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群拱了拱手,跑下楼去,命令行馆里所剩不多的侍卫火速出行,务必要将闵安请回府。他在调动人手间,仍然猜不透闵安会出什么事,但公子指派下来的话,总归错不了。

厉群回到书房中,见李培南背手望着窗外雨幕,还曾宽慰两句:“说不定就是这场雨耽搁了小相公,他可能早就想回了。”

李培南淡哂的声音传来:“他死蹭着不回,是因为还没找到毕斯。”他的脑子转得活,旋即又想到,闵安即使知道雷雨天会犯毛病,仍要留在外面找毕斯,那可见是怕不过他的责罚,不敢轻易回来交差。

李培南的心沉了一下,他站了半晌,不由得去望雨幕外更远的地方。一阵潮湿的冷气扑进来,两三点水珠飞溅在他衣领处,他没想着去关窗,仍是一动不动地站着。身后的厉群猜不透他的心思,继续回禀刚刚接到的消息:“王爷要亲自来楚州一趟,督责公子的政务。”

李培南向来不受任何人制约,哪怕父亲的管束也只是听取一面。因此他一如既往地回答:“小心接进世子府伺候着,军政民生大事由我挑着传报,其余消息一律不准经过父王之手。”

厉群扣手答:“是。”踌躇一下,却未离去。

李培南问:“还有什么事?”

厉群低头回道:“公子每次要我拆阅书信代答,我这次不小心多看了几眼,把王爷在底下交代的私心话也看了进去,请公子恕罪。”

“直说。”

厉群低声道:“公子推了王爷定下的几门亲事,惹得王爷十分恼火。王爷下令,公子必须在这次的逐鹿大会上,挑出一个名门闺秀来做世子妃,容度出身不得低于小雪姑娘。”

李培南在西疆作战多年,已过了娶妻年纪,却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无论父王怎么催,他只传回捷报,人从不露面。厉群以下属的身份参与了王府及世子府的一些家务事,多少知道王爷的意思。来信中说的“不得低于”,其实就是逼着他的公子娶祁连皇后家的小雪为妻,也不管二公子是否乐意。

二公子非衣素来与小雪交好,照顾她多年,将她当成明珠一样供着,极力避免她重蹈祁连皇后的覆辙。皇后作为政治棋子嫁人深宫,未得先帝宠爱,清心寡欲活了多年。先帝殡天之后,她就要承担起扶植幼帝、重振朝纲的重任,夹在楚南王势力与娘家势力中斡旋,常常被两派人责难。她没有掣肘的手腕,偏生又得协调两方势力,可以想见她在深宫中的难处。非衣就是念在小雪慈弱,难以驾驭这种种王权争斗,所以执意紧紧抓住她的手,不让她落入宫廷火坑中。

是否嫁入李家做妃子,当然不由非衣做主,非衣自然也知道,但他有足够的资格阻挡——没了他的照顾,小雪早就被头痛脑热病折磨死。只要一听到任何对小雪不利的消息,非衣势必要赶回她身边守着,即使要送她出阁嫁人,也必须先由他来把关。

李培南没有心思去跟非衣争这份闲气,他极力想撇开的是父王那一边的威逼。

因此,面对厉群的传讯,李培南早就想好了应对:“原来父王所说的‘督责政务’是这个事情,劳他费了不少心。”

厉群适时不再接话,屏声静气等着李培南的发落。李培南半天没说话,过后才冷淡回了一句:“我自有分寸。”

李培南所说的自有分寸就是克制住自己的心思,不放任它漫无边际地浮散开去,甚至根本就没想过该怎样处置闵安。他知道父王的重望,也知道自己应该娶上怎样的妃子,若是想入主宫廷,他就必须摒弃其他念头,万万不可考虑那些出身低家世薄的女子。

