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之间的吻,有很多种不同的含义。但这一次,我在想他传达着一种清晰无比的信息,那就是勇气。

那天晚上,聂亦鹏告诉了我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年前,华中星开始跟AMG合作,一开始让双方的艺人到香港或者内地做宣传和活动,这几年,唱片业越来越不景气。AMG将业务重点转移到了影视,渐渐倚重中华星成熟的制作班底,使用中华星的大牌艺人;而AMG帮中华星疏通内地市场的关系,上至光电下至院线。可是抽成却完全不成比例,AMG只能占其中很少一部分提成。

渐渐地,AMG在培植自己的力量,像马啦啦这样的喜剧片导演也有了相当的票房保证,内地市场已足够让AMG赚得钵满盆满,中华星不满意这样的格局,步步紧逼,既不愿意失去内地庞大的市场,也不愿意退一步达成彼此都满意的分成比例和合作方式。接着才有了“联姻”一说,香港人始终相信婚姻才是稳定的合作基础,杨力诚给女儿的嫁妆是甘愿让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原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是聂亦鹏却在签约之际玩消失。杨力诚撕毁协议,撂下狠话,要让AMG这样言而无信的对手在演艺圈彻底消失。半是威胁半是攻城略地,他吃下AMG的野心早已有之,这次不过是导火索。既然不能智取,如今只能武夺。

“现在糟到什么程度?”

“一开始以为他只是吓唬吓唬,弄点儿丑闻足矣。后来发现,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华星暗地里一直在跟橙娱合作,这次用的关系也是橙娱那边的。马啦啦只是一个引子,当天晚上我们的人就去局子里提人,结果却被告知不准放人。后来托了关系去问,才知他们早就打通了关节。接着又在圈内放出风声,谁继续在AMG做,谁就是下一个马啦啦,身败名裂,弄得下面的艺人人人自危,橙娱又在暗地里挖人,声称愿意替过档的艺人支付违约费。”

这一步步棋是精心策划,早有所图,哪里是恼羞成怒的冲动之举。

“你大哥出来了?”

“早上我去接他。只是被叫去问话,一沾上毒品,大家都很紧张。上面要做做样子。”

“那边的关系很硬?”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已。橙娱那小子上面有人。”

“难怪。”

“杨力诚就等着我们兵荒马乱,最后再来坐享其成。”

“一点儿胜算也没有?”

“佳瑄,AMG成立了快二十年,你以为是纸老虎吗?”

“可是下面的人并不知道里面的纠葛,稳定军心才是第一。”

聂亦鹏叹了一口气,“有些人要走,留也留不住。这圈子本来就凉薄,踩低捧高是铁则。”

我无言,只能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半夜,聂亦鹏的手机响了。其实,我们都没有睡着。

他讲完电话,眉头紧皱。

“出什么事了?”

“一帮人集体辞职。日报的老大跟我说,有人爆料,关于AMG压榨和剥削艺人的丑闻。”

“企宣总监呢?他在做什么?”

“带头辞职的就是他。”

我深吸一口凉气。

“有没有办法找他谈谈?”

“放心,我会的。太晚了,去睡吧。”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一早,我去《STAR》,带着我彻夜不眠写出的策划。

沙文新一页一页地翻过去,表情犹疑,“你要做‘AMG二十年’?”

“沙头,你不会忘了今年是个什么日子吧?”

才到年初,各大主流媒体已经盯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题紧追不放,这是主旋律,也是最吸引人的大话题,大手笔。

三十年的风尚记忆,三十年的时尚变迁,三十年的衣食住行,三十年的经济变革,当然,娱乐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AMG是内地娱乐工业的鼻祖亦是翘楚,AMG的诞生到成长、成熟到壮大,勾勒的是内地娱乐史从无到有、从旧到新的历史。而一个时代的娱乐史,需要一份文字的记录,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悲情、欢情离情与别情,记录时代变迁中的演艺圈的风风雨雨。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行的第一张卡带,从校园名谣到青春舞曲,从原创音乐到原创影视,从白衣飘飘的青春偶像到嬉笑怒骂的实力明星,AMG是内地娱乐圈的剪影。AMG的二十年,既是个体的私人记忆也是时代的集体烙印,是一个时代的风光大戏,也是这激荡三十年里最妩媚的注脚。

“怎么做?”

