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缺什么?要是我能帮得上忙的,可不要跟我客气。”

小冬笑着说:“你放心,一定不和你客气。”

可她也不缺什么,安王府里应有尽有的,圣慈太后赏了她一大堆的东西,光各式绫罗料子就堆满了一间仓房。小冬估计,要是拿那些给孩子做衣服,从孩子幼儿期直到更年期只怕都够穿的。

四公主和六公主都跟她说了不少私房话,她们都算是过来人了,六公主还拿了一本册子来,上头抄着些食膳方子:“这个可是我娘抄给我的。”她一副宝贝样:“要换成旁人我才不给呢。哪,照着这上面吃有好处。你看我娘,生了两个孩子,脸上也没有斑,身段儿也没走样吧?”

“啊,多谢。”这可是好东西。

小冬接了过来,又有些疑惑:“可是…这个若有用,你怎么…”

六公主现在的体态堪称是“身宽体胖”“膀大腰圆”哪。

六公主狠狠瞪了她一眼,四公主在一旁忍不住笑弯了腰,伏在六公主背上说:“她那时候想吃什么吃什么,一天恨不得吃八顿哪。方子虽然好,也得照着办才行啊。”

怪不得…六公主憋着气,没憋住,自己也笑了。

“行啦,你们就取笑我吧。没办法呀,我就是想吃怎么办?一时想吃甜一时想吃酸,还有一回特别想吃红豆馅儿的蒸粉团子,想得抓心挠肝的,一时都忍不住,厨房做好了端给我,我一手一个,几下就吃了半盘子,都顾不得烫嘴,连味儿都没品出来,真不知道怎么就馋成那样儿的。”

四公主止住笑,安慰她说:“这不怨你,有孕的人吃的是两个人的东西。你们也知道我的,从严不吃那些肥腻的东西。可我怀老二的时候,想吃那肥嫩嫩的红烧肘子,越肥越好,连吃了好几顿才罢。”

呃,小冬也听说过,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也这样。

就现在看,小冬没象旁人一样折腾,顶多是闻着鱼腥味儿什么的难受一阵。比起六公主那会儿吐得昏天黑地,那强了不知多少倍。

四公主和六公主各送了礼物。四公主送的东西里有两盆花:“你现在也不能随意走动,这花儿摆着看吧。听说你们新宅子拾掇得漂亮齐整,原来还想去好好看看,现在你也不方便了。”

“四姐姐要去只管去好了。”

“哪有主人不在客人自己跑去乱窜的。”四公主压低声音说:“你们听说了没有了?”

“什么?”

“五妹妹说要出家的事。”

小冬一怔,她还真没有听说。

“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几天。从温泉回来之后我也没见过她,前两天进宫给太后请安,听太后娘娘说的。”

大夏朝之前也有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也不远,就在灵华观。说是出家,可也有宫女内侍跟着服侍,公主份例俸银一分不少。只是日子清静,不住在宫里,没那么多烦恼。

小冬半天没说话。

四公主以为她忧虑,开解她:“其实她现在这样子,住宫里和住宫外也没什么大不同。灵华观地方很大,那片园子也很有名。住在那儿自己说了算,不比在宫里那样拘束。”

五公主和沈静之间的事,外人难以了解。先前五公主…现在一个要定亲,一个要出家——

第147章 私房

采姑笑盈盈地迎出来,朝小冬行礼:“恭喜郡主。”

这句话是小冬这几个月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谁是客套,谁是言不由衷,谁是真心替她高兴,从语气里神情中也能分辨得出来。

“外头风凉,郡主快进去吧。”

九月底的天气,说冷也不算很冷,还没到烧炕生火的时候,屋里总是有一股湿冷的感觉。一进长春宫,小冬就感觉到一股凉意。不等她跪下请安,圣慈太后忙说:“快别跪,过来。”

小冬还是屈膝请了安,才到圣慈太后身前坐了下来。

采姑在旁边笑着说:“郡主这些日子没来,太后娘娘可是天天惦记着,哪天都得念叨好几回。”

小冬说:“其实我好好的,就是太医说头几个月要格外小心。”

“正是。”圣慈太后点头赞同:“太医说的有理。你们年轻不懂得,这头几个月就是不稳当,小心总没有错。我瞧瞧…嗯,好象瘦了些。”这纯是睁眼说瞎话,小冬觉得去年做的衣裳现在穿都紧了,可见是长了不少肉,圣慈太后还能说出瘦了的话?

