女人却不这样认为,至少郑琰不是。“败家媳妇”这个词,很能说明问题的。跟徐少君聊聊,郑琰觉得还是要做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卖了我娘

所以她迎了上去:“四娘怎么出来了?外面可冷呢。”

徐少君轻笑道:“里面有些太热闹了,我出来透透气。”

“新年不就是热热闹闹的么?你要真觉得吵,也别在外头冻着。”

徐少君有些局促:“七娘这里,有什么安静的地方儿,能指给我么?”拿眼睛看郑琰。

郑琰引她到了一处偏厅,徐少君帮她脱了外面披的斗篷。郑琰邀她坐了,抿了一口茶,让她:“尝尝看,这茶味儿还不坏的。”徐少君这才捧了起来,小啜了一口,又放下了。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指尖。郑琰越发觉得奇怪了:“你怎么了?不好热闹也不好清静?”说着走过来与徐少君挤在一处坐了。

徐少君不安地动了动身体:“不是的。只是有些伤感罢了,真是的,七娘这样热心,倒是我扫兴了。”

郑琰拉着她的手:“你有什么不合心意的便说,总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自己憋在心里,最后憋屈的还不是自己?有什么事儿,说开了就好了。”

“今天是极好的,没有不合意的地方。”

“…那咱别苦着脸了行不?”

徐少君两行清泪滚落腮边:“今天大家都热热闹闹的,只是我…长得越大,越是想,要是亲娘还在,不知道是什么光景。我…从未见过她,不知道她长得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说话什么声音。”

郑琰默,她想起顾益纯来了,找了几十年,愣是没找着生母,也跟着伤感了起来,看徐少君顺眼多了,“你问过你爹么?”

徐少君摇了摇头:“是夫人卖了我娘,我爹是不知道卖到哪里去的,纵想找,也无从找起。”

郑琰道:“你与你娘处得好些,央一央她,你都这样大了,她该不会太为难你才是,”徐少君管涂氏叫“夫人”?郑琰却只能默认她们是母女,“你在家里也叫你娘夫人的?”

这样可不好,你妈估计也人老珠黄了,如果不出现在你爹面前搅风搅雨,应该能容得下的。涂氏自己有好几个儿子,一个倒卖过的奴婢也不会让她觉得有威胁,只要不往徐家凑,正常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你这样跟当家主母怄着来,想死早说啊。

徐少君闷声道:“七娘命好,不知道庶出的难处。我再没什么好说的了,夫人能容我长这么大,已是知足了。”

“她虐待你了?把你当奴婢使了,不让你叫她阿娘了?”郑琰惊讶了。

徐少君慌忙摇头:“没有的没有的,夫人待我很好的。可我毕竟不是亲生,总是,不敢与三娘并肩的。”

郑琰真心想吐血。不是她没人情味儿,觉得母女分离是正常。“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只要你想做,不管有多难,走下去就是了。与家里处得好些,回旋的余地也大些不是?你这光哭顶什么用啊?”

“身份有别,我不敢忘。阿爹面前,三娘更能说得上话,可是我太笨,总惹三娘生气。若我也有个做正室的娘就好了,也敢说话了。”

这个台词略耳熟啊!郑琰执起徐少君的手:“大家都大了,家里都要开始议亲了,成了亲,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你爹断不为让你为妾的,必是正妻,嫡庶什么的,休要再提起了。那时候,你想寻生母也罢,也做什么也好,也都方便了。别再哭了啊。”

“没那么容易的,天下之大,不知道卖到什么地方去了,哪家有这样的能耐四处找寻呢。轻易的人家,也出不了这个力的。再说,纵有好人家也是给三娘选挑,我断没有漫过三娘去的道理。此生再见不到亲娘了。”

“…”郑琰越发觉得不对味儿,“你虽是庶出,也是徐家女儿,夫人既肯容你入籍,自是要拿你作女儿待的。天下好男儿也不止一家,难不成只有一个人能帮得到你?何必哭泣呢。”

徐少君收泪道:“谢七娘听我唠叨了这许多,没坏了心情吧?我也知道这是痴人说梦,可总是忍不住想,生我的那个人,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会对我很温柔么?夫人搂着三娘的时候,她如果在,会不会也护着我?”

