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卿手背起了鸡皮,有些发寒,心里默默:长个女汉子样,就不要学人家小娇娘发嗲啊!好怕人!

图鲁花悄悄挪近半步,筷子再次凑近王正卿嘴边,带点央求道:“三爷给个面子嘛!”

王正卿扶着案角,非常无奈,一时想要避开,却听得门响,甄玉眉眼带笑冲了过来,不由大惊,早已退后一步,护着鼻梁,忙忙解释道:“玉娘先不要打,且听我说。”

图鲁花不意甄玉这个时候会过来,虽一惊,倒也不惧怕,手里挟着的小豆酥散了一点豆皮下来,却还是不肯放下。

“三郎,人家花娘子好意,你怎么好意思拒绝?小豆酥一个而已,何必怕成这样?”甄玉直奔图鲁花,过去握了她的手腕,帮忙挟稳小豆酥,伸长手臂喂到王正卿嘴边道:“吃一块罢!”

甄玉眼波如水,声音柔媚,这么一句话,却使王正卿忆起昨晚情景,一时半失魂,眼睛自动屏蔽了图鲁花,却是一口含住小豆酥,很快吃了下去,只觉滋味无穷,哑声道:“还要!”

甄玉握着图鲁花的手,两人在盘子时共挟起一块小豆酥,再次喂向王正卿嘴里。

王正卿含了小豆酥,低语道:“玉娘也吃一块。”

甄玉便松开图鲁花的手,朝她道:“喂我一块。”

图鲁花愣愣的,不由自主挟了一块喂到甄玉嘴里。

甄玉含了小豆酥,转眼坐到案前,顺带一拉王正卿,让他坐在自己膝上,又吩咐图鲁花道:“倒茶!”

图鲁花忙倒了茶过去,一时站在一边服侍他们两个,只暗暗叫苦。

王正卿喝了茶,眼睛流连在甄玉唇间,有些恍惚,过半晌不顾图鲁花在旁边,已是吻住了甄玉,一边喊道:“玉娘,心肝……”

图鲁花见着这情景,目瞪口呆,勾魂散果然勾魂,可惜……。

甄玉“唔”的一声,眼角扫向图鲁花,女状元没有下毒,而是下了媚药?唉,三郎太招人了,以后须得看紧些。

图鲁花很快醒过神来,再不敢待在书房,端了剩下的小豆酥,慌慌就跑了。

这里王正卿把甄玉推坐在椅子上,他骑坐上去,不容甄玉推拒。这一番,王正卿作了主导,甄玉只能顺从。虽如此,甄玉却觉别有一番滋味。

一刻钟过后,王正卿略清醒,喘着气道:“图鲁花下药了?可恶!”亏得玉娘及时来到,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哪?以后女子献殷勤,须得防之。

一个回合后,两人皆不满足,遂整了衣裳回房再战。那一头,图鲁花却是苦熬到天亮,不敢再待在梅林苑中,匆匆跟胡嬷嬷交代一声,收拾东西跑回使馆了。

甄玉一早醒来,听闻图鲁花跑了,一时摆手道:“算了,不必追究她,且随她去。”

王正卿却是上了早朝,待得回来,听闻图鲁花一早跑了,也没有时间追究,只跟甄玉道:“出来住了两日了,还是回府罢,毕竟这处多是王爷的人手,现下还不好马上换人,他们侍候的也不尽心,再来一个图鲁花这样的,咱们吃不消。”

甄玉也知道三王爷和九江王对抗着,只怕京城最近不太平,独自住在梅林苑确是不妥当,还是回王家妥当些,一时就吩咐人收拾东西,和王正卿回了府。

宁老夫人听得他们回来了,这才松口气。现下京城似乎要变天了,正要叫他们回来呢!

过得数天,王正卿一回府就跟甄玉道:“陈鸣远跑了,已出了城。”

甄玉一听,喜道:“如此,三王爷身边再无得用的谋士,料着很快会犯错的,这么一个时刻,只要抓住他的错处,不愁九江王不上位。”

王正卿点头道:“现下人心已移在九江王这边,就怕三王爷领着府内私兵,作垂死一搏。若如此,到时要血流成河的。”

甄玉脸上变色道:“现西鲁国使者还在京城中,若这会内乱,只怕他们会趁机搞事,闹得不好,让他们乘虚而入,则不妙了。”

王正卿也想到这点的,一时道:“已跟王爷陈说了厉害,请他通过公主殿下,让皇后娘娘再次递折子请求立太子的。只有立了太子,才能平了这场将要发生的乱局。”

