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主将的首肯,余下的士兵望着那一地的尸首,几乎连眼睛都变成了红色,一一举起砍刀,对着那些凌家军的精兵上挥了过去。务必要令其尸首异处。

姚芸儿压根不知发生了什么,不等她瞧见那血腥的一幕,身旁的男子遂是一把遮住了她的眼睛,将她的脑袋按了下去。

姚芸儿不敢动弹,更不敢大声喊叫,只轻轻伸出手,想将男子的手从自己眼睛上拨开。

“别看。”男人的声音响起,沙哑而暗沉,带着蚀骨的隐忍,那两个字,便好似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薛湛眼睁睁的看着岭南军的人将手中的大刀砍向同袍的尸首,看着他们将自己的兄弟分成数块,看着他们将凌家军的人头颅割下,踢来踢去…

他怒到了极点,亦是恨到了极点,整个身子都是紧绷着,眼瞳中几欲沁血。

两军之仇,不共戴天!

穆文斌骑在马上,看着自己一众属下对着敌军的尸首做出这般残忍之事,他却并无阻止之意,凌家军所犯恶行罄竹难书,就连他自己的父母与妹子,亦是在七年前那一场大战中被凌家军的人掳去,待他找到他们的尸首时,亦是死无全尸!

不知过去了多久,穆文斌闭了闭眸子,终是开口道;“够了!”

闻得主将出声,岭南军的人遂是停了下来,临去前,不知是谁放了一把大火,将那些残肢断骸一起烧了,火光冲天。

听得马蹄声远去,薛湛从洞口站起身子,他的脸色雪白,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他的脸颊上往下滚落,姚芸儿睁开眸子,就见他胸前一片血红,显是方才伤口崩裂,可瞧着他的脸色,却是骇的连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她眼睁睁的看着他一步步的向着那大火处走去,他的背影颀长而挺拔,宛如松柏,却透出浓浓的一股煞气,让人害怕,不敢接近。

待那火势渐小,就见那男子手捏黄土,拜了三拜。而后便是转过了身子,不知怎的将手放进嘴中,一记响亮的哨音响起,未过多久,便见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不知从何处飞奔而来,那马极是神骏,姚芸儿原本只看见一个黑点,不过眨眼间,那马便是奔到了眼前。

薛湛伸出手,在骏马的身上轻轻一拍,继而一个用力,便是飞身上了马背。虽是大伤在身,身形却依旧俊朗飘逸。

策马走至姚芸儿身边时,薛湛面色已是恢复如常,瞧着她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遂是微微勾唇,大手一个用力,便将姚芸儿抱了上来。

姚芸儿大惊失色,回眸道;“快放我下去!我不要骑马!”

见男子不为所动,姚芸儿焦急起来,又是道;“快放了我,我还要赶路!”

见她十分害怕的样子,薛湛只让那宝马放慢了脚力,望着眼前的小人,道了句;“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自是不不能放了你。”

姚芸儿听了这话,便是懵了,语无伦次起来;“我救你,只是见你可怜,我从没想过要你报答,你快放了我吧,我真的要赶路…”

许是见她快要急哭了,薛湛终是一笑,道;“你要去哪?”

姚芸儿见他这般相问,便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我要去清河村。”

“清河村?”薛湛听得这三个字,剑眉便是微微一皱,见姚芸儿一张小脸清纯温婉,恍如月下梨花,双眸中带着几分期冀与忐忑的看着自己,遂是道;“你家住在那里?”

姚芸儿点了点头,嗫嚅了好一会,方才小声的开口道;“你知道清河村该怎么走吗?”

薛湛自是不知道清河村在哪,只见她低眉垂眸的坐在那里,瓷白的小脸细腻柔润,乌黑的睫毛轻轻抖动着,既是惊慌,又是赧然。

他终是收回眸光,道了句:“我送你去。”

姚芸儿听了这话,却是赶忙道;“不,你告诉该怎么走,我自己回去。”

“怎么?”

“我是有夫君的,若让人瞧见我同你在一起,可就说不清了。”姚芸儿与他共乘一骑,自是离得十分近,甚至连彼此的呼吸都清晰可闻,那脸颊便是不由自主的发烫,又是道;“你快让马停下,放我下去!”

