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娘回到西湖月后便一个人关在了房里,一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出来。她知道这事情是纸包不住火的,迟早要捅出来。她吩咐了春晴照顾好院子里的一切,又让秋霁一直留意着正院的动静,仔细算着二老爷回家的时间。

不出她的所料,戌时还未到,正院那边已经传来消息了。当时宁娘正跟银红在那里研究绣花样子,秋霁进来时脸色有些不大好看。银红是个聪明人,平日里跟秋霁关系也不错,对她的性子摸得很透。她知秋霁一定有事情要对宁娘讲,当即便站起身来,笑盈盈道:“瞧我这记性,小姐一会儿沐浴的热水我还没着人去烧呢。秋霁姐姐先陪小姐绣绣花,我去忙了再过来。”

秋霁淡笑着冲她点点头,待得银红出去后,她又重新检查了一下门窗,确保都关上后,才走到宁娘面前压低了声音道:“小姐,花前饮出了大事儿。”

宁娘也不拐弯抹脚,直接问道:“是不是萍娘的肚子包不住了?”

秋霁有些诧异宁娘的敏锐,点头道:“是,太太先前就让人将花前饮整个围了起来,只是不对外说。这会儿老爷回来了,太太便让人将简姨娘同二小姐绑了过去,说要让老爷发落。”

“绑过去?”

“是,确实是绑过去的。让孙妈妈带了几个婆子去的。先是悄悄将人叫出来,说是去正院回话,一进正院门便给绑起来了。听说怕简姨娘在院里哭得大声,还让人在她嘴里塞了布条。萍小姐身子重,绑得略微松些,听说是怕闹出人命来。”

宁娘虽然一早就知道这事儿要是桶出来必定是大事儿,却也没料到二太太能果断严厉到这种地步。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人家,像萍娘这样未婚先孕的事情简直就是家门奇耻大辱,搞不好要被活活打死的。

一想到这儿宁娘身子不由一抖。她平日里虽不喜萍娘,也不愿见她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只是这种事情若传出去,不光萍娘名节尽毁,就是她们这些姐妹,今生也难再说上好亲了。陆家小姐的名头本就是一体的,出了一个这般不知廉耻的姑娘,她们几人的名声也就一起毁了。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再不会与她们结亲,只怕往后连来往都不会了。

这个萍娘真是胆大包天,即便年纪大了思嫁心切,也不能搞出这种事情来啊。宁娘脸色一沉,又问秋霁道:“除了这些可还打听出别的来没?老爷怎么说?”

“还不曾有消息。我去了趟正院儿,连门边儿都没摸着。何妈妈亲自带人守住了整个正院,我只能远远看一眼。要不是正巧碰上五小姐的贴身丫鬟相月去五少爷那儿办事儿回来,我也问不出这么多消息来。”

宁娘明白二太太这么做的用意,好歹莹娘还是她亲生的,她再不喜欢萍娘也不能由着她拖累自己的女儿。这事儿必然是要悄悄进行的,家里一干人等但凡有个嘴不严的,只怕便活不过明日了。就是那个马嬷嬷…

宁娘想起这一位,又追问道:“可知马嬷嬷现如今怎样?这事儿是她告诉的太太?”

“马嬷嬷一早便逃了,此刻都不知去了何处。此事不是她说的,但马嬷嬷一跑太太便觉出不对来了,叫了今日陪侍马嬷嬷的小丫鬟去问,又让孙妈妈去了花前饮问话,一来二去的这事儿才捅出来。”

宁娘不由暗暗佩服马嬷嬷这个老狐狸。她是宫里的老人儿,杀人不见血的事情见得多了,嗅觉比谁都灵敏。她无意中窥得了大户人家的丑事,自知若是不跑性命必然难保,是以一发现这个事情便溜之大吉。

以宁娘对二太太的了解,若马嬷嬷不走,即便不丢性命,这辈子也别想再出陆家这个大门了。虽说她从前在宫里待过,二太太待她若上宾,但说到底她也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老太婆罢了。求着你的时候自然是千好万好,一旦你成了一块绊脚石,说除也就除去了。

更何况宁娘也曾听马嬷嬷说过,她因入宫终身未嫁,家里老子娘早就病死了,仅有的一个弟弟也不在京城,她在这里无亲无故,只靠一个收养的女儿操持家里杂事。若她真被人害了,一个小孤女在这偌大的京城里求告无门的,这事儿定然便这么掩下去了。