郑琰道:“先别这样担忧,待议亲了,也许有希望找到生母呢。阿庆,打水来吧,她脸都花了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她了。

回到席上,许多人都看了过来,徐少君更是低下了头。徐欣脸上怒意未平,问她:“你去哪里了?”徐少君怯怯地抬头看了郑琰一眼,郑琰道:“我们在外头遇着了,说了一会儿话。”

李莞娘冲她们姐妹一皱鼻子,笑着招呼郑琰:“七娘去了好久了。”

团拜会落下帷幕,郑琰询问留在花厅的阿肖:“我看徐三娘有些不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李家小娘子,对徐三娘说,我看你妹妹怎么有些阴沉啊?徐三娘就恼了,说她妹妹那是沉稳,不像某些人叽叽喳喳的,烦人。”阿肖学得惟妙惟肖。

阿庆奇道:“这徐三娘竟是维护她妹子的?”迟疑地看向郑琰。

郑琰心说,我们家没个嫡庶也没小白花儿,你当然不知道这典故啊。我要不是小说看多了,也看不出来徐少君有问题啊。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只要阅书千本,究竟是卖腐还是天然腐,资深腐女们一望便知。

同样的,是真可怜还是小白花,也很容易看出来。接触少了觉不出,你跟她说话试试,但凡让她觉得被比下去了的人,总是要被她拿话踩的。郑悦也是一直关注郑琰,也是放低了姿态,却不让郑琰不喜,区别在哪里?

是眼神,徐少君的眼神总带着点儿忧郁带着点儿怯怯的,就像说着“我很可怜,来问我来问我受了谁的欺负了”。

大姐,开着宅斗模式来的吧?

阿庆见郑琰没有阻止,与阿肖八卦上了,一长一短地说了徐少君所说。阿肖还叹道:“这徐四娘也是可怜了,小小年纪的,苦啊。这么懂事的小娘子,不知道哪家有福气得了去,吃过苦的人会好好过日子的。只盼她也能有个好人家,也是苦尽甘来了。”

郑琰噗哧一笑:“信她的是二傻子!我摸了她的手,细软柔滑,有几个薄茧,看那位置也是执笔抚琴留下的,脉息面相上看,也是身体健康没受过亏的。靠近了她,身上的熏香,一两要一金。衣服也是合身的,显然是她自己的。首饰与徐欣应该是一批打造的,份量像是轻了一点儿,也不算很苛待。人活着不是吃饱穿暖了就行了,还得心里舒坦。本朝律法,人奴产子,从母。徐夫人留下了她,于她难道不算是恩情?她可总是透着委屈了,事事与徐三娘攀比着来,未竟之意便是婚事上也不肯输。”

阿庆阿肖口瞪口呆,郑琰笑问她们:“你们怎么不想想,她凭什么跟我一个外人说这些个家丑?藏着掖着都来不及!我跟她很熟吗?你们听完了是不是觉得她很可怜,想为她出头?巴不得她嫁个好人家,最好比徐欣的婆家好上一百倍?如果我也这样想了,脑袋一热,是不是就去跟徐侍郎说了,或者干脆去做媒了?”

不管有心无心,徐少君已经天然黑了好吗?

多少宅斗文里总有这样的“贵人”,他们的感情世界未知,他们的恩怨情仇不详,却都只有一个作用,却都因为可怜女主的遭遇,怒发冲冠地代为出头,兼引入高级社交圈。作用堪比超人,主角遇啥无解难题了,拉个贵人出来就行了。主角想男人了,作媒;主角遇情敌了,帮踹;主角受欺负了,代打。无智能NPC,遇主角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主角说什么就信什么,还傻子一样地冲锋。

被人当成NPC,郑琰表示鸭梨山大。愤怒了有木有?被利用了好吗?大过年的,跑门外哭个屁!真TM埋怨社会不公了,有种你自己奋斗啊!郑琰就看不惯这样的,像他爹,被族人欺负了,那是怎么干的?像她,被东宫挤兑了,那又是怎么干的?

