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这点饭量?”

“臣不能吃太多。”

乾元帝揉乱了顾天泽脑袋,眼底闪过欣慰,“朕看你不仅想平定鞑靼吧。”

“臣准备纵穿草原荒漠,先击沉鞑靼主力,再去西北平定藩国。”顾天泽自信的笑道:“也要让藩国晓得陛下是真龙天子,国朝不容他们挑衅,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既然要打仗,还是一起解决了好,一次出兵的消耗总少过几次出兵。而且阁臣和朝臣也会少些非议。”

“借着平叛关外,纵穿千里再征番邦,阿泽……你这是逼着朝臣同意啊。”

毕竟宁远侯必须死,关外离着京城太近,朝臣不敢反对出兵,等他领兵出去,朝臣明白他的意图,也只能支持。

“有陛下在,其实不用臣想这么多的。”

顾天泽略带几分腼腆,“姑父,这场战争打完后,我可保证国朝二十年再无外患,疆域领土会增添三分之一,若做不到……臣……”

“你如何?死给朕看?”

“不,臣就安心在陛下身边做个纨绔子弟罢。”

乾元帝冷哼,“还算聪明。”

“侯爷,侯爷。”

怀恩公公跑进来,一脸的惊喜,“燕国夫人醒了,她醒了,王大人让人送信……”

顾天泽拔腿就向外面跑,“姑父,等她好了,我同她一起向您赔罪哈。”

“这小子经不得夸,眼里还是没朕。”乾元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也亏着朕只养出一个情种来。”

笑过之后,乾元帝正色道:“宣阁臣入宫议事,命厂卫尽全力去探听西北和关外的消息,任何风吹草动,朕都要知道。”

“遵旨。”

“这场仗是阿泽为朕打得,也是他封王之战,马虎不得。”

“……”

怀恩公公低头,已经可以想见等顾三少得胜归来,朝臣们哀鸿遍野,纷纷死谏的盛况了。

封王的事,乾元帝不会现在说,怀恩公公也不敢提,一切等顾三少得胜后再说,册幼子为太子的事情,朝臣都没能阻止陛下,陛下想封开疆拓土的功臣为王,朝臣也只能先反对,后默认吧。

……

“你到哪里去了?”

王芷瑶嗓子沙哑,见顾天泽进门,一个劲的抱怨,“你不该等我醒来吗?我第一眼就没看到你,你不知道我有多……”

顾天泽低头小心翼翼的吻上她喋喋不休的嘴唇,把一切的抱怨都吞到腹中,手轻轻的捧着她的脸庞,不够热切,霸道的吻,软绵却密不透风。

“臭。”

王芷瑶推了推顾天泽,她口中的味道不好。

“哪里臭?”顾天泽眼睛亮晶晶,让王芷瑶还了一口气,又重新吻上去,“把这几日我欠你的,都补给你。”

说得好像,她有多饥渴似的。

第三百八十四章 出兵

若不是婴孩的哭声,不晓得王芷瑶还要被顾天泽‘补偿’多久。

“这是……”

两人的嘴唇分开,王芷瑶喘着粗气,差一点被他憋死,见顾天泽目色复杂的盯着她身边蠕动的小东西看,撑起身体,不够熟练的抱住孩童,“虎妞,女儿的小名就叫虎妞。”

王芷瑶轻轻的碰触女儿脸颊,“这是你爹,虎妞。”

“三少,不喜欢女儿么?”

“没……没有……”

顾天泽隐起眼底的痛楚,含笑坐到王芷瑶身边从旁把母女两人一起搂进怀里,下颚撑着小七的肩头,侧头可以见她明媚的笑容,一切都是值得的,小七不该悲伤,也不该同岳母蒋氏离心。

“虎妞太脆弱,我担心碰坏了她。”

“我没能……”

“小七,我喜欢女儿,一直很想要像你一样的女儿。”

顾天泽在她耳边保证,并用带有厚茧子的手抚摸女儿的脸庞,一起同小七逗虎妞,语调轻快:“她刚生下来时,长得同岳父可像了。”

“像我爹?那他一定很高兴。”

王芷瑶虽是刚刚清醒,还是感觉有些累,没骨头似的靠在顾天泽怀里,同虎妞纯黑的眸子对视,脑子里想着王译信的谪仙之容如果长在女子脸上,是不是虎妞也会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岳父一直挺高兴,只是……岳母身子骨不好。”

顾天泽察觉到王芷瑶目光一瞬间黯淡下去,不愿让小七再想起烦心的事儿,“看看虎妞现在……更像你我。”

“可惜啦。”

“嗯?”

“像你我,虎妞就成不了绝世大美人。”王芷瑶抓着虎妞的小手,“我自己成不了倾国倾城的美人,本希望能做大美人的娘亲。”

“倾国倾城?”顾天泽板着脸问道:“你想做祸水祸害谁去?嗯?”

