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中布局

两天后,传来了乔国界即将回来的消息。同时,立化辞职员工的手续基本上全部办理完毕,最终确定辞职的人数四分之三多。成立了十年的立化,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动荡!

马大勉站在电梯口,望着立化办公区空空荡荡的座位,脸上乌云密布,眼神阴冷如冰,他五年的努力和布局,五年的心血和汗水,不敌三人登高一呼。在三人率领立化多数员工转身离去的瞬间,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不败战绩,一败涂地,他想借兴众文学上市一跃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支离破碎,一地鸡毛。

为什么会这样?马大勉胸中怒火冲天,为什么江武三个人非要把事情做绝?为什么就不能放下成见,一同开创兴众文学美好的明天?为什么?!

没人回答马大勉为什么,马大勉也永远理解不了江武三人骨子里的草根意识和创业情怀。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创始人爱护公司就如爱护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健康、完美地长大,而不是让孩子早早打扮得花枝招展卖掉赚钱。有的职业经理人只想将公司上市套现,公司不是他的孩子,只是他的赚钱工具,他对公司没有感情,只有利益。

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马大勉不接地气,又一向自诩为精英,从来不肯弯腰平等地和立化对话,只将立化当成兴众文学的现金奶牛,却不给奶牛应有的尊重,还拿着奶牛的奶去喂养他的亲信。一个管理者,做不到公平、公正和公开,不管他遭遇什么样的失败,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让何方远和马大勉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何方远会指出马大勉到底失败在了什么地方,但以马大勉身上无时无刻不流露在外的精英气息和傲然姿态,别说他不会和何方远坐在一起深谈,就算会,他也接受不了何方远对他的指指点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何方远也不会对马大勉实言相告,有些人永远局限在自己的井口中,无法破土而出,何方远就算再真诚再坦诚,马大勉也不会听信一个和他差了很多级的下属的劝告。这不符合他的风格,也有损他的精英身份。

事实上,就算马大勉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愿意改进,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何方远什么也不会说,帮马大勉改正错误就等于为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他才不会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笨人。

不求神一样的队友,只求猪一样的对手,尽管留在了立化,尽管马大勉是他的顶头上司,但何方远却还是没有将马大勉当成队友,还是当他是对手。在他的计划中,马大勉是他必须翻越的高山之一。

“方远,马总让我负责招聘员工,这事儿,我们一起负责吧。”黄是道从总监室出来,来到何方远面前,扔给他一份资料,“这是投递的简历,你先筛选一下。”

总监级别才有单独的办公室,副总监就没有,一正一副,待遇的差距就是这么大,而比表面上差距更大的是,马大勉对黄是道是深信,对他是半信半疑。何方远接过资料,若无其事地说道:“都开始招聘了我才知道,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参与了,是不是?招聘员工是大事,谁招聘,谁就有向心力,这事儿,还是你负责比较好。”

黄是道没想到何方远话说得这么直接,脸色一哂:“立化的招聘一向由三位老大负责,这不,三位老大都不在了,就暂时由上头接手了。马总安排了兴众文学的一个副总负责这件事情,资料也是副总转到了我的手里。”

还不错,黄是道的态度还算真诚,比马大勉会来事多了,不过也可以看出,现在黄是道有求于他,何方远见好就收:“好吧,既然黄总监吩咐了,我就照办。”

黄是道见何方远态度好转,就势坐在了何方远旁边,压低了声音:“方远,不知道你听说没有,有消息说,会是总部来人担任兴众文学的副总裁兼立化的总经理,据说人选已经定了,是总裁办主任。”

兴众总裁办主任肯定是乔国界的嫡系了,这么说,乔国界直接空降嫡系接手立化,是对马大勉的不信任了?何方远就问:“不是说马总提名吴连担任兴众文学的副总裁兼立化的总经理吗?”

