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读书的章元敬也用小手给姜氏顺气,一边说道:“奶奶,你可别吓平安。”

姜氏一见孙子这般,倒是没有再发怒,只是一把将他搂在怀中,好一会儿才说道:“这人啊,关键当头才看得出来是不是狼心狗肺。”

李婶是知道姜氏去干嘛的,听了这话低声问道:“老太太,孙秀才没答应吗?”

姜氏一听又来气,骂道:“可不是,当年亭儿还在的时候帮过他多少,他倒是全忘了,我一提平安,他就装傻充愣,最后还说自己太忙要备考,我呸,就他这德行,考个一百年也考不中,白白浪费家里头的银钱。”

原来昨晚上姜氏思前想后的,觉得不能耽误了孩子,就想到了隔壁的孙秀才。姜氏自己看不上这个姓孙的,觉得他人品不行,但当年章明亭确实是对孙秀才帮助良多,不说别的,章家的书还有几本在孙家呢。

姜氏琢磨着,这也不是让孙秀才时时刻刻带着章元敬,只是挑着有空的时候教导一番,也是花费不了他多少时候,看着当年的情分孙秀才不该不答应才是。

谁知道她才一提,孙秀才干净利落的回绝了,丝毫没有回转的余地,这可把姜氏气着了。

章元敬听了,暗叹了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却是舍不得他家奶奶去受委屈,连忙说道:“奶奶,我不喜欢孙秀才,也不喜欢秀才娘子,更加不喜欢长生,我才不去。”

姜氏拉着他的手,也跟着骂道:“哼,一家子没良心的,对,以后求着我们也不去。”

孙氏也在旁边劝道:“原本孙秀才要是个品行端正的,两家离得近,平安能过去识得几个字自然是好的,只是娘也知道,这才是个秀才呢,他就恨不得用鼻子看人,外头不知道多少风流债,这样的人,平安若是跟着学了,以后说不定还得被拖累。”

孙氏也是刚知道姜氏过去的事,要是她早知道的话肯定是不会赞同的,主要就是孙秀才的人品堪忧,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惹出什么祸事儿来。

这年头师徒的关系仅次于亲缘,别为了贪一时便宜反倒是害了儿子一生。

姜氏这会儿也沉下心来了,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倒是并不那么生气了,反倒是说道:“可不是,幸好他没答应,不然人家知道乖孙的师傅是这么个人估计还得看不起。”

李婶也说道:“咱族里还有举人老爷呢,谁稀罕他一个秀才。”

这话却是假话,章家虽然有一个举人,但这位平时并不在青州县城,就算是在也轮不到她们来拉关系,不然的话姜氏哪能去孙家。

姜氏摸了摸孩子的头发,说道:“去私塾怕是年纪不够,至于旁人家…”

章明亭已经过世,她们又能认识几个人呢?

孙氏也跟着叹了口气,忽然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娘,左右平安还小,不如先由我来教他,等稍大一些咱们再去私塾便是了。”

“你?”姜氏怀疑的看着她,似乎并不相信的样子。

孙氏捏了捏手心,才说道:“前些年相公教过我一些,我别的不成,记性倒是不错,三字经如今还能背呢,小孩子启蒙不都是读三字经吗,等平安都会背了也就能去私塾了。”

姜氏还是有些怀疑,但目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说道:“那成吧,你就先教教。”

孙氏笑了笑,似乎对自己颇有信心。

章元敬却有些头疼,如果他知道自己表露的天分会让姜氏受气的话,恐怕不会表现的这么早,以家里头现在的情况来看他确实是着急了一些。

第12章 三字经

孙氏对于教孩子的事情兴致勃勃,姜氏答应之后就兴冲冲的去了一趟书房,把那本三字经带了出来,当天晚上就开始教孩子念起来。

别说,她的记忆能力确实是不错,以前章明亭教的大部分都还记得,倒是免了章元敬好大的麻烦,顺理成章的可以开始“读书”了。

孙氏并不知晓三字经的意思,但她牢记一句话,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天就抓着孩子一遍遍的读,总觉得读得多了就懂了。

也幸亏章元敬不是真孩子,不然的话这么枯燥的读书生涯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哪能真的配合每天同一句话念上一百遍呢?

