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爷说,他到京城才知道咱们老爷早就走了,唉,他说他当年离开京城时,咱们老爷就病倒了,他自责的不得了,说当年咱们老爷由小病成了大病,以至于病重不治,说不定也是担心思念他所起,胡老爷说,他已经派人到太平府去寻咱们了,没想到咱们倒先来了。”

第三百零七章 仗义无比胡老爷

“那婚约的事?胡老爷怎么说?”这才是曲大姑娘最关心的事。

“一个外院下人,哪好跟胡老爷说这样的事?等咱们见了胡老爷再说,大姑娘放心,我当年跟在咱们老爷身边侍候的时候,就很知道这位胡老爷,第一跟咱们老爷最好不过,第二,胡老爷既仗义,又有本事,大姑娘又是胡老爷的谊女,胡老爷不帮大姑娘,还能帮别人不成?”

贾婆子的话,让曲大姑娘轻轻舒了口气。

“胡老爷说,大姑娘若是到了京城,请大姑娘到他那里去住。”贾婆子瞄着曲大姑娘,曲大姑娘‘嗯’了一声,这样最好,她一个姑娘家,单身一人住在外面,确实不妥当。

“请问是曲举人家眷吗?”外面传进来一声响亮的询问。

曲大姑娘急忙看向贾婆子,贾婆子一脸惊喜,“唉哟!怕是胡老爷打发人来迎咱们了!我去看看。”说着,贾婆子掀帘探出头,“您是哪位?”

曲大姑娘的车子停在一处五进带园子的大宅子门口时,胡老爷已经翘首以盼的等在门口了,一看到曲大姑娘,胡老爷老泪纵横,“女儿!我还以为……你这形容,跟你父亲真真是……曲兄!真是痛煞我也!”

胡老爷捶胸顿足,一会儿喜一会儿痛,十分热闹。

贾婆子跟着一边怀旧一边抹泪,曲大姑娘感动倒没什么感动的,不过看到胡老爷这样待她,心里一宽,松了口气。

请进曲大姑娘,丫头婆子侍候洗漱,流水般送了茶水点心,胡老爷仿佛不知道怎么疼爱曲大姑娘才好,点心摆了满满一桌了,还在不停的吩咐,“……怎么没有银丝姜糖?快去买,还有栗子糕,还不赶紧打发人去买!大姑娘的衣服首饰呢?没有尺寸?真是没用的东西!那现在去!去撷绣坊,立刻就要!不要管银子,不拘多少银子!大姑娘刚进京城,一应都要置办新的,快去,有多少拿多少!快去快去……”

曲大姑娘微微有些感动,不拘多少银子……看来这位胡老爷是真心待她。

总算摆好茶水点心,又安排好布置院子添衣服买首饰,以及各种杂事,胡老爷总算坐下来,开始和曲大姑娘回忆他和她阿爹的过去,他和她阿爹的感情,诸般种种。

曲大姑娘听的心不在焉,她对这些没兴趣,现在,她最最关心的,是她的亲事,是她的夫君已经成了亲这件大事,她只关心他肯不肯替她出头,讨回公道。

贾婆子收到曲大姑娘的眼色,找了个话缝笑道:“胡老爷,当年我们家老爷和姜家老爷有过婚约这事,不知道胡老爷可还记得?”

“当然记得!怎么?那婚书?”胡老爷惊讶的一双瞪的老大,“难道当年?曲兄打发人把婚书送回家了?当年曲兄可是说要亲自带女儿进京,你们拿到婚书,怎么不早点进京?这是……怎么回事?”