眼下她跑了,命自然是保住了。只是二太太不免就落下个心病了。虽知她必定不会出去胡说,但这人一日不除一日便是个祸害,就像颗定时炸弹,总让人心里不踏实。宁娘坐在屋里,望着面前桌上一盏油灯昏黄的火苗,心里不禁长叹一声。

也不知道这场骚乱要到何时才能平息。

此刻的正院从外面看一片静悄悄,院子里连只耗子都不敢出来随便走动。不相干的丫鬟婆子全都回自己屋子,门窗紧闭连气儿都不敢喘,巴不得将两只耳朵给割了,什么都没听到才好。

正厅里二老爷和二太太端坐在两边,底下简姨娘和萍娘跪着。两个人都是满脸泪痕,哭得几欲昏死过去。萍娘埋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整个人抖得如风中的落叶。简姨娘倒还收不住自己的嘴,身上虽被绑着,却还在那儿勉强磕头告罪:“老爷太太开恩,饶了二姑娘这一回吧。”

二太太一脸嫌恶地看她一眼,将头转躺二老爷。只见二老爷眉头紧锁,眉心间一个深深的“川”字印在那里。他抿着唇好长时间没说话,突然像是醒过神来了,慢慢地从太师椅里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踱到萍娘面前,沉声道:“把头抬起来。”

萍娘已要快吓晕过去了,又不敢不从,抖抖缩缩把头抬了起来。刚抬了一大半,二老爷就扬起手来,一个重重的巴掌打在了她的脸上。萍娘整个人立马向旁边倒去,“咚”地一声摔倒在地。

她咬着唇没敢喊疼,挣扎着刚想要起身,就听二老爷冷冰冰地说道:“只当我陆家没生过这个女儿,你做出这样不知羞耻的事情来,这个家是容不得你了。”

☆、第58章盛怒

简姨娘一听这话,脸色立马被唬得煞白。

萍娘大约是吓坏了,只知在那儿哭着,一时没听明白二老爷话里的意思。简姨娘却是听得真真切切,惊得心脏都骤停了几秒。她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盯着二老爷看的时候似乎已没了焦距。整个人僵在那里,有气进没气出的样子。她两只手被反绑在身后,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根圆木棍,全身上下没了一丝活气儿。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就要昏死过去了。可她听到旁边萍娘抽抽噎噎的哭声后,整个人立马又活了过来,奋不顾身扯着嗓子尖叫了起来:“老爷,求老爷饶命啊。”

二老爷虽没把话明,但意思已经明显了。他是要除掉萍娘了。简姨娘在陆家过了一辈子,陆家的规矩她是一清二楚。这样一个败坏门风的女儿,二老爷不可能把她踢出家门去丢人现眼,他所说的容不得自然就是杀掉了。

虽然萍娘是他的亲生女儿,但与他的官位、荣华富贵和陆家的名声比起来,他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掉这个女儿。莫说萍娘只是一个庶女,就是文哥武哥这样的庶子,若对他产生的威胁,也是说除便要除掉的。

到了现在这会儿,简姨娘是什么也不顾不上了,只是跪在那里不停地磕求,一遍遍求二老爷手下留情。萍娘原本还在哭个不停,看到姨娘突然像发疯似地磕头,整个人不由愣了一下。随即她便明白过来,立马露出和方才简姨娘一样的神色。只是她不及简姨娘泼辣,没扯着嗓子哀求父亲,只是哆嗦着嘴唇道:“父…父亲,女儿错了,求…求父亲开恩。女儿是被人蒙骗的,实实是上了贼人的当了。”

二老爷听了萍娘的话也有几分好奇,旁边简姨娘哭哭啼啼的声音实在让人心烦,他不由大吼一声:“闭嘴!”

简姨娘吓得一哆嗦,立马收了嘴不说话,眼泪还是止不住往下流。二老爷也懒得看她,转头去看萍娘:“我问你,你肚里的野种是谁的?”