跟着自家亲娘学了一段时间,章元敬深刻的认识到他家娘亲其实也是个很固执的人,比如每天只教一句话,即使孩子学完了,会背了,她也绝对不会教第二句,说是循序渐进。

再比如说把女儿也拒在身边,硬是要让他们一块儿读书,章铃兰是真小孩啊,为此常常宁愿逃到姜氏身边去做针线,因为只有在那里孙氏不敢去抓她出来。

短短的三天功夫,章铃兰就从爱粘着娘亲的姑娘变成见了她就跑,由此可见孙氏的威力。章元敬琢磨着这姑娘估计是有阴影了,得了恐学症。

章铃兰对弟弟能够坚持下来表示十分佩服,还说道:“我一听娘读书就头疼。”

孙氏听见这话之后气笑了,点了点女儿的额头说道:“你以为我喜欢教你,笨的都没边了,识得几个字对你难道有坏处不成?”

章铃兰笑嘻嘻的说道:“我也不是不学,只是娘你也太严厉了,我又不考科举去。”

说完,章铃兰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她娘,又说道:“爹还在的时候,对我也没有这么严厉。”

孙氏一听,心中就叹了口气,她摸了摸女儿的头发,一瞬间似乎有很多想说的话,但又什么都说不出口来,最后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章元敬抬起头,忽然开口说道:“姐,识字,看账本。”

章铃兰奇怪的低头看向弟弟,章元敬却板着脸说道:“看不懂会被骗,奶奶说的。”

孙氏一听,心头一动点头说道:“可不是吗,虽然咱们也不是大户人家,但总有几亩地,你要是不识字不会算数,到时候佃户都敢糊弄你。”

小小年纪的章铃兰已经知道银钱的重要性,听了这哈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说道:“那好吧,但是您可不能逼我念那么多遍。”

孙氏只好无可奈何的答应了,一边又不忘记打击她:“这么大人了,还不如你弟弟。”

章铃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笑盈盈的说道:“那可不,也不看看是谁家弟弟。”

自此之后,孙氏果然不太管女儿的学习,只盯着儿子,每天必定是要数着他念了多少遍的,就是章元敬也是不厌其烦,靠着两辈子的耐心才忍了下来。

一开始念书的时候还好,但两三个月过去,《三字经》念到了中段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孙氏的记忆力是不错,但当初章明亭教她也是弄一个红袖添香,显然没怎么正经的上过课。

一开始的内容她记得清清楚楚,但到了后头就开始混乱起来,比如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这俩句,大概是太拗口了,孙氏直接就略过了,大概在她的记忆中是没有这俩句话的。

又有些句子前后调换了位置,别说,听起来确实还是朗朗上口,但这也掩盖不住错误的真相,要是一直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学堂都不用去了。

一开始章元敬还没发现,跟着念了几日,毕竟他也没有背诵过完整版本,这一日对着三字经翻看的时候却发现不对劲了。

章元敬看了看《三字经》,又抬头看了看教学兴趣日益增长的亲娘,到底是打破了宁静的教学生涯。粉嘟嘟的手指按住那一页,章元敬露出疑惑的小眼神:“娘,为什么上面的曰不是这么写的,不都是曰吗,为什么字长得不一样?”

孙氏心中咯噔一声,低头仔细去看,果然,前头一句话是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紧跟着按照她的记忆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但对比一下字完全是不一样的,书肯定是不会错的,那错误的人只能是自己了!