吴连是马大勉的嫡系。

马大勉上任后,兼并并收购了许多家互联网版权网站,吴连所在的高山上就是其中一家。高山上经营状况不善,年亏损数百万,但在收购时,马大勉却开出了溢价百分之三百的价格。

最终在马大勉的坚持下,这笔收购以业内震惊的一个数字全权收购。此事,曾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都认为兴众文学对高山上的收购溢价太高,作为一个连年亏损几乎丧失了发展方向的网站,就算兴众文学出于壮大声势的需求进行收购,也不用溢价。因为高山上不被业界看好,无人收购,没有竞争的收购还溢价收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有没有猫腻,何方远就不得而知了,但此事让他对马大勉的看法大变。如果说以前他还认为马大勉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坚持职业操守,为人虽然小有文青,但至少还有商业道德底线,那么高山上的收购案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利益面前能坚持底线的人,真的不多。

吴连原本在高山上担任副总,高山上被收购后,他就被马大勉调到了身边担任了兴众文学的副总裁,此事,也曾在兴众文学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一家失败的网站的副总,摇身一变成了兴众文学的副总裁,和立化的总经理江武平起平坐,凭什么?江武对立化可是贡献了整个兴众文学一半的利润,高山上还要靠立化的输血才能生存,这样的不公平怎么能让人服气?

也正是马大勉的用人不公和刻意打压立化系的人马,才导致今天三位老大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的局面,不得不说,马大勉有今日之败,罪不在别人,而在自身。

三位老大一辞职,何方远就意识到马大勉全盘接管立化的机会来临了。早就听说马大勉有意让吴连替代江武,不想,乔国界横插一手,要安插自己人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乔国界还是那个强势、霸道、唯我独尊的乔国界。放眼兴众,不管是违逆他的意志的江武还是事事顺从的马大勉,在他眼中,都是他的棋子,或者说,从一开始到现在,兴众始终只是他一个人的帝国。

“马总的提名,乔董没同意,乔董又直接提名总办陈果,马总没反对。”黄是道又向前凑了几分,“方远,你善于分析问题,说说看,等乔董回来了,兴众文学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何方远意味深长地笑了,黄是道真有意思,原来还想见风使舵,一见马大勉有失势的可能,莫非就想向陈果靠拢?不过一想也是,黄是道虽然是马大勉一手提拔的嫡系,和马大勉只有利益没有情谊。职场之上,利益从来只是合则有不合则无,不像情谊可以长久。

“这个我可说不好。”何方远对兴众文学接下来的局面当然有他的分析,却不会告诉黄是道,开玩笑,他怎么可能让黄是道知道他的思路,“关键还要看乔董怎么想,在兴众帝国,只有乔董是棋手,别人只能是棋子。”

这话等于没说,黄是道笑了笑,岔开了话题:“听说乔董一回来就会宣布立化新的管理层,你最少也是总监了,恭喜。”

总监?难道说马大勉不但不给他常务副,连副总也不给?何方远观察了一下黄是道的表情,见他眼神闪烁,心里明白了几分,八成黄是道是在为马大勉探路来了,想试探他的底线,他就无谓地摇了摇头:“什么总监,我还当我的副总监就挺好,操心少,责任少,风险也小,现在空了这么多人,要是当上总监,得多忙?我看还是算了,我对目前的职务,很满足。”

“现在正是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不能退后呀。方远,留下来的人中,我和你之外,也就是荏苒、记安和子棋最能干了,剩下的几个人,都是打酱油的,就算招进了新人,一时半会也不顶事儿。估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得我们几个扛大梁了。”

“黄总监扛大梁,我跟上。”何方远还是不动声色,他倒要看看,黄是道到底是什么打算。

现在的立化,比三位老大们在的时候混乱多了,以前只分创始系和兴众系,现在创始系不复存在,以他为首的四人组如果非要再重新命名一个新系的话,叫何系更贴切一些。而由马大勉一手提拔的黄是道和陈开旭,再叫兴众系也不合适,如果陈果空降的消息属实的话,马大勉现在不能再代表兴众文学了,那么黄是道和陈开旭就得改称为马系了。

陈果空降后,也会培植自己的势力,姑且先称之为陈系。那么立化在重组后至少会出现三股势力,何系、马系和陈系。再如果新招聘的员工,除了各自选择分别加入三方的势力范围外,也有可能会抱团成立一个新系,那么就是四系了——新系。

