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却道:“就隔壁那么多人,五个媳妇子,能瞒得住什么秘密?”

这话真不是诽谤,家里头人多嘴杂,就算是想要保密也是件难事儿。

章元敬想想觉得也是,虽然他心中有些愧疚,觉得自家吃饱穿暖,隔壁林二叔家还挨饿有点儿心里不安,但为了他们家让自家陷入困境,也不是他乐意的。

看着孙儿闷闷不乐的样子,姜氏也是心疼,她摸了摸小孩儿头发,笑着说道:“平安别担心,真到了那一天,奶奶也不是那种死扣死扣之人。”

章元敬听了,到底是没有再坚持,就像姜氏所说的,现在隔壁也没到山穷水尽的程度,犯不着冒着风险去帮忙,毕竟前俩天王氏也没能借走粮食呢。

这一放就是一个月,新年过后,雨雪倒是停了,只是天气依旧很冷,但远没有到万物复苏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好年头时也难过的季节。

章元敬倒是被姜氏放出了门,准许他到处走走了而不是一味的关在房中了,他首先去的自然是隔壁,这一进门果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来,章家几个大男人都没出门干活儿,窝在家里头休息呢,看脸色绝对不是惬意的那种。

章明林几个当然不是在家休息,而是躺着节约体力,谁让这时候活儿难找,出门也是浪费功夫,反倒是饿的更快。

就像姜氏猜测的那般,他们家人多,虽说储存的粮食也多,却比隔壁快许多吃完了,去年过年的时候就开始喝粥,这会儿粥里头都看不见米粒儿了。

女人和孩子还好,他们几个大男人真有些受不了,眼看着气色就差了许多。

难为章明林看见他还露出一个笑脸来,招手说道:“怎么这时候过来了,是不是家里头没吃的了,瞧小脸白的。”

章元敬笑了笑,能不白吗,这都几个月没正经见过太阳了,他抓住章明林往厨房走的大腿,低声说道:“林二叔,你陪我去一个地方。”

章明林有些奇怪,但还是抱起他往外走,他媳妇看了一眼就皱了眉头,心中忍不住埋怨隔壁不懂事儿,这时候还让小孩儿过来干啥?她家男人也是,没见过这么疼别人孩子的!

第20章 送粮

“林二叔,你等我一下。”带着章明林走进自家大门,章元敬在他耳朵边儿说道,咕噜噜跑下来朝着后院跑过去。

章明林哎了一声也没能叫住他,追了两步想想不太妥当,后院还住着明亭媳妇呢,他怎么能随随便便的进去,只能站在前头跟哑婆子大眼瞪小眼。

话说章元敬迈着小腿哒哒哒跑到了后院,很快就找到了在做针线的姜氏,他停下脚步,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的气息平稳下来,这才背着小手走了进去。

姜氏一看就乐呵,每次自家乖孙作出这幅大人模样来的时候,铁定是有啥话要说。

姜氏故意当作不知道,笑呵呵的说道:“平安回来啦,渴不渴,奶奶倒杯水给你喝。”

章元敬摇了摇头,看了看姜氏说道:“奶奶,我有事儿要跟你商量。”

姜氏挑起眉头,笑问道:“啥事儿?你先说了奶奶才能看答不答应。”

章元敬抿了抿嘴角,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开口说道:“奶奶,之前你说不好借粮,我觉得也对,但是现在时机是不是到了?”

姜氏一听,笑道:“呦,咱平安还知道时机不时机呢,看来三字经没白读。”

章元敬见她顾左右而言他,跺了跺脚说道:“奶奶,我在说正事儿呢!”

姜氏连忙严肃了脸色,说道:“行,你说吧,为什么说时机到了?”

章元敬伸出三根手指,说道:“第一,现在已经快春天了,即使借出去一部分粮食,我们也不会挨饿;第二,隔壁林二叔家已经断粮了,再不借的话也晚了;第三,林二叔一家都是好人,他们不会借了不还,再说了,林二叔一直都很照顾我。”

姜氏听了,倒是仔细的看着自家乖孙,她也是没想到一个还没到三岁的孩子能说出这些话来,这孩子早慧,姜氏这么想着,心中难免有些担忧起来,曾几何时,他爹也是这般的。

看着姜氏神色有些恍惚的模样,章元敬伸手拉了拉姜氏的手,问道:“奶奶,你怎么了?”

