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姒略一颌首,缓步上了船。

这在江边长大的子弟,没有几个不擅水的,孙浮黎叔等人都是个中高手,姬姒上船后,孙浮把竹篙轻轻一撑,那船便荡了开来,载着她,朝着湖中心荡去。

站在船头,望着绵延到天际的山峰,望着座落在山峰与山峰间的良田,姬姒心神俱醉。

真真是磊落青山无挂碍。

姬姒心情好,看什么风景都是美的,这种无法言喻的愉快堵在她心口,总想向人宣泄一二。

她朝散在后面的孙浮等人望了一眼后,收回目光,拿出藏在袖间的玉笛,呜呜咽咽吹奏起来。

姬姒在吹笛方面的造诣,已高到了举世罕有的程度,此刻,她心情放旷,这笛声一出,便如一只白鹤,在大地盘旋几度后,越飞越高,越飞越高,于无尽的天空中,极尽逍遥天真之乐。

这时的姬姒,却没有注意到,就有前方的山谷处,弯着一只画舫。

画舫中,周玉正在招待来自建康的几位同僚。这些人,都是因为他一纸奏章而请来的大臣,此刻案件已了,几人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赞叹之声,百姓们一见更是跪伏在地口称青天。这让众臣和周氏兄弟心里舒服到了极点,此番饮乐,也只觉得余味无穷了。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湖水中,风吹处,有笛声袅袅而来。

只听了几息,一个黄脸大臣便惊叹道:“没有想到荆县小小的地方,竟是藏龙卧虎!这笛声,高绝啊!”

另一个大臣则转向周玉,问道:“玉郎在荆县多日,可识得吹笛之人?”

周玉却还在处于怔忡中。

他这时已侧耳倾听了一会了,那一双点漆般的眸子里,光芒已渐渐深亮起来。过了一会,周玉站起,朝着船头走去。

他一动,几个大臣也跟在他身后,一起站在了船头上。

只是一眼,周玉便痴了。

几个大臣也是看怔了去。

却见前方烟波飘渺的湖面上,缓缓飘来一只船,船头,站着一个华服飘然,秀绝清绝的女子,女子樱唇边正横着一只玉笛,那美妙高绝的笛声,便是她吹奏的。

在场的都是见识过人的,只是一眼,他们便发现了,那吹笛的女子,显然完全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她那华美的身影也罢,那飘渺悠然的笛声也罢,都融入了她脚下的烟波,她身后的群山当中。此情此景,已与天地自然一样成为一体,令得他们竟是不敢惊醒。

船只越驶越近,越驶越近,不一会,他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船上女子那虽青涩,却秀美绝伦的面容,看清她那同样华美的身影。

女子雪白的小手,正按在同样雪白的笛管上,一时之间,让人分不清是手白如玉,还是玉白如手?

在众人一言不发地倾听中,姬姒的船只缓缓从周玉船前驶过,再缓缓而去。

自始至终,船上的美貌女子,都不曾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也不曾向他们看上一眼。倒是船上的二个汉子注意到画舫了,却也没有吭声。

又不知过了多久,那笛声渐行渐行,渐渐转为悄然无声,直到最后一个音符从风中吹落,才有人发出一声叹息。

一个声音在轻叹,“此景此人,却有风流意味。”过了一会,那人再叹,“曲音完全融入湖景中,绝妙伦音,只怕以后再也难以听到。”

周玉一直没有说话。

在周玉的眼中,姬姒这个人,便如荆县这个县城一样,有其小家碧玉的地方,可若论风情绝艳,却与建康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个也就可以的小姑,那般于无人处的自在风流。

这种风流,比起任何的建康女子都不输了!

他也是第一次发现,她竟是骄傲的,风姿绰绝的。

第二十七章 敬重

彼时,姬姒的船只,驶入了另一个湖泊中。

今天她心情太好,便纵着船只,让它驶过了一重又一重的山,穿过一个又一个湖。

直到下午了北风渐起,姬姒才让船头转向。

回到船中,姬姒一边喝着温酒暖着身,一边垂着眸若有所思。

见她想得入神,黎叔一侧好奇地问道:“女郎在想些什么?”

姬姒抬头看了他一眼,认真说道:“我在想,该怎么做,才能使得周玉郎君不再求聘于我。”

黎叔沉默了,过了一会,他小声说道:“女郎,现在整个荆县人都知道你是周家妇,真没了牵绊,以后女郎又能嫁谁?”说到最后,黎叔有点悲意。

姬姒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叔担心什么?姬府已只剩下我一人了,我不外嫁了,还可以招婿啊。”说到这里,姬姒意气风发地又道:“等我赚足了钱,养一个夫郎是养得起的。到时,生了孩儿跟我姓,给姬氏一族延了后,也不至于对不起祖宗。”周玉那个人城府太深,所图不明,她明明有能力过着自在富足的日子,何必与那等人纠缠?

