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除夕白日,曲夜来叫她一起去厨房找吃的,曲韵正好闲的无聊,便跟着他一起去了,这会儿厨房正忙着,赵嬷嬷并几个厨娘看到他们兄妹两个又是一阵玩笑,可是也没有像上年那样耽误太多的工夫,上年因为兄妹三个要为曲家老爷子守孝,因此并不能热热闹闹的操办,甚至家里连大红的福字也没贴几张,今年却不同了,总是要热闹一些。

曲韵往灶上看了看,热腾腾刚出锅的各种小点心摆在那里,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梅花香饼、玫瑰酥、七巧点心…每一样都香喷喷的,馋人的很。

在他们两个的强烈要求下,赵嬷嬷每样都撑了盘子,又在灶前放了个小木桌子,由着他们兄妹在那里坐着,曲韵在灶前暖了暖手,拈了一个梅花香饼,吃了一口,却又想起街上卖的零食来,笑着跟曲夜说道:“二哥,我想吃香糖果子和杏片儿。”

正说着,厨房的厚重棉帘子就被人掀开了,是研墨,他进来稍微拍了拍身上的雪花,上来给曲夜两个行礼,并笑道:“二爷、姑娘,外面来了许多本家的亲戚,大爷让到花厅见客。”

曲夜正拿了一块玫瑰酥还没来得及往嘴里放,听了这话随手往研墨手里一塞,叹着气就出了厨房门,曲韵跟在也站起身来,笑着指了指那些点心,“研墨,赏你了。”

研墨自然高兴,忙让一个厨娘拿了油纸抱起来,揣在怀里找人喝酒去了。

再说曲轩正在花厅接待族平日里有来往没来往的亲戚,连带着还有许多平日里相熟的同窗好友,正是忙得不可开交,见曲夜两个来了,忙让曲韵去偏厅招待女眷们,曲韵就算有百般不愿,可是看到大哥忙成这样,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了。

她一走进偏厅,还没来得及看清都来了些什么人,就被人一把扯住了胳膊,抬头看去,却是白夕若,便真心笑道:“白姐姐什么时候来的?是自己来的吗?怎么不去沁梅院找我?”

白夕若嘻嘻笑了笑,“我是自己来的,我爹和我娘也抽不开身,家里也有客,便让我跑这一趟,捎带了些东西来,都交给赵伯了。”

曲韵忙笑道:“论理应该是我二哥去你们家才是,怎么好让白姐姐再来跑这一趟,真是…”其实前两日大哥就发过火了,让二哥备了礼去一趟岩城,可是二哥宁肯去跪祠堂也不肯去,又是大过年的,大哥无奈便没使劲管他,看来是白家等不到二哥去,只好让白夕若来探探情况了。

她这边话还没说完,就被几个本家的长辈打断了,都是族里的长辈们,曲韵也不好怠慢,只得拉着白夕若在一边坐了陪着她们说说家长里短,可是一转眼看见马氏也来了,连香云也在,顿时便有些恼了。

第九十一章前来说亲

且说曲韵看见马氏和香云也来了,顿时心里便有些气恼,可是这大过年的,又有许多长辈在,也就装作没看见的不想跟她们计较什么。

可偏偏她想躲却没躲的开,马氏主动上前跟她搭话,“韵儿啊,才几日不见,伯母看你可是越来越水灵了,听说你上年及笄了,有没有媒婆来说亲啊?伯母可是替你瞧着呢,如今咱们锦城多少的人家的公子少爷可都盯着你呢。”

听这话曲韵更恼了,面色一沉,说道:“这位夫人,我却是不知道你是谁家的伯母?我的亲事有我哥哥们呢,用不着一个外人来插手。”

“外人?你…”马氏立马就想恼,却被曲韵截了话去,“怎么,难道你这么快就忘了咱们已经断亲的事了吗?要不要我找族长再当面郑重的提一次?也好再给你提个醒。”

马氏的脸色变了几变,见没几个人听到这话便也豁出去老脸不要了,依旧陪着笑脸说道:“这个事我怎么会不记得,就不麻烦姑娘再去找族长了,不过咱们以前两家感情也不错,虽然最后不怎么走动了,但是有好事我还是得记着你不是?谁让你也是这曲氏一族的人。”

