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路小凡隐隐觉得贝律清是希望他接著从R大的专科读R大的本科,但是他读得再多也不会变成像贝律清这样的人,还不如早一点工作,多赚点钱比较实惠呢。

而在贝家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想要什麽几乎不用开口,就有人上赶著为你鞍前马後。

路小凡虽然是个名不符实的便宜女婿,到底也是贝家的女婿,他还没从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就得到了让他上班的通知电话了。

路妈知道路小凡是到厂里上班的时候颇有一点不太高兴,道:“为什麽贝律清是R大毕业的就能当大官(在跟妈看来外交官自然是大官),你们不是同学麽,为什麽你到工厂上班啊!”

路小凡自己知道读得不过是一个挂在R大下面的分属专科学院罢了,他可不敢跟贝律清称同学,连忙道:“妈,这单位很不容易进呢!”好说歹说才算打消了路妈要找贝沫沙的念头。

路小凡坐著公交车一路摇晃回了家,从公交车站下来,远远地便能看见挺得笔直站在铁栅栏门外的警卫兵,还有三三两路过透著敬畏与好奇的神色从里面瞄两眼的平头百姓,就跟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

也许是因为贝沫沙的人脉跟军队关联比较多的缘故,贝家没设在机关大院里,倒是被安排在了部队大院里。当初路小凡也是这麽抱著自己的包袱用一种敬畏的目光看向了大铁门内的这些房子。大院的最深处房子很高,京城里的官多,行政级七级的处长也就只能分到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而贝家是住在前排的小楼里,二层小楼一座按著一座,贝家就住在其中的一座。

小楼的院子不大,外墙上爬著五地锦,路小凡初到的时候正是秋天,叶子在黄昏里泛著红色,白墙红叶刹是好看,事实上整座院子的风格就是处处透著干净跟别致。

他们一推开院门,一个精干俐落的妇女便连忙跑了出来,接过他们的行礼,嘴里道:“哦哟,为啥体勿打只电话回来,我好叫老吴去接那!(注:上海话)”

贝沫沙道:“没有啥行礼,不要麻烦老吴!”他转过头来对路小凡道:“这是咱们家的林阿姨!”又对林阿姨道:“这是小凡,我的女婿!”

路小凡立即开口叫了一声林阿姨,那女人道:“勿要客气,勿要客气!”她见路小凡一脸迷茫,便咬著舌头一字一字地道:“不要客气!哦哟,看起来以後还要讲普通话来!”

贝律心挽著她的手臂撒娇道:“林阿姨,有的烤夫吃勿啦!”(注:烤夫是上海人爱吃的一种豆类制品)

林阿姨一边提著行礼,一边笑著道:“老早做好了!”

“进吧,进吧,律清你招呼小凡!”贝沫沙说了一声。

贝律清叫了一声进来吧,路小凡便连忙跟著贝律清走进门,一踏进大门,路小凡只觉得白晃晃的墙面让他的眼睛都睁不开,朱红色的桌椅,漂亮的沙发,尤其是沙发对面那只超大的电视机让见惯了土墙泥瓦的路小凡一时间傻愣在了那里。

这是路小凡第一次踏进贝家的大门,做为一个小人物踏进京官的家门的那一刻,路小凡心里有的是一份乡下人进城的感觉,这里仅仅是用来瞻仰的而不家是自己的家。

也许这种感觉,路小凡从来没有改变过。

路小凡推开门,林阿姨在厨房里忙碌著,看见路小凡回就也不客气,道:“凡凡啊,快点帮我把菜捡一捡!”

