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凶犯留在毒老虎身上的丝帕,乃是贵重之物,非她一介贫寒书生能用得起;那头巾和裙子的布料虽然是棉布,也都是新的,也不是梁家能随便置办出来的;还有刺杀毒老虎的凶器,不是菜刀而是匕首,她如何能有?

其三,案发以来,官府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跟豆腐西施相关的人身上,似乎认定是情杀,为什么不去查证毒老虎的仇家?或许就是毒老虎的仇人杀人灭口呢!

其四,凶手在巷子内杀人后,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出巷子的?巷子东头有小厮守着,那只有西头了。若是从西头出去的,便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回到渔梁街来,又怎么能跟她扯上关系呢?她可是从渔梁街去的贡院。

其五,“捉贼拿脏,捉奸拿双”,说她和豆腐西施有私情,纯属子虚乌有;说她和豆腐西施合谋杀人,在什么地方合谋?什么时候合谋?都什么人看见?

她从容镇定,侃侃而谈,堂上众位大人都有种错觉:她完全有能力破获这案子,可是她不愿卷入此事,因此只想洗清自己,有些话说得很含蓄;若是逼得她没了退路,她定会出手,揪出真凶,到那时…

吴知府嘴角抽搐,竭力忍住,喝道:“带证人!”

公堂外,李惠娘和一个汉子正等着,闻言忙作揖道:“劳烦大哥了。”那汉子忙道:“不用客气。”便进了公堂,

汉子上堂供称:那天早上,他的确在渔梁街上和梁心铭同路,因为梁心铭长得实在出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梁心铭原本走在他前面,慢悠悠的一边走一边看风景,就落到他后面去了。但是,他几次回头,发现梁心铭都跟在他后面,绝不可能有空闲换女装去杀人,然后再跑回来。

梁心铭也道,因为这大哥几次回头看自己,所以才记住了他。三天前在县衙,她一时没想起来,等晚上想起来了,嘱咐妻子去找这个人,请他上堂来作证。

林大人和提刑按察使大人连连点头,都目光炯炯地看着吴知府,看他要怎么判。

众目睽睽之下,吴知府无法可想。

梁心铭成功洗清了嫌疑。

她先朝吴知府拜谢,谢他“明察秋毫”,淡然的目光从吴知府脸上一晃而过,对他眼中的阴沉仿若没看见。

接着,她又恭敬地对林巡抚等一一拜谢。

巡抚大人很是赞了她几句,还问了她考试情况。

梁心铭忙谦虚说,虽然她在院试中夺得案首,但这是乡试,徽州府地灵人杰,不知多少才俊,一旦都聚集在府城,她便不敢抱侥幸了,也不知能不能中呢。

这态度赢得了几位大人的好感,看她很是顺眼。

巡抚大人觉得她有能力破这案子,便问她可有高见。

梁心铭回道:“学生全心应付乡试,没有余力关注其他。况且学生年轻识浅,怎敢在各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巡抚大人微微点头,没再强求她。

吴知府松了口气,急忙命人去查证毒老虎仇家。

梁心铭出公堂时,暮色已经降临,望着天边默默道:“剩下就看你的了。我已发招,你要如何破解呢?”

因为此事,梁心铭虽然考完了,也没敢放松,原本定下带惠娘和朝云去黄山玩的,也不去了。谁知她会不会在山上遇见什么意外,然后官府宣告:她畏罪自杀了?

她便每日在家带朝云玩,一边等放榜。

朝云虽然不能去山上采桂花,但张奶奶家有一棵桂树,剪了几支送来,插在陶罐内,香飘满屋。朝云快乐地闻了又闻,晚上还掐一点放在枕畔,伴着花香入眠。

小孩子,总是能让生活充满阳光。

梁心铭的心情也跟着阳光起来。

很快到了九月初十,放榜的日子。

这榜还没等张贴,就被吴知府拦住了,他将梁心铭涉案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主考官王亨,并道:“如今那证人已悔过,说是梁心铭的妻子找他作伪证…”

于是,乡试张榜时间暂被推迟,原因是:头名解元涉及一桩命案,要等命案查清后,才能公布这榜。

梁心铭再次走上府衙公堂。

这次,公堂上多了两个听审的官员:一个是本次乡试的主考官王亨;还有一人叫洪飞,因在家排行第七,人称洪七公子。两人都是前科进士、少见的青年才俊,在吴知府等一群长胡子的官员中,光彩夺目。

如果说梁心铭装扮的男人形象是如玉君子,那王亨就是锋锐凛然的俊彦。梁心铭穿着布衣粗服,在人群中依然鹤立鸡群;而王亨放在哪儿,都是光芒四射!