黎叔实在不知道,姬姒这种念头是什么时候起的。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姬姒,半天都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傍晚时,姬姒三人回到了庄园。

刚一入门,她便看到了站在自家庭院里,香樟树下的那个如玉郎君。

远远看到她过来,郎君弯起了眸,他深深地看着姬姒,薄唇一扬,说道:“阿姒回来了?周玉侯卿久矣。”

姬姒没有想到,主人不在了,他居然登堂入室,如今见到自己,还一派悠然,仿佛他才是主人一样。

对周玉看了一眼,姬姒抿唇笑道:“贵客来了?姬姒不胜欢喜。”说到这时,她声音一提,叫道:“月红,把塌摆到外面来,今日天空万里无云,正是良辰美景。”

塌几一摆上,姬姒便转过身,朝着周玉盈盈一礼,道:“周郎,请了!”

周玉这时已经确定了,今次的姬姒,确实是与前阵子大有不同。

前阵子,她纵使会笑,不会笑得这么灿烂,她眉间总是隐带愁绪,仿佛心中藏着万千心事一般。

可现在,她却眼如秋水印堂如镜,整个人透着种磊落大气,这一礼一言中,更带了几分百年豪富士族家子弟才有的风度。想那些士族,他们的底气是来自他们的家族势力,来自他们身边无数人的追捧,却不知眼前这个小姑子,这突如其来的从容,又是从何而来?

从容者,宽绰有余也。而这是一个窘迫的时代,金钱窘迫,生命窘迫,知识窘迫,心灵窘迫。却不知眼前这个小姑子,又是哪一点称得上宽绰有余?

周玉突然有了浓厚的兴趣。

周玉坐下后,姬姒走到一侧,一边动作优美娴雅地烹酒斟酒,一边头也不回地笑道:“不知郎君今日前来,可有指教?”

她的姿态太随意,说话时语气还轻飘得像要歌唱,这让周玉越发盯着她直瞧了。过了一会,周玉轻笑起来,说道:“外面阳光甚好,我与几位朋友相约,决定游于湖畔,看梅花开末?想起小姑,特意前来相邀。”

说罢,他施施然站起,朝姬姒伸出了手。

这个男人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地含笑看着你时,有一种特别专注,仿佛把你刻在心里的感觉。当然,姬姒非常清楚,这绝对是错觉。

姬姒转头对他瞅了一阵,突然哦了一声,轻叫道:“我一直觉得周郎看人时,眼神与众不同,直至今日才发现,原来周郎生了一双桃花眼。”

周玉那双眼,确实是桃花眼,他眼形深长,眼角处有一点淡红晕染,看人时波光流转,格外显得专注多情。还有那眸子,初看黑白分明,细看却有点朦胧,越发衬得他让人看不透。

听到姬姒说自己的眼是桃花眼,周玉的俊脸却微微沉了沉。

在这个相术卜卦极为流行的时代,一双眼也被时人分为三六九等,上等眼,自然是龙睛凤眼,而桃花眼,因其轻佻多情,被列为下等。周玉在朝为官,也有人指着他这双眼说他轻佻,所以姬姒这话,却是刺了他一下。

见到周玉微有不悦,姬姒不但没有不安,反而在心中微微一笑。

刚刚打照面时,周玉那明显对她兴趣浓厚的模样,可不是好事。他恼了就好,恼了,她就心平气和了。

这时,周玉衣袖一甩,已率先提步。

他走出几步后,见姬姒还站在原地,不由缓缓回头,就这样斜睨于她,周玉轻声问道:“真不愿随我同去?”

这句话,真是温柔得近乎威胁!这时的他,也不见丝毫怒意。也是,以他城府之深,怎么被她小小一句话就真动了怒?

姬姒对上他微眯的眸光深沉的桃花眼,想了想后,朝他绽开一朵笑容,露出小白牙说道:“周郎诚心相邀,姬姒焉敢不从?”说罢,她率先提步,走在了周玉前头。

不一会功夫,两人便出了姬府。周玉的牛车旁,几个护卫正侯在那里,看着大步而来的姬家小姑,再看着走在他身后,步履悠然,风度翩翩的自家郎君,护卫们低下了头。

这个时代,人和人之间,走路行事都有规则,在众护卫看来,姬姒身份明显低于自家郎君,还是个女子,可这样的人,郎君居然容许她走在自己前面,分明是宠溺至极。唉,只希望到了建康后,这个姬小姑能学会点分寸,不然那家里更要热闹了。

姬姒上了自家驴车。

一牛车一驴车,两列护卫簇拥着,这般走在冬日的荆县城里。望着天空白晃晃的太阳,一个护卫的声音传来,“都立冬这么久了,荆县的天气还这么暖和。难道这荆县就不下雪吗?”