姜氏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把孩子拉在身边搂着,摸着他的头发说道:“平安啊,你可得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将来娶妻生子,奶奶还指望看着章家子孙满堂呢。”

章元敬不知道姜氏为何忽然如此,但还是乖巧的答应道:“奶奶,你还年轻着呢。”

姜氏笑了一下,依依不舍的摸着孩子的头发,越看越觉得这孩子长得像他爹,尤其是那双眼睛,看着似乎一模一样,都是一样从小就这般懂事儿。

姜氏心中越发怜爱了一些,章元敬忍不住问道:“奶奶,我的说不对吗?”

姜氏笑了笑,刮了一下他的鼻尖儿说道:“平安说的都对,咱家的粮食还算充裕,既然要做好人,那也不必借了,就送给隔壁吧。”

“今年的年成若是好,就算是送,隔壁家那婆子也会想着法子还回来,若是不好,他们想还回来也没办法,何必让人为难呢。”再有一个,他们还多亏了何必才这般安稳。

章元敬一听,笑着抱住姜氏的手臂说道:“奶奶,你真是个大好人。”

姜氏哈哈一笑,又故意板着脸说道:“这世道,好人可难当,你看轻轻松松的就送了一批粮食出去,若是年成不好的话,咱们家也得跟着挨饿了。”

章元敬连忙说道:“肯定不能啦,最近不是下了很多雨吗,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这话姜氏也爱听,她亲自收拾了一袋子的粮食,里头大部分都是杂粮,甚至还有一些番薯什么的充数,但数量确实是不少。

姜氏显然是做不了这种重活的,最后还是哑婆子和李婶一块儿把这袋子粮食抬了出去。

那头章明林一看这袋子就吃惊不已,等知道里头都是粮食,还是姜氏送给自己家的,章明林又是感动又是愧疚,连声说道:“婶子,这些你们自家留着吃吧,我们家有呢。”

自然要做好人,姜氏自然是要做到底的,听了便笑道:“我还不知道你家老太太那个精抠的性子,去年能存下多少来?瞧着你的气色都不大好了,可见是饿的。”

“再说了,咱们多少年的邻居来,你也知道我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家里头真有多余,这才拿出来送你,你不为自己想,也得想想那几个孩子啊,最小的才三岁呢,哪里能扛得住饿,你呀,就别客气了。”

章明林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愣是听出两眼眼泪来,他抹了一把眼睛,说道:“婶子,明亭哥活着的时候就照顾我,如今您也…我林二没别的,就是一腔子力气,以后您家有啥事儿尽管开头,我绝不会有一句推脱,不然就让我不得好死。”

姜氏心中听的满意,章明林可算是个说话算话的,嘴上却说道:“呸呸呸,提什么死,人啊,就是得活着才又希望。我们家平安还这么小,以后要你们照看的地方多的是,到时候你们别嫌弃这孩子不懂事儿烦人就是了。”

章明林这会儿看章明林的眼神更加慈祥了,蹲下来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平安这么懂事,您就是不说我也得看顾一些。”

两个人并为多话,章明林认认真真的道了谢,出去看了眼确定街上没人,麻溜的背着袋子走了,俩家距离并不远,对章明林来说就是几步的功夫就到家了。

看着章明林利索的劲头,姜氏心中暗叹了口气,自家的孩子虽然也好,但是她们家到底是单薄了一些,明亭没有兄弟姐妹,到了平安这边也只得一个姐姐。隔壁虽然关系远了,但走得近一些也好,将来平安能有个助力。

那头章明林敲开了自家的家门,迎面就是自家媳妇的抱怨:“不就送个孩子,你怎么去了这么久,三婶子也真是的,这会儿谁家日子都不好过,怎么还让平安到处走,这要是饭点的话咱们能不管饭吗?家里头的孩子都喂不饱…”

“你给我闭嘴!”章明林被她一番抱怨的话弄的火气也上来了。

平时章明林也是个疼媳妇的,他媳妇真没有受过这种气,这会儿一听便委屈的很,连声骂道,“我哪句话说错了,平日里你对平安就比自家儿子亲,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你的种…”

其他的话还好,这话却触了霉头,章明林直接一巴掌扫了过去,看着媳妇不可置信的眼神,他也没有心软,反倒是骂道:“再让我听见这话,我就送你回娘家!”

