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回了客厅。

丫鬟们端上茶水,苏梨想亲自替戚劲倒茶,可她刚端起茶壶,戚劲忽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惊得刚坐稳的戚骁臣也赶紧跳了起来。他起来了,柳盈盈不得不跟着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盯着一惊一乍的戚劲。

戚劲虚按着茶壶,对待宝贝闺女似的朝苏梨道:“这是丫鬟们做的事,你动手做什么,快去坐下。”

苏梨坚持道:“我是儿媳妇,儿媳妇孝敬您是应该的,父亲与我这般客气,是把我当外人了吗?”

戚劲忙道:“不是不是,我……”

苏梨只是笑:“您快坐下吧。”

戚劲无奈,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虎目紧张地盯着儿媳妇的手,随时做好儿媳妇被烫他立即去救儿媳妇的准备。这种紧张的姿态,比他在皇上面前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柳盈盈看得眼红。

戚骁臣后背还在淌汗。

苏梨倒好了茶,双手捧到戚劲面前。

戚劲接过茶,笑眯眯地叫苏梨落座,这时他发现二儿子早就坐稳了,戚劲不禁冷哼一声,数落亲儿子道:“你大哥腿脚不方便,你好好的,为何不知道孝敬我?我养你那么多年,辛辛苦苦拉扯你长大,到头来还不如儿媳妇孝顺。”

直到此时,戚劲才明白发妻为何要他挑知书达理的儿媳妇,只有这样的儿媳妇才能教好他未来的孙子啊,否则孙子也会变得像儿子这样,就知道自己舒服。

戚劲十分嫌弃地瞪着戚骁臣。

戚骁臣冤死了,站起来辩解道:“我们是夫妻,漪兰孝敬你,不就相当于我孝敬你了?”

戚劲怒道:“这叫什么话?照你的意思,漪兰吃了饭,你就不用吃饭了?”

戚骁臣:……

他忍气吞声地看向苏梨。

苏梨规规矩矩地坐着,一脸淡雅。

戚骁臣暗暗握拳!

这女人太厉害了!倒碗茶就害他被老头子教训,真开口告状了,老头子还不打断他的腿!

第15章

戚劲一回来,戚骁臣立即变成了孙子,连晚上在月练屋里都不敢像以前那么放肆。

戚劲在边关为国效力一年,这次回京皇上给他放了半个月的假,休息够了再上朝。

戚劲回府的第三天,傍晚戚骁臣回来,苏梨对他道:“我有事与父亲商量,二爷陪我一道过去吧。”

宋漪兰是儿媳妇,单独求见鳏夫公公不合适,苏梨得入乡随俗。

戚骁臣警惕道:“你与父亲商量什么?”

苏梨笑道:“伤兵抚恤之事,与二爷无关。”

戚骁臣愣了愣。

朝廷每逢战事,必会出现大批将士阵亡,包括残兵伤将,但朝廷会给予一笔抚恤金,轮得着她一个女人操心?

戚骁臣面上露出一丝鄙夷来,认为苏梨是瞎操心。

苏梨直接道:“二爷只说去不去,你若不去,回头别怪我在父亲面前多嘴说别的。”

戚骁臣只好陪她去找父亲。

因为被儿媳妇笑话胡子了,戚劲回府洗个澡便让老管家帮他刮了胡子。能生出戚凌云、戚骁臣这样英俊的儿子,戚劲五官也十分俊朗刚毅,放到现代绝对属于硬汉迷人大叔的那一类。脱了铠甲换上常服,戚劲的魁梧半分未减,站到这样的男人身边,非常有安全感。

“你们小两口找我何事?”

得知儿子儿媳一起来的,戚劲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赶来客厅。

戚骁臣看向苏梨。

苏梨给公公倒碗茶,站在戚劲旁边道:“父亲在外守卫边疆,二爷在兵营练兵,儿媳作为将门媳妇,在家养花弄草实在过意不去,便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戚劲点点头,看儿媳妇的眼神更满意了:“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女子,想法都与寻常妇人不同,那你今日过来,是想到要做什么了吗?”

