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玉见史铁手来了,让胡嬷嬷守在门口,她只问道:“上回却是跟你提过,我的师兄甄榜眼可能是被人下毒害的,这下毒之人定然还要害三爷的。这些时候,极可能会露出蛛丝马迹,你可有察觉到什么?”

史铁手竖耳听了听四周的声音,这才凑近甄玉道:“王府近来有异常的,便是苏孺人和她那位丫头巧儿了。巧儿数度在夜里去园子里撷花,行迹颇令人疑惑。”

甄玉忙拣起前世的记忆,记得巧儿是往他那儿走动的频繁了些,时不时提了点心等在自己路过的地方,百般求自己收下点心。当时只以为自己救了苏冰香,又给苏冰香指了一条明路,她们主仆是感恩在心,要报恩的。但现下想来……

甄玉脸色变了数变,看来,她还是低估女人了。她前世便献计,让九江王启用女暗探办事,她能这样想,难道三王爷四王爷的谋士就不会这样想,就不会这样办?苏冰香病了,巧儿为何不去拦王爷,却要拦着他?施比受更让人放松警惕么?

史铁手又匆匆道:“今儿申嬷嬷和苏孺人来金沙寺抄经,事情也透着诧异。王妃百事繁忙,而申嬷嬷是能帮得上手的嬷嬷,她不留在身边侍候,却令申嬷嬷陪着苏孺人上这儿,只怕有事儿要发生。”

甄玉沉吟着道:“苏孺人一向得宠,王妃想整治她,也是可能的事。”说着看看外间,嘱史铁手道:“这段日子只怕还有事要发生,你警醒一些。时候不早了,快去吧!”

史铁手忙告辞了。

甄玉坐到案前理头绪,眉毛越蹙越紧,苏冰香和巧儿,会否就是安慧公主的眼线呢?会否就是她们下毒杀害自己的呢?这回若不查清,不单王正卿危险,王爷也危险了。

她想着心事,胡嬷嬷却揭帘子进来道:“三夫人,三爷来了!”

话音一落,王正卿已是进了房,笑向甄玉道:“果然开采得紫砂泥了,已搁着风化,只叫人先砸出一些碾磨细研了,嗅了自有清香,颜色极好,度着烧制成壶,必然是精品。”

荒山就在金沙庵左近,王正卿一高兴,便跑来跟甄玉禀报此事,说完又喊渴,指挥胡嬷嬷道:“快端茶来!”

甄玉笑道:“你这是当金沙庵是你落脚点了?一天跑一趟的。”

说起这个,王正卿却道:“如今开采紫砂泥,却在荒山下搭了棚,不想人太多,却不够住,且又得再搭,又思想着是暂时之计,说不定开采的人要长期驻下来的,后继之事,颇为费神。王府那儿又离不得我,这儿一样走不开。可惜你是女子,若不然……”

甄玉笑道:“我推荐一人可好?”

“你说!”王正卿笑看甄玉,心下品度她,嗯,在庵中清修几日,越来越清丽出尘了。

甄玉道:“这人便是甄石。他家乡便是紫砂泥出产地,他祖上也是制壶大家,于这些事极有心得。且观他为人,最为忠厚可靠。三爷何不请他过来一谈,若是言之有物,便留在身边用。”

王正卿一听点了头,“倒是忘记他们江南那处产紫砂泥了。至于甄榜眼家世,也略有所闻,祖上确然是制壶大师。至今宫中还摆有他们家所制的紫砂名壶。”

说完这个,甄玉又提出要和甄石结拜成兄妹的事,只征求王正卿的意见。

王正卿沉默半晌道:“随你。”心底却有小小不高兴,甄榜眼的兄长,你便这般重视。又不见你重视我一星半点!