厉群在书房点燃安神香,安静地退了下去。

李培南在淡远清香中放松心神,细致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依照先前的想法将闵安送到西疆战场上去,抢立一番功勋后再将他带回京城。若不死,就保他做内臣;若出了差错,就要将他流放到西疆。

辅臣身份既然定了下来,自己的心态就要摆正。

李培南这样约束自己。夜深,他照例看了花草方子才入睡,厉群没接到他的交代,斗胆来敲门,禀告说,小相公带着一只猴儿回来了。

李培南记起闵安曾说过将心头肉送过来消遣,估计就是这只猴儿了。既然送来了猴儿,那也可以推断得出他是真的寻不到毕斯,想拿着“心头肉”来讨几分欢心,免除他应受的重责。

“跪一宿。”房里的李培南对门外候命的厉群发落一句,坐在床侧沉淀了半晌的心神。

过后,厉群又赶急跑上楼:“公子还是过去看看吧,小相公自己进了豹子栏,瞧那样子是想不开。”

李培南自然不会相信整日偷懒、溜出去快活的闵小相公会想不开,但他还是站起身匆匆赶往了石屋,只想着看过之后,才能睡个安稳觉。

待他赶去石屋,他才知道闵安是怎样想的,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安稳觉是睡不成了。

他带着满身冷气走进了石栏。

闵安抬头对上李培南一双黑得透亮的眼睛,心底首先一怯,抱膝朝铁笼角落移去,躲进了石栏旮旯里。他随后又想到,不能在世子爷面前掉了气节,因此撇开眼睛,不去看李培南就行。

李培南觉察到闵安的肩膀瑟缩一抖,不由得站定了脚步,沉声问:“你去了哪里?”

石栏里铺了一大块草皮,草皮外是砂石、半株榆树,一条围砌成的水渠干涸了,堆放着皮革和香木。除去石屋里沁出的腥湿气,栏院里就是皮草树木混杂在一起的味道,隔着放晴的夜空,全部堆在闵安跟前。

闵安借着抱膝的动作,偷偷低头嗅了嗅,突然察觉到他的身上带着草末尘土汗湿气,还有遮掩不住的胭脂花粉香。若不是天暗,想必他袖子上脖子底的香粉手印势必会落进世子爷眼里。世子爷说了,被他发现花街柳巷里多走了一步,就要打断他闵安的两条腿。

闵安低头说道:“布店、长街凉果铺、西边的玉石楼、香粉店、酒楼茶楼、瓦舍。”

李培南趁闵安说话时,悄然走近了两步,在闵安头顶伸袖扇了一掌风,立刻分辨出夜气里的各种味道。他不动声色地问:“还有呢?”

闵安又避了避身子,将自己团成更小的一团,嘴硬道:“没了。”

“都是毕斯常去的地方?”

“是的。”

“毕斯喜欢脂粉香?”

闵安觉察到自己扭头不去看李培南,也招架不了他那嗓音里的冰凉意味,索性抬头嚷道:“不喜欢又怎么样?大不了我明晚再睡一晚笼子!”他拉住铁笼栅栏,用手愤恨地摇了两摇,抖出一些声音。

李培南没说什么,低头看着闵安,闵安已经打算豁出去了:“我都沦落到这种地步了,世子爷还想怎么样?放豹子来咬我么?来啊,我好好跟它拼个死活!”说完他又拉住栅栏一阵抖。

静寂的夜里,豹子如愿被惊醒。它缓慢地伸出头,翕张着两列黄胡子,朝闵安看了过去。闵安立刻挪个姿势溜进了最里的旮旯,睁着两粒圆溜溜的眼睛,气儿也不喘一下。

李培南忍不住掠了下嘴角,扬手一指,示意豹奴将豹子栓进石屋,就此解除了闵安的害怕之情。

闵安长吐一口气,摊开袖子坐着,忘记擦去额上渗出的汗珠。李培南瞧着他那外强中干的模样,又说:“宁愿一次次触怒我挨重罚,也不愿改正一回过错,这万般的艰难都是自讨的。”

闵安暗地撇了撇嘴,心想道,我唯一的过错就是认了你做东家,所以每次没讨到好果子吃。如果还有一次机会,我就……算了,目前也只有他能助我登上青云梯,我还是将就他的意思吧。

想到这里,闵安就对李培南抬手施了个礼:“夜深露冷,公子请回吧。”

李培南却在厉群搬来的木椅上坐了下来,正对着闵安的脸。他随手拾起一截香木,敲了敲铁笼:“你冷不冷?”