她跟徐少君真不是一个风格的,气场不合。

关键是郑琰这里有个对照组,顾益纯,对家族意见很大的顾益纯。这位是土著的吧?还被欺负得挺惨是吧?再看着家族不顺眼,该照顾的还是照顾对吧?没迎风流泪对月感怀,哭两声“小白菜,叶叶黄,两三月,没了娘”,对吧?男女有别不假,这时代的妹子不是这样的好吧?

顾益纯没了亲娘,痛苦的是灵魂;徐少君亲妈不见了,痛苦的是贪念。

至于福气,郑琰脑子里回响起那个著名的“如果你有一个仇人…”

“人要不知感恩,性情就会阴暗,与她沾边的人,迟早没好下场,”郑琰断言道,“总是在埋怨,为庶的时候想着嫡出,即使嫡出了,又该恨她爹官不够高,遇到高官的闺女,委屈她了跟人家陪笑脸。她爹官够高了,又该想,要是她爹是皇帝就好了。怯!没出息!”

徐少君,你跑错场了!

郑琰还是看走了眼,徐少君还真不是没出息的人——这是后话了。

郑琰说了一串子关于徐少君的事儿,不但正在八卦的阿庆阿肖目瞪口呆,便是没有参与八卦只是开了天线收听的阿汤几个也忘了手上的动作,捧盆儿的端着个盆儿、倒水的茶水都从杯子里溢出来了。这几个人也算是伶俐的,有些甚至是被人牙子倒过几回手的,奴婢之间的竞争上岗也颇激烈,自以经为的见的都不少了,郑琰的分说还是让她们大开眼界。

郑家人口简单,兄弟姐妹成份单一,虽算是暴发,家族内部的龌龊事还没发生过,连奴婢们都跟着心地纯洁了。

阿崔脚上一热,低头一看,茶水都沿着桌子滴到脚上了,连忙放下茶壶,找到抹布来擦桌子。阿汤捧着盆,也觉得手酸,放下盆来,拧了把热手巾递给郑琰:“也许…这徐四娘就是诉苦,说高兴了,顺嘴说出来了呢。”

第一百六十二章 去留的问题

郑琰抹了把脸,通体舒泰。她之前说得确是刻薄了一点,徐少君也许没坏到那个份儿上,只是因为出身的关系,步步为营,为自己打算,不管有谱没谱,先埋个伏笔再说,省得到时候真吃了亏,也没人想起她来。郑琰依旧摆脱不了那股子浓浓的被利用的感觉——糟透了!她这还没跟徐少君抠字眼儿呢,涂氏好赖把徐少君养这么大,只得了一个“容”字,还不是“养”,这词用得真是挑战神经。

热手巾还是有作用的,郑琰把手巾扔给阿汤:“再看看吧,我看呐,悬着呢。与你们说这些,就是与你们说一声,别见了谁都说可怜,如今我走动得也多了,你们跟着出门,遇到的人也多、事也杂,不管有什么事,若是请托,或是流言,别一口就应下了。答应了人的,跟欠人的是一样的,不办愧疚,被骗了又难受。”要真被骗了,骗子还要嘲笑你是个傻子,以后有这样的事儿,还骗你。

阿肖“嗐”了一声:“我们能有什么本事叫人请托呢?”

郑琰笑道:“我正要说这个呢,你住住手吧,这事儿我早两天就该说的,偏又忙,没提。今天再不说,明天又该忘了。把她们几个也叫过来罢,就你们八个。”

阿汤把手巾投到盆里,阿崔也放下了抹布,阿庆把另几个今天不当班的婢女也叫了来。众女皆不知郑琰要说何事,心里不由打鼓,这院子里还有粗使的丫环仆妇,何以单叫她们几个呢?