章元敬再接再厉的问道:“娘,这个是不是读赤,跟上头的这个字一样呢,这个就是读赤。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这个读温吧,这里有一句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章元敬翻着书前后对照起来,果然就把问题找出来了,甚至还确定了几个字的读音。

一边说着,章元敬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他娘,生怕孙氏脆弱的小心脏受不了打击,谁知道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孙氏不但没有伤心难过,反倒是一把将他抱起来,惊喜的叫道:“平安,前面的字,你都认得了吗?”

章元敬不知道该藏拙还是冒充天才,但是很快的,孙氏已经泪流满面起来,吓得他连忙安慰起来:“娘,怎么了,平安错了,对不起。”

孙氏吸了吸鼻子,眼睛红彤彤的:“平安怎么会错,是娘记错了,上天保佑,我家平安确有读书的天分,只希望将来你能光耀门楣,这样九泉之下你爹也能瞑目了。”

之前都夸章元敬懂事聪明,但姜氏和孙氏也知道,这不部分都是他们自家夸的,要知道真正的神通据说七月能语,八月能行,等到周岁已经开始能背书了。

与这些神童相比,章元敬显然逊色了许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他特别爱去院子里头玩耍,每次读书满半个时辰就得出去逛一逛才行,这孩子静不下心啊。

章元敬被孙氏搂着哭了一顿,他绝对不会知道自己关爱身体,时时刻刻劳逸结合的读书方式让他奶奶,他娘都觉得孩子没定性,屁股坐不住。

也是,对比那些寒窗苦读,每天鸡鸣起床深夜才入睡,恨不得在书桌前看上十二时辰的书生来,章元敬时不时要出去逛逛的态度实在是太悠闲,太淘气了。

最让孙氏着急的是,这孩子倒是听话,让读一百遍就读一百遍,但从来都不会多出哪怕一遍,宁愿跟章铃兰玩翻花绳也不乐多背一会儿书,可见不是真喜欢。

章元敬那个冤枉啊,让他把已经会了东西再读一百遍已经够坑了,陪着姐姐玩耍联络姐弟感情都成了罪证,他还以为自己一直以来表现的十分不错呢。

章元敬看了一眼旁边也傻了眼的亲姐姐,又拍了拍一脸激动的孙氏,他还以为自己一直以来表现的已经够出色了,难道孙氏今天才觉得他是个天才吗?

孙氏已经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原以为你每次都只是瞎嚷嚷,有口无心,谁知道还对着书记下来了,来,告诉娘,这是什么字?”

每天瞎嚷嚷的口干舌燥的章元敬一个一个念了出来,孙氏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道:“不错不错,咱们平安果然是用了心的,哎,怕是县太爷家的公子都比不得呢。”

县太爷家的公子就是那个传闻中七个月就能背书的。

等考完了儿子,确定他真的开始认字之后,孙氏又是欢喜又是难过,欢喜的是孩子还是有天分的,虽然有些坐不住没耐性,但到底是年纪还小,以后慢慢改过来就行了。

难过的是她后头的已经记混了,再教下去的话怕是会误了孩子。

孙氏心中犹豫的很,倒是章元敬很想得开,还说道:“娘,我把前面的背熟就够啦,隔壁家的长生哥到现在还背不全呢。”

章铃兰也跟着说道:“是啊,长生可笨啦,整天被他爹揍,上次还对我哭说不想读书呢。”

孙氏一听,冷笑道:“幸好当初没把平安送过去读书,就他爹那样儿,每天能有一个时辰教孩子就不错了,还不好好说话非打即骂的,能教好孩子吗?”

自从孙秀才拒绝了姜氏的要求,两家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王氏也不再过来串门了,但俩家到底是住得近,隔壁有点儿动静他们都知道。

孙秀才今年再一次名落孙山,自己不好好反省不说,反倒是责怪家里头没个安静让他读不了书,又想着让儿子赶紧读书要考取功名,偏偏他还没有耐心教孩子,弄得孙涛的日子生不如死,比几个月前章铃兰的厌学情绪还要严重,据说有一次看见书就晕了。

章元敬也听见过孙涛的哀嚎声,一听就知道被他爹揍了,虽然这位小名长生大名孙涛的家伙也不讨喜,但孙秀才这三天俩头孩子的劲头可不像是能好好教学的。

他点头说道:“娘,你听我背背看,前面是不是都对了?”

