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的好,皇帝不差饿兵,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那就是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如果有些别有居心的人再在军中加以鼓动里间,恐怕对于朝廷是相当不利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要把无例不可兴是为国库支出的最重要的一个规矩才对。这样子朝廷才能够有足够的力量统御军队,就算边疆再度告急,也可保无忧。”

这番话说道我悚然动容,我深深的点了点头赞许到:“这些话不愧是谋国之言,实在是再好没有了。不过全部依照旧的规矩,那些官员们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事情难道就不能过问么。”

“不,微臣是说无例不可兴,不是说有弊不可除。这是两码子事情,朝廷当然要革除情弊了,弊端一除,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过历来除弊是很困难的事情,朝廷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才好。”

“说的是,兴利除弊原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依照哀家看来,你的办法究竟是不错的,不过国之利器,不可轻易视人。对于关系到国家经济民生的重大的决策,倘若想要求得天下一致,贸然与民一起开议,恐怕旷日持久也不会达成什么一致的看法。所以照哀家看来,萧笑这个极为不错的办法,不能一举推行于天下。只有按照一定的步骤,慢慢儿来,先挑选一两个地方先试行一二,倘若反响不错,再逐步推行。这样也好有个缓冲,如果立刻就全国推行,可能会让天下的臣民震惊之余还以为朝廷出了什么大事情呢。毕竟历朝历代以来,用人的权柄,都是操之于上的,这种做法可是谁也没有听说过得,一时之间可能谁也会对这个广布天下的激进做法有所疑虑的,更何况朝廷中还有一打班素来以孔孟门生自命,一定容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对于这样的事情绝对会全力谏阻的,这可是一个大麻烦的事情。”

我有些忧心的说出了我的顾虑。

”太后娘娘圣纲独断,明见万里。微臣也觉得太后说道分步实行的话,阻力和困扰会来的少很多。国家有这么大的举措,一定要仔细考虑各个方面的反应,以期可以收到绝好的效果,一击便中,如果不能这样子的话,那么可能会牵引日久,搞的物议沸腾,使得我们的整个计划搁浅了也说不定。到时候的舆论压力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还是很赞成太后娘娘的意见的。当年朱元璋逐鹿天下的时候,采用了朱升的建议,按照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终于取得了天下的霸权。太后的这个决定也同样英明,我们眼下的处境,也和当年他的处境有相似的地方,太后这样子处理这个事情,微臣想那是最好不过了。对天下臣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有人说这种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事,这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哀家明白,有些事情如果要做,绝对不是一蹴而就,马上就能见到成效的,朝廷里头这么多的文武大员,按说大家只要齐心合力,那么朝局也不是现在这种样子,局势也不会衰颓到如今这种地步。朝廷中的这些文物大员之中,好些都是光动口不动手的吃闲饭的,嘴上虽然说得好听,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也很顺从,可是到底是不是和我们一条心那就不知道了,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本人才知道。所以这几年下来,哀家对朝廷算是看透了,朝廷每年那么白花花的养廉银子花下去,也得不到一个好字。到头来朝廷就是想要那些尸位素餐的大员们激发天良,好好报效朝廷,这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下面的那些官员小吏了,那些人都是成了精的,一心只知道如果化公为私,根本不考虑朝廷的事体。”

“朝廷的体制攸关,相信朝廷的大员也不是不想要出力报效的,只要太后对他们好好宣慰一番,激发他们的天良,我相信就算太后想要推行什么样的新政都是没有多大关碍的。”

“接你的吉言,这个局面能够好好的维持下来,朝廷的体面也能

保全才好。”

“臣等自当奉公职守。全力报答太后和皇上地天恩。”

“萧笑。以前我说封你个侍郎。并不是开玩笑地事情。以你地才能。让你做个小小地侍郎那也是很屈才地一件事情。你想不想做个堂官呢。要不你就去吏部做个尚书可好。”

“于中堂坐定。本部司员报牍上堂。这是威风八面地事情。可是微臣恐怕以微臣地才具。难以胜任这般重任。还请太后娘娘收回成命吧。”