“……祸害你一个人。”

王芷瑶乖乖的靠在他怀里一动不敢动,眼睑微微向上翻起,深情的端详顾天泽半晌,红着脸道,“生虎妞时,我才明白我最不舍得三少你,一想到也许我再也不见不到你,我就很痛苦,比死亡更痛苦。”

突如其来的表白让顾天泽的耳根子发红,嘴角已经不自觉的咧开,“不知羞。”虽是如此说,可他紧紧的抱紧王芷瑶,别再离开,别提死。

“三少。”

王芷瑶脑袋靠着他肩头,“嗝得慌,三少你瘦了,都不好好用膳么?”

低头看了一眼还消不下去的小腹,王芷瑶痛苦的呻吟:“虎妞一个人撑得我肚皮好大,我以为……我以为会是双生呢。”

她的手指忍不住戳了戳自己小腹绵软的赘肉,苦恼的皱着眉,一会是不是要些白布缠到身上?记得一手毕业证,一手结婚证的闺蜜生产后曾经用过这招,而且据说生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

她今年才十七岁,额,好年轻。

王芷瑶瞥了一样发呆的顾天泽,喃喃自语,“十七岁,三少好禽兽。”

“嗯?你说什么?”

“我说三少好厉害。”王芷瑶偷笑,将肚皮往顾天泽身上贴,“把肥肉都贴给你,我就轻松了。你看你看,胖得腰都没了。”

“你很在意?”

“为了虎妞是值得的。”王芷瑶亲了亲女儿,砖头又在顾天泽消瘦的脸庞亲一下,轻声说:“为三少恢复原来曼妙的身材也是值得的,谁让你们都是我最重要的人呢。”

“我不嫌弃你。”

顾天泽低头吻在她嘴角,眸子只印上小七一个人的影子,“一点也不嫌弃你。”

“我知道。”

王芷瑶缓缓的闭眼,扬起下颚乖巧的承受他的吻,“我想我们之间更好,不留任何遗憾。”

顾天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缘有多难得,超越时空,甚至超越生死,“有一句话我一直想说。”

“什么?”顾天泽对今日小七的坦陈很惊讶,以前都是哄着,骗着她才肯开口说的。

“喜欢上你,是我最大的成就。”

王芷瑶环住顾天泽腰,不敢看他,喃喃的重复一遍,低声道:“所以我不怪娘。”

蒋氏当时走漏口风是真得担心顾天泽的安危,最后王芷瑶难产只因为她忍不住多想,怕失去顾三少,“如果当时我能想开点,也许就不会难产了,虎妞也不会吃苦。好在我同虎妞都太太平平的,三少以后做事要更小心,你身上牵着我的命儿。”

她怕顾天泽埋怨蒋氏,顾天泽笑着拍王芷瑶后背,“过去的事不用再提,小七,你要相信我。”

“嗯?”

“相信我能一直陪在你身边。”

顾天泽声音低沉,“相信我即便上疆场,陷入敌众我寡的绝境,我依然能得胜归来。”

“你又要出征?”

王芷瑶听顾天泽半天没动静,叹息道:“想也知道,宁远侯肯定是叛逃了,皇上不用你,还能用谁?”

她慢慢的躺下,倦色爬满脸庞,顾天泽为她盖上被子,把虎妞抱给悄悄进来的奶娘,奶娘蹑手蹑脚的去屏风后照顾小虎妞。

“你要去多久?”

“小七。”顾天泽吻了吻她合上的眼睛,“此后的二十年我不会再同你分开。”

王芷瑶先是一喜,二十年常相伴,光想想就觉得幸福,随后又有几分的不舍,能靖边二十年,这场仗一定会很艰苦,要打很久……她在怎能不担心三少?

不行,学着相信三少,相信他会凯旋的。

她渐渐的熟睡,顾天泽盯着她看了良久,最终褪去外衫,躺在王芷瑶身边,手搭在她腰上,慢慢的倦意涌上,他蹭到她身边,这些日的失眠不用吃药就消失了,两人交颈而眠,被子下的手十指相扣。

王译信进门后透过屏风朦朦胧胧的看了一眼,唇边多了几分暖意,瑶儿被阿泽照顾得很好,阿泽……他这个女婿是找对了。

瑶儿的眼光比他好得多。

王译信抱着虎妞转悠了一会,交代奶娘几句后话后,不舍得离开转去书房,纵然他这些日子看着蒋氏,外面的事儿一丝不漏的传入他耳中。

乾元帝已经为十皇子举行了册太子大典,册立太子的争论也已告一段落,只要小太子能平安长大,下一任皇帝必然是他。

王译信扶额想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兵关外……还有他不能让岳父蒋大勇跟着顾天泽出征,并非他不相信蒋大勇的勇武,而是在心底下意识的不愿意重复过去的经历。

