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没犹豫多久就在亲信的劝说下同意了商人的赎罪钱和保证金制度。

  ——因为董城穷了。

  被各路义军英雄豪杰索粮索钱索物,董城早就内囊倾尽,捉襟见肘。

  虽然可以向各家族借点钱周转,但如果一直这么做,董氏在本城的威望就会下降,早晚会被推翻。

  看在钱的份上。

  《商律》的施行让董瑞的腰包鼓起来了,底气也更足了。

  亲信又趁机劝他试试《户律》。

  因为《户律》是可以分裂家族的。董瑞在亲信的支持与指点下,借《户律》将一些对头推翻,扶植了更听话的人上去。在董城本地世家重新建立了他身为城主的威信。

  董瑞开始觉得鲁律是个好东西了!他时常翻着《女律》对董诚说,“可惜这个东西没早点出现。不然你的姐妹都可以招婿在家,家里也不至于就咱们父子二人。”

  人多,家族才壮大。

  “不过幸好现在有了。”董瑞对董诚笑着说,“以后你生女儿也没关系,全都留在家里招婿!儿子女儿都留下,家里的人很快就会变多了!”

  齐藉携董城城主的名帖归来,王姻当即把他给带到姜姬面前去了。

  姜姬近几日得到不少好消息。云贼死得干干净净,徐公平安无事,姜武就要回来了!

  外面各城正在一小拨一小拨的乱斗,风迎燕已经走了四个地方,都被他给挑拨的开始为“英雄”和“贤人”而争斗起来。霍九弈离了包家,却受各方招揽。季张离开李家,前往伍家,她正在等他的下一步动作。

  现在齐藉回来,立下大功,还带回了董城。

  姜姬对王姻说:“当赏。”

  王姻含笑望着底下已经激动的不能自禁的齐藉,“秋实立有大功,公主看如何赏才好?”

  齐藉,字秋实。

  如今是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姜姬温柔问道:“齐公子想做什么呢?”

  齐藉是个政斗的人才,说客。这种人需要好好安排,让他能发挥所长。

  齐藉努力镇定下来,抖着声音说:“全凭公主!”

  果然是个忠心之人。

  姜姬就把他交给王姻了,由着王姻怎么安排都行。

  王姻把齐藉领回来就安排他去吏事局。

  “官员任免,赏功罚恶,都在此局中。”王姻对齐藉道,“公当一心做事,休要令公主与我失望。”

  齐藉深知这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也相当危险。

  他求王姻教他:“不知公主最恶什么?”

  ——底限在哪里?他要知道,避免一不小心踩上去了。

  王姻:“我侍奉公主多年,只知一事,便是忠心。只要忠心,公主万事都可包容。若是心藏奸恶,公主是绝不会放过的。”

  忠心。

  齐藉知道该怎么做了。

  凤凰台上,阿陀前来禀告:“公主,段大夫回来了。”

  段小情回来了。

  他不像徐公名气大,被抓的时候就没人注意他,回来了也照样没什么人关心。

  姜姬:“让他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来见我。”

  阿陀:“公主,大夫还带回来一个人,现在就在殿外。”

  姜姬:“……”

  她猜到他把什么人带回来了。

  确实,他放在外面,没有放在凤凰台里安全。

  姜姬:“让他进来吧。”

  段小情一进来就五体投地行大礼。姜姬为表示一点都不介意他从贼时做过的事,特意让三宝去扶。

  三宝虽然还没有明封,但谁都知道她是谁。

  段小情见一个行动优美,长得像姜将军的女童过来扶他,立刻就站起来了,坐下就开始夸三宝:“公主龙彰凤姿,令人见之忘俗!”

  姜姬:“……”

  她回忆起了以前被龚獠、冯瑄使劲夸的事了。

  这些人的嘴啊……

  不过好处是三宝都到了小女孩爱美的年纪了,都不觉得自己容貌不美,生出什么自卑心来,叫她发愁。

  姜姬安慰了一番段小情,让他回去休息,又准备明天再给他升个官,好好抚慰一番他受惊吓的心。

  然后她就去看了皇帝。

  他本名很有意思,叫蛇。不知先帝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给这个痴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他不认识姜姬,但一开始把她认成了朝阳公主,还很高兴的招呼她,对她啊啊叫。

  蒋胜在一旁行礼。

  “以后,他改个名字。就叫林扶。”她道。

  赐其姓林,扶,他这一生都要别人扶着走。

  她叫上蒋胜一起走。蒋胜立功不小,不能再让他留在宫中任侍人了。那样会出事的。

  “阿胜,你想做什么?”姜姬问他。

  蒋胜跟在她身边,道:“某不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姜姬:“我也不知道你能做什么。你对这大梁知道多少?”

  蒋胜:“略知一二。”

  他来了几年,一日没停过学习。

  姜姬:“那,你就先替我去做个使者吧。”

第744章 凤旨

  在姜姬的心目中,侍人与士人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她还就愿意用侍人。

  实在是卫始几人用起来忠心又省事。

  蒋胜虽然出身蒋家, 但这也不算什么。她连龚香都用得好, 余下的花万里、徐公等人还在前列呢, 都吃过她的苦头, 身家、性命、功名,都被她夺走, 又从她的手中再取回来。

  当然不会不敢用蒋胜。

  她交待蒋胜脱了侍人的衣服后悄悄出宫去, 先离开凤凰台, 然后借商人的手再回来, 恢复旧姓名后, 以莲花台八姓之身重新拜到她面前来。

  “有八姓在身, 我也好用你。”她道。

  莲花台八姓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封官的理由了。

  蒋胜万万想不到,公主竟然打算连他的旧姓也一并还给他!