好事?曲韵在心里冷笑了笑,她的好事指的是什么?是要再当众给她的丫鬟一巴掌还是什么别的?有什么好事她会撇开自家想到自己?若真是有,那么这太阳也算是打西边出来了。

见曲韵不接话,马氏也不恼,恬着脸继续说道:“这不,我呢想着你都及笄一年了也还没嫁,就寻思着准是曲轩两个男人想不到这些,便替你寻罗着,这不,还真就让我找到了一户好人家,配你是再合适不过了。”

“哦?”曲韵冷笑了笑,“你不要跟我说是你家的曲大或者曲二?我可没那个福气能够当你的儿媳妇。”

“不是不是,”马氏忙摆手,“我家那两个小子怎么能配得上姑娘你,如今你可是金贵着呢。”

不是她的俩儿子?曲韵还真有了些兴致,“你且说说看。”

听见这话,马氏便寻思着这事差不多成了一半了,于是喜滋滋的说道:“我说的这户人家可不是普通的人家,就是吴家酒坊的新任掌柜的,如今他爹把酒坊传给了他,家产银子还不都是他的了,又跟你们家是同行,这将来你嫁过去后两家还能互相帮衬一把,你说说这事岂不是好?”

曲韵听了这话连想拿块豆腐撞上去的心思都有了,本来吴应安那条件、家世被她这么一说还真有三分吸引力,可是她作为当事人又不是不知道吴应安的家产是怎么得来的,而且最重要的事整个锦城如今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是吴世杰害死了她爹,如今这马氏来撮合这段亲事又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没过过脑子?

“你不用再说了,想让我嫁进吴家,这事是不可能的。”曲韵铁青着脸一口回绝了。

“什么?”马氏的声音立马提了上去,屋里正好难道的安静了那么一会,都被她给震住了,马氏也没想到自己的影响力这么大,忙点头冲众人笑了笑,拉着曲韵就往外走,曲韵一个没注意,还真被她往外扯了两步。

“我说你这个丫头可别不识好歹,那吴家可是真有钱,再说那吴应安就点名非你不娶,你可别犯糊涂,这是再难得不过的好事,虽然他爹是害了你爹不错,可这事也不是他做的,怎么你就不能嫁过去?我告诉你,我可是已经答应了的。”

“答应?”曲韵真的要被她气疯了,“你答应的什么?你凭什么答应人家?你马氏跟我曲韵现在又有什么关系?”

“这…”马氏被她逼退了两步,可是随即又挺直了腰杆,“再怎么说以前我也是你伯母,都是一个族里的,就算断了亲也还算是你的长辈吧,以前我跟你母亲也是好姐妹,如今她不在,你年纪也大了,这亲事我怎么就提不得的?”

这话可真好笑,现在她又成了自己娘亲的好姐妹了?早在给他们家落井下石的时候干什么去了?要是以前他们两口子没干出那过河拆桥的事来,也许现在自己还能听她唠叨两句,可是现在她是一句也不想听,索性被转过身去不愿意看见她,冷冷的说道:“这事你管不了,也不劳你费心,若是你在我们家待的不惯,还是尽快离开吧,我就不送了。”

见她摆明了要送客,马氏忙一把扯住了她的衣袖,“你真不愿意?”

“我没必要骗你,若是实在可惜这门亲事,你就自己去嫁了吧”说罢曲韵头也不回的往前走,身后传来马氏跳着脚的吆喝声:“曲韵,小丫头片子,你可不要后悔…”

重又回到内堂,曲韵走到香云跟前轻声说了句:“跟我来。”香云便老老实实的跟着她出去了。

走到距门口五六步远的地方,曲韵停下转过身子,“香云,你婆婆要给我说亲的事你可知道?”

香云点点头,“知道,是吴应安来家里找的她,她拍着胸脯跟人家说包在她身上了,吴应安还给了她好些银子,让她帮着办这事。”

曲韵点了点头,又看她,眼前的这个香云已经不是以前的香云了,瘦了许多,也憔悴了许多,当初的一双细嫩白皙的手,如今也粗糙了不少,“听说,她至今不肯让你进曲家家门?”刚从府里出去时,香云就怀了曲二的孩子,那曲二看样子也是真心喜欢她的,可是马氏一直拦着,认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娶这样没身份地位的媳妇实在有些掉价,又因为香云只是生了个女儿,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也不肯给他们两个办喜事。

香云的脸上很是平静,看不出有什么不满来,甚至还笑了笑,“姑娘,您是个好心人,当初香云那般…现在你却还记得问上香云一句,香云已经很感激了,虽然她不肯让我进家门,但是曲二却是对我们母女不错,进不进的也就没什么打紧了。”

