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只能重新踏上游廊,往闻皇后那里赶去,闻皇后向来睡不太久,这次…

半个时辰后

闻皇后许久未睡得如此好了,醒来的时候竟觉得浑身松软,竟似脱胎换骨了一般。

宫人伺候她净面穿衣时,说她睡了一个时辰之久,她竟有些不信,她何曾睡得这么久过…那宫女果然有两下子,旧宫中竟有如此秘术能人,早知如此,当初不该把旧宫人一股脑的全赶出去…

待她出了内室,只见季尚宫站在一旁等她。

“这个时候你不在宫内监,在我这里有何事?”

“是晋王…”

“他?他又去找云雀那丫头玩去了?玩就玩呗,咱们家是爷们,不吃亏…”

“是…”季尚宫把苗尚宫发现曾亲口承认是晋王收用过的宫女与他人私通的事说了出来。

“是谁?”

“王书君。”

“他?”闻皇后挑了挑眉,“看起来是个老实的,没想到竟是这般孟浪无耻之人,把那宫女勒死,至于那王书君,待本宫禀明了皇上,赶出宫去就是了。”

“禀皇后…您睡着时,苗尚宫遣人来报,说晋王殿下回来了,听说了他们俩的事大发雷霆,说苗尚宫是长舌妇,出事了不说直接找他,替他的人遮掩一二,反而报到瀛台,打了苗尚宫一耳光,将她关了起来,又将王书君和那宫女给放了,说…说将那宫女送给王书君了…”

“胡闹!那是女人!不是物件!他岂能…岂能这般…”

“苗尚宫遣来的人还说…还说…晋王殿下怕是一开始就是替那两人遮掩…”

“竟…竟有此事?”乱了,全乱了,若真是如此,自己的傻儿子岂非真的对云雀那丫头情根深种?不成!不成!不成!闻皇后转了几圈…“走,咱们去会会那冤家。”

她脚刚刚踏进晋王住的海清河晏的清心斋,就听见内室里传来乔承志爽朗的笑声,“好!好一个兄弟似手足女人如衣服,你若是舍得,赠他一个宫女又如何?只是有了这事,你母亲定不会容他再在宫里,让他回家读书吧。”

“多谢父皇成全。”

闻皇后站在那里,伸手阻止了想要通报的宫人,木已成舟,她又能说什么?自己的这个儿子,从来都是看起来乖巧,实则叛逆,想要做的事没人能够阻止。

她顿了顿,转身离开,因而没能听见后面的对话。

乔承志端起儿子亲自替他倒得茶喝了一口,“听说你今日与云雀去插秧了?”

“儿子好奇她平日都做些什么,因而跟了过去。”

“呵…”乔承志微微一笑。

“父皇!”乔守业跪了下来,“父皇,儿子从小就喜欢云雀,想要娶云雀做老婆,希望父皇您成全!”

“云雀也想要嫁你?”

“她…她自然也是喜欢我的。”

乔承志瞧着已经长得比自己高了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什么滋味,良久之后吐出几个字,“待你雷伯父凯旋,再议。”

“父亲的意思是您允准了?”

“总要先问过女方的意思,咱们家又不是土匪强盗…万一你雷伯父又将云雀许给了哪个有功将士,咱们不就成了强夺□□了?”乔承志半开玩笑地道,年轻真好…真好啊…

“多谢父皇,儿子这就去问云雀!”乔守业一蹦多高,飞奔了出去。

乔承志坐在那里许久没有动,人生啊,有取就有舍,拥有一些,就要失去一些…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

第125章 相谈

时近四月,南边欧阳琢夺走的几座城虽夺了回来,欧阳琢的势力却未见减轻,反而越来越大,江南开始渐渐不稳了起来,先是白莲教四处传教,后是盐商、粮商、织商、大地主、名门望族明里暗里的抗税。江南终究是新平定之地,北地的锦衣卫在江南水土不服,很难打入铁板一块的当地势力,本来是平抑粮价的国有米行因粮价不比当地的粮食便宜多少也打不开市场,公务员招考受到冷遇,谛听司忙于应付欧阳琢和白莲教,可以说北地行之有效的政策,在江南六省遭遇了尴尬。

