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连霍予祚也抬了头,凝神静思一会儿,看向绿袖:“你躲起来…躲到门后去。”

第133章 折返

绿袖缩在门后,侧耳倾听外面的厮杀声,直紧张得牙关紧咬。

霍予祚亦凝神听着,想从叫嚷里听出个所以然来——因是这样被吊着,他横竖都是躲无可躲,若能从声音中听出自己接下来的命数如何,也算有个准备。

却是努力了颇久都毫无进展。除却象征死亡的惨叫之外就再听不到其他声音,连一句喊话声都听不到。

略有无奈地一喟,霍予祚看向门边面色惨白的绿袖,哑一笑:“不知外面是什么状况。如是我们逃不出去…”他啧了啧嘴,“也不知有没有人能给我们收尸。”

绿袖反应了一瞬,忽地也一笑。

类似的话,分明是她从前说过的。

那次是被聿郸逼着到祁川给贵族们跳舞,她半开玩笑地问红衣如果死在路上,能不能有人给她们收尸…

那时是真的怕极了,觉得赫契人都凶悍得很,必定难免会有危险。却全然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于与赫契人的斗智斗勇中、会经历比那时凶险百倍千倍的事情。

蓦地仔细回想,在这数月里,她虽则也担惊受怕,却从没有过能与那次相提并论的刻骨恐惧了。

怔了一怔,绿袖看向霍予祚,轻松而笑:“没有就没有呗…多大点事。”

来是她自己要来的,为的是能助他一臂之力、让他活着回去;然则天难遂人愿,既然做不到活着回去,那么得以死在一起也不算太亏。

霍予祚也一声轻笑,稍一点头,道:“也是,反正有人陪我同走奈何桥,一具皮囊如何,不要紧了。”

外面的厮杀声还在继续,明显离得越来越近了。终于,似乎有人撞在了门上,重重的一声闷响震在绿袖耳边,她却再没发抖。望一望那扇仍紧阖的木门,她转头向霍予祚走去。

“你在那儿待着。”他看着她蹙眉道,“若是来者不善,进门后必定直朝着我而来,你躲在门后还有悄悄溜走的…你干什么?!”

霍予祚浑身悚然地偏头躲他,却无奈他被吊着、她却行动自由,一避再避之后还是躲不开她。绿袖盈盈一笑,脚尖轻踮,薄唇便触在他的唇上。

“…”霍予祚面上一阵热,周身皆僵住,半分动弹不得。惊然地望了她好一会儿,他一切齿,佯愠道,“你一个姑娘家…喂!”

绿袖再度将薄唇送上去,轻轻地止了他的话。带笑的眉眼微微阖上,那浓烈的血腥气仍充斥在鼻子里,她却莫名地不慌了。

.

一番拼杀后,木门之外已是血流成河。

尸体横七竖八地倒着,一半只是一刀割喉而过,另一半则难免缺胳膊少腿。

砍杀最后一个狱卒,紧闭的木门出现在眼前时,众人皆是一喜。席临川挥剑挑开门闩,踢门而入…

一众禁军就和他一起同时傻在了门外。

里面那两人也傻了会儿,而后同时反应过来,各自扭头轻咳一声,女子一福:“将军。”

席临川难免神色古怪,回了她一声轻咳,视线在二人之间一荡:“我冒死来救你们,你们过得还挺…潇洒?”

绿袖满脸通红,好在霍予祚仍从容自若,手上挣了一挣,反问席临川:“将军看我这样潇洒?有劳先松绑再用这词。”

踏着夜色,数匹骏马从赫契腹地疾驰而出。偶然遇得散兵阻击,也是厮杀而过,毫不恋战。

天渐明时,熙南关隐现身形,驻守的官兵望得尘土飞卷,立时弓箭齐备。待得开清来者何人,又纷纷收了弓箭,打开城门。

席临川策马未停,扬声吩咐道:“叫郎中去长歌坊,另备吃的送去;传信使,急禀陛下惊蛰已救出。”

“诺!”几人同时一应,各自驭马驰出。

又过半刻,终于到了熙原城门口。城门初开,便见一人迎面奔来,席临川不觉一笑,下了马迎过去,来者撞进怀中的同时,便听得一叠声的问话:“怎么样?怎么样!”