两人说着,都深感形势一触即发,因吩咐府中下人,最近少出门,不能闹事等。

随着京城形势紧张,王正卿连日安歇在王府,无瑕回家。

因上回九江王放话,承认甄玉也是王府谋士之一,可以再领王府一份俸禄,王正卿每有事也不瞒甄玉,只叫章飞白来回传话。

一趟接一趟下来,章飞白惊讶发现,甄玉智谋并不输王正卿,虽是女子,才识过人,却是当得女榜眼之位,一时便多了几分尊重,再不敢怠慢了。

甄玉见章飞白恭谨,办事周全,倒也赏识起来。她这一日在王正卿书房中看书,一时章飞白进来禀话,眼见他袖角勾破了,恰好周含巧捧了茶进来,便吩咐周含巧道:“帮章师爷补补袖角。”说着想起一事,问章飞白道:“章师爷俸禄多少?怎么镇日穿这件袍子,也不置一件新的穿穿?”

章飞白一怔,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袍,这才笑道:“这阵子忙,且顾不得做衣裳等事的,待得闲了,再去置办。”

甄玉见周含巧捧茶侍立在一边,便问道:“周姨娘这阵子忙么?”

周含巧慌忙答道:“闲着呢,夫人有什么吩咐?”

甄玉指指章飞白道:“你既然闲着,帮章师爷做两套衣裳罢!”

“是。”周含巧应了。她上回随甄玉到窖矿上,帮着料理一干人的饮食起居,却是和章飞白有些接触,也有说过话,算得上熟人了,这会听得甄玉的话,便打量章飞白一番,估量他要穿什么尺寸的衣裳。

章飞白见甄玉关怀,有些感动,忙忙谢了,一时见周含巧看过来,不由笑道:“有劳周姨娘了,也不须太费心思,能穿就行了。”

周含巧不由抿嘴一笑,应道:“夫人吩咐下来的,岂能不尽心?总要让章师爷体体面面见人。”

章飞白又道了谢,这才退下了。

甄玉看着章飞白的背影,想起他年岁也不小了,还没娶亲,不由道:“待得大事定了,倒要帮章师爷留意着好女子,让他早些娶妻,安定下来,不枉他这番相助三爷奔走谋划之功。”

周含巧笑道:“章师爷玉树临风的,想要娶亲,若要求不高,自是容易。”

甄玉便点点头,因前儿听得一些闲话,少不得问周含巧道:“你前几日见了夏初柳?”

周含巧一惊,忙忙禀道:“并非奴家要见她,而是一时出门,凑巧和她碰上了。她只记挂着三夫人,再三让奴家代她求情,说情愿回来服侍三夫人,在三夫人身边做个丫头。奴家自己都……,因此不敢带话。”

甄玉知道,夏初柳对王正卿还没死心的,且王正卿现下水涨船高,前程似锦,她想回来也正常,但是……

周含巧自身难保,自不会代夏初柳传话,但这会甄玉问起,她少不得道:“据闻,王爷有意再赏赐美人给三爷的,因此夏姐姐才会求奴家传话。”

甄玉闻言,手里的书敲了敲案几道:“再赐,也不可能赏赐夏初柳过来,除非三爷自己开口讨夏初柳。只上回既然把夏初柳退回去了,就不可能再要她。”

周含巧一听,知道夏初柳是没戏了,便不敢再说。

甄玉听见九江王还要赏赐美女过来的话,这回却有些郁郁,颇为不痛快。三郎想要纳妾,自有我这个妻室操心,九江王你插手人家内院之事作什么呢?

胡嬷嬷最近见甄玉只忙着看书作画,一点针线活不做,却是着急,待得她回房,便道:“三夫人也别只顾着看书,得空绣绣帕子什么的,送一条给三爷呀!身为妻室,连一条帕子也不给三爷绣,传出去可不好。”

甄玉汗颜,至晚拿起针线,在灯下学着绣帕子。

数天后,王正卿回府,便接到甄玉绣好的一方帕子,上面绣着几点皱巴巴红点,下面是黑黑灰灰一段枯木,他看半天看不出是什么来,便问道:“绣的是什么东西?”

甄玉鼓着腮帮子道:“我辛辛苦苦熬夜绣的梅花图,你居然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哈哈哈……”王正卿看看手帕子,再看看甄玉,不禁大笑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快速藏起帕子,怕惹怒甄玉,帕子被讨回去的。

甄玉见他笑成这样,果然恼羞成怒,伸手过去道:“还我!”