“我换件衣服!”路小凡回了一声,进到自己的房间里放下公文包,把身上的夹克衫脱下来。

贝家有四间房,上面三间分别住著贝沫沙跟贝氏兄妹,下面一间房就暂时归了路小凡,对於不能与贝律心同房,路小凡是轻松多过遗憾,毕竟如果真与贝律心同房,大约也只能睡地板。

路小凡第一次睡在暖烘烘软绵绵的床上时,觉得虽然这间卧房不太大,五六步长宽的距离,除了一张床,只能挤得下一只单门柜,跟一张书桌,但对比自家那个晚上蟑螂四处爬,冬天透风夏天进蚊虫窑洞,路小凡都觉得这里条件好得有一点还是让他不踏实。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没睡著,末了起身将路妈给的的手帕打开,里面赫然整整齐齐放了一大叠的十元钞票。路小凡数了又数,居然有五百元之多,想起抠门了一辈子的路妈,路小凡鼻子酸酸的,对心里曾经对路妈有过埋怨而惭愧。

那晚,他将钞票的每个角落都拿手撸平,然後藏到了自己单人柜的布包里,又躺回床上搂著被子,心里好像因为那一叠五十张的十块钱而踏实了许多。

路小凡换好衣服出来,贝家除了他以外,就没什麽人准时回家吃晚饭。贝沫沙根本很少在家出现,他分管了经济工作,本身就要经常南下,即使是偶尔得闲,也要去蜂夹道的高干俱乐部跟人打打桥牌。他管贝律心似乎只管到给她找个丈夫以免她摊上官司身败名裂,之後贝律心怎麽样他就不管了。

因此贝律心还是像往常那样夜夜不归,饮酒作乐,那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小产後更是玩得胡天黑地。对於贝律心来说纯真的爱情好比那水中花,她又怎能不堕落,她的堕落是愤恨的,是正大光明的,是别人欠她的。

林阿姨见路小凡抓起菜放入水中,连忙叫道:“哦哟,你这样洗菜哪能洗得干净,一点点放进盆里洗呀,哪能教了这麽多回,还是教不会的啦!”

路小凡低头把水盆里的菜捞出来,按著林阿姨的要求一点一点放入水盆中清洗。

这林阿姨不是真得贝沫沙什麽亲戚,而是贝家请来的保姆,也是贝沫沙司机老吴的爱人,专门给他们做饭跟打扫卫生的。贝沫沙祖籍上海,偏爱上海帮菜,所以便特地请了林阿姨过来给他们操持家务。

林阿姨在贝家的日子不短,贝律心几乎是她看著长大的,所以感情也比较好,自然会替贝律心嫁了一个乡下人而抱屈,更何况路小凡怎麽看都不衬她的心意。她常跟贝律心用上海话当著路小凡的面议论,叹气路小凡看上去就戆头!脑(注:上海话,意思是傻头傻脑)。

老上海人有一种通病,他们偏爱使用本地话跟人交流,他们想让你懂的时候,就会觉得上海话像国际流行语,不想让你懂的时候,又会觉得上海话乡下人听不懂──林阿姨就是这样典型的老上海人。

有的时候路小凡不得不一边吃著饭,一边听林阿姨议论他缸头缸脑。

贝律心本来就对嫁给了路小凡一肚子的委屈,被林阿姨这麽三天二头一叹,就越看路小凡心里越生气。尤其是自己一出门,那些蹦迪姐妹每次提到自己乡巴佬的丈夫就会笑得跟吃了药似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贝律心觉得自己在圈子里也不像以往那样受到年青男人的欢迎了,习惯了万众瞩目的贝律心把所有受到挫折都归结到了路小凡的身上。五年中正眼看路小凡的机会都不多。

菜洗到一半,门铃响了,路小凡起来开门,意外地看见一身光鲜的贝律心站在门外面。

“你怎麽回来了?!”贝律心通常整晚不归,天快亮才回来,路小凡在天没黑的时候见到自己的妻子都要不免吃一惊。

贝律心头一仰就从路小凡的身边擦身而过,擒著自己的小背包便脚步轻快地上了楼。

“快一点凡凡,律清要回来吃饭呢!”林阿姨在背後催了一声。

这一下把路小凡都给震糊涂了,不是跟林子洋吃海鲜去了麽,怎麽又回家吃饭了,但贝律清从来不是他能揣测的人。

隔了不到一刻锺,门锁再次响了,门口出现了穿黑色呢大衣的修长男人,正是贝律清。

他一进门,贝律心就从楼上冲了下来,路小凡见前一刻还浓妆豔抹妖姬打扮的贝律心,不过几分锺就换上了白色的毛衣套衫,浅靛蓝色的牛仔裤,活脱脱一个清秀的邻家女孩。

“哥,你回来了!”

