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夫人高兴极了。

亲家满意这门事,也就是满意她的儿子。她也觉得脸上有光。

她临时又加了一倍的封红给吴三太太:“让您费心了。”

这媒人拿谢媒的红包是有规矩和讲究。是不以有推辞的。

吴三太太笑着道谢接了,和郭老夫人商量着婚期:“这是亲家老爷占卜出来的日子,您看什么时候合适?”

郭老夫人一看。全是明年日子,就合了手中的封信。道:“只怕要麻烦你再跑一趟了,我们家想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今年。你也知道,我们家四郎年纪要大周家二小姐很多,又马上要去济宁任上了,三、五年是回不来的,拖到那个时候,周家二小姐年纪也大了。”

吴三太太并不意外,笑道:“亲家老爷也没有说什么,可姑娘毕竟没有及笄,又不是穷门小户养不成了,我寻思着我们这边得多给亲家老爷几分体面才是——最好是请了媒人去催婚。”

这样一来,就得请了宋景然和章惠亲去趟保定府。

两人都朝廷的肱骨之臣,特别是宋景然,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候亲自去超保定府?

郭老夫人也有些犹豫了,道:“那我先和儿子商量商量。”

吴三太太也知道这件事颇为棘手,道:“要不,请了贵府的二老太爷过去也行啊!不过是要让外面的人看看程家的诚意,这么短的时候娶了周家二小姐过门,并没有怠慢她的意思,是程家想快点娶了她进门。”

这个就比较有把握了。

郭老夫人点头。

小丫鬟进来示下,大姑奶奶回来了。

吴三太太趁机告辞。

郭老夫人亲自送到她到门口,这才见了程筝。

程筝从来不曾和郭老夫人见外,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郭老夫人笑道:“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你母亲提醒了我。我之前也没有想到要为您池叔父求娶少瑾,可你母亲前些日子跟我提起方家的六小姐阿萱,我想到周少瑾和她差不多的年纪,又是知根知底,我亲眼看长大的,与其娶了像阿萱这样只不过见过几次面的,还不如娶了少瑾。至于说嘉善,他这辈子还长着,以后还会遇到更不顺心的事,有些事他也应该学忍耐和妥协了。”说到这里,郭老夫人的语气轻快起来,“你母亲不是一直睁着嘉善拜相入阁吗?这件事就当是给他的磨练好了!”

可这样的磨练何其残忍!

程筝都有些不敢想。

脑子里却灵光一闪。

难道,是池叔父瞧中了周少瑾?!

所以祖母才会让周少瑾进门?

她想到之前程池拜托她照顾周少瑾的事。

那个时候池叔父很诚心,怎么一个夏天不见,事情就全都变了。

程筝满脸的困惑。

郭老夫人面上的笑容渐淡。道:“阿筝,我以后会跟着你池叔父住在朝阳门这边,大家隔得远远的,逢近过节的时候碰一面而已,你不必太担心嘉善!”

如果真的是池叔父看中周少瑾,这件事就说得过去了。

可池叔父是什么时候看中的周少瑾呢?

程筝很是无奈。

她就算是知道又如何?

事已成舟,她再多说也没有用了。

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她的母亲。

而母亲和祖母不和。小时候她们姐妹看不出来。可嫁了人,主持了一府的中馈,自然也就品出些味道来。

她喃啁应诺。道:“我母亲,可知道这件事?”

“你池叔父的事毕竟还八字差一撇,我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郭老夫人淡淡地道,“现在婚事有了眉目。也应该告诉你母亲和你二婶一声了。只是你母亲这些日子忙着嘉善的婚事,怕是没有空理会这件事了。”

也就是说。郭老夫人虽然免了袁氏的里昏定省,袁氏就真的不怎么过来了,颇有些抱怨袁氏只管自己的儿子不关心小叔子的意思。

程筝羞脸色通红。

一边是养大她的祖母,一边是生了她的娘亲。她左右为难。

郭老夫人却没有放过袁氏的意思,道:“你今天既然出来了,就回一趟吧?看看嘉善的婚礼准备得怎样了?顺便把你池叔父订宁的消息告诉你母亲。也免得她总是惦记着!”

