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恩人”换成了“姐姐”,这两个称谓让她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通过一年多的药物和礼物交换,她们的关系也的确近了许多。何承和她就更不用说了,眼神交流便能看出羞涩和思念。

陆漫过去携住她的手,笑道,“刘妹妹,我们也想你。”

几人在桌前坐下,陆漫拉住要去给他们倒茶的刘惜蕊,“刘妹妹坐,我们的时间不多。”

她说了此行的目的,若蔡公公出来,希望刘惜蕊配合演一出戏。到时候,她也像现在这样带着面纱就行了。

刘惜蕊激动不已,说道,“我愿意配合,我愿意。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姨母、我娘、我外祖家就能平反昭雪了,我也终于能见天了。”

陆漫又仔细看了刘惜蕊几眼,她的眉毛比较像长公主描述的李妃,但眼睛不太像,李妃的眼睛细长,而刘惜蕊的眼睛较大较圆。这不是问题,可以通过化妆,刘惜蕊再稍稍眯眯眼睛即可。

话只说两句,就是,“蔡公公,你还记得我吗?”和“你可把我害苦了,还我儿子来。”

这两句话陆漫专门请教了会说蜀话的何承,在官话里加了些这个调调,又去给长公主学过,直到像了为止。

陆漫反复教着刘惜蕊,让她把这两句话练好。同时,又把李妃走路的特点说了,让她练习。

讲完正事,陆漫又给刘惜蕊看了看包块,药物控制得比较好,包块没有多少变化,让她继续吃那两种药。

何承又把那包玫瑰软糕递给她,笑道,“这是老驸马拿来的,说是御膳房做的,你尝尝。”又小声道,“不敢让豌豆黄给你带宫中的吃食。它忒精,只要知道是御膳房做的,八成会半路跑去别处偷吃了。”

他的话逗得陆漫和刘惜蕊笑起来,蹲在高几上吃点心的豌豆黄也听见了,气得冲何承“喵”地叫了一声。叫是叫,还知道这里不能叫大声,只敢掐着嗓子叫。

当刘惜蕊看到陆漫和何承起身要走时,再也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第四百零一章 谣言

何承安慰道,“刘姑娘莫难过,等我姐夫把蔡公公抓住了,你们再演一出好戏,就能真相大白了。我们已经大体弄出了盗魂散,虽然没有书上写的那么好,但你的手术不大,我姐的手艺又好,肯定能把你的病治好。你要一如既往地坚强,忍耐,等着那一天。”

刘惜蕊抹了泪,坚定地点点头。

豌豆黄还没玩够,它跑去了卧房,表示会继续呆在这里玩。

陆漫等人出了屋,天色已经灰暗,天幕上散了几颗小星星。他们又迅速来到小门后,白芷开了开了点门缝往外看,站在路边聊天的吴叔和吴婶给他摆了摆手,意思是有行人。

白芷赶紧把门关好,陆漫几人也躲在树后。过了半刻钟,听到吴叔咳嗽了几声,白芷又把门打开一点缝,见他爹在向他点头,白芷率先出门,接着陆漫几人都闪出门。他们快速进了斜对面的榆青院,小喜才把那扇门关紧插好。

半刻钟后,陆漫等人回东辉院,白芷则去了王嬷嬷家,告诉她可以让那些下人回去了。

回了东辉院,陆漫又直接去了鹤鸣堂。

老两口还没歇息,都洗完了澡,穿着宽大的白绫中衣中裤在说着话。

虽然老驸马说的大部分都是傻话,长公主还是很捧场地附合着。

见陆漫来了,长公主把老驸马哄去西卧房歇息。陆漫便讲了一下见刘惜蕊的经过,同时又讲了谢家和刘家请她去看病,实则是为太子的女人“摸男女”。

那个本事连长公主都不能说,也是把跟谢大奶奶的说辞说了。

长公主有些遗憾,但还是说道,“没有那个本事于你或许是件好事。”

这个月末姜展唯不会回来,他和陆放荣要带黑暴营的新兵进山实地训练,他上次走之前就告诉了陆漫。

早晨王嬷嬷来了,她高兴地跟陆漫讲了昨天请客的事。办了六桌,不仅请了那些下人,还请了李掌柜和同仁堂的几位熟人,极是热闹。

陆漫问道,“李掌柜好些了吗?”

