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神变了,她病着不好,她把几个陪嫁都开脸给了他,她设计了顾氏,唆怂顾家父子闹出那些事,把姜家和顾家的脸面全丢到地上,任人踩踏,她借机回了娘家,现在,她又弄出个曲氏,抹掉了世袭绥宁伯的世袭,和姜李氏的姜字……

她就这么恨他?这么恨姜家?

他哪里对不起她了?姜家哪儿对不起她了?她一个商户女,娘家半分助力也没有,她还要怎么样?还要他怎么对她?还要姜家怎么对她?

姜焕璋胸口被无数的愤懑塞的密不透风,那些愤懑中夹杂着隐隐的、说不清为什么的恐惧,让姜焕璋浑身冰冷。

十几天后,风尘仆仆的姜焕璋总算回到京城,到吏部交割了差使,一路疾行回到绥宁伯府,站在绥宁伯府大门口,看着原本黑底金字的绥宁伯府四个金字匾额,换成了黑底蓝字的匾额。

也许是因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见了,他眼前的绥宁伯府,比他离开京城时又破败了不少,两扇黑漆铜钉大门和两边的粉白虎皮墙,是他成亲的时候刚刚修缮粉刷过的,可这会儿,那两扇大门上,油漆怎么已经斑驳脱落了?

大门紧闭,大门旁边的侧门,也关的紧紧的,仿佛这座绥宁伯府已经荒无人迹。

独山不知道绥宁伯府的变故,看着更改过的匾额,一脸惊恐,转身看着仰头呆呆看着绥宁伯府匾额发愣的姜焕璋,叫了几声,见姜焕璋毫无反应,犹豫了下,几步上了台阶,用力拍着两扇黑漆大门,高声叫道:“人呢?快开门!大爷回来了!”

大门内静寂无声,独山心里的恐惧更浓,三步并作两步冲下台阶,冲到侧门前,用力把门拍的啪啪乱响,叫门声里,带出了哭腔,“有人吗?快开门!大爷回来了!是大爷回来了!”

第三百七九章 梦里梦外

姜焕璋神情木然的进了侧门,再进了月亮门,走了几步,呆站在落满枯叶的青石路上,转着身,一寸一寸打量着四周。

他想起来了,上一回这个时候,绥宁伯的大兴土木刚刚告一段落,府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这个时候,李氏已经开始办年了,她说她头一回办年,怕办不好,所以要早点开始,省的晚了来不及描补,这个时候,进京报帐的掌柜们带来的年货,从大门影壁后一直堆到二门里,堆到他站的地方还往里很远,家里新添了很多婆子、丫头、小丫头,一个个穿着新衣,笑容满面,忙的脚底生风……

上一世的情形如同画卷,随着姜焕璋的目光,在枯死的花草上,在油漆斑驳的亭子上,在四处透风寒酸可怜的暖阁上,一点点铺开,一直铺到月亮门外那座默然伫立的影壁上。

画卷上繁华热闹的从前,从影壁上渐淡渐没,仿佛一幅色彩鲜艳金光闪闪的画,飞快的褪去了所有的颜色,露出眼前的荒败破落,姜焕璋心里一阵悲伤,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氏么?

姜焕璋呆站了不知道多久,才垂着头,拖着脚步往陈夫人的正院过去。

掌家的曲大奶奶最早得了姜焕璋回来的信儿,激动的手一松,摔了只杯子,茶水溅到裙子上,曲大奶奶急忙叫人拿衣服换衣服,重新均粉抹胭脂,重新梳了头,她那位人中龙凤的夫君,她朝思謩想的夫君,总算回来了!