有了方萱的事,老夫人这个“惦记”两个字就用得有些和微妙起来。

程筝不好再多说什么。笑着转移了话题,道:“不知道四叔父的婚事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

郭老夫人笑道:“过两天吧!等到婚期定下来了,你给姐妹都要回来帮忙的。”说这话的时候,她显得很高兴。

程筝苦笑着去了杏林胡同。

一个面生的娘子站厅堂里和由丫鬟婆子簇拥着的袁氏说着话。

袁氏满脸笑容地朝着程筝招手:“你来得正好,有管事向我推荐了这家古玩店,这是他们店里一副由汝窑碎片做得墙屏。你来看看怎么样?我想把它挂以你弟弟的书房里…”

竟是殚精竭虑地在布置着程许的新房。

程筝想到了刚才郭老夫人说话的表情,心里陡然间对母亲有些埋怨起来。

作为儿媳妇,就算杏林胡同这边的事再忙,也应该去抽空去人祖母问个安才是。祖母让她不去晨昏定省她就真的不去,连四叔父要成亲的事都不知道。

她胡乱地答了几句,袁氏见她情绪不高,还以为她家里出了什么事,打发了玩古店的就和她去了内室说话。

程筝把程池和周少瑾定亲的事告诉了袁氏。

袁氏如当头一击,跳起来叫道:“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来告诉我?我已经和方家的二太太说好了,准备给你池叔父和阿萱做媒的…”

程筝对母亲越发的不满了,道:“娘有多长时间没有去给祖母问安了?池叔父的婚事,也是我今天去看望祖母的时候她老人家告诉我的。我想着祖母来了京城,正是娘孝顺的时候,应该知道四叔父的婚事才是,还准备问问您是怎么一回事呢?没想到您也不知道。”

至于什么“和方家二太太已经说好”的话,她根本不想提。

四叔父又不是父母双亡,长嫂如母,需要娘亲帮张罗着婚事。

什么时候就论到娘亲来管池叔父的婚事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争斗

袁氏闻言对女儿的语气很是不满。

怎么说也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她为何是向着老太太说话?

难道这就是从小把她丢给了老太太养育长大的恶果吗?

袁氏愤然道:“你一个出嫁的女儿,知道些什么?我已经答应了方家二太太将阿萱许配给你四叔父,现在你祖母出尔反尔,你让我如何给跟这些亲戚们交待?你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对阿萱、对方家有多大的伤害吗?”

这样的指责太严重了。

而且她压跟也不相信祖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来!

程筝不得不道:“祖母什么时候答应让四叔父娶阿萱?”

女儿的质问让袁氏更是气恼,道:“那天你难道不在场吗?我和廖大太太一直推祟阿萱,方二太太亲口同意让阿萱陪着你祖母看戏…”

程筝不由在心里冷笑。

还有个廖大太太!

全是方家出来的姑娘。

母亲怎么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呢?

“是啊!”程筝道,“我是在场!我是看见了方家二太太一副巴不得立刻程家结亲的样了。难道谁想和程家结亲程家就和谁结亲不成?那我们程家成什么了?菜园子门?谁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您当时也不在场吗?祖母说了些什么没有?承诺了方家什么没有?您怎么能说祖母出尔反尔呢?何况祖父去世了,四叔父的婚事原本就应该由祖母做手,您有觉得配合的推荐给祖母,可祖母和四叔父答不答应,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您怎么能越俎代庖?嘉善的事祖母插手了吗?箫姐儿的婚事祖母插的了吗?

“祖母不仅没有插手,而且还好几次跟您说,程家未必就一定要和闵家联姻。您听了吗?可祖母有没有把爹爹叫去非要你们给嘉善别配良缘呢?祖母还不是怕进了门的儿媳妇不讨您的喜欢,让别人姑娘家难做人,让嘉善两头都不是。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母亲,您以后还是少插手朝阳门那边的事为好!”

最后一句。程筝说得很是郑重。

袁氏被气得差点吐血。

这就是她养得好闺女!

连基本的孝道都不知道。

要活生生地把她气死才干心!

她指关门口就大声喝“滚”:“给我滚得远远的。你不稀罕这个娘家。我也不稀罕你这个闺女!”随后不服侍地高声道,“你的婚事不就是你祖母决定的吗?早知道这样,我就把你嫁到方家去了!”

程筝深深地母亲的话刺伤了。

她泪盈于睫。沉声道:“母亲,我的婚事是祖父做得主。当时也曾问过您,您说要把我嫁到方家去,可祖母派了人去打听。方家的那位公子有暗疾,如今已去了快十年了。如果照着您的意思把我嫁了过去。我现在应该在守寡了吧?”

袁氏满脸的惊骇。

这件事,女儿是怎么知道的?

她张大了嘴巴,半晌都没有吐出一个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