梁心铭身上少了些阳刚之气。

王亨的俊朗中带着不可忽视的阳刚:两道剑眉,眉峰如横亘的山峦,透着锋锐之气;双目太黑太亮,让人不敢逼视。在这样的目光下,女人会心慌,男人会绝望——自惭到绝望!鼻梁刚直,嘴唇有点薄。

薄唇者薄情!

这个薄情人——

就是梁心铭的夫君!!!

第9章 八岁出嫁

尽管来前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梁心铭和王亨目光相接的刹那,还是胸口被狠狠一撞,心脏不争气地疼痛起来,眼前风驰电掣般闪过往事…

烟雨江南、桃花三月,八岁的林馨儿出嫁了!

一个八岁的女孩子,对出嫁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她也想象不出来;可是,若这女孩子身体内藏着一个成人的灵魂呢?对这桩婚事还能无动于衷吗?

林馨儿前世叫林心儿,是新时代的新女性,面上笑靥如花,内心狡诈如狐。这个性子,让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混得风生水起。也许人生太得意了,她居然在二十八岁那年得了莫名其妙的病,一命呜呼了!

林心儿认为,天妒英才!

上天还算对她不错,又给了她在异世重活的机会,那她就不能浪费了,得好好地活,对不对?

可是,这穿过来的家庭背景什么的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谁会在八岁就出嫁?她前世二十八还没出嫁呢。

除非娶童养媳!

可是,她那素未谋面的小夫君是当朝尚书的嫡子,又不是娶不上媳妇,至于娶个童养媳吗?

林馨儿坚定地认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莫不是个病秧子,娶她过去冲喜的?

听说夫君身体康健,活蹦乱跳!

那肯定是长得丑陋不堪?

听说夫君眉目俊秀,齿白唇红!

林馨儿恐惧了:那他一定是个傻子!

听说夫君聪慧无双,号称“神童”,八岁能诗…

林馨儿捧着胸口幸福地晕倒:这么好的事,怎么就落在她头上鸟?肯定是做梦吧!

千般猜测、万般揣摩都没有用,林家不过是徽州府歙县的小户人家,怎敢拒绝诗书翰墨之家王氏的求亲?高兴还来不及呢,忙忙地就把林馨儿打扮了送上花轿。

胳膊拗不过大腿,林馨儿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准备去到王家看看再说,若王家不能待,再想法子逃走。

她林馨儿这里,从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于是,八岁的小新娘上了八人抬大轿。

一个孩子的重量当然无需八个人来抬,用八人大轿,充分说明夫家对这个儿媳的重视!

林馨儿把烦心事先放一边,先感受这古代的婚嫁仪式:真是热闹啊!凡过村镇,锣鼓敲得那个激情,唢呐吹得那个欢畅,大把的撒喜钱和喜果,引得村童们哄抢;过了村镇,锣鼓停了,喜乐转为悠扬悦耳的笙箫,深情婉转,引得道旁山野的男女纷纷侧首观望、满目艳羡…

那天是三月初八,一路烟雨迷蒙,一路桃李芬芳!

林馨儿觉得,能这样嫁一回,值了!

她可不是苦中作乐,是真这么想。

等到了王家,种种热闹规矩更是花样繁多,弄得林馨儿心中也急跳起来,有些忘乎所以,好像真嫁了个美满姻缘。

拜天地,入洞房!