“二十个明星,二十年变迁,二十个明星不得不说的故事。大片,回忆,采访,记录,细节,有多大做多大,大手笔才能掷地有声。”

沙文新有些激动,像看见金子一样两眼发光。

“佳瑄,佳瑄…你一回来,就给我这么大一个惊喜。”

“沙头,就当我的回归之作,我亲自操刀。”

“那当然,你是不二人选。”

正准备讨论细节,我的手机响了。

居然是Dess Wang。

“佳瑄,帮我一个忙。”

AMG的企宣部在企宣总监的带领下集体辞职,临走的时候,总监带走了所有与媒体有关的资料,公关部焦头烂额,想找人公关都找不到。

“能不能在下午之前给我一个名单,我要所有主流媒体跑这个口的关键人物名单。

我点头。其实她大可找别人帮忙,这点儿事总找得到人,可是Dess居然找到我,我竟有些欣喜。我欣赏这个有担当的女人。

晚上七点,凯宾酒店的二十四楼,AMG宴请媒体,Dess Wang亲自出马。我代表《STAR》出席,之所以出席的原因是,这三十多个人的名单是我给她的,我不想中间有任何差池。

洋洋洒洒坐了三桌,其实做这行久了,就容易明白,在媒体做事,光看头衔是没有用的,如果不清楚媒体内部的纠葛,再下重的猛药也是白搭,找准Mr.Key才会事半功倍。比如说《苹果日报》专以爆猛料出名,与各大娱乐公司交恶,学八卦杂志搏眼球和销量。这样的媒体,不请也罢,从上而下才是正确的做法。再比如《青年周刊》,娱乐版的主编其实名不副实,真正有话语权的是下面的责编桃子;《商报》的采编制度是采编分离,编辑虽然头衔比记者大,可是娱乐版的记者才能决定什么新闻上、什么新闻不上,他们的首席记者潘潘才是不二人选;至于网站,虽然有记者跑新闻,可是更多的是跟风之人,真正在第一线的还是只有两三个门户网站,而这些门户网站的记者走出去自然比电视台、纸媒的低人一等,给足面子和好处,他们就不会乱来,相对而言,他们好说话许多。

Dess Wang绝口不提AMG遭遇的种种,大家都是内行人,自然心照不宣。埋头吃饭,最紧要的事宾主尽欢。

推杯换盏的时候才是关键,各个击破,总比新闻通稿强上许多。

坐在我旁边的是网站的娱乐频道主编,这行业名头忒奇怪,往往一个频道主编还抵不过 一个大报的记者吃香,所以这位主编一直在跟我寒暄。

”瑄姐,前阵子不是听说你辞职了吗?“

”嗯,休息了一阵,又回来了。“

”这次AMG真是大手笔。“

我当然知道她所言为何,每个人座位上的礼包里有各种价值不菲的小礼品,还有一个两千元的红包。

”封口费而已。“

”真是伤脑筋。报吧,得罪AMG,不报吧,这么大的新闻,得少多少点击量啊!“

”做新闻要做长线,你以为他们那位企宣总监的爆料真有多少货?你看到真人了?听到录音了?还是真有什么证据?像他那样群发邮件的主儿,你连独家都做不到。他坐地起价,你以为你们老大真舍得掏钱买独家?“

她哑然,”说的也是。“

”要是这次谁真的收了钱又不听话,以后还能指望采访到AMG的艺人?“

”瑄姐,幸亏你提醒。“

Dess Wang走到这一桌的时候,我端起酒杯与她相视一笑。

她走到我身边,轻声说:”《FUNY》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原来是杨旋。

我认识他,中年愤青一枚。他一心想做新闻,可是因为写得一手嬉笑怒骂的文章,被派到日报的娱乐版写娱评,笔名叫无耻之徒,因为够辛辣、够无耻,倒也在圈里出了名,以尖酸刻薄讽刺明星出名,后来《FUNY》创刊,去那里当了主笔。

