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一拍脑袋,倒是想起来这茬了,让管事的自己拿主意,到时候他既不用得罪知府大人,又跟自己没关系,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老张哒哒哒的跑走了,一会儿功夫带着一个面带横肉的男人过来,那魁梧的身躯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手里头还拿着一根鞭子,看着可比老张凶狠多了。

看见章元敬,这位管事儿的态度倒是意外的温和,听说了事情经过,便笑盈盈的说道:“既然大人远道而来,总不能让大人就这么回去,这样吧,大人先请进来再说。”

章元敬笑了笑,也没在意他过分的热情跟着走了进去,进到里面,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在山头上挥汗如雨的旷工们,看得出来,这里头大部分都是犯官,有管事儿的都按着鞭子,看到有人偷懒就要上去抽打一下。

看见章元敬的眼神,管事儿倒是笑道:“大人也体谅一下,我们下头办事儿的,不凶一点的话,底下的这些个旷工都要翻天了。”

章元敬点了点头,并未露出明显的反感来,反倒是说道:“本官明白。”

不管他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管事儿的就当他是明白了,还笑着说道:“大人理解就好,不知道大人要找的人姓甚名谁?祖籍何地,因何事而来?”

章元敬连忙说道:“李子俊,明湖府青州县人士,五年之前因为先帝末年舞弊一案,被发配到关山,算算时间,到关山应有四年多了。”

管事儿的翻了翻记录,很快就找到了对应的记载,看见人还活着,他心中倒是也松了口气,虽然作为镇北王府的人,他是不会怕了知府的,但要是因为这事儿惹上麻烦,那也是只能自认倒霉了,毕竟人死了,什么事情都说不清了。

“你,去把三区那边的李子俊请来。”管事儿使唤道,那人麻溜儿的跑了。章元敬一听,心底倒是安定了下来,还有记载,就证明人还活着,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紧紧的盯着门口。

第128章 师兄

关山只有春冬两季,比起酷寒严冬, 夏日不算太热, 凉风习习吹来, 就算是在矿山做工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

这一会儿, 矿工们脱掉了外套,光着膀子挥舞着大锤子跟一块块坚硬的矿石较劲。

这群人中,偏偏有一人还穿着薄衫,就算是衣服被汗水湿透了,还是没有脱下来扔到一边的意思,他的皮肤黝黑,双手手臂上是结结实实的腱子肉, 除了穿着衣服以外, 看起来跟旁边拼命干活儿的矿工并没有什么不同。

半晌, 男人停下了动作,拿起水壶猛的灌下几口,这才擦了一把嘴角继续干起来。

旁边的矿工看着,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低声问道:“老李, 你这么干下去,这一身衣服还不得又毁了,听哥哥的话,面子值几个钱,衣服坏了,到时候可得花银子买。”

被称为老李的矿工笑了笑, 没有反驳这句话,但也没真的脱衣服,若是连这一身衣服也脱了,他怕自己都快要不记得姓氏了。

看他不听劝,旁边的男人也无奈了,说了一句:“哎,我是真不知道你们读书人在想些什么,你看隔壁矿洞里头那几个,最后能有什么好下场,这么些年了,你也该死心了。”

死心吗?李子俊挺起腰杆,抬头看着太空,关山的天空似乎特别的蓝,又特别的矮,偶尔有几片云彩飘过,都带着一种伸手似乎能抓到的感觉。

但那一切都只是错觉,就像是这些年他心底的期盼,也许身边的男人说的对,他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了,他到底还在坚持什么呢。

两人也就说了两句话,又开始闷不吭声的干起来,似乎是要发泄心中的抑郁,李子俊干得越发的卖力,似乎把眼前的石头当成了自己的仇人似的。

就在这时候,忽然外头跑进来一人,大声喊道:“李子俊,哪个是李子俊,快下来。”

李子俊心头一跳,下意识的朝下头看去,心中升起一股子莫名其妙的期待来。

倒是他身边的人有些担心,低声说道:“老李,你不是又得罪了哪个管事儿吧,当年你爹花了多少银子,才把你塞到这边的矿区来,你可别自己找死啊!”