王嬷嬷叹道,“等了十几年,哪里那么容易忘掉。不过,昨天看着比前些日子好些了,我们私下也没少劝他。他年纪也不小了,该早些找个好姑娘,早些成家。现在许多人家都向他提亲,他还是没松口。”

陆漫叹了一口气,说道,“再劝劝他吧。他是个好人,下半辈子要过好。”

姜展魁和姜玖来到上房,几人又去餐厅吃了早饭。

还没吃完,就听到老驸马的大嗓门,“唯唯媳妇,我蹭饭来了,在鹤鸣堂吃得不痛快。”

他进了屋,陆漫让人搬来椅子,又让人去厨房取吃食过来。每次家里做饭,都会多预备一份,以防这种突发状况。

跟来的一个婆子又对陆漫说,“长公主请三奶奶去鹤鸣堂,说有事相商。”又悄声道,“好像出了什么事,长公主还遣人去和郡王府、勤国公府、南山侯府请人去鹤鸣堂商议。”

陆漫心里一沉,若光找勤国公府,极有可以是因为太子的什么事情。而把另两家请来,又让自己去…自己是何承的姐姐,赵亦是何承的未来继父,宋明跟何承的关系好,最大的可能是何承出了什么事。

她一下慌了,赶紧向鹤鸣堂走去。

陆漫去了鹤鸣堂。厅堂里,只有长公主和几位老爷、姜展昆在,没有一个女眷孩子,他们的表情都比较严肃。

她给长辈施了礼,问长公主道,“祖母,发生什么事了?”

长公主招手把她叫过去,又拉她坐在罗汉床上说道,“昨天夜里,勋贵圈子和坊间有了一些不好的传言…”

大意是,何承长得明媚多姿,比女人还妍丽一千倍。而且他私底下不喜欢女人喜欢男人,所以才拒了那么多人家的提亲。只不过表面假正经,眼光又高,不是才貌俱佳的人入不了眼,甚至把谢八爷、姜五爷都扯了进去…

陆漫如雷轰顶,气得要吐血,咬牙骂道,“是谁这么缺德!我弟弟良善本分,温和知礼,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他们怎么会造这个谣言中伤他!”

姜侯爷说道,“这肯定是王家让人散布的谣言。其一,舒姑娘那件事,他们交待了一个姑娘还没贴上展唯,让他们大败又失了颜面,便报复在何二公子身上。其二,他们想把何二公子的名声搞臭,阻止赵大人娶亲家姑太太。”

也就是说,何承完全是遭了无妄之灾,是她陆漫,不应该是姜展唯,姜展唯和何氏连累他了。

三老爷摇头说道,“王家人心里有鬼,总怕何晃的后人跟勋贵豪门的联系太紧。先是想尽办法把展唯媳妇赶出我们府,没有得逞,现在又开始诋毁何二公子,还说得这般不堪入耳。”

陆漫气得浑身无力,说道,“我弟弟的名声岂不是毁了?”

