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很大,可遮住两人还是有些困难,颂安几乎将伞全紧着顾青竹用,待进了屋子,她才注意到颂安的衣裙湿了半边儿。

顾青竹一路也心静许多,赶紧让颂安去换件干净衣裳,复又叫了六合过来,命他带着自己到魏国公府走一趟。

这大半夜的,雨势还如此凶猛,六合一听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连连摆着手劝她,可顾青竹就是个顽固性子,定下主意便八匹马都拉不动的,再让颂平寻了套男子的长衫长裤,打扮成府上年轻仆从的样子,骑着马朝魏国公府行去。

顾府规矩严苛,顾青竹长这么大还真没偷摸着出过府,为了能最快见着沈昙,也是豁出去了。

手上捏着沈昙给的牌子,门前这关倒好过,但是沈家老小大都在灵堂守夜,沈昙自然也在那里,仆从让六合和顾青竹在前厅外候着,然后去给大公子通报。沈家的下人们腰间均扎了白带子,这个时辰还在四面忙碌着,顾青竹是扮着男装过来,肩上披的蓑衣也没什么大用处,照样是湿的透彻。

顾青竹尽量不惹人留意的藏起身子,隐约能听到院内僧人在念佛经。

一转眼儿,沈昙从设灵堂的院子稳步走了出来,立在廊下朝这边望了过来。

夜色中根本看不清他的脸色,顾青竹有点儿焦急,还不得不低着脑袋不敢发声,旁边仆从跟着,沈昙在看见六合后。简单说了两句,便把他们领向三省居。顾青竹不知道沈昙发现自己没有,满心满眼全是他一闪而过的悲色,之前打好腹稿要劝慰的话,已然忘得差不多了。

正当她游神苦想之际,走在前头的六合却不见了踪影,沈昙一脚将后院的木门踢开,转身打横抱起顾青竹,向三省居后的山坡行去。

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动作惊的她叫出声来,随后死死捂住自个儿嘴巴,抬眼看着沈昙:“沈大哥要带我去哪儿?”

“山顶。”沈昙的声音淹没在大雨声中:“我的园子在那。”

沈昙打第一眼就认出她。

大雨倾盆又是夜里,顾青竹竟然能亲自过来,再加上那身打扮,他无法言喻自己心中的动容。连日的悲恸让人透不过气,顾青竹的出现像为沈昙点亮一盏引路的灯火,又或是从深水里把他拉了出来,得以深深喘了口气。

沈昙满脑子都在叫嚣着想要拥着她,汲取眼前人身上的温暖。

三省居后山林木繁茂,雨帘倾泻而下,落在树叶之间小了许多,顾青竹紧抓着他的衣襟,眼前景物转瞬即逝,再停下时,沈昙将她放在地上,紧紧拥了起来。

那臂膀勒的顾青竹疼的咬牙关,却一声不吭的伏在他肩头,任凭沈昙用力的禁锢着自己,口中放轻了道:“我知道你难受,我知道的。”

两人衣裳都滴着水,顾青竹放在他背后的双手一下下的拍着,虽然听不到沈昙发出任何声音,但没由来的明白,他确实在流泪。

也不知多久,沈昙无声无息的放开她,从脸盆架上扯下个干帕子,覆在顾青竹头顶帮她擦拭着:“自己偷跑出来的?”

顾青竹观他神色恢复的差不多,不再像上山时顶着张刷白的脸,于是点点头道:“太晚了,没再和我爹他们说。”后面的话未说完,这事儿便是说了,家里怕也不会同意她一个姑娘家,这时候傻头傻脑的跑出来。

沈昙为她擦头发的手顿了顿,俯身在顾青竹额头轻轻碰了下,嘴唇便离开了:“祖父的丧事还要再忙些时日,待抽时间我会去找你。”

顾青竹抿了抿嘴,眼眶忽的一热:“沈大哥要节哀才是。”

“好。”沈昙默然的看着她,须臾才颔首道:“我给你找衣服替换,别冻着了,沈靖会用马车送你回去,快到时你再换上马从侧门走。”