是个刺头儿。

我朝她点点头,心领神会。

我端着酒杯走过去。

”旋哥,好久不见。“

”哟喂,我当时谁呢,怎么又回来了?不是说你嫁人了吗?“

”你都没结婚,我怎么好意思嫁。“

”自从你走了之后,我想着这下可以过几天好日子了,没人跟我抢稿子了,我终于可以漫天要价了。“

”我就算回来了,也不敢跟你比。你千字千元的身价,也只有王大嘴才有你那范儿。“

”别乱说,王大师是我偶像。“

”那赶明儿跟王大师吃饭的时候,叫上你呗,让王大师给你签个名儿。“

”瑄儿,你什么时候跟文学圈也搞上了?“

”是文学圈吗?我一直以为王大师混的是娱乐圈。“

”哈哈哈,这话我喜欢。“

”旋哥,今儿这事儿你怎么看?“

”什么怎么看?钱照收,字照写呗。“

我点了点头,状似无意地提起,”哦,对了。你上次那官司怎么样了?“这最碎的人上次在杂志上写某女明星养小白脸,一直养了四五年,结果小白脸翻来你不认人,带着她的全部家当远走他乡。这事圈内的人都知道,可是上面打了招呼,就含糊了几句,就他一个人实打实地写了出来,极尽讽刺之能事,言语多有不堪,又恰好遇到一个较真又爱面子的主儿,扭着他打官司,偏要告他诽谤。因为字里行间有许多戏谑和挖苦的段落,虽然是事实,可夸张的成分居多,法律才不会认可这是文学创作,诽谤的名头倒是可以坐实,一时间搞得杨旋灰头土脸,《FUNY》差点儿惹上官司,恨不得开除他,最后降薪降级才算完事。

杨旋一听我这么说,脸色顿时就变了。

我佯装不知情,”怎么?还没完事啊?“

他闷头喝了口酒,不打算理我。

我坐下来,说:”旋哥,你那事,可真是冤。你不知道当时你那官司一闹出来,我们所有人都在为你鸣不平。你说我们这些做媒体的,看着光鲜,却靠码字儿混饭吃,能比得上那些日进斗金的明星?能扛得过那些财大气粗的演艺公司?你看,明明你说的都是实话,可他们要真跟你玩儿,你还能跟他们耗上?他们借着你把自己炒了一把,你能落下什么好来?唉,当时看到你出那事儿,我真觉得心寒。谁说做这行就没有职业风险了?哪天说错了话写错了东西,谁知道第二天起来是红是黑啊?什么时候被炒鱿鱼都不知道,是吗?“

我说完这些话,看着他申请一青一白,知道达到了效果,拍了他几下肩膀,算是安慰,就转身走了。

宴会结束的时候,Dess Wang 把我留了下来。

”谢谢你,佳瑄。“

我笑了笑,”举手之劳。“

”今天可真是狼狈,没想到公司出了反骨仔。“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算是安慰,让一个副总出面解决这些问题,的确算是狼狈。我这时才有时间打量她,妆容依旧精致,可是难掩疲惫,是再昂贵的化妆品都无法掩盖的细纹和憔悴。

”真羡慕你,忙了一晚上,还这么生龙活虎。“她坐在沙发里,抬起头看了看我。

我只能苦笑,是因为你还在我面前,还没有到卸下防备的时候,我怎么敢在你面前说其实我已经累到快散架,这样应酬的场合,我从骨子里反感。

”佳瑄,沙文新下午跟我说,你有一个想法,想做‘AMG二十年’。“

我一听她提这个策划案,顿时又来了精神。

”聂太,之前我只是有一个很粗略的想法。因为这段时间AMG出了这么多事,他们都把目光盯着AMG,吸毒、爆料、跳槽、解约,都是负面新闻。像这样来一个灭一个,是很被动的做法,还不如大张旗鼓地来一次反击。“

”哦?你说说看。怎么反击?就是你那个二十年特刊?“

”不,不只是《STAR》的特刊。聂太,虽然AMG要到下半年才到周年庆,可这一次事发突然,可以做得特别一点儿。我查过资料,AMG捧红过第一代民谣歌手,现在炙手可热的制作人高峰最早就是AMG唱片的。AMG捧红过第一个青春偶像,虽然他现在已经退出了,可是声望还在,粉丝还在。AMG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大片,导演、演员都还在AMG。虽然有些人去了海外,有些人独立门户,但是在二十周年庆的时候,这些人都是可以请回来的。今天我和沙头谈的策划概念是想二十年,每年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明星,比如说1988年,《青春时代》大卖,我们做高峰的明星故事,在那一年,标志着名要音乐的诞生;比如说1989年,《自以为是?成为当年的流行,我们做摇滚明星窦可,还可以衍生出属于那个年代的流行时尚,比如说蛤蟆镜、喇叭裤,像明星一样放荡不羁的长发等。在平面媒体上,我想在《STAR》做这样一个专辑,是AMG的二十年,也是内地二十年的娱乐史,里面其实有很多值得回忆和挖掘的地方。“