“都活着。”他说着指一指马车,“先让他们歇一歇,你晚些再去见。”

“嗯。”红衣点点头,长松口气,和他一同入城。

.

他们到达长歌坊的时候,几名郎中皆已在正厅候着了。

长歌坊外有数名禁军把守,引得百姓纷纷围观却又不知里面出了什么事。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绿袖和惊蛰送上二楼卧房,即让郎中诊治。片刻后得知结果,绿袖只是身子虚些,慢慢调养几日便好,霍予祚却伤得很重,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地方。

席临川看着他的伤势也皱了眉头,思了一思,看向信使:“添一句,求陛下派个御医来。”

自此,熙原城便戒严了。虽则大局已掌控在手,但此处到底情势复杂,席临川不得不谨慎而为。

如此过了几日,长歌坊都安安静静的,大门忽被闯开的一瞬,正自叙旧的红衣绿袖皆一惊。

忙不迭地夺门而出,二人行至二楼栏杆边往下看去,行来之人让红衣一怔:“指挥同知大人?”

下一瞬,便见席临川已迎上前去,拱手一揖:“世子殿下。”

世子?!

红衣愕然,一时还倒是自己看错了。他抬头望了一望,遂问席临川:“我二弟呢?”

“无性命之虞,尚在医治。”席临川如实道,而后向旁一退请他上楼,“殿下请。”

“先不了。”他却摆手拒绝,没有此时去探望的意思。再度抬头,他的目光落在红衣身上,稍一颔首,“有劳娘子移步。”

红衣轻讶。与绿袖一起含着不解下了楼,四人进了侧旁一间安静的雅间,共落了座,听他细细说起了急赶至此的原因。

共是三件事,一件,是皇帝因为席临川擅自带人离开长阳、自作主张搭救惊蛰的事大为震怒,连带着上前劝解的大将军郑启都遭了一顿训斥。世子口吻诚恳地说:“待得回到长阳,将军先入宫谢罪为宜——替我也把罪谢了。”

“什么?”席临川挑眉,看向他大有不快。红衣在旁撇一撇嘴:合着这位也是擅自出来的…

“将军先走的,将军先去。”世子双手托在脑后,枕在靠背上,“顺口帮我向父亲美言几句,反正…父亲顾着将军的面子、顾着陛下在前,也不敢把将军怎么样。我也替将军在大将军面前说好话来着。”

这太极打得十分合适。都把自家人推给队友去解决,中间隔了一道关系,许多不快不缓和也得缓和了。

红衣又撇撇嘴,愈发觉得这些个贵族公子也真是活得“画风清奇”了些,和“家长”斗智斗勇起来就跟小孩子似的,能躲就躲、能逃就逃、能不应付就不应付。

世子则看向她,打量了她一会儿,问她:“娘子可得罪了什么人?”

多了去了…

红衣忍住了脑中的第一反应,有点茫然地问他:“怎么问这个?”

“我发现了些怪事。”他的手指轻击案桌,“离开长阳后,因要知道将军身在何处,我一直派人打探着,日日回话。他们无意中探得还另有旁人跟着将军的行迹而行,但到将军将娘子安置在熙原后,那人就不见了。”

所以,倒更像是冲着她来的。

红衣浅怔,细细思量一番后仍是不知。看向席临川,他也是紧锁着摇头,世子沉吟着一颔首,只问:“那是将军亲自去查,还是我禁军都尉府查?”