家里面颂平颂安在听竹苑打着掩护,顾青竹不能久呆,便听他的又套了身袍子,由沈靖护送回了顾府。

第105章第一百零五回

折腾这么一遭,到底是受了寒气,顾青竹醒来脑袋便昏昏沉沉的,鼻子也透不出气儿,看来睡前喝的那碗姜汤没起到作用,应该直接灌些汤药预防着才对。

颂安自责了老半天,自家姑娘身子骨好很少得病,多少是疏忽了点儿,眼下万万不敢再耽搁,找人请来郎中把了脉,开出几幅药才安下心来。

外面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比昨儿小了许多,府上在忙着置备婚宴用的东西,喜房准备好了,到时再将桂圆大枣之类的东西端过去摆齐,蔬菜肉食一车车往后院库房里头拉,几十张刚制好的大圆桌也陆续送到府上,单等着天气晴好的时候,拿出来晒晒供宴席上使。

顾同山伤未痊愈,老太君没让顾青竹再帮忙操心着那些婚礼的事儿,家里头如此忙碌,所以她生病也没说出去,免得长辈们还得分神照顾自己。

临近午饭那会儿子,张姨娘带着丫鬟到了听竹苑,丫鬟手里托着个瓦罐儿,正是刚从炉子上煨的鸡汤。

“这里头加了荷叶和白菊,油都控出来了,清淡口的。”张姨娘坐在床边替她拽了拽被角,指着瓦罐儿说:“暑天受风寒可是遭罪,姑娘不能嫌热就由着性子来,多喝点些汤水好得快,这几顿我给你煲汤喝,想吃什么菜色尽管说,不过咸辣是不成的。”

顾青竹受风寒不假,身上的汗倒是没少出,若非被人拦着,真要去沐浴一番才能舒坦,平时里屋都要置冰盆子的,眼下虽已然叫颂安拿的远些,张姨娘进屋瞧见还是皱了眉。

“劳烦姨娘了。”

张姨娘厨艺好,顾青竹很喜欢吃,瓦罐子里的鸡汤舀出满满三小碗,差不多一口气儿喝完的,咸淡正好。

见她胃口好,张姨娘才露出笑脸儿道:“姑娘底子好,多吃点儿过不了两日就能痊愈的,晚上我熬些莲子羹?”

顾青竹点头笑道:“再拌个青笋丝儿罢。”

张姨娘满口答应,伸手拉过她的胳膊,顺着一路向上的揉捏着,每个捏的地方对应着穴位,捏完整条胳膊都是酸麻的,对风寒头痛最见效。她闲话了两句,垂了眼儿唏嘘道:“老爷夜里半宿未阖眼,也在为老国公可惜,如此的忠臣良将说没就没了,叫人心里头实在难受。”

她听完轻轻嗯了声,想起沈昙那般哀痛的模样,心里头又是阵抽抽的疼。

“今儿府里派人先过去吊唁,咱们要送的东西先汇到大夫人那边儿了,待下午一齐拿过去。”张姨娘说的很慢,将零零碎碎的琐事都讲给她听,然后停了会儿,看着顾青竹道:“老爷说待过了头七时再带着你去一趟,这几日便好好在家养病。”

顾家即将办喜事,去魏国公府吊唁便有诸多忌讳,一般是下葬前去吊唁一回,张姨娘说这些倒不奇怪,但顾青竹却缓缓坐直了身子,左手微微抓了薄被,开口问道:“我爹可还说旁的了?”

张姨娘抿住嘴儿,一脸担忧的扭头道:“老爷...老爷的意思让姑娘放宽心,过去这个坎儿,前头的路便好走了,待四公子成了亲,你要是愿意的话,咱们去城外庄子住上十天半月,正好赶上好季节,果子什么的也熟了。”

老国公病故,沈昙至少守孝三年,而之前沈原和顾同山提过两个孩子的婚事,如今阴差阳错的一直没个说法,这下子想坐下来谈,却是没甚可能的。

顾同山再看中沈昙,也不能拿顾青竹一辈子的大事当儿戏,别说圣人眼下有为她说媒的意思,便是没有,自家女儿苦等三年,若中间出了什么差子如何是好?