曲大奶奶从头到脚精心打扮好,一脚踏出门槛,又急忙缩回去,吩咐春妍捧着大镜子,自己举着小靶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再次仔细看了一遍,确定处处妥当处处好看了,这才放下靶镜,深吸了口气,拿捏出浑身的端庄范儿,出了门,急急往陈夫人正院,去见她那位只偷看过一眼的十全夫君。

姜焕璋走到离正院不远的暖阁前,脚步再次顿住,呆呆的看着眼前这座一只飞檐已经蛀坏塌落的暖阁,他记得这间暖阁。

上一世这个时候,这间暖阁已经修缮一新,暖阁往南,和那座湖石叠起的假山群之间那一亩多地,李氏让人移了许多遒劲苍老的红梅进来,这个时候,早开的红梅已经绽放了,那几座假山上,嵌着大片的热烈盛开的大红悬崖菊,站在这间暖阁里望过去,稀疏绽放的红梅,热闹奔放的悬崖菊,衬着遒劲的梅枝,厚重的假山,是一幅喜庆而美不胜收的画。

上一回,就是这个时候,就在这间暖阁里,暖阁门窗敞开,他路过,看到顾氏背对着他,正在专心的画着红梅和菊花,他看着顾氏的背影,映衬在那幅绝美画面前的顾氏,是那么美好。

他进了暖阁,随手关了门,他的头探过顾氏的肩,看着顾氏画画,他教她再画画,手握着手的教,他和她紧紧的搂在一起,他甚至记起了那份冲动,他的身体头一回涨的那样难受……

过了年,顾氏就进了门,第二个月,顾氏就怀上了,他当时高兴之余,十分庆幸,幸亏那天在暖阁里,他把持住了,要不然,也许顾氏就要怀着身子进姜家,那样的话,顾氏就要在李氏面前因为失德而抬不起头,他会后悔一辈子……

曲大奶奶离姜焕璋十几步远,站住,紧张羞涩的看着不远处失魂落魄的姜焕璋,她的夫君好象比上次偷看时瘦了不少,两鬓仿佛有了风霜,曲大奶奶看的一阵心疼,作为天子重臣,夫君还稚嫩的肩膀上,压着的担子得多重?都把夫君压老了。

曲大奶奶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去见礼,姜焕璋已经恍过了神,往正院过去,曲大奶奶急忙跟在后面,一路跟一路纠结,是现在过去见礼呢,还是到了婆婆那里再见礼?

她是读过孝经的,夫君从外面回来,要是没先去给公公婆婆请安,而是先见了自己,那可是不孝。

不能让夫君不孝。

曲大奶奶缀在姜焕璋后面,亦步亦趋跟着他,一直跟进了正院。

正院守门的婆子满眼惊惧的看着眼里只有姜焕璋,一路跟进来的曲大奶奶,犹豫了又犹豫,没敢上前阻拦。

虽说夫人发过话,不许大奶奶踏进她这正院半步,可今天大爷回来了,大奶奶是跟着大爷进来的……不关她的事!

听到哥哥回来了,姜大娘子和姜二娘子并不怎么喜悦的迎出来,一抬头看到紧跟在大哥后面的曲大嫂,姜大娘子还好,虽说满脸惊恐,好歹稳住了,姜二娘子吓的嗷一声,掉头就往屋里跑,“阿娘!阿娘!她来了!她来了!”

姜焕璋猛的转身,直直的瞪着羞涩满面,冲他款款福下去的曲大奶奶。

曲大奶奶深深福下去,款款直起身,羞羞怯怯抬头偷眼,见姜焕璋还直直的瞪着她,顿时两颊飞红,扭捏的揪起了帕子。

姜焕璋面无表情的直视着曲大奶奶,看了好一会儿,转过身,径直进了上房。

上房,姜婉姜宁挤成一团,陈夫人紧紧抓着捧云的手,捧云一只手被陈夫人抓着,一只手举着只美人捶,四个人八只惊恐的眼睛,齐齐盯着紧随姜焕璋进来的曲大奶奶,连姜焕璋姜大爷回来了这件大事,也顾不上了。

“让她出去。”迎着姜焕璋愕然的目光,陈夫人指着曲大奶奶抖着声音道。

“你到外面等我。”姜焕璋立刻回头吩咐曲大奶奶,曲大奶奶虽说极不情愿,可姜焕璋的话,至少这会儿,她不敢不听。

曲大奶奶慢腾腾退出上房,倒退着,更加慢腾腾的往垂花门走,还没退出垂花门,就看到顾姨娘和青书姨娘两人互相扶着,一人挺着一个大肚子从正屋旁边的月洞门出来,看到这俩,曲大奶奶不往后退了,双手叉腰,恶狠狠盯着两人。