长公主拍着她的手安慰道,“展唯媳妇莫急,我们已经遣人出去打听,这些传言到底是怎么放出来的。再把另几家关系好的请来一起商量对策,想办法把谣言压下去。”

姜侯爷摇头说道,“悠悠众口,谣言传出来了,完全压下去谈何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弄出一件更大的事,把这个谣言压下去。至于何二公子的为人,日久见人心,等到时间久了,人们自然就知道了。”

陆漫难过地说道,“原是我不好,让弟弟受了这种大委屈。还有我娘,她还以为她嫁给赵大人又多给弟弟和我找了一个倚仗,若是她知道事得其反,不知道有多伤心。”

长公主说道,“这事怪不到你,是展唯招惹了舒…哦,是静音。你娘嫁给赵亦更没错。王家和那个人恨不得你们娘三个都去死,你们的倚仗越硬,越多,他们就越害怕。”又道,“真没想到他们会如此丧心病狂,连这种下作事都做得出来。人在做,天在看,他们怎么就不怕死后下地狱。看来,他们的大限的确快到了…”

她看了看二老爷和姜展昆一脸愕然,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第四百零二章 激发

陆漫又垂泪起身给长公主和几位老爷曲了曲膝,说道,“拜托各位长辈了,我替我弟弟先谢谢你们。”

三老爷说道,“展唯媳妇客气了,王家整的不止是你弟弟,也没把我们长亭长公主府和南山侯府放在眼里,我们自当尽力。”

长公主对陆漫说道,“我们把这事告诉你,是让你心里有个数。若你弟弟和母亲听说了什么风言风语,你要劝解他们,最近最好不要让何小哥公开露面…但你是小媳妇,却不好参与进这件事里,也不好面对那些外男。”

这是让自己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回避了。

陆漫只得起身,又郑重地跟长公主和几位老爷屈膝表示感谢,才出去了。

她心里难过又无奈,气得不行。何承是男人,又单纯,极要面子,最不愿意别人说他比女人还美。被传得这样不堪,不说他和何氏知道会如何难过,若解决不好,他以后该怎样面对外人的指点…

在她走到垂花门外的时候,迎面碰到了宋明。他步履匆匆,脸上流满了汗。长袍和玉带不搭,头上戴的也不是平时一贯戴的冠,而是一根玉簪,这跟平时极其讲究他的完全不同。

他这么快就赶到这里,应该不是长公主派的人请的,而是听说那个消息就赶紧过来了。

陆漫一见宋明,鼻子又酸涩起来,用帕子捂着嘴说道,“郡王爷…”

宋明看到陆漫满眼含泪,摇摇欲坠,又想起了上次“偷听壁角”的事,心里极是心疼,却偏偏不能表现出来。

他低声安慰道,“三少夫人不要难过,我们都知道何二公子是好孩子。放心,我们会想办法把这事解决,还何二公子一个公道,让那些人不敢再软易拿何二公子下手。这件事,我已经得到一些线索,就是那几家捣的鬼。”

陆漫又给宋明屈了屈膝,哽咽说道,“谢谢郡王爷,请你一定要尽全力帮我弟弟。”

宋明点头道,“放心,我会的。”又道,“默儿闹着跟我一起来的,他已经去了东辉院。”

陆漫点头,宋明便匆匆进了垂花门。

陆漫回了东辉院,刚一进小门,就听见老小孩子的笑闹声。

宋默看见陆漫,迈开腿向她跑来,嘴里说道,“嫂嫂,我跟我父王一起来的。”

陆漫表示欢迎,又道,“你们在这里玩,我要去趟榆青院。”

孩子们都想去。陆漫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道,“我们有事要办,你们在这里玩。实在不行,就让祖父带你们去镜湖坐画舫。”

几个孩子一听坐船玩,都欢呼着不缠着陆漫了。

只有姜展魁看出来陆漫哭过,应该有什么大事发生。他皱眉问道,“嫂子,需要我帮忙吗?要不,让人给我哥哥去个信?”

他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嫂子遇到事情,哥哥总不在家。

陆漫摇头道,“你哥哥人在山里,可不容易找到他。”就急急让人准备马车,她要去榆青院。

走在外面的那条小路上,正好跟何承坐的马车相遇。

现在天热,何承坐的马车没有遮窗帘。

何承见是姐姐的专用车,从小窗里伸出头笑着招呼陆漫道,“姐姐,去家里啊?”