曲大姑娘给贾婆子使了个眼色,自己抽泣几声,用帕子按着眼角,贾婆子忙将她和她丈夫当年如何下南洋,如何回来,又如何带曲老爷遗物回到太平府,曲大姑娘这才知道父亲给她定了亲,这才赶进京城,诸如这般,说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胡老爷一声长叹,“曲兄是位真正的雅人,跟姜兄一样,从不把那些阿堵物放在眼里,他打发你们夫妻南下,是想替大姑娘挣份体面的嫁妆,唉!可怜曲兄!可如今姜家已经娶了亲了……”

“我和他有婚约在先!”曲大姑娘急了。

“这话极是!”胡老爷点头赞成,“曲兄不在了,我绝不让你被人欺负了,你放心,只是,”胡老爷顿了顿,曲大姑娘浑身紧绷,屏着口气直盯着胡老爷,唯恐他这个只是后面,是她不愿意听的话。

“这事得仔细谋划,头一条,我得先探探曲兄的意思,若他顺顺当当认了这纸婚约,退了和李家的亲事,三媒六聘迎娶大姑娘,那是最好,若他……哼!”胡老爷捻着胡须,冷笑一声,“大姑娘放心,你胡伯伯可不是他姜家能欺负的!他不肯,那也得肯!”

“多谢胡伯伯!”曲大姑娘长松一口大气,跪在地上磕了个头,阿爹这位知交,真是太好了,但愿姜伯伯也这么好!

……

李桐和李信从津河码头出来,到了往京城和紫藤山庄的三岔路口,李信低低和李桐商量,“我去趟京城,这件事必定要惊动礼部,吕相分管礼部多年,我去寻寻吕大郎,找机会探探话,看看能不能看看象这样的事,礼部是什么样态度。”

“嗯。”李桐点头,想着吕相和自己外婆一家的过往,吕相那头,还是等事情发动起来后,再知道的好。

李信带着宁海等人,直往京城,李桐坐在车上,随着车子晃来晃去的出神,水莲时不时瞄着她,今天的事十分古怪,她虽然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好象哪儿都不对!

车厢外响起两声轻轻的敲击,水莲急忙探头出去,片刻,缩回来禀道:“姑娘,万嬷嬷说想跟姑娘说几句话。”

“嗯,我正要找她,让她上来,你先到后面车上。”李桐吩咐水莲。

“那位姑娘可不怎么样!”万嬷嬷上了车,头一句就说曲大姑娘不怎么样,“姑娘让我好好看看她,这位姑娘是哪家姑娘?”

“那位姑娘姓曲,是姜家老爷那位知交曲举人的独养女儿。”李桐眼皮微垂,这事儿的真假,连她在内,就当是真的吧。

“啊?”万嬷嬷经得多见得多,人老成精,立刻就听出这里头大有古怪,“那位姜老爷突然冒出个知交,这接着又冒出个知交的独养女儿?这事儿……”

“世上巧事儿多着呢,没什么好惊讶的,这位曲姑娘,和姜焕璋早有婚约……”

“什么?”万嬷嬷差点跳起来,“哪有这么巧……唉哟我的姑娘!这世上可不就是巧事儿多的很!”

第三百零八章 配合

万嬷嬷一声惊叫叫到一半,硬生生转了个百八十度的大弯,竟然还转的十分平顺。

“这事儿……唉哟!姑娘是怎么打算的?您叫我进来,是?”万嬷嬷一双眼睛莹莹闪亮,脸上都是笑意,却又努力绷着至少别笑出声。

“是这样,”李桐也笑起来,将曲举人,以及胡老爷当初如何和姜家老爷相识、相交、相知、相契,以及曲举人有女、姜家老爷有子,如何由胡老爷做媒证,写下了一纸婚约,曲举人又是如何病死,胡老爷如何回家侍病奔丧,姜家如何和曲家失了音信,后来又是如何接上的,一五一十统统说了一遍。

万嬷嬷听的眉飞色舞,“这可真是……这世上就是巧事儿多!您看看,这一连串儿巧的,全巧上了!这是文二爷?”

万嬷嬷往前凑了凑,最后一问,声音压的不能再低了,那位二爷,她头一眼就瞧着他不是一般人!

