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会呆立当地的萧奕,不理会这个美男子朝她上下打量的惊愕目光,姬姒寻思一阵后,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最近朝庭要派人出使北魏,听人说,每次出使北魏,我南人总总被人羞辱,我明白了,你确是看中了我的算术之才,准备先把我收为婢妾后,再把我放到出使队伍中,以助众使一臂之力?”

转眼她又说道:“不对,不会是众使,你不会这么为国为民。你是想把我送给你的哪一个亲人?陈太冲?”之所以提到陈太冲,是因为出使的官员中,姬姒唯一认识的,就是那个名士陈太冲。

可这一下,萧奕看向姬姒的目光,就不止是惊愕了,他以看鬼神的目光看了姬姒好一会,才轻轻说道:“早闻世间有才智绝伦之士,可今日才信其神异!”他倒是光棍,苦笑了一会后,点头说道:“不错,我本是想收你为婢妾后,再把你派到我舅舅陈太冲身侧,他出使北魏,我不能让他被北人羞辱了去!”转眼,他又温柔说道:“不过,你也低看我了,我虽因你有才而算计于你,却也不至于把你当做寻常婢妾一样轻待。你如真喜欢我,出使回来后,我定当给你一个名份,护你余生。如果你在此期间喜欢上了我的舅舅,我也会给你置一份嫁妆。总之,我虽有意算计于你,却也不至于薄情至斯。”

不至于薄情至斯?

姬姒暗暗冷笑,想道,如果我只是寻常小姑,因你这一日温柔而倾心相许,却是前脚一辆小轿刚入府中,后脚便被转送他人,刚烈的,都以死相谢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在士林中,某某大人物相中了某小户女的才华,以纳妾的方式将其带回家,以表示自己的爱重,这不管哪个时代,都是士林佳话。所以,站在萧奕的立场,他丝毫没错。

想到这里,姬姒已是意兴索然,她也不欲与萧奕多说什么,只是徐徐说道:“不就是九章算术上的难题吗?你派人把那本书送到我府中,只需七日,那书我便会写上诸般解法还归于你。”

朝着萧奕看了一眼,姬姒轻声又道:“萧氏九郎,至于你我,以后就不必再见面了。”说到这里,姬姒清声唤道:“孙叔,过来驾车吧。”

“是!”

一直到姬姒的驴车走出老远,萧奕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这时刻,一波又一波从来没有感觉过的羞愧,难堪,震惊,以及隐隐生出的微妙欣赏,些许无法明言的感慨,都浮上他的心头了。

姬姒的驴车,缓缓驶上了河堤。

也不知怎么的,经过刚才一曲后,她感到疲惫了。这种自心至身的疲惫,令得姬姒仰倒在驴车上,一动也不想动。

就在这时,她的驴车停了,外面,传来孙浮惊喜地叫道:“谢广?你怎么在这里?”

“我是来找姬小姑的。”谢广笑声朗朗,他大步来到姬姒的驴车旁。说道:“姬小姑,幸不辱命,你那庄园以后不会有人再打主意了。”

姬姒一笑,她掀开车帘,朝着谢广眨了眨眼,“你这样的大忙人特意前来,就为与我说这个?”

“当然不止。”谢广哈哈一笑。他从袖中掏出一个房契。道:“这是按小姑要求换好的房契,也位于乌衣巷。”

姬姒连忙接过,低头看了一眼。见这契纸上也写着二进院子,她就吁了一口气。

姬姒之所以松了气,不是害怕谢广赖自己的东西,而是担心谢琅给多了。在姬姒看来。如谢琅那样的金大腿,她是要留着慢慢攀附的。万不可因一些小事就磨损了情份。

这时,谢广又笑道:“最后还有一事,我家郎君说,他现在清远寺。想与小姑见一面,让小姑过去一下。”

姬姒一怔,转眼她笑道:“好。”