咳,这是选择性无视吧?

圣慈太后关切地问她:“胃口怎么样?太医是不是三天请一回脉?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挺好的,”小冬顿了一下:“就是有点儿不自在…”

要是所有人不把目光全集中在她的肚子上,也许她就自在多了。

圣慈太后松了口气:“这有什么,世上人都打这么过来的。”又问她:“可有什么想吃的东西?”

“嗯,说来也奇怪,前些日子天天想吃烩面,羊肉的,还想多多的往里搁醋,越酸越好…”

她以前觉得不喜欢吃羊肉的,总觉得膻。醋也不爱放,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那些天就觉得嘴里淡得很,就想吃这样东西,想得那叫一个厉害,不给吃都恨不得哇哇大哭,就算厨房正做,她这边儿也急得坐立不安的。

圣慈太后十分欣慰:“好,挺好的。想吃就行,人常说酸儿辣女,想吃酸是好事。”

是么?这话小冬也听人说过,胡氏,齐氏都说过。似乎大家都觉得她怀的必定是个儿子一样——

要不是呢?

那秦烈,安王,太后…他们会不会失望?

小冬自己也说不好,更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儿。她喜欢女孩儿,乖巧,听话,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可是,在这个时代,女子活得太不易。在自家只有十几年,而大半生几十年都要在夫家度过,遇到好的人家还好,遇到那不好的人家,丈夫不贴心,婆婆不怜惜,人口再多点…真是做牛做马,毫无快乐。

或者象五公主那样,驸马早死…

女子太苦,即使到了很久以后,到了现代,仍然是这样。白天要上班,回来要做家务,要十月怀胎,要生孩子养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的…还是儿子吧。生个女儿,下半生都要替她牵肠挂肚,还是儿子好…

小冬想得很认真,然后又觉得自己有点儿可笑。生男生女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想这些一点儿用也没有。

每回到圣慈太后这儿来,都不空手走,要么吃的,要么穿的,要么玩的,总得搬好些回去。“瞧瞧,这个好不好?”圣慈太后拿着一个白玉如意长命锁,不要说玉锁琢磨得有多精致,连链子也是玉珠串的,每个珠子上都雕着不同的花纹。

“这个太贵重了。”

“贵什么呀,能用得上才是好东西,总压在箱子底儿那就不值什么。”圣慈太后不知想起了什么,低声说:“这个当初打算给你父亲的,可惜…”

小冬怔了下,采姑又从盒子里拿出旁的东西来,这话就被岔过去了。可是小冬有点疑惑。

当初圣慈太后生下孩子就被皇后的人抱走,她自己连见都难见上一眼,传递东西自然不方便。可是,当初圣慈太后手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呢?

掖庭里一般的宫人过的什么日子,小冬不是不知道。即使得到皇帝的垂青,有那么三天五夜的新鲜劲儿,甚至封了美人,才人,那赏赐和份例都是有限的。圣慈太后又没有娘家撑腰,这等宝贝,要是出现在皇后啊,贵妃的手里,那是一点不稀奇,可是圣慈太后当时又不得宠,所以皇后才容她好好儿的活着,一直熬到了现在。

对了…小冬忽然想起来,第一次她进宫的时候,圣慈太后给她的那些东西——那可都不是一般的贵重。那时候圣德太后还蹦达呢,很风光。安王和皇帝和圣慈太后又不亲近…

那些东西是哪儿来的呢?而且看起来,圣慈太后的私房也不绝止从前陆陆续续送她的那些。当然,圣德太后失势之后就不消说了,圣慈太后一做寿,那贵重的东西能收得把库房塞满。

之前呢?之前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是哪儿来的?她那么密密的收着,安王也不知道——八成,皇帝也不知道。

小冬在这儿发起呆来了,圣慈太后拍拍她手:“这个呢?你看喜欢不?”