姬姒这边,黎叔在那里回话,“下雪啊,当然下雪了。”

驴车中,姬姒却是眯着眼看了一眼天空,心下暗暗想道:明天就会下雪了。今年这场雪,只怕有点大。

不过这话,她自是不会说出来。这看天象测知风雨的本事,已汲及到道家的高阶次知识了,在这个道家方术颇为流行的时代,这种知识在关健时用,是能起到颠覆作用的,姬姒还不想无端端地显摆出来。

走了一会,姬姒看到前方的一个码头上,停着几只画舫,画舫中一个个华服男女进进出出。看到周玉过来,画舫里走出好些个人来,他们远远便朝着周玉叉手为礼,而一侧码头旁的牛车里,也有二个女子在朝周玉猛挥手。

又看了一眼,姬姒认出,画舫和码头上的那些女子,有荆州的倡伎,也有荆州城普通豪强家族的女儿。

这时,周玉下了车。

几乎是他刚刚走下牛车,哗啦一声几个少女便向他围来。这时,姬姒也下了驴车,她才朝周玉走出一步,便被一个少女挤得向后一跌,幸好黎叔眼快,赶紧扶了一把,不然,姬姒今日就要当众摔个狗吃屎了。

就在姬姒踉跄站住时,有两个少女回过头来,笑嘻嘻的讥嘲地向姬姒看来。有一个少女更是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姬姒身后,轻声说道:“姐姐早在荆州,便听说荆县有一小户女,手段过人,差点逼得周家玉郎娶其为妻。妹妹,你这吃相比起倡门女来都要难看呢。”

这个少女笑意盈盈,摆出一副亲密友好的模样,说出的话却恁的刻毒!

姬姒抬头,朝着正温柔地向她看来的周玉瞟了一眼,然后,就在那少女开始提步,准备越她而过时,姬姒抬脚,然后重重踩下!

那少女哪里防得她有这一手?猝不及防被踩,不由发出一声尖叫!

可这仅仅只是开始,就在这时,姬姒猛然转过身去,右手一扬,“啪”的一声一个耳光重重甩去!姬姒这一巴掌真可谓狠辣,只是瞬间,那少女的右脸上,便浮出了一个红红的巴掌印!

随着巴掌声传出,四下一静,所有人都转头看来。

周玉也抬头看来,见动手的是姬姒,他惊了一下,目光扫过那泪眼汪汪,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小姑,他推开众人走上前来,问道:“怎么回事?”

“周家郎君,嘤嘤嘤……”女子顶着一个巴掌从姬姒身后跑了出来,怯生生地朝周玉跑去。

周玉蹙起了眉,看了那个女子一眼,他久在官场,这一做势威严毕露。那小姑惊了一下,停下脚步不敢靠近了。

这时,周玉又问:“怎么回事?”在所有人眼中,姬姒算是他的人,所以,他能开口质问。

姬姒瞟了那个哭得楚楚可怜的小姑一眼,淡淡说道:“她对我不敬,便赏了一掌。”

她姬姒也不过是一小小的孤女,现在居然因为不敬便赏人巴掌,这一句话,还真是横得可以!

就在几个女子的讥笑声传来时,周玉蹙着眉,微有点不耐的声音在众女的期待中传来,“你得谨记自己的身份!”四下女子的笑声陡然加大时,周玉继续说道:“以后这种事由婢妇去做!别失了体统!”

所有人的笑声都僵住了!

至于姬姒,这时很满意。

先前,有过许多传言,有的说周玉是来娶她的,可更多人却相信,周玉只想纳她为妾,毕竟,姬姒家里的势力实在太单薄了。

因此,姬姒早就想过,要找一个机会,让人亲眼目睹周玉对她的敬重。只有这样,当周玉离去后,她的身价才会不跌反升,她这个人,才不至于凡是个豪强,就敢上门欺辱!

现在,她很满意!