一个公司或一个团队,派系越多,战斗力也就越弱,三系或四系的立化肯定远不如以前创始系一家独大时抱团,再如果黄是道心怀二心,又想要倒向陈果,那么马系就会在立化消亡。而何方远如果加大攻势,将新员工的生力军拉拢到他的旗下,那么最终立化形成何系和陈系分庭抗礼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两系较量,总比三系或四系混战强。

“方远,你就别跟我谦虚了,我觉得你就得挑大梁,回头我向马总推荐一下,让你顶上副总。”黄是道一拍何方远的肩膀,“现在正是我们摒弃成见共渡难关的时候,希望我们以后通力合作。”

等黄是道一走,梅荏苒、范记安和徐子棋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道:“何哥,黄是道套你话来了,听他的意思,马大勉想用一个总监就打发了你?去他的,我第一个反对。”

“何哥,干脆我们反了吧。如果马大勉真敢只让你当一个总监应付你,我们集体辞职!”

“对,对,撂挑子,不干了,太欺负人了。”

何方远摆了摆手:“一个人在没有成功之前,世界不会在意他的尊严。意气用事要不得,马大勉现在只是试探我,立化管理层的人选,最后的拍板权在乔董手中,他说了不算,不过,他有提名权和建议权。说白了,马大勉一直当我们是创始系,对我们信任不够。”

“那到底要怎么办?”梅荏苒替何方远着急,“何哥,要是你当不上副总,就可太亏了。”

“办法有很多,最关键的一个就是……”现在可是加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好时机,何方远环视了几人一眼,“就看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条心了?”

“何哥,你不相信我们?”徐子棋急了,一挽袖子,“你说怎么办,我光膀子就上。”

徐子棋是南方人,从小却在北京长大,脾气也变得和北方人一样直爽了。

何方远见效果达到,哈哈一笑,将手中的员工招聘资料一分三份,分别递与三人:“你们三人每人从里面筛选一部分员工,从简历入手,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等他们一进公司,在他们没有看清形势没有站队之前,拉拢他们加入我们的团队。”

“好主意。”范记安右拳一击左掌,“用实力说话,现在何系才有四个人,力量太弱,如果何系有二十个人,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了。何哥,我第一个支持你。”

“我也支持。”徐子棋也表态了。

“这样似乎不大好吧?”梅荏苒却一反常态,有几分犹豫,“以前三位老大在的时候,创始系是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形成了战斗力,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情,马大勉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拉帮结派的情况再次发生,再说乔董也不会允许一个新派系的坐大。”

“我没说要坐大,也没想过要和创始系一样形成战斗力。”何方远微微一笑,“我只想让乔董和马大勉看到我的存在。”

“明白了,明白了。”范记安最先领悟何方远的思路,嘿嘿一笑,“不求坐大,也不求战斗力,只求当成上升的阶梯。何哥,我现在无比期待你秒杀黄是道的一刻。”

梅荏苒和徐子棋也明白过来了,二人一起点头,心领神会地笑了。

由于人手不足,立化一大摊子事情全压在了何方远几人的身上,一上班就会忙得不可开交,直到下班的时候,才总算有了空闲,不过等何方远刚伸了伸懒腰想要舒展一下筋骨,电话响了。

“何方远?我是总办陈果,麻烦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陈果?何方远心中一惊,陈果的动作够快,才有传闻出来,还没有正式宣布任命,他就想开始着手立化的工作了?

想了想,何方远没有先上楼,而是敲开了黄是道的办公室。

“黄总监,刚接到总办陈果主任电话,说让我去他的办公室一趟,这事儿,你知道吗?”何方远可不是出于好心才向黄是道通报一声,而是想借黄是道的口将事情传到马大勉的耳中。他完全可以肯定,陈果单独约他见面的事情,马大勉并不知情。

陈果是总办主任,如果如传闻一样走马上任兴众文学副总裁兼立化总经理,也是位于马大勉之下,归马大勉领导。不管陈果找他何事,在马大勉彻底失去乔国界的信任之前,只要马大勉还是兴众文学的CEO,他就绕不过马大勉这座高山。

绕不过就要勇于攀登,何方远不是知难而退的人。

“不知道哇。”黄是道先是一惊,随即又觉得太失态了,忙镇静了几分,“陈果找你,应该是想了解一下立化的现状,你去了,小心说话。”