苏梨道:“是啊,儿媳曾听人说,很多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士兵回到家中都会消沉抑郁,碌碌无为,堂堂七尺男儿断了手脚便自甘堕落,全靠家中老父老母妻子养活,他们执迷于身体的残缺不肯走出来,家人们既要照顾他又要赚钱养家,一人受伤,全家受累。”

戚劲神色凝重起来,示意儿媳妇继续。

戚骁臣却冷哼一声,盯着苏梨道:“你说的简单,那些士兵要么断手要么断脚,他们能做什么?你以为他们不想赚钱养家,不是找不到出路,哪个大男儿愿意做缩头乌龟?”

他大嗓门,这么说一顿好像在骂苏梨似的。

苏梨委屈地低下头,被骂的不敢继续说了。

戚劲见了,啪的一拍桌子,指着戚骁臣骂道:“漪兰与我说话,要你多什么嘴?你那榆木脑袋能想到的,漪兰会想不到?愿意听就闭嘴听,不想听你滚出去,别在我面前闲扯嘴皮子!”

戚骁臣想走,他不是怕他一走,苏梨说他坏话吗?

没办法,戚骁臣乖乖闭上嘴,一个屁都不敢放了。

戚劲狠狠瞪他一眼,回头朝苏梨说话时声音可温柔了:“漪兰别管他,你继续说。”

苏梨忐忑地看看戚骁臣,这才接着道:“二爷说的有道理,因为外面没有适合他们的差事,他们才缩在家里蹉跎岁月,儿媳便想先找一批退役伤兵,因材施教,譬如断了腿的可以教他们做手艺活儿,断了手的可以教他们看摊守夜,盲了眼睛的可以教他们替人捶肩捏背甚至学习乐器,如果能收到成效,便可以在全国各地都施行下去。朝廷的抚恤金有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道。”

戚劲、戚骁臣的眼睛都亮了。

不过戚骁臣马上又质疑道:“你说的轻巧,手艺活儿、乐器是那么好学的吗,尤其是乐器,眼睛好好的都未必能精通,瞎了眼睛怎么学?”

苏梨从容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凡事都可以一蹴而就,那世上人人都可以做将军富商了。所谓因材施教,便是先挖掘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有音律天分的人即使双目失明也能学好,没天分的或是毅力不足的,我也不会教他。”

戚骁臣闭了嘴。

苏梨再对戚劲道:“父亲,我手里有些银子,我准备先请手艺、音律师傅教导一批残兵,等他们学会了,我再开几家铺子雇佣他们当工做生意,如果能赚钱,哪怕小赚,都说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届时再派人去各地招募有兴趣自力更生的残兵栽培,您说呢?”

戚劲本就赏识儿媳妇的才学,如今儿媳妇还还想出这么一件有利于朝廷伤兵的善举,在戚劲眼中,他的儿媳妇已经不是人了,是仙女!

“我老戚家祖上积德,才让老二有幸娶到你这个好媳妇啊!”

戚劲给了儿媳妇一个他能想出来的最高评价。

苏梨谦虚地低下头。

戚骁臣看着旁边的妻子,既觉得父亲有夸她贬他的嫌疑,又第一次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妻子来。

当将军的都十分爱惜体恤手下的士兵,这点戚骁臣与戚劲一样,都希望伤兵能过得舒心。

别的不说,如果妻子真能做成做好这件事,戚骁臣从此也会对她刮目相看。

父子俩欣赏完苏梨,戚劲开口对苏梨道:“你这个想法很好,为父全力支持你,不要动你的银子,需要银子直接去跟李叔要,多少都随你用。”

苏梨感动道:“父亲才是真正的爱兵如子,前期所需银两并不多,只是需要咱们聘请手艺师傅,再提供教习场地。父亲,您与二爷早出晚归,咱们家的练武场平时几乎都闲置着,收拾收拾当教习场所正合适,儿媳想,不如您先招募一批年轻的伤兵,就让他们住在咱们府上?”