那是一对小玉蝉,乍一看跟真的一样,雕的纤毫毕现,栩栩如生。这些东西可爱是可爱,贵重也够贵重,可是没一样是孩子玩儿的呀。给他玩这个,他一转头就给摔了,那才叫一掷千金只为听个响儿呢。

“这还早着呢,等再过个十年八年您再赏我也不迟啊。”

圣慈太后把那只蝉也放下,好象有些闷闷的:“其实我也不知道小孩子都玩什么…虽然生了两个,可连话也不大说得上。”

小冬看采姑也出去了,其他宫人都不在近前,鼓起勇气小声问:“太后娘娘…你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攒下来的?”

圣慈太后看了她一眼,小冬缩了下头。

“要不,您…就当我没问吧…”

圣慈太后笑了:“这也没什么不能问的。反正现在…也没谁逼着我迫着我了。这些东西,当然是先帝爷给我的。”

小冬忍不住再加问了一句:“可是…当时有皇后啊,还有其他妃嫔啊…”

皇帝能把这么扎眼的东西给当时的小小的王昭仪?那不等于把她一手推上了断头台啊?后宫里的女人,没个儿是吃素的。

“看你这样,”圣慈太后难得的轻松起来:“当然不是明着赏的,都是偷偷给的,没记档。”

呃…小冬也是这么猜的。

“你是不是觉得挺奇怪?当时陈皇后那样强硬,还有崔贵妃…有人说美人一顾倾人城,我琢磨着崔妃就是那样的美人了。后来得宠的还有朱婕妤…”圣慈太后摸摸小冬的脸:“可是她们没有一个活得下来,而且,她们的孩子也没有活下来。”

圣慈太后的话非常温柔,可是话里的意思却让小冬心里发颤。

“我小时候就知道自己不够聪明,手没有隔壁的姐姐巧,心思也没有家里的妹妹灵活。娘疼我,因为觉得我生得好,将来或许能嫁得好…进了宫以后,我也知道自己处处不如旁人。没有家世,没有才学,歌舞这些我也不通,甚至针线做得都不如一般人好。我就想老老实实太太平平的熬十来年,熬到出宫。可是那时候年纪大了,可能也找不着什么好人家了。没想到会被陈皇后挑上,和朱姐姐一起——她闺名叫做朱子嫣,一听名字就知道人十分妩媚。皇上也更喜欢她一些,当时宫里,除了皇后,崔贵妃,也就数着她了。可我知道那样是不成的,没人教我,可我知道不成…不是有话说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拔尖儿,总是要吃亏的。”

是的,不管何朝何代,宫中总是如此。

“皇后娘娘她们,有了孩子,要么生不下来,要么生下来了却养不大。我当时头一次怀上了孩子,那会儿一点儿也不高兴。别说高兴了——差不多快要吓死了。”

小冬靠在她旁边,感觉圣慈太后的手指尖很冷。

“皇上知道我有了孩子,过来看我。他问我怎么了,我当时实在没有办法,我求皇上,能不能让我出宫,我想活下去,我也想让孩子活下去。出宫去,哪怕再穷再难,起码母子能活命…皇上就愣住了。”

啊,小冬也愣住了。

“后来呢?”她本能地问。

但是后来的事她当然知道,圣慈太后活着,她还生下了大儿子,就是皇帝。

“后来皇上跟我说,让我放心,他自然能护着女人和孩子…”圣慈太后嘴边带着一点笑意。很淡,可是的确是很温馨,很幸福的笑:“我身边的人被找了因由换了,皇上没再来看过我,可是我生下了孩子。”

可是,孩子还是被皇后抱过去养了…

“皇上暗里给过我好些东西,可是他并不常来看我。过了两年我又怀了孕,这次生下的是你父亲。”

呃啊…小冬以前只觉得圣慈太后是运气好——运气好在陈皇后手下混饭吃,保住命。运气好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有出息,是能干的王爷。另一个更有出息,当了皇帝。

可是现在看,运气是一方面。如果没有皇帝的暗箱操作,运气再好也白搭。

第148章

那先帝,喜欢不喜欢圣慈太后呢?