阿肖叫来了人,轻声回郑琰:“七娘,人都齐了。”

纵她不说,郑琰也看见了。她团拜会回来,已经换了见客的郑重着装,现在只是一身家常衣服,簪环也去了,头发随便一挽,拢着个手焐子。目光扫了一遍,让阿肖几人更觉有了压力。郑琰这才道:“前几日阿娘与我说,我身边的人也要重新安排。你们也都大了,不好误了花信…”

众女皆惊,这还是郑琰头一回正式跟她们说去留的问题,几个人都比郑琰年纪大,郑琰这都要出嫁了,她们的年纪确实也成问题。她们也约略听到了一点儿风声,杜氏要给女儿换伺候的人,也不是随便拉几个凑数作罢的,要提前挑选、差额选拔,再观察一段时间,才定岗定级。这里面又涉及到陪嫁的问题,少则数月、多则一两年,杜氏已经开始着手了,因碰上了过年才暂没催着下面去办。

众女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也是年龄到了再不嫁就嫁不到条件好的了,另一方面,也是不舍。郑琰是个大度的人,从不亏待她们,也不好使小性子,跟着她相处了这么些年,也都有感情了,离了郑琰,物质生活降档自不消说,心情的失落也在所难免。

阿庆脸现着急,欲言又止,被郑琰摆手止住,郑琰道:“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现在问你们,你们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也不用现在就回答我,回去好好想一想,后天再告诉我。这么些年了,临了临了的,别安排不周,闹生份了。”

阿肖等一齐跪下:“我们只听主人家安排。”还要再说什么,郑琰道:“你们都回去想一想罢,想留想走,就是想自己过日子,我也尽力周旋。就是婚配也还有个中意不中意的呢,甭把事情弄拧了,大家都顺顺当当开开心心的才好。往年我年纪小,也不好过问你们这些个事,眼下我也事到临前了,不能再装羞。你们慢慢想。”说完,她哈皮地睡觉去了。

留下八女各怀心事,一个一个的,一宿没睡好。

郑琰自觉是办了一件好事,第二天就悄悄把这事儿跟杜氏说了:“我想了,要是她们有自己的心思,咱们硬给人家配了人,倒是落埋怨。”

杜氏听直了眼,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在过年,不可以说不好听的话”一连念叨了十几遍,不行,她还是想抽郑琰!手指狠戳了郑琰的脑门儿,死咬着牙关不松口,生怕一开口就要骂,黑着脸对赵氏道:“你给她说!”

赵氏早在听了郑琰的话之后就暗叹:七娘毕竟是小孩子,她这样一问,奴婢们除了表忠心的话,还能说什么呢?大着胆子跟她说,不想走,要留?婆母派了任务,赵氏也只好委婉地对郑琰说:“七娘一片好事,就是事儿办得糙了一点儿。”

“?”被戳了脑门儿,郑琰已经觉得情况不妙了,此时忙问,“怎么说?”一面问,还一面上前给杜氏挠后背,杜氏肩膀一抖,郑琰的手滑了一下,再抬上去挠,再抖,又滑。郑琰耍赖地趴在了杜氏的背上,八爪鱼似的不松手。杜氏由她抱着,仍不开脸。

赵氏肚里一笑,正色对郑琰道:“七娘是为她们着想,也是不想主仆一场到时候弄硬了是也不是?若有想留的,倒把她带走,有想走的,又给留下,不顺了心意,是不是?”

郑琰猛地点头:“这么些年都处了下来了,那么熟了,何不皆大欢喜?”

赵氏道:“七娘错了,人心固然要收拢,七娘却是主人家,不可一味纵容的。你就用着她了,她不愿也要带走,这是规矩,不可对奴婢过于宽纵了,这不是持家之道。万事都要问奴婢的主意,你还过不过日子了?七娘就算要问她们的想法,也要悄悄的问,这样直问出来,倒叫她们不好答了。”

现在不是反省的时候,郑琰还是乖乖认错:“是我思虑不周——如今话已说出去了,要怎么善后?话都说了,我就得认。”

杜氏终于平了气,依旧先数落了郑琰一番:“你好大手笔,给我一边站好了,一气抡了八个出去,你行啊!”

赵氏打起了圆场:“这几年我们冷眼看着,她们八个对你也算尽心,又是打小伏侍你的,你确实做善事,就给她们个恩典也没什么不可。以后万不可如此了!”

郑琰认真点头:“那,我再一个一个的问?”

杜氏道:“还能怎么样啊?”