薛湛见姚芸儿身姿纤瘦,脸庞纯稚,怎么也不像嫁过人的,对她的话也不以为意,只淡淡笑道;“别乱动,当心摔着。”

话音刚落,正巧身下的骏马跨过一截木桩,那瞬间的颠簸令姚芸儿身子不稳,吓得她啊的一声,紧紧攥住了薛湛的衣襟。

113章相爱未能相守(芸儿父母)

薛湛见状,又是一笑,姚芸儿对马本就惊惧,就听男人一声“驾!”那马顿时飞奔了起来,只骇的她一张脸蛋煞白,小手刚松开他的胳膊,可身下实在颠簸的太过厉害,不得不又攥住他的衣袖,就听他道了句;“坐稳了。”不待她回过神来,男子双腿一夹马腹,骏马犹如离的弓箭一般,转瞬离得远了。

京城,皇宫,夜。

靖贵妃从元仪殿走出时,永娘已是在一旁候着,主仆两对视一眼,靖贵妃心中有数,心跳便是快了起来,面上却依旧是波澜不惊,带着几分哀切。

“圣上龙体欠安,为本宫摆驾慈安殿,本宫要为圣上祈福。”女子的声音十分轻柔,却透出隐隐的悲伤,诸人闻言,皆是匍匐余地,恭声领命。

转过弯,永娘服侍着靖贵妃上了凤撵,待撵中只有主仆两人时,靖贵妃紧绷的神情一松,对着永娘颤声道;“他…他来了吗?”

“小姐放心,侯爷已经在慈安殿里等候多时了。”永娘当年乃是靖贵妃的陪嫁丫鬟,多年来主仆两人在深宫中相依为命,对主子的称呼一直不曾改变。

听了这话,靖贵妃的心头便是踏实了下来,许是见她脸色苍白,永娘只道;“小姐,是不是皇帝的身子,不大好?”

靖贵妃闻言,轻轻嗯了一身,道;“他的身子早已被酒色侵蚀,又盲目服用那些术士的丹药,我方才问了张太医,说他的身子已经是强弩之末,怕是撑不了几日了。”

听了这话,永娘心头却说不出是何滋味,主仆两沉默良久,永娘方才道;“过了这么多年,小姐还恨皇上吗?”

靖贵妃心头一颤,一双白皙如玉的双手却是抑制不住的握紧,一字字道;“恨,怎能不恨,若不是当年他强逼我进攻,我与肃哥早已厮守在一起,又怎能过了这么多年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靖贵妃说来,便是银牙紧咬,眼睛却蓦然一红,又是说了句;“还有我那苦命的孩儿,这么多年来,都寻不到她一点儿消息,甚至连如今她是死是活,我都不知道…”

靖贵妃想起那个孩子,便觉得心口剧痛,隐忍许久的泪水,终是从眼眶中落了下来。

靖贵妃闺名徐靖,乃是当朝太傅的独生女儿,十三岁时便已是名满京师,被誉为京城第一美人。同年,凌家上门求亲,徐太傅欣然应允,将掌上明珠许配给凌家军中的少帅凌肃。

这一段姻缘在京城自是被传为佳话,自古美人名将,千古风流,只等徐靖年满十五,及笄后便嫁到凌家。

而这一门文武重臣结为姻亲的婚事,也被当朝文官大加赞誉,甚至吟诗作赋,留下不少名章。至于那一对小儿女,更是郎才女貌,凌肃年长徐靖十岁,又是常年征战,得了徐靖这般柔美娇小的大家闺秀,哪有不疼的道理,在与徐靖定亲后,甚至连出外征战时,稍有空闲,凌肃心头亦是会浮起未婚妻娇美羞赧的面容,心里只盼着她快快长大,早日及笄,好将她娶回家门。

徐靖自幼便已听闻凌肃的名头,知他是少年英雄,闺阁里的小姐,就连想起来都是心跳不已。

然,就在徐靖初初及笄的那一年,与凌肃的婚期左不过还剩下三月有余,恰逢元宵佳节,念着是出嫁前的最后一个上元节,遂是禀过父母,领了永娘一道出府,去赏花灯。岂料便是在那一夜,竟是偶遇微服出巡的少年天子。

花灯下的少女着一袭鹅黄衣衫,肤色莹白胜雪,两弯柳叶淡眉,一双剪水双瞳,不食人家烟火的美丽只让天子惊鸿一瞥,再也难以忘怀。

回宫后,皇帝不顾朝臣反对,亦不顾京师坊间流言,更是将凌家与徐家搁在脑后,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硬是将徐靖抢进了宫,仅次于皇后,封为贵妃。纵使被人说为昏君,亦在所不惜。