“嗯。”何方远目的达到,不再多说,转身上楼而去。

不出他所料,他一出门,黄是道就忙拿起电话,打给了马大勉:“马总,陈果出手了,开始接触何方远了。”

“知道了。”马大勉淡淡地应了一声,放下电话,他起身来到窗前,俯视窗外的景色。

总部在十八层办公,他在十五层,立化在十层,何方远从立化去见陈果,必须经过十五层。不知何故,他瞬间有一个不安的念头闪过,何方远以前一直在十层办公,很少到十层以上的楼层,这一次却直接越过十五层上升到了十八层,似乎是一个不好的开端,莫非预示着何方远在立化默默无闻了四五年,终于有机会进入了总部管理层的视线?

第十二章 心机

陈果约见何方远,如果仅仅是为了了解立化的现状,也没什么,只要是陈果自己的主意就行,怕只怕,如果陈果是得自乔国界的授意,就麻烦了。

马大勉心里清楚,立化集体辞职事件,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版权产业的市场格局和版图即将迎来过去十年中最大的变局,人人都在关注事件对整个互联网业界带来的冲击,却很少有人关注事件本身对他个人前途造成的困扰。尽管乔国界并没有明确表露出对他的不满,他也明白一点,这件事情,让他和乔国界的关系蒙上了阴影。

乔国界为人,性格强硬,铁面无情。他用人时,只要聊得投机,三言两语就能拍板;炒人时,一言不合就能让人滚蛋。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江湖,他就是江湖中快意恩仇的大侠,高兴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高兴时,翻脸无情,手起刀落。

诚然,值此立化生死存亡之际,乔国界就算对他再是不满,也不会现在就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况且他整合兴众文学五年,是推动兴众文学上市的不二人选。短时间内,乔国界即使因立化集体辞职事件迁怒于他,也只能没有选择地再留任他一年半载。

陈果现在提前进入状态,最先接触的人不是黄是道,也不是别人,而是何方远,就有十分强烈的想要全面掌控立化的意图了,而且还绕过了他,就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想都不用想,陈果之前已经得到了乔国界的授意,也就是说,陈果担任兴众文学副总裁兼立化总经理一事,已成定局。

而且陈果显然有拉拢何方远之意。

何方远作为创始系的遗留势力,和他必然不和,有天然的敌意,陈果是想让何方远为他所用,以便迅速而果断地全面接管立化。之前,他一直努力对外宣传弱化立化,强调兴众文学,现在倒好,陈果接管立化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立化立威,弱化他的影响力,去马大勉化。

难道说,他在兴众的日子,屈指可数了?马大勉心中闪过一丝沉重,当然,更多的是愤怒,既愤怒于江武等人的突然发难,也愤怒于乔国界的翻脸无情,尽管此时乔国界还没有明显流露出对他的厌恶。

该怎么办才能扭转现在不利的局面?马大勉思来想去,忽然发现了一个闪光点,对了,就是何方远,既然何方远现在是支点人物,陈果可以拉拢,他为什么不可以拉拢?如果何方远为他所用,让何方远在立化担任要职,他再借何方远之手牢牢掌控了立化,岂不是手中就多了一张底牌?

马大勉不是担心被乔国界炒掉,而是现在离开兴众,太狼狈了,也不利于他以更高的身家找到下家。如果等他妥善处置了立化集体辞职事件再跳槽,会为他加分不少,说不定还会因为出色的应变能力而得到更多的赞赏,从而前进一步,年薪大涨。

好,就这么定了,马大勉既然意识到了何方远的重要性,他当即拿起电话打给了乔国界:“乔董,我想好了,立化的副总人选,我推荐何方远……”

如果让何方远知道陈果的一次召见让马大勉改变了主意,准备向乔国界推荐他担任立化的副总,他也不知是该庆幸终于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还是该无奈有时候命运也会捉弄人,因为他本来一直想借马大勉之手先上第一个台阶,没想到,有人抢先马大勉一步向他伸出了拉拢之手。

“方远,你能留在立化,我很高兴。”四十多岁的陈果长相显年轻,乍一看,比小他几岁的马大勉还精神几分,他说话的时候和颜悦色,不愧为担任了多年兴众总管的八面玲珑的人物,“我代表乔董,感谢你对兴众的信任。”

这一句话分量就重了,何方远忙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说道:“陈主任言重了,我对立化有感情,也看好兴众的发展,更佩服乔董的为人,所以选择留下。”

“坐下,不要客气,不要拘束。”陈果呵呵一笑,拿起一根雪茄,“抽不?”