这话也没错,只是委屈了她些,曲韵想着抿了唇冲她笑了笑:“以后遇到什么难处我能帮的,就来说一声。”

香云弯腰行了礼,“不敢麻烦姑娘,您也知道家里那两个最是难缠不过了,香云不想给姑娘惹麻烦,香云给您拜个年,希望您能一辈子平平安安幸幸福福的。”说罢转身要走,曲韵在她身后喊了一句:“你也要幸幸福福的。”

香云的身子一顿,随即转头冲她笑了笑,径直走了。

白夕若从屋里出来,正好看见这一幕,朝她走过来好奇道:“韵妹妹,这人是谁啊?”

“不过是以前府里的一个丫鬟。”曲韵不想跟她说太多,一句话带了过去,又问道:“你怎么出来了?外面冷得很。”

白夕若努了努嘴,“里面那些人尽说些没意思的事,我不爱听,韵妹妹,不如咱们去走走?”

曲韵笑着拉着她的手往回走,“比我还大几个月偏还是这么个不安分的性子,我今儿个是主,哪有不陪着客人自己出去逛的理,你也陪我进去再坐一会,听着那些夫人姑娘们唠叨唠叨,也能学些家长里短的事,将来等你嫁过来还能帮衬着理家呢。”

听说要让她帮衬着理家,白夕若便笑了,也不想出去逛了,反手拉着曲韵快步往屋里走去,直听了大半晌的闲话也没抱怨一句,看的曲韵怪心酸的。

到了午时,曲家自然留了午饭,还好这几天厨房一直忙乎着,一应吃食也都是齐备的,倒也没怎么**烦,很快就摆了几桌酒席出来,曲韵自然要陪着女眷那一桌,白夕若兴致也还不错的坐在她旁边,两人时不时的说几句题外话解解闷。

到了申时初的时候那些人才都走了,白夕若走在最后,曲韵陪着她说着话,等到曲夜跟着曲轩也出来送客的时候,白夕若突然转头去看他,轻声说了句:“我走了。”

曲夜“哎”了一声,白夕若冲他笑了笑,转身上了马车走了。

“我说二哥,仔细瞅瞅,其实白姐姐还不错,人长的好自然不用说,可是难得的是跟她父母不一样,性子直爽,做事大方,一点也不扭捏,今儿个我只不过说了句若是嫁到咱们家来还要她帮衬着处理家务,她那么好动的一人,就真的一直陪着那些人坐了一上午,连我看了都要感动了。”

曲夜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感动?那你娶她好了。”说着转身就进府去了,曲韵站在原地撅着嘴抱怨了几句,便跟上去了。

花厅里,曲轩早一步回去了,正在等他们两个,看见他们进来了才问道:“韵儿,我听研墨说上午的时候看见你跟马氏站在院子里说话?有什么事你跟大哥说,大哥绝不叫她欺负了你去。”

这话说的曲韵心里一暖,随即嬉笑着上千挽了他的胳膊,“大哥,其实也没什么事,不过是些琐事,你自己的妹子什么性子你不清楚?我是肯吃亏的人吗?”

第九十二章曲轩的心事

看着故意装出的嚣张跋扈的样子,曲轩温和的笑了,但还是不肯轻易就这么放过她,她跟马氏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那马氏伙同香云来家里捣乱那次打了她的丫鬟,恐怕这丫头一直到现在还记着呢,又怎么会跟马氏独自在外面聊些家长里短,因此执意问道:“难道是什么不能告诉大哥的事吗?”

曲韵嘿嘿笑了笑:“倒不是不能告诉你,是怕你听了生气。”于是把马氏给她说亲的事略微提了一提,最后又加上一句:“我已经回绝她了,你们不用为**心。”

她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起来曲轩又要感叹了,“韵儿,是大哥不好,你已经及笄一年多了,大哥也没能给你说一门好的亲事,你放心,等古公子再来了,我一定问问他打算什么时候…”

“打算什么?大哥你真的越来越无聊,大过年的说那些做什么,不跟你们说了,我要去厨房给赵嬷嬷帮忙了。”曲韵说着转身就走,曲轩跟曲夜两个无奈的对了一眼,都摇了摇头,这是兄弟两个唯一能达成的共识,他们再怎么折腾,就算这辈子都不成亲也没什么,可是自家小妹不行,她不能被耽误成老姑娘,那时候可就真的找不到好人家了。

曲轩叹了口气看曲夜,“要不先把你跟白姑娘的婚事给办了?”