她媳妇从未见过章明林这般发火,吓得一个哆嗦。

后头听见了这边的动静,章老娘和大儿子过来一看,就皱眉说道:“怎么还动手了?二儿,咱家可不兴打媳妇的啊。”

说完赶紧去把媳妇扶起来,见她脸没有肿起来才放心了一些,有人安慰了,章二媳妇放开嗓子就哭起来,似乎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章明林皱了皱眉头,心中腻味的要死,暗道平时瞧着自家这个也就是喜欢拈酸吃醋,在妯娌里头喜欢拔尖了一些,谁知道说起话来这般混账。

他这会儿也不给老娘的面子,骂道:“再嚎就滚出去,你还不知道错了是不是?”

比起老娘来,章明树倒是公道一些,他是知道弟弟这性子的,以前也从未见过他打媳妇,今日这般必定是有些缘由的:“好了好了,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你不是去送平安了吗?”

章明林还未说话,他媳妇已经哭诉起来:“我,我不就是说你太疼平安了吗,这都超过自家儿子了,你做的出来,难道还不许我说说了?”

章明林简直是怒火攻心,指着她骂道:“你是说这些吗,你,你,你…”

他又是气愤,又是没办法把刚才的话说出口来。

章老娘却反应过来,冷着脸放开二媳妇,冷冷说了一句:“你拿着隔壁家的事情说嘴了?”

二媳妇脸色微微一僵,讷讷说道:“娘,我,我这不是一时心直口快吗。”

章老娘脸色不缓,反倒是更加严厉起来:“这叫心直口快吗,这叫不修口德,以后再说那样子的话,不说明林,我也得让你滚回娘家去。”

二媳妇嘴唇哆嗦了一下,心中也恐惧起来,不知道这怎么就糟了一家人的眼了,天知道平时在家的时候,她们婆婆说起姜氏也从来没个好脸色啊,她,她也是觉得孙氏年轻貌美的,自家当家的那么喜欢平安,长期以往会有点不好的事情。

章老娘也是气,她跟隔壁的是不对付,但也知道他们日子难过,不知道流言蜚语会逼死人吗,真到了那个份上的话,她怎么对得起这些年的情分。

章明树眼看着弟媳妇吓到了,叉开话题问道:“你从哪儿搬回来这么一大袋子东西?”

说到这个,章明林更加愧疚了,叹了口气说道:“隔壁婶子给的,说知道我们家断粮了,哎,这婆娘乱说话,我以后还拿什么脸去见婶子。”

章老娘打开袋子一看,见是一袋子的粮食顿时开心起来,拍着大腿说道:“这也就是老邻居了,平时偶有不对付的,也不耽误咱们俩家的交情。”

说归说,章老娘倒是把这次的事情放到了心上,虽然是二媳妇无理取闹,但自家人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其他人家了,这门关系让章明林来走动确实是不太合适。

这一天章家人吃了个饱饭,当晚上章老娘就把二儿子叫过来,嘱咐道:“以后平安来找你没事儿,要是送孩子回去的话,还是让我或者让你大嫂来吧。”

章明林心中还有气,忍不住说道:“娘,我行得正站得直。”

章老娘拍了一下儿子,骂道:“谁说你不直了,只是这人言可畏,既然可以避开为啥不避开?真要有点谣言,你倒是没事儿,隔壁的小媳妇还怎么活?”

章明林想了想,到底是无可奈何的答应了,只是心中愧疚,此后更是待章元敬胜过亲生。

第21章 厉害

大概是老天爷觉得百姓们已经受够了辛苦,开春之后雨水再一次丰沛起来,刚开始每次下雨都能听见周围百姓的欢呼声,渐渐的他们又开始习以为常,毕竟,这是多雨的青州。

后院那口深井的水又开始上涨,现在章铃兰不大花力气就能提起水桶来,距离井口实在是太近了,以至于她再三交代弟弟不准靠近。

随着雨水一块儿重来的是春天的生机,去年因为干旱而干枯的山峰,田野,河流,再一次被嫩绿的颜色覆盖,似乎他们一直在这里从未消失过似得。

漫天遍野的绿色带来老百姓的希望,曾经在城门口生怕饿死的难民们不用县太爷赶人,自己就慢慢散开去的,他们有的冒险回乡,有些却去了周围的村子,有山有水的总归饿不死。

难民们一走,青州县的压力大大缓解,县太爷也是松了口气,这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他也快撑不住了,幸亏老天爷开眼,到底是没把老百姓逼上绝路。

