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的姑娘没有等到我就灰飞烟灭了——这是我终身的悔恨。

  四周星光寂静,银河万里无声。我惊讶地发现,纵然一万多年过去了,这采星阁里却无丝毫灰尘,一切都还是曾经的模样,仿佛素书大人同我还坐在这里,她看书,我做饭,是安宁的样子。

  可是,我面前的素书,素衣不平整,玉冠早已在无欲海中遗失,墨发上沾满了水,顺着衣衫落下来。

  “你觉得,本神尊当初想嫁给你,对不对?”

  我不明白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身体不受控制地僵住,直至麻木,抬头的时候看到她冰凉一笑,目光有些阴冷,有些不像我熟悉的素书大人。

  我熟悉的素书大人,她眸中含着孤寂,含着温柔,叫人心疼。她纵然再难过,眸子里却从不会有骇人的东西存在。

  可面前的她,心痛到极处,不再是曾经的样子。

  玉玦在她的掌心里流出如水的光泽,那光在她的指引下迅速充满整个采星阁。

  阁中忽然映出一个素白的身影,正伏在案上写一封书信。

  写信的人,是素书。她面色惨白,面颊和唇上都无血色,是虚弱到极处、病重到极处的模样。

  “这信上的内容,你可还记得?”她垂眸看着光影中放在案上的信纸被一行一行的墨迹填满,笑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本神尊一句一句给你说清楚。”

  于是,我晓得了万年前的素书神尊对我到底是什么感情。

  她说,写下“孟泽,闻君安然无恙,本神尊心下欢喜”这句话的时候,她是想叫我死的。

  她说,她也晓得,久未联系,我是不可能挂念她的,如果真的挂念她,就回来找她了。可是,我一次也没有来,就连自己的孩子死了,她也没有见到我。

  她说,什么“在那十四万年里,银河深处星群浩瀚,日夜璀璨。我出来的时候,双目所观,尽是银白,这银白辉光十分灼眼”,什么“我能看到仙景浩瀚,能看到九州斑斓,能看到晚霞如绣,能看到朝云似锦,甚至能看到你眸中的堇色”,什么“可这双眼睛被星辉所灼,苏醒一年来,尤其在不曾见你的这四个月中,我的这双眼睛越来越不济,甚至已经看不到其他色彩了,目之所及,只剩这素寡仙境、缥缈诸景、黯淡流霞,叫本神尊心头也失了颜色”,说出来只为叫我难过,只为将错就错,只为不想挑明白,只为在见面的时候给我毫无防备的一击,叫我在见面的时候知道我的眼睛是她给的,叫我悔恨终身,叫我不能原谅自己。

  她说,她不需要一个杀她孩儿的仇人在身边,给她做拐杖支撑她;她不需要一个割她鱼鳍的神仙替她扇风解暑、斩妖除魔;她不需一个把她错认成旁的姑娘的混账带她去看万里朝霞,带她去看浩瀚星辰。

  她说,北上天的流光,东海日出时的云霞,三月时节阳华山下的三百里桃林,她要叫我带着悔恨和愧疚,一个人去看个完整。她一死了之,永生永世都不会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她要叫我在这漫漫仙途上绝望地走下去。

  我几乎要落泪,不管不顾地抱住她,将她紧紧抱在怀中,一遍一遍否定她的话:“你别这样说……素书大人,你别这样……信上的话从来不是骗我的……”

  我十分熟悉那信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字。

  我抚摸着她冰凉的脖颈,十分心痛:“你说穿好嫁衣等我,你说,我若是愿意娶你,你便嫁给我。你说,这些话,不悔不灭,你说你想听我给你讲凤冠和霞帔的颜色……你现在怎么能说这是在骗我?”

  素书大人,这些话,我揣在心上,珍重了一万年啊。

  这些话,撑着我走过了那一万年孤寂的日子。

  素书,你怎么能……你怎么能告诉我这些话都是骗我的?