陆漫打开窗帘问道,“弟弟要去哪里?”

何承笑道,“想去同仁堂看看。”

他面如桃瓣,五官精致如画,笑容灿烂得像天上的太阳。男孩子太漂亮,比女人还容易招祸和被敌人攻击。

陆漫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要去了,快回家,姐姐有急事。”

何承看姐姐满脸严肃,似还哭过,赶紧让人掉转马车,姐弟二人一起回了榆青院。

下了马车,陆漫拉着何承往上房走去,也没理院子里向她施礼的下人。

屋里,何氏正同曾嬷嬷和柳芽说着话。见闺女来了,笑道,“漫漫来了,孩子们呢?”又纳闷道,“承儿怎么又回来了?”

陆漫没接话,面无表情地对曾嬷嬷和柳芽说道,“都下去。”

那两人一看陆漫面色不虞,吓得赶紧退下,还贴心地把门关紧。

陆漫一手牵一个,娘三个挤在炕上坐一起,低声说了那个传言以及姜家人和宋明的分析。不过,她没好意思都学出来,怕何承受不住,只选了一些讲。

何氏当时就气哭了。

何承大怒,一下跳下炕,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一拳头砸在桌子上,咬牙骂道,“可恶,那些狗杂种,太坏了。”

不解气,又一把把桌上的茶壶茶碗都扫在了地下,打得粉碎。

陆漫过去把何承拉住,劝道,“弟弟,你就是把这座院子都砸了,也起不了任何作用,那些人还会更高兴。他们之所以总是从我们姐弟两人身上下手,就是因为我们太弱。特别是弟弟,你的倚仗再硬,跟他们也只是亲戚,亲戚的情份是有限的。我觉得,我们不能再这样等着别人给我们报仇撑腰了,我们也要自己想办法。”

何氏抬起泪脸说道,“我们本来就势弱,惹不起那些人,能有什么办法?”

陆漫冷哼道,“我和弟弟不仅一手医术了得,我们还会制别人不知道的毒。我男人手下的黑暴营是大楚最强悍的军队,连鞑子的中军帐都能偷袭成功,还活捉过敌军大帅。我们想下黑手,肯定能得手。”她没说的是,他们姐弟的亲生父亲也是黑暴营的领导,那些新兵都是他亲自去边关招回来的。

这件事严重地刺激了陆漫,也把她的斗志彻底激发出来。此时,她终于明白姜展唯的一些做法。这里不是前世,不是法制社会。这里人吃人,为了政治和夺储更是不择手段。对待跟自己势不两立的敌人真不能讲阳谋,因为他们就不可能跟你讲阳谋。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没有底限的事来,不想办法先打跨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人或事,受伤害的永远是自己。

自己和何承的身份跟那些人比处于劣势,不敢明目张胆报复,那就学学姜展唯,来阴的好了。

第四百零三章 发难

陆漫道又道,“和郡王爷说,那些话是那几家传出来的。王浩白现在的断腿还没有好出不了家门,既干不了坏事,咱们也不好打击他。长安的孙子孙和良肯定跑不了…”

何承怒道,“那个不要脸的杂碎,曾经多次让人约我喝酒,还去同仁堂找过我。”何承恨孙和良恨得咬牙切齿,却拿他没有办法,

陆漫道,“那我们就在他身上下手…”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但弟弟要配合,你敢吗?”

何承视死如归地说道,“敢!只要能收拾他,我舍得一身剐。”

姐弟二人商量完办法,已经午时二刻。

陆漫准备起身回家,却听见吴婶在院子里禀报道,“太太,大姑娘,二爷,赵侯爷来了。”

赵侯爷?那不是赵亦吗?