王正卿倒向甄玉怀中,笑道:“整个人还你好了!”

不一时,闺房中便静了下来,接着有细细喘息声传出来。

☆、68

 

68

十二月初十日,宫中设宴款待大臣和西鲁国使者。

王正卿携甄玉赴宴之前,悄道:“京城形势紧张,皇后娘娘于这会设宴,无非是让三王爷和九江王表演一番兄恭弟友的情景,破除他们不和的传言,好让京城各人安心,好好过年。同时也是要做一场戏给西鲁国使者看看,止了他们捣乱的心思。”

甄玉却道:“怕只怕三王爷等不及年后就要动手。”

王正卿道:“这便要看皇后的功夫了,希望皇后能稳住他罢!”

两人说着话,已是穿好官袍,一时外间报进来,道是备好了马车,这才携手出门,往宫中而去。

为了缓和形势,这次宫中设宴,不单准许大臣们携女眷进宫,且还破天荒没有按官职排座位,只让进宫的大臣们在瓮中抽牌子,抽中的竹牌子中,写的什么号码,便坐到那摆有号码牌的桌子上,随机凑成八人一桌。

轮到王正卿抽牌子时,甄玉在旁边笑眯眯道:“好好摸一张,没准咱们就坐到美女堆中去了。”

王正卿笑道:“我一向好手气,放心罢,一定抽到好牌。”话音一落,他的手伸出瓮中,看了看牌子,念道:“十二号牌。”

内侍赶紧登记在册,一边笑道:“状元爷和夫人同桌的,是侍郎爷和夫人,另两对,一对是西鲁使者和女状元,另一对是姚散郎和夫人。”

王正卿不由和甄玉对视了一眼,好嘛,一桌全是熟人了。侍郎爷和夫人,指的是韦同甫和钱氏;西鲁使者和女状元,自然是图鲁花他们了;至于姚散郎和夫人,便是姚玉树和白谷兰。

钱氏等人是先抽了牌子过来落座的,因在桌上一看,却是和图鲁花和白谷兰同桌,便点头致意,大家说笑起来。

因着白氏宗族中出了一个皇后和一个贵妃,白家的人却是眼高于顶。白谷兰是因为误了婚期,这才不得已嫁了姚玉树,算是下嫁了。这会进了宫,提及亲姑姑白贵妃几句,自是与有荣焉。

图鲁花闹不清棠国人这些亲戚关系,倒还罢了,钱氏却是嘀咕,不错,白氏家族出了一个皇后和一个贵妃,人人称羡。但皇后白氏只育了安慧公主一个女儿,白贵妃却无所出,瞧着这个形势,她们以后只怕还得依仗三王爷或是九王爷的,有什么值得夸耀成这样呢?

一时内侍引了王正卿和甄玉过来落座,钱氏一见,惊喜道:“哟,还在猜测谁会抽中这桌最后两个座位呢,不想是状元爷和榜眼爷抽中了。”

王正卿和甄玉跟众人打过招呼,这才落座,互相笑道:“可是巧了,凑成一堆了。”

姚玉树见着王正卿,免不了要奉承几句,凑趣说几句话的。白谷兰心下却是郁郁,面上不敢显出来,勉强和甄玉打了招呼,一时低头喝茶,再不作声。

图鲁花一见王正卿和甄玉,脸上一红,为了掩饰,也装着喝茶。

宫中设宴,虽茶酒齐备,但大臣们历来不敢多喝,深怕喝多了出丑。这会儿白谷兰和图鲁花一味喝茶,钱氏看在眼内,少不得提醒一句道:“白娘子和花娘子喝多了茶,待会倒得让内侍引你们散散,莫要等皇后娘娘出来了再离座,那时却有不敬之罪。”

白谷兰一惊,这才想起宫中规矩多,若是离席更衣上茅房,皆极是不便,因忙搁了茶杯不敢再喝。

图鲁花也醒过神来,同样搁了茶杯。

饶是钱氏打圆场,席间还是略僵。甄玉觑王正卿一眼,看吧看吧,旧爱新爱全坐了一桌,可有你受的。

王正卿默默:我也不想这样啊!

甄玉见气氛颇古怪,一时想着还要和她们同桌熬一个晚上,便想缓和一下关系,因笑道:“昨晚看书,看到一个笑话,这会想起来犹自觉得好笑,夫人们要不要听听?”