孙氏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认认真真的听孩子背书起来,一边却想着要是章元敬能够背熟了前半本书,怎么样也得让他继续学下去,不能浪费了天赋才是。

就这半本的《三字经》章元敬也学了大半年,正在姜氏和孙氏打算收缩一下家用,挤出一点银子来让孩子去学堂的时候,一件事却打乱了她们的计划。

第13章 天灾

这一年的冬天热别冷,到了夏天又变得特别的热,雨水也少的可怜,他们青州这一带还略好一些,总归淅淅沥沥的下过几场春雨,听说其他地方开春以来就没下过雨。

一开始并未有人重视,毕竟青州这边风调雨顺的,即使是战乱年代也少有饿死的,谁知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夏季到来,护城河的水几乎都干涸了。

去年这个时候,章元敬穿着长衫都不觉得热,那时候他还感叹古代没有温室效应,谁知道如今全身上下只穿了一件小肚兜,汗水也止不住的往下落。这样的天气下,就算他有成年人的自制力也实在是没办法念下去。

他这还算好的,因为年纪小也不用出门,所以只穿着肚兜挂空挡就成了,可怜家里头几个女人还得穿戴整齐,最多也就是在屋子里头露出胳膊来。

姜氏年纪大了,热了几天就有些受不了,章元敬一边给她扇扇子,一边劝说道:“奶奶,要不咱家把长袖子裁了吧,这样也能凉快点。”

姜氏享受着凉凉的风,一会儿就舍不得让乖孙受累了,接过来自己慢慢摇着,听了这话有些犹豫的说道:“不太好吧,让人看见总是不好。”

章元敬再接再厉的说道:“咱们就在家里头穿穿,又不出去,说不定别人在家也都这样做呢,再说了,乡下大家不也这样穿吗?”

虽说大兴王朝女人的地位比前朝已经下降了,但也没到严苛的程度,正因为历史拐了个弯,女人也不需要裹小脚,也没到足不出户的程度。

也就是县城里头讲究一些,像是乡下女人还得下地干活,自然不可能都得穿裙子长衫。

章元敬见姜氏似乎要被说动了,又说道:“奶奶,要是你热病了,平安会心疼的。”

姜氏一听,果然动了心思,大概是太热了也没搂着他,只是说道:“成,让你娘找几身旧衣裳裁一裁,到时候咱们在家穿,不过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不然得说我们不讲究。”

很快,家里头从上到下都换上了新式短背心,可以看得出来孙氏和章铃兰还挺不好意思,倒是李婶和翠儿习惯的很,还说穿这样子干活利索多了。

虽然照旧还是热,倒是不比之前堵心了,要章元敬说的话,不仅是短袖,短裤也可以做出来,但这会儿别说是城里头了,就是乡下也不穿这个,姜氏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天太热,章元敬就喜欢去屋子里头坐着乘凉,那里有一颗大大的杏树,足足有七八米高,是当年他爷爷栽下的,这会儿倒是能够阴庇后人。

大概是太热了,杏树也有些没精打采的,不过前些日子结的果子倒是很甜,大概正是因为雨水少的缘故,杏子伤人,姜氏没有许他多吃,一想到那个味道至今还是口舌生津。

章元敬舔了舔嘴角,看了看奄哒哒的杏树,鼓起勇气朝着阳光下的水井走过去。

这还是早晨辰时,走在太阳底下已经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了,章元敬踮起脚尖看了看井口,把章铃兰平时用来打水的小桶扔了下去。

没等他开始打水,后头一声惊呼:“你在干什么!”

章元敬还没回头,章铃兰已经三俩步冲到他身边,一把将他抱到远一点的地方,才教训到:“平安,我怎么跟你说的,小孩子不能靠近水井知道吗?”