“不全是他。”李桐答了句,想了想,又将曲大姑娘将母亲丢在太平府外的尼庵中,以及半路上闷死自小侍候的嬷嬷的事,也低低说了,“……说给嬷嬷听,是让嬷嬷心里有个数,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万嬷嬷听倒抽了口凉气,“这可真是……这位姑娘这简直是!啧!这下好了,姜家这是要送走一位菩萨,接进一个夜叉。”

“咱们不管这个。姜家老爷再怎么蠢,只怕也不肯让人赖上这么件事,何况,”李桐顿了顿,“姜家真要认下曲家这门亲,别的不说,至少我的嫁妆,他们要还回来,他们还不起,这事,说不定要惊动官府。”

“那咱们也得好好准备准备!”万嬷嬷两眼放光。

“嗯,你传话给秋媚,真要到官府,到她作证,她在府里听到过关于这桩婚约的风言风语。”

“好!”

“再告诉她,咱们从姜家脱身时,只要她愿意,就把她从姜家带回来,回来之后,是跟着我,还是有别的打算,都听她的。”李桐接着吩咐,万嬷嬷点头,秋媚的小心思,她也知道一点。

“那春妍?”

“春妍、夏纤和冬柔,只要她们愿意,全部带回来,只要是咱们的人,只要愿意回来,全部带回来。”

“吴嬷嬷那边,要不要?”万嬷嬷低低建议。

李桐想了想,“吴嬷嬷侍候了陈夫人一辈子,心思难定,把这事放给她知道,再告诉她,我从姜家脱身那天,庄子和铺子,各送她一处,你挑好几处庄子铺子,拿过去让她事先挑好。”

“好!这事儿宜急不宜缓,我这就进城,这事儿我亲自去办!”万嬷嬷斗志昂扬,下了车,把小丫头赶到一辆车上,急急忙忙也往京城赶过去。

……

江南太平府,布政使衙门后院,童敏一脸悠闲,品着茶,正在思考两件大事,第一该给姜钦差准备点什么礼物,听说这位姜钦差最爱风雅,光银票子太俗了,得有点清雅的东西;第二,该到哪儿再找位不比左先生差的幕僚回来。

长随一头扎进来时,童敏惊的一杯茶全泼在了手上,“规矩呢?”童敏一声怒吼,长随一只手指着外面,急的都结巴了,“老老老老爷!不好了!钦差封了……封了门……封了门了!”

“什么?好好说话!快说!怎么回事?”童敏呼的一声窜起来,满手的茶也顾不上了。

“钦钦钦钦差!钦差!抄检了左先生的院子,还封了咱们的门,说要抄检。”长随连惊带吓,脸色青黄。

童敏手里的杯子啪的掉到了地上,一把推开长随,连走带跑奔了出去。

二门里,姜焕璋背着手,一脸悠闲,见童敏奔出来,带着一脸讥笑,眯眼看着他,抖了抖手里一叠纸,“童使司,你来看看,这是刚刚从你那位幕僚左先生院子里抄出来的东西,银票子统共四万六千七百多两,这银子不够啊。”

“你这是什么意思?”童敏脸颊的肉一阵抽动,“你抄检左先生的院子,你堵我的门干什么?”

“你没听到我的话?银子不够!对不住,您这宅子,本钦差也得看一看,或许,这不够的银子,就能找出来了!来人!仔细搜!”姜焕璋威势比童敏足多了,童敏三分气七分怕,浑身颤抖,竟没敢上前阻拦,眼睁睁看着如狼似虎的护卫差役们冲进他的宅子,搜了哭声震天、鸡飞狗跳。

……

和童敏衙门隔了几条街的那间小宅子里,文二爷坐在张摇椅上,上身却挺的端直,几个长随护卫流水般进来禀报:钦差围住了布政使衙门,钦差抄检了左先生的院子,钦差正在抄检童敏的后宅……

太阳西斜时,孔大进来,一脸兴奋,“二爷,抄出来了!这童敏可真能敛财,抄出的东西快堆成山了,光银子银票子,就足足抄出了一百多万两,您说这童敏也真是的,这么多银子银票子,怎么不赶紧搬回老家?留在这里,不是等着被人连窝端么……”

“他和童氏族里不和,别说这些废话,说正事。”文二爷随口答了句。

“是,那二十万福隆钱庄的银票子也抄出来了,姜焕璋特意让人挑出来了。”

听到这里,文二爷长长舒了口气,上身往后倒进摇椅里,来回晃了几晃,“行了,该做的都做好了,这里没什么事了,今天晚上就启程,赶回京城,船备好了?”