戚骁臣觉得这主意不错,练武场在侯府东边的跨院,与内院距离甚远,不必担心伤兵们惊扰了女眷。

戚劲迟疑了:“就怕他们闹闹哄哄的,你们大哥听了心烦。”

戚劲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长子受伤之后,戚劲才稍微怜爱起长子来,遇到与长子有关的事,戚劲都要多想几分。

苏梨早有准备,低声道:“父亲不觉得大哥才是咱们最该激励的伤兵吗?”

戚劲难以置信地看着儿媳妇:“你有办法让你大哥振奋起来?”

苏梨笑道:“办法儿媳想了,只是不知能不能行得通。”

戚劲奇道:“什么办法?”

苏梨摇摇头,有些俏皮地道:“容儿媳先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有希望就好,戚劲完全支持儿媳妇,叫儿媳妇放手去干。

又商议了一番细节,苏梨与戚骁臣告退了。

名义上的夫妻俩并肩行走,戚骁臣看着苏梨娇美的侧脸,想到她还准备帮大哥重振旗鼓,不知为何,戚骁臣越想越不舒服。回忆这段时间,戚骁臣忽然发现他的妻子与他的大哥打了不少交道,大哥送她防身丫鬟真的一点私心都没有吗?现在她提出照顾伤兵,又有几分是为了振奋大哥?

“你想怎么帮大哥?”戚骁臣问。

苏梨看都没看他,道:“这事不能提前泄露,否则就没有我想要的效果了,再说也不一定管用,二爷稍安勿躁,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戚骁臣轻嗤一声:“你对大哥倒是用心。”

苏梨居然听出一丝丝酸味,她斜了戚骁臣一眼:“爱屋及乌,他若不是二爷的大哥,我才不会管他。”

戚骁臣不信!她连碰都不让他碰,对他会有爱?看上大哥的小白脸还差不多!

“别怪我泼你冷水,外面那些伤兵家境艰难,你教他们赚钱他们有干劲儿,大哥衣食无忧,你能用什么吸引他?”

苏梨就是不说,继续卖关子。

——

有戚劲的支持,关西侯府很快就住进来了一批残兵,一共二十五个,最年轻的才十八岁,年纪大的有四十了。

在侯府总管李叔的陪伴下,苏梨带着六位师傅来检查众人的天分都点在哪些方面。

六位师傅都是苏梨挑来的,一位是木雕师傅,一位是首饰师傅,一位是教人算账的账房先生,一位是擅长各种乐器的音律先生,一位是医馆里替人推拿按摩的郎中,最后一位,是京城卖出多本当红话本的文人。

六位师傅在练武场分别摆个摊,二十五个残兵依次去尝试。

前面五位师傅李叔都理解,教人手艺的,他指着手摇折扇派头最大的写话本的文人,好奇地请教苏梨:“他们都是武夫,大字不识几个,夫人怎会想到教他们写话本?”

苏梨笑道:“您想想,文人写出来的都是才子佳人,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他们没经历过,瞎编的肯定没有亲身经历的精彩,如果这些残兵里有擅长讲故事的,那他只需口述让别人代写,只要故事精彩,都是一条生财之道。”

李叔明白了,对二夫人越发佩服。

一天下来,二十五个残兵各自拜了师父,开始比着劲儿学了起来。

戚骁臣、戚劲来比武场看过后,见大家学习气氛浓厚,都很欣慰。

比武场交给李叔看着就行,苏梨偶尔会过去瞧瞧,剩下的时间,苏梨把自己关在书房,埋头准备她送给戚凌云的大礼。

戚骁臣猜的没错,比武场那些残兵们都是苏梨的幌子,她真正想激励的只有戚凌云,戚骁臣唯一猜错的,是苏梨的动机。

作者有话要说:戚骁臣:大哥,你是不是给我戴绿帽了?