乔承志与太子和内阁连开了几天会,刚刚被任命为秘书监典薄的江淮坐在角落做的会议记录足足有几百页,可无论如何讨论,都说不出个结果来。

到了第三日午时,乔承志摸了摸肚子,“列位,已经午时了,回去午休吧,下午再议。”

“是。”内阁成员纷纷起身躬身施礼告辞,幸亏乔承志对臣子极厚待,平日上早朝都是站着的,内阁开会全都是坐着的,还提供茶水点心,否则站着议论下去,年轻的也倒罢了,年老体衰的怕是会体力难支。

乔承志看了一眼在角落里收拾笔墨的江淮,“江典薄留步。”

已经起身欲走的太子回头看了江淮一眼,转身继续走了。

“是。”江淮站了起来,躬身施礼。

待阁臣们都走了,乔承志接过太监送上来的帕子擦了擦手,“叫他们多预备一个人的饭食。”

“是。”太监领命离去。

“你是江南人?”

“回陛下,下官是嘉兴人士。”

“朕记得你在家中已经订亲曾请假想要回家娶妻?”

江淮有些惊讶身为皇帝的乔承志会记得自己的私事,“启禀陛下,臣刚要动身,就得了朝廷的委任,未曾得假,家母已经做主与岳丈大人一起上京替下官在京中完婚。”

“哦。”乔承志点了点头。

正说着呢,太监已经捧着一个黄绫缎子食盒跟红绫缎子食盒进来了。

“先吃饭。”乔承志指了下首的位置让江淮坐下。

“臣…”

“你与朕相处时日久了就晓得了,朕向来不拘小节,他们不知陪朕吃过多少顿饭了,现下让他们下去是让他们几个年纪大的,能找地方眯一会儿,醒醒脑子,你年轻,不用醒脑子吧?”

“臣…”江淮有些感动,他没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竟是如此平易近人,想到太子设宴礼贤下士,哪里及得上陛下惦念老臣身体不好,有意放他们午休呢?

“好了,你可千万别掉金豆子,朕看人哭吃不下饭。”乔承志笑道。

江淮坐了下来,太监打开红绫缎子食盒,拿出两荦两素四菜一汤,江淮看了眼乔承志的食盒,一样是一模一样的四菜一汤。

“他们吃的跟咱们一样,宫里公务餐,从朕以下无论官职大小,都供四菜一汤,米饭、馒头管饱,早午两餐不供酒。”

江淮自然知道官员们都是四菜一汤,每日换花样罢了,他没想到的是皇上也是四菜一汤,简简单单自拿筷子自己吃饭。

江淮低着头把自己面前的饭菜吃干净,偶尔抬头瞧着乔承志吃得也很香甜,用完膳漱了口,乔承志起身转了转,“江淮啊,你在京里住得如何?”

“臣住在官坊东大街排房里,因臣是状元,比别的七品官多了半间房舍,住得极好。”

朝廷给中下层官吏提供宿舍,盖在大明宫的东边,人称官坊,按照品级、文武官吏等等安排房舍,江淮是七品官,有前后两进的小宅院,前面三间是马房佣人房等等,后面是三间正房左右各三间厢房和一个耳房,他一个人带着一两个仆人住很宽敞,日后成亲也足够住了,只是有些家里人口多的官吏,住着有点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大齐朝跟前朝相比,官员的待遇是很高的,房子、车子不说了,外放的官员还有补贴,留在家乡侍奉老人的妻子也能得到自己的一份薪金,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并行,发钱不发粮,官员外放到各地还有一定数额的装修费用,别人江淮不知道,他自己刚刚上任,安家费、炭补、粮补、仆人补等等拿到一百多两银子,足够在京城安一个小康之家了,薪饷是每一季一发,第一年的七品京官是一季二十两七钱银加季度不同的各种补贴,到手能有二十五两一季,他母亲是诰命夫人,也能得到一年一百两银子的薪奉。据说还有医保之类的,官员自己和家人生病可以报销医药费,他年轻,用不到,了解不多。

可以这么说,在大齐朝做一个清水衙门清如水的清官也能活得很滋润体面,倒是做贪官要冒极大的风险。

乔承志又问了江淮家中有多少土地,中状元之后有没有新买土地之类的,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笑了笑,“朕是不是刻薄寡恩啊,你家里出了个状元,只能你家两百亩的免税。”