很快,新郎掀盖头了。

洞房内忽然安静下来。

林馨儿坐在华丽的千工拔步床上,心里欢快地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儿…

她也急着掀盖头,不是为了让对方看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看新郎。盖头一掀开,她就能看见小新郎什么模样、是否痴傻,再决定是留下来还是卷包袱跑路。

盖头掀开了,她眼前一亮,跟着一呆。

她清楚感到,面前的王亨也是一呆。

她的小新郎和传闻一样:眉目俊秀、齿白唇红,更突出的是他有一双黑亮的眸子,在烛光的折射下,放出璀璨的光芒,像明星一样耀目。而王亨也凝视着她的眼睛:这双眼睛并不顶大,睫毛又长又密,在睫毛的笼罩下,黑眸雾蒙蒙的幽深。他一直看进她眼底,神情惊喜,还有点羞涩。

两个孩子一眨不眨地对视。

这一刻,时间仿若静止。

旁边喜娘也未打搅他们。

还是王亨先打破平静,他一屁股坐到床沿上,挨着林馨儿,凑近她小脸,笑嘻嘻问道:“妹妹叫什么名字?”

瞧,一听就没上心,连新娘叫什么都不知道!

林馨儿把头一歪,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王亨见她不似家人口中说的新娘扭扭捏捏,又可爱又大方,心中大喜,当即回道:“我叫王亨!《易经》的乾卦和坤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亨就是通的意思。”

哎哟,这么复杂?

林馨儿道:“我叫林馨儿。馨香的馨。”

王亨眼睛一亮,道:“馨儿?这个名字好!不俗不贵,正是小家碧玉的韵味。《乐府诗集》有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义气重,遂得结金兰。”

林馨儿想,懂得还真多,难怪说聪慧无双、有神童之称。

王亨,就是她的小夫君!

喜娘和王家长辈见他们相处融洽,都狠狠松了口气,新房内外一片欢声笑语,祝福和吉祥的话语不断。

林馨儿向外看去,只见这拔步床豪奢之极,足有四层进深;每一层的月洞门上方都悬着喜庆的大红绣奇花异草帐幔,间隔的隔扇则镂空雕刻着花鸟瑞兽图案。梁上吊的彩灯、桌上罩的龙凤灯、墙角的枝形灯,将整个新房映得锦绣辉煌!大幅屏风外,影影绰绰、人来人往,却听不见杂乱的脚步声,只闻环佩叮咚,因为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

她暗暗惊叹,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豪门贵族!

虽是小孩子成亲,但一应的程序都没少,也饮了合卺酒,吃了生饺子。当着人,林馨儿还顾忌露马脚,不肯多说话;等人散去,她才活络起来,王亨也活了过来。

林馨儿早上没吃一点东西,那个原主的亲娘叮嘱她要少吃,说新娘子吃多了要上茅房,容易丢丑,所以这会儿她肚子饿得咕咕叫,急忙问王亨要吃的。

王亨之前不满意这门亲事,不知家人打哪儿找来一个小丫头片子给他做妻子,气得饭也没好生吃;谁知一见林馨儿,十分合心意,也不生气了,也感到肚子饿了。

他忙让人摆饭菜,和林馨儿一起吃。

********

求推荐票!

第10章 洞房花烛夜,干什么好呢?

林馨儿对着精美的饭菜猛吃一阵。吃罢,王亨又让人上茶、摆果碟。林馨儿眼馋肚饱,抵制不住诱人的鲜果,又猛吃了一阵,直吃的小肚子滴溜圆。

吃太饱了,睡觉肯定难受,她就想着和王亨聊聊人生理想,套问他一些话,摸摸他的底,全当饭后消食了。

她便“天真”地问道:“王亨,人家都是长大再成亲,为什么你这么早就娶亲?我是童养媳吗?”

王亨急忙道:“不是!你不是童养媳!你是我正经的嫡妻,三媒六证都是齐全的。我小时候,祖母请人帮我算了一卦,说我命里该早娶。”

林馨儿道:“怎么娶我呢?”

想嫁他的人应该很多吧?

王亨道:“算卦的人说,我的妻子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位于王家百十里范围内;还说这女孩子会给我带来好运,能旺夫旺家旺子。祖母就派人找到你了。”

林馨儿腹诽:“这话哄小鬼呢。”

反正她是不信的。

她便换个方向,反复询问王亨各种问题,试探他可有什么毛病,所以王家人才为他娶一个“童养媳”冲喜。

结果,王亨应对机敏,确实当得起“神童”之称;他的脸色红润,天庭饱满,双眸炯炯有神,怎么看也不是早夭之相;再问及家庭生活,得知他是祖母和父母的心头肉、王家最受宠的嫡子、下人口中尊贵的小少爷,而不是什么不受宠的庶子,所以随便帮他娶个寒门小户的女儿。