戚凌云:怎么可能。

戚骁臣:那你发誓!

戚凌云:……无聊。

第16章

残兵的就业再培训非一日之功,最先赚钱的是一对儿组合,瞎眼吴三、残腿张生。

吴三家境贫寒,他大字不识几个,但从小喜欢跑到茶馆外面听里面的说书先生讲故事,吴三二十岁的时候从军去了战场,六年后负伤,双眼失明,过得暗无天日。朝廷发的抚恤金家里早用光了,给他大哥二哥娶媳妇,两个嫂嫂一进门,吴三这个残废越来越不受家人待见,这次戚劲一招人,吴三主动投奔过来。

吴三不想学推拿,他想讲故事。

张生断了双腿,他对手艺活儿没有兴趣,开始跟着算账先生学算账,后来听旁边的吴三需要一个帮忙把故事写到纸上的,张生便毛遂自荐,愿为吴三代笔。经过当红话本文人的两个月精心培训,吴三、张生合作写了一个话本,《战场风云》!

这个话本以吴三的经历为原型,但主人公运气比吴三好多了,凭借高超的武艺、睿智的头脑一步步从一个小兵升为将军,最后封侯光宗耀祖,中间当然少不了各路美人主动献身,甘愿做他的妻妾。

两人先写了二十回投稿到书局,书局老板觉得不错,印成书摆摊售卖。

经戚劲、戚骁臣、苏梨帮忙宣传之后,这本书红了!

吴三、张生收到第一笔稿费时,戚劲做东,在侯府大摆宴席犒赏这一批残兵。

成功赚钱的吴三、张生乐呵呵的,其他残兵见了,更有动力坚持了。

宴席之上,残兵们不约而同地夸赞侯爷二爷仗义。

戚劲再次强调,这主意都是他的好儿媳宋氏想出来的,只是宋氏不方便经常抛头露面,才由他与戚骁臣四处张罗,大家要谢,该谢他的儿媳妇。

于是残兵们纷纷改夸二夫人,什么貌美心善、才貌双全、菩萨心肠的。

戚骁臣一边喝酒一边听着这些夸赞,不知不觉跟着飘飘然起来。

宋漪兰嫁给他两年多了,以前怎么没想到造福残兵?依戚骁臣看,宋漪兰这次是真的想与表妹争夺他的宠爱了,宋漪兰确实聪明,一边用半年之约分开他与表妹,一边趁此机会努力在他面前表现,吸引他的注意。

半年之约已经过去了一半,这三个月,每隔几天戚骁臣都会收到表妹送来的信。

戚骁臣不爱看信,有的话柳盈盈当面对他说戚骁臣喜欢听,变成白纸黑字,翻来覆去都是嘱咐他照顾身体,情话不见几句,戚骁臣越来越腻味,看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三个女人,宋漪兰貌美有才华,替他挣了面子,月练夜夜为他暖被窝,只有柳盈盈离得远。

戚骁臣没有忘了他的表妹,但他现在更期待三个月后与宋漪兰圆房的那一刻。

宴席散后,残兵们走了,戚骁臣也准备回二房。

戚劲叫住了他,将人带到了书房。

“父亲有事?”戚骁臣疑惑地问。

戚劲瞪着他道:“咱们戚家帮助残兵们自力更生,外头那些大臣都夸我,我解释说是漪兰的功劳,你猜他们说什么?”

他脸色难看,猜也不是好话,戚骁臣突然涌出不好的预感。

“说,说什么?”

“他们问我,说漪兰嫁进咱们家也两年多了,怎么还没有怀孕!”戚劲气得一拍桌子,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一个个老匹夫,嫉妒我有好儿媳他们没有,便鸡蛋里挑骨头,讽刺漪兰怀不上孩子!”