闵安没好气地答道:“刚吓出一身汗,不冷。”

“不出来么?”

闵安只想着出来的代价怕是要受更离奇更严苛的责罚,毕竟世子爷夜深不去休息,陪着他这个无足轻重的下属闲聊已是一件奇事。因此他老实答道:“不用了,我确实犯了错,哪有受一半罚的道理。”

李培南淡淡道:“依了你。”

闵安请又请不走李培南,陪他寒暄又觉怪异,只能用袖子遮住脸,团着身子准备睡去。没想到他的世子爷突然又用香木敲了敲铁笼,将他震醒,还丢过来一句话:“明晚不用睡笼子。”

闵安瓮声瓮气地答道:“世子爷先让我睡完今晚的吧!”

笼子外半晌没了动静,闵安心奇抬头,捕捉到了李培南嘴角一闪而逝的笑容。他嘀咕道:“看我落难还这么高兴,显然是不安好心,难道是特意寻来的么,我又有什么值得世子爷消遣的。”

李培南淡淡道:“你很重要,除了我,也无人敢消遣你。”

第43章 待遇

闵安扬了下眉,心底想着,原来被世子爷消遣还是承蒙看得起,遭受的罪那就不用提了。腹诽归腹诽,他在嘴上还是说得挺利落的:“谢世子爷厚爱,下属受宠若惊。”

他把身子朝里面靠了靠,歪头又要睡,一点也没显示出受宠若惊的样子。李培南正要说到话头上,转眼就看到他又开始撂性子听不进去事的态度,不由得在手上注入了一份力,拿着香木敲向笼子角,震得里面的身子团在半空中跳了跳。

李培南问道:“刚才那句话,听懂了么?”他的手上在做着欺压之事,声音倒是威严十足。

闵安可要恼死了,三番两次被敲得睡不成觉,忍不住拉住栅栏一阵嚷:“听到了,听到了,我很重要!专供世子爷消遣,世子爷缺了我就没了乐子!”他咬着唇气呼呼地看着李培南,却加深了李培南嘴边的笑容。

李培南笑完了,才不咸不淡地说:“外面盛传你是我的兔儿爷,连行馆里的侍卫都这样说,偏生你这做兔儿爷的没有一点觉悟性。”

闵安最恼的就是这个,平常侍卫大哥们见了他总是客气行礼,待他走开才闲聊两句,再也没人敢与他约赌,看哪位大人送来的姬妾能顺利进入世子爷寝居留宿一夜,害他平白无故少了十两银子。再就是行馆里的那些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们,现在看到他就低着头跑开了,任他怎么唤,她们也不敢像往常那样笑着围过来,翻检他身上的小玩意儿。

这种待遇好比从如鱼得水的温柔乡里一下子掉到了毫无人气的冰窟中,怎能不叫闵安怅然若失。他常常站在走道里,看着左右匆忙走过的倩影,眼巴巴地等着她们回头一次,甚至还想问一句,你们都不理会我了,以前那些被你们摸走的帕子香巾漆骨扇,能不能还给我……尤其是那把扇子,我花了很大工夫做出来的,怎能让你们随便拿去……

当然,他最后怕羞没有问出口,也不知晓扇子是否就在姑娘们手里。不过,现在被李培南一提,他倒是确切知道了,行馆里的一众人躲着他的原因。知道真相的感受就像是戳到了痛处一般,让他顿时跳脚起来,也不管他面对的是谁。

闵安伸腿踢了一下栅栏,恶声道:“世子爷好没个羞,被人扬言成断袖癖也不知制止,传到宫里去难道是个好事么?再说了,您不屑于名声,我还惦记着这微末声名混口公门饭呢。”

“你在光天化日之下抱住我的腿不放手时,声名不早就扫地了么?”