他现在也弄不懂改变了前世多少,好在蒋大勇如今肯听他的建议,蒋家的根基也比前世深厚几分,蒋大勇比前身更得圣宠,四皇子已经去受皇陵彻底没能力暗算顾天泽,尹首辅会站在他这边……王译信这些年在朝廷上也积累不少的实力,拉拢好些同僚,即便还有看顾天泽不满的人,在京城受到威胁之下,想来不会胆子大到和鞑靼蛮夷同流合污。

这些有利条件都是前世不曾有过的。

王译信突然从椅子上起身,还有一点……在顾天泽出征前,千万不能让他同皇上拌嘴争吵,拍了拍额头,“没顾皇后牵扯,定国公也去了云贵,阿泽和皇上应该不会再有分歧争执。”

不过,还是要小心为上,毕竟顾天泽有今日最大的靠山就是乾元帝。

一旦朝臣发觉乾元帝对阿泽‘失望’,没准会有人铤而走险。

“……王老四。”

“岳父。”

王译信迎至书房门口,躬身行礼:“您请进。”

他之所以敢离开蒋氏,也是因为岳父岳母在蒋氏身边。

蒋大勇一向对王译信没好脸色,即便他改过自新,对小妞妞好,蒋大勇也不怎么中意王译信,可此时他再厚的面皮也架不住女儿犯蠢,羞愧的说道:“女婿,是我对不住你。”

这是蒋大勇首次在女婿王老四面前低头,“我也对不住小妞妞,对不住阿泽。”

他方才痛骂蒋氏一顿,老妻田氏也没像以前护着蒋氏,这段日子他经常来教训蒋氏,防止她再寻死,好在今日小妞妞总算是清醒了,蒋大勇放下悬着的心。

“她再不好,也是我女儿!”

蒋大勇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母女没有隔夜仇,小妞妞应该不会怪她,但是阿泽……我嘴笨,怕说不好。”

他同王译信大吐苦水,“你说养儿女图什么?都是上辈子的孽债,玉蝉以前也没这么混。”

“有瑶儿在,阿泽不需要担心。”

王译信安慰蒋大勇,“只要她能想通就好,以后我也会多多陪她,多同她说话,府上的俗物交给淳哥媳妇,儿媳妇又是个孝顺的,玉蝉应该不会再想得太多。我同她风风雨雨这些年,早已经不分彼此。岳父放心,我不怪她,会待她好的。”

蒋大勇笑道:“虎妞长得比妞妞更好。”

王译信点头,他早已经忘记瑶儿生下来的样子,不过听蒋大勇眉飞色舞的说起当初的事儿,他大概可以想象得出。

既然错过瑶儿的成长,他怎么也要把虎妞养好,不过他不准备把瑶儿再留在娘家,一是怕蒋氏再说漏了嘴,瑶儿还生了顾延锐,二是担心皇上不满意。

虽然阿泽把一切背在身上,封了知情人的口,可瞒得过蒋大勇等人,瞒不过皇上。

蒋大勇对顾延锐的事情一无所知,王译信百般叮嘱蒋氏,瑶儿还有一子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清醒后的蒋氏对女儿本就有愧疚,又是王译信所托,她自会答应,同父母也没提起这件事。

自尽的原因只是推说,她害了女儿一时想不开才会轻生。

阿泽迟早是要领兵出征的,乾元帝可不想瑶儿再出事让阿泽分心。

“侯爷,皇上宣召您和蒋公爷入宫议事。”门外仆从回禀。

“女婿,皇上打算开战了?”

蒋大勇同王译信从书房出来,摩拳擦掌道:“这一次许是我也有出征的机会。”

王译信表面赞同,心中却拿定主意怎么也不能让蒋大勇去给顾天泽坐镇中军,顾天泽行军迅速且用兵大胆,他同蒋大勇的路数不大一样,两人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争执。

御书房中,国朝重臣云集,乾元帝掸了掸手中的檄文,“清君侧,诛奸佞,灭幸臣……朕不知宁远侯竟是文采斐然,谁是昏君?谁是幸臣?”