顾姨娘和青书姨娘听说姜焕璋回来了,急忙从后罩房出来,还没进正房,先撞上了煞神曲大奶奶,顾姨娘吓的转身就要往后罩房逃回去,青书一把拉住她,“大爷在呢,她能怎么着?咱们赶紧进去。”

第三百八零章 勤俭持家

顾姨娘是吓晕了头,被青书一句话提醒了,对啊,表哥回来了,她还用得着怕姓曲的泼妇?顾姨娘想着表哥对她的宠爱和说过的那些话,胆气立刻升起来,虽说还是没敢迎着曲大奶奶的目光看回去,可背却敢挺起来了,和青书两个,以和大肚皮完全不相匹配的灵巧,几步窜进了上房。

曲大奶奶眯眼看着窜进上房的两人,叉着腰的手放下来,冷哼了一声,转身出了垂花门,让人搬了把椅子过来,就坐在垂花门外等着姜焕璋。

她是这府里常常正正的世子夫人,头顶着圣旨嫁进来的,她怕谁?

上房里,姜焕璋目瞪口呆的看着两张惊喜看着他见礼的顾姨娘和青书,头一眼,他没认出来她们,第二眼,他还是没认出来。

顾姨娘和青书打扮的一模一样,头发在脑后绾成个牛屎粑粑式圆髻,用一根细银簪子绾住,上身一件靛蓝细布大棉袄,棉袄足够肥足够厚足够难看,大棉袄下面,是一条靛蓝大棉裤,和棉袄一样风格,足够肥足够厚足够难看。小腿上缠着绑腿,绑腿下面,是一双厚重的靛蓝布老棉鞋。

“这是……”姜焕璋指着顾姨娘和青书,就算是顾姨娘和青书见了礼,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眼泪汪汪的看着他,一人叫了好几声大爷了,他还是认不出来这是顾氏和青书。

“这是你媳妇的意思。”陈夫人很不自在的咳了几声,努力显的十分自然的解释道:“你媳妇说,象咱们这样的人家,仕宦大族,书香门第,都要讲究个俭朴持家,规矩上头更得讲究,你媳妇的意思,咱们府上的小妾通房,狐媚妖道的可不行,都得这样打扮才最好,既勤俭持家了,又省得一个个狐媚妖道的,带坏了爷们,我觉得很有道理,你说是吧?”

陈夫人抬对看着捧云问道,捧云瞄了眼青书,不怎么情愿的点了点头。

“这是什么规矩?哪有这样俭朴的?”姜焕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站在府门口,看着看了几十年的金光闪闪的绥宁伯府四个字,变成灰败的蓝色,一直到现在,他觉得他象是在做噩梦,又象是在一出在地狱演出的鬼怪剧中客串了一角。

“你还不知道,”一句话没落音,陈夫人的眼泪如同开了闸,两边脸颊,一边一行哗哗的往下流,“你先前那个媳妇,还有李家,你不知道他们有多狠毒,说咱们家的铺子庄子都是她们家的,她那个大哥,还是个举人,手狠手辣,一点脸成都不要了,闯进咱们府就抢东西,连我屋里的几样东西也被她们抢走了,还有你妹妹那里,可怜我们娘几个,你又不在家。”

陈夫人照例哭命苦,“……都是我命苦!我就是个苦命人!这日子还怎么过?”陈夫人就此进入泪流如雨哭命苦阶段。

“都拿走了?”姜焕璋铁青着脸问姜大娘子。

姜大娘子不停的点头,“都拿走了,先是闹到咱们府上,阿爹不理他们,他们就闹到族里,族里吃里扒外,胳膊肘往外拐,跟着说咱们该给,那是咱们家的东西,凭什么给她们?后来就闹到官府……”

姜大娘子的声音低下去,那东西是不是她们家的,她心里明镜儿一样,不过,她更愿意相信那些都是她们家的,就是她们姜家的!

“……都拿走了,官府还说,咱们家还欠李家三十八万两嫁妆银子,还有咱们这宅子,说是咱们这宅子地契在李家手里,给咱们限了一年,要是拿不出银子赎回,他们就要把咱们的宅子收走……”

姜大娘子看着脸色越来越青的大哥,不敢再往下说了。

姜焕璋气的手指轻轻颤抖,他和她过了一辈子,他竟然不知道她如此歹毒!