姬姒身侧的秦小草和孙浮等人。这时是眉开眼笑。特别是秦小草,这般亲眼目睹自家小姑与谢氏琳琅关系匪浅。对她来说还真是无上荣耀。

于是,驴车一转,在谢广地带领下,朝着清远寺的方向走去。

姬姒向后仰了仰,她双眼看着远处的绵绵青山,心里想道:也是奇怪,明明谢琅比萧奕这些郎君身份更贵重,可与他相处,就是让人感到轻松,心里丝毫没有负累。

驴车走得不紧不慢,也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

到了清远寺,姬姒才知道,谢琅却不在寺中,而是在寺后的一个湖心亭上观赏景色。

在谢广地带领下来到湖边后,姬姒示意秦小草等人退后,她独自踏上那木制走廊,来到了那湖心亭。

此刻正是下午,阳光明媚,微风阵阵,因快要立夏了,走在这走廊上,不但没有寒意,还让人感到通体舒畅。

依然是一袭白衣的谢十八,正倚着亭柱钓鱼,在他身后的石桌上,有文房四宝,有琴有笛有书有酒。

听到姬姒的脚步声,谢琅缓缓回过头来。

阳光下,他那双眼明澈极了。

对上谢琅的目光,姬姒抿唇一笑,然后,谢琅也笑了。

他微微一笑,说道:“时虽暮春,却有暑意,在这里纳凉甚是舒服。”说到这里后,他右手朝着石桌上一指,道:“阿姒,你若是无事,这几天里,每日此时可以来到这里,恩,纸笔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你用自家最拿手的行书,把《伤寒杂病论》默写下来。”

姬姒一怔,转眼,她便应道:“好。”

谢琅挑眉,笑道:“为何不问缘由?”

姬姒也是一笑,回道:“谢十八做事,还需要质问缘由?”

谢琅哈哈一笑,转眼,他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你默定好《伤寒杂病论》后,我会让人妥当收藏,这算是给你备一条退路吧。万不得已时,或许它能救你一命。”

姬姒明白了。

她早就听人说过,很多大士族,都有防身保命的一些招数,她这还是第一次碰到一个人对她说,我帮你看好一条退路了,你来做吧,遇到万一,它或能救你一命。

这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慰贴,一时之间,让姬姒从头暖到了足。

当下,她盈盈笑道:“好。”

姬姒走到石桌旁,把文房四宝摆好,深吸了一口气好,开始一个字一个字默写起来。

伤寒杂病论字数超多,便是上次在扬州,向名医黄公传授这伤寒杂病论,实际上,姬姒传给他的也只是伤寒部份,占了书一半份量的杂病部份,她是只字没写。

不过现在,她准备把全书都默写出来。

姬姒就在这亭中,不紧不慢地书写着时,突然的,她的身侧,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琴声。

这琴声是如此静谧,又是如此动听,姬姒不由回头看去。

她对上的,是面对着湖水,正专注的弹着琴的谢琅。

只看了一眼,姬姒便想道:怪不得世人都说,他的风华是江南第一了。这阵子,姬姒也见识了不少美男,可美男越是见得多,在面对谢琅时,这人给她的感觉,便越是印象深刻。

那边,谢琅的琴声悠然而来。这边,姬姒在春风中徐徐而书。

这是一种静谧,一种无法形容的安宁,让人直觉得,这天和地,都沉静得让人欢喜。

伤寒杂病论太多太长,绝不是一日之功,姬姒原本以为,用过餐后,谢琅便会与自己道别离去,有什么要写的,明天继续就是。

可她没有想到,自始至终,谢琅都没有说让她回去,他也没有离开。

渐渐的,晚霞染遍了天空。

渐渐的,一轮明月出现在天际。

见到姬姒对着那明月望了几眼,一侧,拿过一册书简翻看的谢琅,头也不抬,语气悠然地说道:“寺中给你留了房间,要是不惯,可以让婢仆回去拿一些来,今晚就宿在这里。”

姬姒一怔,好一会才应道:“哦。好的。”

转眼,天黑了。

天黑的那一瞬,走廓和亭子,四面都挂上了灯笼,照得这小小的一角,直是宛如白昼。

再说,这接近夏日的春夜,还真是不冷,姬姒朝着湖水轻荡下的银河看了一眼后,又专注的默写起来。

一侧,琴声再起。

渐渐的,夜深了。

天空上,挂满了星辰,一颗又一颗星辰闪耀,亭台里,谢琅自始至终都伴在姬姒身侧,不说一语,却形影相伴。

也不知过了多久,谢琅温柔问道:“累吗?”

姬姒回头一笑,道:“不累。”她转头看向水里倒挂的银河,轻声说道:“父祖过逝后,我有一阵子竭精瘅虑,一夜一夜不睡觉都习惯了。”

见谢琅那双眼看着自己,眼神竟给她一种温柔的错觉,姬姒脸红了红,她转过头来,轻声问道:“你呢?”