下头的人已经不耐烦起来,气势汹汹的又喊了两句。

李子俊深深吸了口气,慢慢走了出去:“我是。”

那人上下打量了他两眼,心中不知道在嘀咕什么,开口说道:“那就跟我走吧。”

李子俊只能快步跟上,与以前急躁的性格不同,明明他心中万分迫切的想要知道为什么,却什么都没有问,反倒是沉默的跟着前面的人。

倒是前头那人考虑再三,还是笑着说了一句:“小子,以后发达了,可得记着咱们的好。”

李子俊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快了起来,下一刻,他被带到了管事儿的营房,刚撩开帘子进去,就听见里头有人激动万分的叫了一声:“师兄!”

并不算熟悉的声音,但这一声师兄就像是梦中的惊雷,将李子俊整一个人都惊醒过来,他看着眼前熟悉而陌生的人,扛住了几年的眼泪差点一起落了下来:“平安!”

章元敬看着对面的男人,一时之间竟有几分不敢相认,在他的记忆之中,李子俊是一个十分臭美的人,不说涂脂抹粉吧,至少也是干干净净的,身如玉树,面如冠玉。

但现在,李子俊肤色发黑,双颊上满是风霜,单薄的衣衫上头是结了痂的汗渍,看起来更是平添了几分狼狈,更别说一双脚上草鞋都露了底,脚趾头刺裸裸的露了出来。

而在李子俊的眼中,章元敬似乎也变得陌生起来,当年他离开青州远赴京城的时候,眼前的人还是个未长成的孩子。

而如今,章元敬甚至比他略高了一些,穿着常服也难掩气度,若不是他从小到大五官样貌变化不大,他几乎都要认不出来了。

但是很快的,章元敬就反应过来,上前一把握住李子俊的手,再次叫道:“师兄,对不起,是我来晚了!”

李子俊忍住眼角的酸涩,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着说道:“平安,你长大了。”

那管事儿的也是个识趣的,见他们有许多话要谈,笑着说道:“章大人,你们暂且聊着,小的还得管着矿上的事情,就不久陪了。”

章元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再次对这位管事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等那管事一走,李子俊的眉头倒是皱了起来,低声问道:“平安,你可是已经入朝为官了,这次怎么会来关山,莫不是替朝廷过来宣旨?”

入了翰林院,作为皇帝的信使过来宣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所以李子俊这般猜测。

章元敬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不过现在,师弟我是关山的知府了。”

李子俊心中一惊,一来是惊讶章元敬升官之快,如今才双九之年,居然已经是知府了,二来是感叹他们师兄弟两个命运多舛,怎么偏偏就来了关山。

章元敬见状,反倒是安慰道:“关山虽然远,但我身为知府,又没什么不好的,倒是因此能与师兄重逢,也算是对得起老师这么多年的教诲。”

听他提起家中老人,李子俊到底是没有忍住眼泪,哽咽说道:“我辜负了爷爷的期望,当年若不是我志得意满,让人抓住了把柄,也不至于被发配至今。”

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因为妻族和酒后失言被发配,自家师兄确实是倒霉异常,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先帝亲自下的贬谪,至今不能正反。

“师兄,你知道的,老师从来不会怪你,他们在青州只是担心你,心疼你,如今知道你好好的,我会立刻写信回去,知道了这消息,老师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李子俊抹了一把眼泪,又追问道:“家中可好,爷爷奶奶可好,我爹娘可好,章家奶奶和伯母可好,对了,还有子琳丫头可好?”

章元敬心中不忍,但却不愿意隐瞒,说道:“听说你的消息之后,老师生了一场重病,那时候凶险的很,幸亏已经过去了,如今也慢慢好了起来。”

李子俊刚忍住的眼泪又落了下来,他捂住嘴巴,不肯发出哽咽的声音来。

章元敬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劝导:“放心吧,都过去了,如今老师和师母都还好,李叔和婶子身体也康健,子琳姐姐虽然归了家,但有老师他们照顾,倒是跟以前一样松快。”

李子俊心知章元敬肯定挑着好事儿说,爷爷年纪那么大了,一场重病哪里那么容易养好,他娘又不是撑得住事儿的,奶奶必定忙碌不已,还有妹妹,年纪轻轻的被休弃,哪里会好呢?“是我的错,到底是我拖累了他们,拖累了李家。”