闵安一怔,哑口无言地看着李培南。

李培南又说:“求我放五梅那一天,你当着众侍卫的面,又抱了一次。”

闵安恼火地踢了一下栅栏,回转过身子背对李培南,再也说不出什么。身后传来第三句:“书房里没人看到就紧紧抓着不放手,赶都赶不走,我的三次声名又有谁来惦记?”不紧不慢的话让闵安彻底捂住了耳朵,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李培南见闵安羞恼得差不多了,缓了缓嘴角的笑意,用一种平稳声音说:“出来吧,我不罚你。”

闵安的回答就是保持原状,像刺猬缩成一团搁在铁笼角落里。

夜风起,侍卫手里的灯笼一闪,哗的一响,衬出四周的寂静。正当石栏里的空气陷入僵冷时候,不远处的石子路上稀稀疏疏传来一点声响。

侍卫们回头一看,忍不住在心底乐了乐。

一只头戴瓜皮帽身穿红马褂的蓝脸小猴子拖着一个竹筐,一路费力地走过来,大概舍不得丢弃它的安乐窝,所以拖拖拉拉地磨蹭。好不容易走到石屋前,它记起这里就是闵安与它分开的地方,乐得吱地叫了一声,尾巴一卷,荡上了榆树枝。

闵安听到玉米叫唤,回头甩袖子赶它:“快些走,快些走,回屋里睡觉去。”

玉米荡来荡去,突然觉察到树下坐着的身影有些熟悉,也是穿着青纱袍白底衣,跟那地里的玉米苞谷一个颜色,尤其跟一直投喂它的年轻人差不多衣装,应该是可以讨巧的。于是它麻利地跳下来,落在青纱袍前,高举起左臂,眼巴巴地望着椅中人。

闵安忍不住回转脸低声说道:“错了,错了,不是他。”

玉米回头望望笼子里的闵安,又看看面前的李培南,作了个揖,仍然高举着左臂。闵安急不过,从袖里拈出一片谷芽糖,朝玉米摆了摆:“喏,到这边来。”

夜风轻缓掠过石栏,仍然让李培南闻到了玉米身上的甜腻糖味儿,还有小兽们特有的皮毛清藿味。李培南豢养的家禽走兽,平时交给奴仆打理,被洗刷得干干净净,身价与样貌决计不是一只外来的猴子可比拟。他不唤人撵开玉米,已是礼待,玉米却不知道这一点,依然杵在他跟前好奇地看着。

李培南看到猴子的一副伶俐相,问闵安:“心头肉么?”

闵安一向惧怕李培南的惩罚,这会儿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担忧讨食的玉米惹得他不快,连忙点头。

李培南再仔细地看了一眼:“既是心头肉,鼻子上又为何有道缺儿?”

闵安听得头皮一紧,不答话。

李培南将手里的香木递给玉米,玉米接过啃了啃,又随手丢到一边,一直歪头等着下一次的赐食。它看了这么久,自然也能感受得出,眼前的男人眉眼黑而冷,与白日里的年轻人轮廓不一样,像是苞谷田外罩了一层冰凉的网子,将它与心头好阻隔了开来。

玉米退一步,挨着铁笼站着,吱地叫唤一声,似乎在唤闵安一起离开。闵安伸手将它拨弄到笼子一边,再用自己的身子遮住了它,大有保护之意。

李培南淡淡道:“护得这样紧,是因为做错了事么。”

闵安嘴硬:“还有什么事惹得世子爷眼嫌……”

“猴子肯定跟将军打过架,才被啄到了鼻子。”