“大哥,你没成亲我怎么好比你早一步呢,我看那古若尘对咱们家韵儿颇有意思,八成早晚会来提亲的,我的事不急,关键是你跟曲颜的事,等明年殿试过后你就去提亲吧,如今咱们家的情况比上年好了许多,彩礼多准备些,那郑宰相说不准就会同意的。”

“也好。”见他吓的那个样子,曲轩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是不会允许他一个人独身的到处游荡的,总要成个家才像个样子,那时候他就是山高水远的逛去自己也不拦着了,可是他总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法子,那白夕若跟韵儿一般大,今年已经要过去了,明年若是他还不肯迎娶,怕是白家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吧。

见自家大哥同意了,曲夜舒了口气,笑道:“我也去厨房瞧瞧。”说罢逃命似的走了。

曲轩一个人在花厅里坐了一会,起身到祠堂去了,他心里堵得慌,家里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想要找个人说一说。

到了祠堂,曲轩先给爹娘上了一炷香,继而跪在蒲团上磕了个头,喃喃道:“爹、娘,又到了年根了,这一年家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轩儿很惭愧,身为家里的大哥,并没有做好你们交托的事,没有把这个家撑起来,对不住你们,二弟和小妹如今也都懂事了很多,是我这个做大哥的没有做好,才让他们受了许多的委屈,爹,酒坊被小妹管理的很好,今年的贡酒也送进京了,皇上赏了好些东西,还问起了您。”

叹了口气,曲轩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继续说道:“娘,韵儿今年十六了,上年就已经及笄了,可是轩儿没用,一直没能给她找户好人家,若是可能的话明年我想先把二弟的婚事给订下来,白家那边已经上门问了好几趟了,娘,您也知道二弟的个性,总是那么毛毛躁躁,他不想成亲,我也不忍心逼他,可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一直这么混下去,至于我,如果能娶到心里面的那个人就成亲,若是不能,这一辈子就一个人过,爹娘不要生气,我一个人也能把弟妹照顾的很好,把家里照顾的很好,求爹娘在天之灵保佑轩儿。”说罢又磕了个头,一个人依旧静静的跪在那里往火盆里烧纸。

青桃正好从厨房那边过来,手里的托盘上放这些精致的点心,曲韵吩咐她放在供桌上给爹娘尝尝,可是还没进门就听见了里面低声的呢喃声,好奇之下偷听了几句,听着听着也落了眼泪,大爷不容易啊,以前老爷在的时候哪里管过酒坊和府里的事,都是闷着头的学习酿酒和偷着空儿的看书,如今虽说二爷和姑娘也能帮衬着些,可是他是老大,总是背负着很重的责任的。

想着轻轻的叹了口气,也不进去返身回厨房了,曲韵正跟赵嬷嬷学做梅花香饼,满手的白面,看见她又托着东西回来了,诧异道:“怎么又拿回来了?不是让你放到供桌上去的吗?”

青桃眼眶红了红,“姑娘,奴婢…”

以为她是受了什么委屈,曲韵匆忙的洗了手把她扯到一边,小声问道:“到底怎么了?你是不是哭过了?是谁欺负你了,你告诉我,我去替你收拾他。”

青桃红着眼圈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了一遍,末了又劝道:“姑娘,奴婢看着大爷的背影,听着那些话就忍不住哭了,大爷实在是很不容易。”

曲韵听了没有说话,好半晌才叹了口气,“我知道了,你去忙吧。”待青桃一走,她的眼泪也出来了,一直以来她都觉得大哥是自己最坚强的依靠,可是却从未想过他也会有孤独无助的时候,是自己太不懂事了,这边正那帕子擦泪,曲夜就凑了过来,见她哭了忙手忙脚乱的帮她拭泪,“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青桃说了什么?大过年的怎么哭了?”