章元敬一听,连忙劝道:“师兄,你千万别这么想,老师年纪已经大了,将来李家还得靠你。”想了想,他又说了一句,“嫂子如今也在青州,她还帮你生了个女儿,老师做主,取名玉瑶,是个可爱懂事的丫头,比咱们小时候都要乖巧。”

李子俊心中其实也是有些责怪徐氏的,当年他虽然做了徐家的女婿,但其实并未享受到什么好处,偏偏最后却被徐家拖累。

新婚燕尔的时候,他与徐氏也好过几天,但两人性格南辕北辙,后来就是争吵冷战的多,等再后来他被发配,徐氏却不肯跟过来照顾,虽然有几分有孕的缘故,但到底是影响了情分。

但无论如何,听说自己有了女儿,李子俊还是有些恍惚,下意识的说了一句:“我,我有了一个女儿,她,她长得像我吗?”

章元敬也没见过李玉瑶几次,这会儿想了想,说道:“比起师兄,倒是更像子琳姐。”

李子俊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有些沉默下来,章元敬以为他这是担心以后的事情,便说道:“师兄,你放心,只要我还在关山一日,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这次回去我便去求镇北王爷,王爷是个通情达理之人,当年的事情师兄本来就是冤枉的,不说平反,离开这里不成问题。”

谁知道李子俊脸上却露出几分难以启齿的神态来,章元敬好歹是跟他一块儿长大的,连忙追问道:“师兄,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我们之间难道还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吗?”

李子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说道:“我知道你的好意,但你初来乍到,想要在关山立足本来就难,别为了我得罪了镇北王爷。”

章元敬却道:“师兄,王爷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之人,你就信我吧。方才看你的神色,却不应该是为了此事?师兄,若有为难之事,何不开口说出来,说不定我有办法解决呢?”

李子俊犹豫再三,到底还是说道:“当年爹花了无数钱财,才把我塞进了镇北王府的矿区,并且还是平民区,这些年我才能活得轻松一些…”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三年前有一回,我烧的厉害,差些就死了,多亏了一位女子照顾,最后才终于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此事,她的名誉尽毁,我虽然已经娶妻,也不能看着她被人欺辱,便私下定了终身,这三年一直相互扶持着过。”

说到这里,李子俊黝黑的脸色也露出一份赫然来,这件事虽然是机缘巧合,但他被发配还不安分,反倒是在这里又娶了妻子,虽然未有婚书,到底是有些难堪。

章元敬听完也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是这样子的事情,随机小心翼翼的问道:“呃,这位,这位小嫂子莫非也是犯徒?”

不是他奇怪,实在是女性出现在矿区的可能性不太大,即使是关山,正常的女性也不太可能出现在这种地方吧。

李子俊一听,倒是解释道:“不是,她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家里头有七八个儿女,又是家里头的老大,那一次,是她过来给亲爹送饭,谁知道碰巧救了我。”

章元敬并没有细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他看来,这位小嫂子也不可能是算计自家师兄,毕竟作为一位被发配的官员,当地的村民不避如蛇蝎就不错了。

李子俊又说道:“多亏了爹留下的银子,我才能安置好她,矿区的那些管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年她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头,这一次…我…”

章元敬算是听明白,顿时笑了起来,说道:“师兄,你想什么呢,我只是想让你离开矿区,别再这里吃苦,又不是让你抛弃小嫂子,娶妻生子,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就算是师弟,我也没有插手去管的权利吧。”

李子俊一听,倒是也跟着笑了起来,摇头说道:“是我想岔了,总觉得,哎,不大好。”

章元敬倒是说道:“大兴律例,发配边疆的官员需要劳作惩罪,可却没有说不能娶妻生子啊,关山一带,不少人都是这些发配官员的后代,师兄,这个无需担心。”

比起当年来,李子俊是有些过分小心了,章元敬说的通畅,他心中却是知道的,这事儿没有被告发的时候,确实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但万一被人提上去,那就又是个把柄。

在以前,李子俊一穷二白的,也不怕被人盯上,但如今他师弟是关山知府,容不得他不担心,这才有了方才的犹犹豫豫。

章元敬倒是想得开,还说道:“师兄,今日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去见小嫂子了,等下一次再见,就是师兄离开矿区之时,到时候我们再好好叙旧。”

犯官纳妾,确实是不太好的事情,但关山这地方山高皇帝远,又有各种渊源在,章元敬还真的不怕有人告状,比起得罪了文阁老,这算个屁事儿!