翌年,徐靖一举得男,为皇帝诞下了皇长子,便是如今的梁王泰。而凌肃,至今已是天命之年,却一生不曾娶妻。膝下无儿无女,遂将一手养大的同袍遗孤薛湛,认为义子。一代枭雄,寂寥于此。

永娘想起往事,也是心口酸涩,只握住了靖贵妃的手,哽咽道;“小姐,小小姐吉人自有天相,若是有缘,你们母女此生定是会再相见的。”

想起十七年前的往事,靖贵妃心如刀割,刚将眼泪压下,凤撵便已是赶到了慈安殿。

永娘搀扶着靖贵妃下了撵,主仆两一道向着殿堂走去,靖贵妃走进了大殿,永娘则是在外面与诸人一道候着。

幽深的大殿散发着蚀骨的寒意,靖贵妃走了几步,却没有看见男人的身影,她的身子微微哆嗦着,一声“肃哥”还未从唇中唤出,整个人便被男人抱在了怀里。

这么多年来,两人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凌肃常年在驻守边疆,三年五载,才会回京一次,两人仅有的几次相见,身旁皆是隔了无数的人。凌肃望着她身着繁复的宫装,带着满头的珠翠,胭脂水粉将她的脸蛋勾勒的看不出丝毫瑕疵,在宫人的环绕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十足的严谨守礼,天家风范尽显。而他,只得离她远远的站着,道一声;“娘娘…”

他知她在宫中步履维艰,亦知自己与她曾有婚约,宫中人心险恶,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便能重伤于她,将她推倒万劫不复的境地去。是以他每次与她最多不过说上三句话,便会匆匆告退。唯有一颗心,却是千疮百孔。

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衣着青色罗裙,一支玉簪将黑发挽住,一笑间露出两个梨涡,柔柔的唤他肃哥哥的女子。他几乎想伸手抓住那个影子,却总是徒劳无功,贵妃,站在他的面前,她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可在他心底,她却依旧还是当年那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至老至死,永志不变。

“肃哥…”徐靖将身子埋在凌肃的怀里,一语刚毕,泪珠便是刷的落了下来,怎么也止不住。

隔了这么多年,她的身子依旧柔软的不可思议,凌肃心知眼前情况紧迫,只紧了紧她的身子,便是将她从怀中松开,嘱咐道;“靖儿,你听我说,皇帝的身子怕是撑不过三日,我已打点好一切,朝中六部也全都安置妥当,到了那一日,你只消记得一点,千万不可自乱阵脚,慕家远在西南,没有传召,不得进城奔丧,必要之时,”说到这里,凌肃眼眸一沉,一字字道;“即时发动宫变,也在所不惜。”

念起他为自己母子所做的一切,靖贵妃的心头愈是酸痛难忍,只昂起脑袋,望着眼前的男子,许是常年征战,又许是心牵徐靖与那苦命的孩子,凌肃不过五十余岁,却是华发顿生,脸庞上亦是皱纹沟壑,可挺拔的身躯依旧,黑眸锐利如刃,气势丝毫不减当年。

“泰儿非你亲子,你这样做,值得吗?”徐靖泪眼朦胧,问出了多年藏在心中的话,当年她被皇帝强掳进宫,未几,便被年轻的天子强要了身子,不久后便怀了孩子,正是梁王泰。

凌肃凝视着眼前的女子,粗粝不堪的大手缓缓抚上靖贵妃白净的脸庞,低着声音,道出了一句;“他是你的儿子。”

徐靖的眼泪扑簌扑簌的落了下来。

“若咱们的孩儿还在,该有多好…”她终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那个孩子占着两人心中最为柔软,也是最为痛苦的一处地方,此时听徐靖提起那个孩子,凌肃心头一窒,亦是心如刀绞。

“启禀娘娘!”不待二人说话,蓦然便听永娘的声音自殿外传来。

“圣上醒了,要见娘娘。”

闻言,徐靖一惊,凌肃已是为她将泪水拭去,低声道;“去吧,不用怕,元仪殿中全是咱们的人。”

徐靖点了点头,如水般的眸光划过凌肃的面容,终是一咬牙,转身走出了慈安殿。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男人的身影仍是一动未动的站在那里,唯有眼底,渐渐浮上一抹苦涩。

烨阳。岭南军军营。

夏志生从帐中走出时,就见孟余与穆文斌皆是等在了那里。

“元帅的伤势如何?”孟余刚一看见他,便是开口问道。

夏志生摇了摇头,道;“元帅这些日子一直奔波劳碌,伤口数度崩裂,此时已有溃烂之势,老夫方才已经为他刮去腐肉,日后如何,倒是要看元帅爱惜不爱惜自个的身子了。”

两人闻言,俱是眉头紧锁。

夏志生擦了擦手,对着穆文斌道;“怎么,还没夫人的消息?”

