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巡逻

章明林叫上了四个兄弟,连带着俩个大孩子,七个人浩浩荡荡的就出门了,他这几个兄弟都长得好,人高马大的,即使如今闹了干旱他们家的人一看也精神。

他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带着人沿路边走边敲打,有看热闹的出门来问:“你们兄弟几个这是要去哪儿呢,别是要打架吧。”

章明林立刻摆了摆手,说道:“这哪儿跟哪儿啊,不是说最近这块儿不太平吗,我哥几个就想着看看,别让外地人把咱们当地人给坑了。”

那家的男人一听,也跟着跑了出来,“是为了这个啊,那我跟你一块儿去。”

最近不安稳大家都知道啊,但要不是章家这种人多的,恐怕还真的不敢随随便便的出门。这会儿瞧着他们人多势众的,原本不敢出门的人也动了心思。

跟着一块儿巡逻看看又不会有什么危险,自家的地儿还是自家人看清楚了才放心。

显然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挺不少,原本七个人的队伍走到街尾的时候就成了十好几人,有几个脑子灵活的还建议:“咱顺路问问,这要是眼生的人偷偷摸摸的出现,肯定是有问题的。大家也都能理解,这不是为了街坊邻居的身家安全吗。”

街坊们确实都能理解,并且十分配合,这一问还真摸出几个生面孔在附近出没的事情来,原本没当回事的人也紧张起来,甚至还有院子较矮的人家提议组一个巡逻队。

章明林自然不会反对,就半天的功夫,他们这条街就组成了个巡逻队,还分成了两班。

这时候倒是有人注意到他怀里头的男孩,笑嘻嘻的打探:“你怎么出来办事儿还带着个娃娃,也没听说过你家媳妇又生了一个啊。”

章明林哈哈一笑,骂道:“瞎说什么呢,这隔壁家的平安,她们家不是没有成年男丁吗,就把这娃娃借出来使使,免得街坊们觉得她们家不愿意出力。”

章元敬十分配合,虽然还坐在章明林的肩膀上呢,却板着脸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叔叔,伯伯,我也能帮忙一块儿打坏人,你们别嫌弃我。”

才那么点大的娃娃,扯着嗓子要帮忙的模样还挺逗乐。

这会儿在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之主,娶妻生子了,看见这样的孩子打心眼里喜欢,就有人去谴责章明林了:“三婶子家里头多难啊,她们家的情况咱还不清楚,如今人也够了,也用不着他们出人,都是邻居,肯定帮忙看着点。”

“是啊,到时候别吓着了孩子,待会儿你赶紧顺路把孩子送回去吧。”

章明林又道:“你们还不知道三婶子的性子,我要是不把这孩子带出来,一来她总觉得亏欠了街坊,二来也是怕大家没给她们家好好巡逻。”

姜氏不肯吃亏,也不肯让别人吃亏的名头是响当当的,章元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他家林二叔这么说,是怕大家巡逻的时候不顾着她们家呢。

他连忙喊道:“叔叔别嫌弃我,我可以帮忙端茶倒水。”

这话又逗的大家一笑,其中一人说道:“行啦,你让婶子放心吧,漏掉谁家也不会漏掉她们,再说了,有的人家有钱有人,这会儿连个影子都没瞧见呢。”

这话就带着几分不满了,像是那个孙秀才家里头男丁也是好几个,一条街的事情也不出头,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没种,还说是秀才呢,连三岁娃娃都不如。

被章明林抱着回去的时候,章元敬的内心是佩服的,她们家担惊受怕了那么多天的事情,这位林二叔分分钟就解决了,甚至还为未来的安全竖起了围墙。

他搂着林二的脖子,决定要抱紧这条大腿:“林二叔,你可真厉害。”

章明林哈哈一笑,故意将他抛高了一下,一把又接住:“我怎么厉害了?”

章元敬咯咯咯直笑,“就是很厉害,比我奶奶更加厉害。”

章明林显然没觉得比一位老太太厉害有什么值得骄傲,故意说道:“以后叔叔忙着巡逻,你可得给我送茶倒水啊,这可是大家分给你的任务。”

章老大在旁边听的皱眉,刚才在外人面前他给弟弟面子,这会儿忍不住骂道:“混说什么呢,有你这么当叔叔的吗,平安,别听他的,回去就好好待在家里头,以后爬墙头这么危险的事情可不能做,那不是让你奶奶,让你娘担心吗?”