贝律清脱下自己的大衣,将自己脖子那条围巾也取下,道:“是!”

林阿姨将菜端上桌子,道:“快吃饭,快吃饭,冷了就不好吃了!”

路小凡跟贝律心向来是分坐在桌子的两端,而贝律清将衣服挂好之後随意地在路小凡的身边抽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路小凡能感觉到贝律心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

贝家除了肉,米油蔬菜全部都是部队特供,在那个年代食品安全还没有成危机的情况下,特供也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还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没有汤啊!”贝律清随口问了一句。

“有,有,番茄蛋花汤!”林阿姨笑著回答。

贝律清问过了一声,但看起来却没有要碰这汤的意思,对於南方人来说,那种要煲上三四个小时汤才算汤,像林阿姨做得滚汤根不能叫汤。

而这种汤贝家也只有路小凡才会做。

过去路小凡听说广东香港人爱喝这种煲汤,便猜测贝律清也爱喝,特地买书学过,所以全贝家只有他会,也只有他有这分闲情跟闲功夫去熬这种要费上三四个小时的汤。

他有多久没熬过这种汤了,连路小凡自己都有一点记不太清了,他看了了一眼贝律清,用试探的口吻道:“明天我去给你熬点汤!”

“嗯,会不会太麻烦?”贝律清修长的手指从碗里的青菜中剔了一根黄叶出来,林阿姨眼尖立即便看到了连忙道:“哦哟,凡凡捡菜捡得来就是不干不干净!”

“不麻烦,不麻烦!”路小凡连忙道,他正有求於贝律清,正愁不能投其所好。

吃过了晚饭,林阿姨自然知道贝律清不会无缘无故回家吃饭,还特地通知了贝律心,所以早早说回家有一点事就早走了。

贝沫沙是在老上海长大的阔家少爷,非常喜欢那种带点西式风格家具,所以贝家的沙发是一套西式的沙发椅,款式典雅里透著一种低调的奢华,一张三人椅,二张单人椅,旁边的茶机上还放著一只老款的留声机,一进来便会知道贝家的底子跟其它的高干家有一些不同。

眼看著经济开放的路线越来越明确,贝沫沙也是典型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这两年干脆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京城里的高干的房子即然是国家的,自然装修也会有各式各样的国营单位来抢著买单,这些房子的装修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计成本,活务必要做到完美,有一点点的误差都会拆了重来,像贝沫沙家装修光光用来做辅料的板材就拖进来一大卡车。

所以高干家里朴实那仅仅只是一种风格。

家装换成了西式的,以前那套西式的沙发椅也就保留了下来,贝律清翘著修长的双腿坐一张单人椅上,贝律心乖巧地坐在三人沙发靠贝律清的那头,这让路小凡顿时有了一种过去开沙龙的感觉。

贝律清就读的R大是出了名聚集高干子弟的地方,那个年头高干子弟很喜欢举办沙龙,沙龙跟Party的区别就在於,Party是以娱乐为主,而沙龙是以阐述观点为主。贝家经常举办的是英语沙龙,这些外交系政治系的高材生们用英文来发表一些见解,有著香港读书经历的贝律清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常常是沙龙的焦点。

而在那个年头的高干子弟通常有权但还不是那麽太有钱,当时这些经常在一起举办沙龙的高干子弟还没有发展成利益共同体,不过由於眼界的不同,他们已经能感觉到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适合他们的舞台要到九零年年底上海证!行第一声响锣才能到来。

九十年年代初期正是香港投资内地高潮期,拥有双重背景的贝律清毫无疑问成了这个沙龙团体的领导人。做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政治家贝沫沙显然很重视这个由高干子弟组在一起的沙龙会,难得在家吃一口饭的贝沫沙还会时不时地光顾一下这个学生沙龙会。林阿姨则是糕点准备充分,即便连晚上跟白天是倒著过的贝律心也会打扮适宜乖巧地坐在一边。