  怀中的她终究还是咬着牙挥出扇子,将我隔开。扇骨如刀,在我身上划开深深的一道口子。我感觉不到疼,因为她的话,已经叫我体会到什么是削骨噬心的疼了。

  “你知道我在信末,为什么写六月初六吗?”她握紧扇子,扇骨割破她的手掌,血水从她的指缝间往外淌,她望着我,声音清冷又绝望,“六月初六,是本神尊同你的孩儿的生日,也是孩儿的忌日。你应当记得这个日子,毕竟,是你握着刀子亲手杀了他。”

  我依然想抱住她,想给她解释小鱼儿就是我们的孩子,是我同她的骨肉。

  她没容我说话,好似现在说什么她都不会相信。她一心想叫我难受,所以扔出手中的玉玦,阁中光影变换,又出现了另外的场景。

  她笑道:“你不是不信我在骗你吗,我叫你看一看,我为何要写这封信。”

  场景之中,素书坐在床榻上,虚汗落下来,眸光毫无色彩。她手中捧着一条瘦瘦弱弱的银鱼,捧到眼前,皱着眉头仔仔细细地端详。

  那双手苍白枯瘦得不像话。她整个人也苍白枯瘦得不像话。

  “晋绾,你告诉我,我的孩子是什么颜色的?”

  这句话问出来,她脸上已经布满了泪泽。

  那女官的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抬手为素书抹去眼泪,又给自己抹去眼泪:“尊上,这是条小银鱼,鱼身银白,带了光泽,像极了这银河的星光。”

  景象中的素书在笑,只是笑着笑着,又有眼泪淌下来:“我的孩子,真漂亮。”

  晋绾道:“孩子无论是随尊上还是随孟泽玄君,都是漂亮的。”

  她却忽然沉默。

  窗外星光黯淡过后又变得璀璨。她捧着小鱼儿,捧了很久,最后才将它交到晋绾的手里,一遍一遍地嘱咐:“这娃娃,你葬在银河畔,无欲海尽头。不要立墓碑,不要堆坟冢。但是你要护住那里,不要让旁人靠近半分。还有,你现在一定不要去找孟泽,一万年后,务必叫孟泽来一趟。他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我大概要沉睡一万年,你知道的,我告诉过你,我给自己算了一卦,我要沉睡一万年。我尽量早些回来,晋绾,你要护住我的原身。一万年后,你叫孟泽过来,他一定得来。他若是早过来,你便拦住他。孩子的事,你不要告诉他,让我来跟他说。”

  景象之外,她握紧折扇,掌心的血水滚落下来。

  “你晓得我为何要写那封信了吧?我怕你不来,我做好了与你同归于尽的打算,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拿着这封信骗你,叫你来,而后杀之。”她笑道。

39.离阙寻归,轮回成劫

  素书没有杀我。

  她笑得痛快,眸底却全是凄凉。

  她的被血水沾湿的手指紧紧抵着我胸膛上心脏的位置:“孟泽玄君,你这里,痛吗?”

  素书大人,我真想掏出这颗心给你看一看,它现在仿佛被利剑刺穿,是血水淋漓,止也止不住的模样。

  “痛”这个字,有时候太浅、太轻,不能将一个人的感受说得清楚又明白。

  我想抱一抱她,可她依旧躲了过去。或许,她现在连叫我碰一下都觉得恶心。

  “孟鱼是我们的孩儿……如你所说,他实际的年龄是一万多岁,他同孟荷一般大。”我望着她,用诀术将她被无欲海浸湿的衣衫弄干,“怪我,是我将孩儿伤着了,所以他在一万多年后才勉勉强强化成娃娃模样。可他……他真的是你我的骨肉,是你亲生的孩儿。我给他取名孟鱼,是因为他随你,是银鱼。当初晋绾没有听你的话,没有把他埋在银河畔,而是给了我,你若是不信,可问她。”

  她身体一晃,踉跄几步,扶着一把圈椅才勉强撑住,没有跌倒。

  我想扶她一把,却又被她用扇子隔开。

  她不愿意再叫我碰她一下了。

  说来也巧,采星阁的门便在这时候被打开,门外站着的,是端着一盆清水的晋绾。

  在晋绾看到素书的一刹那,铜盆应声而落。

  难怪这采星阁不染纤尘,原来守在这里的女官从未离开。

  她望着素书,眸中闪着泪光,顾不上擦一擦眼泪,匆忙上前握住素书的手,一遍一遍地确认:“素书神尊……是你吗?是你吗?你回来了,你还活着,对不对?”