章元敬吐了吐舌头,乖乖说道:“知道了伯伯。”

随后特别双面人的趴在章明林耳边说道:“林二叔,到时候我偷偷给你送茶水,这是咱们的秘密,不让别人知道。”

章明林也是开玩笑,哪里真的要一个孩子给自己千里迢迢的送水,这会儿又是高兴又是好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最近出门不安全,平安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头吧,茶吗,什么时候喝不是喝,等你长大了再给我送就是。”

章元敬也想长大啊,要是长大了,他作为章家唯一的男人就能在外说得上话了,就像今天的事情,三岁的他跟十岁的他说话显然效果不同。

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章元敬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哎,离我长大还要好久。”

章明林噗嗤一笑,拉了拉他的发梢,道:“急什么,小孩儿都见风长,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长大了,你呀,别心急。”

章元敬却搂着他的脖子说道:“但是我想要快点长大,保护奶奶和娘,还有姐姐。”

这话听的几个大人都心酸,旁边的章元冲更是说道:“哎,平安弟弟还这么小,都不够我一只的,这可怎么保护三奶奶三婶子和招娣啊,爹,要不我们帮帮弟弟,不然他这么小肯定会被人狠狠揍的,揍的鼻青脸肿连三奶奶都不认识。”

章明林觉得这儿子不像是自己的种,说话怎么就那么不动听呢,他瞪了儿子一眼,骂道:“滚一边去,哪儿都有你事儿。”

倒是章老大笑话道:“咱冲儿的性子,那不是跟你一模一样吗?”

章明林完全不觉得一样,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皮猴子,滚回家去吧,我送了平安回家也就回去了,哥,你帮我看着点,敢抓猫逗狗的就揍一顿。”

章老大对侄子倒是比对弟弟宽容,笑骂道:“都跟你学的,要揍你自己揍,反正我不揍。”

章明林抱着孩子敲响门的时候,姜氏已经开始着急了,虽然铃兰说乖孙是被是被林二抱走的,但这都多久了也没见着人影。

正当她忍不住要去隔壁要人的时候,章明林总算是把孩子送回来了。

看着章元敬红扑扑的小脸儿,姜氏大大松了口气,伸手就把孩子接了过去,一边客气的说道:“明林啊,家里头孩子不懂事儿,耽误了你一早上的功夫,哎,有下次你直接喊我一声就成了,别搭理他,要不要先进来喝杯茶歇歇力气?”

章明林摆了摆手,笑道:“没事儿,平安懂事儿着呢。”

说完他似乎刚想到似的,提起了刚才巡逻队的事儿:“都是街坊们自己人,到时候晚上有人巡逻,也能防一防,终归大家都安心一些。”

这消息对姜氏来说却是惊喜了,虽然真要是有事的话巡逻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但有那么几个大男人在,那些宵小就退散了大半。

巡逻队对隔壁章家的用处不大,但对她们家来说简直就是救命了。

姜氏忙不迭的说道:“这,这太好了,哎呦喂,多好的事儿啊,咱家虽然没人,但肯定也要出力的,到时候让平安他娘每天做些饼子,也给几个晚上值班的垫垫肚子。”

姜氏打的好主意,一个饼子做小点,加一些杂粮就用不了多少粮食,但人家过来拿饼子,总得往他们家转悠一下吧,到时候也不用怕巡逻队漏了这一块儿。

章明林一下子就想通了关键,笑着说道:“这也成,如今粮食可精贵,仅够了。”

姜氏也笑眯了眼睛,一直把他送出了门口,章元敬还有些依依不舍的挥着胖手:“林二叔,你可要来看我呀,说话不算数就是小狗。”

章明林哈哈一笑,又做了保证才离开了,一边念叨着怎么自家的娃娃就那么不贴心。

姜氏关上门,原本笑着的脸却拉了下来,抱着孩子进了客厅就把他放下了,教训道:“平安,今天为什么爬墙头去了?奶奶有没有告诉过你这么很危险?”