闵安连忙伸手捂住玉米的鼻子,无奈说道:“世子爷的禽兽金贵着呢,啄下来我们又不敢还手,总归是我们吃亏。”

李培南驯服过猛兽飞禽,此时应对一只小猴子却没有多少经验。他的袖中不可能带着小吃零嘴儿,好在他一身富贵,随便拈出一片薄薄的金叶子来,也能哄到小猴子新奇地凑过来两步,再不济,还能引得它的主人多伸头看上两眼。

李培南在指尖拈着蝉翼金丝叶,对玉米晃了晃,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闵安忍不住将头扭到一边翻了个白眼,玉米吱地叫了一声,托举起左手,又吱地叫了一声。

李培南低声道:“说出名字我就赏给你。”

闵安爽快道:“玉米。”随后李培南当真将叶子放在玉米手里。玉米咬了咬金叶子,又要丢,闵安眼急,苦于手臂不能穿出栅栏,就在嘴里低叱一声:“给哥哥换糖果子吃!”

玉米将手掌摊开,吹了吹金叶子,递给闵安,闵安毫不客气地接过,塞进了腰包里。既然一金到手,闵安的心情也变得轻快了不少,随后李培南不管怎么问,他都是极为麻利地回答,就好像银货两讫各不赊欠一般。

李培南问:“为什么去妓馆?”他闻到闵安身上的胭脂香味浓郁,还有女子常喝的清酒气,必然知道闵安做过什么。

闵安答:“找毕大人,断了线索,最后还是没找到,我猜毕大人躲起来了。”

一问一答间等于已经厘清了第一个问题。李培南再问:“玉米将我错当成了何人?”

闵安不知李培南为什么会在意这个问题,但他下意识地想隐瞒住玄序的消息,不想让李培南再继续深究下去,因为依照世子爷的脾气,总是喜欢查访他身边的人,轻则隔绝重则法办,师父、花翠、老东家毕斯等都是现成的例子。若是再撵走了玄序,师父和花翠那边就没有能说上话的体己人了。

打定好主意,闵安就面不改色答道:“我师父身边新来了一个学手艺的,一直喂玉米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喊也喊不停。”他故意说得一脸嫌弃,不曾想到正中李培南下怀,李培南淡淡嗯了声,就此揭过了这个问题。

闵安能搪塞过这个问题也并非凑巧。一是他受过李培南的恐吓后,一直说的是真话,给李培南留下了好印象。二是白天里东逛西逛遇见玄序时,厉群已不在身边,且未派出侍卫来跟踪他们,这前后几次的相遇情况自然就不会传回到李培南耳里去。

站在一旁的玉米玩得乏了,自己趴回竹筐里睡觉,闵安看着它蜷成小小的一团,心底柔得要滴出水来,连忙脱下了绢衣,从栅栏缝儿处塞出来说:“求公子……给它盖盖。”

李培南当真接过绢衣叠了叠,捏成一床软被子,搁在了玉米身上。他在纡尊降贵做这件事时,没有假手于人,无端引得闵安心里一暖。

闵安就说道:“公子请回吧,夜深露重倒秋凉,不是一句假话。”

李培南淡淡道:“我的话还没问完。”

“那您快问吧。”

“你当真怕我?”

闵安第二次听见令他惊异的问题,尚能控制住脸色,就点了点头。他静待着余下的问题,此后却没听到李培南说一句话。李培南一直安静地看着他,神色恬淡,并未有平时的冷厉之感。闵安抓了抓头想不通此中的道理,终于捱不过倦意,蜷着身子沉沉睡去。

李培南沉淀心情如此之久,终于能如常对待笼子里的闵安。闵安说自愿领罚不愿出来,他也不能勉强他的心意。李培南唤人取来一床厚毯,扬手撒落出去,严严实实遮住了笼子四壁。最后他运力于臂,将笼子轻巧提起,一路提到了主楼书房里。才起脚走开两步,他想了想,又折身回来用左手提起竹筐,将这一大一小送到了温暖的地方去,而他注定一宿无眠。

第44章 单相思

清晨鸟语花香,闵安一觉醒来,发现铁笼大门已开,自己睡在书房里,底下垫着软毡,外面罩着厚毯,整个人的待遇变得不一般了。他抓头想了半天,只想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来说明世子爷这样做的缘由。

那就是,世子爷当真不计男女,决定收他做兔儿爷了?