  以后他可自称蒋氏了!

  让蒋胜自己做梦,他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他愣在那里,一时连跪下谢恩都忘了。

  姜姬道:“你如果有别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若是让我来安排,我想让你先去一趟董城。”

  蒋胜立刻就知道:“董城?位于伍家坡前吗?”

  交通要道之地。

  姜姬点头:“王大夫那里有个叫齐藉的刚从董城回来。他说服董城的董氏依附于我。不过那家只有父子二人,又受过义军的苦, 一时半刻的, 估计是不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归顺。”蒋胜说起正事来, 脑子是不慢的:“公主此时也犯不着要这座小城。只要他肯乖顺听话就行。”

  交通要道的好处,当然是过兵了。

  姜姬点头:“还用我再交待你什么吗?”蒋家人跟别人不同。

  蒋胜自己先在胸中算个七七八八后,才道:“我去董城, 会让董城交出此城城防, 会让董城人在城外十里内建军营。将军也该有一座府邸在城中好安歇, 往来属官、衙门也都该有。”

  姜姬这就放心了。蒋胜很清楚她需要董城做什么。

  那么小的城,不需要他出钱或出人。

  她要的是位置。

  换句话说,就是董城的位置。

  ——更直白一点,她要董城。

  只是一开始她不能把城里的人都赶走。她只能让他们自己走。

  蒋胜就瞬间明白她要什么了。

  他要把董城百姓的生活空间都给挤占完,让他们恐惧战争,害怕在家门口打仗而逃走。

  他不会取董城一分一毫。

  他是去吓唬人的。

  姜姬笑道:“非君莫属。”

  蒋胜此时才起身,整衣整冠,大礼参拜。如是三拜后,才恭恭敬敬的倒退着下去了。

  姜武的兵大多都布置在了凤凰台周围,但现在她想占领的地盘在不断的扩大,兵力就显得有点不够了。

  可她并不想再去征丁。

  一来,她不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再次被打破。

  百姓们现在都认为“公主在的地方是没有战争”。这就是源源不绝的逃民向她聚集过来的原因。

  哪怕这种安全感事实上非常薄弱,她也不想打破它。

  在失去皇帝,天下大乱的时刻,百姓们不再是为了大梁皇帝而来,而是向着她而来。

  这就是她要的民心。

  既然不打算再征丁,她就必须用别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从凤凰台向下,已经有万应城、公主城等落到她手里了。

  河谷也指日可待了。她现在需要的就是让从公主城到河谷之间的城全都归顺。

  既然她不能用打的。她就只能让其他人打得更凶一点。

  他们打得更厉害了,就显得她这里是世外桃源了。

  这样他们也没功夫来找她的麻烦了。

  姜姬想了几天,把王姻请来。

  “我需要一个凤印。”她道,“然后用它下旨。”

  王姻立刻道:“臣等早就准备好了!这就捧来!”

  自从她跟龚香商量过以后登基了,姜武该在什么位置,三宝和以后的孩子要如何论排行等问题后,龚香为首的鲁人一系都开始替准备她登基的东西了。

  据说现在冠冕、袍服等东西都齐了。因她是妇人,所以比起男帝只需要戴个冠就行了,她这里还有百花百钗,百鸟百簪之类的成套的首饰。袍服也更能展现女性美感。

  这一点上,她很高兴他们不是想把她打扮成男性,而是从一开始就着重强调她的女性身份。

  当然帝玺也已经造好了,造了好几方,白玉的、青玉的、红玉的——好像是玛瑙,黄金的、白银的,等等。

  各种大小,各种材质都造了。

  形态各异。用的是凤鸟。

  还不是一般的凤鸟。她曾见过一方,上面的凤鸟有三对翅膀。

  姜姬:……

  为了让这只凤鸟更不一般一点,他们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她这边说要,王姻立刻就送来了十七八箱。

  她捧出一个不太大的,上面用鲁字写出了她的姓氏:林。

  她看了看就放下了。

  现在还不是用它的时候。

  她让王姻把用纪字与鲁字刻着“安乐”的拿出来。

  这个印上的纪字在下,鲁字在上,各分半壁,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她道:“你来写吧。”

  王姻写完,她盖上印,然后就递到黄松年那里去了,让他像圣旨那样看过后就发出去。

  黄松年接了旨意,心里多少有些不安。

  ——公主没叫他们过去就下了旨。

  要么是这旨不重要,用不着他们。

  要么是这旨太重要,公主担心他们反对。

  黄松年敢当面反驳公主,却不敢把她刚下的旨再退回去。

  他真没这个胆子。

  怀着不安,黄松年展开凤旨。此旨是以纪字和鲁字分别书写的。

  他刚扫上一眼就知道它写的是什么了,立刻眼前一片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