萍娘先前一时口快说了出来,这会儿二老爷真问起来她又有些踌躇了,犹豫着不敢开口,吱吱唔唔了好几声也没说出个人名来。

二老爷仅有的那点耐心很快便被磨光了,他正准备开口骂人,便听二太太从后面走了上来,语调少见的柔和:“老爷,算了,既然萍儿不愿说,咱们也不要逼她了。想她与那人情深意重,连这等荒唐事情都做下了,只怕真是要替他全扛下了。咱们便随她去吧,何必为这种事情伤着自己身体。”

二太太一面说一面给二老爷拍背顺气儿。趁着这个当口她斜眼去看简姨娘,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胜利表情。想当年她进门的时候简姨娘已然生了三个孩子,在家里俨然一副当家主母的样子。仗着老太太钱氏宠着她,真真是无法无天,何曾将她这个继室看在眼里。后来她生了朗哥莹娘,简姨娘才略微收敛一点。到前几年钱氏让她逼去了山东,简姨娘在这个家才彻底消停了下来。

今日之事一出,简姨娘即便不死也要脱层皮,往后在这个家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一想到能报从前的一箭之仇,二太太便满心的痛快。看到此刻简姨娘落魄失魂的样子,二太太真想痛快地大笑一场,恨不得拉着钱氏过来看好戏。让她好好看看自己挑的这个姨娘,是个怎样扶不起刘阿斗,想拿她来跟自己斗,结果不过是死得很惨罢了。

简姨娘也感觉到了二太太充满敌意的目光,她满眼泪痕地抬起头来,闭了闭眼认命道:“卑妾没能管教好小姐,情愿替她去死,求老师看在二小姐是您亲生骨肉的份上,就饶了她这一回吧。”

二太太不过就是想借题发挥罢了,借这个机会彻底除掉自己。如果她真的死了,二太太为了陆府的名声想来也不会对萍娘赶尽杀绝吧。简姨娘这般想着,心里安定了不少,脸上竟也露出些视死如归的精神来。

萍娘一下子听懵了,愣了片刻后终于大声叫了起来:“不不,这是我闯下的祸,与姨娘无关。求父亲放过姨娘吧。我说,我全说。前些日子万家小姐一直约我去她府上玩乐,其实并不是她的主意,而是她二哥的主意。”

“詹士府的万大人?如此说来,你肚中的骨肉是他二子的种!”

“不不,并不是他的。”

二老爷气得直剁脚,抄起旁边的花瓶就要往萍娘头上砸去。二太太一看那瓶有些年头,成色品相都不错,当下有些心疼,便借着劝二老爷的当口拦了下来:“老爷莫急,先听二姑娘说完再气也不迟。即便真要罚她,也得先听听这孩子的爹是谁不是?”

二太太这话明着里是在劝架,实则是火上浇油。她一提起萍娘肚子里的孩子二老爷就火冒三丈。手里的花瓶被二太太夺去之后,二老爷恨得两手紧紧握拳,恨不得一拳将萍娘打死的架势。他忍了又忍,咬牙愤愤道:“说,那野种究竟是何人的!”

萍娘满眼是泪,抬头看了二老爷和二太太一眼,默默把头低下去,用轻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道:“是,是萧大人家的大公子…”

她这么一说,旁边的简姨娘自然是没听懂。朝中人物众多,她一个姨娘哪里认得什么萧大人。二太太比简姨娘见识略广一些,开始在头脑中搜寻这么一位姓萧的人物。二老爷自然对这些最熟,略一皱眉便问道:“你说的萧大人,可是吏部尚书萧珽萧大人?”

萍娘微微摇头:“女儿不知这位萧大人的名讳,但听…听那人提起过,他父亲确是吏部尚书,想来不会有错。”

她口中的“那人”自然就是奸夫了。二老爷听得几欲昏倒,强撑着身子才不至于倒下。二太太一听倒觉得稀奇,问二老爷道:“他家长子是哪一位?可是夫人所出之嫡子?”

二老爷白了她一眼:“是庶出,单名一个谚字。”

二太太原本还挺起劲,一听是庶子便没了兴致,嘴里尖刻地冷笑道:“到底是什么锅配什么盖,姨娘生的种也只配找姨娘生的野小子借种。”

“你少说两句,还嫌家里不够乱吗?”