何方远连忙摆手:“不用,谢谢。”

陈果熟练地剪掉雪茄的一头,又在火上稍微烤了烤,点燃之后,悠长地吸了一口:“我不好酒,就好雪茄,多年的习惯,改不了了。”

何方远附和地笑了笑,没有说话,和马大勉以及陈果相比,他在生活的品位和追求上,还差了不少,毕竟层次上有太大的差距。相比之下,他倒更欣赏马大勉的文青做派和忧郁气质,而不是很喜欢陈果微显做作的小资情调。

虽说下江是一个崇尚小资情调的城市,但互联网新贵和传统的权贵追求奢华生活不同的是,他们崇尚简单、简约和随心所欲的生活。就如小马哥去北京开会,一个人拎一个大箱子下飞机,在人来人往中的首都机场毫不起眼,比起前呼后拥的明星和国企领导,他普通得就如一滴水。只是谁也不知道的是,放眼国内,不论身家还是影响力能和小马哥相提并论的,并没有几人。

一个小马哥的身家可以抵几十个上百个大牌明星,甚至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生产总值,他身上却没有丝毫的骄纵和不可一世。互联网财富神话造就的亿万富翁,低调务实,比传统的权贵更符合何方远的价值观。

“找你来,是想和你聊聊立化的现状,同时,也想听听你对立化下一步的看法。”陈果切入了正题,“立化新的管理层,近期就会出台,我已经向乔董推荐你担任立化的副总了。”

“啊?副总……这个太突然了,太意外了,我怕我不能胜任。”何方远惊喜交加,虽说一个立化的副总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但副总是起点,只有到了副总级别,才能进入乔国界的视线。他本想借马大勉提名他担任副总从而引起乔国界的注意,没想到,最终提名他的人竟是陈果。

如果让何方远知道就在刚才,马大勉也亲自打电话向乔国界推荐他担任立化的副总,他肯定会为他决定留在立化而欢呼。陈果和马大勉先后提名他担任立化副总,表面上迫于形势,其实何尝又不是何方远目光长远,早就算出了集体辞职之后的立化正是他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

他在立化四五年了,从来都没有进入过乔国界的视线,现在终于成功地引起了乔国界的注意,万里长征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好事,绝对的大好事。

“你担任副总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你的能力强悟性高,而且人缘好,我认为,你担任立化的副总,肯定可以胜任。”陈果鼓励了何方远几句,话题一转,“说说你对立化下一步的想法。”

如果说提名他担任副总是激励,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考试了,提名是一回事儿,最后能不能获得任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所以,考试必须通过。

“下一步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补充新鲜血液,招聘编辑,同时淡化处理辞职事件对兴众文学的负面影响。现在各大媒体都大幅报道辞职事件,兴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表任何通告,这不正常,也让兴众很被动。我觉得,现在应该以兴众文学的名义接受媒体采访,向媒体发出兴众强硬的声音。”何方远说出了本来想向马大勉提交的建议,既然陈果最先向他示好,并且提名他担任立化副总,他就得投桃报李。

“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致,可惜的是,马大勉觉得现在接受媒体采访,不是时候。”陈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了,“方远,如果我让你代我拟一份新闻通稿,你什么时候能交稿?”

“新闻通稿?关于立化的辞职事件?”何方远惊问,心想稿子一写一交,他就等于站队了——一入陈系深如海,从此大勉是路人。虽说马大勉有可能失势,但现在马大勉毕竟还是兴众文学的CEO,高了陈果一级。

陈果看上去文质彬彬,戴眼镜抽雪茄,小资得很,吃相却也不雅观,在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之前,就想和马大勉夺权了。不过既然他是乔国界的嫡系,肯定深得乔国界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即使没有得到乔国界的直接授意,也肯定得到了乔国界的默许。

怎么办?何方远心中一时拿不定主意,虽说陈果上任立化总经理一职已成定局,但马大勉余威还在。以乔国界的为人,如果马大勉这一次从容过关,也许乔国界又会重新加深对马大勉的信任。乔国界虽然独断专行,这些年被他炒掉的CEO数不胜数,但马大勉似乎是他最满意的一个。

在形势还没有明朗化之前,他现在就贴上陈系的标签,会不会是一步错棋?