任由他帮自己擦干泪,曲韵才一字一句的把青桃的话跟他说了,曲夜听后也沉默了,曲韵吸了吸鼻子,扯着他的袖子,“二哥,你就听大哥的吧,白姐姐并不是个坏女人,你试着敞开心扉去试着跟她接触,你会发现她的好的,”说着眼泪又出来了,“咱们两个实在是太不懂事,你和我只有成了家,稳定下来大哥才能放心去实现他的梦想,现在虽说他照旧看书考试,可是心里的负担可想而知,说不定在看书的空余给要来担心咱们。”

“好了,别哭了。”曲夜忙心疼的又拿了她的帕子给她擦泪,“二哥知道了,你都这么懂事了,二哥怎么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以后二哥也会慢慢的坚强起来,让你和大哥依靠。”说着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等大哥考完试我就去白家提亲,把成亲的日子给订下来,这样不管大哥要到哪里任职,都能放心的去了。”

他的话音刚落,曲轩便掀帘子走了进来,看见他们诧异道:“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抢点心馋吃馋哭了?”

闻言两个人都破涕而笑了,曲韵揉了揉眼睛走过去说道:“没事,我跟二哥只不过想念爹娘了。”说着依旧喊青桃,“去拣些好吃的点心摆到祠堂里去。”

青桃过来看见曲轩来了,便笑着点了点头,重新又拣了几样新出炉的糕点去了。

赵嬷嬷笑着走过来端了一碟子热腾腾的糕点放在他们跟前的小桌上,“来,尝尝这个梅花香饼,这可是姑娘亲手做的。”

曲轩扬了扬眉,看向曲韵,“你做的?”

“是啊,我跟嬷嬷学的,大哥尝尝看。”说着拈了一块递到他手里,曲轩笑着吃了一口,点了点头,“不错,嬷嬷教得好,韵儿学的也快。”

赵嬷嬷见连自己也夸上了,便哈哈笑起来,“好好,你们爱吃就好,这里还有几样,你们兄妹三个坐下来尝尝吧,厨房里人多炉火也旺,就在这里暖和暖和。”

曲轩几个依言坐下来,看着桌上的小点心都笑了,从小到大,每年这个时候他们兄妹三个总要到厨房里来蹭吃的,有时候爹也会找了来,就陪着他们在这里吃点心说话,所以厨房里的老人们都成了习惯了,一到年底,就要提前把小木桌搬进来,给他们预备着。

他们兄妹也都和善,从来不轻易摆出主子的架势来,厨房里的下人也都爱跟他们亲近,见他们在这里坐着说话,时不时的也要插上两句,一屋子的人说着笑着,乐呵的很。

外面又下起雪来,小小的一朵一朵的落在干枯的树上,开出洁白的冰花来,直到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也没有停,年夜饭依旧摆在逸雪阁的逸雪亭里,这亭子坐落在花丛中间,三面皆是雕镂櫊子镶着琉璃窗子,剩下那一面是背风处,又垂了厚厚的棉布帘子,曲家兄妹三个和赵伯、赵嬷嬷几个坐在里面还宽敞的很,索性把青桃、青果、青莲几个得脸的大丫鬟也叫了来,在旁边另摆了一小桌,也方便照看炭火。

晚上的北风小了很多,曲韵嫌闷,便让人把棉帘子卷了半帘子,人坐在亭子里正好能看到外面的雪景,看着外面的雪地,赵伯捋了捋胡子笑道:“瑞雪兆丰年啊。”

这话让曲韵想起来要置办庄子的事,于是说出来想跟大家商议一下,这是好事,自然没有人反对,没一会儿,赵嬷嬷也来了,后面跟着五六个人各自提着个食盒子,把饭菜一盘一盘的端出来放到桌面上,赵嬷嬷吩咐她们且回家去吃酒,可是也要照看着各处的灯火,因为是过年,所以府里里里外外摆了很多的灯笼用来照明,那些丫鬟婆子自是满口应着去了。

第九十三章买庄子

曲韵低头去看满桌子的菜,火腿炖肘子、酸笋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香辣排骨、酿豆腐等十几道热菜,荤素搭配,再加上桂花糖蒸栗粉糕、梅花香饼、菊花卷、南瓜红米糕等几种小点心,只水饺就有五六种,看的曲韵忍不住就要流口水了,笑着夸赞道:“嬷嬷的手艺真是没得说,看着赏心悦目,吃起来肯定也是美味。”说着便夹了一块排骨尝了尝,笑着又赞了两句。

看着她吃的开心,赵嬷嬷也高兴的笑了,招呼大家动筷子。

曲韵突然想起来什么,转头看坐在她身后那桌上的青果,“去到咱们院子里小酒窖里搬一坛子西凤酒来,另外再搬一坛梅花酒你们喝,还有那个小雀怕是也没什么吃的,你跟禾苗一起去厨房再弄些饭菜给她送去。”