再问及王家的家世背景,乖乖不得了:

王家是大靖数一数二的书香门第、簪缨豪族。往前追溯,王氏一族是东汉以来兴盛的“五姓七望”、士族门阀代表之一。至隋唐,王氏一族的影响力大大降低,逐渐衰退。也正因为衰退,却比其他门阀更早觉醒,不再仰仗祖上荫功和士族出身,而是凭借读书科举入仕。

在唐朝,就涌现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惊才艳艳的诗人。自大靖开国以来,王家就像寒门学子一样,凭借科举渐渐崛起、兴盛。王家出过三位皇后、三位宰相,二品以上官员十几位,进士四五十,举人秀才无数,是当之无愧的书香翰墨之家、大靖名门望族!

林馨儿深深地迷惑了。

正在苦思不解,忽听王亨问她一句话,差点让她被口水给呛了。王亨问道:“今天咱们大婚,乃人生大事,可不能草率。洞房花烛夜,咱们干什么好呢?”

林馨儿心抽抽、无语之极。

她故意道:“睡觉呀。”

王亨道:“不行。刚吃饭,睡不着。”他也吃多了。

林馨儿暗自翻眼,又问:“那你说怎么办?”

可怜的孩子,你想干什么?

你又能干什么?

王亨道:“第一件事——”就在林馨儿等他说第一件事是什么的时候,他凑近林馨儿小脸,“吧唧”亲了一下——“咱们先亲亲!这就圆房了。从此你就是我媳妇。别的男人不可以亲你,只有我能亲。记住了吗?”

亲亲就是圆房?!!!

林馨儿满头黑线。

这神童也太好糊弄了!

她被夺了异世的初吻,又气又哭笑不得,从不肯吃亏的她迅速凑近王亨那张帅气的小脸,也“吧唧”亲了一口,故意笑道:“你是我夫君,我也亲你一下。”

好,便宜占回来了!

美男孩,不亲白不亲!

王亨毫无被吃豆腐的感觉,觉得理所当然,且很欢喜,接着又道:“第二件事——”

林馨儿警惕起来。

他还想干什么?

这家人怎么教小孩子的?

莫不就是因为他有邪恶的嗜好,所以才为他娶一个媳妇回来供他“玩”?这就是诗书翰墨之家?这就是簪缨豪族?林馨儿机伶伶打了个冷战。

王亨却拉起她的小手,附在她耳边低声耳语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小声点,别让丫鬟听见了。咱们从窗户悄悄地出去,不让她们知道。”

林馨儿瞬间被勾起兴趣。

她心中涌出奇妙的感觉:照说她一个二十八岁的大姑娘,对着一个才十岁的男孩,两个人来自不同的世界,应该说不到一块去才对,可是,王亨却没有让她觉得无趣。他确实很聪明,两人交谈完全没有年龄差距造成的代沟。甚至,这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她感到很新奇。

他在带着她玩!

她在王亨建议下,换上一双软底绣花鞋,和一身精美、简便利落的粉红绣花衣裤——都是王亨帮她挑的。柜子里好多衣服呢。可见嫁到豪门也有好处,吃穿都不愁。

王亨把床上大红的百子千孙帐放下来,弄成他们已经上床睡觉的样子,然后两人手拉手,悄悄溜到外间。

隔壁有丫鬟值夜,为了不惊动她们,王亨和林馨儿猫腰行走,快速闪过去…

没有“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也没有各种规矩束缚,林馨儿在新婚之夜跟着小新郎穿过游廊,越过庭院,进入花园,过了石桥…王亨一路走,一路对她介绍王家的建筑和各人住的方位。进入园内,又向她介绍园中的景致:这是什么亭,那是什么轩;这是牡丹,那边是海棠和芍药;这条水通向前面的湖,湖里的荷叶刚抽出来…

他们就像小精灵,无拘无束地扑入春夜的怀抱,感受春夜美好的气息,和郁郁勃发的生机。

直到两人站在王家的库房内,林馨儿还如做梦一般。

她感到,这个小夫君就像个神偷,王家这些门、窗被他视若无物,那开门、越窗的手段,哪里像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子孙,倒像下九流的鸡鸣狗盗之辈!

她没有忽视这不正常的一点。

这是很重要的线索!