萧笑跪下来。有些惶恐地回答说。

我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地萧笑。微笑地说道:

“你不必如此惶恐。原本让你做个尚书也没有什么不好地地方。你是不是怕这样一来。现任地尚书会对你产生什么不好地看法。”

其实这一点你倒是无需担心,现任的尚书在前几个月就对我说他年纪已经年老体衰,恐怕不能视事了,想要乞骸骨回乡去养老。我当时已经温旨慰留了他一番,前些天他又上折子说这件事情。”

萧笑明白这件事情可能却又其事,可是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多少人盯着,是个招人嫉的位子,自己还是不要这个烫手的山芋好了。

所以萧笑抬头启奏到:“太后对微臣如此厚爱,微臣纵使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可是礼部尚书这个执掌国之名器的位子,微臣眼下资望不够,绝对不适合这个位子。”

我盯着萧笑看了一眼说道:“恩,你如此说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吏部尚书确实非同其他的位子,确实要找一个资历和清望都够格的人才可以。”

“太后圣明。”

萧笑抬起头来,额头上似乎都已经见汗了。可见内心的震动之大。

确实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刚刚从死亡线上逃出来的人呢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过于惊喜的消息。

普通人可能连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这个萧笑毕竟还是读书人,心中虽然也是极为震惊,可是还是能够很好的把自己的内心的震动给按捺了下去。

萧笑在心里头也觉得太后突然问他这么一番话,可能有太后真正的用意在里面,不过是不足以为外人到的。

吏部尚书出缺的话,这个位子到底会落到谁的手里头呢。萧笑隐隐约约知道了太后的一点用心。

古今朝中的官员大多以袁大将军的马首是瞻,只要袁震东提出一个人来,估计大伙们都会买他的帐,不会提出上面异议的。

太后今天想要提拔自己做这个吏部尚书的意思是不是想要先发制人,把这个位子拿在自己的手里头呢。

这么想来,萧笑愈发出了一身的冷汗。

如今朝廷的局势谁都明白,催文杰和秦兰亭大人是两大立朝的巨,但是两个人都遥遥的听命于太后本人,而朝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袁大将军,国内半数的兵力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据眼下的情形看来,袁大将军似乎和太后有分庭抗礼的趋势,所以这次如果吏部尚书出缺的话,估计两边的人会争夺的很厉害。

自己如果真的做了吏部尚书这个位子的话,肯定有一方对自己是视若眼中钉的,放着好好的官不做,何必去做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呢。

经过此番的大难,萧笑觉得自己一定要留下自己的有用之身,好好的做一些报答朝廷的事情,对于争权夺利的名利之心已经很淡了。

不过事情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作为朝廷的统治者也不想他能够逍遥局外,所以太后才这样子问他,其实是想试探一下他是否有是袁将军那一边的。

更深的含义是把自己争取到朝廷这边来。

“难道太后也怀疑我可能和袁震东勾结了么,太后怎么会怀疑我呢。”

想到这一层,萧笑的心里头突然翻起波澜来,太后真的变了,原来太后一直对自己是信任有加的,可是如今太后居然开始怀疑自己了。

萧笑忍不住抬眼看了一眼九容,没错,还是那个人儿,只是眉眼之间增添了一些岁月和风尘的痕迹。其他的还是一模一样的。

“难道权利斗争真的能够把一个人改变的这么彻底,居然怀疑自己原先的一个老朋友。”萧笑在心底下哀鸣了一声,他知道自己认识的那个人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自己如今要面对的人,这个高高在上,威严有加的太后到底在心底里面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心中存着疑虑,萧笑回答起来便没有刚才回答太后的询问时候那么侃侃而谈般的从容了。

正文 二百零一回:祸心暗包藏(上)

太后,微臣真的不能够做这个吏部尚书,微臣的心愿T回到山西,好好的为桑梓的乡民出一份力。 这样子,微臣纵使不能做官,也觉得心里头没有其他的遗憾了。”