闻言两个丫头就要走,赵嬷嬷忙喊住:“大厨房的锅里还留了些饭菜,本来是怕咱们不够吃的,所以多做了些预备着,你们就端几碗好的去给她,另外再端两碟子点心。”待两人应着走了,才回头跟众人说:“那孩子也怪可怜的,大过年的也没个亲人在身边。”

曲家兄妹三个都点点头,心里自然是知道失去至亲的痛苦,曲韵则笑道:“回头我让青果她们多去安慰安慰她,那丫头脾气倔,轻易不肯听旁人的,也只有青果跟她关系好些。”

曲轩则抬头看她,“那个丫头你是要留在身边的?若是不想还是早些放出去,给她些银子就算了,她武功那么好,若是要存心对你不利的话怕是防不胜防。”

“我想留下她,她那么一身好功夫撵出去实在是可惜了,你们不知道,她最近好了许多了,青梅成亲的时候还帮了不少忙,就只是不太爱跟人说话,我想咱们对她好她心里是知道的,肯定不会再来害我了,大哥你放心,我心里有分寸。”

曲轩点点头,不再多劝。

没一会儿,青果和禾苗各抱了一坛子酒来,大家便推杯换盏的喝起来,到一坛子酒喝光,青果只得又回去取了一坛,赵伯和赵嬷嬷年纪大了,又喝了太多的酒,便都提前回去休息了,只余下曲家兄妹三个带着一众小丫头守岁。

到后半夜的时候,菜都差不多凉透了,青桃三绣就端起来放在火炉上温着,另取了一个火炉来温酒,曲韵倒了一杯梅花酿,浅尝了一口,这酒是乃是采用根霉白药与红曲酿制,用的水更是讲究,乃是梅花瓣上收集来的雪水,是她自己闲来无事酿制的,统共只有三四坛子,由于酒中融入梅花香味,酒未近唇梅香来,令这酒品起来更加爽净、悠长,而且在饮用温度上也颇为讲究,要隔冰雪沁凉控制在16度左右或隔水温热控制在35度左右,这样才能品出真正的梅花香味来。

晃了晃手中的梅花酿,曲韵随手拿了个绣缎放在逸雪亭半卷着棉帘子的台阶上坐下,抬头看着天空中朦朦胧胧的月光,心里想着常常陪她在屋顶赏月的那个人,不知道他在家里有没有守岁?会不会在这个时辰抬头看看月亮,想到能跟他在同一片月光下,就仿佛想起了在他怀里的温暖,就算仍旧飘着雪花,也感觉不到那么冷了。

但还是有人从身后给她加了件披风,曲韵回头,见是自家大哥,便冲他笑了笑,“大哥,坐啊。”

就有三绣立刻又搬了一个绣墩过来,曲轩在她身边坐下,浅笑着看她,“困不困?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曲韵摇摇头,“不困,今年无论如何也要陪大哥一起守岁。”

曲轩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只是陪着她一起看月亮。

直到第二天清晨,曲韵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了沁梅院,想着这几个丫鬟也都是一夜未眠的,便也不要她们伺候,自己拾掇了去睡了。

过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酒坊就又开始忙乎了,青梅跟曲远也以年前的约定搬进了曲府居住,他们两个的小院子紧挨着赵伯住的院子,每日小两口早晨一起去酒坊,晚上一起回来,恩爱的让人羡慕。

曲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由他们又想到了青桃,便想趁着大哥未上京之前把事儿给他们办了,让府里也热闹热闹,石岩自然是没有意见的,青桃想了想也同意了,反正这是早晚的事,她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比青梅晚太多。

三月初的时候,青桃风风光光的上了花轿,围着锦城绕了一圈才又回到了曲府,早先石岩住的院子已经被收拾一新,挂上了红绸布,贴上了喜字,青桃被直接抬进了新院子,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来凑热闹,本着不偏不倚的态度,早先给青梅的嫁妆青桃也同样有一份,而且曲轩和曲夜也各自包了大大的红包给他们。

接着就是曲轩进京,曲夜依旧跟了去,酒坊那边的事已经不怎么用曲韵操心了,每个月她只要拟出计划来交给曲远,他就负责去实施,青梅每隔十天报一次帐,一切都井然有序。

两个哥哥走了之后,曲韵就又想起了要买庄子的事,便托了祥叔给四处打听着,结果没两日曲志就来回话。

“姑娘,那庄子算是中等偏大的,有二十几亩田地并一个庄子,卖家要价一千五百两银子,您要不要去看一看?”曲志大体的说了说,就问曲韵的意见。

曲韵沉吟了一下,一千二百两也还好,她现在手里还攥着足有两万两的银子,也就不在乎价格了,就是贵点也没什么,关键是这庄子的位置要好,田地也要好才成,想着便问道:“这庄子的位置在哪?”