”你说得对,而且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资料,比如高峰写第一首歌的歌词草稿、他录音时用的麦,还有一些当时的录像和照片。故事新说,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只是平媒操作的一方面,这方面我们会尽可能地去挖掘,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和线索,做到有深度、有历史感,让读者产生共鸣,我要让这二十周年特辑做到像娱乐年鉴一样,但是又比年鉴有人性有温度。“

”嗯,嗯,很好的主意。AMG可以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再深化,做二十周年年庆。“

”对,平面跟线下活动做一个互动。在年庆上邀请到二十年来AMG捧红的有标志性意义的明星,然后做一场show。相信一定有意思。“

”所以,不只是《STAR》,所有媒体都要参与。聂太,你看有没有可能在电视台做一个专题片?专题片的录制可以跟平面一起进行。本来我们也要采访和拍摄棚片,专题片里也可以穿插这样的镜头,毕竟文字和图片始终不是立体的,要是能有这样一部专题片,相信更有效果。“

”嗯,到时候还可以与网站同步推出,网站上做一些票选,拉动人气和造势。二十年来最喜爱的明星评选等,都可以做。“

”加入线下的评选活动的话,可以在年庆的时候做一个颁奖典礼,设置点儿新颖的奖项,也算是个噱头。“

… …

我们两个就这么坐在酒店的包间里越谈越投机,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直到门打开,聂亦鹏出现在门外。

”大嫂,你还不打算放人?“他径直走到我的身边,因为态度亲昵,我有些不习惯,顿时脸红了。

”你看我,一聊起来就忘了时间。佳瑄,我刚才忘了告诉你,亦朋在楼下等你,没想到聊着聊着,我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聂太,是我太激动了,一说起来就没完。“

”你叫她什么?“聂亦鹏突然问我。

”聂太啊?“难道不是?我疑惑地看着他。

”佳瑄,跟亦鹏一样,叫我大嫂吧。“聂太笑吟吟地看着我,和蔼可亲的样子,我却觉得脸红得有些无地自容,结结巴巴又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大嫂都叫你改口了,你还叫聂太干什么?她最烦别人叫她聂太,宁愿人家叫她Dess。“

”那我还是叫Dess姐吧。“我真是不习惯大嫂这样的称呼,腻得有些喊不出口。

聂亦鹏还想开口,被聂太挥挥手打断,”太晚了,都快凌晨两点了。你快送佳瑄回去吧,她都忙了一天了。“

走出酒店门口的时候,我下觉得口干舌燥、腰酸背痛,浑身都不对劲,人快要散架了似的。

”累不累?“三月底,北京风沙开始肆虐的季节。他脱下外套给我披上。

他摇了摇头,累得都说不出话来。

坐在车上,车厢里放着低低沉沉的曲子,我两眼一闭,就睡了过去。

不知道睡了多久,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还在车上。身上是他的外套,我坐起身,他转过头,轻声问我:”醒了?“

”我睡了多久?“

”没多久,十几分钟。“我一看手表,三点一刻。

”你应该叫醒我,这地下停车场黑黢黢的,你也不嫌瘆得慌。“

”佳瑄,谢谢你。“

我停下了打开车门的动作,手上还拿着他的外套,时间有片刻的停滞,被他语气里的郑重和深情所撼动。

同样都是三个字,可是我从未听聂亦鹏对我说过谢谢,这样的郑重,带着认可、欣赏的感动,远胜于那烂熟于心的三个字。

小时候,中学课本里有一首舒婷的老诗,那一首《致橡树》,我读了无数遍,始终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一首情诗还是女性独立的宣言。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爱情的样子,不是每一棵橡树都希望对方是能与之平视的木棉,所以做木棉,更像是一种宣战,而非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