章元敬心中咯噔一下,立马利索的认错了,还掉了两滴金豆豆,扑到姜氏怀中说道:“奶奶,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啦,吸溜,真的,以后我干啥都先问问奶奶。”

姜氏原本还想说他几句,但瞧着心肝宝贝哭了,哪里还忍得住,连忙放下了原则哄起来:“知道就好,以后可再不能这样了,不然奶奶也得揍你。”

姜氏舍不得揍孙子,但舍得揍孙女啊,章元敬好容易哄好了她,一回房就瞧见章铃兰眼睛红彤彤的,据说还被打了两下屁股,心中顿时愧疚起来。

章铃兰倒并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一门心思的担心弟弟,看见他平安回来就破涕为笑了。

第18章 严冬

有了巡逻队的存在,果然他们这条街都安宁了许多,原本探头探脑想要趁机打坏主意的人也消失了,提心吊胆的也都能安心睡一个好觉了。

章家果然每晚都做了大饼子放在门房那儿,平时谁也不稀罕一个饼子,但这当头粮食多精贵,巡逻队的人自然乐意过来,为此也对章家多看顾几分。

姜氏还不放心,让哑婆子仔细观察了几天,见巡逻队每天确实是在检查,这才安心了。

原本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下来,不管是姜氏还是孙氏都有些懒洋洋的,这会儿天气也越发冷了,一家人常常窝在堂屋里头,说说话做做活倒是也不嫌闷。

只有章元敬老想着去隔壁串门抱大腿,一开始姜氏还有些不乐意,后来孙氏瞧着,背着人在她面前说道:“说起来当年相公也没少照顾林二呢,如今他看顾咱平安几分也是应该的,男孩子,总得让他多出去跑跑,不然胆儿小。”

姜氏想了想也觉得是,他们家没男人,铃兰倒也罢了,平安总不能一直不跟其他的男孩儿接触,隔壁家的那几个虽然闹腾,但人品确实是没得挑的,即使她不喜欢隔壁的老太太,对此也是十分认可的,想了想,姜氏到底是答应了。

姜氏松了口,章元敬得了空就往隔壁跑,两家也就是十多步路远,每次姜氏亲自送他出门,看见那边开门放他进去才安心。

一开始隔壁的牛氏老太太是不喜欢他上门的,但挡不住章元敬人好看嘴也甜啊,每天到了这头必定先给老太太问好,有时候还带着自家做的小点心,口口声声说:“我奶惦记着奶奶,让我专程送过来给尝尝,您要是吃的好的话,下次我还带。”

隔壁老太太哪挡得住这种糖衣炮弹,第一天第二天还板着脸,到了第三天就开始勾嘴角了,最近已经开始问今天平安怎么没过来,平安怎么来得晚了,平安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呀,那态度比亲孙子还要亲近几分。

也不怪老太太,他们家的孙子都是放养,一个个跟皮猴子似得,平时没把她闹腾死就不错了,就说吃一个点心,这些孩子就没个够的,哪会跟平安似得,吃一个甜果子都想着她。

老太太还对几个媳妇说道:“你们啊,回头要是能给我生一个平安这样的就好了。”

几个媳妇只能干笑,但就是章明林的媳妇,私底下也说道:“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你看看平安,从出生就没爹多可怜,就显得比别人乖巧懂事许多。”

章明林困得很,听见这话说道:“看来咱家的俩个是懂事不了了,谁让老子还活着。”

他媳妇被气的不行,但最后也无话可说,只得推了他一把睡了。

章元敬可不知道自己快成为隔壁家的小明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第一场雪落下来之后,姜氏就不许他再出门了,怕孩子摔着,要怕他冷着。

没过几天,隔壁家的老太太就溜达着过来了,姜氏心中吃惊,很快就明白过来她的来意,心中那个自得啊,倒是客客气气的招待了人家。

等人一走,姜氏就对孙氏说道:“你瞧瞧,隔壁生了一屋子,还不是喜欢咱平安。”

两位老太太的积怨和较劲先不说,这场雪倒是少许的缓解了当地的干旱,至少把雪烧一烧也能喝,倒是不怕渴死了。

只是下了雪城外头那些安置难民用的茅草屋就不那么好用了,听说没几天的功夫就冻死了好几个,县太爷记得头发都花白了,带头从家里捐了棉被出来。

有县太爷带头,下头的富贵人家肯定也要表示一二,这些棉被棉衣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施粥的粥也越来越稀,显示城里头的粮食也开始吃紧,就章元敬知道的,隔壁章明林家现在已经减到了两顿饭,可见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起来。

因为姜氏的未雨绸缪,章家的粮食倒是还充裕,只是不知道明年的光景如何,姜氏也不敢放开了让他们吃,不过一家子的女人胃口也不大就是了。

章元敬无法想象这样的天气下,城外穿不暖吃不饱的难民要怎么挨过去,这也不是现在的他能担心的事情,他只知道隔壁孙家已经上门了好几次。

上门来的人还是王氏,因为孩子闹了不合,后来又有读书那回事儿,王氏已经秀没上门了。这次她一露面,看见的人都吓了一跳,实在是脸色太差了。

面黄肌瘦不说,眉宇之间还带着一股子晦气,进了门也不说话,眼泪先落了下来。

孙氏以前与她的交情还算不错,这会儿也是不忍心,连忙问道:“嫂子这是怎么了?”