  素书点头,笑得安静:“是我,你还在啊,真好……”

  “你看,这样开心的事情,我落什么泪。”晋绾慌忙抬袖拭了拭眼角,“怪我在这一万多年里未曾出银河,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景象……竟然连素书大人回来了都不知道……尊上,你是如何避开那大火星的?你当初撞入大火星……孟泽玄君找遍无欲海,只找到你的一片烧毁的衣角。”

  素书顿了顿,说道:“是手中的离骨折扇,它通我的心意,挡在我面前护住了我。”

  晋绾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来,抬头问我:“玄君大人,孩子可好?你仙法高强,应当救活了孩子,对不对?”

  我道:“是,他活着。”

  这句话,让素书的手又捂上脸,泪水混着血水往外流。她终于信了。

  晋绾茫然地看看她,又看看我。

  过了很久,我听素书说道:“把我的孩儿还给我。你走吧,再也不要出现在本神尊的面前了。”

  ……

  听闻,被剐鱼鳞后的素书依然未对聂宿忘情。

  听闻,她在之后的一万年里,对聂宿的情意纷纷杂杂,剪也剪不断,她会跳进九天无欲海,让海水消磨一下这情感。

  从银河之畔逆着水流往上游的时候,有一瞬间,本君觉得,这海水真是个好东西,溶解情意,吸食心绪,这万千的悔恨和无尽的悲惘,如果能被这海水统统带走,也是好的。

  可我又觉得它不好。我怕我最后连这些情感都不再有,怕自己忘记素书。这悔恨和悲痛,虽然如刀刃悬在心头,一点一点割着我的血脉,叫我疼得慌,可也叫我深刻地记着我喜欢一个姑娘,她素衣玉冠,俊雅倜傥,她叫素书。

  翻涌的海水之中,忽然映出缥缈的景象,那里海水翻滚,白色的水珠幽幽往上升,其中一条银鱼被海水搅着,十分虚弱。这银鱼与我相隔不远,可待我游过去,它又到了其他地方。

  我明白这是幻象。

  这条银鱼,没有鱼鳞,没有鱼鳍,鱼尾拼命地摆动,想游出无欲海,鱼身上,腹部那一道赤红伤口赫然映入我的眼帘。

  这……这是素书。

  这应当是被我割了鱼鳍之后,被那个梨花妖女从玄魄宫带出来扔进无欲海的素书。

  它费力地想游出无欲海,可掌握不了方向,也使不上力气,尾巴拼命地摆动,想逃离,却出不去。

  书上有一个词,叫“如鱼得水”,用鱼得到水来形容自己得到最适合的环境。可如今,看到素书被我害成这般模样,我忽然觉得这个词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嘲讽。

  回到玄魄宫的时候,天已经大亮。

  老君在宫门口等我,见到我便问事情怎么样了,素书有没有原谅我。

  我望着晨光,忽然觉得脑子里有星光在转,连带着头也有些晕眩,扶住玄魄宫大门缓了缓,最后说出素书对我说的那句话:“把我的孩儿还给我。你走吧,再也不要出现在本神尊的面前了。”

  老君也猜到了七八分,叹道:“果然还是敌不过这相悦便伤的宿命。你先珍重自己,我去看一看素书……”忽然又一顿,愧疚地道,“说起来,她可能记仇,也不想见我了。昨夜,你在那玉玦化成的镜面之中,她看到一幅一幅的场景,又听到梨容的话,便知道了是我给你出的主意,叫四海八荒的神仙都瞒着她。”

  他最终还是拎着拂尘远去了,只留下一句话给我:“老夫十分自责,对你,对素书,也对梨容。望你念在你我是故友的分上,莫怪我。”

  我和他是故友。

  老君如今知道我有聂宿的记忆。

  我怎么能怪旁人?

  我也怪不得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