闵安吓出一头冷汗。按照花翠提点的意思来看,他可是要嫁给一个聪明男人、生下娃娃后,就搬到萧宝儿隔壁住着的人,怎能和自己的东家扯上不清不白的关系。以前做门子时,师父将他看得紧紧的,就是怕长官们依循官场上的惯例,收他做娈童,坏了他进仕的名声。现在搬到行馆里来住,师父不在身边,这随后的应对就得靠他自己想办法了。

闵安觉得,在目前如此惧怕世子爷的情况下,要将一番肺腑之话对他说清楚,也绝非是件易事。他有些忧愁地站在书房里,一旁候着他早起洗漱的丫鬟们互相递了个眼神,推选出一名资历老的姑娘上前去问究竟。“小相公怎么了?”

闵安红着脸问:“若是想……推开世子爷的好意,又不想世子爷怪罪下来,有什么妥当的法子吗?”

那姑娘的确伺候李培南起居多年,叫莲叶,多少识得李培南的脾气,但闵安的这种问法太过于含糊,引得她想不通意思。她纳闷地看着闵安,闵安就吞吞吐吐地说:“反正世子爷是不好相与的……就算我‘投其所好’也不见得让他高兴……比如说为了那只白鹘,我就前前后后挨了不少罚……所以我想问问姐姐,到底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世子爷答应我的要求,又不会责罚于我?”

莲叶听懂了大概,抿嘴一笑:“小相公可以做一件要事,换来公子一句承诺。因为公子向来是有诺必行,以前萧大人也有这种例子。”

莲叶向闵安讲了讲昌平府知府萧知情的事情,大意就是萧知情处断好了李培南交付下来的案子,获得褒奖,从而进一步要求,只要李培南在昌平府逗留,就得允许她陪侍一旁,向他讨教文理武艺知识。

李培南随后果然践行了这句承诺。

大好的例子在前,听得闵安眼前一亮。他带着莲叶的提议开始了一天的准备。他首先画了几张小像图样,将它们一一摆在玉米面前,对着它殷殷教导道:“这个,是世子爷,哥哥的主人。见他要乖巧些,不准讨要零嘴儿。”他把非衣的那张像拈在手里,和李培南的比了比,说道:“小崽子还记得非衣么?对的,你见他总是躲着,就是这个非衣……”看到玉米捂住眼睛以示惧意,他又笑了起来,“世子爷就是非衣的哥哥,也是生得一身冷气,你见了他们,大意不得,要好好哄着。”

如此反复比划,反复教导,引得玉米一阵吱吱叫,做着有力的抗议。闵安声音逐渐大了起来,传出了门窗外。“一定要记住好生哄着,懂了么?”

玉米突然高举着两手在椅子上左跳右跳,闵安回头一看,看到一身锦袍的李培南正站在竹屋门口,眉眼映着秋阳,有了一些温暖之色。他显然是听到了闵安殷殷叮嘱的话,往日冷峻的面容也变得和善不少。

闵安迎上去行礼问:“公子有什么吩咐么?”玉米也跑过去作了个揖。

李培南道:“有两件事需要亲自交代你。一是不得外出和见客。二是加强马术、体力训练。”他说完就走,根本无意踏进竹屋一步。闵安哪里知道是简陋的住处留不住人的道理,还奔出去殷勤挽留:“公子借一步说话,可以么?”