“我怕我写不好,不能充分领会上面的意思。”何方远以谦虚当借口,后退了一步。

“不要紧,我这里有一个纲要,你在纲要的大前提下,随意发挥就行了。”陈果递给何方远一份资料,“明天交给我,没问题吧?”

“没……问题。”既然事情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何方远也不好再推让了,只好接过了烫手山芋。

“还有一件事情,有必要让你先做好心理准备。”陈果白净的脸上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总监和副总监的位子,可能会从外面招进一个,到时你替我一起把把关。”

“陈主任,这事儿,要不要向马总打个招呼?”何方远试探地问了一句,他想知道陈果做这些事情,是不是有意避开马大勉。

“这个你就不用关心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陈果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何方远看出了陈果脸色变化之下的心理变化,明白了一个事实,陈果确实是有意瞒着马大勉,是想在还没有正式掌管立化之前,先摸清状况,占领山头,等任命一下达,就能第一时间进入状态并且全盘掌控立化。

现在立化是个空壳子了,谁先入为主,谁就能掌握先机。陈果虽然是后来者,但现在他和马大勉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显然,他想后来者居上。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何方远先看了一遍纲要,大概明白了总部对立化辞职事件的立场,新闻稿在他脑中就有了眉目。

刚要动笔,黄是道悄然出现在了身后。

“方远,我刚从马总办公室回来,刚才马总已经亲自向乔董推荐你担任立化副总了,恭喜你方远。”黄是道亲切地一拍何方远的肩膀,又就势坐在了何方远身边,“马总很欣赏你的才干,他希望你在立化能挑起大梁,还希望你以后能为兴众文学的发展尽心尽力。”

马大勉也出手了?不但推荐了他担任立化的副总,还暗示他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说不定连兴众文学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何方远开心归开心,却没有被初战告捷冲昏头脑,他很清楚他现在的处境是时势造英雄,时势一过,或许他的支点作用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什么是时势?时势就是人生际遇,就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我要是副总,你最少也是常务副了,也要恭喜你,黄总监。”何方远知道黄是道一是向他透露消息,替马大勉示好,二是肯定还有别的话要说。

“陈主任找你,有事?”黄是道也不绕弯,直接就问到了正题,“陈主任可能会接管立化,不过在没有正式任命之前,立化还是在马总的掌管下。”

话不用说得这么直白,何方远心里大大地鄙视了黄是道一番,他还不清楚现在的形势?问题是,陈果是直接逼他就范,他又能怎样?他能接受马大勉的拉拢,也得接受陈果的拉拢,两边谁也不能得罪。

“也没什么事儿,就是问了问我立化的现状,是不是人心安定,对未来的前景有没有信心,等等。”何方远没有全盘说出实情。

“就这些?”黄是道不太相信,“他没说他要接手立化这些事情?”

“没说。”何方远见黄是道过于迫切了,心中暗笑,就有意逗一逗他,“我和他又不熟,第一次见面,他怎么可能说太多?”

“也是。”黄是道相信了,他一脸诚恳,“方远,现在我们同舟共济,以前的事情就都过去了,一切从新开始。不管过去谁对不起谁,都不要再计较了,希望我们同心协力,为了立化的明天,团结一心。”

“好,现在正是需要拧成一股绳的时候。”何方远明白黄是道的意思,是想告诫他别听信陈果的许诺,要坚定地团结在马大勉的身边。

“恭喜何哥,副总,哇,真的可以。”黄是道一走,梅荏苒就屁颠屁颠凑了过来,“何副总,以后要多多关照小妹呀。”

“一边去。”何方远没好气地一推梅荏苒,“烦着呢,一堆事情,挠头,事情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好,这个副总的位子,不好坐。”

“别得了便宜又卖乖,要当副总了还说风凉话,何哥,风骚才是你的风格,闷骚不是你的本色,怎么着,中午请客?”徐子棋嬉皮笑脸地用他肥胖的身子挤了过来,“当了副总后,我们几个,是不是也有什么奖赏呢?”