“榜眼爷请说!”钱氏大感兴趣,笑道:“我最爱听笑话了。”

韦同甫也凑趣道:“榜眼爷随意写几个剧本,便风靡全京城,听闻地方现下也求着剧本去演,场场火爆的。现下要说笑话,也定然是令人捧腹的笑话了,如何不听?”

王正卿笑吟吟看甄玉道:“说罢,我也想听一听!”

甄玉环顾众人一眼,这才正正脸色道:“从前有一位书生,他每次路过闹市,总会往一位乞丐的钵中丢两枚铜板,如此过了一年。第二年,这位书生路过闹市时,每次往乞丐钵中丢钢板,却只丢了一枚。乞丐不解,终于拦下书生问道:‘阿郎,你去年都是丢两枚钢板给我,为何今年只丢一枚?’书生便道:‘我今年娶妻室了,要养家,手头余钱不多,便只能给你一枚了。’乞丐一听大怒,跳脚骂道:‘阿郎,你怎么能拿我那枚钢板去养妻室呢?太没良心了!’”(注)

众人先是含笑听着,听到最后一句,突然爆笑了,乐不可支的。

图鲁花也撑不住笑了,揉着肚子道:“要笑死了!”

白谷兰虽装着矜持,这会也止不住笑意,待见姚玉树笑得震天响,又去拉他的衣角,示意他小声些。

这么一闹,一桌八人,便说笑起来,气氛渐和洽。

一时内侍喊道:“皇后娘娘到!”众人忙起身行礼。

皇后果然携了三王爷和九江王两人并安慧公主坐了一席,席间兄恭弟友,一团和气。

众大臣见着此等情景,皆悄悄松口气,不管如何,今年总是太平的罢?

王正卿和甄玉对视一眼,也略略松懈下来。三王爷虽失了陈鸣远这个得用之人,但手下毕竟还有别的谋士,且府中私兵众多,他年内真要不顾一切动手,九江王是讨不了好的。现下皇后出面稳着他,度着年前形势能够稍缓一些。

席至一半,众位大臣渐渐放松,也说笑起来。唐晋明含笑和皇后周旋着,一时喝多了几杯,却要更衣,便告一个罪,离了席出去。

白氏眼角扫一下内侍,内侍会意,早点了头,安排人去看着唐晋明。

唐晋明本在宫中长大,对宫中道路何止是熟悉这么简单?他只三拐四拐,就把跟着他的内侍摆脱掉了,一时到了后园一处僻静所在。

待他停了脚步,轻声喊了一句什么,花丛后便转出一人来,园子不远处挂着的灯笼光映照下,那人却赫然是贵妃白初柔。

“今儿宫中设宴,我便知道,你会寻机来见我一面的。”白初柔轻叹道:“你再不来,我就要活不下去了。”

唐晋明痴痴看着白初柔,好半晌道:“我也快要活不下去了。”

白初柔道:“都在传闻皇上要立太子了,你倒底是怎么打算的?”

唐晋明道:“柔娘,这当下,只有你能帮我了。”

“怎么帮?”白初柔苦笑道:“我自身难保呢!”

唐晋明道:“皇上在道观中修道,听闻道家有一项合欢术,说是修炼了能益寿,皇上便信了,身边养着好几个小道姑。你这会若能自请出家,当个道姑,到道观中陪伴皇上,指不定能重获宠爱。如此,便能帮我在皇上跟前说话了。一朝我封为太子,以后定要设法把你弄出来,隐瞒过众人,帮你重造一个身份,许你一世荣华。”

白初柔有倾城色,当初进宫时,偶然碰见唐晋明,唐晋明便为她所倾倒,后来皇帝到道观中修道,三王监国,唐晋明进入宫闱极为方便,自然和白初柔勾搭上了。这些日子,却是因为皇后白氏突然防起唐晋明,他进宫不便,两人才少了见面的机会。

白初柔想着唐晋明的话,也知道这是唯一的法子了,因叹道:“只怕皇后起疑心罢了!”

唐晋明便又柔声安抚几句道:“一切有我呢!”

因出来一会儿了,唐晋明到底怕被人瞧出端倪,又说几句便走了。

待他一走,白初柔幽幽叹口气,也抬步走了。

他们一走,暗处现出一位内侍。那位内侍很快到了前边,待见王正卿离席,正在角落中站着,便倒了茶过去侍候,候着左近无人,飞速禀了事情。

这位内侍,却是九江王安置在宫中的眼线,因探得唐晋明和白初柔这档事,深知非同小可,自忙忙来报。

王正卿一听,大为震惊,同时又一喜,看来不须多久,便能把三王爷拿下了。

内侍一退下,王正卿正要回头去寻甄玉,却见图鲁花过来拦住他,一时只得止了脚步,问道:“花娘子有何要事?”