☆、43

 

“这几天跑来跑去,累坏了!”王正卿伸手捶捶自己的肩膀,眼睛斜甄玉一下,敢不敢帮我捶捶肩,敢不敢?哼哼,要是姨娘在,这么一刻功夫,早上来侍候了,偏生玉娘没个反应。

甄玉没留意王正卿的小动作,只回思着史铁手说的话,现下自己身为女人,手底下又没有真正得用的人物,想调查当年被谁毒杀之事,只怕还得依赖王正卿。她斟酌言词,开口

道:“三郎,我和史铁手偶然联系之事,料着你也查出来了罢?他却和我家有些亲戚关系,上回见他在客栈被人赶出来,便接济了一把,这些日子他帮着留意王府一些异常之事,

却发现了一件事。”

王正卿一下坐正了身子,看向甄玉道:“何事?”史铁手得甄玉接济之事,他自然知道了,至于史铁手的来历背景,也调整得清楚,这才敢让他当了护院。但是史铁手不忠于

王爷,居然帮着甄玉打探王府之事,这便……。

甄玉先替史铁手开脱道:“史铁手原也不肯帮我打探王府之事,却因我怀疑甄榜眼是被人毒杀的,怕那害甄榜眼的人还潜伏在王府内,伺机要害你和王爷,只百般担忧,晓以

利害,陈说史铁手,又大胆作了保证,说此事是你背后授意的,他这才答应代为留意王府之事,及时告知我。”

王正卿脸色稍缓,想及甄榜眼之死,又长长叹口气,示意甄玉继续说。

甄玉便把史铁手发现苏冰香和巧儿有异的事情说了,未了道:“甄榜眼当年于苏冰香有恩,和苏冰香主仆过从甚密,对她们毫无防备之心,若她们要下手,比别的人却便宜许

多。”说着想一想,又道:“任达良也发现甄榜眼生前常喝的参茶被人下了慢性毒药,只他没有查出结果来,因掩着此事。王爷怕打草惊蛇,此事自然也掩着的。怕就怕那人不定

什么时候又给王爷下了毒,还须及早查清为是。”

甄玉既然是女暗探,她知晓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秘事也正常。王正卿想着自己是九江王身边第一谋士,关于任达良发现甄榜眼之死有异常之事,却没有人告知他,一时心头微

恼,又按下心思,只一意思考此事的利害。

甄玉既和盘托出秘事,索性说了一些推测,又分析王府一些人事关系,低声道:“任达良心胸窄小,只恐对你不利,你还得防着他一些。至于苏孺人,她毕竟是王爷的宠妾,

有的是下手的机会,至今未下手,料着那眼线不是她,只怕是她身边的人。”

王正卿转动着念头,隔一会道:“既然怀疑苏孺人和巧儿有问题,趁着她们在金沙庵,正好抛出诱饵,不管她们上钩不上钩,定然会露出端倪来。你安心,最多三天,便能查

清此事。”

甄玉听得王正卿保证,松了口气,这才发现他一直在揉肩膀,一时站起来走过去,伸手在他肩膀上揉了揉,问道:“好些了没有?”

“你是仙手啊?这么一揉,我就好了?”王正卿带笑道:“总得多揉揉才有效果。”

呃,好吧!反正殷勤都献了,总得献全套。甄玉默默揉了起来。

王正卿指示道:“下一些,再下一些,腰这儿也酸痛呢!再再下一些,绕过来一些,大腿这些也酸痛呢!”

得寸进尺了啊!甄玉在王正卿腰上一按,不理他喊叫,已是退开几步,哼道:“这是庵堂清净地,施主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两人说笑几句,眼看天也不早了,王正卿便整衣裳出了门。

王府那一头,申氏候着九江王回府,便禀报了苏冰香之事,低声道:“苏孺人是王爷心上的人,这会被我罚了,让她到金沙庵中抄经,若是传来她生病的消息,偏生我又不接

她回来,王爷怜香惜玉的,趁机到金沙庵看望她,再拜托甄氏帮忙看顾,便合情合理了。一来二去的,王爷自名正言顺和甄氏来往起来。那甄氏本是王府名下的暗探,论起来是王

爷的下属,也是王爷的人,为了大局,她能不俯就?她俯就了,自己便会想法脱离王正卿,跟了王爷。”

九江王默然,感觉不是很妥当,叹气道:“为了妙丹的婚事,这般算计王正卿,异日他知道了,只怕要生异心。”

申氏突然没好气,冷声道:“妙丹是郡主,将来要接手镇北王府私兵和田产,何等势力?多少人想娶而不得。王正卿怎会为了一个小官儿之女,弃妙丹而不顾?他上回婉拒,

不过是不想落人口实罢了!真有这样的机会摆在他跟前,他怎会不动心?再说了,王爷将来如若成得大事,王正卿既是王爷身边谋士,又是妹夫,自然权倾天下,这等,不是男子

最想望的事么?”