只要贝律清在家中举办这种沙龙,路小凡就成了全家最不受欢迎的人,从贝沫沙到贝律心都不太希望他出现在客人们的面前。林阿姨自然向著贝家人,一到周未就凡凡啊过来帮我做这个,凡凡啊过来帮我做那个,差使著路小凡在厨房里面忙得团团转,她自己就倒茶递水,绝对不会给路小凡有机会抛头露面的机会。

路小凡有一次给林阿姨出去买酒,一不小心没有绕道走,沙龙里一位年轻的瘦高个,模样帅气的男人看见了,连忙招手道:“哦哟,律清,你们家还有新成员哪,从来没见过啊!”

这个在贝律清的圈子里第一个跟他打招呼人正是林子洋。

路小凡顿时面红耳赤,嗫嗫地说不上话来,贝律心一看见路小凡那脸色好像叫人泼了盆狗血似的红,倒茶的林阿姨连忙抬起头来朝著路小凡使眼色,让他快点进厨房。

路小凡是想走的,但觉得屋子里齐刷刷的目光把他钉在了那里,愣是挪不开脚步,只把林阿姨急得拿眼睛直瞪他,贝律心的眼睛里更像在喷火的样子。路小凡本能地觉得自己闯了一个弥天大祸,背脊上一阵阵地冒冷汗,突然听到贝律清插了一句话,他说的是英文,但是路小凡还是听懂了当中一个单词:Brother。

他整个人突然就因为这个单词而觉得精神抖擞了起来,他握著拳头目光灼热地看著贝律清,假如说之前他对贝律清是好感是仰慕,那麽在贝律清说了这个单词之後,他就成了他的信仰。

贝律清掉头对他道:“小凡,过来坐吧!”

路小凡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走了过去,沙龙虽然是团团围坐著,但还是能看出居中的贝律清单独坐著一张西式沙发椅,跟他别人的身边挤满了凳子相比,他的这种空不是不受欢迎,而恰恰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路小凡看了一眼贝律清身边的坐位,到底没敢坐过去,捡了一张凳子放在边上笔挺地坐在上面。

还是林子洋率先热情洋溢地打招呼:“我叫林子洋,初次见面,您多关照啊!”

他话音一落,弄得屋子里其它的人都笑了起来,有人笑骂道:“子洋就是个万金油,跟谁都要插上一脚!”

林子洋笑道:“你这话就不对了,我还是有追求的,这不是贝师兄的家人麽,贝师兄的家人哪个不值得交,就是跟他们屋亲近一点的林阿姨的深度也够我深思啊,我热情一点那绝对是有的放矢啊!”

他一番话把林阿姨逗得笑不拢嘴,道:“侬嘴巴甜得来…”她一掉头道:“凡凡啊,快点回厨房去,看看我烧的糖醋排骨怎麽样了?”

路小凡对这位林阿姨也是满怀敬畏的,贝家的人不在,他就是林阿姨的一个下手,拎菜打杂,在林阿姨一句又一句缸头缸脑里过日子,但是今天贝律清的一句单词让弯著腰做人的路小凡像是一下子直起了腰。

他站了起来,面色颇为凝重双手握住林子洋手,摇了摇,严肃地说:“多关照,多关照!”

他这麽一手,场里面的人顿时被鸦雀无声,贝律清掉过头来看了他一眼,贝律心是被臊得面红耳赤,林阿姨也是额头要出汗的样子,倒是林子洋反应最快,一声大笑道:“律清,没想到你们家的人都这麽幽默啊!”

这场沙龙过去之後,贝律心足足卧床称病了二天,林阿姨更是不停地讲:“哪能拎勿清咯啦,给你这麽多眼色,就是叫你快走,缸头缸脑,律清是客气呀,你还真过去,面子啊都被你丢光了!”