尹首辅等人纷纷低头,自从顾天泽被证明不是乾元帝的私生子后,幸臣的说法喧嚣于世。

虽然乾元帝对男风很是厌恶,可架不住百姓胡思乱想,也有看顾天泽不顺眼的人在背后造谣,仿佛证明顾天泽雌伏于乾元帝身下,他们就可以尽情的在背后嘲弄顾三少,恢复被顾三少击碎的自信和尊严。

“陛下,臣等赞同出兵征讨叛逆。”

尹首辅率领同僚跪请道:“逆贼不除,国朝不安,逆贼非议臣主,其罪当诛,为一己私怨,引蛮夷攻伐臣主,必将遗臭万年。”

乾元帝给了尹首辅一个赞赏的眼神,朗声道:“命西宁公接掌大同驻军,加封顾天泽为威远大将军,统帅精锐,出关平叛。”

第三百八十五章 征伐

不满二十岁的主将,加封威远大将军,全权负责出兵事宜,这事也只有乾元帝能做得出。

先不说顾天泽本身才华如何,光是他的年岁就够让人吃惊的,虽是很多人都把顾天泽看做霍去病,但几千年的历史上只出了一个霍去病。

这场战争对国朝来说分外关键,一旦无法阻击鞑靼入关,国朝的京城将陷于铁骑之下。

“顾将军虽是英勇不凡,然毕竟年岁尚小,是不是……”尹首辅一边建议,一边观察乾元帝的神色变化,“是不是派两位有经验的将军为他压阵?”

兵部尚书同样站了出来,“燕国夫人刚刚清醒,此时让顾将军独挑大梁,臣担心顾将军担不起重任,辜负陛下所托。”

顾天泽对王芷瑶用情之深,朝野上下都看得到,他言下之意就是顾天泽此时只怕无心征战,燕国夫人只是清醒,但身体并没完全康复,难产会影响王芷瑶的身体状况,顾天泽未必把全部的心力放在征战上。

“臣以为可让顾将军为先锋。”

在场的大臣大多点头赞同,他们并非是完全因为嫉贤妒能,也不敢阻止乾元帝选将,而是顾天泽太过年轻,无法让他们完全放心。

“王卿,你怎么说?”

乾元帝问一直沉默不语的王译信,“你是阿泽的岳父,阿泽的状况才学你比他们清楚,你也认为朕该派老将军为中军?”

王译信无视同僚的目光,上前一步,犹如鹤立鸡群,朗声说道:“臣不懂兵法,不懂练兵,然臣知晓即便是西宁公都无法理解顾将军的战法,将帅不和是行兵大忌,顾将军天降奇才,是上天赐予陛下的锋刃,臣以为他不该被约束,臣恳请陛下给顾将军先斩后奏之权,臣相信顾天泽不会让陛下失望,让国朝百姓失望。”

“王译信!你因私费公,把国朝置于何地?”

没等乾元帝有所表示,朝臣中有人站出来指责王译信,“谁不知道顾将军是你女婿?”

王译信冷静的回道:“如果汉武帝不对霍嫖姚委以重任,放手任霍嫖姚自由发挥,就没有河套草原,没有酒泉,更没有封狼居胥的赫赫战功,我不知顾天泽比霍嫖姚如何,但是我晓得陛下的雄心,眼光不弱于武帝。”

“顾天泽是年轻,也的确是我女婿,可不给他展现才华的机会,国朝有怎能出现名垂青史的名将?”

“不是不给他机会,而是此战太过关键。一旦兵败,京城危矣。这责任谁承担得起?”

王译信抿了抿嘴唇,突然向乾元帝跪下,“臣愿意以项上人头作保,若顾将军无法获胜,臣甘愿于他同罪。”

蒋大勇瞪大了眼睛,王老四……什么时候这么有气势了?

王译信拼死不愿让蒋大勇坐镇中军,帮扶顾天泽,他连蒋大勇都不放心,又怎么会放心旁人?

“祸国殃民,王译信,你是国朝罪人!”

朝臣忍不住对王译信破口大骂,尹首辅沉默不言,琢磨不透王译信这个人,明明有更圆滑的策略,王译信偏偏选择最决绝,不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这不像是聪明人做法。

王译信慢慢的低头,握紧拳头,只要阿泽能解开死结,蒋家根基不毁,就算千百人骂他,史书上说他是奸佞,又有何妨?

他不在意!

“够了。”

乾元帝敲了敲御案,朝臣听口,齐齐的看向皇帝。

“朕相信阿泽。”乾元帝目光凝重,眉目飞扬,“你们担心朕都明白,可是你们不明白朕,不明白阿泽,朕不是无人可用,朕只相信阿泽,相信朕亲手养大的孩子。”

“陛下……”

“谁让朕看中的将军只有二十岁呢。”

乾元帝挥了挥龙袍,大笑道:“二十岁怎么了?朕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坐在皇位上,众卿,莫要小看年轻人,朕的母后说过,年轻人是出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

“尹首辅。”乾元帝趁着朝臣还没发反应过来,把折子扔过去,“与其你们担心阿泽,还不如想想怎么保证此战必胜。”

尹首辅快速的看了一遍折子,道:“此法可行,但需要能言善辩,且有急智的人出使鞑靼。”

奏折被朝臣传阅,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两兵交战之时出使鞑靼,也太过危险。

“臣愿往。”

王译信主动道:“请陛下给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