“大嫂也是没办法,才让她们都穿这样的衣服,其实也挺好看的,不是说只要人好看,穿什么都好看么!”姜二娘子幸灾乐祸的看着顾姨娘和青书,心里极其愉快,她最喜欢这样,最好这府里,除了她和姐姐,别的人都穿成这样!

顾姨娘汪着两眼委屈,直勾勾看着姜焕璋,哽咽着声音委屈道:“爷,自从新大奶奶进了门,我和青书一趟平安脉也没请过,好几回我肚子疼,青书肚子也疼的厉害,夫人吩咐了不知道多少回,她就是不让人请大夫……”

“那你不也好好儿的一点事也没有么。”姜二娘子刺刺的接了句,当初她和姐姐当家,可没少被这两个贱人折腾,原来一趟不请大夫,她们也能平平安安的把肚子养这么大。

顾姨娘扭过头,没敢把姜二娘子顶回去,她如今半步不敢出这这间正院,她十分明了,只要她敢出这院子,大奶奶就敢把她肚子里的孩子踹下来。

既然要在这个院子里求个庇佑,她哪敢得罪姜二娘子?

姜焕璋只觉得头嗡嗡作响,浑身上下炽热的仿佛要裂开了一样,可手脚却冻冷透心,姜焕璋摇摇晃晃站起来,“阿娘,我路上赶得急,累了,我先回去歇着,这些……等,等我歇过来再说。”

姜焕璋两脚虚飘,全凭着毅力出了垂花门,两眼花的根本没看到摆着把椅子居中坐在廊下的曲大奶奶。

曲大奶奶看他却看的仔细清楚,见他脸色青灰脸颊绯红,两眼发直脚步踉跄,急忙上前,伸手摸在他额头,额头滚烫,曲大奶奶顿时疼的揪心一般,急忙扶住姜焕璋,又叫了个婆子过来帮忙,一边将姜焕璋往自己院里扶,一边吩咐赶紧去请大夫。

姜焕璋病倒在床上高热不退,离绥宁伯府不算太远的杨舅爷家,赶着腊月前的最后一个吉日,正热热闹闹、锣鼓喧天的迎娶新嫁娘。

杨舅爷娶媳妇,送贺礼的人家多,上门庆贺的就极少了,不过好在看热闹的人多极了,倒也热热闹闹。以杨舅爷传遍四城的名声,以及在软香楼下的那场光身子风波,他要成亲了这件事,实在是太有看头了。

第三百八一章 秦家一海和一山

宁远、周六和墨七,当然不能错过这个热闹,特别是周六,对于杨舅爷要成亲,娶的是卖猫儿食的伍家姑娘这件事,简直比杨舅爷还要兴奋有心情,随了份不算薄的礼不说,头天看了那可怜的、眨眼就过完了的几抬嫁妆,隔天一大早,就拽上墨七,再到衙门扯出宁远,一起往杨家看热闹。

杨家宅子不算小,五进院子连着个两亩大小的园子,三个人刚在门口下了马,正仰头看着搭的十分实用漂亮的喜棚,大门内,一溜烟跑出个大眼睛,看起来十分精壮干练的年青男子,冲三人长揖到底见了礼,笑容可掬道:“是宁七爷?墨七少爷和周六少爷?在下秦庆海,是晋王妃秦氏娘家哥哥,三位爷,里面请。”

周六惊讶的上下打量着秦庆海,“秦王妃的哥哥,你在哪儿当差?我怎么没听说过你?”

宁远拧头往旁边看,要论不会说话,这京城里,周六肯定能排进前三,当然,以随国公府的气势,他也不用会说话。

“在下还没领过差使,在家闲居,实在惭愧。”秦庆海的惭愧是真的十分惭愧,他家并不富裕,他二十大几快三十的人了,还在家吃闲饭,确实十分惭愧。

“是晋王让你来的?晋王可真会指使人,再怎么着,你也是王妃的哥哥,怎么能把你当下人使唤。”周六大喇喇指责晋王。

“他这哪能算下人?”墨七的本意是想帮秦庆海说话,可这话帮的……宁远听的牙根酸,还不如不帮呢。

“不是晋王,是王妃,今天杨舅爷成亲,可杨舅爷家里只有一位老娘,家里没人张罗,王爷身份贵重,总不能让王爷做这些琐碎事吧?王妃就让我和弟弟过来照应一二,亲戚帮忙,说不上使唤不使唤的。”秦庆海脾气真不错,当然,在京城这块地面上,象他这样的,脾气不能不好。

宁远正眼看向秦庆海,上上下下打量着他,突然笑道:”你练过功夫?下盘很稳,看样子功夫不错,马上功夫练过没有?”