从矿山离开的时候,章元敬的神态轻松了许多,他家师兄确实是吃了许多苦头,但如今看着,一股子劲头倒是没有被打散。他无比庆幸自己来得早,若是再晚几年,或许那个傲骨铮铮的人,就会弯曲了脊梁,再也直不起来。

第129章 农事

章元敬快马加鞭,才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了城。作为重要的要塞, 关山城门一旦关山, 除非是镇北王爷亲自出来, 不然想要再打开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到家中, 章元敬的心中还有几分震动,他迫不及待的回到后院,看见姜氏便脱口说道:“奶奶,我找到师兄了,他还活着。”

姜氏原本在做针线,虽然到了关山之后,章元敬又买了几个下人, 家里头的人使唤起来比在青州的时候还方便, 但这些人来的时间短, 姜氏到处都不放心。

就如章元敬贴身的衣服,如今不是她跟孙氏,就是李婶腾开手来做,也是怕他们不尽心。

听见这话, 姜氏也是吃了一惊, 这都快一个月了,一直没有李家那小子的消息,她还以为那孩子凶多吉少,虽然可惜,但姜氏更怕的是因为此事,她家孙子伤心难过。

姜氏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自私和偏心眼, 她也关心李子俊,但远不如自家孙子。

不过这会儿听到了李子俊的消息,姜氏心中也是高兴的,站起身来叫道:“真的?李家小子看着可好,现在人在哪儿?你怎么不把人带回来呢?”

章元敬见状,只得解释道:“师兄还有罪名在身,就算是我,也不好直接把人带回来。”

姜氏倒是有几分担心,追问道:“这可怎么办,到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又是李老爷子的亲孙子,总不能看着那孩子继续吃苦吧。”

在她的心中,李子俊虽然万万不如章元敬,但这份担心倒是也是真心实意的。

章元敬笑了笑,径直走进书房,看见自己仔细收好的几卷书,伸手将他们放到了一个盒子里头,想了想,又把其中几本放到了最上面。

“奶奶,我去王府一趟,若是顺利的话,明日我就能去接师兄回来了。”

姜氏一听,心中有些担心,开口问道:“平安,若是不能成,咱回来好好想法子,可别因为这事儿开罪了王爷,若是你也吃了排头,那李家小子日子岂不是更难过?”

章元敬心知她是担心自己,笑着安慰道:“奶奶,且放心吧,王爷不是那等蛮不讲理之人,就算师兄不能救出来,他也不会迁怒于我的。”

姜氏这才安心了一些,眼看着章元敬衣服也没换直接走了出去,她心中的忐忑还是放不下,最后索性走到了孙氏房中跟她一块儿做针线。

孙氏对此事一无所知,还奇怪今天婆婆怎么有空过来,平日这会儿不是应该在前院待着,就等着平安回来吗,说起来,这些天平安回来的越来越晚了,当官真是辛苦。

章元敬抱着一盒子书走到了王府门口,看见门房奇怪的眼神,才反应过来时候已经太晚,这时候过来难免有几分不妥当。

只是人过来都过来了,他的心中急切难当,实在也是等不住了,自然不会就这么打道回府,索性就让人进去通报,就看王爷见不见他。

章元敬被带着前往客厅等待,刚走几步,却见前头一堆女子走了过来,最前面的两个都是年轻貌美,其中一个身材高挑,气质温婉,另一个笑的一脸娇俏,两人虽然手挽着手,但依稀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头是以那个委婉女子为首的。

这是镇北王府的女眷,章元敬抬头看了一眼便转过眼神不好再看,但就是这一眼,也让他发现了那个女子,就是当日城门之外巧遇道孔家小姐。

两个队伍并没有撞上,在发现前头有人之后,孔家小姐拉着另一个姑娘微微等待,等前头的人过去了,才再次出门,这一次,他们顺风顺水的到了门口。

踏上家里头派来的车,孔令芳撩开帘子,看着外头的那位姑娘,笑着说道:“嫣红姐姐快些回去吧,告诉王妃好好休息,别耽误了自己的身体,我改日再来拜访。”

原来那娇俏的女子竟是王妃身边的大丫鬟,看着衣着气度,倒是比外头小门小户的小家还要略胜一筹,她笑着说道:“孔小姐可得多来,如今也就您能劝着王妃一些了。”

孔令芳笑了笑,放下了帘子,等车子离开的远了一些,她才发出一声微微的叹息。

身边的丫鬟不明,低声问道:“小姐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叹什么气,可是王妃那边?”