为人父母,为自家儿女打算实在是人之常情。

顾青竹心里头是有谱的,昨夜去探望沈昙时,压根儿没敢多考虑这些个,父亲大概是怕她难过,才专程让张姨娘来做这说客。

这种事,心中有数是一回事,猛地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她是打算和沈昙举案齐眉过一辈子的,即便是前阵子沈原将军被诬陷牵扯进了重案,老国公重病,顾青竹也没想过两人会成不了。

可老国公突然病故,真真让她措手不及,眼下情况应怎样和长辈去说,脑子里还没半点儿主意。无论如何,这三年她是要等,想方设法的去等,中间再多艰难,只要最后达成所愿,顾青竹便能撑得住。

即使眼下什么路子还没有。

顾青竹稳了稳心神,过了许久才发了声音:“爹想去的话,我便陪着他一起去住,庄子那边儿有温泉,每日泡泡很解乏,想来去年也是秋末冬初过去的,果菜俱现从地里摘出来,这会儿想想还能馋的咬舌头呢,可是饱了口福。”

听到这话,张姨娘心内哪儿能好受?

去年顾青竹去庄子住便因为和傅长泽解了婚约,好容易守得云开见月明,沈家大公子又是人中龙凤,秋闱还考上了解元,真是眼瞧着好姻缘烟消云散,直叫人感叹老天爷如斯不公。

“姑娘...”

张姨娘吃不透她的意思,欲再劝却被顾青竹截住话头儿:“姨娘只管将这话告诉我爹,至于其他的,改日我会亲自和他说的。”

******

另一边,老国公的丧事办的极为隆重,连续的阴雨天儿终于放了晴,魏国公府门前的丧幡矗了好多个,京城官员均前往吊唁,巷子中马车川流不息,为着不阻着路,几乎是来人刚刚下车,便有仆从引着车夫去别处安顿停放了。

老国公侍奉两代君主,乃当之无愧的元老,圣人有意削弱沈家兵权,想栽培另外一门世家与之制衡,可不曾料到朝堂上那番争执,竟然引得老国公中了风,缠绵病榻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了。他心里有亏欠,便做出痛惜老臣的姿态,携着皇后亲自去了国公府。

古往今来,史录记载中帝王参加大臣葬礼的例子屈指可数,圣人在位许久,这还是头一次,是以当圣驾莅临时,国公府门前的众位大臣俱是瞠目结舌,反映半晌,才想起来跪地恭迎圣驾。

沈家众人对圣人令人心寒的举动不可能没有怨言,当日在大庆殿中颠倒黑白的指控,若没有圣人的默认,也吵不了那么许久,有因才有果,只是如今老国公已逝,沈家四爷还全靠圣人口谕才能从西北大营赶回来参加葬礼,暂且得咬碎了银牙往肚里咽。

沈仲任职多年,面儿上不动声色于他来说不算困难,圣人为老国公上香时,还言辞恳切的感谢一番。

而跪在棺木侧边守灵的沈昙却是眼眸冰冷,因熬夜的关系,连眼角儿都红的吓人,眼神漫不经心的扫过去,皇后被惊的心头一震。

那浑身的悲怒之意,仿佛熊熊燃烧的大火,将整个人都包裹了进去。

顾家大爷和李氏正巧也在院中,见皇后身子似乎那么僵了下,离她最近的李氏自然上前半步,关心皇后的凤体是否安康。

皇后未说什么,只是搭了李氏的手,随着圣人转身离去,临行前又蹙眉打量沈昙一眼,跪在地上的青年却瞬间收起冷意,余下浓浓的哀伤,让她不禁怀疑是自个儿一时看花了眼。

这点小事儿很快被皇后忘在脑后,朝李氏笑了笑,温言道:“这阵子也没见你进宫。”

李氏赶忙恳切道:“还请皇后娘娘恕罪,府上无事繁忙,臣妇正说过段日子进宫给娘娘请安的。”

“何罪之有?你那儿子喜事将近,是该忙忙了,本宫听说还是乙榜第六,真是个少年英才。”皇后笑容可掬的与她站在门前,圣人和众位大臣在前头小叙,旁边儿没了闲杂人等,她放低了声音道:“且不知你家那七姑娘亲事定的如何,这女儿家的好时候就这几年,荷花宴那次不是赵大人那孙子还大着胆子在席间表现了么,本宫瞧着倒是顶好,赶紧寻个靠谱的儿郎才是。”