九江王想了想道:“罢,明儿便到金沙寺去。”

苏冰香在庵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却是咳嗽起来,巧儿担忧道:“孺人怕是着了凉呢,这儿又没大夫,可如何是好?说不得只好请人托消息回王府,告诉王妃一声了。”

苏冰香止住巧儿道:“这可不妥。昨儿才来,今儿就说病了要回府,王妃只会更厌恶我,说我装病罢了!还是请了庵主过来问问,她们这儿可有晓医术之人,请人开了药来服

下。”

巧儿无奈,只得去请庵主,庵主却是晓医术的,给苏冰香把了脉之后,笑道:“不过受了一点寒气,略养养,吃两帖药便好了。”

从苏冰香房中出来,庵主脸色沉郁得片刻,又平静了下去。这个庵堂,贵人想踩平,也是他们一念之间而已。不过是给两个女人药中放绝子粉,令她们不能生育,又不是害她

们的命,……

那一头,却有小尼姑端了汤药到甄玉房中,笑道:“庵堂这处僻静,寒风阵阵的,最易受凉。这碗汤药,却是庵主特意熬制的,喝了暖胃驱风,最是有益的。请夫人喝下罢!”

胡嬷嬷本来就忧着甄玉体弱,怕她住在这儿有个闪失,见小尼姑端了汤药过来,一时笑着接过,先尝了一口,觉着味道并不难喝,便劝甄玉道:“庵主一片好意,夫人倒不好

推拒,喝了罢!”

甄玉手中正拿着书,笑对小尼姑道:“回去转告,说有劳庵主挂怀了。”说着让胡嬷嬷把汤药放在案几上道:“先放着,我看完这页书就喝。”

小尼姑见甄玉不忙喝药,又不能在房中监视着,只好退了下去。

待小尼姑走了,甄玉便嘱胡嬷嬷道:“唤个小丫头,悄悄跟着她,看看她去跟谁说话,说了什么。”

胡嬷嬷吓一跳,“这小尼姑有问题?”

甄玉道:“她端汤药进来时,身子绷得紧紧的,待你接了汤碗,她又半屏住呼吸看着我,可不是有问题么?”

胡嬷嬷怔怔道:“我就没看出任何问题,夫人却是厉害,只一眼,就看出问题了。”

“哪是,你家夫人可不是普通的夫人,而是聪明的夫人哪!”甄玉哈哈笑了。

胡嬷嬷也跟着笑了,一时忙忙揭帘出去,拉过一个机灵的小丫头,吩咐几句,又塞一点儿果子给她,让她装作贪玩闲逛,只跟着小尼姑的身影走了。

小丫头去了好一会才回来,回来便跟胡嬷嬷道:“小师太去见庵主了。我猫在窗下那株花下偷听,她们正好站在窗内说话,我便听了一个清楚。”

“说什么了?”胡嬷嬷有些奇怪,莫不成这小师太还敢来害夫人?可是不对啊,那药,自己是尝了一口的,没有什么不妥呀!

小丫头踮起脚尖,趴在胡嬷嬷耳边道:“庵主说,那药可端过去了?小师太说端了。庵主就问可看着夫人喝了?小师太说夫人嫌烫,搁在案上,待会儿再喝的。然后庵主就打

赏小师太了。”

胡嬷嬷听完,也笑着打赏小丫头,让她不要对外说这件事,这才进门去禀了甄玉。

甄玉沉吟片刻道:“让小师太端药过来,过后又这般仔细询问,还打赏了小师太,这碗药必有问题。”

胡嬷嬷已去找茶杯,把药倒了进去,空出碗来,只等小师太来要收拾要碗,自有话说的。

甄玉点点头,吩咐胡嬷嬷道:“三爷来了,把这杯汤药给他,让他带了下山,请一个大夫瞧瞧,可确然是暖胃的汤药么?”

正说着,立夏进来道:“夫人,苏孺人本要过来和夫人相见,却说是早起咳嗽,略有不适,已喝了庵主熬的药,睡下了,且还得好些再过来拜访夫人。”

甄玉吩咐立夏几句,让她多多留意苏冰香的情况,便沉思了起来。

到得午间,有尼姑过来传话道:“王爷过来看紫砂泥开采的情况,听闻孺人病了,顺道上来探病。知道夫人还在此小住,想拜托夫人帮着照顾孺人一些,因请夫人过去说话呢!”