王氏只是哭不说话,孙氏还有心安慰几句,旁边的姜氏却不冷不热的说道:“我说王氏,要哭回你自家哭去,有话你就直说,哭哭啼啼的这不是给我们招晦气吗?”

王氏向来是有些怕姜氏的,听了这话也就擦了擦眼泪,带着几分委屈说道:“三婶子,我这要是没办法了,如今世道乱成怎么样了,家里头吃口饭都难,谁知道相公他,他居然还领了一个人回来,说什么可怜,这年头谁不可怜?”

姜氏孙氏好长一段时间没出门,倒是真不知道隔壁发生了这种事情。

王氏满腹委屈,虽然不敢骂孙秀才,却把那个女子里里外外骂了个遍,无非是狐媚子,不要脸之类的话,孙氏连忙把一双儿女打发出去,带着几分不悦说道:“这还有孩子在呢。”

王氏噎了一下,委屈的说道:“我,我这不是没注意吗,这心里头难受都很,真是恨不得死了的好,如今家里头哪里还有我的位置。”

姜氏反问道:“这话跟我们说有啥用,孙秀才要是给我脸面,当初就不会一口回绝了,要跟你公婆说才有用,孙秀才难道还能不听老爹老娘的话不成。”

王氏却抽抽噎噎的说道:“爹娘根本不管,那个小贱人有了身孕,如今身子骨金贵着呢。”

姜氏被她断断续续的话弄的心烦不已,暗道这事儿自家也帮不上忙啊,她总不可能去隔壁为了她王氏出头:“再不济,你就找找娘家,让你兄弟来撑腰呗。”

王氏又扭扭捏捏的不说话,姜氏不耐烦了,直截了当的问道:“你今天到底干嘛来了?”

王氏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才说道:“这不是家里头多了一个人,过了年说不定还要生了,家里头的粮食实在是不够吃了,我家长生都饿了好几顿,就想着婶子家还有余粮的话,能不能借一些给我,到时候咱们一定还。”

姜氏一听脸色更冷了,淡淡问道:“是他孙秀才让你来的?”

王氏连忙说道:“怎么会,相公是读书人,哪里顾得了家里头的事情,是我自己的主意。”

姜氏更是看不起她了,骂道:“你个缺心眼,这会儿借了粮食回去,还不是便宜了狐狸精,到时候坏人你都当了,好处一点儿没享到。”

不等王氏反应,姜氏继续说道:“难不成你真打算让狐狸精剩下儿子来,以后跟你家长生分家产,不是我看低了那孩子,长生的脑袋瓜子可不行,到时候孙秀才又是个偏心的,你家长生说不定就要被赶出去讨饭了。”

王氏张了张嘴,原本的三分担心也变成了七分,孙秀才有多偏心,她最近可是看的清清楚楚,虽说如今长生还是唯一的儿子,但以后谁知道呢。

姜氏再接再厉的说道:“你想啊,这年头谁家粮食不金贵,就是你怀孕的时候也没大鱼大肉的,凭什么现在还得你出来借粮给狐狸精吃?”

王氏心里头原本就是不忿的,听了这话也是犹豫起来,姜氏又给出主意了:“要我说,待会儿你就一路哭回去,逢人问你为啥,你就说家里头的事情,说借不到粮长生也得饿死了,到时候孙家但凡是要面子的,肯定不能再让狐狸精作威作福,逼死了你这个原配。”

姜氏一边骂王氏发傻,一边又说道:“家里头是不是你做饭,你做饭你不会偷偷留一些出来给长生吃?难道孙家爹娘还能亏待了自己的孙子?”

王氏有些犹豫的说道:“那这样的话,爹娘和相公岂不是要挨饿了?”