“有,一人一根冰棍。”何方远眼睛没有离开电脑,正在思索兴众对外通稿怎么写才能让各方满意,或者说,怎么才能让乔国界满意。本来对外宣传是宣传部门的事情,陈果却非要交给他做,明显是一道关系到他能不能顺利坐上副总宝座的试题。

何方远是很渴望副总的宝座,但副总的宝座并非是他留在立化的最终目标,可以说,一个副总宝座还远远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所以,这道试题他不只是当成问鼎副总宝座的试题,还当成他能不能引起乔国界关注的试题。

必须认真对待,务求一鸣惊人。

“别烦何哥了,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忙,子棋、荏苒,先工作了。”范记安有眼色,招呼徐子棋和梅荏苒不要捣乱,“这样,中午我请客,行了吧?”

“哎哟,太阳从南边出来了,第一次见范贱主动请客,真不容易。”梅荏苒乐开了花,“行呀,不管谁请客,只要有免费的午餐就是好事。”

天下还真没有免费的午餐,何方远不理会几人的吵闹,心思沉了下来,开始奋笔疾书。一个小时后,一篇一千多字的新闻通稿就出来了。

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纰漏,再对照了一下纲要,主题思想没有偏差,就点下了发送。不过何方远留了个心眼,没有只发送给陈果一人,而是暗中抄送给了马大勉。

中午下班时,范记安张罗着出去吃饭,何方远高升副总在望,他心情大好,想出去庆祝庆祝,不想等几人正要上电梯时,电梯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人,正是马大勉。

第十三章 饭局

平常马大勉见到立化的员工,顶多是点头示意,很少笑脸相迎,现在的马大勉笑容满面,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让何方远几人一时惊讶。

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马大勉一见何方远几人,伸手按住了电梯按钮:“方远,这么巧,我正要找你们,是道呢?叫上他,我们一起出去吃个饭。”

什么时候高高在上的马总这么平易近人了?何方远一脸吃惊,范记安和徐子棋更是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话,梅荏苒更是夸张,“啊”地惊叫一声:“啊,不是吧,马总要亲自请客呀?”

“怎么了,不想去?”马大勉开了一句玩笑,“不去可不行,没有美女的饭局会缺少许多情趣。”

“去,为什么不去,马总请客可是破天荒头一次,不去就是傻子。”梅荏苒不是口无遮拦,而是仰仗她身为美女的优势,才敢在马大勉面前半真半假地嬉笑。

等黄是道出来后,一行六人下楼,出了兴众大厦,来到了一家名为笑嘻嘻的私家菜餐厅。

何方远来兴众的年头和马大勉差不多,五年间,他别说和马大勉一起吃过一顿饭了,就是坐在一起谈话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正如梅荏苒所说,马大勉请他吃饭,确实是破天荒头一次。

私家菜餐厅人不多,需要预约才有位子,而且只对会员开放,普通客人恕不招待。如果不是马大勉带领,何方远还真进不来。

说来在私家菜餐厅吃饭,何方远也是第一次,从梅荏苒几人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也是第一次。

选择了一个僻静的雅间——私家菜餐厅本来人就不多,即使大厅也是十分安静——几人依次落座,点好了菜后,马大勉又要了一瓶红酒。

“今天是第一次聚会,破例一次,本来中午不应该喝酒,我带头犯规,你们都不要向乔董告发我。”

几人都笑了起来。

“以前我和立化的同事接触不多,工作忙事情多只是一个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怪我对立化的重视不够,错了就是错了,没有借口,我自罚一杯,向各位立化的同事道歉。”马大勉双手举杯,冲几人示意之后,一饮而尽。

行,只伸不屈是条虫,能伸能屈是条龙,何方远对马大勉刮目相看,没想到文青气息十足精英意识高涨的马大勉,能在关键时刻低头让步,放低了身段放下了姿态,真不简单。

“不敢,不敢。”黄是道忙端起了酒杯,“马总过谦了,兴众文学十几家网站,每家都有百十号人,哪里能都照顾得过来?”

“是,是。”何方远也及时附和,“来,我提议,我们一起敬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