王家的库房内琳琅满目,壁架上放了无数珠宝,王亨看也不看,径直拉着林馨儿在地毯上坐下。

他指着地毯上的紫檀木盒对她道:“这是父亲派人从京城送来的。里面有一样很珍贵的东西。父亲说,只要我能开了这个盒子,就把它送给我,而且另外答应我三件事。我已经琢磨几个月了。这几天我有了些头绪,打算今晚一鼓作气,把它开了,里面的东西送给你。”

第11章 白首之约

林馨儿一看,古朴的盒面上有一组数字。

她问:“什么东西这么难,想了几个月?”

王亨就告诉她:这些数字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现在打乱了,只要他寻找出规律,将数字复原,合上了里面的机关暗锁,就能打开了。

林馨儿恍然大悟:这有点像她前世玩的数字魔方,或者九宫格数字推理运用在机关暗锁上。

她疑惑地问:“你解过吗?”

王亨道:“解过。我常玩。”

又有些不好意思道:“原本我不喜欢这门亲事。父亲和母亲就说,只要我能解开这个盒子,亲事就作罢。我一直没解开,所以…”所以才不得不娶她!

林馨儿道:“那你今晚要解开了呢?”

难道要把她给退回去?

当然,那样也挺好。

聘礼就不用退回了。

王亨道:“里面的东西就送你。”

林馨儿为他的不坚定叹气。

王亨不再同她废话,就对着盒子苦思起来,时而拨转一下数字;而林馨儿则满屋子乱转,置身于一座宝库中的感觉并不好,这些东西不拿出去,始终是死物、废物,若她偷一两件出去,只怕也没那个福气享受。

所以,她挺没劲的。

最后,她还是在王亨身边坐下,看他做数字推理。原本她不想看,是怕自己忍不住提醒他,会露了马脚;结果她认真看了一会,发现人家玩的级别根本不是她能操作的。

她震惊不已——

这孩子的聪明,简直逆天!

她越来越觉得,他像个谜。

原以为会煎熬,然一夜很快过去了,不知王亨是被新婚大喜刺激了还是怎的,大约凌晨时分,他终于打开了盒子。

那一刻,林馨儿也激动万分。

“快看看,是什么!”

静夜中,她本能压低声音。

王亨小心掀开盒盖,里面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又分为三层小抽屉。他拉开第一层抽屉,取出一块极品血玉,下面附有一张图纸。那是一对交颈鸳鸯,有机关可以拆开,交合部分就在颈部。若胡乱拆解,容易将鸳鸯脖子掰断了。

王亨照着图纸,反复试了几下,才欣喜地将玉鸳鸯递给林馨儿,道:“今晚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这对鸳鸯送给你。你可收好了。我们要像他们一样白头偕老的!”

林馨儿猝不及防之下,愣住了。

明明是孩子气的玩笑话。

为什么这话让她想落泪?

不是因为这极品玉鸳鸯珍贵,而是他努力了几个月,又在洞房花烛夜研究了整整一晚,才打开了魔方宝盒,取出里面的东西送给妻子,这番心意,超过了任何爱的表白!

别说他还是孩子,这话不能当真。

就因为是孩子,不掺杂任何杂念,才纯真。

林馨儿下意识地就接过鸳鸯,胡乱问道:“都给我一个人?不是我们一人一只吗?”

王亨很内行道:“我们在一起,当然鸳鸯也要在一起。要是我们分开了,就一人留一只。——当然不能分开!”

林馨儿看着男孩,不知说什么才好。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好像都挨不上。

王亨又去开第二层,又取出一只玉鱼莲坠,长身小头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有六片鱼鳍,都刻有细阴线。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弯曲,盘而成环,可以穿绳。

“这也给你。戴着玩。”他道。

又拿出一个金玉海东青啄雁,他自己要了;剩下的珍珠宝石等,反而没让他看上眼;最后一层是一本古籍,他翻了翻,欢喜极了,塞进怀里,然后连盒子都交给林馨儿。

“走!我们去做第三件事。”

他兴奋地拉起林馨儿。

还有第三件事?

林馨儿不禁嘻开嘴,期待起来。

两人将紫檀宝盒送回新房,这次是大摇大摆回去的,惊得丫鬟们大眼瞪小眼,她们还正等小主子起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