秦庆海听宁远问他的这几句话,眼睛里闪出亮光,忙笑道:“七爷这眼力真让人佩服,确实练过几天功夫,从五岁起,扎了二十来年马步,除了病的起不来,一天没落下过,马上功夫也还行。”

“他那功夫哪能入得了你的眼!”周六的本意是想捧一把他远哥,完全没意识到捧没捧好,却狠踩了秦庆海一脚,秦庆海再好的脾气,脸上也快挂不住了。

“他这功夫正经不错。”宁远一脸赞赏的看着秦庆海,仿佛没听到周六的话,“忙完这事,你到我府上来,我家后院的演武场能跑开马,咱们走两招。”

“能得七爷指点,求之不得。”秦庆海一脸喜色,宁家是家传的功夫,七爷以不成器荒唐著称,却没听谁说过他功夫不好,能和宁远过过招,秦庆海这会儿都有点跃跃欲试。

周六还想再接话,却被墨七一把揪住,宁远也没再和秦庆海多说话,今天在这儿张罗的,附了晋王府几个管事,以主人身份待客的,也就是秦庆海和弟弟秦庆山,宁远进门时就一目了然,这会儿自然不会拉着秦庆海说个没完。

宁远三个说自己走走看看,不用秦庆海陪着,秦庆海客气了两句,指点了方位,就退到门口招待别的客人去了。

宁远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四下打量,仿佛在看这宅子的装饰布局,其实他没看宅子,他在看人,今天来参加杨舅爷婚礼的人中,好象和秦庆海和秦庆山都很熟,他们相互之间也十分熟悉,宁远一想就明白了,这必定都是秦王妃娘家那边的亲戚朋友,秦王妃父亲不过是六部一个五品官,秦家平时来往的人家圈子,跟他、周六和墨七,几乎不搭界。

宁远看着渐渐热闹起来的宅院,眼底的神情渐渐凝重,他看到了很多至少眼熟的五六七品官员,各部都有,这么多人,秦家的交游还真是广阔。

宁远招手叫过大英,低低吩咐,“去查查,今天来的都是哪些人,叫什么,在哪儿当差。”

“是。”大英答应一声,悄悄退出去,找人找机会办这件极其简单的差使。

周六来看这场热闹,真就是来看热闹的,他想看的是杨家乱成一窝粥,杨舅爷迎亲时笑话百出,最好新娘子再丑的不能见人外加傻气四溢,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热闹场面。

可从站在杨家大门外的喜棚里起,眼睛所及,处处井井有条,忙而不乱,点心茶水不算好也不算差,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新房……新娘子没到,新房还不能进,不过看起来也不象有什么笑话的样子。

周六扫兴之余,又盼着迎亲时出点热闹,就杨舅爷那样的,不出点乐子对不起人不是。

墨七无可无不可,他本来没打算过来喝这杯喜酒,是周六硬把他拉来的,又被周六拉着连人家柴房也探头看了几眼,见周六一脸无趣,打个呵欠道:“我说不来,你非要来,杨舅爷娶亲能有什么看头?昨天嫁妆就看的没意思。”

“别急啊,说不定迎亲的时候有热闹看,等新娘子到了,就有热闹看了。”周六还是不怎么死心。

两人说着话回到前院,宁远一个人占了一张桌子,翘着二郎腿喝着茶等两人回来。

周六一屁股坐到宁远旁边,“这宅子,巴掌大,这一会儿功夫,我和小七从里到外兜了一遍,除了新房,看了个遍。”

“连柴房都看过了。”墨七接了句,宁远噗的笑出了声,“你们两个,这是贼探路,还是抄家呢?”