甄玉不知道九江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趁着机会接近苏冰香,探查她们主仆的事,倒也便宜,一时便应了,略作收拾,领了胡嬷嬷和立夏,跟在尼姑身后去见九江王。

九江王候在静室中,听得脚步声,暖帘一揭,甄玉款款进来,只觉眼前一亮,心口微跳,暗道:这么一个才貌双全,智计出众的女子,难道不是甄榜眼特意为本王留着的?

☆、44

 

44

面对旧主,且又见过几次了,甄玉便觉得熟惯,落落大方行了礼,这才道:“不知道王爷召我过来,有何吩咐?”

九江王示意甄玉坐下,一时斟酌词句,忽然又觉着,面对甄玉这样通透的人,倒不若实话实说,绕绕弯的话实在没意思,因道:“妙丹岁数不小了,一直在挑夫婿,却没有合意的,这回哭着跟她王嫂说,其实一早喜欢了状元爷,只求我们成全她。”

甄氏是甄榜眼安排的暗探,便是本王的属下。主子有忧,属下自该为主子分忧的。现下这么说,甄氏应该知道要如何做了罢?九江王看定甄玉,又道:“只你毕竟是状元夫人,这事儿总得你同意。”

甄玉缓缓抬眼,半晌无语。第一次对这位旧主产生不满情绪。王爷在别的事上犹可,但面对唐妙丹郡主时,总有些糊涂。

九江王说完,很耐心地等着甄玉回答。让唐妙丹与王正卿结亲,王正卿成了自己的堂妹夫,自然更加尽力办事。而甄氏,成了自己的妾侍后,跟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成为自己臂助,则自己如虎添翼。

甄玉见九江王看着自己,有些无奈,开口道:“王爷,郡主身份尊贵,若进王家当妾侍,总有些不妥的。且怕三郎不敢接受。”

九江王脸一黑,什么?妙丹进王家当妾侍?你们王家是谁啊?

“状元夫人,妙丹自然没可能当妾侍的。你明白本王的意思么?”九江王终是厚着脸皮说出这句不想说的话。

甄玉从前和九江王相处,只觉主子待他不薄,令他甘心肝脑涂地报答,纵是身死,依然无悔,但这会听着这么一句话,不知因何,却有些不是滋味。

只那么一歇,甄玉便回过味来,对的,九江王对谋士们和臣下,却是优待有加,令一众谋士死心塌地。但是他对女人,可未必如此。现自己不再是甄榜眼,而是甄氏了,是一介女人了,他自然不会那么尊重。

甄玉思忖着,既然先前默认下自己是暗探,这会跟王正卿和离,退位让贤,则自己处境不妙。不行,不能退。她定定神,开口道:“王爷是希望玉娘自尽,把正妻之位留给妙丹郡主么?”

九江王一听,不由愣住了。这是威胁么?意思是说,如果要她让出正妻之位,除非踩在她尸体上过去?要不要这么绝?

甄玉见九江王神色不快,便又道:“此事,还请王爷问问王正卿,看看他怎么说再作决定。”

甄玉一走,九江王几乎拍案,没想到最难解决的一关,居然是甄氏这一关。

甄玉回到房中,也几乎拍案,好个九江王,居然想要老子进王府当妾侍,岂有此理?

不多会儿,立夏来告诉甄玉,“夫人,又有贵人到庵中来了。”

“哦,这回是谁?”甄玉回过头,有些心神不属。

立夏道:“是妙丹郡主,带着许多丫头和吃食,浩浩荡荡的,据说待会还要送吃食到荒山上,慰劳那些采紫砂泥的人呢!”

要是以前,一听唐妙丹三个字,甄玉便要想尽办法去见唐妙丹一见了,今儿听了九江王的话,却没有心情,有些郁郁。原来妙丹想嫁王正卿呀?从前,自己以为她对自己一往情深,纵自己亡了,也会守上一段时间再嫁的,没想到……。

说是送吃食慰劳工人,唐妙丹自然没有亲往,只令人送去而已。她这会正在静室中看望苏冰香,见苏冰香睡着,令人不要吵醒,自行去见九江王。

九江王见她也来了,便道:“庵中僻静,风凉水冷的,你上次落水后,身子还没好利索,该在府中好好待着的,又跑这儿作什么?”