“禀陛下,臣乃寒门出身,家中原先不过二十亩薄田,江南地贵,臣若是到告老还乡时能买两百亩地安守田园已经满足了。”

“可惜啊,他们都觉得不够啊,比如这个同是嘉兴的庄家,前朝的状元,家里又有三个南朝的举人…共有五百亩地免税,仍觉不足啊。”

“嘉兴庄家与臣家是拐着弯的远亲,他家里…豪阔,五百亩确是不够…”

“这里只有你与朕,又不是让你揭发谁,闲聊罢了,江南似庄家这样的人家,多不多?”

“多。”

“像你家这样的呢?”

“少。”

“唉,穷人读书不易啊,朕知道,那些富人,朕给他们再多,他们与前朝比,都觉得不足。”

江淮能怎么说?江南已经习惯了朝中有人好作官,不交税,不纳粮,别说是与新朝相抗,就是南朝在时,他们口口声声共体时艰,一样一分钱税都不交,朝廷要得狠了,江南出身的文官就在朝堂上骂朝廷与民争利,骂得皇帝狗血淋头,只能转而向更穷的百姓要钱。

现在不得不交了,不满是一定的。

“江淮,这几天的会你也都听了,你以为江南当如何?”

“江南需忠吏。”

“哦?”乔承志挑了挑眉,“他们说的是官吏无能啊…”

“臣以为惠民十策需忠吏一丝不苟一点一点的在江南执行,若是能力不足,可派员辅助,但忠…”

是啊,需要忠吏啊,可他手下的忠吏多是打仗的武官出身,现在多半在战场上,文官治理北地还治理不过来呢,缺人啊,归根结底是缺人,缺自己人。

乔承志看着江淮,这是个可造之材,最重要的是人品很好,可惜太年轻了也太缺经验了,若是历练五年十年,把他派去江南做个知府都是成的,可惜啊…

他想了想摇了摇头,看了一眼自鸣钟,已经午休半个时辰了,“请他们都回来吧。”

下午时阁臣们又说了自己议好的意见,也提出了更换江南官吏的事,首辅袁大人提出名单,乔承志看了一眼名单,没什么问题,属于虽非极佳但亦能用的,在一两个人名上画了圈,又添上了两个名字,今天算是议完此事。

他没注意到,太子悄悄松了口气。

会到了尾声,太子忽然提起一件事,“父皇,史琰前一阵子来找…”

“你又与他在一处了?”乔承志挑了挑眉。

“他想去西北军中…”

乔承志想了想,史琰能力是有的,就是心术不正,不思建功立业,老想着邪门歪道,去老雷那里□□□□也好,“行,朕同意了,去了做什么得看老雷的,你让他不要想着一去就当将军之类的,孝贤也是从刷马官做起的。”年轻一辈的子弟,乔承志除了自己的儿子,最喜欢的就是魏孝贤。

“儿子定会好好说说他。”

乔承志瞧着儿子,心道儿子若是在现代正是读书的年龄,在古代就要考虑婚事了,他既然跟史家这么好,难道心里偏向史家?史家除了老二是个坏种之外,倒没别的缺点,史琳琅比云凤是稍差了些,配太子还是成的…

“让他走之前和他老子娘一起进宫一趟。”

“是。”

天下的事就是如此,若是没人搞事情,本来无事,可惜就是有人一定要搞事情,搞大事情。

云雀拿着草棍,玩着刚刚在田里抓到的小蝌蚪,水田已经全部返青成活,她已经命人放了泥鳅苗进去,可惜啊,没有小龙虾,否则养些小龙虾也是极好的。

本来稻田养鱼江南最好,北地传统上不适宜种稻也不适宜养鱼,但她本意是试验,也是为了在北地推广水稻,毕竟现代东北大米享誉全国,帝都比东北还是温暖一些的。

“蝌蚪?”二龙隔着窗户瞧着她逗蝌蚪玩笑了起来,“人家都养金鱼,偏你养这东西。”

“这也是好东西啊,青蛙能吃虫,金鱼能吃什么?”云雀笑道,“你今个儿来得倒早。”

“我是来跟你商议一件事的。”

“何事?”