废话,不喜欢能生两个孩子吗?

可是喜欢的话,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明面上很冷淡,好象一直到先帝驾崩,圣慈太后也一直是个不上不下的昭仪,住在冷清偏僻的长春宫里。

就没有更好的,别的办法吗?

让她离自己更近一些,多看她一些,多宠她一些…

圣慈太后好象明白小冬在疑惑什么,长长的舒了口气:“先帝对我,也许是,也许不是的。要说爱,也许他更偏爱崔贵妃一些,对于朱婕妤,大概是图新鲜。在我这儿,可能是觉得放心吧。”

“放心?”

“嗯,也许身边的其他人,都太有本事了,太出色了。陈皇后的家世不用说了,崔贵妃的美貌才气也不用说了,先帝当时宠爱的几个妃嫔,都不平庸。不管哪一样本事,总有拔尖的地方。可我呢?论美貌,论家世,论才学,不管论什么,我都及不上旁人。我知道自己及不上,也生不出嫉妒之心来。人家的的确确是比我强。

崔贵妃做的春风歌,朱婕妤跳的绿腰舞…当时可都是…对了,我记得教坊前些年有个叫秦女的吧?好象就是崔贵妃的族人。”

“啊?秦女啊?”

圣慈太后以为她不记得了:“就是,我记得听人说起过,应该没有记错。”

小冬可算逮着了机会:“那,他怎么进的教坊呢?”

“圣德太后与崔贵妃积怨深啊,可惜两人斗了一辈子,你死我活的,崔贵妃先走了一步,崔家随即就败了,那会儿也不知是是真是假,方正定的罪名挺大,牵连进来不少人。家眷入教坊应该也是那个时候吧?”

唔,至于张子千怎么男扮女装,这么在教坊混了这些年的,这些事儿估计得问安王。

对了,他真姓张吗?照圣慈太后这么说,他应该姓崔才对。

圣慈太后接着刚才的话说:“正因为她们都太好了,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也许…相处起来反而不是那么轻松吧?有次先帝在我这里,模糊的说了两句话,似乎就是这么个意思。”

是那些人的企图心太强了?还是太出色太强势了,所以反而让人不放心?

小冬一直到出了长春宫还在琢磨圣慈太后的话。

是的,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

未必会明晃晃的表现出来,可是做朋友的话,似乎还是和自己差不多,稍优秀一些,或是差逊一筹,水准保持一致的好。平庸的朋友,不用指望他能为你帮多大的忙,只要他在你需要的时候,陪你喝一顿酒,互相发发牢骚。太过优秀的人,有时候他的优点就象凌厉的尖刺,会时不时令身旁的人感觉受到威胁。

只有喜欢,未必就能相处得好。

圣德太后的家世让皇帝有威胁感这是一定。

崔贵妃和朱婕妤呢?她们无疑是很美的,可是正因为太美,所以争宠,暗斗…

倒是圣慈太后,不显山不显水的,最后修成正果。

只是这中间漫长的寂寞,也熬得艰难啊。

旁的不说,小冬亲眼见的。圣德太后还风光的那几年,圣慈太后毫无体面可言,简直连圣德太后身边得宠的女官也不如。

小冬走得慢,快出银汉门的时候,当面遇见了五公主。

小冬怔了一下,五公主先招呼她:“小冬妹妹,这是要出宫回去了?”

“嗯,五姐姐要去哪儿?”

“我去母妃那里坐了坐。”

“明贵妃娘娘…身子还好吧?”

五公主微微低下头:“好也没有太多,一直吃着药。”

其实小冬还想问,你自己身体如何?上次那样险,虽然保住了性命,可是不能请太医好好诊治调养,毕竟还是不保险啊。

两人客套了两句,肚里是不是都满腹心事不好说,可是面上儿却没什么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