“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么。”沉默了一会后,我沉声问道。

萧笑有些震迫于我的问话,呆了半响,然后回答说:“是的,微臣就是这么想的。”

我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如果你真的是这么想的话,那我也不好勉强你。不过这几天你如果改变主意的话还可以跟我这个太后说一声,吏部尚书这个位子还是你的。”

萧笑知道我的意思还是想让他做这个吏部尚书的。但是萧笑也不不想这么快就立于我和袁震东冲突的焦点上,所以萧笑选择不接受我的这个任命。

我也不好在强迫萧笑做这个吏部尚书了,只好问他到:

“你做吏部尚书的事情姑且先搁下,如果你不做这个吏部尚书,你心目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呢。”

“以微臣看来,如今朝中资望和才具都能想荷的只有崔文杰和秦兰亭两位大人。微臣觉得这两位大人无论是哪一位都是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

萧笑知道自己拒绝了太后的这个要求,如果再推荐一个不是太后这边的人的话,那么就会在太后心中留下极坏的印象,甚至有可能太后会觉得自己根本就是和袁震东是一伙的,如果让太后心中存有这样的印象的话,卷帘日衰那是肯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只怕日后还有不测之祸。所以太后一问到这个人选问题,马上就把太后这边的崔文杰和秦兰亭给说了出来,这样子自然可以消除太后对自己是不是袁震东一伙的疑虑。

果然,太后清叹了一口说道:“其实我也知道崔文杰崔大人和秦兰亭秦大人都能够胜任这样的位子,不过这两位大人如今都已经身负要职,没有多余的精神再来做这个位子的事情。怎么说吏部尚书也是国家选官员的第一重要的位置,大臣的起止进退,胥员的罢黜升降,都要经过吏部这个部门,没有相应的精力,恐怕无法做好这些事情。”

“太后说的是,依微臣的浅见,不如趁着现任的吏部尚书尚未卸职,一方面让吏部尚书自己推荐人选,一方面可以趁着这个当口好好的物色一下朝中的大臣谁适合接任这个位置。”

萧笑如此建议说。

“你说地很有道理。这件事情暂时就这样子吧。如今时间倒也是宽裕。这件事情倒也不用急于一时。可是等到回京之后。好好地再斟酌斟酌。”

我知道眼下这件事情也没法弄出个结果来。萧笑真地无意于这个位置。只好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在一边。

“回京。太后娘娘。我们何时回京。”

坐在一旁地明月欣儿把剩下地东西吃地差不多了。一听我说要回京。连忙问道。

“欣儿。你着什么急么。怎么说我们也要料理一下这边地事物。既然来到了边疆。自然也要好好地巡视一下边疆地防务。没有个三五天时间。是不够地。”

我笑吟吟的说道。

“啊,还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穷山恶水里头呆三五天,这样的事情好残忍哟。早知道是这个样子,我就不会非求这太后娘娘跟着来这边看热闹了,这个鸟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还是不是的刮着大风,风里头还带着沙子,一出来就被风沙弄得满身都是,这样还到罢了,居然还有人说不能去山上去玩,因为山上有瘴气,所以那些兵士们还禁止我们上山去玩。

说是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如果一不小心沾染了瘴气,还会死人的。”

“哦,真的有兵士这样子对你们说的么。”

“太后,难道你还不相信我说的话么,对了冰凝,当时你也在朝,太后最信你说的话了,不如你跟太后解释解释吧。”

明月欣儿一看我不相信她说的话,大为不高兴,转过脸去,非得让冰凝给她做个证明。

冰凝低声笑了一下,白了一眼明月欣儿,说道:“你呀,这么性急做什么,太后又没说不相信你说的话。”