李培南顿步:“说吧。”

闵安低头请示道:“外面眼目繁多,请公子随我进屋。”

李培南转身,在闵安的延请下进了竹屋,玉米接到闵安的眼色指示,连忙顶着一个小木盘走向了李培南,上面还稳稳当当放了一盏凉茶。

闵安躬身侯在一旁,李培南在他期待的目光下,无奈拾起茶盏饮了一口。淡淡桂花香气袭来,他的心脾也沁得开阔了一些,不由得说了一句温和话:“无故献殷勤,必有所求,说吧。”

闵安踌躇一下,道:“公子若是图个乐子,大可消遣我一番,只是外面的那句传言,千万不可当真。”

李培南敛容问:“兔儿爷?”

“正是,正是。”

李培南的声音冷了下来:“于你名声有损?”

“正是,正是。”闵安一答完就觉得不妥,连忙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本想说,公子是血气方刚的男子,日后势必要娶一门妃子诞下子嗣,若是过多与我亲近,恐会忝辱公子名声,给世子妃心里添堵——”

李培南截口道:“我的家事与你无关。”

闵安听着冷透心的嗓音,默不作声地候在一旁,心里想着,在目前隐隐触怒世子爷的情况下,我要对他说清楚肺腑之言,果然不是一件易事。这时,李培南看了一眼闵安紧抿住的唇,问:“还有什么话要说?”

闵安想了想,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于是说道:“公子先前答应过我,若我赢了逐鹿大会,一定会应我一件事。不知这话可算数?”

“算数。”

“可以请求任何事么?”

“情理之内。”

闵安点头说:“那是自然。”心里想,向主家公子提出嫁人要求本来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若他嫁人诚心侍奉夫君,关于兔儿爷的传闻可不攻自破。

闵安低头侯在李培南左前,面色恭敬有加,脸上殊无笑意,却偏偏惹得李培南眼嫌。他起身掠过闵安,冷淡丢下一句:“既然想迫不及待撇开关系,我便依了你。”

李培南这样说,自然是知道闵安的心意,除此外,他还将一件事搁在了心上。今早练完剑术后,他走回书房,发现闵安已经不见踪影,将莲叶唤过来例常询问后,莲叶为了讨巧,向他转述过闵安的话。

李培南当时并未完全猜出闵安的心意,才有了后面亲自去竹屋传话的行事,结果也是水落石出,让他彻底看清楚想明白了闵安的意思。

他一个末流的下属,竟然惦记着名声,要与主君划清界限,说是可以消遣他,却不准生出一丝逾越心。

李培南听后心底哂笑,他还真把他当成一个宝了?立刻拂袖而去,免于与他多费口舌。

闵安从未很好地揣度到李培南的想法,不可避免地就要在后面吃一些苦头。

下午,闵安在厉群的指导下,完成了两个时辰的马术训练。汗水染湿了闵安的衣衫,他的脸上尽是沙土,马桩上蹦跳的玉米看得乐不可支。好歹取得了一些成绩后,闵安拖着疲劳的身子回到竹屋洗刷了一遍,换了一身干净的短衣短裤坐在窗口纳凉,这时,窄袍装扮的侍卫来请他去打马球。

闵安推辞,侍卫就解释说,马球、蹴鞠是世子府必须修习的课业。为了将就他的时间,马队还特意将比赛挪到了晚上。

闵安被推着走进了校场,战战兢兢地骑马打球。李培南并未到场,侍卫们一阵疯抢,几度将闵安掀落马下。闵安吃的苦不可计数,等一场马球结束后,他的脑后又磕出一个大包,手和耳下都擦出了血。

厉群走过来拍拍他的肩:“多练几次,身子骨就会硬朗些。”

闵安站着缓了半天劲头,汗水里滚着血丝,从脸庞滑落下来。厉群看得于心不忍,叹口气说:“每个人都是这样捱过来的,练好了本领就能熬出头了。”

闵安抬袖擦去血汗,回道:“多谢厉大哥提醒,我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