“有劳大人。”席临川拱手,世子会意地点头,继而再度看向红衣:“第三件事。”

“嗯?”红衣正襟危坐,静等其言。

“谨淑翁主问你舞编得怎么样了。”

“…”

红衣呆住了。方才还置身于特工营救行动后续工作的紧张之中,眼下却转瞬成了被催交作业的感觉。她神情发僵地尴尬了好一会儿,只得磕磕巴巴道:“我…我迟些给翁主回话。”

——这不是添乱吗?!

她在这儿紧张得寝食不安,谨淑翁主突然托个人来问她“舞编得怎么样了”,简直就是成心毁气氛!

于是,红衣心有戚戚焉地酝酿了一番情绪,重新投入到“遭遇创作瓶颈”的氛围中…

和在竹韵馆中一样天天阴郁、日日暴躁,不一样的是,这回还有两个人给她火上浇油。

一个是席临川,总能在她安安静静整理思路的时候推门进来和她说话聊天,不然就是送一碟当地的小吃来给她尝鲜,再不然,则是面容沉肃地告诉她这样日日闷在房里不好,想邀她晚上出去走走。

——如此,十次里有八次都被她推着后背轰出去了。偶能听得他一声轻笑,直让她觉得他根本就是故意来捣乱!

另一个,则是绿袖了。

按理说绿袖也是竹韵馆的“员工”,且和她一样时常负责这些编排舞蹈的事。目下她“瓶颈”了,想找绿袖一同讨论一番,绿袖却全然不给这个面子。

要么是趴在惊蛰身旁、要么是坐在惊蛰榻边,好像两个人总有话说,一聊就是大半日不停,哪还有她去讨论艺术的机会!

红衣郁闷得直捶桌子,旁边又来捣乱的席临川仍一副悠哉哉的神色,抿一口酒,问她:“这次的舞是什么来着?”

“家庭和睦。”红衣支着腮帮子恹恹回道。

“哦。”席临川抬手朝隔壁指了指,“绿袖他们这种和睦,还不够么?”

第134章 归来

红衣继续蔫蔫地趴了一会儿,知道席临川此言是要帮她改改思路,又一次在纸上有一笔每一笔地划拉起来,把先前所想的全部推翻,努力给自己营造出个全新的想法。

如此还真有了点进展,思路一点一点地构建起来,先写顺了一个大纲,再逐渐地增添细节,就像是为已建好地基的房子添砖加瓦。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颠覆原本的设计”,只是席临川的提议还真和她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她所想表达的“家庭和睦”绝不是女人只为家务事劳累,而是那种夫妻配合得宜、共同奋进的感觉。

诚然,就算是“只为家务事劳累”也并不与此冲突,只是在这一篇章里,红衣着重渲染了“贤内助”的重要性,旨在强调即便是只为家中忙碌的妻子也不是可有可无、不是谁的“附属挂件”,仍只意味着双方分工不同,是以有了“男主内女主外”的状况。

绿袖与惊蛰的故事被放在了第一幕,虽然谍战风云导致高|潮不断、剧情太丰富了点,放在开篇略显激烈,但能一下子抓住观众也不错;

第二幕用了琪拉和聿郸的事。鉴于红衣至今也不怎么待见这两位,即便是出于艺术考虑…也并不想在他们身上多着墨!

所以她才没心思去多脑补他们平常和睦与否,前面的各样“家常”一笔带过,重心只压在琪拉为救聿郸只身赶赴长阳求人的剧情上。顺道也没忘了借此多赞美一下两国友好的进程——虽然她知道这所谓的“友好”其实是打出来的,但身在首都,又出现了这种以番邦夫妻为主人公的剧情,适当迎合一下官方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幕。

设计之初,红衣很想拿敏言长公主和郑启为原型。他们的故事席临川给她讲过,红衣亦与他们有几面之缘,觉得那种互敬互爱的感觉很好。大将军出征时敏言长公主是怎样的心情也不难脑补,如若编排妥当,必定甜中带虐,酸甜交集,很戳人心。但是…

仔细想一想,直接这么拿皇族长公主编故事、且还是明目张胆地演给长阳城的达官贵人看,好像有点胆子太大。

于是奋笔疾书完的红衣托着下巴望着眼前的几页纸发起了呆,拿不准这篇章到底能不能用,挣扎了许久,耳边传来幽幽的一句:“你又‘瓶颈’了?”