郑琰吐吐舌头,又是捶背又是奉茶,杜氏也拿她没办法。待她跑去安排奴婢去向了,杜氏方对赵氏道:“她就是这样!我怎么能放心呢?晚一年出门子也好,多教教,省得出丑。”

赵氏道:“七娘不是没主见的人,她想的原也不差的,使唤奴婢,也是要让人归心的。又是一处长大的,也想身边的人过得好,小孩子,毕竟心软。只要跟她说了,必不会再犯的。”

杜氏道:“也就这点儿长处了。”

赵氏陪笑,郑琰也算是她带大的,教了各种淑女课程,虽然偶尔犯二,赵氏看这小姑子还是很顺眼的,不免又为郑琰说了许多好话。

郑琰痛定思痛,情知自己在某些事情上还是生嫩了些,不免处处留心。妹子是彪悍了些,也不能这样粗糙。打了腹稿,正要约谈婢女的时候,阿庆与阿肖结伴主动来了。一过来就双双跪到跟前:“七娘,我们从来跟着七娘的,也伏侍惯了,情愿一辈子跟着七娘。”阿肖道:“奴婢本是官奴婢,就是七娘有心,也没什么盼头的,七娘待奴婢好,奴婢一辈子跟着您。”阿庆更是说:“连父母家乡都不记得了。”

郑琰的八个婢女,阿肖、阿祁、阿汤、阿崔,原是官奴婢,俩是皇帝赏的,俩是好命遇到喜事儿大赦转了一等,从官奴婢转卖,做了私家婢。在阿肖看来,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已经是承了郑家的恩惠了,郑琰要出嫁,夫家人丁单薄,池脩之的外婆家也不省心,自己好歹伏侍一场,至少能照顾得郑琰生活比较舒心,干脆不走了。

阿庆、阿香、阿月、阿宣是被拐卖来的,父母亲人都不记得了,阿庆也宁愿跟着郑琰,陪嫁去池家。

郑琰道:“你们不必顾虑太多,不管是愿意跟我还是愿意留下来,我都有安排的。”两人执意不肯。郑琰也就有数了:“不论是走是留,你们将来婚姻上头的打算呢?若是在家里有看中的,就婚配,我也有一套铺盖妆奁送。”两人都说还没看好,阿肖与阿庆已经商量过了,两人年纪不算太老,郑琰嫁了再说也不迟。如果到了姑爷那里有合适的人,也行。阿肖还觉得,一辈子不嫁,就这么守着七娘也很好。

这两人去处已定,郑琰道:“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了,回去歇着罢,这事儿本是我办糙了,该一个一个问你们的。阿肖,把阿祁叫来吧。”

阿祁也是想跟郑琰走的:“不怕七娘恼,奴婢侍候七娘惯了,留下来也是无用。”

送来与她谈完,又让她叫阿汤来。阿汤却是有事相求的:“婢子还是跟七娘走,只是…”

“怎么?你有话就说。”

阿汤道:“奴婢原是官奴婢,听说是外祖父犯了法,家中男子充军、女子没官,奴婢母亲也罚作奴婢,后来才生了奴婢和弟弟。母亲死后,我们蒙恩赦,才发卖出来,却是被拆散了卖的。”

这位是想找弟弟的。

郑琰道:“这倒不是很难,官奴婢都是在册的,发卖了也有迹可遁,且年载不久,不至没有线索。”

阿汤千恩万谢。郑琰却想,阿汤弟弟第一次转手应该是在京城,还要请京兆帮忙。

接着是阿崔,阿月、阿宣、阿香。这其中阿月固念郑琰之恩,因被拐卖数次,对于换环境实在没信心,被郑琰看出,也答应把她留在家里,央赵氏给照看。阿月千恩万谢,还透露消息一则:“夫人那里的阿成,想阿宣做媳妇。”她与阿宣倒是一样的情形。

阿宣则是有些犹豫:“是这样说的,奴婢还没拿准主意。”郑琰道:“这个要看你愿意不愿意,若不愿意,我便代你回了。”阿宣不语。如果赵氏在这里,又要说郑琰小孩子心软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婢品性

阿宣想了半日,又与阿崔等人商议,还是觉得郑琰出嫁,她自请留下而不是跟随已经很过份。郑琰出嫁之后,如果在娘家再留几个人,会对郑琰更好一些。池脩之长得好看,看起来有前途,与相府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多少还要倚仗相府一些,有她与阿月在,别的不说,时不时提醒递个话也是好的。且阿成是杜氏面前得用的人,自己留下来也不坏。