“我,我一日所睡,不超二个时辰。”谢琅悠悠然地说道:“有人说,能睡是福,我福气还不够。”

听到他这自嘲的话,姬姒哧的一笑。

谢琅还在凝视着她。

出乎姬姒意料之外的是,她还真的这样写了一晚的字。而她身侧的男人,时而看书,时而奏琴,同时在一些卷册上批阅着什么,竟也一派悠然自在地陪着她到了天明。

天明,姬姒的驴车驶过来接她回去时,那个把她送上驴车的郎君,轻飘飘地扔下了一句话,“昨晚上,我是故意留你不放的。有些事,我想弄个明白……”说罢,他施施然地转身离去。

第四十八章 姬姒的大招

姬姒呆呆地看着那人的驴车许久,才回过头来吩咐道:“走吧。”

她的驴车刚启动不久,谢广追过来了,他告诉姬姒,他家郎君说了,让姬姒回去后,好生休息两日,后日再来此地。

姬姒楞楞地应了。

回到庄园后,庄园里的仆人,如郑吴等人虽然觉得姬姒夜不归宿不好,可邀她的人是名满天下的名士谢琅,世上所有人都知道,谢琅这人光风霁月,他既然留宿自家小姑,那定然是有非常坦荡非常重要非做不可的理由。于是,姬姒这样一个小姑在外面宿了一夜不回来,她家里那么多饱读诗书的婢仆,非但没有怪责,反而人人坦荡。

姬姒是有点累了,她沐浴过后,便倒在榻上沉沉睡去。

姬姒醒来时,已经是中午过后,也不知怎么的,她觉得自己精神抖擞,心里欢喜愉悦,一点睡意也没有了。

于是,用过餐后,姬姒对着秦小草和孙浮几人说道:“昨日谢广郎君说是给我们置换了院子,咱们今日去看一看吧。”

到乌衣巷看自家院子?这简直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事,当下,几个婢仆都笑眯十地应了。姬姒见到一侧的姬道和郑吴等人也眨着眼看着自己,便说道:“别急,明后日你们去也是一样。”

她对上一直以来忙着读书,忙着替她挑起家里担子的姬道那巴巴的眼神,心下一软,便道:“阿道,你与姐姐一道出去走走罢。”

姬道欢喜应道:“好。”

见到小少年露出掉了两颗牙的灿烂笑容,姬姒心下想道:以阿道的聪明。如果能上四大学馆的童子馆学习,定然成就显著。可是,我还不是士族,阿道去了,定然要日日面对诸般羞辱,再则,家里这么多饱学之士。实在犯不着……

说是这样说。内心深处,姬姒却是不太想姬道出去的,在她的记忆中。自家这个幼弟真切地印证了孟子那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就是说,在姬姒眼里,他就是个麻烦体。那些年没有她庇护的日子,自家这个幼弟受了多少苦,遇过多少磨难羞辱。她现在一想起还心尖子都疼。

再说,不管他以后还走不走前世的路。幼年时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的帝王之术御人之术,都是对他有用的。而这样的知识,只能来自春秋战国诸子学说,而帮秋战国诸子学说,姬姒这个庄园里收藏的,不说是江南第一,至少也是江南前五!

见到姐姐愿意带自己出门,姬道那张婴儿肥的脸,顿时笑得见眉不见眼了。

因姬道性急,用过餐后,几人便出了家门。

很快的,他们来到了乌衣巷,就着契纸上的地址,姬姒来到一个院落前。这个院落铜门紧锁,透过高高的围墙,可以看到里面绿树成荫。

这时正是士族们活动的时候,姬姒的驴车,只在院落前停留这么一会,便引得好一些士族指指点点。

姬姒暗叹一声,见到终于有士族前来,她连院子也不曾进去,便让黎叔驱车离开乌衣巷了。

姬道一直在回头看着自家院落。

过了一会,小少年那抿紧薄唇,微带不快地声音响起,“姐,为什么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什么到了自家院子外,却不敢进去?”

姬姒回头看着他,她轻言细语道:“乌衣巷百数年来,没有住过非一流士族,咱家现在进去了,只会引起相邻士族的怀疑。若是有人留了心查探,发现咱们这种没上一百士族名谱录的人,居是那院子的主人,那后果有二种,一,某士族出面,把咱们的院子强买了去。二,那些邻居觉得自家的地盘之侧混进了庶人,便如玉兰旁边生了杂草,他们感到被羞辱了,随便找了个什么借口,便把我们一家驱逐出建康,院子也归了他们。”

姬道的脸色不好看了,小少年鼓起婴儿肥的双颊,过了一会,他才紧握着拳头,恨声说道:“我不喜欢士族!”

你不喜欢士族?