“我听说…”二龙一边说一边很熟练地爬上窗台,翻身进屋,“我听说史琰也要往西北去了,我想着我也是习武的,总在京里拘着没意思,也想往西北去。”

云雀想了想,“依我看,你们不必扎堆都去西北,去南边也是一样的。”

“南边?”

“是啊,现在南边也在打仗,而且纷繁复杂,远比西北有趣。”再说了,江南谋逆案,没个见证人怎么成?

“那倒也是,我听说白莲教的人能请神上身刀枪不入,邪乎得很。”

“哈哈哈,只要角度对了,你也能刀枪不入,还能躺钉板胸口碎大石呢。”

“真的?”

“当然是真的。”

“改天咱们试试。”

“这是人家祖传的把戏,我可不会,使了你的玉体我们全家都要抵命,你若是想玩,去京城西市找个师傅玩就是了。”

郭尚宫掀了帘子,见乔守业在此,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她太习惯这位不像皇子的皇子了,“给晋王殿下请安。”

“免礼,我常来常往的,不用请安来请安去的,你可有事?”

“皇贵妃娘娘派人过来传话,说皇后娘娘那里来了客,请县主去陪客。”

云雀与乔守业互视一眼,“是谁来了?”

“听说是史侯夫人和姑娘来了。”

“哦…”看来这次是史琳琅进来填坑了。

第126章 尘埃落定

史琳琅是个美女,论通身的气派就算与雷家双姝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对比傲气外露的云凤,灵活过份的云雀,史琳琅虽有傲气,却不张扬的模样,怕是更讨长辈们的喜欢。

闻皇后就很喜欢史琳琅,尽管在她眼里谁都配不上她上千年才能出一个的嫡仙人似的长子,史琳琅仍是稍微可配。

更不用说史家远比雷家要恭顺好拿捏得多…

闻皇后把史琳琅叫到自己身边,史琳琅很规矩的坐到脚踏上,无论闻皇后怎么让,都不肯与她同座。

“这孩子,真是拘束,小时候到婶婶家里偷鸡蛋的劲头也不只哪儿去了。”闻皇后摸着史琳琅的手眉眼皆笑地说道。

“这孩子她向来老实没主意,偷鸡蛋什么的八成是云凤那丫头在后面撺掇她的,这孩子傻,人家装枪她就放。”王氏说道,“长大了,总算多少有点心眼了,有什么事知道回家问过大人了。”

“小孩嘛。”闻皇后笑得更开心了。

“良弓县主到。”随着一声通报,云雀进了西花厅,她今个儿穿了件白底红花的低领襦衣,大红高腰裙,嫩黄披帛,头发梳成双丫髻,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她进来了,像是外面的满园春,色也跟着进来了一样。

众人各自寒暄施礼之后,云雀坐到宫人安排好的闻皇后左手边的位置。

“几日不见,云雀妹妹出落得越发标致了。”史琳琅说道。

“史姐姐才是越来越美了呢,活似画里的仙女一般。”云雀笑道。

“你们俩个都是难得的美人儿。我啊,最喜欢女孩,可惜这辈子也没能生一个。”闻皇后笑道。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别说这宫里的皇子公主俱是您的儿女,天下间何人不是您的儿女。”王氏笑道。

云雀心道这个史婶婶还是过去那个想要捧人却捧不到正地方的糊涂样,天下人都是闻皇后的儿女,那她岂非也要叫闻皇后母亲?她瞧了瞧有些尴尬的史琳琅,心道今日还是要捧着史家为好,当下开口打岔,“娘娘,不知兰公主可在?”

“她啊?我早就让人去请她了,她最喜磨蹭,估么着这会子还没挑好衣裳呢。”闻皇后笑道。

她们正说着,宫人通传道,“兰公主来了。”

又是一番见礼之后,兰公主坐到了闻皇后的右手边,与坐在脚踏上的史琳琅离得极近,史琳琅当下觉得有些尴尬,想要起来,闻皇后却拦住了她,“此处又没有外人,不用拘束。”

“兰丫头,你今个儿因何来得如此的晚?”