“早就备着了,什么启程,就一句话,我让人收拾东西。”孔大一听说要回去,满脸喜色。

“嗯,叫吕福进来。”文二爷神情轻松惬意的吩咐道,孔大答应一声,出去片刻,吕福就掀帘进来。

“曲家那位太太,你昨天去看的?我没来得及问你,怎么样?”文二爷问道。

“遵二爷的吩咐,饮食起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不过,那位太太担心女儿,天天以泪洗面,托了尼庵里的师父们去劝,劝不进去,就是哭。”吕福一脸苦笑。

第三百零九章 揭短要当众

“嗯,安排下去,隔个三五天,就请大夫上门给她诊诊脉,唉,这是个无辜的,能照顾多少就照顾多少吧。”文二爷低声吩咐道。

“是!二爷放心,小的这就去给掌柜说一声。”

“去吧,快去快回,一会儿就启程了。”

吕福答应一声,垂手退出,一个时辰后,夜幕垂落,夜色中,文二爷等人出了小院,直奔码头。

……

布政使衙门后宅,童敏失魂落魄的呆坐在被翻了个底朝天的书房中。

怎么会这样?怎么突然这样了?得找左先生商量商量……左先生已经死了!

童敏深吸了口气,又吸了口气,好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眼前这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儿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难道?这姓姜的是四爷的人?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童敏呼的站起来,一定是这样!先头都是他放的烟幕!他的目的,其实是自己,那二十万福隆庄的银票子,他只有五万两福隆庄的银票子,左先生交给他,祝家给他的,怎么成了二十万两?

是了,这银票子,必定是姓姜的塞进来的,为的是……除了他,还有高使司?难道高使司?这事左先生曾经和他说起过,这次秋闱,高使司能托到他这里,必定觉得他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

童敏跌坐在椅子上,他不但没护住自己,还把高使司也牵进来了,大爷那样的脾气……

童敏想到大皇子的脾气,心缩成一团,连打了几个寒噤。

他得赶紧把这事告诉大爷!也许还能挽回一二,得赶紧,立刻!

童敏一头扑到地上,在无数零乱的物件中,找到砚台墨锭纸笔,抖着手砚了墨,也顾不得措词了,下笔如飞的写着今天这事的经过,他被姓姜的栽赃二十万福隆庄银票子的经过,以及,姓姜的一进太平府,就设计套他的经过……

直写了十几张纸,才算大略说清楚,童敏又趴在地上寻出漆封火纸,封了信,走到门口,叫了最心腹的管事进来,吩咐他立刻启程,日夜兼程,将这封信亲手交到大爷手里。

……

京城,那座五进宅子里,曲大姑娘住的心神不宁。

胡老爷给她订的十套奢华又雅致的衣服,以及那些珠宝首饰,也没能让她高兴多大会儿,就连胡老爷说,再给她七千银子,给她凑够一万两的嫁妆,也就让她兴奋高兴了一个来时辰,这嫁妆会不会抬不出去?

她天天催,胡老爷只说时机没到,真是时机没到?还是推脱搪塞她呢?

曲大姑娘头一回日思夜虑,焦虑的夜不能寐。贾婆子和她商量该置办哪些嫁妆最体面最显眼,她也没心情去听去想,她实在太担心了,阿爹的这位兄弟般的朋友,到底肯不肯帮她?到底尽没尽心?