皇后这话说的家常,貌似关心小辈一般,但李氏心中却是沉了沉,明白皇后在借机敦促他们尽快给顾青竹定下亲事,别让圣人再提五皇子那茬子事儿。

李氏心事重重的和顾大爷回到府上,下定决心待给顾明宏办完亲事,顾青竹的事儿也得搬上日程了。

魏国公府。

沈原在第五日从京兆府赶回汴梁城,面色憔悴的没法子看,径直骑马冲进府中,在灵堂前便跪了下去,一路磕着头伏到在棺柩前。跟随他归来的还有陕西路若干部将,这些年轻人均受到老国公不少提携,说视其为再生父母都不为过,沈原压抑着许久的嘶喊声引着众人又是一顿哀哭。

沈昙连跪多日,膝盖早早就淤血肿了起来,见四叔发泄完后,才默然的硬拉着他去换上孝服。

“那个狗娘养的李琛!!”沈原也不管院子里头尽是仆从,进屋便大骂起来:“让老子抓了他把柄,定要将他挫骨扬灰,想和太子争位,居然把主意打到我魏国公府头上,他也真敢!”

沈昙不知这话如何而来,蹙眉将门合紧,转身道:“四叔说话小心些,府上人多嘴杂。”

沈原抓住丧服背过身直接脱衣换上,压着心中愤懑缓了好一阵子,才问了些府上近况,最后抬眼出人意料的问了句:“你和顾家那丫头怎么办?顾家可拖不了三年。”

“祖父临终前和我说是他老人家拖累了我,说他很喜欢顾家七姑娘。”沈昙扯了扯嘴角。

沈原沉默了片刻,又狠狠咒骂一通。

沈昙面无表情的仰头望着窗外,继续道:“我也和他老人家回答了,待日后青竹嫁入我沈家,头一个便向他报喜。”

第106章第一百零六回

俩人的亲事目前成了个死局。

一面儿是沈昙守孝提不了亲,一面儿是顾青竹急需早日光明正大的定下来,以绝了圣人想把她配给五皇子的念想。

此时的情形,纵然沈、顾两家心照不宣的同意孩子们三年后再做打算,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毕竟按照习俗,守孝期内不能行婚喜之事,他们要做的是用一纸婚约拦住圣人的金口玉言,这恰恰是沈昙目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可门走不通,却有窗户。

沈昙几乎从老国公病逝那刻,心中便有了成算,解铃还须系铃人,圣人不是想让顾青竹嫁入皇室,做劳什子的皇子妃么?那就干脆给五皇子再寻个如意的闺秀,生米煮成熟饭,难不成他李晓有多大的脸面,还能让顾大学士的嫡孙女儿给他当小老婆不成?

既然想设计五皇子,挑出来顶替顾青竹的姑娘,身份地位就应该和她在伯仲之间,如此一来,才能保证圣人无法轻易的将事情压下去。而人选就更简单了,皇后喜欢何太傅的孙女儿何悦,这姑娘自小便和五皇子亲近,他俩若真情不自禁有了首尾,也称不上什么稀罕事儿。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沈昙素来随心所欲,却很少因一己之私去算计旁人,但圣人所作所为实在欺人太甚,他几乎没半分纠结的摆开阵势,设下鸿门宴,万事俱备只欠那东风了。

六公主李珠十月大婚,作为兄长,李晓自圣人那儿领下差事,婚礼上用的各类花植盆景俱交给他□□,往宫里供应这些东西的花圃只有临近汴梁的几家,沈昙轻而易举的查到李晓挑中的两家,且五皇子这人很有特点,通常提前将每日的行程拟定好,按部就班的去做。

余下的只要把何悦引过去,不动声色的在茶水或者吃食中下点料,给这对儿干柴烈火送点火星子,还不怕烧不着么。

是以当沈昙安排商陆和沈靖去办时,商陆楞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掏了掏耳朵结巴道:“公子,公子您再说一遍?”