县城内的气氛都松快了一些,偶尔也有行色匆匆做活的,但也能听见行人们的笑声了。

章家也是大大松了口气,果然就跟姜氏猜测的那般,他们家一借粮食出去,就算隔壁想要隐瞒,没几天的功夫还是漏了一些口风,人太多,不好管。

这消息一传出去,第一个上门的就是王氏,她上次被忽悠了回去,倒是真的按姜氏说的做了,结结实实把孙秀才和狐狸精饿了几顿,一时倒是真制住了那俩个。

可惜就算是如此,翻过了年他们家也断粮了,王氏自己挨饿不要紧,倒是舍不得儿子啊,这才又一次舔着脸上门来了。

姜氏这次倒是没有推脱,直接让孙氏进去拿,一边看了看王氏的气色,笑盈盈的问道:“怎么样,教你的法子还好使吧?”

王氏对姜氏还挺感激,带着几分激动说道:“可不是吗,回去我就按婶子说的做了,一开始相公还怪我,我就按婶子教的那么说,孝字大于天,家里头自然要先可着爹娘吃,余下的我,长生,可也都饿着肚子呢,相公一听,果然也无话可说。”

虽说如此,孙家公婆自然也舍不得让唯一的孙子挨饿,自然会偷偷的喂他,再加上家里头厨房的事情是王氏在管,偷偷摸摸的塞几口也是便利。

想到那个小贱人的模样,王氏还带着几分快意,又有着不自知的咬牙切齿:“哼,自甘下贱的货色,想来我家吃好的喝好的可不成,相公不是觉得她颜色好吗,我就让她吃的最少,干的最多,看看这颜色能够撑得过几时。”

姜氏瞥了她一眼,见王氏眼中闪着凶光,倒是凭良心说了一句:“给人当小的女子,也都是可怜人,你啊,也别太过了。”

要她说,男人才是那个根子,自己看不住男人,没有这一个也有下一个。

王氏冷哼了一声,显然是十分不以为然,等看见孙氏拿着一小口袋的粮食出来倒是热情起来,只是打开一看,见一半都是粗粮顿时又有些不痛快。

姜氏抢在她前头说道:“如今粮食还贵着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到秋收,这些也是我们几个牙缝里头抠出来的,要不是看在几十年邻居的份上,我还真舍不得给你。”

王氏一张脸又青又白的,听了这话也只好道谢:“我还不知道婶子吗,婶子的这份情谊我记着呢,将来必有回报的时候。”

姜氏笑了笑,说道:“我也不指望你回报,大家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最好。”

等王氏走了,孙氏倒是说了一句:“估计还嫌不够呢,真是个贪心不足的。”

姜氏也说道:“就是给了她再多,她也不会觉得够,她啊,就是个笨心肝的。”

孙氏想了想又道:“不过以前倒是没看出来,那孙秀才真不是个东西,王氏虽然小心思多一些,却是一心一意为了他孙家的,他倒是好,闷声不响就带了个人回来。”

姜氏倒是冷笑一声说道:“哼,以前看着就知道不是个好的,对别人没良心,对自家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就是祖坟冒了青烟,这才好运气考了个秀才。”

婆媳俩个说了一会儿隔壁的闲话,就又看见哑婆子进来,咿咿呀呀的比起手势来。

姜氏皱了皱眉头,还是说道:“得了,让他在前头等着吧。”

说完看了看孙氏,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你去把平安也叫来,乡下的佃户来了,你们跟我一块儿去见见。”

孙氏一听倒是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问道:“娘,我出面合适吗?”