是啊,路小凡後来才明白城里人有一种亲密不是亲密,它不过仅仅是叫客气。

贝律清坐在椅子有一会儿才开口道:“律心,最近都在忙些什麽?”

贝律心一听贝律清开口问她做什麽顿时有一点慌张,她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地就是贝律清对她失望,她吱吱唔唔道:“跟小姐妹看看有什麽生意可做!”

路小凡听见他们兄妹说话也从乱七八糟的回忆里清醒了过来,连忙咽了咽唾沫等著贝律清说正题。

“喜欢做生意可以去帮妈妈的忙!”贝律清淡淡地道。

推行商品房之後,做珠宝生意的沈吴碧氏便跨行做起了高档住宅,说起这个女人现在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比起贝沫沙那可有名气多了。

路小凡从没听说过沈吴碧氏跟贝沫沙离过婚,听林阿姨的口气,似乎她还是贝沫沙的太太,但这个贝家的女主人从来不进自己的家门,每次来京城都是在五星级的酒店里面召见自己的子女。

路小凡与贝律心结婚之後,沈吴碧氏倒是见过一回这个女婿,地点也设在某个五星级宾馆里,路小凡就好像是晋见女皇一样去见了沈吴碧氏。当时的路小凡想想如果不是贝律清,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沈吴碧氏冷淡又锋利的笑容面前,整个脚软掉从椅子上滑下去。

像沈吴碧氏这种养尊处优长大的富家千金原本应该有一种对世俗优雅的不屑一顾,不知道为什麽,她接受了无产阶级再教育以後,优雅的不屑一顾就只剩下了不屑一顾。

“妈妈想要的是你帮忙,又不是我!”贝律心小声地嘟哝了一句。

贝律清淡淡地道:“你没试过怎麽知道!”

贝律心不答,但显然并不是很赞同自己哥哥的话,贝律清也不勉强,话锋一转道:“你跟姐妹做生意也需要钱吧!”

贝律心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也难怪贝家供她吃穿不愁,可是没供她吃喝玩乐,沈吴碧氏对儿子好像更在意一些,而且她虽然很有钱,但也是一个将钱看得很紧的女人。

路小凡跟她第一回见面,她给的红包里也不过就是区区十张十块钱,而且五年来也就给过这麽一回,坦白地讲还不如贝沫沙来得大方,所以路小凡相信贝律心在沈吴碧氏那里也不可能要到很多的钱。

贝律清站起身,走到门挂衣服的地方,在他的黑色昵大衣里掏出一个信封,然後走过去将信封递给自己的妹妹道:“先拿著用吧,能做一点正经事总是好的。”

“谢谢哥哥!”贝律心脆生生地道。

贝律清接著坐下,道:“你能想到做事情那就证明你长大了,过两天小凡的妈妈要来京城,这也是她老人家第一次来京城,你要好好替哥哥招待她,知道了麽!”

路小凡这才明白贝律清绕那麽大一个圈子其实就是为了送钱给贝律心,让她好好招待路妈,他不由抬头感激地看了一眼这个男人。当然,现在他仅仅是感激而知道不应该有其它非份之想。他跟他,就是云泥分别,白馒会不慎掉在煤渣里,而贝律清跟路小凡是没什麽可能和光同尘的。

贝律心是个聪明的女子,岂有猜不出来哥哥的意图,原来哥哥难得回来吃一次饭又是为了路小凡,仔细算算,似乎每一次路小凡有什麽事情,哥哥都会出手帮助,完全不同於对自己的不理不睬。

贝律心有心想要将手里的那个信封丢掉地上,硬气地说我不要这钱,我也不招待路妈。

但是,在贝律清的面前放肆,住在贝家屋檐下的人似乎都没这个本事,可贝家的人稍许有一些不同的是,贝律心的喜怒哀乐差不多都是放在脸上的。

贝律清淡淡地道:“路妈是你的婆婆,又是五年没见,如果你能把她招待周到,那麽我就会仔细看一下你那份生意的计划,给你参谋参谋。”