姜氏骂了一句傻,说道:“你不会多留一些出来,偷偷给你公婆送去?就说你自己没吃省下来的,他们也不能有话说。”

“至于孙秀才,他乐意跟狐狸精同甘共苦,还用得着你心疼?等他吃够了苦头,也就知道还是你好,你一直没饿过他,他哪里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还以为家里头宽裕的很呢。”

王氏被忽悠的晕晕乎乎,觉得这话哪儿哪儿都有道理,一直到被送出门,哭着走了好远,散播了孙家的家丑之后,她才恍然想起自己压根没有借到粮食。

王氏一边骂着姜氏奸诈,一边倒是有些清醒过来,她自己可以忍了狐狸精,但儿子可不能忍了狐狸精的儿子啊,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她滚出去。

孙氏看着王氏被忽悠走,顿时有些佩服的看向他娘,姜氏挑了挑眉头,慢慢的喝了口茶,才骂道:“你也是个笨的,看她哭就不该问,那不是挖了坑等着你跳吗。”

想了想,她又不放心的说道:“这当头,你要是借了王氏,以后其他人来借那是借不借?借了她不借给别人,平白的得罪人,再说了,咱家就那么多的粮食,想借也没有。”

孙氏也从来不是个舍己为人的,听了这话也明白过来,笑道:“娘,你放心吧,我不为自己想还能不为了平安和铃兰想,怎么样也不能饿着两个孩子。”

姜氏瞥了她一眼,这才说道:“你知道就好,就怕你一心软,到时候惹来大麻烦。”

第19章 饥饿

这一年的冬天下了许多雪,似乎春夏秋三个季节累积下来的雨水都放到了冬天,老百姓们倒是不怕渴死了,但城外时不时就能冻死个把人。

县太爷显然也很怕闹出乱子来,城门那边的看守更加严格了,到了年关时候已经被不许进出,只有每天施粥的队伍能够放行。

相比起城外的难民,县城内的老百姓要好过许多,虽然经历了一年的干旱,但到底是有瓦遮头,有棉衣棉被可穿,藏着的粮食挤一挤倒是也饿不死。

只要熬过了冬季,等春天万物生长,他们青州这一片地方有的是办法找到能吃的。

等到了腊八,雪停了,却又开始下雨,天气比之前下雪的时候更冷了,姜氏每天就盯着孙子不让他出门,生怕不小心就沾染了风寒。

这会儿家里头李婶也不太出门了,外头的菜贵的要死,他们家哪里吃得起,幸好之前腌了好几桶的腌菜,这会儿倒是可以用来下饭。

平时这么省着点倒也罢了,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却不能这般寒酸,孙氏亲自带着李婶出了一趟门,回来的时候拎着一个篮子,上头盖着一块布,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块肉和几个鸡蛋,粉粉嫩嫩的颜色简直让人惊喜。

章铃兰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段时间下来已经有些面黄肌瘦,看见肉一下子蹦跶起来,又捂住自己的嘴巴,小心翼翼的说道:“娘,是肉。”

别说章铃兰了,就是章元敬都控制不住的流口水,实在是这段时间除了腌菜就是腌菜,米饭也煮的稀稀薄的,吃的嘴巴里头直发淡。

迎着一双儿女亮晶晶的眼神,孙氏心中也高兴,觉得刚才的大价钱没白花,笑着说道:“就这些,比平时贵了三倍不止,还是好不容易才买到的呢。”

姜氏看了看肥肉也觉得满意,点了点头说道:“晚上就煮上,也让孩子们高兴高兴,这一年过得,哎......苦了我的乖孙。”

姜氏是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给自家乖孙,但挡不住年头不要啊,家里头的银钱几乎都用来买了粮食,这只出不进的,就是她也舍不得买肉吃了。

再有一个,这当头肉也不好买,就是买了到时候香味传出去,那让周围的人怎么看,他们孤儿寡母的,这方面不得不注意一些。

不过今天不一样,这大年三十的,家家户户总要想办法弄点好吃的,他们吃点肉也就不那么显眼了,所以姜氏才会答应。

下午的时候,章元敬照旧是跟着章明林去参加祭祖,不过跟去年的庄严不同,今年的祭祖分明带着几分凝重,下面人的脸色也没有去年好看了。

这次章元敬没让章明林抱着,是自己站着参加完祭祖的,只可惜最后也没分到他心心念念的肉,族长脸色有些沉重的每个人分了一升米。

一升米不算多,大约也就是两三斤的样子,敞开肚子吃的话恐怕几顿就没了,但对于已经断粮的人家来说,这要相当于救命口粮了,一时间大家伙的脸色倒是好看了许多。

等从祠堂出来,章明林一把把章元敬抱起来,颠了两下说道:“瘦了。”