“看热闹么,当然得到处看看。”周六脸皮厚,浑不在意。

第三百八二章 挑事儿

“小六想看什么热闹?”宁远漫不经心的问道。

“他想看的热闹,象上回那样,杨舅爷脱光了?”墨七先接了话,周六斜着他,“难道你不想看这样的热闹?”

“我不想,”墨七往后靠到椅背上,仿佛在下意识的躲闪,“上次他脱了一回,闹出多少事,快进腊月了,我可不想出什么事,今年一年够累心的了。”

“也是。”墨七这么一说,周六的肩膀也往下耷拉,那一场事,他也没落着好。

“算了,咱们也别在这儿给人家添乱了,走吧。”宁远站起来,墨七紧跟起来,周六也站起来,三人趁乱从侧门出去,上了马,周六打了个呵欠,一脸无趣,“最近这京城,就没什么有意思的事。”

三人各自回去,宁远走出十几步,突然勒住马,扬声叫周六,“小六,差点忘了,有只细犬今天下崽,你要不要去看看?”

“去去去!”周六连声说去,“我交待过大侯,下崽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

“就是他让我跟你说一声,差点忘了。”宁远等周六过来,两人一起进了定北侯府,直奔养细犬的那个大院子。

要下崽的细犬已经被移到了干净温暖的屋里,侍候细犬的头儿大侯亲自守着,不过看样子离生还得一会儿,宁远和周六坐在旁边,喝着茶等着。

“……皇家亲戚里,杨舅爷这个岁数才头一回成亲,算最晚的吧?”闲着无聊说闲话,宁远接着刚才的事挑话头。

“他算什么皇家亲戚!”周六先鄙夷了一句,“可不是最晚,四十大几了。”

“咦,对了!”宁远仿佛突然想起来,“好象还有位长公主,是不是还有位长公主没嫁人?”

“福安长公主!”一听宁远提到没嫁人的长公主,周六看起来十分烦恼,“快三十了……过了年就二十九了!在城外宝林庵住着说要清修,不回来,也不嫁人,也不知道她想干什么!”

“咱们随便说说闲话,福安长公主为什么不嫁人?嫌人家挑的不好?”宁远上身往周六那边倾,显的十分好奇。

“人家挑的不好?”周六语调忿忿,“瞎扯!满京城,不是,满天下的男人都由着她挑!当年太后还在的时候,就由着她挑了,后来太后走了,把这事托付给我太婆,我太婆只求她能嫁出去,她愿意嫁给谁都行,我跟你说远哥,真是满天下的男人由着她挑,可她就是不点头,不管你提谁,她指定能挑出毛病来,有一年我太婆好不容易挑出个十全的,结果你猜她说什么?她说人无完人,这人全无毛病,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大奸大诈之人,差点没把我太婆气晕过去。”

宁远笑出了声,“这话也有点道理。”

“自从太后把这件事托付给我太婆,这就是我太婆最大的心事,不只太婆,这简直就是我们随国公府上上下下最大的心事!能想的办法都想遍了,能劝的话都劝遍了,也不知道她发了什么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就是不嫁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看样子周六没少听他太婆抱怨,这一番话怨气十足。

“唉呀!”宁远悠悠一声长叹,“过了年二十九,要是明年能嫁了还好,说起来还是二十来岁嫁的人,这女子嫁人,十七八岁,二十来岁嫁人都是常情,要是明年嫁不了,后年再嫁,那可就成了三十来岁才嫁人了!”

一番话说的周六大睁双眼,“远哥说的是啊!这差一年,就是一个二十多嫁人,一个三十多嫁人,怎么差这么多?”

“这事压在你太婆手上,还真是……”宁远啧啧,“往后史书上都得写一笔,太后临终托付福安长公主终身大事给随国公府,结果长公主三十多才嫁人,瞧你们随国公府这差使办的!”