唐妙丹难得和九江王独处,便撒娇道:“王兄跑来这儿,我就不能跑来了?”

当年镇北王战死沙场,九江王去镇北府中接唐妙丹过去抚养,那时唐妙丹还小,只拉着他的袖子,眼泪汪汪的,又不敢哭得太大声,惹得他一阵一阵的心疼。这些年来,他如兄似父,待唐妙丹却是比亲妹还要亲,也一直为她的婚事操心着急。现下她喜欢王正卿,却有心达成她的心愿,只是……

九江王终是道:“妙丹啊,状元爷毕竟有正妻,就算他休妻再娶,也总是不完美。你不若再择一位才俊为夫婿?不定非要王正卿不可的。”

唐妙丹娇嗔道:“我就要王正卿,别的人不要。王兄帮我想想法子嘛!”

九江王被缠不过,一时又心软,最后答道:“且再想想法子。”

两兄妹说着话,早有侍卫进来禀道:“王爷,状元爷来了!”

“快请!”九江王正想问采紫砂泥的进度,且王府政事繁忙,也实在离不得王正卿,若能选一位代了王正卿在荒山这处坐守,少不得要让王正卿随了他回去了。

王正卿进来时,见得唐妙丹也在,便也行了礼,落座后,这才说起采泥的进度,又推荐甄石,只不说甄石是甄玉向他推荐的。

九江王对甄石自然还有印象,再听着他们祖上是制壶大师,更是点了头道:“且叫了他过来看看,若是得用,便留在你身边罢!”

王正卿代甄石道了谢,一时看唐妙丹一眼。

唐妙丹知道他们有机密事要谈,偏不退下,只坐着不动。

九江王轻咳一声道:“妙丹,你过去看看苏孺人醒了没有?王兄和状元爷还有事儿要谈呢!”

唐妙丹见九江王开口,这才不情不愿退了下去。一时又回头看九江王一眼,王兄,记得提提婚事。

王正卿见房里清静了,便把甄玉娘怀疑甄榜眼是被人毒杀,且苏冰香和巧儿行动有异的事说了。

九江王一听大骇,自己一直宠爱苏孺人,若是她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王正卿先在九江王这儿备了底,这才道:“如今趁着苏孺人在庵中,倒要抛出诱饵来试试她。到时若有得罪处,还请王爷体谅。”

九江王道:“你只放心去办,若能尽早查出眼线,查出是谁害了甄榜眼,便是你大功一件,至于苏孺人,若确实有异心,你便不要当她是本王的妾侍,只如普通女人那样审查便是。”他说着,倒忘记了唐妙丹的暗示。

王正卿得了这个话,便放了心。一时告退出来,往甄玉处去了。

甄玉这会心神不定,颇为烦躁,一时忆及九江王以前种种好处,又思及他现下不妥当之处,不由摇头叹息。

胡嬷嬷见她神态不对,小声问了一句,不见她回答,只得侍立在一边,待见帘子一揭,王正卿走了进来,一时吁一口气,退了下去。

王正卿进了房,见甄玉不理他,颇有些奇怪,问道:“却是怎么了?”

甄玉看他一眼,咦咦,长一副騒样,眼睛看人时勾魂摄魄的,怪不得唐妙丹看上他了。

她也不瞒着王正卿,直接把九江王说的话照搬了。

王正卿先是一愣,接着不敢相信,脱口道:“王爷糊涂了么?”

甄玉一听大爽,应和道:“确实糊涂了。”

王正卿沉吟半晌道:“目下先查清苏孺人和巧儿的事,再论其它。”

甄玉点头,问道:“你在庵中安排了人手?”

王正卿“嗯”一声道:“自有人跟着巧儿的,却是发现,巧儿在假山那儿转悠了一圈。”

甄玉一听道:“既然这样,咱们得空也去假山后坐一坐。”

王正卿笑道:“那处假山,倒有山腹,正好藏两个人。”

苏冰香那头,却是喝了药,直昏睡了半天,醒来时见着九江王在床前,不由感动,喊道:“王爷。”喊着又想起来行礼。

九江王按了按她肩膀,让她躺下,柔声道:“身子不适,便好好养着,无须多礼。”

巧儿站在帘外见得他们说话,悄悄退了下去。她才走出廊下,见得唐妙丹身影一闪,从一边走了过去,身边并没有跟着丫头,一时左右看看,见得无人,便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