沈昙方才从灵堂出来,一身疲惫的回三省居沐浴更衣,连眼皮子都没抬:“聋了找郎中看病。”

商陆脑子转了几圈,才自行理解到其中的奥妙,顿时醍醐灌顶,看沈昙的眼神儿满满是崇拜:“这办法好,这办法太好了!您是怎么想出来的?哎...这如果真成了,那老皇帝岂不是会把胡子都气歪?”

在商陆眼里,圣人再高高在上,也不是三头六臂的妖怪,只消安排的时候面面俱到,不留下任何让人可抓的蛛丝马迹便是。

但性格使然,沈靖却想的更全面,在默认这计策可行的同时,也无法忽视其随之而来的风险,于是直皱眉头道:“请公子三思。”

沈昙撩起袍子往椅中一坐,端起手边儿的冷茶灌进口中,因喝的过猛,几滴茶水顺着嘴角蜿蜒而下,旋即被他用食指抹去:“怎么?”

沈靖站的笔直,脸儿上没甚多余的表情,硬巴巴的开口道:“我们在何家内院并未安插眼线,公子欲引何姑娘去城郊花圃跟五皇子会面,临时安排的话,事后查起来怕禁不起推敲。”

何悦若被人教唆着出门,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沈昙手指沿着茶盏边缘缓缓画着圈儿,看着空荡荡的杯底道:“不是让你查过,何悦每隔七日会去临江阁和闺中好友小聚弹琴,五皇子的去向是她自己‘偶然’听到的,花圃也是她自已要去的,可还有不明白?”

像临江阁这种颇受城中公侯世家青睐的地方,无疑最适合探听小道消息,沈昙手下有人在里头任那调琴师傅,顺口说些个别有深意的话给一群小姑娘听,倒也不费气力。

话已至此,沈靖知道再讲什么也是无用,自家主子心意已决。

不过万事皆有疏漏。

沈昙一手织起的那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四角也固定好了,单等着寻个良辰吉日收网捕鱼,却临时出了岔子。

过了头七,顾同山依言带着顾青竹和明卓去魏国公府吊唁,城内该去行礼的官员几乎都已去过,这几日再登门拜访,多是外地县赶来的,其中武将占了七成,老国公在朝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顾青竹身着素衣,浑身佩饰都摘了去,独留下发间一朵淡青色的珠花,脸上施了薄薄一层粉黛,并未涂口脂,她牵着明卓的手,随在顾同山身后小步走进灵堂。因着临近正午,堂中除去沈府老小,并未有其他人,顾同山先行上香后,沈仲便招待他去侧厅小坐。

“给老国公上柱香罢。”顾青竹寻到沈昙的身影,朝他微微笑了笑,然后低头轻轻拍了顾明卓的肩膀。

顾明卓幼年丧母,那时还不记事儿,但脑海里头还残留着些许印象,对于丧亲之痛甚为感同身受。加上沈昙帮过自己,也帮过长姐,前段二伯母能母子平安,也是多亏了他请来的稳婆,因此走到正中,直挺挺的跪了下去,异常肃穆的叩了头,才点香□□了香炉。

守灵的几位沈家老小见状又回礼过去。

待轮到顾青竹时,她微微吸了口气,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也屈膝跪在蒲团之上,以手扶地,额头轻点地面,极为流畅的行了那一拜三叩的大礼。

明卓是一拜一叩,这种礼节常见于关系亲近的小辈,已经很是郑重了,而顾青竹做的更决绝,俨然将老国公当做自己嫡亲的长辈去敬重。

至于为何,在场几位沈府长辈心中有数,这是公然提前尽了孙媳妇儿的礼数。

在她跪拜时,连沈昙都停了手上的动作,目不转睛的盯着顾青竹,三叩的时间并不久,却在他心中划下深深一道印子,胸中似有一股热流散至四肢百骸,一时间五味杂陈,几乎用尽全部的理智硬按着自己,没当场上前抓起她狠狠揉进怀中。

沈昙蹙着眉,眼眸动了动,终于在她起身上香时垂下了头。

先前听闻顾家七姑娘行事温吞却有主见,时至今日,沈四爷才发现这话简直太小看她了!这样的女子岂是那些个柔柔弱弱的娇姑娘能比的?他们魏国公府的嫡长孙,就是要聘上一位这样的妻子才对!