冰凝转过头来对我说道:“姐姐,事情是这样子的。当时我们还在袁震东将军的大营里头,明月欣儿吵着闹着要去爬山看看山上的景致,结果,我们就偷偷的溜出了帐篷,在大营里头观望了一下发现这里有些军士会是不是的上到旁边山上的一个驻防的分营去,那个营地地势很高,所以我们就偷偷跟在一对兵丁后面,希望可以跟着他们走到山上去。结果在山道上走了一刻钟的时候,走到一个转角处,却被袁将军预先设置的一个暗哨给发现了,两个兵勇跳了出来,吓了我和明月欣儿花容失色,不过可能袁将军预先做了怎么指示,所以这个兵勇对于我也明月欣儿的身份可能已

了,一个兵勇对我们说道。

“两位之中哪一位是冰凝郡主。”

明月欣儿便好奇的跟我附耳说道,姐姐你认识这个人么。

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兵丁,并不认识。所以就开口说道:

“这位大哥,我们素未谋面,你怎么知道我们之中有一位时候冰凝郡主。”

“是这样的,”这个兵丁回答到。

“我们将军说这两天太后来巡边,而且身边带了一个冰凝郡主和一个姑娘叫明月欣儿的,让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千万客气一点。”

“哦,这么说来,你们袁震东将军还真是有心了,替我们谢谢他。”

冰凝说了一句,便拉着明月欣儿想要继续往山上的兵营走。

这个时候,那个兵勇却上前一步拦住了冰凝郡主和明月欣儿的道路。

明月欣儿见被人拦住了去路,有些不高兴的质问道:

“既然知道了我们的身份,为什么拦着我们的道路。”

“将军吩咐说,太后身边的女娃子哥哥都是金枝玉叶之躯,如果有谁上山有着什么闪失的话,就不好向太后交代了,所以预先安排我们在这里,以防姑娘动了游兴好劝导姑娘回去。”

“这位大哥,那些人不都是上去了么,凭什么拦着我们,就算我们受了什么伤,也不会怪到你的头上的。”

冰凝指了指前面的那对兵勇说道。

“这是不一样的,他们是职责所在,我们不能放你们过去。”

后面的兵勇忍不住了,跳上前来摆出衣服恐吓的样子。

这话说的粗鲁不文,所以冰凝大怒道:“大胆,你居然敢这样子对待我们,我可是堂堂的郡主。”

前面的兵勇看情形不好,跪下来说道:“郡主,这是袁震东将军吩咐的事情,还请郡主体谅我们的难处,不要为难末将。”

冰凝这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居然是一个将领,看来袁震东对于这件事情是很重视的,居然派了一个将领来在半道来拦人。

看来今天是上不去了,冰凝心里知道了这已经是个奢望了,所以对着跪在地上的人说道:“既然是袁震东将军的吩咐,我们就不为难你了。

起来吧,我们这就照着原路回去。”

“多谢郡主。”听得冰凝郡主这么说,那个跪在地上的将领顿时如释重负。

冰凝和明月欣儿打量了一些山上的营寨,便转头回去了。

冰凝说完这些,我默不作声的盯着冰凝看了一会。

冰凝也能猜到我不说话的原因,很简单,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袁震东故意这样子的做的。袁震东特意安排手下的人在山上的拐角处哪里潜伏着,等到我带过来的这边的人想要上山的时候就跑了出了,这句是说袁震东这个朝廷的大将军根本就不希望我知道这里头的营寨布防的情况。

袁震东为什么不希望我知道他的营寨布防的情况呢,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奇怪。历来天子巡边,大都是去一些固若金汤的险要的地方。而袁震东将军却是连营寨的大体的方位和布局都不愿意让我和我手下的人看上一眼,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冰凝,你看袁震东将军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呢,是不是真的不想你们上山游玩的时候出现什么其他的问题,袁震东将军真的是这样子想得么。”