二太太被二老爷一顿训斥,不由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心里正暗自嘀咕着,却突然想起了什么,脱口而出道:“咦,这萧大人的夫人似乎与沈佩宜的夫人是表姐妹来着。”那回徐氏来家里的时候曾说起过,当时自然是拿来吹牛的,好给自己脸上增点光。

二老爷是三品官儿,吏部尚书是二品官,说出来也好压一压二太太嚣张的气焰。二太太当时听了心里就不舒服,这根刺就一直扎在心头,今日一想到便说了出来。

二老爷原本盛怒的脸孔慢慢平静了下来,露出一点深邃的目光。他是个官场老油条,说到底就是个投机分子。任何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不会放过。二太太嫌弃那萧谚不是嫡子看不上他,可在二老爷看来这庶子才更有利于如今的局面。

萍娘本人就是庶女,即便清清白白,尚书家的嫡子也断然不会娶她。若是嫁庶子倒是另说了,他的官阶比萧珽略低,两家儿女又皆是庶出,若这门亲事谈成了倒是一桩美事儿。这萧珽既与沈佩宜有亲眷关系,算起来跟自己也是沾亲带故了。若是能借此联姻,不外乎是一番助力。反正萍娘这种性子,即便没怀孕也入不了宫,倒不如将她嫁进萧家,为自己添一份助力。

他想到这里,爆怒的心情总算平复了一些。看着底下哭个不停的萍娘母女俩不由心烦,当即吩咐二太太道:“将她们看好了,今日便关到后面厢房里去。萍丫头的绳子便松了吧,只是不许她们出房门一步。我书房里还有些事情,明日再来同她们算这笔账。”

说完也不等二太太回答,竟径自去了。二太太和他多年夫妻,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的意图,不由有些气恼,但也无计可施,只能将心头的这股怨气发泄在萍娘母女身上。二老爷前脚一走,她后脚就吩咐人将她们二人关进后面的耳房里。看着曾经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简姨娘耷拉着脑袋的可怜样,二太太越想越痛快,还不忘讽刺她几句。

简姨娘只是低头受着,一句嘴也不敢回,连看都不敢看二太太一眼,就被孙妈妈带着人押去了耳房里。那耳房既窄且小,虽已入九月却依旧闷热潮湿,还不时有蟑螂之类的爬来爬去。萍娘平日里哪受过这种罪,吓得不住尖叫,被孙妈妈厉声呵斥了好几句。萍娘气得肺都要炸了,待孙妈妈走后便替简姨娘解了绳索,咬牙恨恨道:“如今我们落了难,这帮子刁奴便可着劲儿地作贱我们。姨娘,往后咱们该怎么办?”

简姨娘拉着萍娘凑到角落里,嘱咐她不要乱说话,压着极低的声音道:“这事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你父亲这会儿去书房,哪里是去办才能正事儿,不过是要寻你四妹过去说话罢了。那萧家与沈家有亲眷关系,你父亲只怕要想办法将你嫁进萧家了。”

☆、第59章对策

宁娘正要睡下,却被二老爷派人叫去了书房。

一路上她不免有些忐忑。萍娘看样子十有j□j是珠胎暗结了。但这个事情从到头尾都和她没关系。她既不是帮凶也不是始作俑者,甚至事先也不知情,二老爷这么晚了把她叫过去,到底要同她说些什么?

如今府里还能有什么事情比得过萍娘这件事儿?二老爷深夜传唤,十成十便是这了这事儿了。宁娘一边走一边苦思其中的缘由,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个解释。若不是二老爷怀疑她暗中参与了此事,那便只能说她必定认识让萍娘怀孕之人了。她整日里待在陆宅,大门也不出一步,仔细算算接触下来的年轻男子,除了陆家几个兄弟外,便寥寥无几了。

楚家两兄弟可算是相识的,但交情极浅,更何况凭他二人的品性也断不可能跟萍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除此之外她便只认得沈家的涵芝表哥了。

难道会是他?