他应该是在鹤鸣堂商量完事情,来这里看望安慰何氏和何承来了。

听说赵亦来家里了,何氏羞得手足无措,这时候她也不好出去见他。就把何氏留在侧屋,姐弟二人迎出上房。

赵亦穿着阔袖姜黄色软绸直裰,显得极是随意。

姐弟二人给他行了礼。他点点头,又上下打量了一番何承,满意地说道,“嗯,是条汉子,遇事沉得住气。”

他这句话表明了他的态度。他承认何承是“汉子”,也就是对外面那些传言根本不屑一顾,更不会如王家所愿因为何承而牵怒何氏。

同时也给了何承一个极高的赞誉,让垂头丧气到极点的何承又增添了自信。

几人进了厅屋,请赵亦上座,陆漫亲自给他倒了茶。

赵亦说道,“我刚从鹤鸣堂过来。我,长亭长公主,和郡王爷,谢国公爷,我们都派了属下再去收罗更多证据。我们商量着,明天几家联合去告御状,请皇上惩治造谣的人,这也是目前压制谣言最好的办法。这事王家肯定是主使,洪家和长安长公主府是帮凶。我们有洪家七郎撒播谣言的证人,再想办法把撒播谣言的源头引到洪七身上。我们这次只能向洪家一家下手,打击面缩小,胜算才能更大。若是皇上给我们作主,惩治了洪家和洪七则罢。若是没有,我们会给洪七找些事,让他得到沉痛教训,以震慑那几家。”又嘱咐何承道,“这几天,何二公子就不要出门了,包括同仁堂,都暂时不要去…”

何承起身躬身谢过,说道,“谢谢伯父,晚辈谨记伯父教诲。”

陆漫也表示感谢,若真能让皇上开金口,当然是给何承洗刷污名的最好办法。

赵亦点点头,又道,“也让你娘不要难过,我们不会轻易放过坏人,也不容你如此被欺。”

何承又抱拳谢过。

这时,何氏居然走了出来。

何氏双目赤红,穿着一条半旧碧色绣宝相花褙子,青色绣小梅花纱裙,一头乌发随意在头顶打了个卷儿,只束了根长木簪。随意,温婉,美丽,更给人一种楚楚动人又不由自主想要亲近的感觉。

她给赵亦屈膝福了福,哽咽说道,“谢谢赵大人。我家承儿良善敦厚,从不与人结怨,那些坏心肠的恶人怎能如此欺负他,真是丧尽天良…”话没说完,又拿着帕子捂嘴哭起来。

陆漫和何氏赶紧起身相劝。

赵亦忙安慰道,“你,你莫难过,我会尽全力护着承儿。他们欺负承儿,就是欺负我赵某。”

“何二公子”换成了“承儿”。

何氏听了,又擦干眼泪给他屈膝福了福,说道,“谢谢赵大人,您的恩情我会铭记一辈子。”

赵亦摆手说道,“你客气了,三郎媳妇…哦,不,是漫漫,漫漫还救了我的长孙,这可是救命之恩。你养了个好闺女,也养了个好儿子,他们都很好。”

何氏听了赵亦的保证和对儿女的夸赞,脸色轻松多了,又客气两句,才进了侧屋。

赵亦的眼里也有了笑意,一直目送那道倩影消失在小门后,小门又重新关上。

陆漫暗道,赵亦属于喜欢小白花兼成熟女性型,正好何氏同时兼具了这两种矛盾性格的特质。这也好,一对中年人能找到真爱,不容易。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赵亦起身告辞。何承没有留饭,这不合规矩,而且大家也都没有心思。

赵亦走后,何承问道,“姐姐,他们收拾了姓洪的,我们还收拾姓孙的吗?”