说起这个曲志笑了,“说来也巧,就在夏家二夫人的茶花园旁边。”

“那可真是巧,跟她做邻居我也放心,那这样好了,你先跟那个卖家约个时间,我去瞧一瞧,看看那庄子才好决定买不买。”

曲志站起身来笑道:“这是自然的,那我这就回去找那人说这事。”

过了几日,曲韵坐了马车去郊区,亲自去看那庄子,卖家是个瘦小的老头,只说他是这庄子里的管家,庄子的主人原先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如今生意赔了,急需卖了庄子换做资金周转,价格是一点也不能再让了的,但是还是很大方的领着曲韵前前后后的参观了一番。

这庄子是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里面布置的也很好,一应家具都是黄梨花木的,宅子后面还有个花园,栽种了一些花和十几棵树,至于这花园后面是什么,曲韵好奇的问了一句,那管家回道:“这后面是一片荒山,也是属于这庄子里面的,挨着这片荒山的原先也是很荒凉的一片,可是前年不知道被谁家买下了,种了果树,原先看果树的是个老人,性子脾气都好,还常常到这庄子里来串门,可是后来又来了一些凶神恶煞的人,这一带的村民没有敢招惹的,若是姑娘能买下这处庄子,可不敢去招惹那些人。”

听着这老管家介绍的,曲韵忍不住问了一句:“那种果树的山是不是被附近的村面唤作果山?”

老管家一听,诧异道:“莫不是姑娘知道那山?”

“嗯,”曲韵心里乐开了花,可是怕说出来这人又要加价,便含糊的回道:“听人说起过。”

在庄子里转完,老管家又领着曲韵一行去看田地,那二十多亩田地都在这庄子周围,一眼望过去都看不到边,曲韵不懂怎么看田地的好坏,便让曲志帮着看看,曲志看了笑道:“是好田。”

如此曲韵便满意了,当即跟那管家签了契约,付足了银子,那老管家便领着仅剩的几个下人掕着早已经收拾好的包袱坐马车走了。

因为那老管家走了,庄子里也无人看管,曲韵便留下了青桃和石岩暂时留下来住几日,回头找好了人才能来替换他们夫妻两个。

从庄子里回来,曲韵直接去了酒坊,先去了粮仓,随手把各种粮食各拣了几粒,然后一直在酒坊待到傍晚才回去。

吃过晚饭,曲韵早早的回了自己房间,并且把门关好,就进了桃花谷,说起来她可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可是桃花谷还是跟上一次她离开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踩着小溪里的石头,曲韵先去了那块空地,以前她不知道要种什么,所以一直荒废着,可是现在就要派上用场了。

曲韵拿起旁边的铁锨挖了几行小坑,然后把荷包里的粮食种子一粒一粒的放进去埋上土,又用溪水浇了一遍,才坐在溪边歇口气。

农活她只是看人干活,自己却没干过,好在有了这片空间之后她需要时不时的挖个坑埋个土什么的,要是放在以前她哪里会干这些。

站在田边,曲韵双手合十的在心里默念:希望这些种子都发芽长出苗。

果然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刚刚才种上的粮食种子已经长出了小小的青苗,曲韵大喜,她要把这些禾苗再移到田里去,根据以往的经验她得出一个结论,从桃花谷再移植出去的植物总是长的又快又好。

第九十四章种田忙

且说曲轩进京参加会试,会试历来是由礼部在贡院举行,考试的时间是三月初九,三月十二和三月十五共考三场,每场三天,放榜的时间规定在四月十五,因为当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为杏榜。

所以曲轩考完了试便直接坐船回家了,与其要在京城里耗上一个月的时间他还不如回家等消息,关键是他不放心自家妹子一个人在家。

等他们两个一回来,曲韵先把买了庄子的事说了,曲轩坐在紫檀木雕花圈椅上,伸手端了茶来喝,闻言轻笑道:“买了就买了吧,你打算派谁去庄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