姜氏一锤定音:“有什么不合适,你是我章家的当家主母,你不出面谁出面。”

姜氏有自己的考虑,她到底是年纪大了,谁知道能不能活到孙子成年,到时候有一个万一的话,家里头的事情总要有人能够管得住的。

孙氏显然有些忐忑,她在家的时候不受重视,家里头也没有佃户,自然也学不到这些,进了章家之后姜氏并不喜欢她,前几年因为她只生了女儿还有些刻薄,故而这么多年以来,孙氏还真没有碰过管家这事儿,最多也就是自己攒一点私房钱罢了。

姜氏带着忐忑不安的孙氏以及好奇的章元敬到了前院,来的还是去年那个老汉,他看起来更老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精神头看着倒是还成。

一看见他们几位,老汉便有些拘谨的问了安,搓了搓手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姜氏自己坐了,抱着章元敬放到腿上,又让孙氏坐在一边,这才开口问道:“老张啊,这不是春种的时候吗,你怎么这时候上门来了?”

张老汉似乎有些不敢抬头看她的样子,讷讷说道:“哎,这冬天太难过了,东家,家里头的粮食都没了,哪里还有种子哦,我,我这也是没法子了。”

姜氏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冷冷问道:“你们家把种粮都吃没了?”

张老汉一副恨不得把脑袋塞进地面的样子,用力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口口声声的骂自己:“没办法啊,去年旱了,本来也没啥粮食,我也不能看着家里头的小孙子饿死。”

姜氏却冷笑了一下,反问道:“你怕小孙子饿死,难道就不怕东家饿死?去年没让你交租子,那是看在大旱的份上,不把你们逼上绝路,要不是想着今年可以种两季,我能答应吗?”

“现在倒好,你空口白牙的说种粮都吃了,那拿什么来种?”

张老汉急的满头大汗,连声说道:“我都说了,不能吃不能吃,但是实在是饿啊......幸亏今年雨水多起来了,要是能种两季的话,收成铁定能成。”

姜氏冷冷反问:“种粮都吃了,你拿什么种?”

张老汉偷偷看了她一眼,讷讷说道:“东家,您能不能先赊一些给我们,老汉我发誓,不用到冬天,秋收之后就能收回来,这一年就算是豁出去老命,也得把粮食给还了。”

姜氏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仔细的把张老汉看了又看,最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开口问道:“老张,你在我们家佃田来种也好多年了吧,我记得平安他爷爷还在的时候就是你了。”

张老汉哎了一声,也说道:“可不是吗,这都快十年了。”

姜氏忽然柳眉竖起,骂道:“十年的功夫,是不是把你的心思养大了?章家如今只剩下那些田,你明知道我们祖孙几个就靠这个吃饭,去年敢昧下佃租,今年还敢来借粮种。”

没等张老汉反应过来,姜氏一口唾沫唾了过去,直接糊了他一脸,骂道:“丧了良心的东西,你不就是欺负我章家无人,是不是想着饿死了我们好占了田地,呸,这冬天你家还敢敞开了吃,这是吃我的血,喝我的肉啊。”

张老汉也没料到姜氏会直接发难,一时之间脸色难看至极,要知道他在家也是一家之主说话响当当的,这会儿去被个娘们指着鼻子骂。

姜氏却全然不顾他脸色难看,继续骂道:“没粮种你还种什么粮,明日我就把田地佃给别人,你真以为除了你家,我就找不到佃户了是不是?”

这年头良田难寻,佃户还不好找,像是章家这样的好东家更是难寻,要知道地主家的佃租一般得五六成,好一点的也得四成,像章家这般只收三成的实属难得。

其实这佃租也是当年老爷子定下的,姜氏心中早有几分不满,更加没料到的是自家仁义,却养出一群狼心狗肺的来,去年是难,但章家族里头没收到租子的也就他们家!

张老汉原本还在恼怒,这会儿听见这话却吓得脸色惨白,连声喊道:“老太太,当年可是老爷子亲口答应租给我们的,这些年我们也算是矜矜业业,去年这不是大旱这才耽误了,您可不能不念一点情分啊。”

姜氏却冷笑道:“情分?你以为我不知道田里头的猫腻,这些年地里头的收成为什么会越来越差,去年是大旱,但青州这边可没断流,你们肯使力气的话也不至于如此!”