沈原一巴掌拍向沈昙的后脑,俯身在他耳边道:“你小子真他娘的有眼光。”

沈昙淡淡笑了下,轻飘飘的回他了句:“那是自然。”

顾明卓毕竟参加过的丧事少,虽纳闷顾青竹三叩的举动,但也下意识归结为长姐如自己一般,将老国公当做大半个恩人看待了。

顾青竹和沈昙并未说上话,管事的便把她和明卓请到厢房歇息,两个丫鬟端了些茶点上来,单等着顾同山和沈仲谈完,再告辞出府。

过了会儿,顾青竹便觉得小腹有点闷痛,她如今月事规律,掐指一算,隐隐觉得可能是小日子到了,顿时有些着急,身上这衣裳素白,若沾了血迹还得了?然后也顾不上害羞,对明卓借口说去净手,让丫鬟领着找间更衣室,幸亏她去的早,提前用上月事带,免得一场尴尬。

正是在回厢房的路上,商陆前来汇报打听到五皇子十日后会去城郊花圃,询问沈昙是否可以开始着手收网了。

魏国公府办着丧事,丫鬟仆从前后忙碌着,沈昙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可顾青竹却是半道在月洞门前辨别方向,驻足寻路时,看见沈昙俩人站在树下低语着什么。

起初她以为是在商议老国公的丧事,没敢上前打扰,停下步子先等了等。

这一顿一停间,商陆将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顾青竹反应过来,已然断断续续听到些诸如‘李晓、何悦、香料和避人耳目’的词汇。单凭这些顾青竹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凭直觉沈昙说的应是隐秘之事,那自己此时要不要出声,倒成了难题。

可没等她思虑妥当,领她去更衣室的丫鬟边跑边喊:“姑娘且等等,您的帕子落在那边了。”

那声音不大不小,顾青竹听见了,沈昙也是一怔,转身便瞧见她正站在月洞门下,从那丫鬟手里接过帕子,道了谢。

附近如果来人,他定能察觉到,但就是来往丫鬟太多,只要不是离得太近,沈昙便没觉得有问题,所以顾青竹定然不是方才到的。

商陆缩了缩脖子,觉得自己这消息报的真不是时候:“公子您跟...”

“先按我说的去办。”沈昙拦住他,摆摆手道。

“院子里小路弯弯绕绕,我有些迷眼了。”顾青竹攥着手里的帕子,也顾不上撞见人家谈论秘事的尴尬,犹豫的看着沈昙:“若没听错的话,沈大哥在谈五皇子什么事儿?”

沈昙没正面回她的话,而是上下打量了遍,目光落在她泛白的唇瓣上头,沉着声问:“不舒服?”

顾青竹风寒将好,气色原先便欠些红润,身上小日子又倏地造访,唇色正是淡的看不出血色,她抬手半遮半掩的捂住唇:“约莫是热的,我最怕暑气。”

沈昙见她莫名不好意思的模样,心中微动,会意的点了点头:“我叫丫鬟给你上些红枣薏米粥,现成的。”

结果顾青竹最后也没问到什么,沈昙十分霸道的将她带到厢房,守着她喝下一碗加了红糖的红枣薏米粥才肯罢休。

但白日听到的那半半截截的话,不断在顾青竹耳边萦绕,越想越不对劲儿,晚上沐浴完坐在床边儿,神游时居然想起金明池争标时,六公主和朱凤珊联手陷害她的画面来。

香料,避人耳目...

顾青竹猛然攥起手,浑身冷汗涔涔,那词句像是一颗颗珠子,由针线穿成了一串儿,渐渐显露出原形。

作者有话要说:补昨儿天的份~晚上更今天的。

因为工作性质,偶尔会临时有加班,若太晚的话,回家码字时间就不够了,之前有几天一直到后半夜很晚才写完,第二天精神实在是差。所以日后如果有类似情况,我会在文章简介上留言,然后次日补上缺的章节喔。

第107章第一百零七回

窥得这点儿天机后,她更是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