我沉默了一阵,便开口问道。

冰凝欲言又止,她心中有一番话,可是似乎不好对着这么多人说出口,我一看她的神色便明白了她的想法。

我对着身边立着的贴身的宫女说道:“你们把这些宴席都撤下去吧,我和冰凝郡主有几句体己的话要说。你们就不要在我的跟前伺候着了。

贴身的宫女怎么会不明白我想要说的意思,她知道冰凝郡主和我想要有一番单独的奏对,不希望任何人听见。

所以明月欣儿和萧笑便一前一后的先退了出去,而留在屋子里头的伺候我用膳的太监们也手脚麻利的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在那个我的贴身宫女的带领之下,很快的就退了出去,听着外面一重重的下了门杠的声音。冰凝站起身子对着我磕了一个头说道:

“姐姐,冰凝有几句很重要的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我连忙下来扶起冰凝说道,你我之间还要什么客气的。你有话只管说吧。”

说着我就吧冰凝拉到了我旁边的椅子上做了下来。

“不是冰凝师心自用,而是冰凝觉得这个袁震东大将军似乎对朝廷真的有不忠的心思。”

“哦,我是第一次在别人口中听到了有人说袁震东大将军对朝廷不忠,不过这话也印证了这几天我的想法。”

正文 二百零二回:祸心暗包藏(中)

很认真的盯着冰凝说道:“袁震东将军对于朝廷是出立过大功的人。而且当年如果不是袁震东将军对我施出援手,我可能早就以前身首异处了,我能坐上今天这个位子,袁震东将军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了。你这么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姐姐,你想想明日鹤将军的作为,当年明日鹤将军也是倚仗自己对于朝廷有很大的功劳,所以行为举止嚣张跋扈,肆无忌惮,最好就落得个人死身亡的结局。现在的袁震东将军比起当年的明日鹤将军更加不受朝廷的制约,可是说他手握兵权根本就没有朝廷放在眼里,他居然命令兵丁把国库里头的粮食般运出来还不是很可怕的事情,更为可怕的事情是,这件事情居然能够瞒过这么多人的耳目,这就有一点不可思议了。按说,朝廷库的收入支出都是有据可查的,而且经手的部门可不是一个两个。如果说袁震东大将军居然能够做的如此隐秘,那么朝廷委任的这些部门的官吏中该有多少人是袁震东大将军的党羽,这件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听了冰凝说的这些话,由耳入心,我顿时悚然而惊,冰凝所说的没错,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不是袁震东一个人想做就能做的成的,这样子看来很多朝廷部门的官吏看他手握兵权,也有心投附于他。这种事情就极其的可怕了,如果袁震东不但手中拥有这么大的一股力量之外,还在朝中结党营私,网罗党羽的话,那么朝中的很多的大臣也已然归附于他的话,那么如果袁震东有什么谋反的意图的话,朝廷还真是没有办法对付得了袁震东。这么想来我就觉得袁震东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么多年的疆场和官场的历练,早已经把他变成另外一个人了,这个男人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袁震东么,为什么他要谋反呢,难道以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位极人臣般的尊贵还不足以填满他对权力追逐的的深渊。

我心中这么想着,突然觉得权力实在是把人改变的太多了。

冰凝看了看我沉重的脸色,再度进言道:“姐姐,这次我们为了追索袁震东搬走的那批粮草来到这里,可是袁震东居然看都不想让我们看一眼他的营寨的布局,可见他对朝廷的人怀着深深的成见,可以相见袁震东大将军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明日鹤第二,他有两个选择。”

“哪两个选择,你快说给我听听。”我连忙追问道。

“第一,就是袁震东自己上折子申请裁撤自己麾下的兵丁,然后让皇太后择一个善地来让他养老,这样子不但能够保全袁震东将军的颜面,也算是朝廷优礼勋臣的一大恩典。”

“哼,他哪里有这个念头,这几个月他老是跟朝廷说,边疆人手兵丁不足,要求朝廷加兵加饷。哪里有什么主动要求裁撤兵勇的折子。朝廷只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我有些不满的说道。

“第二个选择,妹妹我实在不敢说。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

我心中一动,已然猜出了袁震东的第二个选择是什么,不过我还是要听听冰凝到底是怎么说的。

所以我柔声对冰凝说道:“此刻只有你我二人。难道可是说说掏心窝子地话。你不必顾忌什么。就算你说错了什么话。我也不会怪罪于你地。冰凝妹妹。你只管说好了。”