阿崔一想也是:“那你留下,我还是跟着七娘吧。”有句话阿崔没说,八个人里,就数阿宣和阿月、阿肖年纪大,决定留家里就能婚配了。阿崔等人还小些,一两年还等得起:“七娘好心,令我们自择,我们也不能没良心,留下的是尽心,跟着去的也是尽心。要都留下了,换上些不懂事的小毛丫头,侍候不周的地方,还要七娘为难。”

阿肖道:“你这话说得对,不说我都忘了。你看这府上没几个乳母的,却是当初七娘的乳母憨厚老实为的是她实力伺候,不想性情却软弱。那时候我也还小,记不太清楚是哪一家了,反正是个县主,推了七娘一把,七娘跌地上眼泪都出来了,乳母却只知道磕头!”

杜氏循声赶到的时候就怒了,郑靖业接着炸毛。从此郑家还是选忠厚的乳母,一到孩子两岁就给钱打发走了,只可惜在那之前的几个孩子还真是…有些憨厚了。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阿月、阿宣留下来当联络员,其他六个跟着走。固然有卖主求荣的人,却也有忠仆。这既与奴婢品性有关,也与主人家处事有关。

阿成得知郑琰肯放人,也是千恩万谢。郑琰笑道:“阿宣是我心爱的人,不是你来讨,凭谁我都不给的,她就交给你了。”阿成乐道:“她是个厚道孩子,我喜欢都来不及,不然也不会巴巴厚着老脸求七娘了。”阿成的儿子跟着郑琛,也是个小管事了,外面小家女子也娶得,母子二人一商量,还是家里娶一个比较合适。直接把孩子爹的意见给忽略了。

郑琰说到做到,她是郑家小辈里的小财主,今年过年又捞了不少好东西。陪送了阿宣整套的铺盖,两套衣料,一套金首饰,还让到木器店下单子,年后一开业就开始打造一张妆台、一张床、两只柜子、一套桌椅,权当铺陈。

阿月亦有人求,乃是郑德兴的伴当,郑琰也是一样的陪送。她倒不太担心两女未来的丈夫人品不好,郑靖业对于用人心中自有一本账,他认为好色的男人成不了大器,好色,脑筋就会不清楚,不堪大用。哪怕是用奴仆,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私德好的人去做。这一条是明明白白写到郑家那历史不长的家训里的。

身边这一梳理,人人有了着落,倒都安心。阿月阿宣记在心里,上下奴婢也记在心里,很有几个巴不得能顶这两个缺的。阿肖等人睁大了眼睛地私下评估,阿宣也跟阿成拉家常、套情报。

郑琰眼下却顾不上这个了,还在正月里,即使是奴婢成亲,因为两边都在府里有些头脸,也要走一走程序,再简化,也得几个月。她现在要做的,是社交。

宫里是必得去的,跟着杜氏到了昭仁殿,庆林长公主也在。郑琰踏进来就觉得昭仁殿好像略冷,郑琰的屋里,在冬天也不让烧太多的炭,内外温差太大,容易生病。不过苗妃这里以前不是这样的,每天冬天,她这里穿着夹衣就行的。等看到苗妃裹着件银狐皮的袍子,脸上白里透红,煞是喜人,郑琰就明白了,这是在秀皮草呢。

“哎哟哟,这一身儿可真帅气!”

苗妃略有得色:“是那个八部狄贡上来的呢。”

大姐,八部狄分八部,打得热火朝天的,哪会齐心协力送礼啊?郑琰默默吐槽,不用问了,一定是这位大姐不记得人家部族的名字了。

庆林长公主也是暗笑,口上却道:“只止一件呢。”杜氏也夸了两句,顺便问:“我常听说那里的有好皮毛,只是不知道究竟哪几样最优?”她是存了心给女儿再攒一点嫁妆。郑琰这个样子吧,多点嫁妆傍身比较好。

苗妃哪里知道啊:“我也不知道,要不,问问圣人?看他们贡的什么最好。我去要了来,权当给阿琰添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