要知道,这样的事,换了她,她听也不会听的……

就在曲大姑娘焦虑的快要病倒时,胡老爷告诉她,找到机会了,让她等着听好信儿吧。

自从惹的大皇子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之后,四皇子对办文会的热情空前高涨,隔不多久,就张罗着办场文会,这文会越办越热闹,越办越盛大。

京城的举人士子,想参加四皇子的文会,随便找个人带进去就成,胡老爷被不知道谁带进文会,胡老爷再将姜伯爷带进去,就这样,胡老爷和姜伯爷这一对莫逆知交,也成了四皇子文会的座上客。

这天的文会选在了以幽静雅致著称的潘家园子,早几天前,宁远就给李信递了个口信,潘家园子这场文会,不可错过。

李信转了几个弯,不动声色的邀了吕炎和季疏影,这天一大早,就到了潘家园子。

吕炎和季疏影自然都不愿意往前凑,特别是以四皇子为中心的那一团,李信跟着两人,那了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着闲话喝茶。

胡老爷和姜伯爷到的比李信他们更早,宁海悄悄上前禀报了,李信和吕炎、季疏影打了招呼,过去给姜伯爷见了礼,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尽职尽责的尽到了亲家小辈的礼数。

姜伯爷红光满面,十分得意,自从他这位知交胡老爷到来之后,他这生活,一夜之间就回到了十几年前……不对,比十几年前更加潇洒风光,唉,曲兄走时,自己太悲痛了,居然忘了那么多的事,要是不忘,那个时候的自己,肯定和现在的自己一样,过的是神仙般的日子,唉,可惜了那段美好记忆!

宁远和周六、墨七等一众人到的并不早,也就早四皇子早了半刻钟,宁远一脸的百无聊赖,他这样连字都没认全的人,来参加文会,远远近近举人才子们瞄着他,目光里有羡慕有鄙夷,再不识字,人家也是常常的四品御前侍卫,只要不闯大祸,几年后就能进三品,三品啊!他们这些人中,至少九成人穷极一生无法达到的目标。

周六是个真正的混不吝,到处溜跶到处看,看到有人写字就评价几句,看到有人作诗填词,伸长脖子看一遍,就两个字:不通!

但凡他看不懂的,统统评价为不通,看了一圈,就没一篇能通的诗词文章。

众举人才子随和活络的,应付甚至奉承几句,不过多数都不理他。

墨七毕竟出身不同,对自己学问不行这件事十分有羞愧感,挨着无聊的宁远坐着,嘀嘀咕咕抱怨,不明白宁远抽了什么风。

“你参加文会没有?”宁远斜着他问道。

“我家年年都办文会。”墨七答了句。

“也是。”宁远干笑几声,“忘了你家是书香门第了,我可是一趟也没见识过,而且,这是四爷办的文会,你家那文会怎么比?不来见识见识,不太可惜了?”

“也是。”墨七闷了片刻,想想也有道理,哪能有他们兄弟没见识过的场面东西?算了,就当来长长见识了。

墨七想通了,站起来,和周六一样,挨个桌子看了一圈,他家都是真正治学的人,至少眼力比周六强多了,至少能分出真正的通与不通。

第三百一十章 这章才是揭短要当众

做了一轮诗,破了一轮题,文会的气氛正是浓烈热闹的时候,宁远站起来,伸了懒腰,晃到四皇子那一团外面,伸头往里看。

胡老爷站起来,拉着姜伯爷,一脸的笑,“走,咱们也过去看看。”

“好!”姜伯爷愉快的拍手赞成,两人走到四皇子那一团人旁边,胡老爷突然一把揪住姜伯爷,高声呵问道:“姓姜的!当着四爷,当着大家的面,你说!你藏匿婚约,悔婚另娶,你还是个人吗?”

四周的热闹被胡老爷这一嗓子喊的,瞬间鸦雀无声,连四皇子在内,众人齐齐看向一脸愤怒揪着姜伯爷的胡老爷,和一脸茫然,完全找不着北的姜伯爷。

“好象是姜老爷!”季疏影面对四皇子方向,呼的站起来示意李信,不等李信答话,自己先急步奔过去,李信急忙站起来,也跟着往前奔,“我去看看!”