“现在你倒是跟我讲情分,我原本还想着,今年若是你乖乖还了粮食,这事儿就过去了,谁料到居然是个贪心不足的,哼,这次若是饶过了你,下次倒霉的就是我章家。”

张老汉还要再为自己开拓,姜氏却已经让哑婆子把人送出去,还说道:“我家是没了男人,但族里头可多的是,去年我不跟你计较你倒是当了福气,这次没别的说头,早早的滚出章家,以后章家的田也用不着你费心思!”

第22章 教媳

等张老汉被哑婆子提着扫把赶了出去,姜氏原本怒气冲冲的样子倒是平静了许多,她低头看了看怀里头的乖孙,确定他并没有被吓到才松了口气,这才抬头去看孙氏。

孙氏显然有点蒙,在她进门那会儿章家的田地已经粗给这个张老汉了,以前倒是还有其他几乎人家,只是后来那些都被卖了换银子。

姜氏一瞧她的脸色就知道她心里头的想法,淡淡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绝情了些?”

孙氏自然不会这么说,虽然如今姜氏对她还好,但前些年的磋磨她可还没全忘:“娘,我怎么会这么想,只是咱家的田地一直都是张老汉种着的,您直接把他赶走了,会不会有些不大好,我倒不怕别的,就担心他们使绊子,让后头的佃户难为。”

姜氏并未直接回答她的话,反倒是问起双腿上的乖孙来:“平安,你也是这么想的?”

章元敬倒是有不同的想法,主要是他前辈子在底层混的久,也知道有些人是会得寸进尺的,不说别的,光说去年断租这件事吧,要不是看他们好欺负他张老汉敢?

章元敬想了想,说道:“若是去年那时候,这位老伯伯先跟奶奶商量了再行事,倒是还可以留下,如今看来,留下却是麻烦。再说了,咱们还有族长叔叔呢,他们不敢做鬼。”

若是真的家中无粮,张老汉好声好气的先来跟老太太商量,姜氏不一定就会拒绝,但他直接只带着一袋子稻子过来,显然是吃准了那时候章家也不能把他如何。

再说如今吧,能把种粮都吃了的农户人家也是世间少有,这才一年的干旱,还不是颗粒无收的那种,谁家不是勒紧裤腰带只为了留下种子,来年还能图一个收成。

他们家倒是好,直接敞开了吃,吃完了再来问章家要,难道不是看准了他们心软好欺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自古以来都是这般的道理。

章元敬一开始看着张老汉老泪横流的也觉得可怜,但听了他奶奶的话倒是明白过来,谁家不可怜,总不能因为他们可怜,就让章家当冤大头啊。

如果他们家财万贯,姜氏说不定还能抬抬手,但如今一家子靠着那五十亩田地吃饭,姜氏若是松口了,那以后会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们下次还能有现在的好运道吗?

姜氏听了觉得满意,摸了摸孩子的头发,抬头看着孙氏说道:“你啊,还没有咱平安懂事儿,咱们怕什么,难道还找不到人种地不成?哼,他们敢做鬼的话,章家自然有本事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姜氏是带着几分狠戾的,她冷笑道:“都说人心异变,当年平安爷爷过世,他还哭着喊着要报答小东家,谁知道亭儿才走了不到三年,他们家就敢如此对我,哼,我倒是要看看,没了章家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好!”

说完这个,姜氏又道:“开春之后,我借粮给隔壁,那是因为到底连着宗,那几个小子平日对平安也多有照顾,有了这一遭以后也不怕他们嫌麻烦,借给王氏,那也是看在邻居十几年的份上,统共也就一小袋杂粮,若是别人,哼!我可没有那等烂好心。”

章元敬听得若有所思,他那个年代别说是邻居了,许多亲戚都鲜少联系,这种邻里之间相处需要注意的点他确实没有姜氏懂。

孙氏还有些犹犹豫豫,好一会儿才问了一句:“娘,咱们是不是不能随意帮人?”

姜氏瞥了她一眼,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只能又细细说道:“你且说说看,往日里,街坊邻居是怎么说我的?”

孙氏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婆婆,姜氏又让她说,她才敢说道:“都说娘为人厉害,也,也有些抠门,终归不是什么好话。”

姜氏又道:“那你觉得,他们这么说我,是好还是坏呢?”

这孙氏是说不出来了,在她看来自然是有几分不好的,谁也不乐意自己有一个厉害抠门的难听名声啊,看看附近几户人家都不太爱跟姜氏打交道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