章元敬格格一笑,搂住他的脖子说道:“不是瘦了,是抽条了,我奶奶说的。”

章明林只以为他们家也过的难,笑着说道:“你奶奶唬你呢。”说完直接把自己的那升米倒到了章元敬的小袋子里头,又塞进他的怀中。

旁边的章老大张了张嘴,到底是没有多说什么,就那么一丁点儿的米也不够他们吃的,还不如给了隔壁,孤儿寡母的确实也可怜,想到当年的章明亭,他也没能反对。

章元敬愣了一下,连忙说道:“林二叔,我家有的吃呢,你看你都瘦啦,这些米还是你带回去吧,我一点儿都不饿,真的。”

只可惜他的童言童语在大人们听来那就是懂事儿,瞧瞧章元敬的脸色,虽然没有面黄肌瘦吧,但一点儿血色都没有,这还是章家唯一的孙子呢,他都这样了,可想而知其他人会怎么样。章明林就说道:“拿着吧,我也不缺这一口吃的。”

章元敬抓紧了袋子,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感动,隔壁家的日子显然也是不好过的,这一点从章明林脸色都没以前好看,几个孩子眼看着都瘦了许多可以看得出来,但家里头这般的艰难了,章明林还是惦记着照顾他们。

回到家中,闻着香喷喷的红烧肉,章元敬也觉得味道不如之前想象的那么好了,吃过晚饭,他偷偷溜进了姜氏的房里头。

老太太一看见他过来,一把搂着问道:“怎么自己个儿过来了?”

章元敬已经习惯被家里头的女人搂着抱着了,也不挣扎,笑着说道:“我想奶奶了,想跟奶奶一块儿守夜。”

姜氏一听自然高兴不已,虽然如今她对孙氏的意见不那么大了,但如果孙子能够更亲近自己,她自然是没有不乐意的。

祖孙俩个亲近了一会儿,章元敬才说道:“奶奶,今天我带回来的米,有一些是隔壁林二叔给我的,我说不要,但他硬是要塞给我。”

姜氏惊讶了一下,随即说道:“林二是个有良心的,不枉当年你爹那么照顾他。”

章元敬不知道自家亲爹是个什么人,但偶尔从林二的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来是个人缘好的,他虽然死得早,却给一家人留下了许多善缘。

章元敬叹了口气,一副大人的模样说道:“奶奶,林二叔把米给了我,那他回去会挨饿吗,我今天看见他都觉得瘦了,几个哥哥也瘦了,都跑不动了。”

姜氏皱了皱眉头,想到隔壁那一大家子的人倒是明白过来,还说道:“哼,生了那么多,就算是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吃的。”

姜氏跟隔壁老太太的矛盾,一般都是因为子嗣而起,如今看看这边形单影只,看看对面子孙满堂,就知道姜氏心里头是个什么滋味了,这会儿难免有些酸话。

章元敬站起来搂住姜氏的脖子,摇了摇撒娇道:“奶奶,要是林二叔饿肚子的话,是不是就不能保护我们了,他今天抱着我都觉得吃力了呢。”

可怜的林二还不知道他被吃力了,说真的,他就是饿上几顿也不会抱不动孩子。

姜氏皱了皱眉头,大概是知道孙子犯了心软的毛病,她叹了口气,也并不简单粗暴的拒绝,反倒是细细说来:“这个道理之前我与你娘说过,如今再同你说一回,现在谁家日子不难过,除了那些大户人家,人人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当初隔壁也是跟着买了粮食的,说要饿死,这话我是不相信的,挨几天饿倒是有可能。”姜氏自问也不是那种狠心绝情之人,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她才能硬起心肠来,“升米恩斗米仇,隔壁家的情况,咱们借一升米也不顶事儿,难道还得把家搬过去不成?”

“再有一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借给了他们家,那别人家上门来咱们是借还是不借?”姜氏挑了挑眉头,看着孙子若有所思的样子倒是安心一些,他家孙儿虽然年岁小了一些,却是个聪明却又能听得进人话的。

章元敬抿了抿嘴角,靠在姜氏的怀中闷闷不乐的说道:“咱们不能偷偷的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