“…”红衣挑眉一瞪,抬眸看向站在门边的席临川,道了声“没有”,又将心中的疑虑同他说了,席临川沉吟片刻后一点头:“是不太合适。”

完蛋了,毙稿。

红衣瞬间趴回案上,毛笔从几张纸上依次划过,狠心抛弃这一幕的全部设定,一切推翻重来。

颓然到面色阴沉的样子看得席临川一声低笑,他踱步走到案前,坐下|身拿起她面前的几页废稿看了看,眸中微讶:“不是编舞么?怎的只是写了个故事而已?”

“要先定好剧情啊…”红衣翻着眼睛睇睇他,严肃认真地解释,“然后再根据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去挑曲子和编舞。”

“原来如此。”席临川恍然大悟,手指在纸上轻一打,衔笑道,“这么多步骤,不能事事都你一个人做。我说服绿袖编这个故事去,你歇几日。”

他说罢不由分说地就起身出门了,红衣稍挑了挑眉也没拦他——她也确是想找绿袖帮帮忙,这思路打开得本就不容易,如今又要重写,简直心情暴躁得想咬人!

.

又过三五日,惊蛰的伤势稳定下来,一行人便动身回长阳了。

红衣心中的疑惑已揣了多日,难免好奇指挥同知的那“世子”身份是怎么回事。她问过席临川,席临川却也暂未同她解释,只告诉她“到了长阳再说”。

终于回到长阳城,席临川的马刚踏进城门几步,便被守卫挡了下来。守卫一揖:“请将军速速入宫回话。”

“我知道。”他刚点了头,那守卫又说:“请随行众人一同入宫回话,世子殿下同去。”

“…”这话即让众人一凛,世子的面色骤然僵了,席临川和红衣一同看去,不约而同地露出点幸灾乐祸的神色。

“…够了。”世子回看向二人狠一切齿,率先策了马,冷着脸走在前头。

彼时,正是夕阳渐落的时候。

长阳城中逐渐呈现出夜晚的轻松与热闹,有大人带着孩子走出坊门,四下看一看街边随时可能被武侯驱赶的小摊,又一同走向东市或者西市,去逛“合法”的集。

他们一行人骑马走在街上,无论是前面丰神俊朗的席临川和世子,还是后面那一众飞鱼服齐整的禁军,都足以引得众人争相观望。

这种“被围观”的感觉红衣至今不适应,偏她又是侧坐在席临川面前,他手持缰绳边自然而然地将她半搂在怀,大庭广众之下的亲昵难免惹得路人指指点点。

黛眉蹙了一蹙,红衣微侧过头看向他,席临川视线一低,询问道:“怎么了?”

她看看他甲胄上的猩红斗篷,因为骑马而全然在他身后,她难以拽到,问他说:“把斗篷拽给我,好么?”

“干什么?”他一边问,一边探手向后拽住斗篷的边缘扯过来给她,便见她接过来又往前扯了些,身姿就势往后一躺靠在他怀里,用斗篷将自己遮住,嘟囔地回说:“讨厌被看来看去。”

“…姑娘。”席临川忍俊不禁地一声哑笑,稍揭开斗篷低头看看她,“很会自欺欺人啊…”

斗篷笼罩出的黑暗中她明眸一扫瞪来,凶神恶煞的,瞪得他乖乖地把揭开的地方又给她盖了回去,讪讪道:“当我没说。”

如此说笑着走进皇城无妨,到了宫门口,众人一齐下了马,红衣借着席临川的胳膊也下马站稳了,很快就见宦官迎了过来,并未理会他们,径直走到马车边一揖:“陛下口谕,殿下伤还未愈,乘车入宫便可,不必在意虚礼。”

马车中传出虚弱的笑语,道:“多谢陛下。”

红衣愈发不解,眼看这她一直以为只是禁军的兄弟二人一个成了“世子”,一个是“殿下”,愈发纳闷这背后到底还有什么传奇。再度追问席临川,他却还是不说,但这次,却把不告诉她的理由说了出来。

“等你演完这一次的舞再说。”他压音指了指世子,“这兄弟二人的事情太传奇,万一你听完改了主意要重排舞蹈…我就亏了。”

怎么…就“亏”了?