“回母后,女儿原先预备穿的裙子被奴婢们泼到了胭脂,临时换了一套这才出门。”兰公主对闻皇后的态度不以为意,恭顺地答道。

“真是不小心。”闻皇后摇了摇头,“你啊,若是有你史姐姐一半的稳当,你云雀姐姐一半的机灵,本宫就安心了。”

“我瞧着兰公主挺好的,所谓天公疼憨人,兰公主娇憨可爱,又有您疼着,他日再找个如意郎君,被人捧在手心里宠着,哪有什么值得操心的。”王氏笑道。

“你们这些人啊,总觉得龙孙凤孙天潢贵胄生下来就是享福的,岂不知内里辛酸,前朝多少公主都是外表光鲜内里苦…”闻皇后摇了摇头,“不说了,多个儿女多牵根肠子,我啊,现在什么也不盼,只盼着太子和晋王早日娶妻,兰丫头能嫁个好人家,他日我若是去了,见了她早死的亲娘,也算有了交待了。”闻皇后说罢,眼角竟隐隐有了泪光。

云雀心道她这又是打得什么主意?往日最忌讳说兰公主的生母,如今竟自己往外说?她瞧了眼兰公主,只见她神色如常估么着她还没反应过来呢。

史琳琅摸着闻皇后的手也跟着抹起泪来,“我原先觉得婶娘您母仪天下,是神仙似的人物,如今看来竟与我母亲一般,心里眼里只有儿女…”

“你这丫头,见我抹泪也劝劝我,竟与我一齐哭了起来。”闻皇后牵着她的手,拿帕子替史琳琅抹掉眼角的泪,“你啊,日后成了亲,有了儿女就晓得了,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这两人又在一处旁若无人的说了半天的体己话,闻皇后对史琳琅真是喜欢得不行的模样,“老嫂子,您真是有福气的人,有琳琅这么懂事的女儿,若不是怕您舍不得,我真想把她留在我身边。”

“娘娘,您这么喜欢史姐姐,不如让史姐姐嫁给太子哥哥,让她天天陪着您说话。”云雀“童言无忌”道。

“这丫头!”闻皇后指着云雀,“都十五了,还这般孩子气,我倒是喜欢你琳琅姐姐,却不知你史伯娘舍不舍得…”

“能嫁与太子是琳琅的福气,只是我史家哪里…哪里…”王氏欢喜得连话都不会说了。

“娘娘…”史琳琅站了起来,跪到闻皇后坐前,“娘娘如此看重臣女,臣女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娘娘深恩之万一,只是兹事体大,还请娘娘…”

“你这般,是瞧不上我家的那个傻儿子了?”闻皇后笑道。

“臣女…臣女…”

“好了,我不为难你,陛下说过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要年轻人自己乐意,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皇家也不是土匪强盗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就拿着旨意上门去抢,你若是不愿…”

“娘娘…臣女…臣女蒲柳之姿,哪配得上太子…若是娘娘不弃…”

“那你是乐意了?”闻皇后笑道。

“臣女…臣女…听凭陛下和皇后娘娘、父亲与母亲安排…”

闻皇后抚掌大笑了起来。

“史琳琅?”太子沉默许久,“好。”他从牙缝里崩出一个好字。

“你还放不下雷云凤?”

“儿子…”

“傻儿子,那个侍卫在雷家侍奉多年,经常出入内宅,雷云凤怕是与他早有勾连,那般不贞不洁的女子,哪值得你费心思?”闻皇后道。

“云雀要嫁弟弟?”

“她?”闻皇后想起昨日晚膳时与皇帝的对话,心里一阵的咯应,可还是应了,“你弟弟被她下了降头了,心里只有她,已经越过我向你父亲提出来了,你父亲已经应了…只需问过雷家…若无意外怕是会一起下旨…”

乔继业瞧着母亲,心道在母亲心里虽说更看重自己,但也向来更宠爱纵容弟弟,如今这般说…怕是不会阻止他与雷云雀的婚事了。

母亲啊母亲,你可曾为儿子想过?雷云雀如今在民间威望极盛,农人称之为五谷神女,她若是嫁了弟弟,天下人眼里还有他这个太子吗?更不用说父皇与雷伯父的交情…