穆文斌点了点头,“烨阳周边,甚至连秦州,安阳一带也全是命人找遍了,也派人去了清河村,却还是没有夫人的下落。”

夏志生听了这话,倒也是愁眉不展起来,刚要说话,却见孟余对着他使了个眼色,原来正是安氏领着袁宇,母子两一道走了过来。

当日袁崇武本是要命人将他们母子送到秦州,而在姚芸儿失踪后,袁崇武一心寻找,又加上如今凌家军班师回京,烨阳已是安稳了下来,安氏母子,遂是一直留在了军营。

114章帝王心术

“夫人。”见到她,诸人皆是纷纷行礼。

安氏裣衽对着诸人还了一礼,容色十分谦和,孟余拱手道;“元帅正在里面,夫人只管领着小公子进去即可。”

安氏微微点头,目光却是向着夏志生望了过去,眸心划过一抹焦灼,道;“他的伤…”

夏志生闻言,顿时开口道;“夫人不必担心,元帅身子健朗,若能休养个几日,便无大碍了。”

安氏微微松了口气,对着夏志生福了福身子,道;“有劳夏老费心了。”

夏志生忙称不敢,安氏则是牵过袁宇的手,领着孩子去了主帐。

望着母子的背影,孟余却是一声轻叹;“大夫人屡遭变故,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倒也真是不易。”

他这一语言毕,夏志生便是捋须颔首,就连穆文斌也是道;“不错,夫人待下谦和,教子有方,委实难得。”

两人这般说着,夏志生则是眉头紧锁,道了句;“可惜元帅心里,却只有那一位…”

只说到这,他便是噤了声,虽然话未说完,但其余两人却都知晓他想说的是什么,当下三人对视一眼,皆是微微苦笑。

主帐内。

袁崇武腹部的伤口已是被夏志生重新包好,这些天他一直不眠不休的寻找姚芸儿的下落,那伤口处便是反复的溃烂发脓,血迹与脓水早已浸透了棉布,瞧起来分外可怖。

“爹爹!”听到儿子的声音,男人微微抬眸,就见安氏牵着袁宇的小手站在那里,母子两皆是收拾的干净整洁,袁宇本就秀气,此时瞧起来一张小脸更是白白净净的,讨人喜欢。

袁崇武双眸布满了血丝,就连脸色亦是难看到了极点,瞧见儿子,遂是对着孩子伸出了手,道了一个字;”来。”

袁宇挣脱了母亲的手,向着父亲走去,待看清父亲腹部的伤口时,年幼的孩子眼眶一红,泪水顿时滚落了下来。

瞧着儿子泪眼汪汪的瞧着自己,袁崇武伸出手,为孩子将腮边的泪水勾去,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别哭。”

“爹爹伤的这样厉害,孩儿瞧着,心里难过。”袁宇抽噎着,声音十分小,这个孩子打出娘胎以来,就没过过一天的安稳日子。安氏怀着他的时候,正好赶上家里良田被夺,继而便是婆婆惨死,袁崇武领着周边的农民揭竿而起,这个孩子是在逃亡路上出生的,生下来的时候就像只猫儿,哭声都是细细弱弱的,旁人都说养不活,袁崇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将他抱在怀里时,孩子简直轻的没有一点重量,即使到了现在,袁宇已经十一岁了,可瞧起来还是跟岁的小儿一般,孱弱的让人心疼。

这孩子长得随安氏,皮肤很白,眉清目秀,但一瞧便是吃了许多苦,打小没有滋养,脑袋虽大,脖子却是细细的,身上更是瘦骨嶙峋。

袁崇武瞧着,只伸出手来,抚上孩子的头顶。

“爹爹,你不要在骑马了,夏爷爷说,爹爹伤的厉害,一定要好好歇息。”袁宇鼓足勇气,眼眸中含了一丝怯意,望着高大而魁梧的父亲,眸心中满是仰慕与依恋。

袁崇武闻言,目光却是向着安氏望去,安氏迎上他的眸子,心头便是一紧,酸凉酸凉的发疼,只微微侧过脸去,避开了他的视线。

袁崇武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小脸,低沉着声音说了句;“爹爹没事。”