孔令芳摇了摇头,只是说了一句:“别人都羡慕姨母的好运,却哪里知道,镇北王妃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哎,我看她的日子,竟没有一日是松快的。”

那丫鬟倒是说道:“小姐,出了门的姑娘,哪有几个是轻松的呢,不说别人,就说咱们隔壁那王小姐,以前在家多娇养的人,如今还不是上得孝敬婆母,又得照顾夫君,还得生儿育女,上次回门的时候,只觉得她老了好几岁。”

孔令芳一听,捏了捏丫鬟的脸颊,笑道:“你倒是都知道了。”

丫鬟也不在意,嘻嘻笑道:“奴婢都是听人说的,左右小姐的婚事儿,有老爷和王妃做主呢,哼,那些个妖妖道道的,甭想坏了小姐的终身大事儿。”

提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孔令芳却沉默了下来,她的终身到底会落到什么地方呢,虽然爹爹疼她,王妃也说了会帮忙相看,但关山就这么大…

不知为何,孔令芳忽然想起前后两次的惊鸿一瞥,那个骑在马上的英俊男子,但是很快的,她把自己的一番杂思赶了出去,暗笑自己心乱了。

章元敬却没有想那么多,他这会儿一门心思想着王爷会不会见他,手中的东西到底会不会有用,这个时候过来到底是有些不合适,也不知道王爷会不会正巧有事。

幸亏没一会儿,镇北王爷就从里头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微微笑容,开口就问道:“章大人这么晚过来,定然是有几分急事吧。”

章元敬脸上闪现一分赫然,倒是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来意,拱手说道:“于下官而言,确实是心中所系的急事,但于王爷,却是贸然打扰,还请王爷恕罪。”

见他这么实诚,镇北王爷脸上的笑容倒是真实了一些,事实上,章元敬来到关山之后做了什么,自然有人会送到他的耳边,而今日更有一个大消息。

对于镇北王爷而言,某些事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却怕眼前这个原本还算可用的男人,到时候恃宠而骄,反倒是坏了一个人才。

不过这会儿章元敬坦然告知,而不是兜着圈子来,倒是合了镇北王爷的胃口,他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笑问道:“哦,本王先恕你无罪,且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事情?”

章元敬从善如流,一一道来:“启禀王爷,下官出生青州,拜师于惠帝年间翰林李老先生,先帝末年,因为科举舞弊一案被牵连发配关山的翰林侍读李子俊,正是下官师兄。来关山之后,下官一直在打听师兄的下落,近日终于有了音信。”

镇北王爷脸色莫名,看不出丝毫喜怒,只听见他淡淡问道:“既然是父王定下的案子,本王也不好插手,章大人想必也是该明白的。”

章元敬点了点头,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先帝已死,剩下的这几个儿子孙子自然不会跟他对来干,他只说道:“下官不敢为难王爷,但犯官在关山,也有在城内受罚的。”

都是发配,但其中的差距大了去了,就像是有一些被镇北王爷看中的,直接收入王府也有可能,只要对外没有官名就是了。

其中最惨的,肯定是那种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这种不但上面不喜欢,下面也不喜欢,通常过来几年之后,就会被折腾掉性命。

听了章元敬的话,镇北王挑起眉头,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的人,忽而问道:“这要是被发现了,本王可是会被弹劾的,你且说说看,本王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章元敬拱手说道:“师兄乃是先帝年间的探花郎,才华学识自然是一等一的好,若是能为王爷所用,也不枉费师兄寒窗苦读多年。”

镇北王爷却说道:“能读书的人,本王手底下多的是,多一人不多,少一人不少。”

章元敬明白了,这是镇北王爷想要看看他的诚意,想了想,他将自己带来的盒子打开,那里头的几本书乃是他花费了十几年,最近又重新誊写修编过的。

镇北王爷一看,倒是提起几分兴趣来,笑着问道:“这是什么?”