“哎!”吕炎反应慢了一线,也急忙跟上去。

“大家来评评理!”见众人都围了上来,胡老爷神情激动,眼圈泛红,泪盈欲滴,“在下姓胡,和这位姜伯爷,以及早就故去的曲兄相交莫逆,十四年前,姜伯爷听说曲兄有个女儿,兰质惠心,品貌俱佳,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非托我向曲兄提亲不可,两家门当户对,我就替他提了这亲,他和曲兄写了婚书,在下是媒人,也是证人,后来曲兄病故,姜伯爷不打发人往曲兄老家打听媳妇儿下落也就算了,没想到他竟然又替儿子求亲李家,悔婚另娶!这些年我守孝在家,并不知道此事,如今曲家大娘子寻到京城,我才知道……你说,姜兄,你今天就能我句痛快话,这事,还有曲家姑娘,你打算怎么办?打算怎么处置?”

四皇子听的似懂非懂,周六知道这件热闹事,前一阵子姓姜的张扬无比的祭祀他那位曲兄,他可是亲眼看过热闹的。

周六兴奋的凑上去,将这事怎么怎么着,添油加醋告诉了四皇子,“……这姜家可真是,啧啧!太不要脸了,为了银子娶了商户女李氏,抢了人家的嫁妆银子再把人家赶回娘家,赶情这前头还有悔婚这一出!啧,太不要脸了!”

四皇子脸色沉了下来,朝廷勋贵之家,如此恬不知耻,这太丢人了!

人群中心,胡老爷话音刚落,李信已经冲到胡老爷和姜伯爷面前,手指点着姜伯爷,却直视着胡老爷厉声质问:“他说的都是真的?姜家竟然早就和曲家结了亲?”

“这是姜伯爷亲笔所书婚书!”胡老爷从怀里掏出个装帧精美的绢卷轴,递给了李信,李信警惕的看着姜伯爷,往后退了两步,抽开婚书,一目十行看完,随手塞给季疏影,上前一步,扬起手,用力全力,狠狠甩了姜伯爷几个大巴掌,只打的姜伯爷的脸应声红肿,浮起几条手指印。

四周一片惊呼,媳妇娘家哥哥当众打了亲家长辈,这可是够义绝的事儿了!

宁远赞赏无比的看着李信,这一巴掌打的太好了,这李家人,一个个太聪明太明白了,和他简直默契之极,真是爽气!

“你姜家贪图我李家银子,强夺硬吞了我妹妹嫁妆,我还以为,你姜家也就能无耻到这份上,没想到,还有这事!”李信看起来愤怒到不能自抵,声音嘶哑,吼到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无耻!无耻之极!我李家没有你们这样的亲家!无耻!”

吕炎上前抱住气的浑身发抖的李信,“大郎息怒!李兄!深吸口气!大郎息怒!”李信伏在吕炎肩头,放声大哭。

宁远看的差点要鼓掌喝彩,这个李信,演的太好了,太逼真了!他真是太佩服了!

季疏影看完婚书,往后几步,直接递到了四皇子手里。

四皇子拉开卷轴,周六凑上去,“这字写的真不怎么样,字如其人。”

四皇子几眼就扫完了不长的婚书,将婚书递给周六,“拿给他看看,让他认认,是不是他写的。”

周六接过婚书,愉快的蹦过去,宁远扬手提醒,“小心他抢过去吃了!”

“他敢!”周六答了一句,冲到已经傻的象个木头人一样的姜伯爷面前,站在婚书和姜伯爷之间,拉开婚书,拧身转头看着姜伯爷问道:“来,认认,是你的字吧?”

姜伯爷呆看着那张婚书,还真是他的字,他跟曲兄有个婚约?可是,胡兄为什么不先私底下和他说呢?

“是不是你的字?”周六见他呆着张脸不答话,一声怒吼,吓的姜伯爷急忙点头,“是是是是是!”

“还真是!”周六收起卷轴,围着姜伯爷转了一圈,“没看出来,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怎么能无耻成这样?”

“问问他,他打算怎么办?”四皇子看起来更气恼了。

“你打算怎么办?这婚书,打算怎么办?撕了算了?”周六自作主张加了不少话,今天这热闹看的,他十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