袁宇垂下眼帘,望着父亲的伤口,他知道这是父亲将哥哥护在身下,为哥哥挡箭才会受的伤,这样想来,心头对父亲的敬仰便是更深了一层。

案桌上的军务早已堆积成山,男人捏了捏眉心,对着眼前的儿子道;“先去外面玩吧,爹爹还有军务要处理。”

袁宇十分听话,见爹爹这般说起,便是站起身子,离去前还不忘说了句;“爹爹多注意身子,孩儿晚间再来看您。”

袁崇武点了点头,见袁宇走到安氏身边,安氏低眉顺首,也不曾去看他一眼,只领着孩子走出了主帐。

待母子两走后,袁崇武阖上眸子,只觉得自己头疼欲裂,太阳穴突突直跳,四肢百骸都是发硬,唯有心头却是空洞洞的,像被人拿了尖锐的东西狠狠的往心窝子里钻,钻的人撕心裂肺。

京城,皇宫,元仪殿。

靖贵妃走进宫殿时,一屋子里的人便是朝着她跪了下去,她面无表情,唯有眼睛却是微微红肿的,平添了几丝哀伤,似是对皇帝的龙体忧心忡忡。

“娘娘,皇上将奴才们全赶了出来,自个儿在后殿候着您呐。”高公公躬身上前,尖细的嗓子压的极低,对着靖贵妃道。

靖贵妃淡淡颔首,宫装轻移,向着后殿走去。

龙塌上,一袭明黄寝衣的男子脸色蜡黄,早已是行将就木,听到女子的脚步声,男子睁开眼睛,微微一笑,道了句;“你来了。”

靖贵妃垂下眼帘,对着他依旧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语调不疾不徐,滴水不漏;“臣妾参见皇上。”

男子一记苦笑,道;“这么多年,我在你面前从未自称过朕,唯有你,一心要与我生分至此。”

靖贵妃站起了身子,脸上依旧是安安静静的神色,只垂首不语。

皇帝早已见惯了她这般清淡的样子,他凝视她良久,终是一叹道;“你还是恨我。”

“臣妾不敢。”女子的声音听在耳里,虽是轻柔,却不带丝毫感情。

皇帝收回眸光,只吃力的抬起自己的手,对着靖贵妃的方向伸出,喉咙里吐出了两个字;“过来。”

靖贵妃一步步的像他走近,在距龙塌三步之遥的地方,稳稳的站住了脚跟。

皇帝自龙床的暗格中,取出一卷圣旨,颤抖着手,递到了她面前。

靖贵妃美眸中浮起一抹疑惑,将那卷明黄色的圣旨自皇帝手中接过,待她看完圣旨中的字迹后,整个人便震在了那里。

皇帝唇角微勾,声音仿似从很远的地方飘来一般,轻飘飘的,毫无力气;“泰儿刚出生时,我便对你许诺,要将我的龙椅传给咱们的儿子,只是,你从没信过。”

靖贵妃握着圣旨的手,已是抑制不住的轻颤。

皇帝躺在那里,气若游丝,每一个字声音虽小,却依旧清晰;“你宁愿相信凌肃,也不愿相信我会将皇位传给泰儿,这么多年来,我早已倦了,却还是放不下你们母子。”

说到这里,男子枯槁憔悴的脸上,逐渐浮起一记苦笑,犹记当年,他是风流倜傥的少年天子,鲜衣怒马,挥斥方遒,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一年的上元节,在京城的花灯会上,他一袭青衫,磊落潇洒,却偏偏对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不惜背负昏君的名头,也要将她占为己有,如此想来,竟是全都错了。

靖贵妃听他提起凌肃,苍白的脸颊上顿时生出一抹红云,虽已是徐娘半老,可那刹那间的赧然慌乱,却宛如二八少女,扎着皇帝的眼。

皇帝阖上眸子,继续道;“你与凌肃之间的事,我早已洞悉,就连你十七年前生下的那一个孩子,我也是一清二楚。”