章元敬打开第一本书,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来,笑着说道:“当日与王爷一谈,下官也是茅塞顿开,回去之后就写下了这些,那日下官斗胆提出了六条案例,其中农为贵,若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又谈什么大兴富强繁荣?”

镇北王翻了翻那本书,倒是一下子挺直了脊背,抬头问道:“农事?”

章元敬点了点头,说道:“此书乃是下官查阅了无数农书汇集而成,后头的杂交,增产,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成绩来,但前头的卧肥,引水,现在即可一试!”

镇北王爷并不是不知民生之人,翻看了几页,也知道这里头的重要性,他露出一个笑容来,伸手拍了拍章元敬的肩头,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一事不烦二主,这事儿就看章大人的了,至于你那师兄,且调回城来当你的助手,其他事情将来再看吧。”

章元敬心头一跳,脸上却露出感激来,深深长揖到底,真心实意的说道:“多谢王爷,下官定当全力以赴,为关山百姓,为王爷,作出一番成绩来。”

镇北王显然很满意他的态度,甚至在一次拍了拍他的后背作为鼓励。

第130章 傲骨

再一次从镇北王府出来的时候,章元敬不但安下了心, 还得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镇北王爷大手一挥, 将治下的大半地盘拨给了章元敬做“实验”, 虽未名言,但显而易见的,若是他能做出几分成绩来,这位王爷必定是要重用他了。

这一夜章元敬睡得并不踏实,一边是想着等师兄回到城中要如何安顿,若是只有他一个人的话,借住在知府府邸倒是不错, 姜氏孙氏都是他的长辈, 年纪也大了, 并不需要避讳。

但问题是李子俊身边还有一位小夫人,长时间住在一起的话,怕是彼此都不自在。

不过这个问题不急于一时,等李子俊回来之后, 养好了身体再慢慢商量就是了。

相比起这个, 章元敬更担心自己的那套养田,肥田的方法是否可用,虽然是总结了几千年的文化,但到底是纸上谈兵。

想要增加农田出产,总共也就这么几个办法,要么是种子好, 要么是田地肥沃,要么是风调雨顺,最后一条他现在无能为力,种子也早已经播下,如今能做的,也就是第二点。

一样的田地,青州那边的出产有时候甚至超过关山的三倍,为什么,说到底还是田地本身的缘故,关山的地,太贫瘠了,还得面临时不时的断流。

既然睡不着,章元敬索性就不睡了,点了灯打开书本,将自己想到的事情一点点记下来,就这么一边琢磨一边誊写,居然就过了大半夜。

等章元敬觉得困倦的时候,已经写满了三四张大纸,上头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余全过来的时候一看,便知道他家大人昨晚估计都没睡,心中顿时自责起来,“大人,您怎么也不喊我一声,我脑子笨,出不了主意,但也能帮着大人端茶送水。”

章元敬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笑道:“我一个人睡不着就得了,你睡好了,今天才能帮我做事儿,得,帮我打盆水过来,再去雇两辆车,趁着今日休沐,我们去把师兄接回来。”

有了事情做,余全倒是不那么自责了,忙不迭的去准备热水,又让章元敬趁着这段时间再歇一会儿,自己忙着出去准备马车。

等他们整装待发,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到了城门口,正巧城门刚开,两个门卫有些不安的问道:“参见知府大人,大人怎么这般早?”

章元敬没说话,余全客客气气的说了两句,也没提具体要去做什么,两辆马车驶出城门,朝着矿区的方向开去,一路上几个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气氛并不沉闷。

不同于前一日忐忑不安的心情,此时此刻章元敬的心中满是期盼,想到时隔多年终于能够与师兄团聚,又想到远在青州的老师知晓之后,定然能宽慰不少。

而另一头,李子俊的这一夜也休息的不大好,倒不是他提心吊胆怕这个师弟放鸽子,竹马竹马的长大,李子俊还是极为了解章元敬的,既然他来了,那就必定会救。

只是他安心了,他身边的女人却一整夜都在翻来覆去,似乎是怕吵醒了他,动作很轻,但依旧还是被察觉了,这些年下来,李子俊身体虽然变得强壮了,却多了个浅眠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