戚骁臣额头开始冒汗,他就知道,父亲找他肯定没好事!

宋漪兰为何怀不上?

戚骁臣心虚地低下头。

戚劲瞪着儿子道:“我替你去聘漪兰时提前打听过了,宋家的姑娘个个有才学还能生,漪兰身体没问题,她怀不上肯定是你没用!”

戚骁臣大脑飞快转动起来。在父亲面前把锅推给宋漪兰只会让父亲骂他骂得更凶,但实话也不能说,戚骁臣便道:“父亲教训的是,是儿子忙着练兵,陪漪兰的时间不多,父亲放心,以后我每天都去陪漪兰,保证让您快点抱上孙子!”

戚劲稍微满意,上下打量儿子一眼,嫌弃道:“白白长这么高的个子,别让人嘲笑你中看不中用。”

戚骁臣脸都黑了,关系到男人的自尊,亲爹骂他他也不爱听。

戚劲摆摆手,叫儿子滚去陪儿媳。

戚骁臣挨了老子的骂,一冲动去兰芳阁找苏梨了。

男人们在宴席上大碗喝酒,戚骁臣喝得更多,一身酒气,他才进来,苏梨便用帕子掩住鼻子,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嫌弃:“二爷醉醺醺的来做什么?”

戚骁臣扫眼春见、秋茗,内室进不去,他叫苏梨出去谈。

两人站在回廊,春见、秋茗站在厅堂门前,随时准备保护二夫人。

戚骁臣看她们就不顺眼,背过去对苏梨道:“父亲在外面听说一些闲言蜚语,议论你不会生养。”

苏梨瞪眼睛,戚骁臣马上道:“这都怪我,怪我以前有眼无珠,没发现你是这么好的女子,现在我知错了,我已经忘了表妹,只想一心跟你做夫妻。你看我这三个月老老实实的,全听你的话,既然外面有针对你的议论,不如咱们提前结束约定,争取早点怀上孩子,堵住那些人的嘴?”

苏梨笑道:“都说二爷是个粗野武夫,今日我才发现二爷也很能说会道嘛,二爷说你忘了表妹,那你们三天两头的书信传情算什么?”

戚骁臣脸色微变,她居然知道?

苏梨收起冷笑,正式警告他:“还有三个月,我劝二爷考虑清楚,到底是要我还是要你的好表妹。”

说完,苏梨转身朝厅堂走去。

戚骁臣站在回廊,看着苏梨冷漠绝情的背影,心头一沉。

他要表妹,但,这个女人他也要定了!

心情不好,今晚戚骁臣没有去找月练,一个人睡在了前院。

第二天,柳盈盈又送了信来。

戚骁臣看着那封信,拆都没拆,让人将信原封不动地送去二夫人面前。

表妹爱慕他,就算他冷落表妹一段时间表妹也不会走,宋漪兰不一样,戚骁臣必须先安抚了宋漪兰。

苏梨收到了这封信,出于好奇,苏梨打开信,一遍读下来,苏梨发现柳盈盈还是挺矜持的,并没有在信里说什么过于直白的情话,就是不知道,当柳盈盈的每封信都石沉大海得不到戚骁臣的回应时,柳盈盈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矜持。

——

又过了两个月,又有一批残兵开始赚钱了。

苏梨以关西侯府的名义开了一家盲人推拿店,官老爷富商们抱着猎奇的心思过来体验,发现店里几乎全都是残兵,推拿的是瞎子,管账的坐着轮椅,只有看门的还算健全,只少了一条胳膊。

戚家果然优待残兵啊!