宁娘一想到这个答案,吓得脚下一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亏得秋霁眼尖一把她扶住。她有些惊魂未定,拍着胸口顺气儿,嘴里还安慰秋霁道:“道儿太黑,我一时没看清。”

“那奴婢把灯提上一点,小姐看得清楚一些。”

宁娘勉强冲她笑笑,又去想自己的心事儿。她想想沈涵芝,再想想萍娘,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沈涵芝比她大两岁,倒是与萍娘同岁,但这两人似乎从未有过交集。便是那一次沈涵芝来陆家小住,两人似乎也没打上照面。

以沈涵芝的性子,大约不会喜欢萍娘这般脾气高傲的。而萍娘也未必看得上沈涵芝这个孟浪样儿。宁娘左思右想都觉得这两人不大可能。可除此之外她实在想破头也想不到别人了,只有揣着一肚子疑问先去见二老爷再说。

二老爷在书房里边看书边等她,待到宁娘进屋后便将小厮丫鬟赶了出去,屋子里只留父女两人单独交谈。他这般的作派更说明了一点,此事必与萍娘的肚子有关。

宁娘上前见了礼,二老爷便招呼她坐下,开门见山道:“今日我也不绕弯子了。这么晚寻你过来,你大约也猜到了些什么。你二姐实是个不争气的,怪我平日里不曾好好管教她。姨娘教出来的孩子到底是不行,如今闯下这样的大祸,不但她自己颜面尽失,便是我陆家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宁娘坐那儿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不多说。二老爷便继续往下道:“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说起来对你们姐妹也是个坏事儿。爹已经叫人将她先看顾起来,此事目前还不便说与人听。”

“父亲所虑甚是。”

“只是光这样也不行。她那肚子终是一日大过一日了,怎么也瞒不住的。眼下除了将她嫁出去外,也别无他法了。”

宁娘听二老爷话赶话说到了这里,便主动问道:“父亲可知与二姐交好之人是谁?”

“我今日来,便是想要问你关于此人的一些事宜。去年年节下你曾去你舅父家小住过一段时间,听闻期间还曾见过一位萧夫人?那萧夫人是你舅母的表妹。”

“女儿确是见过萧夫人。”

二老爷一听眉目舒展了几分,明明心里有了几分主意,面上却装出一副愁困之情来。他长长叹了口气,说话时声音都像是老了几岁:“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家门不幸。你二姐都同我说了,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萧家的大公子。你在你舅舅府上时,可曾听那萧夫人提起过她家大公子?”

宁娘初听这话不由愣住了。她刚才搜肠刮肚想了半天,连沈涵芝都想到了,却怎么也没发散性思维到那个份上,能把关系扯到萧夫人的大公子身上。那个萧大公子单名一个谚字,听说也是跟沈涵芝差不多的霸王型人物。上次在沈府打的那一架,沈涵芝固然有不对,他也没好到哪里去。宁娘可是亲眼见到好几次沈涵芝都停手了他还犹自不放,非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她事后也听莲娘提起过这位表哥,听说沈涵芝和他这般不对付也是为了莲娘。这里头的因由莲娘不曾细说,但宁娘看她说话时的表情也猜出了几分。年轻姑娘家与男子之间能有什么事情会惹得亲哥哥这般不悦。无非便是这男子手脚不老实,有意轻薄人家姑娘,才会惹人反感。若那萧谚真是这样的人,他与萍娘未婚苟且倒也不是说不过去了。只是他又是何时与萍娘相识的呢?

宁娘琢磨着这个问题,不免便有些走神,直到二老爷轻咳两声提醒她,她方才如梦初醒,赶紧回答道:“那位大公子我确实听萧夫人提起过,似乎是庶出的,平日里有些放浪,不太服管教的样子。”

二老爷倒不在意这些:“这萧夫人与你舅母既是姐妹,你可曾听你舅母提起过他家里人的种种?”

宁娘皱眉看着二老爷,思量着他话里的意思。听二老爷的口气,这是在打探萧家的情况了,只怕是要将萍娘给嫁过去了。那个萧谚这么不是东西,萍娘嫁不过去受不受苦先不说,那萧家会不会认这一桩亲事只怕都不好说。若是真认了倒也罢了,若是不认,到时候搞得满城风雨,只怕萍娘无法做人,她们姐妹也从此都没脸见人了。

想到这里,宁娘便大着胆子道:“舅母也不曾与我说起些什么。只是我在沈家住时,萧家大公子曾与沈家表哥打过一架。父亲是否有意将二姐嫁去萧家?”