第二十八章 郎心

在场的小姑,也没几个身份高的,都是一般豪强之女。

今日聚会的除了周玉之外,还有几个建康来的京官,以及与周玉等人交游不错的荆州本地世家子。而在这样的场合上出现的良家女,当然是些家族实力不强或身份不高,冲着某位大人的妾室之位去的。

所以,周玉刚才那一番话,可谓打倒了一片。瞬时,围着他的那些小姑们,一个个神色复杂地散了开来。

周玉一得到空闲,便朝姬姒走来,来到姬姒身边后,他目光看向画舫,嘴角带着微笑,说出的话,却恁地毫不客气,“卿卿,我又帮你大忙了。”他微笑着,桃花眼中波光荡起,无意间瞟过画坊时,又勾出了两个脸色羞红,怔怔看来的娇俏身影。

听到周玉这话,姬姒一怔,马上明白过来,自己的图谋,周玉是一清二楚。她不由蹙起眉心,忖道:这人太聪明了,真正是不招人喜欢!

就在她暗中哼哼时,周玉温柔的声音再次传来,“其实,我帮阿姒的地方多了去了。前阵子,我还帮你收拾过几个庄家人,想着不重要,就一直没有告诉你。”

他不提这话也罢,一提这话,姬姒的火气上来了。

她怒瞪着他,压低声音没好气地说道:“那件祸事,可是周郎招的。阿姒原以为周郎多多少少有几分歉意,现在方知,周郎居然甚是得意!”

周玉轻笑出声,他依然不看向她,依然一双桃花眼乱飞,“原来阿姒一直在怪我?哎!其实阿姒多虑了,就算你不托人求情,我在荆县之日,荆州的那些无能之辈,也断断不敢为难于你。便是我离去了,他们知道你是我的未婚妻,亦不敢为难你。”

原来,这个人连她求谢琅解荆州之危的事也是知情的,姬姒的眉心又跳了跳。

他向她又近了一步,衣袖相接间,周玉轻轻的温柔的呢喃声传来,“卿卿,我不过是想娶你而已……此中心意拳拳,难道还错了吗?”说到最后,那声音中竟是含了一丝半缕委屈!

姬姒整个人差点暴走!

这个勾魂无数的风流郎!这个自以为是的臭男人!

呸!

姬姒怒到极点,一张犹显青涩的小脸双颊晕红,小小年纪的姑子,已让人可以清楚看到她长大后的绝丽。

周玉瞟了一眼,不由转过头来肆无忌惮地盯向她,只见他双眸微眯,唇角笑意深浓。

就在这时。

就在画舫上的众人朝这边看来,有一个官员张开嘴,正准备叫周玉上画坊时,与周玉相对而立的姬姒,眼角瞟到了一人。

这是一个做倡伎打扮的女子,她眉目精致,涂了厚厚铅粉的脸上,带了一抹娇笑,正扭着腰肢走到了周玉身后。

可姬姒就是觉得这个女子不对劲!

姬姒的表情变化,也引起了周玉的注意,他迅速地转过头去。

也许是姬姒的表情让那女子引起了警惕,也许是周玉的动作让她不安了。说时迟那时快,走到周玉背后的女伎,突然从咽中发出一声尖叫。她掏出一柄短剑,朝周玉的背心纵身刺来!

彼时正是欢乐之时!谁也不曾想到,居然会有刺客出现!

说时迟那时快,姬姒突然把周玉朝旁边一推,自己猛然挡在了他的前面!

这时刻,周玉堪堪回首,堪堪看到那柄短剑发出的夺目寒光,便猛然发现,自己被姬姒推了开来,这个弱小的,总是对自己不屑一顾的娇娇女,竟然挡在了自己面前!

周玉从喉中发出一声嘶喝,“来人!快来人!”

因姬姒警惕得及时,那个女刺客过早的暴露了。在姬姒上前一挡的同时,一个护卫飞起一脚,重重地踢了过去!这个动作,令得女刺客手中的短刺一歪,刺到了空处。而就是这么一耽搁,又是几个护卫冲了过来,转眼,他们就把女刺客压在了地上。

周玉大怒,他大步走了过去,一脚踩在女刺客的脸上,咬牙切齿地喝道:“说,谁派你来的?”

女刺客张嘴朝他一阵冷笑,正要说话,陡然的,后面又是一阵慌乱,只听得几个喊杀声同时传来,“狗贼!纳命来吧!”却是码头上的人群中,冲出了十几个壮汉,他们抽出袖间的佩剑,朝着周玉和画舫上的官员们冲去!

这个变化,是众人猝不及防的!

随着这些刺客冲来,码头上画舫上乱成一片。那些世家子弟和女人们,更是一个个尖叫着团团乱转,有的看到某个看起来很可靠很高大的官员护卫,更是迅速地躲在其身后,更过份的,还有一个小姑抱住一个高壮官员的手臂,死也不肯放开!

当今之世,本来就轻武重文,士族们以娇弱为美,于是随着刺客击中某个人的背部,令得他血液四溅后,更有两个少年少女见到血便尖叫着昏厥了过去!

现场完全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