图鲁花定定神,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道:“这个送给你!”

王正卿不接,正正脸色道:“花娘子,我已有妻室,不能再接受别人的东西了。”

图鲁花眼神灼灼道:“状元爷,我不单是西鲁女状元,还是西鲁国太后的亲侄女呢!且我们家族,在西鲁举足轻重。这番我回国,指不定能参政。将来,或者还会由我来跟你们打交道。你与我修好,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玉佩,你收下罢!”

王正卿还没答,他身后已有一人挨近,侧过身子从图鲁花手中接过玉佩,脆声笑道:“那么,我们就收下花娘子的玉佩了!”却是甄玉。

图鲁花一见甄玉,突然有些头痛,张张嘴又合上了,人家收下玉佩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甄玉把玉佩放进王正卿的怀里,拍了拍确保不会掉出来,这才笑向图鲁花道:“谢过花娘子了!两国交好,我们两家也交好,是幸事。”

待图鲁花走了,甄玉这才俯在王正卿耳边道:“到处招蜂引蝶的,晚上再好好教训你!”

☆、69

 

因有皇后白氏极力周旋按压,三王爷和九江王的关系稍缓,两派人马也不再剑拔弩张,动不动斗殴生事,京城紧张的气氛舒缓了不少,各府郎君和娘子出入也安心了许多,皆议定过年时要照往年那样会亲宴友,热闹一番。

九江王府上,却比往年更加热闹,各地方上京城孝敬的人皆托走在他门下,冰碳孝敬费也比往年丰厚。

又因紫砂矿开采速度进展快,紫砂壶已是烧制出炉,成批运往各地销售,渐渐回本,王府财困得解。

九江王更是收到许多地方富商的投诚状,一时笑向王正卿道:“状元爷先前说道要向富商借钱养兵,许他们子弟一个闲职,本来还怕他们要挣扎犹豫,不想皆痛快答应了,果然官职之事够吸引他们。”

王正卿笑道:“这些商贾之人,有的是钱,缺少的是名,虽是闲职,于他们来说,却是不得了的事,莫要说只是借一部j□j家之财,就是倾全部家产,有些人也舍得的。”

九江王笑道:“如此,再有人想谋闲职的,就让任师爷提高价钱,省得将来大事成,闲官太多,尾大不掉。”

任达良因为全权负责和富商联系,这阵子捞了不少好处,只他怕瞒不过王正卿,又想着若是九江王大事成,更大的好处还有得拿,索性把所得的私财献了出来,说了经过,引得九江王赞叹。九江王现下除了王正卿之外,第二个赏识的,便是任达良了。

王正卿本来对任达良稍稍持保留意见,但见任达良这阵子办事确实稳妥,便不再说什么了。

随着九江王财困得解,兵力渐强,三王爷府中,却是愁云密布,几位谋士束手无策,皆想不出好法子助三王爷摆脱目下困境。

三王爷也知道,现下形势一面倒,且安慧公主和九江王联手,皇后自然也站在九江王那一边,他是再无胜算了,只是这样认输,未免不甘心。

腊月二十九日,三王爷进宫,当晚,没有出宫。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各官员照例到道观外叩头,给皇帝拜年,又到宫中领宴,一时只见九江王和安慧公主,却不见三王爷,免不得奇怪,待问得三王爷二十九日晚在宫中喝醉了酒,因安歇在宫中,第二日起不了床,倒是释然。从前三王监国,也偶然安歇在宫中,宿醉不醒的。

王正卿给皇后拜完年,再到九江王府上一趟,至下午才回府,一进门就去找了甄玉,遣了丫头们道:“大事将成!”

甄玉松口气道:“不枉你这几晚彻底不眠谋事了。”

王正卿一时坐下,细细说与甄玉知道,“年二十九晚,三王爷进宫和白贵妃会面,被皇后娘娘带人当场堵住了。及后,三王爷被软禁在宫中,暂时不许出宫。白贵妃自尽。因今儿是大年初一,皇后自要掩下此事,过几日,必然上折子到道观中。三王爷是废是贬,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了。”

他们夫妻说话,却有各府官员来拜年,一时忙整装出去待客,倒无瑕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