贝律心似乎顿时便转怒为喜,路小凡相信贝律心才不在乎做不做什麽生意,但是讨论一个商业计划那可不是短时间的事情,这几乎给了贝律心一个理由经常去找贝律清。

贝律清见目的达到,便起身穿衣戴上围巾出门,路小凡将他一直送出了门。

“我叫老吴送你回去?”路小凡知道贝律清一定是让林子洋送来的。

“不必!”贝律清扫了一眼路小凡,道:“天这麽冷,出来穿多点。”

“好的。”路小凡连忙应道,他抬眼看了一下贝律清,贝律清正在街上抬手打车。贝律清是那种很适合穿黑昵衣戴围巾的人,他的个子很高,昵衣略长刚好可以突显他修长的身材,并且令他的气质更显优雅。这样的男人几乎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且他还是贝律清。

贝律清似乎专心地地打车,路小凡便多看了两眼,他发现贝律清的白皙的中指上似乎少了一圈东西,一只铁戒指,一只贝律清从来不离手的戒指。路小凡不禁心想应该不会是掉了吧,难道是坏了,总之路小凡不认为是贝律清把它丢了,因为即便是那个人的一只戒指在路小凡看来,对贝律清来说那比他路小凡这个人都重要的多。

“你最近过得怎麽样?”贝律清的语调还算温和。

路小凡连忙收回目光道:“挺好的。”

路小凡的生活自然也许好,也许不好,但好跟不好自己的事情都没什麽值得跟贝律清说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懂得有的时候别人问你一句,那并不是真得关心,有可能只是随便问问。

贝律清果然很淡的嗯了一声,又道:“还喜欢爬香山麽,我最近倒是有空。”

“哪里用得著浪费哥的时间。”路小凡笑道:“哥您忙您的,我都很久不爬了。”

贝律清隔了一会儿,又道:“晚上林子洋搞了一个国际联谊会,有很多老外学生,你去不去瞧热闹?”

“不了…”路小凡看了一眼贝律清,不好意思地道:“哥你知道,我不太会说话,英文也一般。”

贝律清听了半转过头来,路小凡手一指道:“哥,出租车来了。”

一辆出租车停在了他的跟前,路小凡把车门一开,贝律清便转过头坐了进去,路小凡替他将车门关好,站在原地弯腰对著窗口道:“哥,你走好。”

“小凡,明天你来?”贝律清上了车突然摇开窗户问了一声。

“来,来!”路小凡这麽一答,贝律清已经把玻璃摇上,车子便开走了。

路小凡站在街口一直恭送到出租车消失才掉头回去,贝律清是个大忙人,以前跟他住一起的时候,路小凡也并不是能天天见到他的面,这两年就更少了。每一次路小凡都是有事解决不了才会硬著头皮去见贝律清。自从他从贝律清那里搬走,他也有想过,不会再去贝律清那里了。只是等家里的事情来了,他才知道除了去找贝律清,他根本也找不到其它的法子。

自然,他走了,贝律清也不挽留,来,贝律清也没把他拒之门外。所以路小凡很知趣,他从来不把晚上偶尔跟贝律清发生关系的痕迹带到白天来,那就像过了一夜,不管他们在床上有多亲密,到了白天,他不会以为自己跟贝律清的关系会有什麽不同。其实一直都没有什麽不同,只是现在比以前,路小凡觉得自己更清楚这一点,贝律清的世界没他路小凡什麽事情。

路小凡一直等到恭送到贝律清的出租车消失在街头不见才回转来,贝律清是一个话非常少的人,他的意思通常要人猜一猜,太白的话他不会说,太笨的人他也不屑多理会,可惜路小凡似乎不是个聪明人。因为他连开头都没猜对,所以现在的路小凡也不猜了,总之记得要客气,识趣就对了。

贝律心见了他进来,给了他一个白眼,才腾地起身,通通地上楼去了,好像她专程等在下面就为了给路小凡一个白眼。对於路小凡来说,贝律心他理所应当的家人,就好像路爸跟路妈一样,倘若跟贝律心的关系能稍许正常一点,路小凡觉得这日子也就很好了。