“远哥你不知道,太婆因为长公主嫁不嫁人的事,不知道愁成什么样儿,可她就是不点头,太婆能怎么样她?她是长公主,先皇亲手带大的,皇上当着先皇的面发过誓说不委屈她,你说太婆能怎么办?”周六有点急眼了。

“这还不简单!让皇上下旨赐婚不就得了!”宁远的主意光棍而不负责任。

“不行!我不是说了吗,皇上当着先皇的面发过誓,要照顾好福安长公主,决不违背她的心意,长公主没点头,皇上下了旨,那不就是违背长公主的心意了?那皇上不就是违了自己的誓言了?那肯定不行。”

周六断然否定,要是皇上能下旨,福安长公主早就嫁了人了。

“那就请贵妃吩咐一声,咱们兄弟两个不用忌讳,我实话实说,今天的贵妃,不就是异日的太后?贵妃跟长公主说了,她还能不听?”宁远又抛出一个不负责任的主意。

“听什么啊!”周六唉声叹气,“长公主才不把姑母放眼里呢,我小时候,那时候太后还在,长公主还住在宫里,长公主和姑母都能当着皇上的面吵架,姑母回回都吵不过她。”

“那时候太后在,大爷和四爷还小,现在怎么能跟那时候比?不都说长公主是聪明人?既然是聪明人,肯定看的明白,这会儿,照我看,别说吵架,她在贵妃面前,连个不字都不一定敢说。”

宁远斜着周六,周六想了想,点头,“也是,远哥这话说的对,现在是不比从前了,等四爷立了太子,姑母肯定就得晋位……”

周六还算反应快,在说出晋位皇后前,猛一咬舌尖,硬生生把皇后两个字咬回去了。

“这事你得提醒提醒你太婆,皇家规矩多,年里年外定下亲事,紧着忙,到明年年底前,长公主能嫁出去就很不错了。”宁远仿佛浑然不觉周六那句脱口而出的晋位。

第三百八三章 理想很丰满

自从进了冬天,文二爷就开始挨个往李家在京郊的庄子上跑,对物帐,看庄稼,和庄头商量明年的安排,这些活,照张太太的意思,原本是想让李信跑一遍的,不过李信过了年就要春闱,文二爷自告奋勇,说这事他最擅长,就接了下来。

文二爷特别喜欢这桩差使,天天一大早就往庄子里赶,到了庄子,看这看那,蹲在田头,和佃户、庄头抽着旱烟聊庄稼事儿,回回都聊的十分愉快。

这天直到太阳西斜,文二爷才从庄子里出来,赶回紫藤山庄时,天已经黑透了,在二门里下了车,文二爷饿的前胸贴后背,熟门熟路的直奔大厨房。

张太太治家,该严的地方一丝儿不放,该宽松的地方,向来极其大方大度,比如小悠的姐妹会。

大厨房那间厢房里,隔三岔五就有一场聚吃,文二爷总觉得,这紫藤山庄从一等到最末等的粗使丫头,只怕人人都到那间厢房里围着小桌一群人痛快吃痛快喝痛快聊过。

这些聚吃聚喝,小东主是小悠,大东主是张太太,小悠是小东主是因为吃食都是她动手做的,出力,大东主是张太太,是因为一切食材以至美酒,都是从大厨房的库房里直接拿来的。

这事文二爷问过万嬷嬷,万嬷嬷笑他少见多怪,说大厨房有个西厢房,园子后头那间备着宴请花会时动用的小厨房,也有这样的场儿,前院大车房里也有,太太说了,这样也好,累了烦了,受了委屈,有什么憋屈事儿,或是家里有什么事了,几个说得来的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话开解一二,就没有解不开的结,只一样,有差使不许饮酒,第二天当头班差的,头一天也不许饮酒。

文二爷琢磨了好一会儿,赞叹不已,这不就是所谓的有张有驰?其实不光有张有驰,别说那些小丫头们,就是他,想起大厨房厢房里他挤在一群小丫头中间有说有笑,喝的熏熏半醉,这份温暖和放松的喜悦,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都暖洋洋脸上有笑,他觉得这紫藤山庄就跟家一样,那间小厢房是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说来也是,虽然只有大半年,他对紫藤山庄,对李家,那份感情跟自己家没什么分别,每次外出,一想到要回来,就是种乳燕投林般的急切。

文二爷一头扎进大厨房,抬眼看到灯火明亮的西厢房,脚步更快。

“小悠,有吃的没有?”离厢房还有七八步,文二爷就扬声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