姬姒看了姬道一眼,心下想道:其实,你也是出身士族。

不过,关于姬道的身世一事,姬姒没有被触发,知道的还不多,再说,在她的记忆中,姬道认祖归宗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她前辈子一直恨自己不能长久庇护于他,现在有了机会,她怎么也会庇护到他长大成人,有了自保之力。

姐弟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中经过了昨晚上姬姒呆了一晚的清远寺。

看着掩映在青翠当中的寺院,姬姒说道:“阿道,咱们去拜拜佛吧。”

姬道自是欢喜,他高兴地叫道:“好啊好啊。”说罢,他迫不及待地跳下了驴车。

弟两人沿着山道,朝着寺院一路玩去。

堪堪走到半山腰,突然的,前方传来了一阵女子的笑声,那笑声喧哗了一会后,有人看到了姬姒,于是,属于陈十三姑那尖脆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咦?那不就是那个姬小姑吗?记得昨日我让她滚时,这个寒门女可是脸都青了的呢。嘿嘿,最好笑的是,她还以为萧奕哥哥会为她出头,却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

说到这里,陈十三姑提起声音,朝着左右笑道:“去!把姬小姑给我请过来,告诉她,我们这些士族小姑正闲极无聊,等着她来取乐呢!”

于是,有两个响亮的婢妇声传来,“是!”

听到前方传来的哄笑声,看到那些婢妇开始提步,姬姒冷冷一笑,暗暗想道:还真是巧了,昨天被你羞辱了,我正想怎么扳回这一局。现在你就送上门了。

姬姒蹲在姬道的面前,扳开小少年因愤怒而握紧的拳头,她凑到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果不其然,一听完姬姒的话,小姬道立刻双眼放光了。他咧着缺了牙齿的小嘴,头一转,一溜烟的朝山下跑去。

而这个时候。两个婢妇已经来到了姬姒面前。

不等她们强请。姬姒已是一笑,她缓缓提步,朝着陈十三姑走去。

这时刻的清远峰上。到处都是士族郎君,士族小姑,这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享乐成了他们人生唯一的目标。所以,几乎建康所有的名士秀山上。天天都有打扮得宛如神仙中人的士族子弟游玩。

姬姒走了几步,便看到几个士族郎君正在那里高谈阔论,他们正在就玄学和佛学上的一些内容做辩论,正是激动之时。

然后。姬姒的目光,又转向了陈十三姑等人。

陈十三姑的身侧,还有四个小姑。每个小姑身边,各带了两个婢女。此刻。这些婢女正在往草地上铺上雪白的厚缎,焚上由鲜花熬成的香,或是煮酒或是点茶,或弹琴鼓瑟。一个个的,都在专心致志地为她们的小姑,营造出一种安逸华美的环境。

姬姒一笑。

从两个婢妇来请,到走到陈十三姑之侧,这一段路,姬姒走得很慢。

不过,这时的士族男女走路都是慢的,事实上,这种走路都需要人扶持的状况,想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因为姬姒走得慢,所以,她当来到陈十三姑前面时,便隐隐看到了树林中钻来钻去的黎叔瘐沉等人的身影。

瞟了自家部曲的身影一眼后,姬姒又是一笑。

这时,陈十三姑正与四个士族小姑姿容端曼地坐在那里,为了表示对姬姒的不屑,陈十三姑明明把她喊了来,却完全理之不理,任由她被两婢妇左右挟持地站在那里,却是当做没有看见一样。

她要这般羞辱姬姒,对姬姒来说,却是满意的。她目光一瞟,果如她所料,右侧五十步远的地方就有一处半亩大的潭水。

……这实是意料中的事,对众士族来说,有山有水才称得上风景,才值得她们驻足。

陈十三姑这一冷落,便是小二刻钟,眼见酒温了又冷,一个小姑才细声细气,大发怜悯地说道:“阿芝,我看她还挺可怜的,要不,赏一口茶给她喝喝?”

陈十三姑得到这句话,不由格格一笑,她接过那个小姑递来的茶水,转头对着姬姒乐道:“喂,听到没有?这是本小姑赏你的茶水,快上来谢恩!”转眼她又细声细气地说道:“可是这谢恩的态度,得让本小姑满意才行哦。”

就在这时,姬姒瞟到了树林后那一闪而逝的影子。

当下,她由衷的一笑。

笑过后,姬姒挑了挑眉,只见她拿眼瞟向陈十三姑,虽没有说一句,可那眼中的鄙夷,陈十三姑却是清清楚楚接收到了。

当下,陈十三姑大怒!

就在她腾地站起,走到姬姒面前,猛地朝她扇了一记耳光,令得姬姒踉跄的退后几步时,突然的,有一个小姑尖声惊叫起来,“啊!那是什么?那是什么?”

那小姑的惊叫,引得所有人都回头看来,便是不远处的那几个郎君,也停下了交谈,一个个缓步走来。

陈十三姑先是一怔,待她转头看清那些事物时,不由尖叫起来,“蛇!蛇!快来人,快来人啊!这里怎么会有蛇啊!啊,有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