其实贝律心那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不慎流产时,他们也渡过一段蜜月期。那时的贝律心正处於低潮期,觉得没有未来,渴望别的关怀,路小凡替她端茶倒水,温脚暖粥确确实实也算是打动了她。

可是等她好了,原本完全脱离的社会又重新挂起了钩,路小凡的平板跟平庸又迅速让她的热情降了温,毕竟绝大多数女人宁愿去伺候一个自己崇拜的男人,也不愿意被一个自己瞧不起的男人伺候著。

当然,贝律心是那种张狂有傲气的女子,心中不满也不会闹腾,致多也就是不理不睬,给个白眼,而对於像路小凡这种人,消化别人的白眼比消化食物的功能还要好,这大约也算得上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吧。

路小凡又回到厨房,把剩下的碗筷洗干净,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间,将公文包当中新买的证券报拿出来,将报纸里面的内容,股价,甚至夹缝里的各类期货商品价格都仔细看了一遍。

路小凡看著那些一个又一个的代号跟数字,凭著路小凡在贝家,在京城的这几年的见识,他知道要想在这个里头赚钱,确实有贝沫沙一个口风就能办到。这是一个形形色色的权钱相加的投机市场,能在这里翻江倒海的人很多都跟管理层有著错综复杂的关系,路小凡不由又想起了贝律清的沙龙。

第一次参加沙龙路小凡被林阿姨训斥过後,低头认罪的态度倒是很好,但是下个星期的沙龙一来,他又让贝家很丢面子地坐过去了。事实上以後贝律清的每个沙龙路小凡都严肃认真地参加了,尽管他能听懂的单词有限,但每个有限的单词,他晚上还都记上了笔记。

贝律心跟林阿姨也只好在背後责怪,客人来了自然也不好叫他走,路小凡每次搬起凳子坐过去,参加沙龙的高干子弟们也会客气的跟他打个招呼,这在路小凡看来就是欢迎他的意思,这让路小凡更加热情高涨,百折不挠地坚持参加沙龙一场不落。

至於贝家每个月给的三十块零用钱,过去路小凡都是一拿到手就立即将纸票子一张张用手抹平然後藏起来,那钱到了他手里就跟石沈大海似的再无影踪。可是一天林阿姨发现路小凡跑出去买了一大叠书籍回来,里面有英文书,笔记本,还买了一只卡带机。

林阿姨看著路小凡抱著一大叠书一溜烟地跑进去,愣了半天,才在背後讲了一句:“伊当真一样!”

路小凡除了对学习英文充满热忱以外,他还突然喜欢上了煲汤,特地买了一本叫广式经典汤式的书回来照样煮,煮好了就拿保温盒装上骑上自行车给同样在海淀区读大学的贝律清送去。

当贝律清看著穿著新买蓝衬衣,戴著一幅黑框眼镜,手提保温盒站在自己宿舍门的口的时候确实愣了一下,路小凡不但送上汤,还将贝律清来不及洗扔脏衣服一股恼都包上了带回去。

不过从那以後,贝律清的妹夫给他送汤就成了校园里的一件众所皆知的事情,路小凡送汤给贝律清,就跟他每次参加沙龙一样,用同样听贝律清发表观点时敬仰的眼神看贝律清喝汤。对於路小凡来说,能得到贝律清对汤的首肯,哪怕只是挺平淡的点一下头,都是对他整个人莫大的肯定。

有一天傍晚,路小凡刚将做好的汤放在保温盒里装好,林阿姨便接到贝律清的电话说是回来吃饭,让路小凡不用送汤了。路小凡其实很高兴贝律清能回来吃饭,因为无论如何贝律清是他到了京城以後跟他关系最亲密的人,甚至远胜过他名义上的妻子。