老爷少爷们趴到床上,享受服务时忍不住打听残兵们到底是怎么学会这手艺的。

两个盲眼残兵无比感激地赞美了戚家二夫人,夸二夫人菩萨心肠,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短短几日,宋漪兰的才女名声再度锦上添花,成了又有才又善良的京城第一好女子。

戚劲将这些赞美转达给儿媳妇听。

苏梨笑道:“父亲比我出力多,别以为儿媳不知道,您特意交代过那些残兵,让他们逢人便夸我的好,不许夸您与二爷。”

小计谋被儿媳拆穿,戚劲声如洪钟地笑了起来。

戚骁臣在一旁陪笑,看着苏梨白嫩美丽的脸,想到再过一个月他就能得到她,戚骁臣也很舒心。

戚劲笑完了,忽然咳了咳,问儿媳妇:“这批残兵都快出山了,你大哥那边,漪兰准备何时去劝他?”

戚骁臣眉头一皱,这五个月她都没有去见过大哥,戚骁臣差点忘了此事。

苏梨笑道:“父亲不问我也准备与父亲商量了,我叫人排了一出戏,明日戏班子就要过来,烦请父亲今日去通知大哥一声,叫他明日过来一起听戏。”

原来儿媳妇并没有忘了老大!

戚劲感动得一塌糊涂,答应道:“好,好,我现在就去找他!”

因为这批残兵表现不俗,戚劲对儿媳妇的信心更强了,他有种感觉,儿媳的办法一定管用。

来到竹林小院,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从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变成小白脸的儿子,戚劲将悲痛惋惜藏在心底,乐呵呵地夸了一通儿媳妇,告诉儿子这五个月老二媳妇做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残兵们受伤了也能过上好日子,本朝的男儿后顾无忧,就更有勇气上战场了。

“皇上听说此事后都盛赞了你弟妹,夸宋家会教书育人,夸咱们戚家爱惜士兵,替皇上分了忧。”

戚凌云神色淡淡地听着。

戚劲是个直肠子,夸完儿媳妇,戚劲看着儿子道:“凌云,你弟妹不只关心外面的人,她心里也惦记着你,她叫人排了一场戏,专门要演给你看的,希望明日你能过去一同观看。”

戚凌云微微挑眉,但并没有答应。

戚劲劝道:“别人的面子你可以不给,你弟妹的不行,这场戏她筹备了五个月,五个月的苦心,你不能辜负她。”

戚凌云眉头皱的更深了,很想提醒父亲注意言辞,这话说的仿佛弟妹对他有什么情意一样。

“好,我去。”

担心他不答应父亲会说出更多引人误会的话,戚凌云同意了。

戚劲大喜,离开竹林小院,戚劲想,如果这次儿媳妇的办法真的管用,长子看完戏想开了,那他得赶紧帮长子安排一门好婚事。老二太没用,成亲两年多都没法让儿媳妇怀孕,戚家子嗣兴旺,看来还得指望长子。

——

这一晚,戚家各房各院的主子都失眠了。

戚劲忧虑两件事,长子的心结与戚家的子嗣。

戚骁臣也琢磨了两件事,妻子到底排了什么戏,妻子与大哥之间是不是真的有了什么?

戚凌云只好奇弟妹特意为他排的戏。

柳盈盈在偷偷地哭,哭戚骁臣是不是已经移情别恋,彻底投奔了宋漪兰的怀抱。

苏梨的心亦七上八下的。

她不知道她安排的大戏会起到什么效果,戚凌云受到鼓舞自然好,否则卖了五个月的关子最后一点用都没有,还挺丢人的。

第17章

苏梨让人在关西侯府的练武场搭了戏台子。

之前那一批残兵都搬出去了,今日来听戏的只有戚家一家人。

一共三场戏,每场都要唱一个时辰,早中晚各一场。

今天的早饭全家人一起吃的,戚劲戚凌云父子,戚骁臣苏梨夫妻,当然也少不了表姑娘柳盈盈。

戚骁臣有多长时间没见柳盈盈,苏梨就有多久没见她。

今日一见,苏梨发现柳盈盈又瘦了,柳眉描得细细的,一双杏眼显得更大,举手投足都有股病美人的娇弱。

苏梨笑着看向戚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