二老爷挺满意宁娘的聪慧,说话也更没顾忌了。这个女儿是他看中了将来要送进宫的,现下正好用这件事情来考考她的见解和想法,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我确有此意。你二姐如今怀了萧家的孩子,若不嫁进去她这后半生要如何过?总不能将她送进庵里去当姑子去。”

“父亲说得也有道理。”

二老爷见宁娘眉头微微轻锁,一副欲语还休的样子,便试探着问道:“怎么,你是否觉得此事不妥?”

宁娘不忙回答,又在心里计较了片刻,然后慢慢站起身,冲二老爷行了个礼,低眉顺眼道:“女儿对此事有些自己的想法,想说与父亲听听。我年纪尚小,思虑或许不大周全,若说岔了,还望父亲不要怪罪。”

“我寻你来便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是你姐姐的事情,你这个当妹妹的也该替她出出主意。有什么想说的便说吧,说出来我与你参详参详。”

宁娘微吸一口气,便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她劈头第一句便说道:“女儿觉得,这桩婚事还是不结的为好。”

二老爷一听她与自己的想法竟完全相反,倒也没恼,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这事儿说出去总不大光彩。女儿在沈家也见过萧夫人几面,听她言谈之间想是与诚亲王府很有些交情,一心想与他家结亲的意思。二姐虽好,或许还入不得萧夫人的眼。若真与萧家结亲,事成倒也罢了,事败却是于陆家有极大的损失。这种事情虽说男女都有过失,但传出去毁的终究是二姐的名声。萧公子或许一时受人诟病,但久而久之此事必被人淡忘。天下男子薄幸之人众多,家中三妻四妾也不在少数,世人对男子还是略宽容一些。这事儿搁萧公子身上,世人不过说他一句风流罢了,并不会有过多苛责。但咱们家担的风险却比萧家要大得多,实在不宜冒这个险。”

二老爷静静听着宁娘说的话,慢慢的便冷静了下来。他方才也是有些被气晕了,人一激动脑子便有些不清楚,光想着与萧家结亲是件不错的事情,却忘了这其中的利益与得失。他不禁抬头细细看宁娘的眉眼,心里暗暗对她添了几分好感。这孩子年纪不大头脑却异常清晰,一番话说得条理分明,让人不得不服。

只是在宁娘说到“男人薄幸”和“三妻四妾”时,二老爷不免有些尴尬,但他并未过多追究,只是继续考问宁娘:“你何以见得萧家不愿促成这门婚事?”

宁娘浅浅一笑,一脸从容自若:“若萧家真愿结这门亲事,大约早就派媒人上门了。二姐的肚子已然有些显怀了,如今天气转凉,衣裳穿得厚实了,才不大看得出来。但马嬷嬷却是一摸就摸出来了,可知这孩子有些月份了,必定不是刚怀的。二姐得知自己有孕,必然会同萧大公子商量此事。如今便有两种可能,萧大公子或许已回家禀明父母,但萧大人却并不允准这门亲事。另一种可能便是,萧公子还未明说,但已与家人暗示过,知道家里人必不许他结这样一门亲事,是以萧家那边一直没有动静。若女儿的想法成真,萧家不允这门亲事,咱们主动去提,将来被拒之时二姐之事恐怕难以隐瞒,反要闹得满城风雨了。”

“那依你说,如今此事该如何是好?”

宁娘抬头盯着大老爷,目光坚定而平和:“尽快让二姐打掉腹中孩儿,再替她寻一门远离京城的婚事,此方为上策。”

☆、第60章堕胎

自从宁娘归家后,二老爷还是头一回这般细致地打量这个女儿。

二老爷突然发现,眼前的宁娘一点儿也不像从前的那个女儿。自打宁娘出身后没多久,二老爷便与二太太眉来眼去了。后来宁娘的生母得了那样的病,他便总琢磨着休妻再娶。

生母不得宠,宁娘这个女儿自然也不得二老爷的欢心。她自小没有身母在旁,跟二太太又不对付,便养成了一副高傲有余圆滑不足的性子。她待二太太一向没什么好脸色,连带着对二老爷也亲热不起来。平时在家中与姐妹兄弟话皆不多,总喜欢独来独往。那一年她母亲病危托人来寻她去,二老爷清楚记得她当时脸上的表情,大有一种去了便再不会回来的凛然之气。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宁娘便再也没回过家,连书信都不曾写来一封。到她生母病逝,她在灵堂之上做出那样的事情来,二老爷当真是不意外。若不是为了和沈家缓和关系,二老爷未必愿意接这个女儿回家来。