看着气呼呼一脸紧张的姐姐,章元敬心中发暖,也知道自己鲁莽了一些,毕竟真要是被吊下去的话他可能没办法自救,他大声说道:“姐,我错啦。”

章铃兰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捏住他的脸颊说道:“现在知道错啦,刚才怎么不记得。”

章元敬只好说道:“我怕杏树渴死了,想给他浇点水。”

章铃兰虽然还是生气,却走到井边开始打水,一边打水一边说道:“你要打水的话为什么不喊我一声,这可不是小孩子能做的事情,下次再敢犯的话我就告诉奶奶,看你怎么办。”

章元敬只好讨好的说道:“姐,我知道啦,以后绝对绝对不会再犯了。”

章铃兰这才放心了一些,只是等了一会儿水桶都没碰到水,她皱了皱眉头往里头瞧了一眼,又放下了一段绳子,好一会儿才拉了一桶水上来。

章家的水井是做了辘轳的,用的又是小水桶,所以打水不算费力气,章铃兰如今虽然才九岁,但也毫不费力的将水桶提了出来。

她一边提着水桶往杏树那边走,一边说道:“咱家院子里头有水井,地下就有水呢,不浇水其实也没事儿,也就是你事儿多。”

章元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问道:“姐,水井里头水变少了吗?”

章铃兰叹了口气,说道:“可不是吗,前俩天还听说镇上有些人家的水井已经不够深,现在已经没水了,喝水都得去其他地方挑水呢。”

青州这地方多水,这也导致镇上大部分人家的水井并不深,如今雨水少了,首先遭罪的就是这部分人家,幸亏镇中心的水井还有水,虽说挑水麻烦了一些倒是也不愁吃。

章家的水井已经算深水井了,这会儿水线也深了不少,所以章铃兰才会这么说。

章元敬皱了皱眉头,这些兆头可不好,两个人浇完水之后,章元敬也没有在树下乘凉的意思了,哒哒哒的跑回屋内,姜氏这会儿正在跟孙氏说话。

看见孙子回来,姜氏招了招手,笑道:“可是日头热了,这满头是汗的。”

章元敬扬起脸来让姜氏帮忙擦了擦汗水,擦完之后孙氏还不忘给他喂一碗水,等灌了一肚子水,他终于有空拒绝章铃兰递过来的果子,开口问道:“奶,天这么热,还不下雨,咱们这地儿会不会缺水呀,你看大杏树都热的不成了。”

姜氏听了哈哈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放心吧,青州这地儿从来也没有旱过,过段时间下场大雨就好啦。”

章元敬看了看外头那万里晴空,问道:“但是什么时候才下雨啊,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

姜氏心中也有隐隐约约的担心,但她是青州土生土长的人,从来也没有遇过干旱,对这地界还是带着一种莫名的信心:“夏天都过了一半了,也快了吧。”

章元敬却没有姜氏的信心,他担忧的说道:“奶奶,咱家的田还好吗?”

乡下那五十亩良田可是章家生存的根本,每年的口粮都在那儿呢,章元敬一提起,姜氏就忍不住皱了眉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也不大好。

孙氏这段时间也有几分焦虑,低声问道:“娘,难道是地里头收成不好吗?”

姜氏看了看在场的人,到底也没有瞒着他们,开口解释道:“前些日子佃农来了一趟,说今年雨水少,稻子都不灌浆,恐怕收成不会太好。”

只是那时候她琢磨着,就算是收成不好吧,大概也是就比往年少两层,日子总是过得去。

章元敬听着,警惕心都起来了,连忙说道:“奶奶,收成不好的话,我们会饿肚子吗?”