贝律清以後回家吃饭的次数逐渐增多,路小凡的汤麽也不用再往学校里送了,而且有的时候贝律清还会在家里住宿,在路小凡看来都是因为贝律清喜欢喝他做的汤的缘故。

这跟刺激了路小凡学习广东厨艺的热情,他不但学会了煲汤,还学会了煲粥,鱼片粥,瘦肉粥,贝律清回家每回路小凡都会翻著花样给他煲汤熬粥。

为了煲个粥,他特地买了一个二手的煤球炉子,大清早起来就生火,半生煤坯的青烟正对著贝律心的窗口,每每惹来贝律心的气呼呼地骂声。路小凡连忙卖力地用莆扇往另一个方向扇,一个冬季下来,任是把路小凡的两只胳膊扇出了两个小肉球。

贝律心流产之後,路小凡的处境变得尴尬了起来,贝家已经没有後顾之忧,他这个便宜女婿该何去何从呢。好在贝家倒也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贝沫沙说这样也好,没孩子你不如就专心复习重考大学吧。对於路小凡重考大学,贝律心只冷哼了一声,没有表示反对,林阿姨则不停地提点路小凡要记得贝家的大恩大德,并声称像贝家这样的厚道人家那实在是不多的。

路小凡自然连连点头,倒仿佛他不是这家的女婿,而是这家请来的长工。

真正让路小凡精神抖擞的是贝律清支持,他上完复高回来,贝律清还特地每天都回来给他补习。这让路小凡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英文,路小凡的水准是一日千里。

最後一次模考,路小凡超水准发挥,得到分数居然能进R大,这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不但贝律心的白眼少了,连林阿姨的缸头缸脑也少了几句。

路小凡信心倍长,那个周末贝律清的沙龙会,他特地搬了一张凳子坐到了贝律清的身边,并且发表了自己几个见解。大家也似乎都含笑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路小凡觉得人生就跟张满了风的帆一般鼓鼓地一路顺风,为了能上这些高干子弟们的思维,他特地买了不少报纸加以研读,把自己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

可惜这些意见他很少有机会能派得上用场,因为每一次开沙龙的时候,贝律清都会遗忘了吩咐林阿姨买什麽东西,比如丰年灌肠,再比如全聚德的烤鸭。

路小凡当仁不让,立即骑著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兴冲冲地去购买,可惜每到周未买这些东西的人都特别的多,他每每排队买回来,沙龙会也到了尾声,大家吃两口他的东西,说两句小凡辛苦了,也就散了。

能为贝律清做事情,对於陆小凡来说,那是不能叫辛苦的,那是一种荣耀,一种信任。

有一天他去买烤鸭,刚巧碰上了老吴,老吴在那辆黑色的轿车里冲他招手,得知路小凡要给贝律清的沙龙买只烤鸭,连忙道:“这多大的事儿!律清怎麽不跟我讲?!”

老吴让路小凡上车,领了他直接找了全聚德的大堂经理,一番寒暄之後,就有服务员提著一只油光刹亮的刚出炉的烤鸭过来了,皮片好切好装盒,从头到尾也就老吴跟大堂经理淡笑风声几句话时间,一点也没耽搁。

经理亲热地道:“以後这种事打电话说一声,我叫人送去就好了,还让你跑一趟!”

老吴笑道:“我这不找机会偷懒,出来透透气不是!”

等老吴把路小凡送回家,那烤鸭还是滚烫的。

路小凡提了鸭子见林子洋正跟贝律清和一些男生在院子里抽烟谈笑,林子洋笑著对贝律清道:“你们家那路小凡到底是你妹夫,还是你媳妇,又送汤又熬粥还带洗衣服?”

贝律清笑了笑,道:“他从乡下来,在我家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他愿意做就做呗!”

“我可跟你说啊,律清,再这样下去,可严重影响你在我们学校风云人物的形象啊!”林子洋大笑道。

有一个男生笑道:“其它也就罢了,他每次在沙龙会上开口,我都要憋到内伤才能不笑!一个晚上要听他讲至少十遍politic,你精明的观点,我精明的观点,奶奶的大家都精明的观点。(注:路小凡把政治的Political发成了politic精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