红衣仍有不解地睇一睇他,再回想此前他说交给绿袖编剧情的事,心中隐隐有点“不祥的预感”!

一直行到宣室殿外,几名宦官一同上前,揭开车帘扶惊蛰下车。又一同布上长阶,甫踏过门槛,蓦见眼前人影一闪,席临川微惊之下急拉红衣避到一旁。再一定睛,见一约莫四十上下的男子疾步冲出,直奔世子而去,口中怒斥:“你还敢回来!”

红衣一愕,惊诧中望见平日里无论严肃办事还是随意说笑时都风度不减的指挥同知骤然间慌了神,疾步避让着,险些从长阶上跌下去。

——手忙脚乱间猛扶了长阶旁侍卫的刀柄才站稳脚,这厢席临川已赶过去,拦住那男子连连赔笑劝架,指挥同知忙配合着一揖:“父王息怒…”

肃穆的殿前长阶上,一派尴尬到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僵局。

须臾,有宦官上了前,在那男子身边深深一揖,头也不敢抬地道:“殿、殿下…陛下请您进去。”

那人这才不得不暂且放下怒意,冷声一哼,转身回到殿中。世子顿松口气,理理衣衫,也举步继续往殿里去了。

满殿沉寂。

红衣抬眸一扫就吓住了。先前她来过宣室殿,却远没有这么多人,大殿两侧设了数席,数算下来少说二三十人在座,见他们入殿皆把目光投过来,有轻喟有怒色有窃窃私语。

方才那怒然出殿的男子也去落了座,席位就在皇帝右首,可见身份不低。

齐行过礼,惊蛰因为有伤,晚了片刻才入地殿来。众人安静地让开道,他脱开绿袖搀扶的手,上前一揖:“陛下。”

皇帝“嗯”了一声,睇视他片刻,看向怒意未消的翰邶王,轻一笑:“你这两个儿子如今都是朝中重臣,虽予祉擅出长阳有违律之处,但功大于过,当众苛责多有不妥,三哥给朕个面子?”

翰邶王听言发不得火,犹自气不顺,沉声一喟,只说:“臣听陛下的。”

皇帝微一颔首,视线移回来:“予祚,临川。”

“臣在。”二人同时一应。

“你们呈来的奏章…”皇帝轻吸着气,眉头轻挑间,神色变得有点古怪,“朕姑且准了,遂你们的意。但旁人如何,须你们自己去说,若自己处理不好,休想让朕强下旨意帮你们做什么。”

“…”这回轮到二人的神色变得古怪。

互相望了一望,谁也不好说什么,硬着头皮应了声“诺”,也不理旁人因为这打哑谜般的对话而投来的不解,各自后牙暗咬,心中皆叹皇帝忒不厚道!

第135章 婚事

席临川和霍予祚的“哑谜”并没能打太久。因为很快,红衣就从绿袖口中得知,霍予祚正式说了要娶她为妻的话。

——这过程却并不值得开心。

是翰邶王传绿袖去了他在长阳的府邸,一去就是大半日。绿袖傍晚回到竹韵馆时,哭得双眼通红,进了个雅间便狠狠摔上房门,从里面闩上,任谁敲门也不开。

红衣和谨淑翁主在外面面相觑,怔了好一会儿,红衣带着错愕问谨淑翁主:“这是…怎么了?”

“还能怎么?”谨淑翁主望着紧阖的房门一喟,“三伯伯不答应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