陆漫道,“当然要收拾。他们明着收拾洪七,我们就暗中收拾孙和良。只不过,我们要晚些时候再动手,免得让他们怀疑是我们做的,再报复你。”

想着家里还有一群孩子加一位小客人,陆漫只得回了东辉院。

老驸马正领着几个孩子坐在餐桌前等陆漫,都自觉地没有动筷子

姜悦从睁开眼睛就没看到娘亲,见娘亲来了,跑过去抱着她的腿撒娇。

陆漫的心情已经轻松多了,抱着孩子说笑几句。

下晌午歇过后,谢大奶奶领着孩子们来了。稍后,闵大奶奶、赵大奶奶又领着孩子们来了。她们都是听到了风声,来这里安慰陆漫。

这些话人家不好多说,也不好明说,只是暗示几句,陆漫也就含着眼泪点点头。她觉得自己很没用,从前世到今生,泪腺发达,想装坚强都不容易。

晚上,终于把孩子们都打发去歇息,陆漫才松了一口气。她躺上床,看看一旁空空如也的枕头,此时她特别盼望姜展唯能在家。

她有些埋怨,那个家伙,每次自己遇到危机他都不在家。又想到他不顾一切引蔡公公出洞,觉得他做得实在太正确了。不把王皇后和王家拉下来,永远不知道那些人会出什么损招整治他们三人。

再仔细想想他的所做所为,劳累奔波,或许真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好她,只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想到这些,她的心里也泛起了一丝丝涟漪。

第二天,姜家几位老爷、宋明、谢家祖孙、赵亦联合向洪历洪大人发难,历数洪家子孙撒播谣言,诬陷赵亦未来继子,姜家姻亲的孩子。陈大人、闵大人等重臣也都说洪大人教子无方,这样说人家孩子是会逼出人命的。

洪家当然不承认了,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第四百零四章 偷袭

姜家拿出证据,举出证人。洪家还是咬死不承认,说是他们收买的证人,反正这事还没大到需要上刑的地步,就是咬牙不承认。

王家一党又说无风不起浪,何家小子肯定是品行不好,被人抓住了小辫子,才会传出来。人们都那样说,凭什么说是洪七传的,等等。

两个阵营吵得天昏地暗,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何承被人在朝堂说得那样不堪,赵亦伤心了,跪爬到皇上跟前,抱着皇上的腿喊“姑夫”,哭诉自己没有本事,二十几年前眼睁睁看到聪明谦和的亲外甥被人害死,现在又眼睁睁看到良善敦厚的未来继子遭受不白之冤,哭得不能自已…

赵亦这个亲情牌打得好,皇上又想起了元后,以及早夭的先太子,这也是皇上永远的痛。

皇上一直隐隐怀疑太子的死或许跟先太后有关,但因为没抓到证据,王皇后又生了现太子,他便不能不给王皇后和王家应有的体面。他每次想到元后和先太子,都觉得自己善待王家就是对不起他们。

皇上对陆漫的印象也非常好,望远镜为战争取得胜利立了大功,神药救了万千百姓,还秘密救治了太子。她的弟弟,应该不会那么不堪。

心里本身就有一种认知,何况告状的几家人都是他所信任的忠臣良将。但王国丈一党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撒播谣言这事本不好查出真正的源头,还是这种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谣言,是与不是都是两片嘴说的。

他正犹豫之际,听了赵亦的哭诉,心就完全偏了。金口御言为这件事定了基调,说姜三郎的小媳妇陆氏聪慧贤淑,又医术高明,在京城甚至大楚界内都享有很高声誉,教导出来的弟弟不可能那么不堪。谣言止于智者,以后不许造谣,不许传谣,不许信谣…

王国丈见自己这一次又要失败,还是先后和先太子的情感压住了现皇后和现太子的情感,又气又急,来到大殿中央跪下,悲愤地说道,“皇上,老臣觉得不公,那何家后生德行有亏在先,如何能怪说他的人,这就好比不怪强盗而怪骂强盗的人啊…”

宋明赶紧上前一步,朗声说道,“王老大人慎言,皇上刚刚说了不许造谣,传谣,信谣,你还在金殿上传播无根本的谣言,这是违抗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