“轰!”靖贵妃在闻得这句话后,脸蛋“刷”的一下变得毫无血色,她倏然抬起头来,紧紧的盯着床上的男子,一连声的;“你…你…”从颤抖的红唇中吟出,却说不出旁的话来。

“你当年推脱身子不适,请旨移至偏殿休养,实则却是怀了身孕,怕被宫人察觉,”皇帝说到这里,清瘦的面容浮起一丝苦涩,淡淡道;“你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甘冒大险,也要为凌肃生下那一个孩子,等孩子出生,你让你的心腹嬷嬷连夜将孩子放在食篮里偷送出宫,这一切,我都晓得。”

靖贵妃脸色雪白,三魂去了七魄,她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男子,似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你既然已经知道,又为什么会放过我?”她的声音沙哑到了极点,整个身子都是抑制不住的哆嗦。

皇帝的眼底闪过一抹痛楚,他一记浅笑,却是不曾开口。

“是你!”蓦然有一道灵光在脑海闪过,靖贵妃声音都是变了,嘶声道;“是你下的手!我的孩子!是你…”

皇帝这才道;“不错,是我下令让人除去了那个孽种。这些年来,凌肃千方百计的寻找那个孩子,却不知那个孽种,早在十七年前便死了。”

靖贵妃闻言,顿觉眼前一黑,身子软软的倒了下去。

皇帝的声音已是犹如风箱一般,呼哧呼哧的响,可那些话却依旧源源不断的传到靖贵妃的耳里;“这些年来,凌肃为了力保你们母子,东征西讨,为我攻守这大周基业,他却不知道,他的亲儿早已命丧我手,想起他这么多年跟头牲口一般为我卖命,我就觉得可笑…”

皇帝的声音已是沙哑难闻,喉间更是传出一阵阵的“嗬嗬”声,在这阴森的后殿里,更是显得渗人可怖。

115章快别哭,我不欺负你便是

“别再说了!”靖贵妃声音嘶哑,整个身子都是簌簌发抖,她的牙齿打着轻颤,眸中是又恨又痛,凄苦到了极点。

皇帝说了这么多话,早已是体力透支的厉害,他躺在那里喘着粗气,隔了许久,方才道;“待我走后,你去告诉凌肃,要他,一定要当心慕家…”

听到“慕家”,靖贵妃心神一凛,只从方才那抹痛不可抑中回过了神来,慕家镇守南境,手握重兵,当年南疆夷狄侵犯,慕家按兵不动,逼得皇帝将慕皇后所出的皇子立成太子,这才率兵将夷狄驱逐出境,此事被皇帝视为奇耻大辱,对慕家的掣肘,亦是从立太子后,变本加厉起来。

“泰儿继位,慕家定会不甘,你告诉凌肃,要他一面以皇后与太子去牵制慕家,另一面则以安抚为主,为泰儿求娶慕家的女儿为后。此外,便要他尽快将岭南军镇压下去,若等慕家与岭南军联手,泰儿的江山,便再也坐不稳了。”

皇帝说到这里,对着靖贵妃看了一眼,道;“你听明白了吗?”

靖贵妃心口发寒,听了这一番话后,脸色亦是苍白了起来,她没有说话,只点了点头。

皇帝终是放下心来,眼瞳深深的望着她,眸心渐渐的浮起一丝温柔,他张了张嘴,最后唤出了两个字,亦是刻于心头一生的名字;“靖儿…”

靖贵妃没有回答,等了许久,却仍是不见皇帝开口,这才轻轻抬眸,对着榻上的人望去。

这一眼,却是让她怔在了那里,榻上的人,已是了无生息。

永安二十六年,周成帝于元仪殿驾崩,享年四十六岁。其去世前留下遗诏,将皇位传于长子,同年,文帝继位,改年号洪元。

夜深了。

姚芸儿轻轻动了动身子,刚睁开眼睛,就见那男子和衣而卧,许是为了防止自己逃跑,整个人竟是横躺在门口,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着那张年轻的面容更是轮廓分明,清俊英气。

姚芸儿竖起耳朵,听他呼吸均匀,便是起身攥住自己的包袱,打算从他身旁跨过,悄悄离开。

这几日两人一直是同行赶路,她也不知是告诉了他多少次,自己是嫁过人的,不能与他随意结伴,可不论她怎么说,他却都是不听,若是听她说急了,男子便是打个哈哈,说些别的来转开她的话头,这人心思敏捷,姚芸儿总是上当,竟是次次都被他糊弄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