本以为她回来之后必要闹得家宅不宁,没成想这一撞似乎把她给撞灵醒了。她非但不像从前那般孤傲,为人处事也圆滑了许多,更多了几分急智。济南一路上发生的事情便说明了许多,也便是从那时起,二老爷开始真正地关注起这个女儿来。

后来在严觉寺她对莹娘施以援手,靠着这层关系认识了朝阳郡主,又在沈家阴差阳错结识了诚亲王四公子。这些事情虽说有一定的巧合在里头,但若是换了从前宁娘那性子,只怕再大的馅饼掉她面前,她也不稀得捡起来。

宁娘如今这样的性子,大大出乎二老爷的意料,却也十分对他胃口。今日她的这番话,若是换了个人来说,二老爷未必听得进去。但从宁娘嘴里说出来,二老爷竟觉得极有道理。先前是他想得过于美好了,对萧家的形势估计不足,一心只想结一门有利于自己的姻亲。如今细细想来,萧家只怕确实如宁娘所说,绝计是看不上萍娘的。

先不说萧珽的官职高自己一截,萧家又是久居京城,人脉极广背景雄厚,并非一个外来的陆家可比。他们这样的人家结亲,自然要精挑细选,比萍娘条件好的姑娘多的是,并不是非她不可。更何况萍娘如今未婚先孕,做出这样的丑事来,萧家只怕更看不上眼了。即便勉强嫁了进去,往后也必不受待见,连带着娘家也让人小瞧了。

更何况宁娘这番话里有一层意思二老爷最为在意。此事成了固然对陆家有些小利,但若是不成,对陆家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毁了一个萍娘不算什么,怕就怕连其他几个女儿也一并毁了。

眼看着选秀日子临近,眼下的陆家真得步步为营处处小心才是,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露出一星半点儿的差错。说到底萧家不过是条小鱼,皇上那才是大鱼。二老爷绝对不会为了一只虾米放弃整个大海。萍娘嫁不进萧家没关系,别连累得宁娘入不了宫才是大事儿。

想清楚这一切后,二老爷再没半点犹豫,当下便改了口风:“你这番话说得有理。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你二姐自己犯糊涂,那孩子也是绝计不能留了,咱们陆家不能要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今日天色晚了,你且先回去吧,改日为父再寻你说话。”

宁娘见二老爷听了自己的意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行了礼告辞出来。外头夜风凉凉,从脖颈里一路倒灌进了身上,吹得宁娘冷嗖嗖的。虽然二老爷听进去了她的话,但她心里并不好受。因为她知道,便是那一番话,就要害了一条无辜的小生命了。

萍娘肚里的孩子因她而不保,她难免有些自责。可那孩子终究是活不成的,若二老爷去跟萧家提亲事,到时候让人给堵了回来,只怕非但保不住那孩子,连萍娘的性命都难保。宁娘说那番话前内心也有几分纠结,但为了如今的陆家,也为了她自己的前程,她终究是做了一回恶人。

只盼那孩子下一世投胎能投个好人家,莫要再托生于像萍娘这般糊涂的娘亲的肚子里吧。

宁娘缩着脖子回了西湖月,上床后一直辗转难眠。她仔细想着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将刚才在二老爷那儿想到的一个问题提出来细细琢磨。

萧家与陆家素无来往,前一段时间宁娘与郡主交好的事情一经传出,各家小姐太太都上门来攀交情。可即便是那时,萧家也未曾派夫人或小姐前来。可以说,这两家的关系便如同陌生人一般。

这样的情况下,萍娘一个闺阁小姐,到底是如何与那萧谚勾搭上的?方才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二老爷出言打断了她的思绪,这会儿再想起来宁娘便不由想到了那一日的情景。

去年郡主生辰宴的时候,萍娘曾有过反常的举动。她被自家姐妹抛下落了单,据说是一个人逛园子去了。但回来时整个人神清气爽,非但不见怒意,还隐隐带了几分喜色。当时宁娘自己诸事缠身,也不曾细细琢磨,但此番再一细想便觉甚是可疑。

那之后的一些时日,宁娘也曾细心留意过萍娘,发现她不再像从前那般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当时她只道她是结交了什么高门贵女,不稀得羡慕自己与郡主结交之事。这会儿再想想她便觉得当时自己真是想得浅了。