冰凝犹豫了一下。敛容正色说道:“那妹妹我就先行告罪了。姐姐。袁震东大将军地第二个选择就是指挥部曲。围攻京师。仿效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地旧事。自己取而代之。然后建立新朝。”

“这。”虽然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而且也猜出了冰凝想要说地话。可是一听这话还是勃然大怒。

“袁震东如果这么做。那么将置我们母子于何地。”

冰凝连忙跪下来说道:“姐姐。你也知道袁震东将军这个人呢城府极深。而且为人智勇双全。可是这些日子他做了这么多看似很糊涂地事情。我觉得他是故意这样子做地。他想看看朝廷到底能够容忍到他到什么程度。如果朝廷限于体制所关。对他进行了驳斥。他可能马上就会召集兵勇围攻京师。到时候兵临城下。京师可能很快就被袁震东给攻了下来。”

“那么照你的意思是,袁震东这段时间做的那么多的挑衅朝廷的事情都是为了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

我反问对道。

“是的,真是如此,袁震东搞出这么多看是很荒唐的事情,就是为了刺探朝廷对他的容忍的限度,更为关键的是太后你对袁震东的态度。”

我侧头想了想,觉得冰凝说的不无道理,这件事情真的如同她说的一样。以袁震东的城府,这些日子做出的那些事情肯定不是无意为之的,我把袁震东这段日子的行为都想了一遍,愈发的觉得冰凝说的很有道理,袁震东大将军就是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试探我和朝廷对他的态度,他不想成为明日鹤第二。第二个就是想要激怒朝廷,给他一个出兵的口实,看来这个袁震东大将军这个一石二鸟之计还是极其高明的。

“那么照你的意思,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对付袁震东大将军,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祸患呢。”

我问冰凝道。

冰凝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唯今之计,就是赶快回到京师,调集离着京师比较近的军队来京勤王,拱卫京畿。”

我点点头说道:“这不失为一个能够能守的好法子。对于袁震东呢,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对待他才好呢。”

“至于袁震东大将军,以我之见,最好的办法是给他加封人臣无上的荣宠,使得他没有埋怨朝廷的借口。可以接着给他荣华富贵以娇其心,磨耗他的斗志。”

冰凝缓缓的。

“袁震东大将军现在已经是封侯拜相了,估计一般的爵位他都已经看不上了。

莫非是给他封个王。”

我沉吟的说道。

“太后圣明,正是要个袁震东大将军封一个王。”

“异姓封王,我朝祖制,都没有这样子的先例。”

我不免皱着眉头说道,应为我知道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些言官便会抬出朝廷体制,祖宗家法之类的大帽子,上书反对此事。这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到时候如果物议沸腾,朝廷也不好收拾。

“真是没有先例,所以才显得珍贵,那么袁震东大将军既然得蒙封王,在我朝来说就算是人臣的恩宠的异数,那么袁震东大将军便会估计着这一层,不敢贸然的起来谋反了。”

“有道理,如果给他封王,那就表明朝廷绝对没有亏待过他,那么如果到时候他要谋反的话,物议肯定会指责袁震东大将军的,他是个聪明人,绝对不会做这样子的傻事。看来给他这个恩宠的异数,封他一个一字并肩王都可以。拿一个王的封爵套牢这个想要谋反的袁震东,不失是一个不陪本的好买卖。”

“太后圣明,这样子就可以把袁震东封入一个縠中,让他行事有所顾及,不敢轻易动造反的念头。”

“如此说来,朝廷舍弃一个王位的名器,可以换的数年的太平,这实在是朝廷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如果袁震东真的造反的话,兵连祸结,旷日持久,兵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我们国家的元气就要散失七八成,那么百姓流离失所,盗寇横行,局面将一发而不可收拾,邻国本来就对我们虎视眈眈,到时候再趁着我们发生内乱的时候,趁机举兵进犯,那我们可能连抵挡的能力都没有,如此内外交困,朝廷何以自处,到时候就灭亡无日了。我们都要成为罪人。”