现代一场天灾都能要人命,更别说古代了,要是万一真的来一场大旱,像他们这种小老百姓就是第一个遭殃的。

姜氏没经历过干旱,但挨饿的滋味她知道啊,当年青州风调雨顺,奈何到处打仗,粮食都被收走了,老百姓的日子可是十分难过。

什么都比不上吃饱肚子,这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都明白的道理。

章元敬又问道:“奶奶,我们要不要多买点粮食藏起来,这样大家就不用挨饿啦。”

姜氏的眼神微微一动,不过很快的,她就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儿,恐怕不太好办。”

章元敬也立刻想到,他们一家孤儿寡母的,要买大量粮食的话能做到天衣无缝吗,万一被人知道,一旦真的出现干旱饥荒,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

姜氏显然也是担心这个,人能坏到什么样的程度,姜氏当年可是亲眼看过的。

章元敬眼睛滴溜溜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低声说道:“奶奶,要不我们问问族长伯伯,他说啦,要是有事儿就找他帮忙,肯定会照顾我们的。”

姜氏眼神一动,旁边的孙氏也想到了,说道:“是啊娘,咱先问问族长,这要是真的干旱的话,族里头大家不都得准备粮食,这事儿还得族长起头。”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准备的话,他们家就显不出来了,到时候也比较安全。

姜氏还有些犹豫,问道:“这要是万一下雨了呢?不是白白浪费了银子吗?”

章元敬却道:“银子没有饭饭重要,奶奶,我不想饿肚子。”

万一没有干旱的话,他们积存下来的粮食确实是卖不上好价格,会亏掉一批,但若是真倒霉遇到了干旱,那可就是救命了。

看着孙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姜氏一拍大腿说道:“行,我去问问族长,这事儿能不能做,他那边也得有个主意才是。”

说到底姜氏还是有些不信青州能大旱,琢磨着去听听族长的口风,那位毕竟经的事情多,来消息的路也多,肯定比他们在家瞎想来得好。

第14章 藏粮

姜氏匆匆忙忙的去了一趟族长家,回家的时候脸色就镇定了许多,只是紧锁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她把一家子的人都喊道屋内,嘱咐道:“外头的情形确实是不太好,听族长的意思,族里头会一块儿买些粮食,各家要是愿意的就一起买。”

原来族长也是早有准备,如果姜氏不过去的话,说不定过几天那边就来人询问了,只是这事儿全凭自愿,买不买以后带来的后果都得自己扛着。

姜氏扫了一眼几人,低声说道:“这天气没个准,万一干旱的话,咱们家也没有其他的出路,这会儿肯定是要跟着一块儿买粮的。”

孙氏也跟着说道:“是啊,就算是买错了,到时候再卖出去,或者留着自己吃也没什么......”

反而言之,万一青州真的大旱,粮食减产的话,她们手里头就算是有银钱也吃不饱饭,那可比多花费一些银子的后果严重多了。

李婶和翠儿哑婆子都是吃过苦头的,听了这话也纷纷赞同,万一真的要饿肚子,她们当下人的日子岂不是更加难过?

姜氏看了他们一眼,安慰着说道:“你们放心,咱家有一口吃的,也就不会饿着你们,这么多年了,你们的衷心我都看在眼中。”

不说这话是不是真心,反正三个下人都感动异常,李婶更是抹了抹眼泪说道:“老太太,我这一辈子多亏遇到了您。”

姜氏这会儿露出大智慧来,笑得慈祥无比:“何必说这话,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得齐心协力的日子才能过得安稳,你们啊,就是想太多。”

章元敬在旁边看着倒是有些佩服起老太太来,甭管将来如何,章家统共就这么几口人,姜老太太年老体衰,孙氏又是个弱女子,章铃兰未成年,他自己就更别提了。

倒是李婶正值壮年,翠儿如今也差不多十四五岁了,哑婆子虽然不会说话年级也略大一些,但她身体好强壮,家里头的粗活大部分都是她在做。

若是这三人的心都不在章家了,那对于章家来说才是灭顶之灾,姜氏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了下人们承诺,务必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果然,有了她的话之后,虽然天气还是那么热,大家期盼的雨一直没有落下来,但李婶三人的脸色都镇定许多,再也没有恍惚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