像萍娘这样的人,她无你有的东西她固然嫉妒,她有你也有的东西她一样会吃味儿。能让她这般消停的,也便只能是她有你无了。当时的她必然是得了一样旁人都没有的好东西,才会对她和郡主的事情看似大方,甚至有些漠不关心。

一个女子,尤其是养在深闺里的女子,会有什么东西是旁人没有而她独有的呢?这般想想便很明了了。当时的萍娘必定已与萧谚结识,很有可能便是在郡主的生辰宴上偶遇的。萧家与诚亲王府交好,郡主过生辰必然要请他们家人。虽说男客与女客被隔在两个园子里,但毕竟两座院子间不会特意派人员守卫,靠的不过是众人自觉罢了。

那萧谚一听之下便知是浪荡子弟,他从前对莲娘有非分之心,那一日郡主请那么些年轻姑娘们来赴宴,难保萧谚不会动心。他若有心来点金池寻点“艳遇”,说不定便会碰上落单的萍娘。那一日陆家姑娘都不曾带丫鬟在身边,萍娘一人逛园子无人相陪,正好遂了萧谚的心思。

年轻陌生男女眉来眼去的,要擦出火花并不难。宁娘仔细回忆那萧谚的长相,虽说不能与楚家两位公子相比,但也算是眉眼端正气宇轩昂了。萍娘平日里没怎么见过男子,若被有心之人勾勾搭搭,一来二去必定难以自持。

这两人**了一年多,如今终于东窗事发。宁娘甚至觉得自己刚才对二老爷说得过于乐观

了,只当是萧家两位长辈反对才不曾来提亲。现在想想或许那萧谚根本无意于娶萍娘,不过是同她玩玩罢了。眼下出了事情便想甩手不管了。他料定陆家为了颜面会将这个亏暗自吞下,说不定此刻早就去寻别的女子风流快活了。

想到这里,宁娘又替萍娘有些不值。为了这么一个人渣般的男人毁了自己的一生,实在是太傻了。要知道放在从前,萍娘即便嫁不进萧家那样的人家,嫁个普通的官宦之家还是很轻松的。二太太再不喜她,为了陆家的前程也不会太过委曲她。到时候在京城寻个四五品小官的嫡子嫁了,或者寻个二三品大员的庶子嫁了,离着娘家近些也能得人多照顾些,自己再努把力争点气,未必会过得比旁人差。

可现在这么一闹,京城她是必然不能再待了。即便能在外省嫁个过得去的人家,夫家也必然嫌弃她的出身,娘家又离得远,往后还不知怎么作贱她呢。

到了这一刻,宁娘真的深深地体会到,这人哪,万不可走错一步。一旦行差踏错,要挽回便是难上加难了。

接下来的日子陆府里便常日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从表面看来还是这般宁静和谐,但所有人的笑容下都隐藏了一层深深的不安。宁娘去给钱氏请安的时候也留意过她的神情。她必定是什么都知道了,但却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依旧拉着她们几个小辈问长问短。

从那一日起宁娘她们的规矩便停了,马嬷嬷再没出现过,萍娘也不曾露过脸。但给钱氏和二太太请安时,没人敢提起这两个人,一个个都装得很自然,就好像家里从来不曾出现这两人似的。

萍娘的肚子是一刻也耽误不得了,二太太没过几日便让孙妈妈去采买堕胎的药材,还特意跑了好几家药铺才将材料买齐。回来后便让人炖了浓浓的两大碗,强灌着萍娘喝了下去。

宁娘不曾见到那惨状,却也从莹娘处听到了不少消息。据说萍娘当时反抗激烈,几乎以死相逼。但却拗不过几个身强力壮的妈妈,被人直接反绑了双手后捏着鼻子将药灌了下去。

那药效极是灵验,萍娘喝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开始腹痛如绞,惨叫连连。几个妈妈早已走远,将厢房给锁了起来,只留简姨娘在那儿照看她。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后,简姨娘突然像发疯似的大拍房门,尖叫不止。

妈妈们怕闹出事来赶紧开门去看,却见萍娘满身是血躺在破板床上,整个脸孔已然没了血色。

☆、第61章玩物

那一帖药下去,差点没要了萍娘的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