说道这里头,我自己都觉得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我这个太后真的是难辞其咎。

“如此说来,一个王位的封爵,能够换来朝廷和百姓的安宁,还真是一件不得了的功德,我又何必太过于看中这个封爵呢。”

我不禁喃喃自语道。

“太后英明,正是如此,舍弃一个王位的封爵,所得甚大。如果不舍弃这个封爵,那么祸患就不可避免。两害相权取其轻者,是以这个名器非舍不可。于国于名,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恭请太后圣裁。”

“封王爵此事非同小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着手的,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呢。”

我向冰凝询问道。

“给袁震东大将军封王爵一事,诚如太后所言,兹事体大,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做成的。所以照属下的看法,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太后应该保重你的万重之躯,先行返回京师,然后召集亲贵大臣,商议如何拱卫京畿这件事情。如果京畿有所保护,那么就算事出突然,袁震东仓促起事,我们应该也可以应付一番,这是完全之策。”

我沉吟了半响,点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完全之策,不过袁震东这里我该如何区处呢。”

“太后圣明,自有定见。如今我们还在袁震东将军的营寨之中,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故而。。”

冰凝说出了这么一句俗语,我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处于袁震东大将军的营寨之中,可以说还是身处险境,万万不可大意。如果袁震东真的一不做二不休,我们这班人可能就不容易轻易回去了。

所以我就说道:“依照你的意思是我们暂时和袁震东大将军虚与委蛇,依然给他造成一个没有怀疑他的假印象。”

“是,皇太后正在圣明不过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此区处,那是再好也没有了。而且太后不妨将要给袁震东大将军封王的事情略微的透露出一些口风给袁震东大将军知道,这样子也好让袁震东大将军安下心里,以前太后对他还是想以前一样的垂爱的。”

“嗯,是这个道理,如此处置,袁震东大将军才不会怀疑到我们,我们也可以安安稳稳的回到京师。在此时此地,我们确实不能做出什么举动来,万一袁震东指使手下人哗变,要把我这个太后给偷偷的处理掉,倒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看袁震东大将军手下的人,个个都对袁震东是唯命是从,眼里几乎没有我这个太后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可以不做好防范,而最好的防范方法,莫过于让袁震东大将军以为我对他还是卷帘依旧,丝毫没有改变,或者说比之以前,更见炙盛。这样,袁震东才会让我们这一行人平安的回到京师,否则的话可能我们在半路上就得身首异处了。”

冰凝一敛袖子,跪下来回奏到:“真正圣明不过的是皇太后了,事情如果能够像皇太后设计的这样发展,那么对我们也是很有利的事情。”

“是呀,希望事情能够像我今天这样子说的这么顺利就好了,怕就怕这个袁震东大将军不肯,如今他也知道自己已然是功高震主了,而以他的性情,不是那种可以韬光养晦的人,所以他知道自己可能会步明日鹤的后尘,因此才弄出这么多的事情来了。”

“这一点也是我担心的,袁震东将军已然将自己手中的部属训练成了只知道有他袁震东而不知道有朝廷和皇太后的私军,如果以后要对付他,已然不能使用这些兵勇和将领了,唯一法子只有另外的借重其他的力量。可是看朝廷掌兵的大员之中,根本没有一个人手中掌握的军队可以和袁震东大将军麾下的部属抗衡的。所以这也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正文 二百零三回:祸心暗包藏(下)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不过眼下谈这些还是有些远能利用一个人来对抗袁震东的话,那我就利用几个人一起来对付袁震东大将军,我相信以我的身份说出了的话还是有人肯听的。所以这方面的事情你可以先不用考虑,眼下最为关键的是,拱卫京畿的人到底派谁合适呢。”

冰凝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而她于这方面的事情实在是知道的不多,所以就不肯有所建言了。我也知道冰凝是确实不知道该推荐谁合适,所以对于冰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